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疾病基础知识概括
风湿性疾病的中医学概述
风湿性疾病的中医学概述风湿性疾病(简称风湿病)是一组以内科治疗为主的肌肉骨骼系统疾病。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及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包括肌,肌腱,韧带等疾病。
风湿性疾病在中医上称之为痹症,由人体肌表、经络因感风寒湿邪引起。
因人体肌表虚弱,卫外不固,腠理空虚,风寒湿邪则乘虚而入,留连于肌表关节,筋骨血脉,致血气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筋脉关节失于濡养而为痹病。
其中外邪入侵,即风、寒、湿邪是引起本病的外界因素。
故长期生活在潮湿严寒地带或长期水中作业者,日久易致风寒湿邪侵入肢体。
《素问》中以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成痹。
”《类证治裁》中更明确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风湿性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和压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另外痹症迁延不愈,病邪由浅入深,由经络侵入脏腑,即《内经》所谓:“病久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
”故风湿性疾病也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如皮肤、肺、胃、肠道、肾、心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
其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性发作的特点。
在西医中风湿性疾病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形成了风湿病学这门学科,但是它仍然还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然而中医学对痹症更早有研究。
中医学中以为人体因素质各有不同,风寒湿邪也各有偏胜。
风寒湿邪侵袭后,若偏于风胜者为行痹;偏于寒胜者为痛痹;偏于湿胜者为着痹;若素为阳盛之体,内有蕴热,感风寒湿邪易于化热,为热痹。
又若行痹、痛痹、着痹,经久不愈,邪留经络,郁而化热,也可转为热痹。
中医的治疗方法中一般以散风,祛寒,利湿清热,通经活络为主。
因各邪之偏胜不同,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侧重。
一、行痹症候: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多见于腕、肘、踝、膝等处,屈伸不利,初期常伴有发热,恶寒等,舌苔薄白,脉浮等。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剂:蠲痹汤:(羌活、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木香、乳香)加防风、威灵仙。
风湿免疫病学基础知识
风湿免疫病学基础知识风湿免疫病学是研究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的学科。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病症,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风湿免疫病学的基础知识。
一、风湿性疾病的分类风湿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在临床表现、病程进展和治疗方法上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疾病对于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免疫系统与风湿性疾病免疫系统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系统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反应亢进,攻击自身组织,引发炎症反应。
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在风湿性疾病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些疾病的病理机制。
三、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多种类型。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作为免疫系统的主力军,抗体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从而触发免疫反应。
了解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结构与功能对于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四、炎症反应与风湿性疾病炎症反应是风湿性疾病中的核心过程之一。
当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后,会引发炎症反应,导致关节红、肿、痛等症状的出现。
炎症反应是疾病进展和组织损伤的重要原因,了解其发生机制有助于我们寻找针对炎症的治疗方法。
五、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原则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个方面。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旨在控制炎症反应和改善症状。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可以辅助药物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六、风湿免疫病学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风湿免疫病学领域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例如,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为风湿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人员还在探索新的治疗靶点和方法,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手段。
总结风湿免疫病学是研究风湿性疾病的重要学科,对于推动风湿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风湿病健康教育
类风湿关节炎
此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较多。
1、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心、
肺、肾、神经系统等。
类风湿关节炎
2、四肢大小关节对称性累及。 3、早期表现为晨僵、对称性关节疼痛和肿胀,晚期表现为关节畸形、骨性融
风湿免疫疾病科普教育
风湿免疫病基础知识
1、什么是风湿免疫病? 2、风湿免疫病病因是什么? 3、风湿免疫疾病包括哪些? 4、什么是免疫紊乱? 5、风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什么是风湿免疫病
风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累及 结缔组织,大多数病人有关节、肌肉 的病变,与机体的免疫学异常有关,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2、手术治疗
骨关节炎治疗
3、药物治疗:
控制症状的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长效激素。 改善病情药物及软骨保护剂:硫酸氨基葡萄糖等。
痛风性关节炎
定义:人体内嘌呤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 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 反应 。
风湿免疫疾病包括哪些?
常见的风湿免疫疾病包括: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等 共计10大类,100多种。
风湿免疫病病因是什么
风湿免疫病病因至今仍不确切,但与免疫紊乱相关,另外与遗传、环境、感染等 亦有关联。
什么是免疫紊乱
免疫系统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当他们发现有外 来者入侵或者机体代谢过程中出现异己者,就会攻 击消灭它,保护人体的安全。
不能根治,并不意味着不能治。 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大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疾病、提高
医学风湿病学基础知识项操作
医学风湿病学基础知识项操作医学风湿病学是研究风湿病与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的学科,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类型疾病。
在医学风湿病学的治疗中,减轻病症、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学风湿病学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
1. 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知识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变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为主的疾病。
病因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内分泌、免疫和环境因素都有关。
风湿性关节炎常常表现为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等症状。
患者应该遵循适当的运动、休息和饮食习惯,同时咨询医生以获取针对特定症状的治疗方法。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基础知识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常表现为关节疼痛、发热、疲劳等症状。
这种疾病主要影响肢体关节和骨骼,同时也可能影响内脏器官和眼睛。
患者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3. 强直性脊柱炎的基础知识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脊柱炎、滑膜炎和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该病症多发生在脊柱附近的关节和韧带以及腰骶部的骨头上。
患者可能出现身体僵硬、背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适当的休息、运动以及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都是重要的。
4. 病症缓解技巧医学风湿病学提供了多种病症缓解技巧,例如按摩、针灸、艾灸和瑜伽等。
这些技巧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和炎症,并恢复患者的关节活动能力。
患者应该向医生咨询他们建议哪种技巧对自己的病症最为适用。
5. 药物治疗医学风湿病学也提供了多种药物治疗方案,包括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药和生物制剂等。
患者应该了解这些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并遵循医生的处方和建议方式进行使用。
总结医学风湿病学是一门涉及多种疾病的学科,患者可以通过了解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来对抗疾病。
适当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习惯都可以对减轻病症和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有很大帮助。
药物治疗和病症缓解技巧也是有效的控制疾病的方法。
患者应该始终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治疗
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理论与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是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一类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
这些相关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多种组织和器官受累,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功能障碍。
本文将就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理论及其治疗进行探讨。
一、基本理论1. 免疫系统异常:风湿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对于原因尚未确定的风湿免疫性结缔组织及血管损伤,则认为此时细胞因子TNF-α和IL-β扮演了重要角色。
2. 炎性反应:风湿免疫性疾双方依靠超标高数量的T淋巴细胞,引发对自己组织起破坏性作用,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Nβ)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
3. 遗传因素:风湿免疫性疾学家最初发现某一人群中存在着类风湿关节炎高遗传概率的密切亲属们总会努力想了解,希望能揭析其中的秘密。
为抵御机体内外侵略,正常的先天局部免疫反应尝试消灭侵略大军,并随降解一定数量降解物,活化后通过自身门限做出决策:“是、不是”或说“去原神经化学物质”4. 治疗目标:治疗风湿免疫性疾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首要考虑患者是否有并发心脏、肾脏等严重器官受损。
治愈是一个理想情况,但通常我们追求的是减轻或完全消除患者的相关临床表现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用于减轻风湿免疫性疾显示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关节和其他受损器官的疼痛。
长期使用应注意肠胃副作用。
(2)糖皮质激素:有效镇痛、抑制免疫反应,但副作用较多。
临床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是否使用,并严格控制用量与时间。
(3)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等药物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从而减轻相关临床表现。
2. 物理治疗:在风湿免疫性关节和骨骼损伤中,物理治疗通常被视为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运动治疗可以增加关节的柔韧性和力量,并改善患者的功能。
三、案例分享为了更好地讨论风湿免疫性相关的具体案例,我们将以类风湿关节计划为例。
风湿病概述
肿瘤 相关
神经血 管病
骨与软 骨病
非关节 风湿病
其他
33
一、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1、类风湿关节炎 2、幼年型关节炎 3、红斑狼疮:1)盘状;2)系统性 4、硬皮病:1)局部型 2)系统性硬化症 5、弥漫性筋膜炎:弥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6、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7、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类型的血管病变
38
六、肿瘤性风湿病
原发性 ① 滑膜瘤 ② 滑膜肉瘤
继发性 ① 白血病 ② 多发性骨髓瘤 ③ 转移瘤
39
七、神经血管病
• 神经病性关节炎(Charcot关节病) •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 • 压迫性神经病变:①周围神经受压(腕管综合征) ②神经根受压 ③脊髓狭窄 • 红斑肢痛症
Charcot关节病:为无痛觉所引起,又有 无痛性关节病之称,是一种继发于神经感 觉和神经营养障碍的破坏性关节疾病,可 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梅毒、糖尿病性神经 病等,颈椎及四肢关节因无痛觉的保护机 制致关节过度使用、撞击发生破坏。
14
抗核抗体(ANA)
ANA阳性的原因
• 结缔组织病:SLE,PM,SS,SSc,RA,血管炎 • 正常健康人: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男性;风湿病患者的亲属;妊娠妇女 • 药物引起:口服避孕药、青霉胺、异烟肼、丙硫氧嘧啶、磺胺药等 • 肝脏疾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病 • 肺脏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石棉沉积所致肺纤维化,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慢性感染: 寄生虫、结核杆菌、麻风杆菌、沙门氏菌或克雷伯杆菌感染 • 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黑色素瘤、实体性肿瘤(卵巢、乳房、肺、肾) • 血液性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 其它: I型糖尿病和Grave病,多发性硬化,重症肌无力,终末期肾衰,脏器移植后
风湿免疫出科总结
风湿免疫出科总结引言风湿免疫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科学,主要研究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在风湿免疫科出科学习结束之际,我们不仅要总结和回顾所学内容,还需要思考如何将所学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对风湿免疫疾病的识别和管理水平。
本文将对风湿免疫出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包括风湿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常见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部分:风湿学基础知识回顾1. 风湿性疾病的分类风湿性疾病主要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具有免疫介导的病理过程,引起关节炎、皮肤损害、内脏器官损害等症状。
2. 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母源性和体源性免疫系统异常反应会引起自身抗原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从而导致组织炎症和器官损害。
3. 风湿学常用检查手段风湿学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血液检查、关节液分析、影像学检查和组织活检。
这些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诊断和评估疾病的活动性。
第二部分:免疫学基础知识回顾1. 免疫系统的组织和器官免疫系统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
这些组织和器官负责免疫细胞的生成、分化和活化。
2. 免疫应答和免疫记忆免疫应答是机体对于抗原的特异性反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对于先前遇到的抗原产生更强的应答能力。
3. 免疫系统的调节免疫系统具有自身调节机制,包括免疫耐受和免疫抑制。
免疫耐受是指机体对于自身抗原产生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抑制是指外界因素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
第三部分: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 风湿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同的风湿性疾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其中包括关节炎、皮肤损害、肌痛等。
医生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
2. 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风湿性疾病的原则主要包括减轻炎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和控制疾病活动。
风湿性疾病-讲义
第十篇风湿性疾病学习导图第一章风湿性疾病总论【概述】风湿性疾病是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韧带等)的一组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风湿性疾病特点】1. 发病基础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2. 病理基础为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
【例5】不属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是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关节炎C.硬皮病D.Reiter综合征E.干燥综合征【辅助检查】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2.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3. 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环孢素、青霉胺、柳氮磺吡啶、来氟米特、氯喹/羟氯喹、雷公藤等。
【参考答案】A.育齡女性多发B.皮肤黏膜与关节表现C.肾炎D.浆膜炎E.贫血【例2】女,18岁。
近1周来两面颊出现对称性红斑、手指关节红肿。
化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0×109/L,尿蛋白(+++),抗dsDNA抗体阳性。
应首先考虑诊断A.缺铁性贫血B.慢性肾炎C.类风湿关节炎D.系统性红斑狼疮E.风湿热【例3】女,22岁。
因多关节疼痛2个月就诊,近1周出现双手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肿胀,晨僵30分钟。
血白细胞3.2×lO9/L,血小板83×1O9/L。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9g,血沉48mm/h,血抗核抗体阳性,补体C3轻度下降。
最可能的诊断是A.类风湿关节炎B.骨关节炎C.系统性红斑狼疮D.原发性干燥综合征E.系统性血管炎【例4】女,22岁。
持续高热6天,颜面部出现水肿性皮肤损害,伴膝、踝关节肿痛,下肢水肿,有散在淤点。
化验:ESR98mm/h,Hb76g/L,网织红细胞0.10,Coombs试验(+),Plt40×1O9/L,尿检蛋白(+++),RBC6~8/HP。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为A.风湿热B.慢性肾炎C.SLE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例5】关于SLE关节病变,哪项是错误的A.关节肿痛B.呈多关节对称性损害C.近端指间关节多受累D.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畸形E.大关节易受累【例6】下列哪项不符合SLE的血液系统改变A.白细胞减少B.血小板减少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正常细胞性贫血E.类白血病样改变【免疫学检查】A.手关节X线片B.骨髓穿刺C.胸腔穿刺D.肾穿刺活检E.抗核抗体谱【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
风湿科知识点总结
风湿科知识点总结引言风湿科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风湿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风湿病又称风湿性疾病,是一类以关节和周围组织的炎症或非炎症性损害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疾病。
风湿病包括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风湿病的病因风湿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有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免疫异常等因素都与其发病相关。
在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中,免疫异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自身免疫反应的异常。
当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产生异常免疫反应时,会引起炎症和损伤,最终导致各种风湿病的发生。
二、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关节疼痛、肿胀、红肿、活动受限、皮肤损害、肌肉疼痛和乏力等。
不同的风湿病在临床上表现也有所不同,例如风湿关节炎以多关节炎症为主要表现,类风湿关节炎以对称性多关节炎症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皮肤黏膜损害和全身症状为主要表现。
三、风湿病的诊断风湿病的诊断主要是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在进行诊断时,医生通常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疼痛部位、特点、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学、免疫学、影像学等,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诊断。
四、风湿病的治疗风湿病的治疗主要是以减轻症状、控制炎症和防止新损害为目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镇痛药、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
物理治疗包括理疗、按摩、针灸、理学治疗等。
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关节破坏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关节置换或修复手术。
五、风湿病的预防与康复风湿病的预防与康复是重要的治疗环节,包括积极运动、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等。
同时,患者还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对于已经患有风湿病的患者,康复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六、风湿病的护理对于患有风湿病的患者,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风湿免疫性疾病科普知识
风湿免疫性疾病科普知识乌鲁木齐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赵冬梅什么是免疫?●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性保护反应●其本质是识别自己,排斥异己。
三种基本功能:●具有抵御病原微生物及毒素的侵袭;●清除衰老、损伤或坏死的细胞组织;●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自身突变细胞和外源性非自身异质性细胞免疫功能失调可导致异常免疫反应。
●如免疫反应过低,可发生免疫缺陷病和反复感染;●如免疫反应异常过高,可引起变态反应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先天性: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继发性:是生后由于各种因素(环境)造成免疫功能低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预警症—病史●一年中有8次以上中耳炎, ●一年中有2次以上严重鼻窦炎●一年中有2次以上肺炎●在非常见部位发生深部感染2次以上●反复发生深部皮肤或脏器感染●需要应用静注抗生素才能清除感染●非常见或条件性致病菌感染●家庭有PID病史者症状●生长发育仃滞●缺乏淋巴结或扁桃体●皮肤病变: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点●皮肤霉菌,红斑性狼瘡样皮疹●共济失调(A-T) ●一岁以后出现的鹅口瘡●口腔溃疡引起继发性免疫功能紊乱的常见原因:●营养紊乱●包括蛋白质、糖、脂肪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特别是婴儿期微量元素锌、铁和维生素A缺乏发生率一直较高,是大约25%~30%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致病原因。
此外,营养过剩,特别是糖和脂肪吃得过多,小孩过分肥胖,免疫功能同样要受到损害。
感染●免疫缺陷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原因,反过来说,感染又会损伤免疫功能,互为因果。
●感染时小儿营养消耗量增多,再加上进食水,吸收差,容易发生营养不良。
●如前所述,营养不良使得免疫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感染。
如此,营养不良—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恶性循环发展下去。
全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常见的四种疾病●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表现反复发生的化脓性感染,如:肺炎、中耳炎等,生长发育落后,免疫球蛋白IgG<2.0g/L。
●高IgM综合征:表现为难以控制的肺炎及特殊病原菌感染,如:CMV、EBV、支原体、卡氏肺囊虫、弓形体感染、结核感染,接种卡介苗后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血清中IgM正常或增高,IgG、IgA低●湿疹—血小板减少免疫缺陷病:表现为湿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体积小、感染,激素治疗无效,大剂量丙球输注方可控制。
风湿性疾病概论
缓 腕、膝、髋、踝
休息后加重
软组织为主 部分
不对称下肢 大关节炎 必有,功能受限
缓 膝、腰、DIP
活动后加重
骨性肥大 小部分
负重关节症状 明显 腰椎增生,唇 样变
急聚 大拇趾
痛剧烈,夜间重
红、肿、热、 少见
反复发作
无
不定 手关节或其 它部位 不定
少见 偶见
无
注:PIP:近端指间关节;MCP:掌指关节;DIP:远端指间关节;
风湿(Rheuma)源于古希腊语,指 一种流动的物质。反映了最初人们推想体 液的失调或异常流动导致疾病。
目前认为风湿是指关节、关节周围软 组织、肌肉、骨出现的慢性疼痛。
风湿性疾病( rheumatic diseases) 是指一大类病因各不相同,但均累及关节 及其周围组织的疾病.
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 CTD):一般是指病变主要发生于结缔组织, 具有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及 坏死性血管炎等基本病理变化的一组疾病,是 风湿性疾病的一大类。
如果临床高度怀疑
抗SSA
阳性 可能是SLE
阴性 STOP
不符合任何 一种CTD
考虑为 重叠综合征
核仁型 高滴度 提示硬皮病
斑点型 高滴度 提示MCTD
ENA 检测
抗SS-A
抗SS-B
干燥综合征 SLE
干燥综合征 SLE
抗RNP MCTD
均质型 提示 活动期SLE
着丝点型 CREST硬皮病
的一种类型
STOP
在大约80%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可 以检出抗-CCP,但在非类风湿关节炎患 者中却极少出现阳性结果,其特异性在 98%左右。
风湿病相关资料
一、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持久性的炎性疾病,要紧碍事全身关节。
局部病者其他的器官如眼、皮肤、肺、肺膜、心包膜和血管等都可能受碍事。
尽管此疾病差不多过长时刻研究,其真正起因,至今仍未明确。
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时,多个关节会红肿、发热及疼痛。
受碍事的关节多是对称性。
手指、手腕、足趾、膝关节等根基上较普遍受碍事的部位。
患者在早晨时会觉得关节及躯体稍为僵硬,严重者会历时数小时。
较严重的病人,会有发烧、食欲不振和消瘦等现象。
大局部患者的病情比立反复,时好时坏的交替着。
长时刻关节发炎可导致关节变形、腱带断裂、肌肉萎缩及神经受压,从而引致关节活动能力受阻,碍事日常工作。
二、类风湿因子阳性确实是根基类风湿性关节炎吗类风湿因子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它不仅存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还可见于以下情况:(1)2%一5%的正常人及10%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
(2)病毒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肝炎等。
(3)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其他风湿性疾病:枯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寄生虫感染:疟疾等。
(6)其他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取决于检测方法及划分阴性、阳性的标准。
类风湿因子阳性不能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唯一标准。
然而,要是患者类风湿因子屡次连续检测阳性,或多种检测方法均为阳性,且滴度较高,现在尽管其他诊断条件尚不充分,也应紧密随访,以免漏诊。
三、类风湿关节炎要做哪些检查?传统的“风湿三项〞是指: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RF〕。
RF在类风湿关节炎阳性率为50%-70%左右,持续高滴度RF常提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骨侵蚀发生率高,预后不行。
目前多家医院开展了“新三项〞检查即: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APF〕,其中抗CCP抗体诊断RA特异性显著高于RF。
新三项检查能大大提高早期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
血沉、C-反响蛋白、血小板、免疫球蛋白的上下均为判定病情是否活动的指标。
风湿免疫科知识点总结
风湿免疫科知识点总结一、风湿免疫科概述风湿免疫科是内科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风湿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相关的疾病。
风湿性疾病是一组由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这些疾病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国内外风湿病学科和诊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为风湿免疫科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风湿病的发病机制1. 免疫系统异常: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到免疫系统的异常。
免疫系统是人体内的一种防御机制,能够识别和清除异物和损伤细胞。
在风湿病患者中,免疫系统会异常激活,导致炎症反应的不断发生,最终导致关节和其他器官的损害。
2. 遗传因素:风湿病的发病也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更容易罹患风湿病。
3.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被认为是风湿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比如,吸烟、过度劳累、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诱发风湿病的发病。
三、风湿病的分类风湿病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可以分为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这些疾病在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上有所不同,但都有共同的特点,即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
四、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常见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变形、关节活动受限、发热、疲劳、肌肉疼痛等。
除了关节症状外,风湿病还可能涉及到皮肤、眼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器官和系统。
五、风湿病的诊断1. 临床诊断:风湿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
包括关节活动度、关节肿胀、皮肤病变、实验室指标(如rheumatoid factor、抗核抗体、C反应蛋白等)。
2. 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受累关节的变化及骨骼损害情况,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类风湿因子检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水平来协助风湿病的诊断。
4. 免疫学检查:包括抗核抗体、dsDNA、SSA(Ro)抗体、SSB(La)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等检查,对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医学知识:风湿性疾病
医学知识: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是以关节痛、畏风寒为主症的一组极其常见的临床症候群。
风湿病是风湿性疾病的简称,泛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病因风湿性疾病是指影响骨、关节、肌肉及其周围软组织,如滑囊、肌腱、筋膜、血管、神经等一大组疾病。
其病因可以是感染性、免疫性、代谢性、内分泌性、退行性、地理环境性、遗传性、肿瘤性等。
分类1.弥漫性结缔组织病(1)类风湿关节炎。
(2)幼年型关节炎。
(3)红斑狼疮1)盘状;2)系统性。
(4)硬皮病1)局部型①线状;②斑状。
2)系统性硬化症①弥漫型硬皮病;②CREST综合征;③化学物(或药物)所致。
(5)弥漫性筋膜炎弥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6)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①多发性肌炎;②皮肌炎; ③与恶性肿瘤相关的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④儿童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相关。
(7)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类型的血管病变1)结节性多动脉炎。
2)变应性嗜酸性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综合征)。
3)超敏性血管炎①血清病;②过敏性紫癜;③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④恶性肿瘤所致;⑤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动脉炎①韦格纳肉芽肿;②巨细胞(颞)动脉炎伴或不伴风湿性多肌痛;③大动脉炎。
5)川崎(Kawasaki)病。
6)贝赫切特综合征。
(8)干燥综合征。
(9)重叠综合征。
(10)其他①风湿性多肌痛;②复发性脂膜炎;③复发性多软骨炎;④结节红斑。
2.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1)强直性脊柱炎。
(2)Reiter综合征。
(3)银屑病关节炎。
(4)炎性肠病关节炎。
3.骨性关节炎。
4.感染性关节炎。
5.代谢和内分泌病所致的关节病(1)晶体诱导的关节炎①尿酸钠结晶所致(痛风);②焦磷酸钙结晶所致(假性痛风、软骨钙化病);③碱性磷酸钙结晶所致(羟基磷灰石)。
(2)其他生化异常1)淀粉样变①原发性;②继发性。
2)血管病。
3)其他先天性疾病①Marf an综合征;②Ehlers-Danlos综合征;③成骨不全。
风湿性关节炎的科普知识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早期症状
出现持续的关节疼痛、肿胀或晨僵时,应及时就 医。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减缓疾病进程。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对于已知患者,定期进行风湿专科检查非常重要 。
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发病机制
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环 境和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某些基因可能使个体更易感染。
什么是风湿性关节炎?
常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疲劳,尤 其在早晨或长时间不动后更为明显。
有些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和体重 减轻。
谁会得风湿性关节炎?
何时就医?
重症警示
如出现严重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或全身症状加重 ,需立即就医。
此时可能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 皮质激素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并控制疾病进展 。
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能帮助改善关节功能和 生活质量。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是关键。
如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生活方式调整
维持健康体重、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对管理 病情至关重要。
避免过度劳累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帮 助。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与管理
风湿性关节炎的预防与管理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 降低发病风险。
谁会得风湿性关节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湿性疾病特点
◆患病率高(:0.32%;:0.11—0.26%; :0.07%;:0.33—0.77%;:40岁 以上10—20%,60岁以上75%)
◆致残性强,影响劳动力和生活质量,造成社会 经济负担。
风湿性疾病的范畴和分类
主要疾病名称
痛风
关节腔炎症
血管炎
大、中、小动脉和静脉炎
不同关节炎的关节特点
关节
痛风
周围关节炎
起病 缓 不定
缓
缓
急骤
首发 、 腕
膝、髋
膝、腰、 大拇趾 手关节或
踝
其它部位
痛性质 持续性 不定
休息后
活动后 痛剧烈
休息后加重 加重
加重
夜间重
肿性质 软组织
软组织 骨性肥大 红、肿
少数
为主
为主
热
畸形 常见、明显 多见于髋 小部分
• 性别 • 年龄
- 发热待查、多系统损害、 诊断困难者须除外风湿病
- 正确认识风湿病诊断 (分类)标准
详细病史询问 -关节痛部位,性质,伴随症状,年龄
全面体格检查 -雷诺现象,骨擦音,痛风石,眼炎,粘
膜溃疡
各种免疫学检查,尤其自身抗体 -, 抗抗体,, , 等
- 复杂性,多样性 血液、神经、肾脏、胃肠
• 是自身免疫病的标记 • 有助于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 • 判断疾病的活动性 • 预测疾病的预后
特异性较强的自身抗体有助于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 抗70 •抗
系统性硬化症 干燥综合征
•抗
类风湿关节炎
• (聚角蛋白微丝蛋白)
抗体滴度的高低有判断疾病活 动性的作用
21世纪风湿病学展望
❖ 内分泌——免疫——神经网络研究将 ❖ 揭示风湿性疾病的本质。疾病的重新 ❖ 分类和改进诊治方法。 ❖ 重视患者一方,加强身心治疗,准许 ❖ 患者参与制定治疗方案,推出 ❖ 的预防和治疗。
21世纪风湿病学展望
❖ 2抑制剂(, )、 ❖ 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和 ❖ 新疗法(干细胞移植)的疗效再评价。 ❖ 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揭秘,造血干细胞 ❖ 的基因定点修复,将有望根治某些疾 ❖ 病。
• 抗双链 • • •
肉芽肿 、磷脂抗体综合征
类风湿关节炎
预测疾病的预后及临床亚型
• 抗1
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病变
• 抗70
弥漫性系统性硬化
•抗
狼疮脑病
风湿病学中的自身抗体谱
•谱 • 抗谱 • 自身抗体谱 • 抗线粒体抗体谱 • 抗血小板抗体
•谱 • 抗磷脂抗体谱 • 抗平滑肌抗体() • 红细胞抗体
风湿病—已达数百种
风湿性疾病
• 研究以骨、关节、肌肉及关节周围软组 织(肌腱、韧带、筋膜)为主要病变的 一组疾病。
• 它包括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血管炎等);脊柱关节病(、综合征 等);骨关节炎及软组织疾病等百余种 疾病。
1.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2. 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 3. 骨关节炎(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 4. 感染所致风湿综合征 5. 伴有风湿疾病的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 6. 肿瘤 7. 神经血管疾病 8. 骨及软骨疾病 9. 关节外疾病 10. 其它有关节表现的疾病
- 肺间质变、周期性麻痹、肾 小管酸、中毒、血γ升高、腮 腺肿大、猖獗龋
- 风湿热、骨关节炎
痛风
- 感染,
血清阴性脊 - ,’s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
柱关节病
骨结核
血管炎
- 杂音,血管造影,活检
血栓(栓塞)-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骨关节病10年
:20002010年。每年10月12日 为关节炎日,揭开了新世纪研究 风湿性疾病的序幕。
谢谢
抗风湿的治疗措施
• 药物 • 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肾上腺
皮质激素、慢作用药(控制病情药)、 植物药、生物制剂。 • 干细胞移植 • 免疫吸收 • 基因疗法
风湿病的诊查
• 在风湿病的诊断中,80%的病 例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认 真严格的查体即能作出初步 诊断
偶见
影响功能
少见
演变 对称性多
不对称
负重关节 反复发作
关节炎
下肢大关节炎 症状明显 单
关节炎
脊柱炎/ 罕见
必有
腰椎增生
无
不同肾病变的特点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动脉 肾动脉 药物性或 淀粉样变
大动脉炎
显微镜下
塞病过敏性紫癜来自自身抗体的定义以自身组织成分为靶抗原而出现 的相应抗体
自身抗体在风湿病学中的意义
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血管炎
脊柱关节病
、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炎症性肠 病关节炎
退行性变
晶体性
痛风、假性痛风
感染因子相关性 反应性关节炎、风湿热
其它
纤维肌痛、周期性风湿、骨质疏松症等
风湿病的病理特点
靶器官病变
炎症性
非炎症性
关节软骨变性
皮下纤维组织增生
滑膜炎
附着点炎
唾液腺炎、泪腺炎
肌炎
小血管炎
感染
— 淋球菌性关节炎,莱姆病等
代谢
— 痛风等
内分泌
— 肢端肥大,甲旁亢
遗传性
— 粘多糖病等
退行性
— 骨关节病
肿瘤
— 多发性骨髓瘤等
环境
— 大骨节病等
自身免疫 — ,,,等
神经功能性 — 纤维肌痛症等
其它
— 血友病,原发性淀粉样变等
风湿性疾病=5D
•痛苦() •残废() •死亡() •药物中毒( ) •经济损失( )
风湿性疾病特点
◆不仅是关节病变,而有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表现复杂,分类困难,易误诊、漏诊。 ◆多学科交叉重叠(内科、骨科、皮肤科、神经科、 眼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儿科,涉及 放射科、理疗科、病理科和基础医学)。
风湿性疾病特点
◆病因多样化(自身免疫性、遗传、感 染、代谢、内分泌、环境等)。
风湿性疾病
河北省职工医学院附属医院 许鸣华
• — 古希腊,“体液论”
• (滴) 13-18世纪,恶性体液滴 入衰弱关节
• 1802年,各种酸痛和疼 痛的通称
• 1808年,急性风湿热的 心力衰竭
• 1800年, 提出痛风的亚 型
•
1819年,是滑膜炎和
关节软骨破坏
1851年 盘状红斑狼疮 1898年 是的中轴型 1907年 不同于 1948年 细胞 1973年 27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