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性与恒成立问题
(完整版)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专题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知识点梳理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题型一、常见方法1、已知函数12)(2+-=ax x x f ,xax g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1[∈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3、已知两函数2)(x x f =,m x g x-⎪⎭⎫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题型二、主参换位法(已知某个参数的范围,整理成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1、对于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函数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基本方法:恒成立问题:1. 对于(),x a b ∀∈,()f x k ≥恒成立等价于min ()f x k ≥.2. 对于(),x a b ∀∈,()f x k ≤恒成立等价于max ()f x k ≤.3. 对于[]12,,x x a b ∀∈,12()()f x g 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4. 对于[]12,,x x a b ∀∈,12()()f x g x ≤等价于max min ()()f x g x ≤.5. 对于[],x a b ∀∈,()()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小值min ()0h x ≥.6. 对于[],x a b ∀∈,()()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大值max ()0h x ≤.7.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增,等价于[]min ()0,,f x x a b '≥∈.8. ()f x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等价于[]max ()0,,f x x a b '≤∈.存在性问题:1. ()0,x a b ∃∈,使得()f x k ≥成立,等价于max ()f x k ≥.2. ()0,x a b ∃∈,使得()f x k ≤成立,等价于min ()f x k ≤.3. []12,,x x a b ∃∈,使得12()()f x g x ≥成立,等价于max min ()()f x g x ≥.4. []12,,x x a b ∃∈,使得12()()f x g x ≤,等价于min max ()()f x g x ≤.5. [],x a b ∃∈,使得()()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大值max ()0h x ≥.6. [],x a b ∃∈,使得()()f x g x ≤,等价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h x 在区间[],a b 上的最小值min ()0h x ≤.参变分离:解决有关参数的恒成立问题或存在性问题时经常会用到参变分离的方法:就是在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字母时(一个视为变量,另一个视为参数),可利用不等式的等价变形让两个字母分居不等号的两侧,即不等号的每一侧都是只含有一个字母的表达式,然后可利用一个变量的范围求出另一个变量的范围. 一般情况下,哪个字母范围已知,就将其视为变量(多数情况下是自变量x ),构造关于它的函数,另一个字母(一般为所求)视为参数.一、典型例题1. 已知函数()()24ln 1f x x mx m =-+∈R ,若对任意[]1,e x ∈,都有()0f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 设函数e()ln f x a x x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不等式()0f x <在区间2(0,e ]内有解,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二、课堂练习1. 已知()f x '为函数()f x 的导函数,()()()2e 20e 0x x f x f f x +-'=,当0x >时,()e x af x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 已知函数()()ln f x x a x a =-+∈R .(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设()222g x x x a =-+,若对任意()10,x ∈+∞,均存在[]20,1x ∈,使得()()12f x g x <,求a 的取值范围.三、课后作业1. 已知函数()21()ln 22f x x x m x =+-+,在区间[]1,2单调递减,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 已知函数()(1)ln (1)f x x x a x =+--. 若当(1,)∈+∞x 时,()0>f x ,求a 的取值范围.3. 已知函数()11ln (f x x a ax a =+-∈R 且0)a ≠. (1)若函数()f x 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函数()e x g x x p =-+,若存在[]01,e x ∈使不等式()000e ln x g x x ≥成立,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函数恒成立存在性与有解问题

函数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知识点梳理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例题讲解:题型一、常见方法1、已知函数12)(2+-=ax x x f ,xax g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1[∈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3、已知两函数2)(x x f =,m x g x-⎪⎭⎫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题型二、主参换位法(已知某个参数的范围,整理成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1、对于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 a f x 恒成立a f x ;max a f x 恒成立 a f xmin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 a f x 能成立a f x ;min a f x 能成立 a f xmax3 、恰成立问题的转化: a f x 在M 上恰成立 a f x 的解集为M a f x 在M 上恒成立a f x 在C M 上恒成立R另一转化方法:若x D,f (x) A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 f (x) 在D 上的最小值f min (x) A,若x D, f ( x) B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 f (x) 在D 上的最大值f max (x) B .4、设函数 f x 、g x ,对任意的x1 a , b ,存在x2 c,d ,使得 f x1 g x2 ,则f mi n xg mi n x5、设函数 f x 、g x ,对任意的x1 a , b ,存在x2 c , d ,使得 f x1 g x2 ,则f max xg max x6 、设函数 f x 、g x ,存在x1 a , b ,存在x2 c , d ,使得 f x1 g x2 ,则f m a x xg m i n x7 、设函数 f x 、g x ,存在x1 a , b ,存在x2 c , d ,使得 f x1 g x2 ,则f m i n xg m a xx8、设函数 f x 、g x ,对任意的x1 a , b ,存在x2 c , d ,使得 f x1 g x2 ,设f(x) 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 A ,g(x)在区间[c,d] 上的值域为B, 则A B.9、若不等式 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 f x g x 在区间 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 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 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 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 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 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第 1 页到了积极的作用。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的综合问题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恒成立”与“存在性”的综合问题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恒成立与存在性是两个基本概念,也是学习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恒成立与存在性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其研究内容也是极其庞大的,学生们需要正确理解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利用。
本文将从概念界定、定义、历史背景等方面,对高中数学中“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进行浅谈。
首先,了解恒成立和存在性的定义和概念界定,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中,所谓的“恒成立”是指在某些条件下,某个数学定理或结论的正确性可以永远保持不变,不会因为任何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只要条件满足,定理的正确性就不会改变。
同时,“存在性”指的是某种数学定理或公式的真实存在,无论它到底是否正确,它都可以被实际检验,也就是说它是真实存在的。
其次,要正确理解恒成立与存在性的历史背景。
这两个概念在数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恒成立”就成为了数学的基本理念,是一种对数学理论的基本信念。
而到了中世纪,数学家们发现存在性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为了避免科学谬误,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存在性也很重要。
此外,可以在高中数学学习和教学中更好地引申和应用这两个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恒成立与存在性的区别,并且熟练掌握关于他们的基本概念,以便在实际的学习和应用中准确地使用这两个概念。
此外,教师还应当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检验和深入思考,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这两个概念,而不是单纯的熟记而已。
最后,再次强调,“恒成立”与“存在性”是高中数学学习和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正确理解这两个概念,正确掌握如何在数学研究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素质,也为他们研究更深入的数学问题打下基础。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恒成立问题”与 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一、 恒成立问题”与 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 恒成立问题的转化: a f x 恒成立=a . f x 咧;a _ f x 恒成立=a _ f x min2、 能成立问题的转化: a . f x 能成立=a . f x min ; a 辽f x 能成立=a 辽f x max3、 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 M 上恰成立二 a ■ f x 的解集为l a f x 在M 上恒成立Mu一、a (x 在C R M 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 X • D, f (x) _ A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f (x)在D 上的最小值f min (x)二A , 若X ,D,f(x)乞B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 f (x)在D 上的最大值f max (X )二B .4、设函数f x 、g x ,对任意的X"-a , b 1,存在X 2 • C , d 丨,使得f x i _ g X 2,则f min X -g m in X5、设函数f x 、g x ,对任意的X 1 a,bi , 存在X 2 E fc, d 】,使得代人)兰g(x 2 ),则g X ,存在 x< a , b 1,存在 X 2 • C, d 1,使得 f X 1 - g X 2 ,则 f m ax X —g m i n xg x ,存在x< a , b 1,存在X 2 • C , d 1,使得f 治 -g X 2 ,则f m i n X —g m a x X&设函数f x 、g x ,对任意的x 1 存在X 2乏C , d 】,使得f(x 1 )= gg ),设f(x)在区间[a,b ]上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 ]上的值域为B,则A=B. 9、若不等式f x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y =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二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y =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二g x 图象下方; 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 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 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m axX- g m ax X6、设函数f x 、7、设函数f X 、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2.设函数 f(x)=x2-1,对任意 x∈[32,+∞),f(mx )-4m2f(x)≤f(x -1)+4f(m)恒成立,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解析] ∵f(x)=x2-1,x∈[32,+∞), f(mx )-4m2f(x)≤f(x-1)+4f(m)对 x∈[32,+∞)恒成立. 即(mx )2-1-4m2(x2-1)≤(x-1)2-1+4(m2-1)恒成立. 即(m12-4m2-1)x2+2x+3≤0 恒成立.即m12-4m2-1≤-2xx2-3恒成立. g(x)=-2xx2-3=-x32-x2=-3(x12+32x)=-3(1x+31)2+31. ∵x≥32,∴0<1x≤32,∴当1x=23时,g(x)min=-38. ∴m12-4m2-1≤-83.整理得 12m4-5m2-3≥0,(3m2+1)(4m2-3)≥0. ∵3m2+1>0,∴4m2-3≥0.即:m≥ 23或 m≤- 23.
2x 1
步转化为(ln 2xx11)max (3m成a 立4 . m2 )min
(2)①F(x)=ln(x+2)- 2x
x 1
定义域为:
(-2,-1)∪(-1,+∞).
F′(x)=
x
1
2
2(x 1) 2x (x 1)2
x
1
2
(x
2 1)2
=(x 1)2 2(x 2)
(x 2)(x 1)2
(x
x2 3 2)(x 1)2
,
令F′(x)>0,得单调增区间为 (2,和 3) ( 3,) 令F′(x)<0,得单调减区间为 ( 和3,1) (1, 3)
②不等式f(x+1)≤f(2x+1)-m2+3am+4化为:
恒成立、存在问题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一、恒成立问题例1 已知函数f(x)=x|x-a|+2x.(1)若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求所有的实数a,使得对任意x∈[1,2]时,函数f(x)的图象恒在函数g(x)=2x+1图象的下方.f(x)=x3-6ax2+9a2x(a∈R),当a>0时,若对∀x∈[0,3]有f(x)≤4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例2已知函数f(x)=ax3+bx2-3x(a,b∈R),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y+2=0.(1)求函数f(x)的解析式;(2)若对于区间[-2,2]上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都有|f(x1)-f(x2)|≤c,求实数c的最小值.例3 已知函数f (x )=x -1-a ln x (a ∈R). (1)求证:f (x )≥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 =1; (2)若a <0,且对任意x 1,x 2∈(0,1],都有|f (x 1)-f (x 2)|≤4⎪⎪⎪⎪⎪⎪1x 1-1x 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已知函数f (x )=lg x ,求证:∀x 1,x 2∈(0,+∞),f (x 1)+f (x 2)2≤f ⎝ ⎛⎭⎪⎪⎫x 1+x 22.g (x )=1sin θ·x+ln x 在[1,+∞)上为增函数,且θ∈(0,π),则θ的值为________.二、存在性问题例1 已知函数f (x )=x 3-ax 2+10.(1)当a =1时,求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2)在区间[1,2]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x ,使得f (x )<0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f (x )=x (x -a )2,g (x )=-x 2+(a -1)x +a (其中a为常数).(1)如果函数y =f (x )和y =g (x )有相同的极值点,求a 的值;(2)设a >0,问是否存在x 0∈⎝ ⎛⎭⎪⎫-1,a 3,使得f (x 0)>g (x 0),若存在,请求出实数a 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3 已知函数f (x )=2|x -m |和函数g (x )=x |x -m |+2m -8. (1)若方程f (x )=2|m |在[-4,+∞)上恒有惟一解,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x 1∈(-∞,4],均存在x 2∈[4,+∞), 使得f (x 1)>g (x 2)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教材选修2-1 P20复习题5改编)例 命题“∃x ∈(0,+∞),x 2-ax +1≤0”为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f (x )=mx 33+x 2-x ,m ∈R ,函数f (x )在(2,+∞)上存在单调递增区间,求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 例1【解答】 (1)f (x )=x |x -a |+2x =⎩⎨⎧x 2+(2-a )x ,x ≥a ,-x 2+(2+a )x ,x <a .由f (x )在R 上是增函数,则⎩⎪⎨⎪⎧a ≥-2-a 2,a ≤2+a 2,即-2≤a ≤2,故a 的取值范围为-2≤a ≤2.(2)由题意得对任意的实数x ∈[1,2],f (x )<g (x )恒成立,即x |x -a |<1在[1,2]恒成立,也即x -1x <a <x +1x 在[1,2]恒成立,故当x ∈[1,2]时,只要x -1x 的最大值小于a 且x +1x 的最小值大于a 即可,而当x ∈[1,2]时,⎝ ⎛⎭⎪⎪⎫x -1x ′=1+1x 2>0,从而x -1x 为增函数,由此得⎝ ⎛⎭⎪⎪⎫x -1x max =32; 当x ∈[1,2]时,⎝ ⎛⎭⎪⎪⎫x +1x ′=1-1x 2>0,从而x +1x 为增函数,由此得⎝⎛⎭⎪⎪⎫x +1x min =2, 所以32<a <2.变1【解答】 f ′(x )=3x 2-12ax +9a 2=3(x -a )(x -3a ),故f (x )在(0,a )上单调递增,在(a,3a )上单调递减,在(3a ,+∞)上单调递增.(1)当a ≥3时,函数f (x )在[0,3]上递增, 所以函数f (x )在[0,3]上的最大值是f (3),若对∀x ∈[0,3]有f (x )≤4恒成立,需要有⎩⎪⎨⎪⎧f (3)≤4,a ≥3,解得a ∈∅.(2)当1≤a <3时,有a <3≤3a ,此时函数f (x )在[0,a ]上递增,在[a,3]上递减,所以函数f (x )在[0,3]上的最大值是f (a ),若对∀x ∈[0,3]有f (x )≤4恒成立,需要有⎩⎪⎨⎪⎧f (a )≤4,1≤a <3,解得a =1.(3)当a <1时,有3>3a ,此时函数f (x )在[a,3a ]上递减,在[3a,3]上递增,所以函数f (x )在[0,3]上的最大值是f (a )或者是f (3).由f (a )-f (3)=(a -3)2(4a -3),① 0<a ≤34时,f (a )≤f (3),若对∀x ∈[0,3]有f (x )≤4恒成立,需要有⎩⎪⎨⎪⎧f (3)≤4,0<a ≤34,解得a ∈⎣⎢⎢⎡⎦⎥⎥⎤1-239,34. ②34<a <1时,f (a )>f (3),若对∀x ∈[0,3]有f (x )≤4恒成立,需要有⎩⎪⎨⎪⎧f (a )≤4,34<a <1,解得a ∈⎝ ⎛⎭⎪⎪⎫34,1.综上所述,a ∈⎣⎢⎢⎡⎦⎥⎥⎤1-239,1.例2【解答】 (1)∵f ′(x )=3ax 2+2bx -3,根据题意,得⎩⎨⎧ f (1)=-2,f ′(1)=0,即⎩⎨⎧ a +b -3=-2,3a +2b -3=0,解得⎩⎨⎧a =1,b =0,∴f (x )=x 3-3x .(2)令f ′(x )=3x 2-3=0,即3x 2-3=0,解得x =±1,(-2,-1) (-1,1) (1,2) + - + ∵f (-1)=max min 2. 则对于区间[-2,2]上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都有|f (x 1)-f (x 2)|≤f (x )max -f (x )min =4,所以c ≥4,即c 的最小值为4.变题【解答】 (1)①充分性:当a =1时,f (x )=x -1-ln x ,f ′(x )=1-1x =x -1x ,所以当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当0<x <1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0,1)上是减函数,所以f (x )≥f (1)=0.②必要性.f ′(x )=1-a x =x -ax ,其中x >0.(i)当a ≤0时,f ′(x )>0恒成立,所以函数f (x )在(0,+∞)上是增函数. 而f (1)=0,所以当x ∈(0,1)时,f (x )<0,与f (x )≥0恒成立相矛盾. 所以a ≤0不满足题意. (ii)当a >0时,因为当x >a 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a ,+∞)上是增函数; 当0<x <a 时,f ′(x )<0,所以函数f (x )在(0,a )上是减函数. 所以f (x )≥f (a )=a -1-a ln a .因为f (1)=0,所以当a ≠1时,f (a )<f (1)=0,此时与f (x )≥0恒成立相矛盾. 所以a =1,综上所述,f (x )≥0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a =1.(2)由(1)可知,当a <0时,函数f (x )在(0,1]上是增函数,又函数y =1x 在(0,1]上是减函数,不妨设0<x 1≤x 2≤1,则|f (x 1)-f (x 2)|=f (x 2)-f (x 1),⎪⎪⎪⎪⎪⎪⎪⎪1x 1-1x 2=1x 1-1x 2, 所以|f (x 1)-f (x 2)|≤4⎪⎪⎪⎪⎪⎪⎪⎪1x 1-1x 2等价于f (x 2)-f (x 1)≤4x 1-4x 2,即f (x 2)+4x 2≤f (x 1)+4x 1. 设h (x )=f (x )+4x =x -1-a ln x +4x .则|f (x 1)-f (x 2)|≤4⎪⎪⎪⎪⎪⎪⎪⎪1x 1-1x 2等价于函数h (x )在区间(0,1]上是减函数. 因为h ′(x )=1-a x -4x 2=x 2-ax -4x 2,所以所证命题等价于证x 2-ax -4≤0在x ∈(0,1]时恒成立,即a ≥x -4x 在x ∈(0,1]上恒成立,即a 不小于y =x -4x 在区间(0,1]内的最大值.而函数y =x -4x 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所以y =x -4x 的最大值为-3, 所以a ≥-3.又a <0,所以a ∈[-3,0).θ=π2 【解析】 由题意,g ′(x )=-1sin θ·x 2+1x≥0在[1,+∞)上恒成立,即sin θ·x -1sin θ·x 2≥0在[1,+∞)上恒成立.∵θ∈(0,π),∴sin θ>0.故sin θ·x -1≥0在[1,+∞)上恒成立,只需sin θ·1-1≥0,即sin θ≥1,只有sin θ=1.结合θ∈(0,π),得θ=π2.存在问题【解答】 (1)当a =1时,f ′(x )=3x 2-2x ,f (2)=14, 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斜率k =f ′(2)=8, 所以曲线y =f (x )在点(2,f (x ))处的切线方程为 8x -y -2=0.(2)解法一:f ′(x )=3x 2-2ax =3x ⎝⎛⎭⎪⎪⎫x -23a (1≤x ≤2), 当23a ≤1,即a ≤32时,f ′(x )≥0,f (x )在[1,2]上为增函数, 故f (x )min =f (1)=11-a ,所以11-a <0,a >11,这与a ≤32矛盾.当1<23a <2,即32<a <3时,当1≤x <23a ,f ′(x )<0;当23a <x ≤2,f ′(x )>0,所以x =23a 时,f (x )取最小值,因此有f ⎝ ⎛⎭⎪⎪⎫23a <0,即827a 3-49a 3+10=-427a 3+10<0,解得a >3352,这与32<a <3矛盾;当23a ≥2,即a ≥3时,f ′(x )≤0,f (x )在[1,2]上为减函数,所以f (x )min =f (2)=18-4a ,所以18-4a <0,解得a >92,这符合a ≥3.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为a >92.解法二:由已知得:a >x 3+10x 2=x +10x2,设g (x )=x +10x 2(1≤x ≤2),g ′(x )=1-20x3,∵1≤x ≤2,∴g ′(x )<0,所以g (x )在[1,2]上是减函数.g (x )min =g (2),所以a >92.【解答】 (1)f (x )=x (x -a )2=x 3-2ax 2+a 2x , 则f ′(x )=3x 2-4ax +a 2=(3x -a )(x -a ),令f ′(x )=0,得x =a 或a3,而g (x )在x =a -12处有极大值.∴a -12=a ⇒a =-1,或a -12=a 3⇒a =3.综上,a =3或a =-1.(2)假设存在,即存在x 0∈⎝ ⎛⎭⎪⎫-1,a 3,使得 f (x 0)-g (x 0)=x 0(x 0-a )2-[-x 20+(a -1)x 0+a ]=x 0(x 0-a )2+(x 0-a )(x 0+1)=(x 0-a )[x 20+(1-a )x 0+1]>0,当x 0∈⎝ ⎛⎭⎪⎫-1,a 3时,又a >0,故x 0-a <0, 则存在x 0∈⎝ ⎛⎭⎪⎫-1,a 3,使得x 20+(1-a )x 0+1<0. ①当a -12>a 3,即a >3时,由⎝ ⎛⎭⎪⎫a 32+(1-a )⎝ ⎛⎭⎪⎫a 3+1<0得a >3或a <-32,∴a >3;②当-1≤a -12≤a 3,即0<a ≤3时,4-(a -1)24<0得a <-1或a >3,∴a 无解.综上,a >3.【解答】 (1)f ′(x )=-x 2-23x +53,令f ′(x )>0,即x 2+23x -53<0,解得-53<x <1,∴f (x )的单调增区间为⎝ ⎛⎭⎪⎫-53,1;单调减区间为⎝ ⎛⎭⎪⎫-∞,-53和(1,+∞).(2)由(1)可知:当x ∈[0,1]时,f (x )单调递增,∴当x ∈[0,1]时,f (x )∈[f (0),f (1)],即f (x )∈[-4,-3].又g ′(x )=3x 2-3a 2,且a ≥1,∴当x ∈[0,1]时,g ′(x )≤0,g (x )单调递减,∴当x ∈[0,1]时,g (x )∈[g (1),g (0)],即g (x )∈[-3a 2-2a +1,-2a ],又对于任意x 1∈[0,1],总存在x 0∈[0,1],使得f (x 1)=g (x 0)成立⇔[-4,-3]⊆[-3a 2-2a +1,-2a ],即⎩⎪⎨⎪⎧-3a 2-2a +1≤-4,-3≤-2a ,解得1≤a ≤32.【解答】 (1)由f (x )=2|m |在x ∈[-4,+∞)上恒有惟一解, 得|x -m |=|m |在x ∈[-4,+∞)上恒有惟一解. 当x -m =m 时,得x =2m ,则2m =0或2m <-4, 即m <-2或m =0.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m <-2或m =0.(2)f (x )=⎩⎨⎧2x -m (x ≥m ),2m -x (x <m ),原命题等价为f (x 1)min >g (x 2)min .①当4≤m ≤8时,f (x )在(-∞,4]上单调递减,故f (x )≥f (4)=2m -4,g (x )在[4,m ]上单调递减,[m ,+∞)上单调递增,故g (x )≥g (m )=2m -8,所以2m -4>2m -8,解得4<m <5或m >6.所以4<m <5或6<m ≤8.②当m >8时,f (x )在(-∞,4]上单调递减,故f (x )≥f (4)=2m -4,g (x )在⎣⎢⎢⎡⎦⎥⎥⎤4,m 2单调递增,⎣⎢⎢⎡⎦⎥⎥⎤m 2,m 上单调递减,[m ,+∞)上单调递增,g (4)=6m -24>g (m )=2m -8,故g (x )≥g (m )=2m -8,所以2m -4>2m -8, 解得4<m <5或m >6.所以m >8.③0<m <4时,f (x )在(-∞,m ]上单调递减,[m,4]上单调递增, 故f (x )≥f (m )=1.g (x )在[4,+∞)上单调递增,故g (x )≥g (4)=8-2m ,所以8-2m <1,即72<m <4.④m ≤0时,f (x )在(-∞,m ]上单调递减,[m,4]上单调递增, 故f (x )≥f (m )=1.g (x )在[4,+∞)上单调递增,故g (x )≥g (4)=8-2m ,所以8-2m <1,即m >72(舍去).综上,m 的取值范围是⎝⎛⎭⎪⎪⎫72,5∪(6,+∞).【答案】 a ≥2【解析】 原命题等价为∃x ∈(0,+∞),x 2+1x ≤a ,令f (x )=x 2+1x =x +1x ≥2,所以a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在性与恒成立问题
1.已知函数f(x)=⎩
⎨⎧ln(1-x) x<0(x-1)3+1 x≥0 ,若存在x 0,使得f(x 0)<ax 0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0)⋃ (34
,+∞) 。
解析:分别作函数f(x) =⎩
⎨⎧ln(1-x) x<0(x-1)3+1 x≥0 和g(x)=ax 0的图像,数形结合观察。
结合计算可求。
依题意知,函数f(x) =⎩⎨⎧ln(1-x) x<0(x-1)3+1 x≥0 的图像可以在函数g(x)=ax 的图像的下方。
易知当a<0时恒满
足,当a=0时直线为x 轴,不可能成立,当a>0时,
在第一象限,直线必须在f(x)图像切线的上方。
不妨设切点为(x 0,(x 0-1)3+1),f ’(x)=3(x-1)2,故
a=3(x 0-1)2,切线方程为:y-[(x 0-1)3+1]= 3(x 0-1)2(x-x 0)
由切线过原点(0,0),得x 0=32 ,代入得a=34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0)⋃ (34 ,+∞) 。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0x xe ax a -+<的非空解集中无整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B )
(A )221[,)53e e (B )1[,)34e e
(C )1[,]3e e (D
)[]4e e 解析:原不等式可化为xe x <a(2x-1),依题意,不等式有解且解集中不含整数。
不妨设f(x)=xe x ,g(x)=a(2x-1),则函数f(x)=xe x 的图像必须有部分在函数g(x)=a(2x-1)图像的下方,且交点之间不含整数。
由f ’(x)=e x (x+1)知当x<-1时,f(x)为减函数,当x>-1时,f(x)为增函数.注意到x<0时f(x)<0,f(0)=0,函数g(x)的图像是经过
(12
,0)的直线。
作图如下:由图可知直线的斜率必须小于切线的斜率,且f(-1)≥
g(-1),即-1e ≥ -3a,得a≥ 13e
,由此可判断选B 。
求上限计算方法同题1.
3.已知函数f(x)=3mx-1x
-(3+m)lnx ,若对任意的m ∈ (4,5),x 1,x 2∈ [1,3],恒有(a-ln3)
m-3ln3>|f(x 1)-f(x 2)|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76
,+∞) 。
解析:由f(x)= 3mx-1x -(3+m)lnx,且m ∈ (4,5)得:x ∈ (1,3)时f′ (x)=3m+1x 2 -3+m x
=(3x-1)(mx-1)x 2 >0,则f(x)在[1,3]上单调递增,则任意1,x 2∈ [1,3],恒有(a-ln3)
m-3ln3>|f(x 1)-f(x 2)|成立,即为(a-ln3)m-3ln3>|f(x 1)-f(x 2)|max =f(3)-f(1)=6m+23
-(3+m)ln3,则(a-6)m-23 >0对任给m ∈ (4,5)成立。
即⎩
⎨⎧4(a-6)-23 ≥ 05(a-6)-23 ≥ 0 ,解得a≥376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