荷塘月色 课后习题
2.2《荷塘月色》习题 (解析版)
《荷塘月色》练习题一、夯实基础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蓊()郁袅()娜()② 梵婀()玲妖童媛()女③ 鹢()首徐回裙裾()【答案】:① wěng niǎo nuó②ē yuàn ③ yì j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霎时倩影稀疏没精打彩笼着轻纱B.缈茫虚无飘渺隐隐约约嬉游无度C.幽辟无福消受纤腰束素迁延顾步D.风致丰姿绰约不绝如缕叶嫩花初【答案】:D【解析】:A项,“没精打彩”应为“没精打采”。
B项“缈茫”应为“渺茫”。
C项“幽辟”应为“幽僻”。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大致的轮廓)B.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满眼)C.树色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远远看去)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美的姿态)【答案】:B【解析】:乍看:刚一看去,初看。
4.对“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句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答案】:B5.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
作者写荷塘月色的高明之处是把荷塘和月色作为一个整体来写。
荷塘的景物是月下的景物,月色又是荷塘里的月色。
写荷塘,主要抓住荷叶和荷花的形:,;色:;香:;写月色,主要抓住光,;影:。
【答案】: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白缕缕清香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二、阅读提高(一)课内阅读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第1-4题。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答案参考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答案参考朱自清《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答案参考《荷塘月色》课后练习答案一、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培养分析理解能力,有理有据地认识文本中的自我。
题目中提供的两种看法供参考,学生也可以有别的看法。
但不管持哪种看法,都要从文本出发做点分析,说出一定的道理。
教师可参照课文分析做一些说明。
下边是提供写作本文的一些背景材料:《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
当时正值革命失败,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
他曾对夫人陈竹隐说过:我只是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
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
因此,他在致s君的一封信里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能够辨认、说明,并做点具体分析。
注意,本题将通感也作为比喻的一种,其实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和一般的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师可结合课文说明,适当给学生做些讲解,帮助他们理解这种修辞现象。
本体喻体完整句子相似点叶子亭亭的舞女的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圆形,舒展,形态相似白花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层层的叶子中间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晶莹剔透,忽隐忽现,纤尘不染清香渺茫的歌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月光流水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月光照下来和水向下流相似月光下的叶子和花笼着轻纱的梦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朦胧,恬静,柔美光与影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悠扬,温馨,和谐树色一团烟雾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
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学完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后,需要同学们认真地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点。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高中语文必修一荷塘月色课文及课后练习答案,供同学们参考。
荷塘月色课文原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wěng)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duó)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荷塘月色 散文两篇课后题答案
荷塘月色一、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理解作者漫步荷塘时的心态。
这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
参考答案:“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没有痛苦的世界。
此时的作者与平时的作者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俗世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安宁和平的心境,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
二、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欣赏这两段课文的语言美。
理解通感修辞及其艺术效果。
参考作案: 1 。
(略)2 .(1)把荷花“缕缕的清香”比作“渺茫的歌声”,把荷塘中不均匀的月色比作“和谐的旋律”和“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2)这样的比喻合理。
这是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3)嗅觉与听觉相通。
“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都具有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的特点。
“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事物,以“歌声”喻“清香”更能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
视觉与听觉相通。
月的华光与阴影的相衬,以“名曲”的旋律来形容,表明光与影的和谐,与小提琴演奏的名曲一样悠扬、优美,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为读者拓宽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增添了梦幻般的美感。
三、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命题意图:仔细品味词语之间的差别,学会欣赏语言的美。
参考答案:1、“曲曲折折”暗示了荷塘周围的环境是非常寂静(词义推敲),“田田”写出荷叶的茂密、无际,并且与“甜甜”谐音,给人以甜美的感觉(词义推敲),“田田”出自“莲叶何田田”句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修养(用典修辞)。
重叠词的使用不仅绘出了事物的状态,而且使语气舒缓,能产生和谐的美感(音韵效果),而换为括号里的词则起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括号从反面)。
2、“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叠词的使用,造成音节上的重复,更突出了树的多而密的特点,写出树的高低错落,开阔而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而富于节奏感。
“远近高低”虽然也写出了不同的方面,但没有叠音词给读者的感觉那么强烈。
3、“点缀”有装饰的意义在内,好像有意为之(词义推敲),“盛开”则是客观的描述;“袅娜”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赋荷花以生命活力和感情,荷花的美好姿态,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让我们不禁联想到荷花那仪态万千、娇羞不已、轻盈多姿的媚态。
荷塘月色课后习题
答:“另一个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 没有纷争,没有压制,没有痛苦的世界。 此时的作者与平时的作者相比是超然的, 没有俗世的烦恼,没有痛苦不快,只有安 宁和和平的心境,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 的“自由的人”。
5.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照)在这片 叶子和花上。
答:以流水比喻月光,把月光的朦胧玉坠比 喻的恰到好处。“泻”与流水相对应, “泻” 字之神在于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 化,将月光写活了,突出了月光的柔和、皎 洁弥漫。
Hale Waihona Puke 拟人句: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 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 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
2.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水,遮住了,不能见 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加风致了。
通感句: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 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 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盛开)着 些白花,有袅娜(柔和)地开着的,有羞涩 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 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袅娜属于双声叠韵词,与叠音词产生 的效果相似。
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产生了回环往复的艺 术效果,“袅娜”一词让我们想象荷花仪 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的同时,在音节上 更是给人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的审美享 受。
2.作者在文中把荷花缕缕的清香比作 什么?把荷塘中不均匀的月色有比作什 么?这样的比喻合理吗?为什么?
答:渺茫的歌声 来形容荷花的清香,是 将听觉和嗅觉打通;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
荷塘月色练习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选项A:脉脉(mò)颤动(zhàn)乘凉(chéng)独处(chǔ)的妙处(chù)注音完全正确。
2.选项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XXX却更见风致了。
(情态、样子)解释有错误,正确的应该是: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但XXX却更显得优美动人。
3.选项C: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其他三句都用了比喻的手法,而这一句则用了直接比拟的手法。
4.选项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在月夜中得到自由的感觉,与白天的束缚形成对比。
5.选项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白天的压抑与晚上的解脱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到喜悦。
一、基础知识1.选项A:脉脉颤动、乘凉独处的妙处,注音完全正确。
2.选项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一些颜色,但XXX却更显得优美动人。
3.选项C:突然出现的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与其他三句的比喻手法不同,而是采用了直接比拟的手法。
4.选项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能够摆脱白天人世的束缚,感受到一时的自由。
5.选项C:白天在压抑的心情与环境中工作、生活,在晚上终于暂得宽余,独自欣赏荷塘月色,从那些令人厌倦的人与事中解脱出来,感到淡淡的喜悦。
作者通过对白天与晚上的对比,表达了解脱的感觉。
6.最贴切、最准确的理解是B。
作者通过对荷塘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故乡的荷塘,流露出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XXX的叶子弥望而至。
XXX高高出水,像亭亭舞女的裙摆。
层层叶子中间,零星点缀着白花,有婀娜多姿地开放着,有羞涩地含苞待放;就像一颗颗明珠,又像碧空中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
荷塘月色课后题答案
荷塘月色课后题答案【篇一:《荷塘月色》课后练习及答案(2011新课改)】ass=txt>《荷塘月色》课堂检测考试时间:30分钟总分:75分一.选择题(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下列每组词中加点字的字形及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颇(很;相当地)不宁静满月(圆月)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b.丰致(美的姿态)丰姿(风度、仪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宛然(仿佛)c.酣(兴尽,畅快)斑驳(这里有深浅不一的意思)袅娜(柔美的样子)d.妖(艳丽)童媛(美女)女沾裳(古代指裙子)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是一条幽僻的小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寂寞:孤单冷清)..b.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弥望:满眼)..c.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渺茫的歌声似的。
(渺茫:声音因遥远而模糊..不清)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
..(脉脉: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4.下列对加点的叠音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表示荷塘的广度)....b.荷塘的上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描写树木茂盛)....c.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形容叶子很大)..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描写叶子多,且远近高低错落)..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 的句子,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化用这b.《采莲赋》是南朝梁代皇帝萧绎的作品,诗歌表现了古代少男少女借采莲传情的动人场面。
c.《西洲曲》是南朝乐府诗,其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
d.《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任教,作品中的“荷塘”就在当时的北大燕园内。
6.下列对《荷塘月色》一文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文眼”,写了作者矛盾复杂的思想感受。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4课《荷塘月色》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高一语文上册第14课《荷塘月色》课后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颤.动(zhàn)妙处.(chù)峭楞.楞(léng)含情脉.脉(mò)B. 酣.睡(hān)袅娜.(nuó)皱褶.纸(zhě)蓊.蓊郁郁(wěng)C. 点缀.(zhuì)倩.影(qiàn)梵.婀玲(fán)妖童媛.女(yuàn)D. 惦.着(diàn)羞涩.(sè)踱.着步(dù)荷.枪实弹(hè)【答案】B【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解此类题时,要结合平时所积累字音知识及相关技巧进行辨析,尤其注意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同时一定要关注音调。
A项,颤(chàn),脉(mò);C项,梵(fàn);D项,踱(duò)。
故选B。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幽僻沧茫如履薄冰迁延顾步B. 弥望斑驳专心至志小心翼翼C. 寂莫船棹迷迷糊糊缓慢悠闲D. 嬉游敛据繁茂苍绿无福消受【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靠学生平时对双音节词语和成语的积累。
同时,可结合字词的意义来判定字形是否正确。
这个题侧重考查形近字的区分,关注偏旁意义是区分形近字最好的方法。
A项,苍茫;B项,专心致志;C项,寂寞。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 桥下的流水静静地唱着甜蜜的摇篮曲【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中职语文《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十三荷塘月色练习与思考一、作者在文中运用了许多叠词,它们不仅富有艺术表现力,而且节奏鲜明,韵律艺协调,富有音乐感。
请在文中找出三处叠词,模仿下面对例句的赏析,说说其表达作用。
例句: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欣赏:“田田”一词形容了荷叶的密度。
(1)层层的叶子中间.欣赏:“层层”一词形容了荷叶的厚度(繁茂)。
(2)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欣赏:“粒粒”一词形容了荷花的繁多。
(3)送来缕缕清香欣赏:“缕缕”一词形容了荷香的悠长。
二、本文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请在第3、4、5自然段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填写下面的表格:三、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融情于景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特色,请谈谈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答案:情绪变化: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失宁静四、背诵第4-6自然段。
五、将下面一段文字与《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作比较,请从描写的重点、描写的顺序两个方面赏析两者的不同。
站在长堤上,面朝西方,下午的阳光从荷叶上反弹过来,翠绿映入眼睛。
凝神之际,突然一阵强风从对面吹来,千百张荷叶的一侧,被卷起,竖起,形成直角;阳光便射在翻起的叶底,使得那竖起的一半,顿时转成昏亮的紫黄;低压的一半在阴暗中,则转为深黛。
千百张荷叶,霎时皆成深黛托着紫黄。
紫黄耀眼,碧黛深沉。
风、太阳与视觉如此的偶合,闪耀出荷叶多彩而豪迈的一面。
观荷人的意识几乎跃出了胸腔,跃入那一片紫黄碧黛。
瞬间风过,荷叶恢复了举天而立的姿态,紫黄黛绿同时消失。
过后,同样的光景重演,同样的色彩,同样的兴奋。
我站在堤边,穿着皮鞋的脚未敢涉入池水,公事包依旧沉重地拉着我的肩膀。
然而,我感谢那刹那的一刻,当阳光、荷叶、轻风与人,有那瞬间的多彩的神会。
参考答案:这段文字描写的重点是阳光下荷叶的景色,《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描写的重点是月光下荷塘的景色。
这段文字描写的顺序是从静态到动态,再回到静态,从景色写到人的心理活动;《荷塘月色》第4自然段描写的顺序是从荷塘的静态到动态,未直接写到人。
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 14-2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生不逢时的完美人格朱自清的一生,如同一根紧绷的弦,从未松懈;又如同上紧的发条,无比精准。
他的一生,极其认真。
朱自清写作时,往往要先细心斟酌后才会动笔,往往写完无须修改。
但因为注重质量,他每天最多写500字。
所以,他的清贫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写得太慢。
《荷塘月色》中提到了蝉鸣。
有人写信给朱自清,说蝉夜晚是不叫的。
朱自清他写信向昆虫学家请教。
后来又两次亲耳听到月夜的蝉声,他才相信自己没有写错。
为此,朱自清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他不断地学习,以求自我完善,大量阅读各种书籍,虚心向语言学家王力、诗词专家黄节、俞平伯等人请教。
平时,他也坚持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日记,以此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
在教学上,朱自清也是极其认真。
比如,他开设的选修课“文辞研究”只有王瑶一个学生。
尽管这样,朱自清仍然如平常一样地讲授、考试。
在工作上,朱自清做事原则性很强。
他在辞去图书馆馆长职务准备办理移交时,特地将一个不称职的馆员辞退。
朱自清说:“我不能把确实无法胜任图书馆工作的人留给继任的图书馆馆长,让我充好人而继任馆长当恶人。
”朱自清在清华中文系执教23年,担任系主任16年,开了16门课,是对清华中文系学风影响最深的人。
如今,清华园里的“荷塘月色”和“自清”亭,为这个理工大学增添了一抹人文色彩。
人,应该怎么样度过这一生?1916年,刚刚成年的北京大学预科学生朱自华在思索这个问题。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处于关键阶段,战事正隆。
当时的中国,因为袁世凯去世,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这样的时代,称之为乱世并不过分。
为了明志,朱自华改名“自清”,以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保持清白,不同流合污。
朱自清顺便把表字也一并解决了,他以“佩弦”为字,时刻警策自己。
为了达到自清的目的,便于自我反省,朱自清每天都写日记。
但后人从他的日记里,感受最深的却是清贫。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是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上册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一语文荷塘月色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人教版荷塘月色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荷塘月色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上册课后练习荷塘月色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上册荷塘月色课后练习高一人教版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上册课后练习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荷塘月色课后练习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可以促进大家的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7单元 14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
14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一阵清风吹来,“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
①,“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
叶面上的水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
那片片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在那碧叶连天的绿波中,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让着谁。
有的荷花花瓣全开了,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
②,只露出了半个莲蓬,像小姑娘只露出半张脸,放眼远眺,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红花绿叶相映。
俯身深吸一口,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顿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红鲤历历可数,悠然自在地游嬉在荷丛之间。
偶尔,还有几只青蛙跳到圆圆的荷叶上,溅起的朵朵水花变成了一颗颗圆滚滚的珍珠,在“玉盘”里滚来滚去。
调皮的小蜻蜓也来凑热闹,它们扇动翅膀从那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
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更喜欢她“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1.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A.比喻拟人排比B.比喻引用夸张C.比喻排比反问D.拟人夸张排比答案:A解析:根据“那片片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等内容可知,文章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根据“水中红鲤……悠然自在……”“调皮的小蜻蜓”等内容可知,文章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根据“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等内容可知,文章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语段没有使用夸张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喜欢荷花,喜欢荷花的清香和颜色,也喜欢她的亭亭玉立和高贵的品质。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课后习题 第7单元 自然情怀 14 荷塘月色
07荷塘月色A组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脉.脉(mò)颤.动(zhàn)乘.凉(chéng)独处.(chǔ)B.酣.眠(hān)参差.(cī)袅娜.(nuó)蓊.蓊郁郁(wěng)C.笼.子(lónɡ)倩.影(qiàn)敛裾.(jù)梵.婀玲(fàn)D.惦.记(diàn)羞涩.(sè)宛.然(wǎn)踱.步(dù)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听到过顶楼的人说,在那里可以俯瞰武大风光,整个珞珈山尽收眼底,到处是蓊蓊郁郁....的绿树。
B.文学社经历了从小到大曲曲折折....的发展历程,遇到过困境和危机,也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
C.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
D.水仙花,因多为水养,且叶姿秀美,花香浓郁,亭亭玉立....,故有“凌波仙子”的雅号。
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牛蛙鸣叫,邀来黑夜,夜莺的乐音乘着吹起涟漪的风从湖上传来。
C.风像活人一样悲叹,云端里落下泪雨,树木到仲夏脱下叶子,披上丧服。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缕缕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朱自清先生无论为文和为人都实践了他特立独行、直面人生、不怕惨淡的人生态度。
B.我之所以喜欢朱自清的散文的原因,一是由于他作品的语言优美,二是由于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C.大革命失败以后,因为严酷的斗争现实使朱自清陷入极度的苦闷和彷徨,因而“心里颇不宁静”。
D.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散文,细腻秀丽,准确具体地表现了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荷塘月色》课后习题及答案
《荷塘月色》课后习题及答案一、基础知识训练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空隙.(xī)脉.脉(mò)颤.动(chàn)遮.住(zhē)B.霎.时(shà)独处.(chù)约.略(yuē)梵.婀玲(fán)C.蓊.郁(wěnɡ)薄.雾(bó)睡熟.(shú)参差..(cēn cī)D.袅娜.(nuó)踱.步(dù)一例.(lì) 酣.眠(hān)2. 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霄路。
B. 树色一列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叶子底下是默默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D.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3.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C.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4.下列各句中的“像”字不表示比喻的一项是()。
A.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
B.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5.下列语句顺序排列无误的一项是()。
①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②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③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④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8.课文写忆采莲旧俗表现了作者思想感情怎样的变化?
答:
9.文中运用了很多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表现力。试说说下边几例的巧妙之处。
①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③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荷塘月色》课后作业
【客观检测】
1.加点字正确的一组是()。
A.脉脉(mò)颤(zhàn)动乘(chéng)凉独处(chǔ)的妙处
B.酣(hān)睡参差(cēncī)袅娜(nà)蓊蓊郁(yù)郁
C.点缀(zhuì)倩(qiàn)影皱缬(xié)斑驳(bó)
D.煤屑(xiāo)羞涩(sè)踱(duó)步幽僻(yōupì)
B.荷塘的四周,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蓊蓊郁郁的”是后置定语,突出了树的茂盛,也更加突出了荷塘的幽僻。)
C.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总”表明在这样的日子里月光就会另有一番样子。)
D.树梢上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大意”在这里是大概的轮廓的意思,可见当时的朦胧静谧。)
5.点明本文“文眼”的一项是()。
A.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B.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C.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D.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主观深化】
6.开篇揭示文眼和描述了夜游荷塘的起因之后,接下来两段是如何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的?
答:
7.分别用不超过10字的短语概括第二部分三段的大意。
11.第1段中作者沿着荷塘,注意到哪些有特征的景物?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
《荷塘月色》课后练习一、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题意图: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着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参考答案:小煤屑路──幽僻、寂静;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月光──清幽,如流水;青雾──薄如轻纱;云天──淡淡的;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树缝灯光──没精打采;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二、完成下列练习,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软语丸丸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的形象。
品味下面的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其艺术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你自己也能试着写两三句吗?2.作者精心选用动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说说下面两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句仔细品味。
3.本文有大量的叠音词,找出一些来理解、品味。
设题意图:训练对散文语言的感受力,体会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品味一些重要词语的意味。
这些仅是举例性的,课文满篇都是精彩的语句,学生可自行查找,自行品味。
本题还将品味语句与仿写语句结合起来,让学生发挥语言表达的创造力。
参考答案: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
一、阅读2-3段,回答问题。
1.写荷塘边的小路,着重描写了它怎样的特点?
答: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树的特点。
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点,曲折与多树是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
小路沿荷池而筑,随荷池弯曲,呈曲折之态,多树则蓊蓊郁郁,更显得荷塘幽深僻静。
2.“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为什么作者说“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答:一方面是今晚有月光,比起没有月光阴森森的晚上要好许多;另一方面今晚却很好,不仅仅指或主要不是指“淡淡的”月光,而是指这淡淡月光下的宁静给了作者一些抚慰。
也为下文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与哀愁之情作了铺垫。
3.说说作者领略到的“独处的妙处”指什么?
答:可以不按照别人的意志做事、说话、想问题,身心获得了自由。
4.“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暂得空闲,希望借陶醉荷香月色摆脱不宁静的心绪。
二、阅读4-6段,回答问题。
1. 第4段描绘了月色下荷塘的景物,作者依次描绘了哪些景物?
答: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吹拂下荷塘的颤动。
2.第5段的景物描绘,观察角度与第4段相比有什么变化?
答:角度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3.作者笔下,月光是“淡淡的”,如“流水”,如“牛乳”,如“轻纱”,月光笼罩下的一切都朦朦胧胧。
为什么作者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答: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难得的片刻喜悦和宁静,难得的自我陶醉中换来的自由。
4. 说说第6段所写景物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
答:写树,用“重重围住”写树木的茂盛,更写出作者的压抑感;“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写色彩的黯淡,更写出作者心情的黯淡。
写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表现的是作者心绪的低落。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表现的是作者那片刻的宁静不复存在,心中烦乱不堪。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正是无法摆脱烦乱、哀愁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