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管理者的无能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管理者的无能

一老板远赴上海参加某知名学府为期一周的“总裁研修班”归来,只觉得“获益匪浅”,说老师教他们运用国学智慧做管理,他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古训,只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并当即叫来他的HR经理把他的学习感受做成PPT,准备在企业里宣讲并实施。

听到这里,我既感到吃惊又隐隐担忧,吃惊的是——这个老板基本上已经被总裁班毁掉了。担忧的是——这些掌握着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和行政号召力的总裁班,这些食古不化、断章取义甚至从来都不知经营管理为何物的专家教授们,下一步不知还要害掉多少精英企业家!

点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那是一种无奈,“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才是境界。

管理心理学认为:人是利己倾向和利他倾向的统一体,利己倾向超过利他倾向的人,约占96%~98%,利他倾向超过利己倾向的人,约占2%~4%(注:这个数字有争议),当然这个利他倾向中的“他”不一定指企业,可能是社会、爱人、父母、孩子、朋友或国家等。

当然由于社会赞许性暗示的存在,人们总是不知不觉地倾向于把自己打扮成好人,很少有人自称自己是自私的,因此管理学有一个基本的假设:人的主流是自私的。

就是把岗位设计成即使是坏人来干这个工作也很难干坏事,即假定他会以权谋私。但在实际招人中又尽量招好人,不过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是很难分辨的。

比如美国法院法官的职位设计:他们先假定法官是会拿红包的,于是美国的法官只有判处被告刑期多少年的权利,被告是否有罪由陪审团决定,而为了防止律师与陪审团搞好关系,陪审团又是在当地民众中随机抽取的,所以美国法官无法对别人拍着胸脯说:“兄弟,我帮你搞定!让你出监狱,让你不坐牢……”

西方的财务制度也是先假定人肯定贪污,所以搞出了复式记账法,叫做:管钱的不管帐,管账的不管钱,管现金的出纳必定旁边有个会计监督,所有的钞票都平行记账,这样出纳贪污就很困难。

总之,西方基督教主张人生下来就是罪恶的,并认定人的主流本性是会以权谋私的,所以他们管理学和管理心理学岗位设置的出发点就是:先假设他是坏人。

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人性本善,三字经开头就讲:人之初,性本善……

所以中国人喜欢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古代账房先生多半就是一个人,而且不是复式记账法,是流水账,账房先生到底贪不贪,完全取决于他的良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一个完全错误的管理理念,正确的做法是:只有设计好监控体系,才可能真正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事实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

很多领导口头上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实际上心中一直在嘀嘀咕咕,我发现即使是夫妻之间也很难做到这点,我教了无数的老板。我10年前记录了30例老板为了省钱让老婆既兼出纳又兼会计的案例,10年后去回访,22例已经离婚了,冲突的原因很多,但无一例外都指责老婆藏了大量的私房钱,还有8起都已经改成出纳与会计分设,并且无一例外对老婆藏私房钱的事情吵得天翻地覆,这8起不离婚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比较大,如果离婚,老婆就要分一半。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领导不予监督大量分权给你,其实并非好事,这会使上下级关系处于一种互相猜疑的不健康的氛围中,要真的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件高难度的活儿。

事实上纯粹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实是逼良为娼,不管主观目的是什么,客观效果是人为地迫使下属变成坏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