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
![低分子肝素钠(克赛)的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5f8d6e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c.png)
注射部位的选择
• 选择皮下脂肪较多的部位, 特别是脐周的 部位较其他部位吸收好且快。多采取左右 腹壁的前外侧或者后外侧皮下组织内交替 给药。
• 2 次注射点间距 2cm 以上 ,避免在同一部位 重复注射导致皮下硬结 ,还应避开有皮下淤 血、 皮下结节或有其他皮肤疾病或任何有 损伤的地方。
.
• 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 2.无需排出注射器内以防的止气乳头泡内的,只液体需流入将针气尖处泡。弹
管破裂。
.
• 5. 按压时应轻轻按于注射部位 ,力度要 轻重合适 ,如果力度过大除了会给患者带来 不适,还会损伤到皮下细小血管,引起局部皮 下淤血;力度过轻则起不到按压的作用。另 外避免注射部位受压和热敷以免增加出血 的危险。
.
注射部位
无需排空气
避免瘀斑瘀点 垂直进减入轻疼痛
按压时间 和力度
匀速推注
.
• 4. 注射完毕之后 . 应让针头在皮下停留 10 s左右, 使乳头部的药液全部流入皮下 , 防止浪费, 同时也可防止拔针时针尖的 药液带入周围的毛细血管内, 引起皮下出 血。注射完毕后应快速退针 , 且边退针边 按压, 防止因按压不及时引起皮下出血。 拔针后按压时间应在 8 —15 min, 对凝血 功能差的患者可视病情轻重延长按压时间 。注意按压时不可揉搓 , 以免引起皮肤毛细血
.
用法:
• 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深部静脉 血栓、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时 应采用深部皮下注射;
•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时为血管内途径给药; • 对于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初始的治
疗为静脉注射,随后改为皮下注射治疗。
.
Hale Waihona Puke 下注射方法.. 首先要确定患者对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有无 过敏史。 与医生沟通 ,了解患者有无严重凝 血功能障碍, 有无出血倾向或有无出血倾 向的器官损伤, 有无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有 无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等。如有以上情况, 应禁止使用克赛或肝素类制剂。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1914e119e8b8f67c1cb9af.png)
合 理 用 药 2010年 7月第 3卷 第 l4期 Chin J of Clinical RationM Drug Use,July 2010,Vo1.3 N0.14
本 结 果 显 示 ,XK 型 自 动 微 生 物 鉴 定 药 敏 分 析 系 统 和 VITEK32全 自动微生物鉴 定及药敏 分析 系统对非发 酵菌 的鉴 定 出现不符合的情况。其 原 因可能是此 两法都属 于生理学 与 生物化学鉴定分析法 ,细菌的生理生化特征是其 鉴定 的主要依 据 。而影响细菌生理生化反应特性的因素有 :细 菌的生长 阶段 不同 ,生理生化反应 能力不 同 ;某些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 ,其 病原菌有可能失去 了典型 的生理生化特性等 ,可能影 响鉴定结 果的一致性 J。通过综合分析 ,鉴定和药敏结果是可靠的 。
用低分子肝素钙 5000U,肌 内注射 ,每天 2次 ,联合丹红 注射液 例 (26% )。2组 总 有效 率 比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20ml,静脉滴注 ,每天 1次 治疗进 展性脑 梗死 79例 ,根据第 四 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神经功 能缺损程度 评分标 准为疗效 判 定指标。结果治疗组 治疗 3d,评分 开始 减少 ;第 7、14天时 评 分 明显减少 ,而对照组在治疗后 3d评分仍有增 高的趋 势 ,第 7 天才逐渐下降 ,2组 治疗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说明低分子肝素钙和丹 红注射剂 分别通过 降纤 、抗凝 、拮抗血 小板 聚集等药理作用 ,使 脑梗死 缺血半 暗带血供快 速恢复 ,从 而促进神经功能改善 。 b淑芳等 也报 道 了低 分子肝素 钙联 合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 注射 液 ,治疗起病 72h内的进展性 卒 中 ,结 果 治 疗 组 治 疗 24h后 、凝 血 酶 原 时 间 (PT)、凝 血 酶 时 问 (1Tr)、活化部分凝 血酶时间(A 盯 )延 长,纤维蛋 白原 (FIB)浓 度降低 ,与治疗前 比较差异 有显 著性 (P<0.01),但 均在 正 常 范围内。NIHSS评分和 BI评分住治疗后 2周 、4周 与治疗 前比 较 差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1.2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病死率 、致残 率高 。唐 国传 报 道奥 扎格雷钠联 合低分 子肝素 钙治疗 发病 6~48h内急 性脑梗 死 40例 ,结果病情控制有效率 100% ,且无恶化 ,未发现继发性 出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105e2c62cc58bd63186bd75.png)
本研究结 果显示 ,治疗组 加用低分子肝 素治疗 后临床治疗效 果明 显改善 ,显效率 、总有 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随访 过程 发现治疗组心脏事 件的发生率 明显 低于对照组 ,说 明低分子肝素
国喱|虱啊量口
2 1 年 3月第 9卷 第 8期 0 1
・
临床研 究 ・ 8 5
时伴有氧 自由基 生成也相应增 多并参与炎性反应 ,而炎性反 应在动脉
粥样硬化形成过程 中起关键性作用 ,③尿酸盐作 为炎性物质 ,能激活
a d l u r e i y e e t nJ Srk , 9 , () 4 3 . n a e nb d r n h p r ni [ .t e 9 5 6 1 3 -9 p q i o le t o ] o 1 2 :
[] 李 斌 , 巧慧 , 洁等 .型糖 尿病 患 者血 尿酸 水 平与 颈动 脉 内 中 5 张 柳 2 膜 厚度 的相关 性研 究[ . 医药杂 志,073() 7 —7 . J 山西 】 2 0 , 9: 264 6 6
[] Geo lk s O Goma , ldk ,t 1 h aoi t 6 rua o G, r nDJKao ii e . ecrt i i E aT d n ma
白和载脂蛋 白a 明显 降低 ,提示血尿 酸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因
c mmo ao d r r aue nut sn gah [ . r r o nc rt t yme srdo l ao o r yJ A qB a ia e r p ] s
Cado,0 38 ()5 95 2 ril 0 ,O6: 8 -9 . 2
例 。两 组年龄 、性 别、心功能状 况、并发症 、基础疾病均 无统计学差 异 >0 5 . ),具有可 比性 。并且无 出血倾 向、凝 血机 制障碍及其他 0 使用抗凝剂有 禁忌者 。 1 治疗方法 . 2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2e05de5bcd126fff6050b33.png)
低分子肝素钙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
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低分子肝素钙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以及血液透析抗凝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应用广泛,无需实验室特殊监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348-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Refer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 material,the application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generalizations.. Result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ardiovascular system disease, allergic purpura,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afe and effective in hemodialysis anticoagulation.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widely, no need speci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and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economic, safe, effective,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words】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 Clinical application 低分子量肝素钙(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alcium,LMWHCa)是一种新型的抗凝血酶Ⅲ(ATⅢ)依赖性抗血栓形成药,由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的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ae832fa5e9856a5612609f.png)
理叫. 护 士 ,0 85 :3 2 . 当代 2 0 () — 4 2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 的应用及护理
崔 字杰 关键 词 : 分子肝 素 ; 应 用 ; 理 低 临床 护 中图 分类 号 :4 3 文 献标识 码 : R 7. 5 B 文章 编号 :06 07 (0 2— 1 —2 10— 99 2 1 )4 06 0 1 4 殊 监测 , 上被 广泛 应用 于 预防 。治疗 静脉 血栓 栓塞 及 急性冠 临床 脉 综和 征 。 1 低 分子 肝素 的临 床应 用 目前 临床 上常 用的 低分 子肝 素钙 。 低分 子肝 素钠均 为预灌 针 剂, 针头直接与注射器相连 ,局部皮下淤血是注射低分子肝素常 。 见的不 良反应 , 由于血管破损 , 是 血液进入皮下组织间形成血凝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低分子量 的肝素 ,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 皮下注射后能形成有限的血浆浓度 , 发挥其降低高凝状态的抗血 栓形成的作用, 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 , 半衰期长, 安全 性高 , 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 , 给药方便 , 不需要特
・ 乌海市 蒙中 医院( 100 0 60 ) 21 年 l 2 0 1 O月 2日收稿
2 . 2淤血的处理 ,常规护理措施是注射前和注射后给于注射部位 冷 敷 5 i, 以预 防 和减少 皮 下 出血 的发 生 。冷敷可 以使局 部组 m n可 织血管收缩 , 减少 出血, 同时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 , 从 而减 轻疼 痛 。 但是 低 温可 使患 者 出现寒 战 , 觉不适 , 是身 感 尤其 体虚弱的老年患者。 通过临床实践 , 可用透明贴 , 透明贴是一种水 胶 体敷 料 , 表 面 为 聚 氨基 甲酸 乙酯 , 主要 成分 是 羧 甲基纤 上层 其 维钠 , 通过皮肤氧分压的改变 , 改善局部组织供氧, 促进淤血的吸 收, 加快血管再生和减轻疼痛。 使用时先消毒淤血部位 , 待皮肤干 燥后 将贴 膜贴 于淤 斑处 , 免敷 料 因受 潮而滑脱 , 以 3 4 更 换 避 可 d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4ef4319da38376bae1fae60.png)
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目的分析并研究低分子肝素治疗胎儿生长受限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104例胎儿生长受限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宫高情况、股骨长、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头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胎儿的生物物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脐动脉血流速度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胎盘血流量,能够促进胎儿增长,可有效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且对于胎儿和母体均较安全。
标签:低分子肝素;胎儿生长受限;低分子右旋糖酐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可对胎儿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可引起胎儿畸形、早产、足月儿体重下降,围生儿死亡率显著高于正常胎儿,其新生儿远期可能并发大脑发育障碍、智力水平低下,其成年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概率明显增加。
因此,对FGR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围生儿的预后[1-2],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FGR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研究认为与孕妇妊娠期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低分子肝素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胎盘血供功能的作用。
国内外有研究证实,低分子肝素治疗FGR的效果显著。
本院妇产科对FGR患儿运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04例FGR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3~48岁,平均(31.40±2.14)岁;其中单胎妊娠102例,双胎妊娠2例;无畸形胎儿,无染色体畸形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丹参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配合低分子肝素治疗。
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论文
![低分子肝素临床应用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60e4186edb6f1aff001f59.png)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关键词】低分子肝素;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220-02低分子肝素(lmwh)是从标准肝素中分离出来的分子量较小片段(1000~12000),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抗凝药物。
其功能有:抗fxa活性显著高于抗fa活性,轻微抗凝活性(抗因子ⅱ活性小于45 iu/mg),不易被灭活,半衰期长,不明显延长kptt,出血副作用小;有促进纤溶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和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故抗栓作用强;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作用而不干扰血管内皮细胞其他功能,故对出血和血小板功能无明显影响;对已经与血小板结合的因子ⅹa仍有抑制作用,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这样,在富含血小板的环境中,比普通肝素更有效;有神经保护作用[1];无需实验室监测凝血指标,使用方便。
现结合有关文献及临床应用体会综述如下。
1 心血管疾病1.1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极易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猝死。
其主要病理基础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激活凝血系统,诱发血栓形成,使血管腔不完全闭塞。
采用抗凝治疗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大[2]。
王艳英等[3]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40例,治疗组在和40例观察组常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商品名:法安明),体重≤60kg为5000u,体重>60kg为7500u,每12h脐周皮下注射,连用14天。
结果: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高剂量治疗组至第7天血清白细胞介素(il)8及肠粘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开始下降(p<0.05),第14天显著下降(p<0.01)。
对结肠粘膜损伤积分值的影响,高剂量治疗组治疗至第14天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特殊应用
![低分子肝素在临床特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b3d603581b6bd97f19ea61.png)
2012年9月*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300480)2012年7月10日收稿1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目前,关于冠状动脉介入中应用低分子肝素的研究较多,两项研究入选4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 段太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cl 组和非Pcl 两组,两组均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mg/kg ,每12小时1次注射48小时以上,其中Pcl 组中不加任何抗凝药物。
结果:其抗血栓疗效确切,住院期间无血管闭塞发生,无1例需紧急血管再通治疗,30d 内死亡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仅为3%,低于全体患者(451)的6.2。
Pcl 组30d 大出血发生率为0.8%,与非Pcl 组患者发生率(1.3)相似,此研究提示了低分子肝素在介入治疗中的重要性,推进了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取代普通肝素的进程。
2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抗血栓治疗可以减少深部血栓的发生,据报道[1],对64例发病在6~48h 的发展性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静脉滴注14天,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腹部皮下注射连续14天;两组均给予脱水及支持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小板、凝血和纤溶系统指标,其结果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能延长APTT ,APTT 降低D--二聚体,提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浓度。
研究表明,低分子肝素可改善进展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预后,特别是对已去纤溶机会的进展性重症脑梗塞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药物。
3妊娠妇女中应用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因此,可用于妊娠妇女患者,考察了低分子肝素对妊娠妇女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以36例被诊断患有静脉血栓的妇女为对象,在妊娠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制剂,结果,整个妊娠期间接受治疗的妇女没有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其并发症,也没有进一步血栓栓子形成,说明低分子肝素对妊娠妇女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1.4患者因素:护士的工作对象是患者和疾病,而患者是不断变化的,疾病是不断发展的,这使护士在工作中难于把握,因此,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纪律方面都需要花费很多心思去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医疗安全,这种身心投入使护理人员感受到疲惫。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讲解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567aa058650e52ea55189885.png)
肝素制剂的另一缺陷是无法灭活和纤维 蛋白或细胞外基质结合了的凝血酶,一旦停 用肝素或血浆肝素水平下降,结合的凝血酶 造成凝血活性的反弹,是血栓再闭塞的主要 原因。
普通肝素应用需要病人住院和卧床,需 要静脉泵调节剂量,需要定期监测,其费用 自然不菲。
多数情况下肝素的应用需要连续静脉注 射,定期监测 APTT 调节肝素的剂量。如 果不具备监测条件,不能使用静脉肝素。如 果监测不及时,就不能及时发现 APTT 过 高或者过低的情况,不能及时相应地调节剂 量,其结果是出血和血栓的风险都增大;如 果由于采血、标本存放和运输、检测过程等 因素导致测定结果误差,风险就更大了 。
是
剂量依赖性清除
是
低剂量下的生物利用度 差
抑制血小板功能
++++
肝素辅因子 Ⅱ
强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强
出血合并症
较多
抗凝监测
常需要
增加血管通透性
是
骨质疏松
+++
肝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症 +++
低分子肝素
否(弱) 否 好 ++ 弱 弱 少 无必要 否
+ +
低分子肝素抗 Xa/IIa 比例增大,即抑制 凝血酶产生的作用大于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 用。由于低分子肝素分子大小的不同,仍有 部分分子大于 18 个糖单位 ( 分子量5400) , 抗因子 IIa 仍为其主要抗凝机制。
肝素如果皮下注射,许多肝素分子被细胞外基
质结合灭活,余下者才能进入血液;肝素入血后与 多种血浆蛋白,与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上的受体结 合而灭活,导致小剂量肝素的生物利用度明显下降; 与肝素结合的血浆蛋白许多是急性反应蛋白,在不 同个体和同一个体的不同状态下(如疾病的急性期 和慢性期),这些血浆蛋白的浓度和结合力会发生 变化。基于以上情况,小剂量皮下肝素的效果非常 差或者无效;同一剂量肝素在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 体的不同情况,达到的抗凝活性(APTT)明显不 同;有的病人甚至较大剂量的肝素也不能达到有效 的抗栓水平,称为肝素抵抗,肝素抵抗的另一个原 因可能是体内抗凝血酶缺乏。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2d6233a67ec102de2bd899c.png)
活多史 使用——皮下注射方法
®
1)患者取卧位。 用提供的注射器 和针头,在远离 伤口或压痛点的 前外或后外侧腹 壁注入皮下组织 , 左右交替。
3)保持皮肤皱褶 ,垂 直刺入针头至全部进 入,回抽注射针栓, 确信没有刺伤血管, 然后注入活多史® 。
2)清洁注射点, 用拇指和食指 捏起皮肤呈皱 褶 。
• 治疗组在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总胆固醇3项指标的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肾脏疾病 肾病综合征(NS)
• 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 素 (5000LXU皮下注射, 每日1 次,连续应用 2周) ,对照组 20例 常规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 2周,观察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血白 蛋白,血脂,血胆固醇, 尿量,浮肿,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不全) 情况。
适应症
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
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
在血液透析中预防体外循环中的血凝块形成
肝素的新用途
• • • • • • • • •
高脂血症 胆汁淤积型肝炎 肺心病心衰 哮喘 胆石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烧烫伤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 抗感染作用
给药方式
• 皮下注射:腹壁皮下注射
• 静脉注射
– 单次给药 – 连续给药:初始剂量+维持剂量
低分子量肝素及临床应用
目录
1 2 3
产品概述
临床应用
竞品对比
药学性质
通用名: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 英文名: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Molecular:3500~5500道尔顿
性
状:无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认识肝素(1)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ec134de227916888486d7e5.png)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肝素是临床医疗当中的常用药物,在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随着肝素的深入研究和开发,低分子肝素(LMWH)开始作为新制剂在临床医疗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注射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髙、出血负作用少的优点,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深静脉血栓及糖尿病肾病等具有显著的疗效。
根据LMWH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进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推广。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引言:低分子肝素(LMWH)是由普通肝素(UFH)酶解或化学降解获得,LMWH是一种混合物,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5000,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凝血、抗血栓、抗炎及抗脂质代谢紊乱等作用,有效调节细胞增殖,能够预防腹部术后粘连,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和预防术后血栓有着良好的疗效,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正逐渐取代UFH在临床医疗当中的地位。
本文就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1.1抗凝血作用LMWH主要通过对凝血酶(FIIa)和凝血活性因子(FXa)的抑制作用,依赖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与LMWH的结合。
结合AT-Ⅲ的LMWH,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增强。
LMWH 由于糖链相对较短(低于18个单糖的长度),不能直接与FIIa结合而起到抑制作用,而对于FXa可以直接发挥抑制作用,LMWH抗FXa的能力更强。
研究表明,LMWH抗FXa与抗FIIa 的活性之比(2~4)高于UFH(1),减少了出血、血小板减少症及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2抗血栓作用由于FIIa被激活,进而导致血栓的形成。
更多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由于LMWH被血管内皮吸收而释放。
在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下,FII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力,LMWH能够抑制二磷酸腺苷对血小板聚集的促进作用,通过抑制FXa进而抑制FIIa的激活,LMWH的抗血栓作用明显优于UFH。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7c585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3.png)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正文:引言: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是一种来源于肝素的衍生物,在临床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它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更强的抗凝作用,以及较少的副作用和需要监测的因素,因此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低分子肝素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1.1 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通过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III)结合,加快ATIII与凝血酶的结合速度,从而使凝血酶不能催化纤维蛋白的,起到抗凝作用。
1.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低分子肝素还能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ADP释放和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二、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2.1 防治深静脉血栓症(DVT)低分子肝素在防治DVT方面具有以下优势:方便使用、无需监测、副作用少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预防性应用或治疗性应用,并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肾功能进行剂量调整。
2.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低分子肝素在ACS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早期应用、介入治疗后抗凝和长期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策略,可以选择不同的低分子肝素使用方案。
2.3 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妊娠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被广泛应用于妊娠期合并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副作用较小。
2.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低分子肝素在VTE的预防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剂量和疗程,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VTE。
三、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临床研究报告、专家意见、临床指南等。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III,ATIII):是一种存在于血浆中的天然抗凝物质,能够抑制凝血反应。
2:深静脉血栓症(DVT):指深静脉内血液凝固形成血栓的疾病。
3: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由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综合征,包括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等。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c7c0e243169a4517723a337.png)
小结:操作要点
操作前按摩 部位选择 注射前不排气 捏起皮肤皱褶,垂直进针 确定无回血后方可注射 注射完毕停留数秒 按进针角度拔针 压迫穿刺口力度、方法、时间 穿刺部位禁忌按揉热敷 心理护理及宣教
部分文献
[1] 姚文.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 杂志,2008,25(10A):39-40
(避开脐周1-2cm),左 右交替注射,2次注射点 间距2cm。
注射方法
注射前按摩局部皮肤2min, 至皮肤发红
平卧屈膝位、坐位 消毒局部帽
注射方法
不用排气!!! 将针头朝下, 空气弹至药液上方
右手以握笔式持针,固定针头垂直进针(根据患者的胖瘦程 度决定注射深度)
在冷敷时注意防冻伤。
不良反应的处理
穿刺抽吸
如果血肿很大,经上述治疗仍不能吸收消 退的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或给予皮下血 肿切开清除术,应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操作完后用无菌辅料加压包扎。如一次抽吸不
净,可进行多次抽吸,直至血肿消退为止。
不良反应的处理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外敷
透气 、 防水 、低过敏 改善局部组织供氧和血液循环 , 促进淤血消散
[2]温成菲,姜谧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致腹直肌下血肿1例报 告[J].吉林医学,2010,31(2):574-575
[3]闫焕英,张秀华等.不同拔针方法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后 皮下瘀血的影响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3):60 [4]林琳,黄超等.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病人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后按压方法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9):2310-2311 [5]徐玉群,徐星辰等.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按压时间的临床观 察[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2):77-78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e48fbd92cc58bd63186bd3b.png)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1—8194 (2016)34-0291-02
低分子肝素 是由普通肝素 酶解或化学 降解获得的分 子量较低 的肝 素 的总称 ,具 有抗 凝血 、抗血 栓 、抗 炎和 抗脂 质代谢 紊 乱等 药理 作 用 ,具有 注射吸收好 、生物利用度高 、抗 栓作用强 、出血反应少等 优 点 ,临床广泛用于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 、肝脏 疾病和预 防术 后血栓 ,降低 了出血 、血小 板减少症和过敏 反应等不 良反应的发生机 会 ,普通肝素逐渐为其取 代。 1药 理作 用 1.1抗凝血 :低分子肝 素可与AT-m结合 ,使 之与FIIa和FXa的结合能力 增强 ,并抑制FIIa和FXa的活性 。 由于 低分子肝 素具有 相对较 短的糖 链 (18个 单糖 长度 以下 ),与FIIa不能直接 结合 而产 生抑制作 用 ,但 可直接抑制 并增 强抗FXa能力。低分子肝素抗FXa与抗FIIa活性高于普 通肝素 ,相关不 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 1.2抗血栓 :激活FII后 可致血栓形成 。血管 内皮 吸收低分子肝 索后可 释放更多 的组织纤溶 酶原激 活因子 。在 纤维蛋 白溶解作用 下FIIa诱导 的血小板聚集力 ,低分子肝素 低分 子肝素能够抑 制二磷酸腺苷 促进血 小 板聚集 的作用 ,通过抑 制FXa和 FIIa的活性而抗 栓 ,其 抗血栓 作用 明显优于普通肝素 。 1-3抗炎 :低分子 肝素抗炎作 用 尚在探 讨之 中。有人认 为抗炎作 用与 其 抗凝血无 关 ,还有 人认为抗炎作 用与其抑 制FXa活性 有关 ,即抗炎 作用 与抗凝血有 关,且通过这种途径 发挥抗炎作用 。低分子肝 素可通 过 多种机制和途径 来实现抗炎作用 。既往研究表 明,白细胞抑 制黏 附 分子 能促进低分子 肝素对 白细胞黏 附聚集产生抑制 作用 ,可将低分 子 肝素作为 临床有 效安全的抗炎制剂…,以发挥相 应药理作用 。 2 临床 应用 2.1治疗 脑血 管疾 病 :临床 常应 用 低分 子肝 素作 为治疗 脑 血 管疾病 的 主要药 物 ,治疗 的疾病 主要 包括 急性脑 梗死 、进 展性 脑梗 死和短 暂性 脑缺 血等 常见 的脑血 管疾 病 。①急 性脑梗 死 的治疗 :低 分子肝 素联 合 阿司 匹林治疗 急性 期脑 梗死 产生 的疗 效不甚 显著 ,与 单用 阿 司 匹林 相近 】。但低 分子 肝素联 合 疏血 通能 促进 急性 脑梗 死 改善 神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64ccc6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36.png)
分子结构
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较小,分子结构更稳定,通过 皮下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的抗凝效果。
用法
普通肝素需要静脉使用,而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皮 下注射。
制备方法
普通肝素的制备需要从动物肺部提取,过程较为复 杂,而低分子肝素则是从普通肝素中酶解出来的。
低分子肝素的药理学特点
起效快
皮下注射后,15分钟内开始起效,最大作用在35小时。
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评估
• 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更安全,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 • 低分子肝素使用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皮肤局部出血、皮下或肌肉组织出血。 • 临床应用中可发生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呼吸困难,应尽快停用。
低分子肝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1 荨麻疹
停药、给予抗组胺药。
2 皮下出血
局部用压迫止血止血,必 要时进行补液输血。
低分子肝素合理应用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剂。本演示将介绍低分子肝素的概念、 特点、剂量和用法、安全性评估及注意事项等内容。
低分子肝素的概念和作用
1 概念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从普通肝素酶解出来的小分子量抗凝血剂。
2 作用
低分子肝素能够抑制凝血酶的形成,防止血栓的形成和扩散。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的区别
剂量效应线性
剂量与效应之间呈线性关系,方便临床使用。
短效持续
半衰期较短,适合于短期应用,并可进行血液透 析患者使用。
减少出血风险
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相对平 稳,因此可以减少并发症。
低分子肝素的适应症
•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 • 肺栓塞的治疗 • 心血管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血栓性脉管炎的治疗
停止使用普通肝素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1e9b0e79563c1ec5da71ac.png)
18
7
护 理
我们科护士使用的注射方法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食指捏起患 消毒皮肤后,用左手拇指、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 者皮肤,形成凸起皱褶,右手持针垂直进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右手 入后,左手松开皮肤、固定针筒,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推多长 回抽无回血后,慢慢注入药液, 注射完毕后拔针,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 用棉签迫??? 时间???注射完毕后拔针,用棉签迫??? 时间
临 床 应 用 (一)
• 预防和治疗动、静脉血栓 预防和治疗动、 • 防治心血管疾病 • 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在肾脏病中的应用
6
临 床 应 用(二)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防和治疗 •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PTC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急性心肌梗塞及溶栓治疗的辅助用药 • 介入封堵术后抗凝
4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LMWH相对于UH的优势 相对于UH
血浆半减期比UH长 血浆半减期比UH长,皮下注射给药后的生物利 用度比UF好 用度比UF好 抗凝效应的预测性更好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次皮下注射给药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每日2次或1 更少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 更方便 – 无需监测 – 皮下注射代替静脉滴注 • 节省费用 幅度:34%~57% 幅度:
(二)不良反应与预防
疼痛 硬结 血小板减少 过敏反应
13
皮下瘀斑 血肿 骨质疏松
疼 痛 的预防
垂直进针 两快一慢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推药速度:速碧林一支45s 冷敷
14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皮下瘀血、血肿的预防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 注射时要固定好针头,勿使其随病人呼吸上下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 移动,注射过程中始终保持皮肤皱折状态,注射 后避免揉搓, 后避免揉搓,禁忌热敷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cm 按压时间,PTCA术后3min,UA按压1-2min 按压时间,PTCA术后 术后3min,UA按压 按压1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按压时间应适当延长 若为低分子肝素钠,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1f036e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9.png)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引言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治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血液透析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血栓形成、出血等,因此必须配合使用抗凝剂来保证透析过程的顺利进行。
低分子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给药量、给药时间和护理措施等问题,以防止出现不良反应和意外事故。
本文将结合临床实践,介绍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低分子肝素是一种抗凝药物,属于肝素类药物,分子量较小,抗凝作用持续长,不易产生药物过量和致出血,因此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使用较为安全。
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抗血小板因子4(heparin cofactor 2,HCPII)相结合,加速HCPII对凝血酶和血浆酶原的活化,从而达到抑制凝血酶生成及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给药途径和剂量低分子肝素的给药途径通常为皮下注射,剂量依据患者的体重、血液透析机的类型和透析时间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常规的血液透析患者,建议使用1mg/kg或1.5mg/kg的低分子肝素,以血泵出口的压力为指标,调整给药量,以达到产生腹透余量和防止血管内膜损伤的目的。
给药时间和间隔低分子肝素的给药时间和间隔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好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开始给药,以充分发挥低分子肝素的抗凝作用。
在透析结束时,继续给一次小剂量(约1/3的原剂量),以维持抗凝作用。
在给药时,应该注意间隔时间,以免产生药物过量和致出血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的使用需要格外注意以下事项:1.使用前必须先核实患者的凝血功能,以排除患者已经存在凝血异常的情况;2.注意给药量,尽量避免药物过量和致出血等不良反应;3.结合血液透析机的操作,调整低分子肝素的用量,以达到理想的抗凝效果;4.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整处理方案。
护理措施在低分子肝素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配合一系列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各种低分子肝素的循证医学 所获得的指南推荐程度的差异
一. 化学结构不同
化学结构 & 解聚方法
依诺肝素(克赛) Clexane 苯甲基酯碱性解聚法
未降解端
CO2HO O
HO OR
那屈肝素 Nadroparin 硝酸解聚法
达肝素 Dalteparin 硝酸解聚法
HO HO
CO2HO O
OR
降解端
PE DVT
DVT(年发生率)
<16 year少见 30/100,000 40 岁 90/100,000 60 岁 260/100,000 80 岁
病理基础
Virchow三角: 1. 静脉瘀滞 2. 内皮损伤 3. 高凝状态
DVT危险因素
既往 VTE 妊娠 年龄 肥胖 外伤及手术 不活动 长时间旅行 静脉曲张 遗传性、恶性肿瘤 口服避孕药、吸烟、激素治疗、糖尿病、高 脂血症、甲亢、菌血症、肾病综合征等等
内容
一、血栓性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 二、低分子肝素已是临床重要的抗凝药物 三、低分子肝素之间存在差异 四、依诺肝素的临床应用 五、指南推荐的低分子肝素 — 克塞
低分子肝素之间的不同点
化学结构不同
低分子肝素的抗Xa:IIa比值不同
药代动力学不同
生物利用度及半衰期不同;
临床疗效不同 指南推荐不同
临床适应症及疗效的不同
低分子肝素的分子量分布不同
Enoxaparin 依诺肝素 克赛
Nadroparin Dalteparin Parnaparin
那屈肝素 达肝素 帕肝素
ardeparin
tinzaparin
Heparin (PM) 普通肝素
% 片段 < 2500道尔顿
% 片段介于2500 & 7500道尔顿之间
% 片段 > 7500 道尔顿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脑卒中
心绞痛:
•稳定 •不稳定
心肌梗死
Drouet L. Cerebrovasc Dis 2002;13(suppl 1):1–6
外周动脉疾病
•间歇性跛行 •静息痛 •坏疽 •坏死
心脑血管事件是全球首要死亡原因
2002年全球因各种原因死亡人数对比(万人)
700
600
500
400
100% 80% 60%
灵长类皮下注射不同种类低分子肝素 克赛 显示最高抗Xa:IIa活性生物利用度比值
抗Xa 抗IIa
40%
20%
0% 速碧林
克赛
法安明
栓复欣 ardeparin tinzaparin 普通肝素
克赛 ——达峰时间最短
皮下注射三种不同低分子肝素:抗Xa活性达峰时间(均值±标准差) 依诺肝素达到最大抗因子Xa 活性时间明显短于达肝素或那屈肝素
2个完整的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变性
活性位点
(1) MARDIGUIN J., Mode d’obtention des héparines de bas poids moléculaire- Obtention de LOVENOX par dé polymé risation. Symposium LOVENOX Paris, Octobre 1987
凝血级联反应
凝血过程复杂 ,多种机制参与血栓形成
内源性通路
IX
IXa
组织损伤
VIIa
组织因子
TFPI
TFPI
X
Xa
X
TFPI
vWF +VIII
II (凝血酶原)
IIa (凝血酶)
I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栓
TFPI,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 vWF, von Willebrand factor
达肝素 5000 IU anti-Xa
Tinzaparin 50 IU anti-Xa/kg
LMWH,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
1. Collignon F, et al. Thromb Haemost 1995;73:2-12 2. Eriksson BI, et al. Thromb Haemost 1995;73:398-401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 Basic Science
• PE + DVT =VTE
–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 PE定义: 当部分栓子从原发部位脱 落,经循环到达肺部,则成为肺栓 塞。栓子嵌顿于肺动脉内,阻断肺 部血流
• 临床表现: – 大块肺栓塞 • 猝死 • 心源性休克 – 非大块肺栓塞 • 呼吸困难 • 胸痛 • 咯血
J. Fareed, J.M. Walenga, D. Hoppensteadt et al. Bi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 Inequivalence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Ann N.Y. Acad. Sci. 1989; 556:333-353
小时
4.5
4
p < 0.001
p < 0.001
3.5
3
2.5
2
1.5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
0 依诺肝素 克赛
那屈肝素
达肝素
F. Collignon, A. Frydman, H. Caplain et al. Thromb Haemost 1995; 73 (4): 630-640
克赛 ——半衰期最长
在被批准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剂量下,各低分子肝素的血浆抗Xa浓度 较其他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具有更强及更长的抗Xa抑制作用
平均分子量不同
依诺肝素(克赛)平均分子量最低
产品 (通用名,商品名)
平均分子量 (道尔顿) 梯度法
Ardeparin 阿地肝素
6460
Dalteparin 达肝素 Enoxaparin 依诺肝素-克赛 Nadroparin 那屈肝素
6100 4170 4470
Parnaparin 帕肝素 Tinzaparin 亭扎肝素
6610 6100
R.J. Linhardt, D. Loganathan, A. Al-Hakim et al Oligosaccharide mapping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s: Structure and activity differences. J. Med. Chem; 1990; 33; 1639-1645
1. European Pharmacopeia Commission (March 1994) 2. Knoll Pharma
3. Hirsh J, et al. Chest 1998;114:489S-510S
二. 药代动力学不同
克赛®——生物利用度最高
皮下注射的生物利用度 抗Xa 或抗IIa 活性 (%)
enoxaparin sodium (Lovenox™) dalteparin sodium (Fragmin ™) (tinzaparin sodium [Innohep ™])
内容
一、血栓性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 二、低分子肝素已是临床重要的抗凝药物 三、低分子肝素之间存在差异 四、依诺肝素的临床应用 五、指南推荐的低分子肝素 — 克塞
OR O
O
HO
OH
NHR
OR O
O
HO
OH
Linhardt RJ, Gunay NS. Semin Thromb Hemost 1999;25(suppl 3):5-16
依诺肝素(克赛):独特的制备工艺
碱性解聚在终末基团形成双键
普通肝素
克赛 Beta 消除
标准低分子肝素 亚硝酸脱氨基作用
活性位点
活性位点
FDA的告诫
From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Stuart L Nightingale MD
Associate Commissioner for Health Affairs (JAMA 1993; 270/14: 1672)
“FDA is alerting physicians and other health professionals to important considerations in the use of LMWHs, most particularly to the fact that LMWHs cannot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unit for unit, with heparin, nor can one individual LMWH be used interchangeably
P<0.0011
1.6
P<0.0011
1.2
P<0.0011
P<0.052
P<0.052
5.0
NS2
4.0
AUC (1000 IU anti-Xa/ml)
半衰期 (h)
0.8
3.0
2.0 0.4
1.0
0
0
依诺肝素 40 mg (4000 IU anti-Xa)
那屈肝素 3075 IU anti-Xa
with another."
“FDA提请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在使用时应该特别考虑到,低分 子肝素不可以与普通肝素简单地按单位进行换算;某一低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