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4fc2f51172ded630b1cb6f3.png)
3、拆除法:
(1)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 个用电器,其它用电器就没有电流。
(2)并联电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电位法(电势降落法):
电流总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电流经过用电器后, 电位逐渐下降。经过用电器前(后)的导线上各点的的电 位相等
专题:识别串、并联电路的几种常用方法
1、定义法 (1)串联电路:各个元件逐个顺次连接的电路。 (首尾首尾相连) (2)并联电路:各个元件并列地连接的电路两点 之间。(首首相接,尾尾相连)
2、电流流向法 (1)串联电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个 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路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 路径。 (2)并联电路: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 只在某条支路上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 汇合在一起。
串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不同,电位逐渐降低。
并联电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位分别相同,一端都为 高电位,另一端都为低电位。
同一根导线两端的电位相同,即如果电路两点之间只有 一根导线,则连接在任一点的效果均相同。
教材P43 1
教材P43 2
教材P43 1
教材P43 3、4
电路的识别方法
![电路的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7caf06910ef12d2bf9e7f2.png)
电路的识别方法解电学问题的关键是分清电路的结构,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但对较复杂的电路,初学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介绍几种识别电路的方法。
一、电流法:先确定电流经过的路径分几个支路,每个支路上有几个用电器。
如果电流顺次经过几个用电器,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关系;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个支路,每个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且流过这些支路的电流又在某处集合,这些支路上的用电器是并联关系;如果电流先经过用电器再分成几个支路,或先分成几个支路再经过用电器,或支路上不止一个用电器,那么这些用电器组成混联电路。
例1:试判断图1中三灯的连接方式。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a点分成三局部。
一局部流过灯L1,一局部流过灯L2,一局部流过灯L3,然后在b点集合流入电源的负极,从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三灯并联。
二、断路法:使电路中任一用电器与电路断开,假设其它用电器都没有电流通过,那么所有用电器串联;假设对其它用电器没有影响,那么所有用电器并联。
假设使电路中某一用电器与电路断开,对某些用电器有影响,而断开另一用电器又出现另一种情况,那么这些用电器组成混联电路。
例2:判断图2中三个电阻的连接方式。
[解析]当开关K闭合后,假设R处短路,这时没有电流通过R1,但此时电流仍经过AC到达C点,再从C点分成两条支路分别经过R2和R3流回电源负极,R1不影响R2和R3的工作。
同理,R2不影响R1和R3的工作,R3不影响R1和R2的工作,所以R1、R2、R3并联三、结点法:电路中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交叉点,称为结点。
利用结点排列的标准化来作出等效的电路图,以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这种方法称为结点法。
例3:判断图3各电阻的连接方式。
[分析]〔1〕将结点标号,四个结点分别标上1、2、3、4。
〔2〕将个结点沿电流的流向依次排在一条直线上;由于1、3两点间,2、4两点间没有电阻接入,应视为一点。
〔3〕将各个电路元件对号入座,画出标准的等效电路图,如图5所示。
辨别电路的技巧
![辨别电路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75316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10.png)
辨别电路的技巧辨别电路的技巧是电子工程师和电路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电路的辨别需要通过观察电路图、实际测量和分析等方法来识别电路的功能、特性和工作原理。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些辨别电路的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观察电路图观察电路图是辨别电路的第一步。
电路图中包含了电路的连接关系、元器件等信息,通过仔细观察电路图可以初步了解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可以了解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以及各个元器件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常见电路结构掌握常见的电路结构对于辨别电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模拟数字转换电路等,可以通过熟悉这些结构来辨别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当遇到新的电路时,可以结合这些常见结构来分析和辨别。
3. 实际测量实际测量是辨别电路的重要手段。
通过使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仪器可以对电路进行实时测量,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信号波形、频率、幅值等特性。
通过测量可以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而推断电路的功能和特性。
4. 分析元器件参数分析元器件参数也是辨别电路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电路辨别时,可以通过查阅元器件的规格书,了解元器件的工作特性、参数范围等信息,结合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5. 模拟仿真模拟仿真是一种快速有效的辨别电路方法。
通过使用仿真软件,可以对电路进行模拟分析,观察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频率响应等情况。
同时还可以通过更改参数和元器件来观察电路的变化,帮助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6. 掌握常见故障现象掌握常见的电路故障现象对于辨别电路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比如短路、开路、漏电等故障现象,可以根据这些现象来辨别电路的问题所在,进而进行排查和修复。
7. 学习经验总结学习经验总结是辨别电路的重要方法。
在实践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电路问题和故障,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不断积累辨别电路的能力,提高辨别电路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辨别电路是一个需要经验和技巧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d09424b4daa58da0114afa.png)
电路识别的六种方法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是电学计算的基础,现将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介绍如下:一、直观法对一些简单电路可以通过直观的表象识别其串、并联。
如图1,可以直观的看出R1与R2是并联的。
二、电流路径法按电流的方向分析,如果电路中有一条路径,而没有分支,则为串联;如果电路中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分支,则为并联。
如图2,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后,在A点分为两条路径,各通过R1、R2后在B点汇合为一条路径,最后回到电源的负极,故R1、R2是并联的。
三、开关断开法主要通过控制某电阻的开关断开时,其它电阻是否有电流通过;若有电流通过,则为并联,若无电流通过,则为串联。
如图3,控制电阻R1的开S断开时,R2中仍有电流通过,所以R1与R2是并联的。
四、分汇点法分汇点法就是通过电路中是否有电流的分汇点来识别串、并联的一种方法。
如果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汇点,则为并联;如果没有分汇点,则为串联。
如图4,电路中有电流的分支点A和B,汇合点C和D,故R1、R2、R3是并联拉。
五、去电压表法若电路中有电压表,则去掉电压表,更容易识别其连接方式。
如图5,去掉电压表后变为图6,由图6可知,R1、R2、R3是串联的。
六、等效电路法从复杂电路中分解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即等效电路,更容易识别串、并联。
如图7,当S1和S2都断开时的等效电路为图8,当S1和S2都闭合时的等效电路为图9,由图8和图9可知,当S1和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有时,识别电路会同时用到几种方法。
识别电路的四种方法
![识别电路的四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da69dc2cc58bd63186bdc8.png)
识别电路常用的的三种方法1.使用定义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若电路中的各元件是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则电路为串联电路,若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连”并列地连在电路两点之间,则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2.使用电流流向法识别串并联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或负极)出发,沿电流流向,分析电流通过的路径。
若只有一条路径通过所有的用电器,则这个电路是串联的(如图l所示);若电流在某处分支,又在另一处汇合,则分支处到汇合处之间的电路是并联的(如图2所示)。
电流流向法是电路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分析下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三盏灯的连接形式,并分析开关的作用。
分析:用“电流流向法”来判断.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电流依次通过了灯L1、L2和L3,电路中没有出现“分叉”,见图3的虚线所示,所以这三盏灯是串联的.在串联电路中,一个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为识别图乙所示电路的连接方式,可以先用虚线将电流通过的所有路径在图中画出来,在图中可看出,电流的流向是:由此可看出灯L1、L2和L3分别在三条.`支路上,所以这三盏灯是并联的。
其中通过灯L1、L2的电流通过了开关S1,当开关S1断开时,灯L1、L2中没有电流通过,两灯熄灭,因此开关S1控制L1、L2两盏灯泡。
开关S2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用“电流流向法”画出了图丙中的电流流向。
见图4的虚线所示,电流有三条通路,且每一流线上只有一个用电器,则此电路为并联电路。
开关S在干路上,控制三盏灯。
3.使用节点法识别串并联电路节点法:就是在识别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以图丙为例,具体方法:先在图中各接点处用字母表示出来,如图5所示。
由“节点法”可知,导线的a端和c端看成一个点,导线的b端和d端看成一个点,这样L1、L2和L3的一端重合为一个点,另一端重合为另一个点,由此可知,该电路有三条支路,并由“电流流向法”可知,电流分三条叉,因此这个电路是三盏电灯的并联,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
![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34b0d6459eef8c75fbfb3a5.png)
电路的识别方法与技巧
1、电流流向法
电流流向法是指用描绘电流流向的方法来分析电阻连接方式的方法。
这是一种识别电路最直观的方法,也是连接实物电路时必须遵循的基本思路。
具体步骤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着电流的方向描绘出电流通过电阻的各条路经,一直达到电源的负极。
2.摘表法
摘表法的基本思路和步骤:从电路中摘去电压表和电流表后,电压表所在支路用断路替代,电流表所在位置用导线替代。
如果需要进一步对电路进行分析讨论,原电压表、电流表所测量的电压和电流则应在简化后的电路上标出。
3.直线法
直线法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是在上述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把不规范电路简化成规范电路的方法。
在识别电路、分析电路变化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具体方法步骤是:将电路从电源正负极处断开,结合电流流向法,拉长和缩短某一段导线,使各组元器件都在一条直线上,一次不成,可逐次分步完成。
4.节点法
节点法是一种将不规范电路快速简化、改化为规范电路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阻之间的连接导线缩减成点,相同的点用同一个字母表示。
如果一个电路中的点多于两个,可以将这些点排在一条直线上,再把相应的电阻补充到这些点之间,节点法和直线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大多数时间比直线法来得更直接、更简洁。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判别电路图的的的几种方法
![判别电路图的的的几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281140f804d2b160b4ec0ff.png)
判别电路图的的的几种方法一、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时候,通常有以下几个方法:1、先串联后并联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先连接电路中元件最多的那条支路,然后将其它支路并联在这个支路上。
2、标号法:从电源正极开始,在电路图各元件符号两端标出相应的号码,然后在对应的实物图中各元件两端标上对应的号码,最后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3、标路径法:当你看到一个电路图,你应该首先判断是串联还是并联。
如果是串联的,比如说一个电路依次是从正极到开关S到用电器L1到用电器L2到负极,那么我们不妨先在草稿纸上写出电流的方向:+ →S→L1→L2→- ,然后根据这个就可以依次连接实物图。
如果是并联,那么我们先分清楚电流从正极到负极有几条路,比如说一个并联电路,它的干路是从正极到开关S,支路一是从开关S1到用电器L1,支路二是从开关S2到用电器L2,那么我们分别写出两条支路的电流方向:+ →S→S1→L1→- 和+ →S→S2→L2→- ,然后找出相同的部分,那么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条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开始分岔,这样连接实物图,很有效,二、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并。
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跨过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拆股,可并股。
一股可以拆分为多股,多股可合并为一股。
1、替换法:将事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2)接线柱上的接线位置不能改变;(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A、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B、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的,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假定为A点。
C、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分支点,假定为B点。
识别电路的十种方法
![识别电路的十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e95128783e0912a3162a08.png)
识别电路的十种方法电路问题计算的先决条件是正确识别电路,搞清楚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
对较复杂的电路应先将原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分析和计算。
识别电路的方法很多,现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十种方法。
一、特征识别法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例1.试画出图1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设电流由A端流入,在a点分叉,b点汇合,由B端流出。
支路a—R1—b和a—R2—R3(R4)—b各点电势逐次降低,两条支路的a、b两点之间电压相等,故知R3和R4并联后与R2串联,再与R1并联,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
二、伸缩翻转法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导线也可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
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例2.画出图3的等效电路。
解:先将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短,并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伸长翻转到R3—C—R4支路外边去,如图4。
再把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成一点,把连接b、d节点的导线也缩成一点,并把R5连到节点d的导线伸长线上(图5)。
由此可看出R2、R3与R4并联,再与R1和R5串联,接到电源上。
三、电流走向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无源电路可假设电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例3.试画出图6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过A点分为三路(AB导线可缩为一点),经外电路巡行一周,由D点流入电源负极。
第一路经R1直达D点,第二路经R2到达C点,第三路经R3也到达C点,显然R2和R3接联在AC两点之间为并联。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d0d9d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20.png)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法电路的识别是指根据电路图或实际电路的结构和元件等信息,来判断电路的类型和功能的过程。
电路的连接方法是指根据不同类型的电路,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将电子元器件连接起来,以实现所需的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法。
一、电路的识别1.根据电路图识别电路图是电路设计或维修中常用的一种图表形式,可以有效地传达电路的结构和连接方式。
进行电路的识别时,可以通过电路图的符号和元件连接方式来判断电路的类型和功能。
例如,通过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可以初步确定电路的类型,如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等。
同时,通过识别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电源和负载的连接方式等,可以进一步确定电路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根据实际电路识别在实际的电路中,电子元器件的外观、标志和颜色等特征也可以用于识别电路的类型和功能。
例如,电阻的颜色环可以用来判断电阻的阻值和精度;电容的标志可以用来判断电容的电容值和电压等级;变压器的型号和参数可以用来判断变压器的功率和变换比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电路的类型和工作状态。
1.直接连接法直接连接法是最基本的连接方式,即将电子元器件的引脚直接相互连接。
直接连接法适用于简单的电路,如电源和负载之间的连接,电容电阻分别与其他元件的连接等。
2.并联连接法并联连接法是将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引脚分别连接到同一节点上。
并联连接法适用于需要将多个元件连接到相同电压点的情况,如多个电阻并联、多个电容并联、多个LED并联等。
3.串联连接法串联连接法是将多个电子元器件的引脚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串联电路。
串联连接法适用于需要将多个元件依次连接起来传递信号或产生电压降的情况,如电源与负载串联、多级放大电路等。
4.反馈连接法反馈连接法是将电路的输出信号再次输入到电路的输入端,以实现信号放大、控制和稳定等功能。
反馈连接法适用于需要对电路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情况,如反馈放大器、振荡电路等。
电路的识别及应用技术
![电路的识别及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55819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2.png)
电路的识别及应用技术电路的识别及应用技术是指通过对电路进行分析和测试,确定电路类型及其应用领域的一种技术方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电路的种类越来越多,因此电路的准确识别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维修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从电路识别的方法和常见电路应用技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电路识别的方法1. 外观识别法:根据电路外观特点进行识别,例如电路板形状、元器件布局和连接方式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的识别,对于复杂电路则效果不佳。
2. 电路图识别法:通过对电路图进行分析和比对,确定电路类型。
这种方法需要对电路图的元器件、连接及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适用于各种电路类型的识别。
3. 测量和测试法:通过测量电路的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以及测试电路的频率响应、阻抗、电压稳定性等性能指标,来确定电路的类型和特性。
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但需要一定的测量和测试设备。
二、常见电路应用技术1. 模拟电路技术:模拟电路用于处理连续变化的信号。
常见的模拟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混频电路等。
模拟电路应用广泛,例如音频放大器、射频前端等。
2. 数字电路技术:数字电路用于处理离散的信号,通常用于数字系统中进行逻辑操作和数据处理。
常见的数字电路包括逻辑门电路、寄存器电路、计数器电路等。
数字电路应用广泛,例如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系统等。
3. 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用于对信号进行采样、滤波、压缩、编解码等处理。
常见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模数转换器、数字滤波器、语音编码解码器等。
信号处理技术在通信、音频、视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4. 控制电路技术: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电子系统的工作状态。
常见的控制电路包括时序电路、比较器电路、反馈控制电路等。
控制电路在自动控制、电源管理、机器人控制等方面应用广泛。
5. 功率电子技术:功率电子技术用于处理大电流、大功率的电力信号。
常见的功率电子电路包括变流器、逆变器、整流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等。
初中物理识别电路
![初中物理识别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fa10cc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f.png)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2.电流表和电压表是电路最基本的测量仪器。
电流表测电流电压表测电压3.通路、断路、短路和短接是电路最常见的四种状态。
①处处连通的电路叫做通路通路②被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断路③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连接电源两级的电路叫做短路。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短路。
短路④如果电路是被接通的,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通的电路,这种情况叫做小灯泡被短接。
短接是根据电路需要设计,是正确电路。
实物短接短接电路图[电路分析]电路中S2闭合S1断开时,两个灯泡串联,S1、S2都闭合时,S1对灯泡L短接,电路只有灯泡L´工作。
一、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方法识别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常用三种方法。
(请点开放大看)“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时最常用的基本方法。
1.用“电流法”判断电路的接法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路径。
根据电流的路径特点,判断电路的接法。
●例如:(2019广安)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电路分析]A选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是串联电路。
B选项,电路为通路,开关S断开时,L1、L2串联,S闭合时,对L2短接,不是并联电路。
C选项,S闭合时,电流有两条路径,是并联电路。
D选项,S闭合,电路为通路,导线对L2短接,电路只有L1工作。
所以,C选项正确。
2.根据“电流法”特点确定电路动态①根据电流的方向性判断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经用电器和其它元件流入电源负极。
②根据串、并联电流的特点判断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几条路径。
●例如:(2019长沙)下列操作能使图中的小灯泡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的是()A.闭合开关S1、S2和S3B.只闭合开关S1和S2C.只闭合开关S2和S3D.只闭合开关S3[电路分析]A选项,S1、S2、S3同时闭合,就会形成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源两极的电路,也就是对电源短路,是错误电路。
识别电路几种方法 PPT 演示文稿
![识别电路几种方法 PPT 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ddbd954c850ad02de80419c.png)
A1
L2
L3
A2
S L3
A
S
L1
L2
AL
3
B
B
A
L2 L1
B
A
B
S
• 例.如图,电压表V的示数为6V,电流表A1的示数为3A,
电流表A2的示数为2A,求:流过L1L2的电流各是多大? L1L2两端的电压各是多大?
A1
L1
L2
去表后
L1
L2
A2
I=
3 A
I2 = 2 A
I1= I - I2 = 1A
A)
2.如图是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的电 路图,电表a、b接法正确的是( C ) A.a、b都是电流表
B.a、b都是电压表
C.a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
D.a是电压表,b是电流表
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灯L1与灯L2串联,且灯L1被短路 B.电压表只能测出L2两端电压 C.电流表A1测的是灯L1的电流
)
D.电流表A2测的是灯L2的电流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1)两灯并联,各电表都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甲、乙是电压表,丙是电流表
D.甲、丙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 (2)两灯串联,各电表都正常工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 A.甲、乙、丙都是电流表 B.甲、乙、丙都是电压表
C
)
3V 3V
例.如图所示,若电源电压保持20 V不变,闭合开关发现,
电压表V1的示数为12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15 V,则L1、L2、
L3三灯两端的电压分别是____ 5V 、____ 7V 、____ 8V 。
识别电路和电路连接方法总结资料
![识别电路和电路连接方法总结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809e9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36.png)
1.把下左图中的各元件连成一个并联电路,用开关 S1 控制 L1,开关 S2 同时控制两盏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2.将下中图中元件连接成电路图:要求 L1、L2 并联,开关 S 仅控制 L2(不能移动元件的位置) 3.将下右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打开和闭合任一开关时,电灯亮同时电铃响.电灯、电铃要并联,元件位置不能移动.
设计电路: 1、2、3
4 5 6
电路和电路图练习
1.
2、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
(2)
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两种修改方法)。
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 3 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
对于串联电路相对 容易,主要是 并联电路。对 于并联电路可 以一圈一圈的 连接,先连电 学元件较多的 一圈,再连接 电学元件少的 一圈。
怎样识别电路图
一、串、并联电路的概念及特点
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册第 106 页是这样说的:“两个小灯泡首尾相连,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串联”和“两个小 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到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灯泡是并联”。
我们从上述关于串联和并联的定义中不难看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通则都通,断则都断,互 相影响,无论开关接在何处均控制整个电路,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支路,各用电器独立工作,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的 开关只控制其所在的那一路。
二、串、并联电路的判断方法
1、定义法: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
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
电路识图的方法与技巧
![电路识图的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41687c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0.png)
电路识图的方法与技巧电路图识图方法1.通过元器件学识图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产品的最小单位,所以了解元器件的实物外形、电路符号、文字符号,再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是学习电路识图的基础。
由于电子元器件种类繁多,不可能短时间掌握所有的元器件,可以先了解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用元器件。
2.通过单元电路学识图任何电子电路都是由不同数量的单元电路构成的,简单电路采用的单元电路数量较少,复杂电路采用的单元电路较多。
比如,自激式开关电源是由启动电路、振荡电路、误差取样放大电路、调宽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保护电路构成的。
彩色电视机行扫描电路是由行振荡器、行激励电路、行输出电路构成的。
这些单元电路又是由电阻串/并联电路、电容串/并联电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等基本单元电路构成的。
如果将整机电路比作是一间房屋,那电子元器件就是一砖一瓦,而单元电路就是一段墙。
因此,掌握了电子元器件和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识图方法,也就可以快速掌握整机电路的识图方法。
复杂电路图识图技巧复杂电路图的识图应按照从局部到整体、从输入到输出、化整为零、聚零为整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用整机电路的工作原理指导单元电路,利用单元电路分析整机工作原理。
1.通过了解功能识图进行电路识图前,要清楚需要识图的电子产品的功能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比如,电视机、DVD或空调器用的遥控器,它主要的功能是当按下需要操作功能对应的按键后,微处理器的操作键输入端就会得到键控脉冲,被微处理器识别、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再经放大电路进行放大,利用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红外信号最终被受控设备上的接收电路接收后,就可以实现用户需要的控制功能。
因此,遥控器要想正常工作,需要设置电源电路、单片机(微处理器)、操作键、放大电路、红外发射二极管。
了解产品功能可以帮助理解电路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通过化整为零识图先将整机电路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单元电路,究竟划分多少个单元电路,不仅与电路的结构和复杂程度有关,而且与读者所掌握的电子技术知识多少和识图能力有关。
怎样识别电路
![怎样识别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98a80e49c850ad02de804109.png)
怎样识别,并连接电路图识别串.并联电路,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电流分路法此方法的要点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直到电源的负极为止。
不管电路如何弯曲,只要是电流不分路,即电流从一个用电器流向另一个用电器,一直流下去,那么用电器就是串联接法,组成的就是串联电路。
如果电路在某点出现分路,表明这个电路中既有干路,又有支路,那么电流通过支路上的用电器后将在另一点汇合,在回到电源的负极。
当干路上没有用电器,而每条支路上只要一个用电器时,这些用电器就组成并联电路。
(2)节点法对于具有串.并联电路初步知识的同学来说,从规范的电路中看出用电器的接法是很容易的。
但当面对的是一个不规范的电路,特别是电路中的导线在多处交叉相连时,初学者往往会感到困惑。
识别这种电路可采用“节点法”。
所谓节点指的是电路中那些“导线交叉相连”的点,包括分流点和汇流点。
利用节点法识别电路的具体步骤是:a.先找出电路中的所有节点,并分别用字母(或数字)表示。
如图06-2.b.将所有用一根导线直接相连(不经过用电器)的节点视为同一节点。
并改用同一字母(或数字)表示。
图2中的节点C和D分别改为A和B。
经过以上两步的处理,从图06-2中不难看出,灯L1、L2、L3的两端,都是一端接在电路的A点上,另一端接在电路的D(B)点上,因而灯L1、L2、L3是并联的。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向是:关于节点法的理论根据,同学们将在高中物理课中学习。
4.连接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电学的实验技能。
连接电路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电流流向法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着电流的流向依次连接实物,直到电源的负极。
连接串联电路时采用这种方法既快捷又准确。
(2)先支路后干路法顾名思义,这是连接并联电路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其过程是:先从电路图中找出电路的分流点和汇流点,视它们为各个支路的“头”和“尾”;把各个支路上的元件按电流流入方向连好,电流流入端是支路的“头”,电流流出端是支路的“尾”,并将各个支路的“头头”相接,“尾尾”相连;再把干路上的元件按电路图中的顺序接在分流点和汇流点之间;最后把各个支路的“头”和“尾”分别与分流点和汇流点相连。
10种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10种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c91b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46.png)
10种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在电路分析中,有许多复杂电路需要分析,为了有效地分析这些电路,可以使用以下10种方法:1.零散法:这种方法适用于电路中只有几个简单元件的情况。
通过逐个分析元件,从而得到整个电路的分析结果。
2.网孔法:当电路中有多个环路时,可以使用网孔法。
该方法将环路视为不相交的网孔,然后对每个网孔应用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
3.原状导纳法:该方法适用于包含多个串联/并联电路的复杂电路。
将每个电路用导纳参数表示,并使用串并联电路的规则进行简化和组合,然后得到整个电路的分析表达式。
4.单一故障法:当电路中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单一故障法迅速定位和分析故障。
该方法通过逐个打开或短路元件,从而找到引起故障的元件。
5.超节点法:当电路中有多个节点直接连接到理想电压源时,可以使用超节点法。
该方法将这些节点看作一个超节点,并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进行分析。
6.直接替换法:当电路中存在复杂的电压源或电流源时,可以使用直接替换法。
该方法通过将电压源或电流源替换为等效电路,从而简化分析过程。
7.求解矩阵法:该方法适用于大型复杂电路的分析。
将整个电路表示为一个矩阵方程,并使用线性代数方法求解该方程,从而得到电路的分析结果。
8.拓扑分析法:该方法将电路表示为一个拓扑图,并使用图论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电路的拓扑结构,可以得到电路的一些重要特性。
9.叠加法:当电路中有多个独立源时,可以使用叠加法。
该方法通过将每个源分别激活,并将其他源置零,然后对每个源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后对所有结果进行叠加,从而得到整个电路的分析结果。
10.传输线理论:当电路中包含传输线时,可以使用传输线理论进行分析。
该方法将传输线视为一个独立子电路,通过传输线的特性参数进行分析。
这些方法在不同情况下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适用性。
根据电路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复杂电路。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1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1](https://img.taocdn.com/s3/m/ed1a71014431b90d6c85c714.png)
电路的识别和电路的连接方法一、电路的识别•1、电流流向法: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在电路图上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
如果电流一直没有“分支”,依次流过了所有用电器,该电路是串联电路。
如果电路在某处出现分支,这是并联电路的开始,通过电流的流向找出各分支的汇合点,这是并联电路的结束。
•2、节点法:在识别不规范的电路的时侯,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中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是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3、短路法:让其一用电器短路,若其它用电器乃能正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为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并联。
•4、断路法(拆分法):断开其中一个用电器,若其它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是串联,若其它用电器乃能正常工作,则这几个用电器为并联。
二、根据实物图连接电路图:注意事项:用尺规作图。
先用铅笔,确定无误后再描水笔。
元件符号要规范且合理分布在边上,不得画在角上!规格要统一。
元件标注清楚(L、S、下标等)。
导线交叉连接的点要明显。
导线不得穿过元件!具体方法:•⑴一般从电源画起。
•⑵实物图和电路图中,各元件的串联、并联关系,元件的次序,电池的个数及开关的开合都必须一致。
•⑶必须标明各元件的符号(如L1、L2)•⑷对于并联,一般先画好元件较多的支路,然后再并联其他支路。
•⑸最后将电压表并联到所测电路两端三、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⑴电流流向法:即从电源的一个极开始,顺着或逆着电流方向画出各元件符号或连接各实物元件,最后连到电源的另一个极,(常用于串联电路的连接)。
•⑵先通后补法:即从电流正极出发按电流的方向先连通一条支路,在分流点和汇流点再补接其他支路(常用于并联电路)。
•⑶先支后干法:将各个支路分别连接好,再在分流点、汇流点将各支路的“头、头”相连,“尾、尾”相连,最后连接电源正、负极与分流点、汇流点之间的连线。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ab8aa6ddccda38366baf4a.png)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摘要】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
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路结构;串联并联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
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讨论电学问题,掌握几种特殊的识别电路的方法,则对解决电学问题起到“开闸放水”的作用。
1.定义法指直接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判断。
若电路中各元件(指用电器)是按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是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这样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首”指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
)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的识别,也可以用于较难电路的识别。
灯L1与电动机首尾相连是串联,灯L1、L2左端尾尾相连右端首首相连是并联,电铃与两灯都是首尾相连是串联,故电路的总体情况是灯L1先与电动机串联后与灯L2并联再与电铃串联。
2.电流流向法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判断。
指按照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只有唯一的一条通路的电路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支,再在某处汇合,这几支电流流过的用电器就是并联。
3.节点跟踪法对于较为复杂的电路特别是对点与点用导线连通的电路用此方法判断较为快捷。
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导线上没有任何用电器、电源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节点a、b都是分流点可合成为一点,节点c、d都是汇合点可合成为一点,则可将原电路改画为乙,容易看出灯L1、L2、L3是并联。
4.拆除法也叫断路法。
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方法。
判断原理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无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别电路结构方法大盘点
【摘要】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
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
【关键词】电路结构;串联并联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判断电路的结构是电学的基础,是解决各类电学问题的起始点。
对于初学电学的学生来说,掌握几种简易的识别电路的方法至关重要;对于进一步讨论电学问题,掌握几种特殊的识别电路的方法,则对解决电学问题起到“开闸放水”的作用。
1.定义法
指直接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定义判断。
若电路中各元件(指用电器)是按顺次首尾相连的,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各元件是按“首首相连,尾尾相连”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这样的电路就是并联电路。
(“首”指电流流入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用“-”表示。
)此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的识别,如图一a和b,也可以用于较难电路的识别,如图一c。
在c图中,灯L1与电动机首尾相连是串联,灯L1、L2左端尾尾相连右端首首相连是并联,电铃与两灯都是首尾相连是串联,故电路的总体情况是灯L1先与电动机串联后与灯L2并联再与电铃串联。
(图一)
2.电流流向法
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判断。
指按照外部电路中的电流流向,从电源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负极,只有唯一的一条通路的电路是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成几支,再在某处汇合,这几支电流流过的用电器就是并联。
如图二。
(图二)
3.节点跟踪法
对于较为复杂的电路特别是对点与点用导线连通的电路用此方法判断较为快捷。
在识别不规范电路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导线上没有任何用电器、电源等,导线两端均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
如图三甲,节点a、b都是分流点可合成为一点,节点c、d都是汇合点可合成为一点,则可将原电路改画为图三乙,容易看出灯L1、L2、L3是并联。
甲(图三)乙
4.拆除法
也叫断路法。
是识别较难电路的一种方法。
判断原理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无电流;在并联电路中,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仍有电流通过,如图四。
在图四a中,若拆除电阻R1,由图b可知,R2、R3、R4中仍有电流,若拆除电阻R2,由图c可知,R1、R3、R4中仍有电流流过,同理可得,拆除电阻R3或R4时,其他用电器中均有电流,故此电路为并联。
(图四)
5.伸缩变位法
即对不规范的电路图,只要连接点不改变,可以随意拉长、缩短导线从而改变元件位置,使其成为容易识别的电路。
如图五a可改画为b,或将同一导线上的不同节点拧成一个大节点,再拉长、缩短其他导线,如图五c可改画为d,使得电路容易识别。
(图五)
6.编码法
即将每个用电器两端编上数码,凡是同一导线上的节点,数码编号相同,如果不同的用电器两端对应的数码相同,则为并联,反之则为串联,如图六。
(图七)
(图六)
如果电路中接入了电压表、电流表,则需先对这两类电表做简化处理,在初中阶段,通常认为电压表和电流表是理想电表,遇到电压表当断开处理(去掉),遇到电流表当导线处理。
再使用各种方法识别“复杂”电路,从新排列元件并画出效果相同的电路,再在相应位置接上电压表、电流表。
使电路的连接情况及元件排列分布变得直观,使之成为我们容易识别的电路,如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