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辩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总结
总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用人原则。这个原则强调 了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性,也表明 了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高效、有凝 聚力的团队,就必须遵循这个原 则。我们应该只使用那些我们信 任并且能够胜任工作的人,同时 也要给那些我们选中的人足够的 信任和支持。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建立一个高效、有凝聚力的团 队,实现我们的目标
用人不疑
用人不疑
"用人不疑"是说,当我们决定使用一个人时,就不应该再怀疑他。我们应 该相信他的能力和判断力,给他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发挥他的才能。如果 我们一直在怀疑一个人,就说明我们对他的能力和判断力没有足够的信心, 这可能会导致他失去信心和动力
因此,"用人不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应该给那些我们选中的 人足够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能力。如果我们 发现某个人不能胜任工作或者不值得信任,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我们的用人 策略,而不是继续支持这个人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仅是一 种用人策略,更是一种领导智慧。 作为领导者,需要具备识人、用 人、信任人的能力,才能打造一 个高效、有凝聚力的团队
首先,疑人不用是领导者必须遵 守的原则。在选择人才时,领导 者需要谨慎考察,对候选人的能 力和品质进行全面评估。如果对 某个人有疑虑,或者对其能力和 经验不够信任,那么就不应该将 其纳入团队。否则,不仅会影响 团队的整体效率,还可能导致其 他成员的不满和流失
20XX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总结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1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用 人原则
2
这个原则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相信并重用那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开篇立论-反方
开篇立论:反方:企业发展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在坐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对方辩友刚刚说,用人就不要去怀疑,怀疑就不要去用,是一种当今社会的价值导向,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其实是一种封建的、封闭的、缺乏辩证态度,与实际、与当代相脱节的用人观,只要翻开历代的古籍,看看历朝的君主,或数数近代历史的各国统治者,再看看各国各大企业成功的历史,都会发现这不过是一句自欺欺人的谎言,那是一种信任与怀疑截然对立的用人态度。
而我方认为:用人要疑,疑人要用,它是一种信任与怀疑的平衡应用,主张大胆用人,谨慎监督的用人态度。
“疑”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面对众多的未知领域,自然而然的处于一种迷茫和困惑状态,这也就意味着“疑”是人类社会必然存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泉,社会在迅速的发展,现实阶段的用人和古代大相径庭,因此我方认为“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更适用于当今社会和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下面我从人性本身的三个特点剖析我们的观点第一、人性存有主观意识,所以,用人或疑人的判断都可能出错。
当初,大家都以为我们敬爱的毛主席不可能犯错,结果还是制造了文化大革命,历史学家对主席的功过研究,最终的说法也是3、7开,伟人啊,对方辩友!再者,主席也是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此对过往的工作进行怀疑,要不断改进,才能提高。
疑人、用人都可以是主观的,以一时的判断作为长久的依据,结果要么引狼入室,要么错失人才----对方辩友,这样的态度可取吗?第二、人性存在着变化动因,这也就意味着,人人皆可改变,人人皆会改变。
前段时间大家在网上看到了,邓亚萍女士根据国家要求在做搜索引擎业务,投资20亿元结果打了水漂,这是用人不疑的结果,相反的,诸葛亮虽知魏延有造反之心,但对疑人慎用,又让蜀汉增添了一员猛将,由此不难看出,在人性存在改变因素的客观前提下,用人要疑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疑人、用人都需要监督,而监督的本身就是一种怀疑的表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就是这一切的真实写照,难道对方辩友还依然坚持用人不疑吗,那真是太可怕了!第三、人性有善、恶两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是有主观意识的,如果因为他有过错,就不敢启用他,这是否太狭隘了,曾经的诈骗犯法兰克-威廉,正是美国的不计前嫌,才有了后来的网络破案天才;曾经的俘虏杨业,正是先帝的果断启用,才有了杨家将的世代尽忠,由此看来,对于疑人的大胆启用,并结合公司发展及规章制度的监管,是成功的必然道路。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辩论
三达杯 2010 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 A 组大决赛----大学 VS 马来亚大学正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大学)反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马来亚大学)正方反方郭彪(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符永健(电脑科学四年级)飞宇(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年级)江国兴(理科教育四年级)文逸(地理信息系统四年级)秋桦(法律系四年一、正方立论词----飞宇(时间:3 分钟)2001 年,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辩论前辈们,就是在新加坡国辩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2010 年,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舞台,我们又回来了!(掌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甚至连辩题看起来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
因为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完美的,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
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少到没有,因为疑是普遍存在的,用人只要有了一点点疑,不就是“用人要疑”嘛。
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
比如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并不是说“孝”在任何时候,都比仁义礼智信要更重要,而只是提倡大家要多多尽孝。
今天的辩题也是一样,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
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
备不疑诸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
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
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
操疑蔡瑁、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
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 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辩题是“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我代表正方,认为应该用人要疑。
首先,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人们的行为和想法难以预测。
如果我们不对用人进行一定的疑虑和审查,就可能会雇佣到不良员工,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用人要疑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
其次,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
如果企业对招聘和录用不进行审查和疑虑,可能会招聘到不良员工,给员工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
因此,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
最后,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
如果企业雇佣了不良员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持企业的良好形象。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用人要疑。
谢谢!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二辩,我将从企业的角度来探讨“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这一辩题。
首先,企业为了发展和利益最大化,必须对招聘和录用进行一定的审查和疑虑。
如果企业不对用人进行疑虑和审查,可能会招聘到不良员工,导致企业的利益受损。
因此,用人要疑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其次,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安全。
如果企业雇佣了不良员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安全隐患,甚至会危及员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用人要疑也是为了保护企业的安全。
最后,用人要疑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如果企业能够招聘到优秀的员工,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因此,用人要疑也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应该用人要疑。
谢谢!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辩手,大家好!我是正方的三辩,我将从员工的角度来探讨“用人不疑还是用人要疑”这一辩题。
首先,员工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如果企业不对招聘和录用进行一定的审查和疑虑,可能会招聘到不良员工,给员工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
因此,用人要疑是为了保护员工的利益。
其次,用人要疑也是为了员工的福利。
怎样理解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请问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
【参考答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出自《三国志·魏术·郭嘉传》,这句话反映了一种对待人才的基本思想,很有它的可取之处:
(1)“用人不疑”,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能够放手给人才以自由发展的空间,这对于吸引和使用人才都是好事.
(2)从另一方面说,强调“用人不疑”,只是从主观上去判断人才的好坏,而没有一个细致量化的考核标准,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程序,从总体上来说,人才的流失就不可避免。
用人时,应从制度上防范人才的流失,而不是主要依靠主观判断.
(3)总的说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人才使用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制度和思想环境的变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也有它需要改进之处。
在实际工作中,对待此类传统思想,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发展新的适应时代的理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开篇立论-正方
一、开篇立论正方:企业发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辩:尊敬的主席,对方辩友、在坐的各位评委,大家上午好社会竞争,无疑是人才的竞争,古今中外,用人之道、路在何方,一直纷繁不休,很高兴和对方辩友同台讨论用人这一辩题,我方观点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
刘备不疑诸葛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
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
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
曹操疑蔡瑁、张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
赵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从团队效益上看,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整体效率。
有一句话说得好“把自己的背后交给队友”,我们前几天拓展训练中的“背摔”游戏,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相互信任的团队才能让每个人无后顾之忧的发挥其最大能力。
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成金”。
反观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则极易转化为对组织信息与控制权利的过度重视,从而使整体陷入相互猜疑境地,最后的下场不过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第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一种倡导和鼓励诚信的正面价值观。
纵观千百年来社会历史变迁的过程,从茹毛饮血到摩登时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它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的充分授权、充分信任,如同一汪清泉,源源不断地汇入知人善任的用人理念,为我们更好的选拔任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
莎士比亚说“信赖,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只有信任,才能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他做,才会支持他,同时也更能增强他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样他才能百分之百的努力工作,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才能真正使一个企业做到“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看法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看法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成语,意思是在任用一个人时,应该慎重考虑,对他的能力有信心,但在任用过程中也要保持怀疑,不要轻易下结论。
这种看法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强调了信任和谨慎。
信任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团队工作的基础。
如果不信任他人,那么很难与他们建立合作关系,在工作中也很难取得进展。
相反,如果信任他人,他们就会更愿意合作,更容易取得成功。
但是,信任感也不是没有条件的。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某些人采取谨慎态度,因为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能力,需要对他们的能
力进行怀疑。
同样,对于某些人,应该给予足够的信任,因为他们可能会做出重要的贡献。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一种合理的职场态度,它强调了谨慎和信任之间的平衡。
在建立人际关系和团队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谨慎,但在需要时也应该给予他人足够的信任,以便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浅议“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
浅议“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一条重要的用人原则。
这条用人的“金科玉律”,很值得认真分析和反思。
而科学的、发展的、辩证的用人观除任人唯贤、知人善任、竞争激励等机制外,还应该做到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
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用人不疑”,表面看来无可厚非,但仔细分析,如果仅仅是用而不疑,就带有明显的局限性,也不利于被使用者的成长与进步。
从唯物论的观点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其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特点,而且有能动性的特点。
也就是说,人在参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同时,其思想、观念、行为也会随着客观世界与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应该说是丰富多彩和形形色色的,即有的是健康、积极的,有的则是消极、阴暗的,如果使用者不去及时发现、了解、引导被使用者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工作态度上的变化,就会造成用人选才上的失察、失误,给工作、事业带来损失。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人只“疑而不用”,就会与不拘一格的用人原则相悖,且势必造成人才的埋没与浪费。
当然,我们这里说的“疑人”,是指那些在某一方面有争议的人,或者说用起来不太有把握的人,这些人往往在管理、能力、德行、技术等方面既有专长、又有缺陷。
因此,对“疑人”的使用,慎重是必要的,但不用则是不可取的。
二、“用人要疑”是对科学用人观的有效补充。
“用人要疑”,本身就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对被使用者和他所从事的事业的高度负责的态度。
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着的,人也是如此。
人的品性、观念、意志和思想,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这就要求用人者必须要不断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用科学的、发展的观点用人,切忌在用人过程中对人盲目地一信到底。
现代社会充满着权力、金钱、利益、美色等各种诱惑和陷阱,在种种诱惑与考验面前,所用之人是否经得起考验、分得清是非,辨得清方向,是否具有驾驭自己思想、言行的精神与能力,这都因人而异,所以,不能只用不“疑”。
《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立论版
《用人要疑,疑人也用》立论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在座的同事们:大家好!对方辩友主张的,用人就不要去怀疑,怀疑就不要用是一种信任与怀疑的对立用人态度,而我方主张的观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是信任与怀疑的平衡应用;主张善用人才、小心监督。
用人要疑,并不是要无端的猜疑,而是要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来监督所用之人。
疑人也用,是指任何人才都不会因为主观的猜忌而被弃之不用。
今天我们比较哪种用人理念更合理,对此,我将从以下两方面来剖析我方观点:一、“用人要疑”体现谨慎、理性的科学用人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句话:“权力会滋生腐败,绝对权力产生绝对腐败”。
1995年拥有200年历史的英国贵族银行——巴林银行,信任没有任何前科的新加坡总裁里森,用人不疑的结果就是里森做假账使银行亏损83亿,巴林银行宣告破产;新中国的人民信任曾浴血奋战的胡长青,用人不疑的结果就是造就新中国腐败第一人。
由此不难看出,在社会充满各种诱惑和陷阱的客观现实下,“用人要疑”成为必然选择。
人性有善、恶两面,疑人、用人皆需监督。
“用人要疑”,可以科学地界定可靠的人加以重用或托付责任,同时最大程度的预防错误和规避风险,也可以最快地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保障企业的最大利益。
二、“疑人要用”,体现保护人才爱惜人才的智慧用人观疑人要用,就是用一个还不是很了解甚至是还不成熟的人的时候,本着对这个人负责的态度,疑问在先,把可能产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疑人要用,更是在其人格、能力尚不确定、或者曾经有过犯错但已改过自新的情况下,本着保护人才、爱惜人才的目的,观察他、大胆选拔和使用他,不至于造成埋没人才和浪费人才,这符合现代企业“海纳百川”的大胆用人观。
美国的法兰克.威廉虽然曾是诈骗分子,但美国政府不计前嫌的聘用他,后来才有打击诈骗网络的破案天才;诸葛亮虽知魏延有造反之心,但对疑人慎用,又让蜀汉增添了一位猛将;曾经的俘虏杨业,正是先帝的果断启用,才有了杨家将的世代尽忠。
关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赛的四辩发言稿
关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赛的四辩发言稿:谢谢主席,今天对方辩友与我方针对用人是否要疑,疑人是否要用进行了一场激烈而又深刻的讨论,纵观全场讨论,我方认为并且坚定不移地确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古训是正确的。
首先,抛开其他,一句话能从历史上延续至今,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时间将历史的糟粕淘汰,留下给后人的是经前人实践而得出的类似于公理的名言警句。
而我们作为后人,应当继承并弘扬历史传统。
在新的时代赋予其新的意义,而不是一票否决。
试想当年,儒家文化受人们矛头所向,而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与销毁。
如今我们除了对当时的做法表示不能理解和万分的遗憾,已不能再挽回这个文化上的重大损失。
回到当下,我们也不难发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还是很有实际应用的价值的。
如果对方辩友执意要抛弃历史的精华,反而要自成一说,那么只能让我觉得你们在舍本逐末了。
其次,我们不妨从上司和下属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一个上司来说,如果整日放心不下自己的下属,担心他会做什么有损自己或者公司的利益的事情。
那么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除此之外,也会使他和下属之间的关系紧张起来。
毕竟工作不应该使人处于压抑和紧张的状态。
所以对于上司而言,完全没有必要去怀疑自己的下属,在完备的考核与监管制度的督促下,会有多差的下属还需要上司烦恼和疑虑?!如果有,那也只能说明这位上司当初在录用这位员工的时候犯了选择上的失误。
这正说明了在选拔人才时,疑人不可用。
如果一个人让面试官觉得值得怀疑,而不是肯定,我想不去录用他才是个明智的选择,否则会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极大地影响工作效率。
在这个讲求效率的社会,又会有几个领导者愿意以利益为担保,想去标新立异,录用着实可疑之人呢?对方辩友的观点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啊!但如若依我方观点,上司给予下属充分的信任,放开手让他实现自己的抱负。
员工有了一展身手的平台,还有上司与下属之间各司其职,互信互利,这样的公司管理,难道会是对方辩友所唾弃的经营模式吗?再而,在当下的社会,我们一直追求一种和谐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多的是信任、是温暖。
疑人也用用人也疑 四辩稿
感谢对方辩友今天如此确定的精彩发言,但我发现今天对方辩友的确信之词非但不能解我之疑,反倒让我疑上加疑。
在这里我想问对方辩友几个问题,希望对方辩友的总结陈词中能够真正解我之疑1 如果对方辩友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么对方辩友对毛泽东同志深受王明路线的迫害,但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仍动员大家选举王明为中央委员,解放后还安排他负责立法工作。
这件疑人也用的事改怎么解释呢2如果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我们用人不疑,那好,那我国的政法委、纪检办、公检办、反贪局是不是应该全部撤掉,通通不用呢,好像不行吧现在我开始我方今天的总结陈词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那好,首先我就有要怀疑了,对方辩友怎样就能判断这个人就是不疑之人呢,对方辩友的评价标准在哪里呢,是不是我们真的那么神通广大,就能确信这个人的能力,人品、家世背景以及他一切的一切都是能为我谋利呢,是不是我还能预测这个人的未来,这个人永远对我忠心耿耿,这个人永远不会变质呢,好像不行吧,并且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只要我对你这个人才没有完全了解,即使你有多大的才能,不行,你不是不疑之人,我们不用你,这样不会对人才来说太不公平了吗但我方认为,21世纪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是人才,是人的才能,即使我对你这个人存在疑虑,我无法完全了解你,但你有才能,你能为我创造效率,那好,我就任用你,这样我作为一个管理者,是不是在人才任用上的范围与效率都大大提高了呢其次,我们姑且恭喜对方辩友有足够大的运气从茫茫人海里找到那么一位不疑之人,那么是不是对方辩友在今后的日子里,无论这个不疑之人做了什么亏心事,他贪污、他受贿、他杀人、对方辩友都会对他竖起大拇指说OK没问题,我用人不疑嘛其实啊,今天我们讨论这个辩题,有一个很大的前提,就是在现代的人才管理中,到底应该秉持一种怎样的用人观念呢,而我们知道古代社会是人情社会,但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正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寻找到那么一个不疑之人,所以我们疑人也用嘛,正因为我们我们疑人也用,所以我们建立一套理性的监督制约机制,让放手与管理相结合,在用人的过程中不断地监督他,激励他,这样即是对人才自身的一种提高,更能让人才为我创造效益嘛。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话在中国社会中广泛流传,它体现了一种对于人才的态度和使用方法。
然而,这句话并不是没有争议的。
在辩论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可以从信任的角度来讨论“用人不疑”。
信任是人类社会中的重要纽带,它可以让人们放心地合作、交流。
在用人方面,信任同样非常重要。
当我们信任一个人时,我们会给他更多的机会和自由度,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这种信任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地工作。
因此,“用人不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信任的管理哲学。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认识到“疑人不用”所带来的问题。
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一个人在我们心目中存在疑虑,我们就不会给他机会证明自己。
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我们错过一些有潜力的人才。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但是他们也有可能在其他方面拥有出色的才能。
如果我们不给他们机会,就无法了解他们的真实能力和价值。
此外,“疑人不用”还可能会导致团队中的信任危机。
如果员工发现他们的领导对他们存在疑虑,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不公正。
这种情绪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甚至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平衡的方法来处理用人问题。
我们可以尝试通过更加全面的评估来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潜力。
除了工作能力之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一个人的品德、态度、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一个人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能。
另外,我们也可以尝试给予员工更多的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当我们发现员工存在不足时,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而不是直接放弃他们。
这种做法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信任度。
综上所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需要通过更加全面和平衡的方法来处理用人问题,既要给予员工信任和自由度,也要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发展。
用人也疑,疑人也用(辩论资料)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样的话,听起来颇有些气魄,也给人以“明主”的感觉。
但“疑”或者“不疑”,本身也只是出自自我的考量,很难用量化的方式来衡量。
而不能量化的东西,那就一定不是管理。
疑或者不疑,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疑只是感觉,并不是评估,它所反映的正是这些企业的组织架构设计大多是不科学的,也缺乏科学测评标准,坐在这些职位上的人的工作业绩或任职能力,也往往缺乏客观与严谨的评估。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古训在现代中遭到质疑,在用人要疑疑人要用的现实面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在两权分离中用人不疑是相对的,疑则是绝对的。
不过,一个疑字毕竟不能解决用人的诸多问题,重要的是善疑。
只有善于疑人,才能更好的用人,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执行,管理者必须具备善疑的本领。
用人要善疑是与多疑相比较而存在的,是对疑的一种抑制。
作为对被用者的主动督察,善疑是出于善意,这应当是善疑的出发点。
用人与被用者之间,已经建立起一种信任关系,不能出尔反尔,让被用者无所适从。
善疑的善意则不同,它可以是对被用者提出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在不超越原有信托关系的情况下,使信托关系更为完善,更能发挥被用者的潜能。
其中也可以包括弥补原有信托关系的不足,为被用者提供更好的保护。
它可以是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找到已经或者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给被用者提个醒,以便未雨绸缪。
它必须是出于公心,不以小人之心度之。
对被用者有不同的反映是正常的,作为独立思考的善疑,要在个人恩怨纠葛面前不为人言所动,以防止被人不正当的利用。
它必须坚持正义,站在弱者的立场加以权衡。
被用者被委以重任,掌控着一定的优势,与此相对的一面则是弱者。
用人者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上考虑弱者的不同意见,统筹兼顾。
善疑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注意纠正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另一种倾向。
善疑不是胡乱猜疑,终日停留在疑惑的状态,而是要善于找到问题的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魏国国君怀疑宗亲而不用,重用权臣而不疑,结果被权臣篡位;继之而起的晋王朝则相反,怀疑外姓大臣,对宗亲过于信任,让他们设立军队,又因八王之乱而亡国。
攻辩及自由辩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
攻辩及自由辩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在现代社会中,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常常需要使用辩论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并争取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对于一个正直和诚实的人来说,他会相信他自己所说的话是真实和正确的。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会说谎和夸大事实,以期达到自己的个人利益。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攻辩技巧来揭露谎言和错误,并保卫自己的利益。
攻辩技巧不仅仅是一种战术,更是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场合的技能。
在政治、商业、法律等各个领域,都需要使用攻辩技巧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时,使用攻辩技巧是必要的,但也容易导致误解和冲突。
因此,在辩论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不让情绪控制我们的言行。
此外,在辩论中还需要遵循一个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意味着我们要信任他人,相信他们遵循诚信的原则。
我们需要给对方一个机会,相信他们是真诚和诚实的人,并且愿意听取他们的观点和观点的依据。
疑人不用,则反之,当我们怀疑对方的动机或言辞时,我们应该保持谨慎,而不是轻易质疑或反驳他们。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自由辩论中,我们有权利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有权利获得应有的尊重。
这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环境,在这里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可以得到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在自由辩论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且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立场而轻视他人,而是应该倾听他人的声音,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和认识。
总之,攻辩技巧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能,在现实生活中对我们非常重要。
但是,在使用攻辩技巧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并始终遵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在自由辩论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观点,并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这些都是成为一个互相尊重和理解的人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价值观。
用人要疑反方四辩稿
谢谢主席,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我发现今天对方辩友的确信之词非但不能解我之疑,反倒让我疑上加疑。
在此我希望对方辩友的总结陈词中能够解我之疑----1.判断这个人是不疑之人,评判标准在哪里,他的能力水平他的变化趋势如何预测2.你们说制度是为了消除疑虑,若用人不疑,那么何有消除之说?今天对方辩友告诉我,疑人不用,并且按照您方的逻辑,今天参加辩论的辩手,每个人的长处本就不确定,那么疑人不用,岂不是埋没了大好人才么。
我方坚信: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我方一辩开篇已说明_______接下来我从几点论述我方观点:1.我方说的用人要疑是稳定大局,防微杜渐之举,这里的疑不是盯梢暗查跟踪之类举措,而是针对各部门的不同估计会出现什么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人才,不能盲目的相信到底。
用人前多打几个问号,用人时多考察多对比才是正确的。
对方辩友说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我方的用人要疑是在监督中对被用之人给予反馈对使用之人给予最高的利益,是对二者的尊重。
用人不疑的误区在于其形而上学,忽略了人性无常这一道理。
所谓用人就是授权,而不受约束的权利就是产生腐败的温床,控制是对信任的支持,监督是对权力的检查。
用人不疑,人容易恃宠生娇,所以用人要疑。
2我方说的疑人也用,是对于人才的肯定,疑人说到底是主观的东西,人才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疑人不用,那么世间还有多少人才可以用?疑人要用,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有所疑也要给予使用,在使用中给予了解观察和考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才会在实践中显山露水,疑人也用,是给管理者不太了解的对象证明自己的机会,这样他才会更加珍惜眼前机会有担当有责任感,所以疑人也用。
3.用人要疑告诉我们用人前用人时要端正态度,疑人也用告诉我们如何选择人才如何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管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出错的地方,如果不加防范则必将出错,管理者如何把握疑与信的关系是技术也是艺术。
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用之人不一定是可信之人,有能之人并非是完全可信之人,正因用人要疑,所以才有了面试,笔试等考察制度的确立,正因疑人也用,所以才有了监督制约机构,张弛有度在用人过程中监督激励他,提高人才水平。
用人不疑与疑人用人的四个思考
用人不疑与疑人用人的四个思考我们平时在用人方面说得多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其实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
因为用人不疑的前提是这个人非常可靠,不需要怀疑。
职场上这种人相对还是少数,很多人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检验才能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可以不去怀疑。
而用人疑人,疑人用人,这才是辩证的观点。
因为人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甚至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值得你怀疑的地方,但是你要看能否包容。
要看长处和短处的比例,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四条用人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一、用人疑人。
对不了解或刚上任的新人,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深了解,其实这是必要的。
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如果能经得起考验,并能接受监督,值得信任,那就大胆使用,坚决不能再表现出来对他的怀疑。
因为,对人怀疑会伤人的自尊,短时间的考验可以理解,一直怀疑下去,再优秀的人也不会给你干。
现在常见的试用期制度就是这么来的。
二、疑人用人。
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判断能用则用。
如果你对这个人产生了怀疑,经过认真分析和判断这个人的可用程度,有多少缺点和优点,相比之下,如果优点可用,缺点能够包容,那就大胆使用,在工作中培养和感化,让他的缺点转化,最后达到可以用的目的。
因为人各有优缺,越是有才能,有本事的人越是毛病突出,所以这个关键在于用人的水平。
否则就无人可用。
三、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前者是不负责任,后者是更大的用人错误用人不疑,很有可能产生你对你所用人、对他所在的岗位不负责任;疑人不用,你把这个人彻底给否定了,这是更大的错误,因为社会上根本没有没毛病的人,也不可能有你百分之百的满意的人等着你去招聘,因此应该辩证的去看这个问题,真正做到怀疑的人也要用,只是辩证的用人,把握好尺度。
四、用人疑人,疑人用人,不了解时,切用切珍惜。
就是在实际用人操作中,在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边用边考验,再看能否在工作过程中,自己修正自己,或通过教育、提升转化过来。
有本事的人往往都有这样和那样的毛病,因为一点小毛病,而将整个人都否定了,那么你就很难找到人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辩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辩论三达杯 2010 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 A 组大决赛----武汉大学 VS 马来亚大学正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武汉大学 )反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马来亚大学)正方反方郭彪(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 符永健(电脑科学四年级) 彭飞宇(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年级) 江国兴(理科教育四年级) 张文逸(地理信息系统四年级) 郑秋桦(法律系四年一、正方立论陈词----彭飞宇(时间:3 分钟)2001 年,武汉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辩论前辈们,就是在新加坡国辩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2010 年,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舞台,我们又回来了~(掌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甚至连辩题看起来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
因为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完美的,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
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少到没有,因为疑是普遍存在的,用人只要有了一点点疑,不就是“用人要疑”嘛。
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
比如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并不是说“孝”在任何时候,都比仁义礼智信要更重要,而只是提倡大家要多多尽孝。
今天的辩题也是一样,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
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
刘备不疑诸葛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
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
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
曹操疑蔡瑁、张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
赵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四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辩友在今天的辩论中,逻辑不清,观点不明。
没有确实的比较,只是在强调,我们要怀疑别人,怀疑了也要用,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您这么做比我们的观点又好在那里呢?如果没有比较,又怎能证明您的观点呢?而我方一直围绕两个观点的区别,进行比较。
优劣显而易见。
很好的说明了我们的观点。
在听完对方辩友慷慨激昂的结辩以后,我还要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不足。
本场比赛的最大交锋点就是概念之争,疑即怀疑,所以我们看到的疑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合理的、客观的怀疑,一部分又是不合理的,不客观的怀疑。
而今天对方辩友一味告诉我们:他们的怀疑是客观的、理性的,却对不理性、不客观的怀疑避而不谈,这是不是叫掩耳盗铃呢。
那让我们先来看看这部分不合理、不客观的怀疑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吧。
因为这样的怀疑,心如死灰的屈原最终纵身江中,让“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久久回荡在汨罗江畔;因为这样的怀疑,一代精忠报国之大将岳飞屈死风波亭,无数中原百姓惨遭金人铁蹄的蹂躏,最后只能留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的悲伤感慨;因为这样的怀疑,路易十六频繁更换内阁大臣,致使内阁长期处于内讧之中,既葬送了波旁王朝,也使他自己走上了断头台,临死前还高喊:“但愿我的血能平息上帝的怒火。
”;因为这样的怀疑,拿破仑兄弟反目成仇,有如一把利剑割裂了法兰西帝国的心脏。
凡此种种,我不禁要感慨,怀疑,有多少战争由你而起,有多少盛世因你而亡。
那么现在再让我们回头看看对方一直强调的合理、客观的怀疑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同学们,试想:当你们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遇上这样一位领导,他无法爽快地委派任务,总要犹豫老半天;即使委派了任务,也总是一天三次地检查进展情况;为了检验自己不在场时有没有人说自己坏话而常常故意出现在下属们聚会的地方;事无巨细都要求先请示再执行; 有时甚至还叱责下属没事找事、制造麻烦。
面对这样的领导,其结果无外乎大家都丧失了自己去创造点什么的欲望,只会被动地接受上司的安排,以为和上司步调一致就能成功,安于依着上司定下来的套路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达杯 2010 国际大学生群英辩论会 A 组大决赛----武汉大学 VS 马来亚大学正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武汉大学)反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马来亚大学)正方反方郭彪(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符永健(电脑科学四年级)彭飞宇(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年级)江国兴(理科教育四年级)张文逸(地理信息系统四年级)郑秋桦(法律系四年一、正方立论陈词----彭飞宇(时间:3 分钟)2001 年,武汉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辩论前辈们,就是在新加坡国辩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
2010 年,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舞台,我们又回来了!(掌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甚至连辩题看起来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
因为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完美的,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
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少到没有,因为疑是普遍存在的,用人只要有了一点点疑,不就是“用人要疑”嘛。
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
比如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并不是说“孝”在任何时候,都比仁义礼智信要更重要,而只是提倡大家要多多尽孝。
今天的辩题也是一样,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
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
刘备不疑诸葛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
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
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
曹操疑蔡瑁、张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
赵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
在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依靠制度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
所谓“疑人不用”,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对人才进行周密全面的考量,从而降低用人的风险。
而“用人不疑”,是指在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之后,在用人过程中,就充分放权,来提高效率。
当今信用社会,每个人都是付出信任,如果得到了好的回报,就继续信任;如果信任被滥用,便不再信任。
当今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都是这样在做的。
这样既提高了社会效率,又能够净化社会风气,何乐而不为呢?将心比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如果我们都不愿对他人付出信任,又如何得到真心的回报呢?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怀疑的坚冰,而是信任的温暖。
二、反方盘问,正方辩驳----符永健VS 彭飞宇(时间:盘问总计时30 秒,辩驳总计时 1 分30 秒)彭飞宇:“用人不疑”就是一定不疑。
符永健:一定不疑---那我请问,您告诉我们,所谓的制度就是要选拔机制对不对?彭飞宇:是的。
符永健:请问你,这个制度底下有没有要怀疑员工的能力和品行?彭飞宇:对方辩友,你想一下,我们建立这个制度是为了什么?是不是经过这个制度筛选的人我可以不疑他呢?符永健:我的问题很简单,有没有包括要怀疑员工的品行和能力?彭飞宇:对方辩友,我们说了,制度建立就是为了使老板可以不怀疑员工。
符永健:是,所以老板要怎么不怀疑员工?是不是要确定他没有问题时,才可以不怀疑?彭飞宇:对呀,这个确定谁来确定,制度去确定啊!符永健:那请问你,这个确定的过程是不是一个怀疑的过程?彭飞宇:对方辩友,这个确定怎么是怀疑?明明是消除怀疑嘛!符永健:消除怀疑----你不怀疑怎么要消除怀疑?(掌声)彭飞宇:对方辩友,我刚见一个人可能不了解,但是用制度去考核他,打消我原来的疑虑,您告诉我,消除疑虑难道还是要疑吗?符永健:谢谢!对方您告诉我们,您方“不疑”就是完全信任,那为什么你还可以用制度来怀疑?(反方盘问时间到)彭飞宇:对方辩友您看,我在立论中就知道您要这么说。
(笑声)今天我们“不疑”难道是完全的信任,一点都不能有疑吗?我们大家都知道,疑是普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相信,如果今天要来谈事实的话,我方要说一点都不疑,是不可能的;而如果看事实,您方要证必须用人要疑,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即使像曹操这么多疑的人,他也有几个心腹是他不怀疑的吧?所以可见,今天双方我们探讨的,是在当今社会用人的一个价值导向,到底是要越来越疑,还是越来越不疑所用之人?而我们看到,您刚才也提到制度,制度是为了什么?在过去没有制度的年代,我没有办法,只好靠自己的怀疑去确认我的猜测,可是现在不一样,有了制度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不用再靠主观的疑和信去评价一个人,而是交给制度去判断,如果制度上确定这个人有了问题,这不是您疑出来的,所以制度的确定是在不断的消除我们用人过程中的疑啊!谢谢!三、反方立论陈词----符永健(时间:3 分钟)对方同学今天最大的错误就是定义错误。
我刚才质询第一个问题我问对方,不疑是不是一定不疑,他说是一定不疑。
可是后来回答却告诉我们,不疑也可以有怀疑,有时可以怀疑,有时没有怀疑----对方的不疑,岂不是等于我们的用人要疑吗?如果同题我方立场的话,那对方不是在论证我方立场吗?各位!我们说现代社会,速度快,咨询多,作为一个管理人,必然接受到各种资讯。
因此,心生怀疑,那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应对怀疑的态度。
对方的立场是,用人就不要去怀疑,怀疑的人就不要去用,那是一种信任与怀疑截然对立的用人态度。
而我方的“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就是一种信任与怀疑的平衡应用,主张大胆用人,小心监督。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掌握。
因此,我方将就人性的特点做出探讨。
第一.人性存有主观意识。
疑人、用人皆可出错。
人有主观意识,因此,用人或疑人的判断都可能出错。
当初,大家都以为新加坡仁慈院院监明义法师道貌岸然就不可能犯错。
结果发生了伪造款贷的事件。
相反的,诸葛亮虽知魏延有造反之心,但对疑人慎用,又让蜀汉增添了一位猛将。
疑人、用人都可以是主观的,以一时的判断作为长久的依据,结果要么引狼入室,要么错失人才----这样的态度可取吗?第二,人性存在着变化动因,疑人、用人皆可改变。
人性本身就存在着太多主客观的改变动因,必须相信人性会变,不能放任表现良好的人,也要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
巴林银行就是因为信任没有前科的前新加坡总裁里森,结果亏损了 8.7 亿英镑。
相反的,美国的法兰克·威廉虽然曾是诈骗分子,但美国政府在不计前嫌的聘用他,后来才有打击诈骗网络的破案天才!各位,天使可以折翼,当浪子也可能回头。
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正确的应对人性的改变,有效管理人才。
第三,人性有善与恶两面,疑人、用人皆需监督。
疑,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而是认知到整体人性可善可恶。
以怀疑为本,发展出各种监管制度,既防范人性中恶的蔓延,也发挥人性中善的力量。
因为用人要疑,人民以三权分立来监督民选政府的腐败;企业机构,如微软和苹果,以稽查评估,甚至规章合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疑,不是为了惩罚任何个人,而是界定可靠的人加以重用或付托于责任,同时最大程度的预防错误,也可能最快的纠正错误,从而保障国家和组织的最大利益。
各位,“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让大家在客观上认知人性的不稳定,再以制度应对人性的弱点,而对方告诉我们,不疑就是一定不,那就请对方解释什么叫做刀枪不入,什么叫做深信不疑?四、正方盘问,反方辩驳----郭彪VS 符永健(时间:盘问总计时30 秒,辩驳总计时 1 分30 秒)郭彪:好,请问您,是不是因为用人不可全信,所以用人要疑?符永健:是。
郭彪:好,是不是说有一点点的不信,所以用人要疑?符永健:有一点点的不信,所以用人要疑?---可以这么说,看你程度。
郭彪:也就是说有一点点就能论证“要”,对吧?符永健:e,是看我们针对这个人的品行和能力有没有怀疑,有没有值得怀疑地方,是!郭彪:e,那就是我说的是对的咯?符永健:恩。
郭彪:好,那我想请问您,什么叫做我们要有礼貌?符永健:我们要有礼貌就是表达我跟你讲话的时候我要比较正统一点、有规格一点,尊敬一点。
郭彪:那可以说我有一点点的礼貌,叫做“我要有礼貌”吗?符永健:e,要不能这么样子看的。
我有一点点的礼貌叫做“我要礼貌”?----看你的程度的差别。
郭彪:也就是说“有一点点”论证不出“要”,对吧?(掌声)符永健:不能这么说,就好比如,今天我说“我要吃饭”不代表我每时每刻要吃饭----这样!您正面回答我。
符永健:不能说有一点点论证“要”?----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请重复一下。
郭彪:也就是说不能够论证“只有它存在”,就能论证“要”,对吧?符永健:啊,是!郭彪:好,那希望您不要通过“存在”来论证“要”。
谢谢!(掌声,正方盘问时间到!)符永健:不,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是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用人要疑?就是告诉我们人性会改变这个前提上我们才有“要疑”的存在。
而对方告诉我们,不能用一点点的“要”,是不是告诉我们当今我们看到一个人,我们不知道他是好是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不用去监管他,不用去稽查他呢?绝然不是!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就是建立在有人性会改变的这个前提之上,我们才会有三权分立的出现,也就是因为这样子,我们才有种种法律和规范的出现。
为什么?因为我们知道,人性会改变,所以对方同学,你说要一点点,不要一点点那基本上,说真的,我认为跟今天的辩题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请不要再玩文字游戏,谢谢!(掌声)五、正方论证----郭彪(时间:2 分钟)先来看对方同学的标准,他告诉我们,要“大胆”,要“小心”,那我想试问,有什么比“用人不疑”要大胆呢?我把我的权力全部放给用的那个人让他去做,如果我怀疑他,我根本就不用他,是不是完全避免了风险呢?如果说用“大胆”、“小心”能够论证您方的观点,而这个逻辑恰好也推出我方观点,您方是不是叫做“上错了花轿,却嫁对了郎”呢?(掌声)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对方同学的论证任务,您无非是告诉我们说,有一点点的疑的存在就叫做要疑,因为人不可全信就叫做要疑----对方辩友,您真的在论证这个“要”字吗?我们说什么叫做“要”,在价值评判体系里面,就好像我们说“要讲礼貌”,指的是人礼貌讲得越多就越好,我凡是能讲礼貌的地方我都要讲礼貌,指的是这个东西应该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达到一定的极致。
但是呢,您方却告诉我们说,今天“疑”,不是越疑越好,那如何能论证您方“要疑”的观点呢?我们说“人要讲道德”,那是不是告诉你“盗亦有道”,所以强盗也能够是一个要讲道义的人呢?恐怕这样不能推出您方的观点吧?所以请接下来在您方的论证之中,请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向大家论证一下,您方是如何论证“要”这个东西的持续增长?其实我们都知道,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不缺乏“疑”的社会,因为人与人之间都带着面具,人与人之间都隔着肚皮,但是不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面具,所以我们就不用倡导人应该向着善的一面,向着去相信别人这一面去发展呢?不对!我们说,人与人之间虽然有怀疑的存在,但是我们设立了制度就是为了我们把这种疑给减少,如果说我们设立制度目的是把疑给减少,与您方的“要疑”是背道而驰,为何制度能论证您方的观点呢?制度是告诉我们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可与“疑”没有根本的联系哦,而且是对事不对人!谢谢!(掌声)六、反方盘问,正方辩驳---江国兴VS 郭彪(时间:盘问总计时30 秒,辩驳总计时 1 分30 秒)江国兴:好,你好!请问你,如果说“我要睡觉”是不是睡越久越好,一觉长眠不醒更好呢?(掌声)郭彪:对方辩友,睡觉只是一个物质上面的判断,但是我们现在所谈的是一个价值哦,疑可没有止境,有一句话叫做“疑心生暗鬼,暗鬼增疑心”疑来疑去,鬼也多,疑也多,怎么能够有一个止境呢?江国兴:那“我要长寿”是不是长生不老,变老妖怪了最好呢?(掌声)郭彪:对方辩友,为什么长寿就要变成老妖怪,您论证一下,我觉得越长寿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