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诗歌概述(一)
中国现代文学:30年代新诗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
老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马 》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
臧 克
这刻不知下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三、后期新月诗派的诗歌创作
后期新月诗派是以1928年创刊的《新 月》月刊新诗栏及1931年创刊的《诗 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形成的以徐志 摩为核心的诗人群。
田间 (1916-1985),原名童天鉴,
安徽省无为市开城镇羊山人,著
名诗人。田间的诗形式多样,信
天游、新格律体、自由体都有尝
试。在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方
面,他作过一些探索,以平朴的
描述和激昂的呼唤形成了明快质
朴的风格。其诗作《假使我们不
去打仗》传遍全国,被闻一多称
田间
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
中国现代文学史
30年代新诗
第十二章 30年代新诗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点的分析戴望舒、卞之琳的诗作 及特点。
教学目的:
使同学们了解30年代有不同倾向的几大诗歌 流派及代表作家的创作。
重点掌握中国诗歌会、汉园三诗人、后期新
教学重点: 月诗派的理论。“现代诗派”的诗及对戴望
舒、卞之琳诗的分析。
“汉园三诗人”:
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三人 1936年出版了三人诗作合集 《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的 《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 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 诗作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 文学史上将他们称为“汉园三 诗人”。
第二节 戴望舒 卞之琳
一、戴望舒的诗歌创作
(一)戴望舒(1905—1950)简介: 原名朝寀,又名梦鸥,浙江杭州人。 是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 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的首领”。他 的《我的记忆》这首诗成为现代派诗 的起点。因《雨巷》而被称为“雨巷 诗人”。
30年代新诗 (1)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田间 1938年)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泥土诗人臧克家(1905—2004)
1932年发表新诗。 代表作:《烙印》 《罪恶的黑手》
诗的主题:农民的坚忍主义 诗的气质:简约含蓄的古典主义
茅盾在评论诗集《烙印》时说:“没有
黄浦江舟中
(穆木天 1936年7月26日 )
凉风吹过了横江, 水色映着天光, 我对着滚滚的浊流, 觉得象在我的故乡, 美丽的松花江上。 我想象着,在松花江上 我的黄金的儿时, 就是半自由的时期, 在那“铜帮铁底”的江上 每天还要渡过两次。 我忆起青年的高尔基, 飘泊在伏尔加的船上,
《烙印》的主要内容 其一,抒写对生活 严肃、执著、坚忍 的态度。“坚忍主 义”。
《生活》 这可不是混着好玩, 这是生活, 一万支暗箭在你周边, 伺候你一千回小心里, 一回的不检点。
三 代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流汗; 爷爷 在土里葬埋。
其二,反映农村凋敝残 破的景象和农民的苦 难生活境遇。《洋车 夫》 《老马》等。
三十年代 新诗
30年代新诗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第二节 戴望舒 卞之琳
30年代新诗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30年代诗坛概况。 2.戴望舒 卞之琳的现代主义诗歌。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左联诗人的政治抒情诗 二、泥土诗人臧克家 三、纯诗道路的后期新月派、现代派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1909-1931
政治抒情诗: 热情饱满、富有鼓动力。 《血字》诗共七首,其 中《别了,哥哥》最著 名。
第十一课:1930年代诗歌流派.
陈梦家(1911-1966)
诗人、学者。其诗先学徐志摩, 后学闻一多,以抒情诗而偏重于 引发“灵魂的战栗”。1949年后 埋首于学术,著有《殷墟卜辞 总述》、《西周铜器断代》等。 1966年不堪所受羞辱而自杀。
梦家诗集·序诗
我走遍栖霞 只看见一片枫叶; 从青天摘下 一条世界的定律。
尽管有我们 自己梦想的世界; 但总要安分, “自然”是真的主宰。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夜容易忘掉。
雁子
我爱秋天的雁子 终夜不知疲倦,
(像是嘱咐,像是答应,) 一边叫,一边飞远。
从来不问她的调 留在那片云上?
只管唱过,只管飞扬, 黑的天,轻的翅膀。
我情愿是只雁子, 一切都使忘记——
我看了流星,我再看你, 像又是一闪飞光掠过我的心, 瞧见我自己那些不再的日子: 那些日子从我看见了你, 不论是雨天,是黑夜
我念着你的名字,有着生, 有着春光一道的暖流 淌过我的心。那些日子 我看见你,我只看着 看着你在我面前,我不做声。 我有过许多夜徘徊在那条街上 望着你住的门墙,一线光, 我想那里一定有你我;太息 透不进你的窗棂。只有门前 那盏脆弱的灯好像等着,企望 那不能出现的光明;更惨的 那一声低的雁子叫过 黑的天顶,只剩下我 站立在桥下。那些日子 我又踯躅在大海的边岸, 直流泪,上帝知道我; 海水对我骄傲,那雄壮 我没有,我没有;我只不听 再看见青天,横流的海, 影子跟着我走回我的家。
当我提起,当我想到: 不是恨,不是欢喜。
方玮德
海上的声音
那一天我和她走海上过, 她给我一贯钥匙一把锁, 她说:“开你心上的门, 让我放进去一颗心,
请你收存, 请你收存。”
第十四章 30年代新诗
第二阶段的诗艺
卞之琳有一段评价: • “在亲切的日常说话调子里舒卷自如,锐敏, 精确,而又不失它的风姿,有节制的潇洒和有 功力的淳朴。日常语言的自然流动,使一种远 较有韧性因而远较适应于表达复杂化、精微化 的现代感应性的艺术手段,得到充分的发挥。 所有这首诗的长处都见之于从《我的记忆》这 首诗开始以后所写的诗里,而且更有所推进, 直到第二个诗集的例如《深闭的园子》、《寻 梦者》、《乐园鸟》等最后几首的写作时期, 这些诗似应视为戴望舒充分成熟时期的代表 作。”
三、卞之琳
•1910~2000,江苏海门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著有诗 集《三秋草》(1933)、《鱼目集》 (1935)、《汉园集》(1936,与 人合集)、《慰劳信集》(1940)、 《十年诗草》(1942)等,另有多 种译著、论著。
• 卞之琳认为写诗是把生活经验中那些最深沉的 感受,通过艺术过程,使之结晶升华,成为艺术 品。 • 卞之琳融会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性处境, 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方的暗示。 • 卞之琳的诗歌“基于言语本身的音乐性”,讲 究格律,尤其是音顿、音韵和体式。
•他用冷峻中带有热情的笔,写出中国农 民的深远的苦痛和坚忍,仇恨与不平,为 新诗反映农村生活开辟了天地。他的《烙 印》、《老马》、《当炉女》、《难民》 等,都是有名的诗篇。
田间 •(1916-1985)受苏联未来派诗人马雅可 夫斯基创作的影响,风格特异。出版诗集 《 未 明 集 》 ( 1935 ) 、 《 中 国 牧 歌 》 (1933)、叙事长诗《中国农村底故事》 (1936)等。 •田间诗的主要特点是以短促、跳荡的诗 行传达急促而紧张的时代节奏和自己内心 的热情与骚动。
•1928年8月《小说月报》第19卷第8期的《雨 巷》发表后,文学大师叶圣陶颂扬戴望舒“替 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作者也因此被 称为“雨巷诗人”。
30年代诗歌概述
这,就是你弟弟的前途, 这前途满站着危崖荆棘, 又有的是黑的死,和白的骨, 又有的是砭人肌筋的冰雹风雪。 但他决心要踏上前去, 真理的伟光在地平线下闪照, 死的恐怖都辟易远退, 热的心火会把冰雪溶消。 别了,哥哥,别了, 此后各走前途, 再见的机会是在, 当我们和你隶属着的阶级交了战火。
30年代诗歌
创作背景
大革命失败,现实的黑暗,导致诗人采取 不同的人生姿态与创作态度: 反抗、战斗 幻灭、感伤 各自的得失评价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左联诗人—殷夫
殷夫(1909~1931), 诞生于浙江象山。原 名徐柏庭,学名徐祖 华,笔名有殷夫、白 莽等。父亲行医,大 哥是国民党高级军官 左联五烈士之一,是 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 秀的无产阶级诗人。
你诚意地教导使我感激, 你牺牲的培植使我钦佩, 但这不能留住我不向你告别, 我不能不向别方转变。 在你的一方,哟,哥哥, 有的是,安逸,功业和名号, 是治者们荣誉的爵禄, 或是薄纸糊成的高帽。
只要我,答应一声说, “我进去听指示的圈套,” 我很容易能够获得一切, 从名号直至纸帽。
戴望舒 何其芳
4. 高潮: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并
邀卞之琳、冯至、孙大雨、梁宗岱等参与,把现 代诗派推向高潮。
5. 衰落:抗战爆发后,急剧分化,走向衰落,其
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则为40年代的“九叶诗派” 所继承和发展。
6、代表诗集
戴望舒的《望舒诗稿》(1937年)、卞之 琳的《鱼目集》(1935年)、诗歌合集 《汉园集》(1936年)、何其芳的《预言》 (1945年)、徐迟的《二十岁人》(1936 年)、南星的《石像辞》(1937年)、林 庚的《春野与窗》(1934年)等。
三十年代新诗
现代诗派及其代表诗人
现代诗派是在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激荡下, 自觉追求“纯诗”艺术美的一个诗歌流派。 *得名于1932年5月施蛰存创办的《现代》 杂志。 *1936年10月,戴望舒主编《新诗》杂志, 把现代派诗潮推向高潮。 *抗战爆发后,现代诗人群急剧分化,现代 派诗潮就越过“黄金时代”而走向衰颓。
现代诗派特点
第十四章
三十年代新诗
成员:杨欣茹、王小凡、黄晓辉、 涂李竹芸、刘雅依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一、时代背景
30年代是我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 锐激烈政治倾向多种形态、艺术道路多的年代, 它对知识分子的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影 响着现代文学包括新诗的发展道路和方向;诗 艺发展不断创新的多元探索,也推动着新诗进 行求新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新诗便出现了政治 倾向多种形态、艺术道路多向探索的新局面。
•
《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 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 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 这寂寥的雨巷……
卞之琳(1910.12—2000.12)
•
•
现代著名诗人,外国文 学学者。抗战期间在各 地任教,曾是徐志摩的 学生。 被公认为新文化 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 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作品:诗集《三秋草》、 《鱼目集》、《汉园集》 《慰劳信集》、《十年 诗草》、《雕虫纪历》, 另有多种译著论著。
1、徐志摩主编的《诗刊》在上海创刊,标志 着新月诗派进入后期的发展阶段。 2、后期新月异于前期的特征包括两个新变: 一是向外扩展;二是向内朝着更为阴幽的 精神领域的开掘。
3、后期新月诗显示出明晰的现代象征诗的特 征,表现在三个方面:主智化倾向、非个人 化倾向的出现和“荒原意识”的崛起。 4、代表诗人:卞之琳、叶公超、孙大雨、林徽 因等。 *臧克家:是一位出自新月诗派之门又兼收各派 之长的诗人。
现代文学第15章艾青与30年代诗歌
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 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以《诗创造》(1947年7月创 刊)、《中国新诗》(1948年6月创刊)等刊物为主要阵 地,聚集了一群“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主要有辛笛、陈 敬容、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湜、 袁可嘉、穆旦九人。1948年11月,《诗创造》、《中国 新诗》被国民党查封,九叶诗派活动告结束。过去称为现 代诗派或新现代诗派(后期现代诗派)。1981年江苏人民 出版社出版了40年代九人诗集选《九叶集》,后文学史上 才有九叶诗派之称。
的爱与希望。
第2节 艾青(1910-1996)
3.
《向太阳》等抗战诗歌主要内容:
长诗《向太阳》(1938)与《火把》中。
第四,是歌颂了中国士兵的大无畏的精神。
第五,是对于光明的追求,这集中地表现在两首不朽的
4.《布谷鸟》等诗作:组诗《布谷鸟》和收在《欢 呼集》中的五首,主要内容是表现胜利的欢乐和 对新时代的礼赞。
3.戴望舒诗作的艺术特色:
戴望舒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从构成方式到诗 体的创制,都明显有借鉴法国后期象征诗派艺术的痕迹;同时, 他又有中国古典诗词的良好修养,广泛地吸收了各种艺术技巧, 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4节 戴望舒(1905-1950)
3.戴望舒诗作的艺术特色:
第一,戴望舒的诗歌追求意境营造,呈现出一种
第3节 艾青(1910-1996)
第2节 艾青(1910-1996)
1. 生平与创作简介:
艾青的创作历程,大致上可以用抗日战争来划分。第一
阶段自1932年至抗战爆发,通称《大堰河》时期;抗日 战争的《向太阳》时期是艾青整个创作生活中的高潮阶 段;而从抗战胜利到全国解放,则为欢呼胜利的《布谷 鸟》时期 。
文学史考试大纲
导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了解: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晚清文化机制的变化对文学的影响。
识记:“诗界革命”、“文界革命”、;鸳鸯蝴蝶派;“戏剧改良”的主要内容;分析:“小说界革命”的基本主张;中国文学现代性文学观念的孕育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一、五四文学革命了解:五四文学革命的新文化背景。
识记:《新青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内容和标志意义。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李大钊《什么是新文学》等文学主张二、五四文学思潮与论争识记:五四主要文学思潮。
与以林纾为代表的国粹派文人的斗争;与学衡派、甲寅派等复古派的论争;新文化统一战线内部的论争。
三、新文学社团流派识记:各新文学社团成立的时间、地点、代表人物、艺术主张、刊物、宗旨等;新月社对新诗格律化的追求、语丝社对散文多元形态的贡献;各社团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影响。
分析:五四文学基本特征:理性精神的张扬。
感伤的精神标记。
个性化的追求。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
第二章 20年代小说(一)一、20年代小说概述识记:五四“为人生”派的小说创作;“问题小说”;乡土小说;浪漫抒情小说等创作现象。
分析: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
二、叶绍钧、许地山识记:叶绍钧短篇小说代表作《潘先生在难中》;长篇小说《倪焕之》。
许地山的短篇小说《綴网劳珠》和《春桃》。
分析:许地山小说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
三、郁达夫识记:(1)郁达夫的创作概况。
(2)1921年10月出版的《沉沦》,是郁达夫自己第一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
分析:(1)《沉沦》的思想意义;(2)郁达夫抒情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三章 20年代小说(二)一、鲁迅的文学创作识记:《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朝花夕拾》主要篇目名称及其内容;主要杂文集名称。
分析:进化论对鲁迅的影响;鲁迅与左翼文学的关系。
二、《呐喊》、《彷徨》了解:《伤逝》的爱情悲剧的原因;《伤逝》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
第二编 现代诗歌
(二)《女神》的艺术特点: 1、浓烈的浪漫主义美学特征: 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激昂的音调与急骤 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等,又都同诗人 的“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 相适应,反映了革 命浪漫主义在手法上的长处。 2、个性化: 抒情主人公形象 3、自由精神: 思想的绝对自由 形式的绝对自由
(三)《女神》的意义: 开一代诗风。对狂飚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表现去”的年光 但时间的经纬里 已织上了“现在”的丝了!
六五
只是一颗孤星罢了! 在无边的黑暗里 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一三七
一一二
浪花愈大 凝立的磐石 在沉默的持守里 快乐也愈大了。
沉默着罢! 在这无穷的世界上 弱小的我 原只当微笑 不应放言。
代表诗人: 穆旦 杜运燮 辛笛 陈敬容 郑敏 王 佐良 唐祈 唐湜 袁可嘉 金克木 徐迟 李白凤
九叶诗派 九叶诗人 九叶诗派,又称九叶诗人,是指20世纪中国的 一个现代诗流派,由中国新诗派诗人中九位杰 出的诗人组成,其作品发表于40年代末创办《 中国新诗》等刊物上。 他们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被称为 九叶诗人。 代表诗人: 杭约赫 辛笛 陈敬容 郑敏 唐祈 唐湜 杜运燮 穆旦 袁可嘉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 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 1928这四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 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 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 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 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 中国早期的象征主义通过象征的写作手法来 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在非理 性的心灵世界中认识自我。这种象征主义的 创作原则对后来的中国早期现代主义诗歌的 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代表诗人: 李金发 穆木天 王独清 冯乃超
30年代诗歌概述(二)
【参考书目】
1、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
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
文学出版社,1992年。
【思考题】
1、名词解释:中国诗歌会
现代诗派
2、简评30年代两大派别的诗歌竞存局面。
3、结合具体的诗歌评析,论述戴望舒二
三十年代诗歌观念与诗艺诗风的衍变。
《雨巷》的文学史意义
《雨巷》系其初期的代表作。该
诗采用象征主义方法,标志着诗 人从早年浪漫主义的感伤抒情向 现代派诗的过渡。
以《雨巷》为代表,戴望舒早期
的诗歌多用传统意象,注重诗的 结构的匀称和音乐性,呈现出呼 应新月诗风的特点。
赏析《雨巷》
《雨巷》在低沉而 优美的调子里,抒 发了诗人浓重的失 望和彷徨的情绪。 诗作一开始就描绘 了一幅梅雨季节江 南小巷的阴沉图景。
现代派诗
中国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 舒、卞之琳等。中国现代派的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的创刊,作为现代诗歌的刊载 平台,该刊物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
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 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这篇文章的发表, 标志着中国现代派诗群的诞生。
《雨巷》(1927)— 《我的记忆》(1929)— 《望舒草》(1933)— 《灾难的岁月》(1948)
戴早年的诗作,多写爱情的苦闷和个人的忧愁 , 并塑造了两类抒情形象:苦闷的孤独者,飘忽 愁怨的少女。
作为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戴望舒的诗歌艺术 历程大体可分为二个阶段,可以概括为“雨巷” 与“记忆”时期、 “残损”时期。 前一阶段的诗绪较为低沉,境界较狭小,第二 阶段的诗风则趋向明朗,诗境较阔大。
现代派诗歌
卞之琳
主智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家驮在身上象一只蜗牛, 弓了背,弓了手杖,弓例如腰, 倦行人挨近来问树下人 (闲看流水里流云的): “请教北安村打拿走?” 骄傲于问路于自己, 异乡人懂得水里的微笑; 又后悔不曾开行人的话匣 象家里的小弟弟检查 远方回来的哥哥的行箧。
现代派诗歌
一、现代派诗概述
时间:三十年代初期形成,30年 代中期臻于鼎盛。 主要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 何其芳 主要刊物:《现代》《水星》 《现代诗风》《新诗》
主要作品:戴望舒诗集 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合
著《汉园集》; “汉园三诗人”
“《现代》中的诗是诗,而且是
纯然的现代诗。它们是现代人 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的 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 现代的诗形”
现代人:受西方思潮影响和象征主
义文学熏陶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大 学读书,不问政治。 现代生活:现代都市风景线。港湾, 工厂,矿坑,舞场,百货店等。 “在夕暮的残照里,从烟囱林中升 上来的大朵的桃色的云”
现代情绪:都市怀乡病。感伤,迷
乱,幻灭感。 现代词汇:文言语词。表达一个意 义,一种情绪,甚至完成一个音节。 “乃自慰于一壁灯光之温柔” 现代诗形:诗歌的散文化。自由体 诗不能借重音乐,它应该去了音乐的 成分。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 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永恒的中国!
30年代新诗概述的感悟和思赚点
30年代新诗概述的感悟和思赚点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主题是爱国主义。
“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
艾青在30年代初走上诗坛,他作品深沉而忧郁的抒情风格受到了人们普遍的注意。
抗战爆发后,艾青事实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
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期,可以称之为"艾青的时代",他的创作不仅开了一代诗风,而且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乃至40年代后期的诗界。
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
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
第七章 30年代新诗
(3)内容广泛
A、反映农村破产和农民的苦难生 活(《老马》、《难民》、 《贩鱼郎》等); B、表现自我人生体验到的“永 久性真理”(《生活》、《希 望》等); C、表现反帝情绪(《罪恶的黑 手》等); D、通过自我抒情为时代、历史 摄影(《自己的写照》、《运 河》等)。
三、中国诗歌会的诗歌创作
1.中国诗歌会简介 成立于1932年9月,发起人 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 钧等,办有刊物《新诗歌》。 属于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 性诗歌团体,针对新月派和 现代诗派而成立的,与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有着 直接的、自觉的血肉联系。 1937年4月解体。 2. 创作主张 强调“诗的意识形态化”, 加强了诗歌的理性化色彩与 主观性,但诗歌的“主体” 并非诗人自己,而是奉行战 斗集体主义的群体。强调 “小我”在“大我”中的融 合。
第七章 30年代新诗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第二节 戴望舒 卞之琳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整个三十年代的诗歌创作呈现出两种趋向: “向内转”(回到自身)追求“纯诗”与 “现代性”——后期新月派和现代诗派。 “向外转”(面向社会),面向现实、追求 大众化、意识形态化——中国诗歌会的创作 群、
你睁开 眼睛,看见纵不是青天, 也是烟灰 积成厚绒,铺开一张博大的 幕, 不许透进一丝一毫真诚的光 波, 关住了这一座大都市的魔鬼。
后期新月派的诗歌和前期新月派的区别在 于两个方面: (1)向内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 (从情感层面的表现向深层精神层面的开 掘),显示了与世界现代主义思潮的河流。 (2)向外扩展,跳出对小我的执着,显示 出走向时代社会的新倾向,集中表现在诗 歌题材的扩大和创作视野的开拓。
30年代新诗概述
艾略特及其《荒原》对新月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主智化倾向、非个人化倾向、荒原意识的崛起。 后期新月派诗歌,在内容上引进现代主义“丑”学理论 “诗感”(原动的诗意)才是诗歌心脏的跳动,注重情绪 中的韵律,显示向现代主义归附的趋势 特别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其典型诗感与诗绪是幻灭的空虚 感和迷茫的感伤情绪(如陈梦家的成名作《一朵野花》) 在形式上,由早期的字句整齐慢慢走上形式自由的路 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十四行体”的转借与创造,在十四行 诗体里发现了中西诗歌诗体形式的某种“契合点”(节律、 结构等)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艺术越想达到 哲学的明晰性,便越降低自己。” 魏尔仑“诗要写得像面少后面的美丽的双眼。” 玛拉美“指明对象,就使诗歌给与我们的满足 减少四分之三。”
3、 创作方法:
其一、吸收异域营养,以法国后期象征主义为骨干 (象征手法,主题的朦胧性,自由体形式的散文美), 同时借鉴英美意象派(意象)和T· S艾略特为首的西 方现代派诗的精神与方法(表现内心感觉,情绪与意 象的对应、智性化等)。 其二、向中国传统诗歌回归性的吸收并进行创造性转 化。主要是李商隐、温庭筠等为代表的晚唐五代“精 致冶艳的诗词”——追求隐藏蕴籍、象征的审美情趣, 是古典诗歌中“比较纯粹”的部分。 “象征诗形,古典意境”,有失偏颇
在具体实践中存在两种偏狭性: 一,以诗是“听觉艺术”(提倡诗歌与音乐的 联姻可以扩大传播接受范围)排斥“视觉艺术” 的特征; 二,把借鉴民间歌谣作为创造新诗的唯一途径。 (民歌较定型的句式和简易单纯的表现手法, 难以表现复杂的现代生活和思想情感。) (引申: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新民歌运动,又 续上了“中国诗歌会”诗歌大众化的脉络。)
4,30年代新诗概述
《烙印》最引人注目的是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抒写了一种对生活严肃、执著、坚忍 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如《生活》。 ◇其二,反映农村凋敝残败的景象和农民的苦 难生活境遇。如《难民》、《老马》等。
◆《罪恶的黑手》是诗人的第二本诗集。从中可以 看出诗人的诗风开始变化,由过去那种细腻写实 的苦吟风格转入博大、雄健。
蒲风(1911—1942),是中国 诗歌会的重要发起人之一和代表 诗人。主要诗集有《茫茫夜》、 《钢铁的歌唱》、《抗战三部曲》以及优秀 长篇叙事诗《六月流火》等。 ◆《六月流火》是蒲风产生过较大影响的力 作。 ◆被蒲风自己称为“农村前奏曲”的长诗 《茫茫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
臧克家、艾青、田间等诗人的诗作
30 年代的现代派是由后期新月派与 20 年代末 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现代派的基本特 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纯诗”的艺术观。 第二、病态的心灵,浊世的哀音。 第三、诗艺的突破与创新。
戴望舒(1905—1950) ——“雨巷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我底记忆》 ( 1929 )、《望舒草》( 1933 )、《望舒 诗稿》( 1937)、《灾难的岁月》( 1948) 等。 ◆代表作《雨巷》。戴望舒因其诗而赢 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第一节
30年代新诗概述
◆中国现代新诗在第一个十年里,开创了新诗的传 统,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形成了 各种流派;其后出现的蒋光慈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诗歌与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显示了诗的 “大众化(非诗化)”与“贵族化(纯诗化)” 两中不同发展趋向。30 年代的新诗,即在此基础 上继续发展,出现了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 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和以徐志摩为代表的后期 新月派,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两大派 别相互竞争的局面。
概述1930年代文学的创作成就
概述1930年代文学的创作成就1930年代的中国文学,因社会的大变动而产生了诸多文艺思潮并存、纷争的现象,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向,形成了不同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使中国新文学出现了自“五四”以来的第二个文学高峰。
193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黄金岁月,文学创作取得巨大成就,堪称俊才满目、硕果遍地。
(1)小说创作成就小说创作成就最高的,当推茅盾、老舍和巴金。
①茅盾及其创作茅盾的《子夜》是一部现实主义巨制,它以壮阔的背景、恢宏的气势和浩大的结构,展现了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貌。
作品成功塑造了吴荪甫这个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真实地表现了主人公复杂的性格特点。
这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成熟的标志。
茅盾的《春蚕》《林家铺子》也与《子夜》一样,紧扣时代脉搏,体现了作者对时事的关切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体验。
②老舍及其创作老舍的《骆驼祥子》《月牙儿》是他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以独特的构思、明快活泼的语言、朴实精炼的表现手法,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黑暗现实中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③巴金及其创作巴金的《家》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悲剧,也是对制造悲剧的垂*死制度的控诉,作品燃烧着炽烈的激情,笔调细腻优美,充满青春活力,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
④其他作家的创作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小说家还有以刻画知识女性内心世界著称的丁玲,以描写湘西边城风土人情而别树一帜的沈从文,辛辣揭露和讽刺小市民灰色心态的张天翼和沙汀以及善于从卑微灵魂中发掘真善美的艾芜等。
(2)诗歌创作成就如果说1917年至1927年是新诗诞生并逐步成长的阶段,那么,1930年代的诗坛则出现了诗社林立、流派纷纭、创作繁荣的局面。
①“普罗诗派”以殷夫、蒋光慈为代表的“普罗诗派”,即无产阶级革命诗派,注意选取爆炸性、尖锐性题材,主张诗歌应直接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但忽视了对丰美动人的诗歌意象的锻造。
②“中国诗歌会”1932年成立的“中国诗歌会”,主要成员有蒲风、穆木天、杨骚、任钧、王亚平等。
第十六章 30年代诗歌
(2)艺术特点:
①古典的余韵:虽受生活重创打击,但不 失古典的对人间的肯定,凄凉、哀婉、温润。 ②现代派诗的初步。一方面,诗情内化, 找诗的“质”,而不过于在乎诗的“形”。 《论诗零札》:“诗应去掉音乐的成分。诗的 魅力不在外在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 内在的节奏和旋律上。”诗体再次解放,开始 背叛新月诗传统。另一方面,诗情间接表现: 形象暗示、象征,与胡适、郭沫若自由诗又有 别。
第二,《我的记忆》、《寻梦者》期。
1929—1937。新月诗风淡化,现代诗风 加强时期。 《我的记忆》,1929年,第一本新诗集, 扉页上写明“献给绛年”。但她并未给以相 应 回报。诗人是痛苦的,孤独、寂寞的。这世 界,还有什么是可把握、忠实可靠的?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忠实甚于我最好的友人。//它生存在燃 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生存在破旧的 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在凄暗的灯上, 在 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它在到处生存 着, 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 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廖时, 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它的话却很长,很长,/很长,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它 的话是古旧的, 老讲着同样的故事,/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唱 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它的声音是 没有气力的,/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它的拜访是没有一 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时常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 睡了; /或是选一个大清早,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 是老朋友。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 了, /或者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 我的。
第十四章30年代新诗第一节概述现实主义诗哈
何其芳等诗人的创作
何其芳前期抒情诗,以象征方法、华美多姿的文 字,融化晚唐五代诗词的意境,唱着忧郁缠绵的 爱情,梦,和对美的追求(《预言》、《爱情》、 《罗衫》、《花环》、《扇》),以及对荒凉现 实的绝望和呼喊(《夜景》)。抗战之前,转变 美学追求(《送葬》、《云》)。
40年代诗作歌唱群众,青春、自我的变 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生活 是多么广阔》等代表作热情明朗,乐观 向上。《夜歌》、《叹息三章》、《解 释自己》等诗作,则现身说法地表现了 进步知识分了自我探索、自我改造的心 路历程,在献身的热忱中仍然包含着某 种复杂的个人情怀。
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音乐性的追求
全诗共7节,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首尾呼应, 同一主调重复出现,加强了全诗的音乐感。
每节六行,每行字数长短不一,参差不齐, 而又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脚韵。
同一节诗中,也有同样的字句复沓更迭,这 样就造成了同一音响在诗中的反复回响、不 断回荡,构成了全诗低缓、柔和、婉转流畅 的抒情乐章。
也写到爱情(《无题》)。 后两类诗具有现代诗风。
前期诗作特色
醉心于诗的技巧与形式的探索: 融汇传统的意境与西方的“戏剧 性处境”,化合传统的含蓄与西 方的暗示;重意象创造而省略联 络,诗意隐藏较深;对格律体作 过多种尝试,这与其他现代派诗 不同。
后期诗作特色
抗战期间,卞之琳以格律体 为抗战的军民们写出一封封 新切体贴的“慰劳信”,既 传达了时代的战斗信息,又 富有生活情趣,从容而又委 婉。诗风趋向明朗浅白。
因此,《雨巷》朦胧而不晦涩、 幽微而又不神秘、感伤而不颓唐, 读起来和谐悦耳,不愧为中国现 代意象抒情诗的精品。
二、卞之琳的诗歌创作。
卞之琳前期诗作跨出新月派,走向现代诗风。 诗作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集《烙印》(1933)、《罪恶的黑手》 (1934) ;长诗《自己的写照》(1936) 短诗集《运河》(1936)。
茅盾说:“《烙印》的二十二首诗 只是用 了朴素的字句写出了平凡的老百姓的生 活。…… 我相信在目今青年诗人中,《烙 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 秀中间的一个了。”
描写了农民形象和乡村景色,为新诗反映农 村生活开拓了新的天地。
②写反帝抗日 。(穆木天:《守堤者》、
《流亡者之歌》等)
特点:
①描摹重大题材,揭示富有时代特色的政治
或社会主题。 ②直抒胸臆,直接描摹,不尚意象。 ③语言通俗,体式自由。
3、臧克家的前期诗作
(1905、10—— 2003、12),山东诸 城县臧家庄人;被誉
为“农民诗人“,他的 特点就是他不同于新月 派、现代派诗人以及中 国诗歌会诗人的“坚忍 主义”。
回顾20年代诗歌发展
新诗的草创期:白话诗运动(1917-1921):胡适 新诗的奠基期:自由化运动(1921-1925) 写实主义诗风:文学研究会等 浪漫主义诗风:郭沫若等 湖畔诗派:冯至、冯雪峰、、 小诗:冰心、宗白华
20年代诗歌发展的两种倾向
早期新月派
贵族化趋向
早期象征主义
大众化趋向:无产阶级诗歌(普罗诗歌)
鲁迅在为殷夫的诗集《孩儿塔》作序时,
称其诗为“东方的微光”、“林中的响
箭”、“冬末的萌芽”,是“别一世界”
(即无产阶级新世界)的诗。
《血字 》
《别了,哥哥》
诗作:《1929年5月1日》
我突入人群,高呼 “我们,,我们 ,,我们” 呵,响应,响应, 满街上是我们的呼声!// 我融入一个声音的洪流, 我们是伟大的一个心灵。 满街都是工人,通知,我们 满街都是粗暴的呼声。// 一个巡捕拿住我的衣领,但我还狂叫,狂叫,狂叫, 我已不是我, 我的心合着大群燃烧!
创作主张
(1)“捉住现实”:即诗歌要适应时代的要
求,以现实主义的方法创作表达反帝反封
建思想的作品;
(2)“大众歌调”:即提倡诗歌大众化,要
求诗的表现形式应大众化、民族化,使诗
普及到群众中去。
主要内容:
①写农民的苦难与反抗斗争。(蒲风:《茫
茫夜》、《六月流火》; 王亚平:《农村
的夏天》、《十二月的风》;
内容广泛
A、反映农村破产和农民的苦难生活,如《老马》、 《难民》
B、表现自我人生体验到的“永久性真理”如《生 活》、《希望》 C、表现反帝情绪,如《罪恶的黑手》 D、通过自我抒情为时代、历史摄影,如《自己的 写照》、《运河》。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老马》:不堪重负的老马的悲惨形象
装车(实写) 合) 扬鞭出发(虚实结
老马(农民) :倔强、坚忍、悲愤、无望 主人(统治者):贪婪、残忍、凶狠、无 情 作者 :同情、不平、愤怒、诅 咒
臧克家:《烙印》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的说”人生是个慌”,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我不住的抚摩这印烙, 忽然红光上灼起了毒火, 火 花里迸出一串歌声, 件件唱着生命的不幸//。 我从 不把悲痛向人诉说, 我知道那是一个罪过, 混沌的 活着什么也不觉, 既然是迷就不该把底点破。// 我 嚼着苦汁营生, 像一条吃巴豆的虫, 把个心提在半 空, 连呼吸都觉得沉重。// 感烙印 逃了十八年, 才 知道, 人生是迷宫, 布满伤。 //幸福宛如背影, 衬 托悲的光芒, 歌是乞讨的声音, 齿间迸出的苍凉。 // 沉默吧, 关闭心窗, 别让罪恶出去, 啮噬生之善 良。 剑在何方?
30年代诗歌格局
新诗的拓展:两大诗潮的并峙(1925-抗战爆发 前) 大众化倾向:中国诗歌会 密云期诗人:臧克家、田间、艾青
贵族化倾向:后期新月派 现代派
30年年代诗歌概述
一、现实主义派 诗歌 1. 殷夫的诗歌:
(1909—— 1931),原名徐 伯庭,笔名白莽、 任夫、沙洛等, 浙江象山人。
殷夫的诗歌及相关评价
①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整齐,讲究诗的 节奏、韵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社会现 实。 ②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向性凝聚、隐蔽 在诗的形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体形象。
特点:
③重视炼字炼句,尤重动词。 ④诗风质朴凝炼、含蓄深沉。
殷夫诗歌的主要特点
①从工人群众的劳动和斗争生活中提炼诗的
语言和形象,节奏明快有力,刚健之中透
Hale Waihona Puke 露出清新之美。②恢复了政治抒情诗中情抒情主人公的“自 我”形象,且这一“自我”在中国新诗 “自我”抒情形象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2、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 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 诗歌团体 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在《缘起》和《发刊诗》中阐明了自己的 创作主张,并以《新诗歌》作为机关刊物, 随后广州、北京及日本的东京都成立了分 会,并先后出版诗刊,吸引了一批诗人 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出现的第一个有组织、 有明确理论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