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思维导图
2024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ppt全新
![2024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ppt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b11379a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8e.png)
直径2.1厘米,厚度1.6毫米,重量1.08克,材质为铝镁合 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发 行年份。
5分硬币
直径2.4厘米,厚度1.8毫米,重量1.63克,材质为铜锌合 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发 行年份。
1角硬币
直径19毫米,厚度1.67毫米,重量2.20克,材质为铝镁 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兰花、面值 和发行年份。
毁人民币。
会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024/1/30
21
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观念
从小培养孩子勤俭节 约的好习惯,不浪费 食物和物品。
引导孩子学会制定预 算和4/1/30
教育孩子理性消费, 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 和奢侈浪费。
22
引导孩子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财富观
人民币的法定货币地位保障了国家货 币政策的实施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2024/1/30
6
02
硬币与纸币识别方法
2024/1/30
7
硬币种类、面值及特征
2024/1/30
1分硬币
直径1.8厘米,厚度1.35毫米,重量0.67克,材质为铝镁 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麦穗、面值和 发行年份。
10元纸币
长140毫米,宽70毫米,正面主色为蓝 黑色,背面主色也为蓝黑色。正面图 案为毛泽东头像、国徽、中国人民银 行行名、盲文面额标记和凹印手感线 等;背面图案为长江三峡(重庆), 主景图案下方印有面额数字“10”、 汉语拼音“YUAN”和年号“2005 年”。
2024/1/30
9
纸币种类、面值及特征
5角硬币
直径20.5毫米,厚度1.65毫米,重量3.80克,材质为钢 芯镀铜合金。正面图案为国徽和国名,背面图案为荷花、 面值和发行年份。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整单元PPT课件(共4课时)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整单元PPT课件(共4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9698b4b89eb172ded63b7d5.png)
五 认识人民币 第3课时 简单的计算(1)
课时目标
1.学会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 一些简单的计算;知道物品价格,通过简 单的加减解决问题。
2.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 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
一、复习 导入
5( )5元 2( )角
2( )6元 0( )角
(1 )元1( )5 角 6 ( )分
还可以先选定哪 本呢?
共11 元
共13 元
共12 元
二、互动 新授
共11 元
共14 元
共13 元
5元+8元= 13元 我6们元遇+到7这元些=问 题1要3元有顺序地考
虑问题,这样不 容易发生重复或 者漏掉的错误。
三、巩固 练习
1.
7+9=16 (元)
三、巩固 练习
2.
四、课堂 小结
计算元、角、分的加减法时,相同 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即元和元相加 减,角和角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单 位不同时,要统一单位后再进行计算。
练习
1.
3
9
5 5
2 8
26 14 69
三、巩固 练习
2.
3元+9元= 12元
2元2角-1元=1 元2角
三、巩固 练习
3.
1
6
2
9 2
四、课堂 小结
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1元=10角, 1角=10分。 进行简单加减时,要在货币单位统一 的情况下进行。
五 认识人民币 第4课时 简单的计算(2)
二、互动 新授
怎么想 呢?
先想1元可以换 成几个1角,再 想……
12
1元就是10角 , 10角+2角= 12角。
二、互动 新授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
![《认识人民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c202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6.png)
1
2
7
8
2
5
2
2
1 写出下面的钱数
三 知识运用
三 知识运用
10
1
2
4
10
50
2
怎么想呢?
20分就是2个10分,1个10分 是1角,2个10分是2角。几个 10分就是几角。
1元=10角,5元里有 5个10角,就是50角。 几元就是几十角。
40角就是4个10角,1个10角 是1元,4个10角是4元。几个 10角就是几元。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你认识这些人民币吗?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分
2分
5分
1元
1角
5角
人民币的单位有 元、角、分。
二 探究新知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元和角之间有 什么关系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 角 分 你们知道元 角 分之间有什 么关系吗
二 探究新知
二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四 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二;第1~4题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1
一 情境引入
看一共花了……
我们平时不要乱花钱 可以把钱存起来;养 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我想玩碰碰船; 需要多少钱
阿姨;我买一份晚报
买东西时要用到钱,我们 国家的钱叫人民币。
是呀!买东西要用人民币。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
![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16ad4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8.png)
《认识 人民币》 (rènshi)
第一页,共三十页。
哈喽,小朋友们大家(dàjiā) 好,我是大耳朵图图!
第二页,共三十页。
人民币
第三页,共三十页。
第四页,共三十页。
第五页,共三十页。
第六页,共三十页。
第七页,共三十页。
第八页,共三十页。
第九页,共三十页。
元
第十页,共三十页。
第十一页,共三十页。
第二十页,共三十页。
可换__个
5里面 有( ) (lǐmiàn) 个1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页。
10角和1元比
哪个 多哪个 (nǎ ge)
(nǎ
少?
还是一样多?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页。
一张
=10个
1元=10角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页。
可换__个
里面 有( 10
(lǐmiàn)
)
个5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页。
可换__张
10里面 有( (lǐmiàn) )个2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页。
猜一猜
10分= ?角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页。
一个(yī ɡè)
=10个
1角=10分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页。
妈妈(mā mā)只给图图3元钱,他能买些什么呢?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页。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页。
课就上到这了,小朋友们再见(zàijiàn) !
第十七页,共三十页。
分 一 分
第十八页,共三十页。
(yī fēn)
①按质地(zhìdì)分:纸币、硬币 ②按单位分:元、角、分 ③按版本分:新版、旧版 ④按形状分:圆形、长方形 ⑤按颜色分:红、黄、蓝、绿、紫、灰 ⑥按面值分:1、2、5、10、20、50、10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元角分PPT学习课件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元角分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3c30c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b7.png)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返回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1元
1角
1元 1角 1分
返回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1元=( 10 )角
返回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1角=( 10 )分
返回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返回
元、角、分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第38页
返回
第五单元 元 、角、 分
5.1 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教学新知
老师想了解一下情况,请大家如实地告诉我,你自 己买过东西吗?买过东西的请举手。你跟着大人去买 过东西吗?去过的请举手。谁能告诉我,你买了些什 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课堂练习
以上学习的内 容你有怎么想 法呢?
1元=10角,1元2角就是 10角加上2角,就是12角
10角=1元,15角就是10角加 上5角,即是1元5角
1元=10角,1元3角 里有13个1角,就是 13角。13角再加上7 角就是20角即是2元
课后习题
1.填一填。
( 8) 角
课后习题
2.连一连。 5角
2角
1元
课后习题
3.解决问题。 爸爸买鱼用去7元9角,还有20元,爸爸原来有多少元?
7元9角+20元=27元9角
【解析】原有的钱数等于用去的元数 加上还剩的元数。
拓展提高
试一试。
5角(本子) 4角(铅笔刀) 7角(儿童牙膏)
9角(铅笔) 8角(毛笔) 6角(自动铅笔)
(1)买哪几样东西刚好需要1元钱? 【答案】铅笔刀和自动铅笔
学生思维导图(原始20个)
![学生思维导图(原始20个)](https://img.taocdn.com/s3/m/5d8bb4007c1cfad6185fa75c.png)
信息 气味
阅读笔记
感光 单眼
眼睛
复眼
看
物体
准确具体
思想感情 性格特征 内心活动 精神品质
反应
表现人物个性
服务
动作
思想
情绪
感受
原因
发展 内心活动
心理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
人物特点 关键
作文技巧
其他
记叙事件 人员关系 正侧面 对比
外貌
人 定义 特点
性格
物 一定要 内心
特 忌讳 公式化 一般化
点
肖像 静态
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1 千克=1 公斤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数
长度单位换算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避免打扰
需要频繁练习
了解新的观点
平稳情绪
需要集中 注意力
学习技巧
是一套理解 事物的体系
频繁休息 我都知道什么?
需要 主动
解决特定问题
我真的了解吗?
哪里还需要加强?
掌握新的技能
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 米 1 分米=10 厘米1 米=100
厘米
面积单位换算
1 平方千米=100公顷1 公顷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
面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小学数学1-6年级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1-6年级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1563a42105087632301212c6.png)
简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缩小、缩小了、缩小到 综合法
求比一个 数多几的 数是多少
解答应用题 的 一般方法
已知一个数比另 一 个数少几,求 另一 个数是多少
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分析 题中的数量关系,把应用题 反映的实 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或方 程,进行计算或解 方程;检验,并写 出答语
_______________ ___J
1元亳
从制作材料上看,人 民币 分为纸币和硬币 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是元
50元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03
小学数学第四章式与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 的解的过程叫 做解方程
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 去同一 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乘或者除以同 一个不 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一般应用题的意义;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分数、 百分数 应甬题
整数、小 一般 数的复合 应用题 应甬题
简单 应角题
数量 关系
基本的数
典型应用题
量关系 部分量与总量;大数、小数与相差数
常见的数
每份数、份数与总数;倍数
量关系 单价、数量与总价;单产量、数量与总产量
应用题中 常见的一 些术语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与工作总量 速度、时间与路程
整数的
数位与位值制 数位顺序表
负整数的读
因数 和 倍数
正整数的改写及求近似数 偶数
倍数的特征
奇数
整数的 大 小比较
最大公因数 小公倍数
分数的意义
分数的分 类及读写
分数的各部分名 称 及分数单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 假分数
带分数
小学数学思维导图0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78c298a45177232e60a240.png)
人民币的认识知识点总结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即1元=10角,1角=10分。
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2、人民币按制作材料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种,按单位分为元币、角币和分币三种。
其中元币共有七种,分别是1元、 2元、 5元、10元、20元、 50元和100元;角币共有三种,分别是1角、2角和5角;分币也有三种,分别是1分、2分和5分。
3、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
元加元,角加角;元减元,角减角5元4角+3角=5元7角(直接是4角+3角=7角)7元5角-4元=3元5角(直接是7元-4元=3元)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简单的元加角的问题——直接加。
如:3元+5角=3元5角4、不同单位相加减需要换成相同单位,如:4元-8角=5、换钱⑴换成一种: 1张10元可以换( 5 )张2元1 张 20 元可以换成()张 10 元。
1 张 100 元可以换成()张 50 元6、够不够毛巾8元5角,香皂4元8角,牙膏5元,牙刷2元6角,用10元钱买毛巾和牙刷,够吗?8元5角+6角= 9元1角10元>9元1角够了。
7、小数表示法。
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元. 角分《认识人民币》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让一年级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一年级儿童年龄虽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
![【精选】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915325a531126edb6f1a10f7.png)
(能灵活用七巧板拼成不同的图案)
元
认
识
3、求缺了几块砖的方法
图
形
4、正方体展开图的对应面
1、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 20以内退位减法
2、解决问题
方法一:破十法
方法二:想加法算减法
方法三:连减法
(1)选择有效信息,排除干扰 信息 (2)解决问题需要两个条件一 个问题
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标准一致, 分类的结果就一致。
99比10多得多 10比99少得多 90比99少一些 99比90多一些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1、认识常用的人民币
2、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3、人民币的比较大小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 进位、进位)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 退位、退位)
4、含有小括号的运算;解决连加 问题、连减问题
第七单元 找规律
1、按规律接着画 2、按规律填数 3、按规律涂色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思维导图
8、总复习
1、认识图 形(二)
2、20以内 的退位减法
7、找规律
人教版 一年级 上册数学
3、分类与 整理
6、100以内的 加法和减法
(一)
5、认识人民 币
4、100以内 数的认识
1、认识并会画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形
第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单
2、七巧板是由 1 个正方形、1 个平行四边形、5 个三角形组成的
分类的标准不同, 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
北师大版一下数学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第5单元知识点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下数学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第5单元知识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9ba04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f.png)
北师大版一下数学利用思维导图复习第5单元知识点教学设计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认识人民币,包括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关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学习、认识人民币,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具体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购物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
单元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2.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关键: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熟记“1元=10角、1角=10分”的进率。
第一课时认识人民币(一)(2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例1、例2;《课堂作业本》第36页。
教材和学情简析:本课时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是属于量与计量的内容。
生活中学生跟人民币有一定的接触,认识一些常用的纸币、硬币,但是受当下社会生活环境(购物中多数采用数字化支付,很少有找零环节,另外,随着物价提高,生活中基本没有用到分币。
)的影响,学生几乎没有独立购物的生活经历,直接经验非常欠缺的。
教学前我们特意安排让学生预学,包括认识各类人民币(样币),认识人民币上出现的大写数字及单位“圆”,和简单的换算等。
本课时在学生预学的基础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
2.通过分类,了解人民币的种类,如按材质分,可分为纸币和硬币两类,按人民币的单位分,可以分元、角、分等三类。
3.通过例举,认识各类人民币,掌握认识各类人民币的方法(读取数量和单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元角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元角分](https://img.taocdn.com/s3/m/7dc8d5ea84868762cbaed511.png)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7 )种 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3 )种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 3 )种
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硬币:
认识人民币
_3_元_8_角 = _3_8角
认识人民币
① 人民币的单位名称有(元)、(角 )、(分)。
② 1元=(10) 角 1角=(10 )分
③ 3元=(30) 角
5角=(50 )分
4元=(40) 角
7角=(70 )分
20角=( 2 )元
60分=( 6 )角
1角=(2 )个5分=( 5 )个2分=(10)个1分
第五单元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
(一)
硬币
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的分类:
元:
(二) 角:
分:
认识人民币
认识分
1分 2分 5分
下一步
认识人民币
1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认识人民币
2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认识人民币
5分硬币
正面:麦穗、年号、面额
背面:国徽、国名等
返回
认识人民币
相同点:都是圆形,正面、背面都 有图案和发行的时间。 不同点:大小和面值不同。
认识角
认识人民币 仔细观察
1角
1角硬币
2角
5角
5角硬币
下一步
认识人民币
1角
正面:高山族、满族人物头像
背面:国徽、民族图案
返回
认识人民币
1角硬币
高一政治思维导图(人教)
![高一政治思维导图(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63d9219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6.png)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的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必须确定计量单位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就是把价值表现为价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只需要观念的货币流通手段的含义:实际所需要流通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商品流通的含义实际所需要流通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只能用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中,“商品—货币”是“惊险的跳跃”货币流通规律及其公式:也叫货币需要量规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过程中客观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商品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商品流通规律外汇产生过程(从金属货币到纸币)及原因(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优点(方便、成本低并且安全)含义(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规律爱护人民币现金结算使用纸币,转账结算使用信用工具货币产生的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的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本质:一般等价物金银充当货币的原因:其本身具有价值神奇的货币货币的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其他职能 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货币的发展纸币 货币信用工具 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外汇的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的含义: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我国汇率的表示:外币的汇率=人民币元∕100外币 汇率变化与本币币值、外币币值的联系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正确认识货币 正确对待货币 商品含义1 基本属性使用价值价值 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产生原因:物体的等价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人们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思维导图大纲版
![小学数学一年级全册思维导图大纲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e442f7f78a6529657d531e.png)
单位相同时,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 单位不同时,要先同一单位,在进行计算。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先把整十数看成以“十”为计数单位的数, 再相加、减,得几就是几十。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
加减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即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6.11~ 20各 数的 认识
11~20的认识
数数 根据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1—20各数来表示。
数的顺序 11—20各数的顺序是:11、12、13、14、15、16、17、18、19、20
比较大小
可以根据数的顺序比较,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或者利用数的组成 进行比较。
11—20各数的组成 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由2个十组成的。
一个数(0、1除外)可以由两个比它小的数组成。如:10由9和1
5.
数的组成 组成。
6~
记忆数的组成时,可由一组数想到调换位置的另一组。
10
的
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数的组成来计算。
认 识
6—10的加减法
一图四式 根据一副图的思考角度不同,可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和
加
减 法
连加的计算方法
等于 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3,读作3等于3。 大于 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2,读作3大于2。 小于 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用“<”表示,即3<4,读作3小于4。 符号填写 填“>”或“<”时,开口对大数,尖角对小数。
3. 1~
第几
数第几
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点 数,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