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看懂二极管的所有基础知识点
二极管知识讲解

二极管知识讲解1、基本概念二极管由管芯、管壳和两个电极构成。
管芯就是一个PN结,在PN结的两端各引出一个引线,并用塑料、玻璃或金属材料作为封装外壳,就构成了晶体二极管,如下图所示。
P区的引出的电极称为正极或阳极,N区的引出的电极称为负极或阴极。
1.1、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是指加在二极管两端电压和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之间的关系,用于定性描述这两者关系的曲线称为伏安特性曲线。
通过晶体管图示仪观察到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下图所示。
1.2、正向特性1)外加正向电压较小时,二极管呈现的电阻较大,正向电流几乎为零,曲线OA段称为不导通区或死区。
一般硅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5伏, 锗的死区电压约为0.2伏,该电压值又称门坎电压或阈值电压。
2)当外加正向电压超过死区电压时,PN结内电场几乎被抵消,二极管呈现的电阻很小,正向电流开始增加,进入正向导通区,但此时电压与电流不成比例如AB段。
随外加电压的增加正向电流迅速增加,如BC段特性曲线陡直,伏安关系近似线性,处于充分导通状态。
3)二极管导通后两端的正向电压称为正向压降(或管压降),且几乎恒定。
硅管的管压降约为0.7V,锗管的管压降约为0.3V。
1.3、反向特性1)二极管承受反向电压时,加强了PN结的内电场,二极管呈现很大电阻,此时仅有很小的反向电流。
如曲线OD段称为反向截止区,此时电流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实际应用中,反向电流越小说明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越大,反向截止性能越好。
一般硅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在几十微安以下,锗二极管则达几百微安,大功率二极管稍大些。
2)当反向电压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图中D点),反向电流急剧加大,进入反向击穿区,D点对应的电压称为反向击穿电压。
二极管被击穿后电流过大将使管子损坏,因此除稳压管外,二极管的反向电压不能超过击穿电压。
2、整流电路2.1、单向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就像一个自动开关,u2为正半周时,自动把电源与负载接通,u2为负半周时,自动将电源与负载切断。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参数一、工作原理二极管是由一片P型半导体和一片N型半导体构成的,它们通过PN结相连接。
在PN结的连接处,P型半导体的空穴和N型半导体的电子发生复合,形成一个带有正电荷的区域,称为耗尽区。
当在二极管的两端施加正向电压时,正电压将使PN结的耗尽区变窄,电子和空穴可以穿过PN结,电流得以通过,此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而当施加反向电压时,反向电压将使PN结的耗尽区变宽,阻止电子和空穴的穿越,电流无法通过,此时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二、主要参数1. 正向电压:当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时,施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称为正向电压。
正向电压的大小决定了二极管导通时的电流大小。
2. 反向电压:当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时,施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称为反向电压。
反向电压的大小决定了二极管截断时的电流大小。
3. 饱和电流:在正向电压作用下,当二极管导通时的电流称为饱和电流。
饱和电流的大小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4. 截断电压: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当二极管截断时的电压称为截断电压。
截断电压的大小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 正向压降:在正向电压作用下,二极管两端产生的电压降称为正向压降。
正向压降的大小与二极管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三、应用由于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质,所以在电子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二极管在电子电路中的几个常见应用场景:1. 整流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使其成为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
通过将交流电信号输入到二极管的正向电压端,就可以实现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的功能。
2. 信号检测器:二极管可以用作信号检测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当输入的模拟信号超过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导通,输出数字信号为高电平;当输入的模拟信号低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时,二极管截止,输出数字信号为低电平。
3. 稳压器:二极管可以用作稳压器,通过将二极管连接在电路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电压。
例如,Zener二极管可以在反向击穿状态下,将超过其额定电压的电压转化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二极管知识大全

二极管的结构特性 (1)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2)二极管的分类.................................................................................3-4 二极管的主要技术参数指标..................................................................5. 二极管的主要作用 (6)怎样选择合适的二极管 (7)时间:2012-2-241 二极管的结构半导体二极管主要由一个PN结加上电极、引出断线和管壳构成的。
P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为二极管的正极,N型半导体引出的电极为负极。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与PN结的基本特性相同。
,图 1结构图(可双击该图用AUTOCAD软件观看)2 二极管的特性普通二极管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单向导电性,根据此特性二极管常用于电子线路中,起到整流、图 2典型二极管的特性曲线及其分区3 工作原理二极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可将双向变化的交流电转换成单向脉动的直流电,此转换过程称为整流;利用PN结反向击穿时,电流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而端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制成特殊二极管,称为稳压二极管。
3.1 2中1区为正向死区。
PN结上加了正向偏压但仍无电流,该区宽度随材料而不同:硅管是0.5V,锗管是0.7V。
3.2 2中2区为正向导通区。
PN结上加了正向偏压后,正向电流呈指数规律明显上升。
3.3 2中3区为反向截止区。
PN结上加了较大的反向偏压后,在很大的电压范围内维持一个很小的固定的反向漏电流。
3.4 2中4区为反向击穿区。
PN结上加了较大的反向偏压后,在某个电压值上,PN结被击穿引起迅速上升的反向电流。
一般的整流、检波二极管一到此区就被加在其上的高压大电流烧毁。
但是,专门设计用来工作在此区的二极管,只要设法将热量及时导出,同时在电路中限制电流的最大值,它就可以正常工作,一般应用该区的二极管是专门生产的稳压二极管。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工作原理二极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和功能,能够实现电流的单向导通,起到关键的整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一、二极管的结构二极管由两个半导体材料组成,一边是P型半导体,另一边是N型半导体,它们通过P-N结相连。
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较高,呈负电荷;P型半导体的空穴浓度较高,呈正电荷。
当二极管正向偏置时,P 端为正极,N端为负极;反向偏置时,P端为负极,N端为正极。
二、二极管的特性1. 正向导通特性当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时,即正向电压加在P端,负向电压加在N端。
正向电压会使得P端空穴浓度增加,N端电子浓度增加,形成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产生连续电流。
此时二极管呈现低电阻状态,电流可顺利通过。
2. 反向截止特性当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状态时,即负向电压加在P端,正向电压加在N端。
由于P-N结的存在,使得P端电子被P型半导体吸引,N端空穴被N型半导体吸引,形成电场屏蔽层。
电场屏蔽层阻断了电流的流动,使得二极管处于高电阻状态,电流无法通过。
三、1. 正向偏置状态当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时,电流可以流过二极管,形成导通。
这是因为正向电压加在二极管上时,会使得P端空穴浓度增加,N端电子浓度增加,加强了P-N结的电荷复合,形成连续电流。
2. 反向偏置状态反向偏置状态下,电流无法流过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这是因为反向电压加在二极管上时,电场屏蔽层会阻挡电流的流动,使得二极管呈现高电阻状态。
二极管的主要工作原理就是通过P-N结的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状态来实现电流的控制。
正向偏置时,电流可以流过二极管,起到导通作用;反向偏置时,电流无法流过二极管,起到截止作用。
这种特性使得二极管具有整流、开关和变压等多种应用,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中。
总结: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基于P-N结的正向偏置和反向偏置状态,通过改变电流的流动来控制二极管的导通和截止。
正向偏置时电流可以通过,反向偏置时电流无法通过。
二极管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二极管的类型及工作原理二极管(Diode)是一种基本的半导体器件,它通常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
二极管有许多类型,包括普通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肖特基隧道二极管等。
二极管在电子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电源供应、信号整形、无线通信、光电探测等。
本文将从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各种类型进行详细介绍。
一、二极管的基本工作原理1. PN结的形成二极管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通过扩散或外延生长形成PN结,PN结即正负电荷区域。
当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连接时,在PN结处形成空间电荷区,这个区域即为耗尽层。
耗尽层内部形成电场,使得P区电子向N区移动,N区空穴向P区移动,形成内建电场。
2. 正向偏置当二极管正向通电时,P区的P型载流子(空穴)和N区的N型载流子(自由电子)受到外加电压的驱动,穿越耗尽层,导致电流流动。
在正向偏置下,二极管的耗尽层变窄,电阻减小,使得电流可以通过二极管,此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
3. 反向偏置当二极管反向通电时,P区的正电荷和N区的负电荷受到外加电压的驱动,使得耗尽层变宽,电阻增大,导致极小的反向漏电流。
在反向偏置的情况下,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不导通。
二、普通二极管1. 硅二极管硅二极管是最常见的一种二极管,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中。
硅二极管具有正向导通压降约0.7V~0.8V,工作温度范围广,稳定性好等特点。
2. 锗二极管锗二极管是二极管的一种,其正向导通压降约为0.3V~0.4V,工作频率范围相对较宽,但稳定性比硅二极管差。
三、损耗二极管1. 肖特基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快速开关特性和低漏电流的二极管。
它是由金属和半导体直接接触形成,具有低正向导通压降和快速恢复时间。
肖特基二极管在高频整流电路和开关电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 肖特基隧道二极管肖特基隧道二极管是一种具有负差阻特性的器件,其反向漏电流与电压成指数关系。
它具有极低的反向漏电流,适用于超低功耗和高灵敏度的电路应用。
二极管—搜狗百科

二极管—搜狗百科正向性外加正向电压时,在正向特性的起始部分,正向电压很小,不足以克服PN结内电场的阻挡作用,正向电流几乎为零,这一段称为死区。
这个不能使二极管导通的正向电压称为死区电压。
当正向电压大于死区电压以后,PN结内电场被克服,二极管正向导通,电流随电压增大而迅速上升。
在正常使用的电流范围内,导通时二极管的端电压几乎维持不变,这个电压称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
反向性外加反向电压不超过一定范围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是少数载流子漂移运动所形成反向电流。
由于反向电流很小,二极管处于截止状态。
这个反向电流又称为反向饱和电流或漏电流,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受温度影响很大。
击穿内部结构外加反向电压超过某一数值时,反向电流会突然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电击穿。
引起电击穿的临界电压称为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电击穿时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性。
如果二极管没有因电击穿而引起过热,则单向导电性不一定会被永久破坏,在撤除外加电压后,其性能仍可恢复,否则二极管就损坏了。
因而使用时应避免二极管外加的反向电压过高。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的二端器件,有电子二极管和晶体二极管之分,电子二极管现已很少见到,比较常见和常用的多是晶体二极管。
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几乎在所有的电子电路中,都要用到半导体二极管,它在许多的电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诞生最早的半导体器件之一,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二极管的管压降:硅二极管(不发光类型)正向管压降0.7V,锗管正向管压降为0.3V,发光二极管正向管压降会随不同发光颜色而不同。
主要有三种颜色,具体压降参考值如下:红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2.0--2.2V,黄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1.8—2.0V,绿色发光二极管的压降为3.0—3.2V,正常发光时的额定电流约为20mA。
二极管二极管的电压与电流不是线性关系,所以在将不同的二极管并联的时候要接相适应的电阻。
二极管的特性曲线与PN结一样,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硅二极管典型伏安特性曲线。
高中物理二极管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二极管基础知识
二极管是有源半导体器件,是由三层半导体结构组成的,它是电路中的重要部件,在半导
体电路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二极管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两层半导体物质组成,中间嵌入绝缘物质,形
成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组成的多层结构。
其次,二极管有两种类型,分别是P-N结晶和P-N增强型二极管,P-N结晶型二极管是最简单的。
其工作效果为:当正向电压小于反向电压时二极管为关闭状态,反之大于时开启。
由此可见,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的作用是对电路输入电压的开启和关闭。
此外,二极管还具有反向阻抗性能。
当二极管处于开启状态时,反向电阻很大,这样即使
反向电流流入,也不会把正向电源电压拉低,因此二极管具有很好的反向阻抗性能。
再者,由于二极管的集成有限,其功能和能量损耗也很小,因此是用于移动电源供电非常
有用的装置。
总而言之,通过介绍可以认识到二极管几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半导体电路中,其工作原理简单,反向阻抗性能好,功能及能量损耗也较小,应用面很广,可以很好地满足工程师们在日常工作中的需要。
二极管基础知识点大全

二极管基础知识点大全电子元件家族当中,有一种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具有两个电极的元件,称为二极管,英文是“Diode”,是现代电子产业的基石。
1、真空电子二极管早期的二极管包含“猫须晶体”(Cat's Whisker Crystals)和真空管(ThermionicValves)。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真空电子二极管。
它是依靠阴极热发射电子到阳极实现导通。
电源正负极接反则不能导电,它是一种能够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
早期电子二极管存在体积大、需预热、功耗大、易破碎等问题,促使了晶体二极管的发明。
2、晶体二极管又称半导体二极管。
1947年,美国人发明。
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和两个引出端。
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传导性。
现今最普遍的二极管大多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
晶体二极管的核心是PN结,关于PN结首先要了解三个概念。
本征半导体:指不含任何掺杂元素的半导体,如纯硅晶片或纯锗晶片。
P型半导体:掺杂了产生空穴的含较低电价杂质的半导体,如在本征半导体中Si(4+)中掺入Al(3+)的半导体。
N型半导体:掺杂了产生空穴的含较低电价杂质的半导体,如在本征半导体中硅Si(4+)中掺入磷P(5+)的半导体。
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相接触时,就产生一个独特的PN结界面,在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
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PN结。
以PN结为核心结构,加上引线或引脚形成单向导电的二极管。
当外加电压方向由P极指向N极时,导通。
3、晶体二极管分类晶体二极管可按材料不同和PN结结构不同,进行分类。
1)点接触型二极管点接触型二极管是在锗或硅材料的单晶片上压触一根金属针后,再通过电流法而形成的。
其PN结的静电容量小,适用于高频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钟看懂二极管的所有基础知识点
电子元件家族当中,有一种只允许电流由单一方向流过,具有两个电极的元件,称为二极管。
英语:Diode
二极管是现代电子产业的基石。
早期的二极管
早期的二极管包含“猫须晶体(Cats Whisker Crystals)”和真空管(ThermionicValves)。
1904年,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根据“爱迪生效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电子二极管--真空电子二极管。
它是依靠阴极热发射电子到阳极实现导通。
电源正负极接反则不能导电,它是一种能够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
早期电子二极管存在体积大,需预热,功耗大,易破碎等问题促使了晶体二极管的发明。
晶体二极管
又称半导体二极管,1947年,美国人发明。
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和两个引出端。
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传导性。
现今最普遍的二极管大多是使用半导体材料如硅或锗。
晶体二极管结构
关于PN结
晶体二极管的核心是PN结,关于PN结首先要了解三个概念:
本征半导体:
指不含任何掺杂元素的半导体,如纯硅晶片或纯锗晶片。
P型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