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完整版)恒成立存在性问题
专题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知识点梳理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题型一、常见方法1、已知函数12)(2+-=ax x x f ,xax g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1[∈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3、已知两函数2)(x x f =,m x g x-⎪⎭⎫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题型二、主参换位法(已知某个参数的范围,整理成关于这个参数的函数)1、对于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之欧阳与创编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战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办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年夜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上的值域为B,则A B.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示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界说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年夜于a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办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作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中数学x恒成立、存在性问题解决办法
恒成立、存在性问题解决办法总结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 ,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 i n m i 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 a x m 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 题型一、简单型1、已知函数12)(2+-=ax x x f ,xax g =)(,其中0>a ,0≠x . 1)对任意]2,1[∈x ,都有)()(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构造新函数) 2)对任意]4,2[],2,1[21∈∈x x ,都有)()(21x g x f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转化)简解:(1)由12012232++<⇒>-+-x x x a x a ax x 成立,只需满足12)(23++=x x x x ϕ的最小值大于a 即可.对12)(23++=x xx x ϕ求导,0)12(12)(2224>+++='x x x x ϕ,故)(x ϕ在]2,1[∈x 是增函数,32)1()(min ==ϕϕx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320<<a .2、设函数b x x a x h ++=)(,对任意]2,21[∈a ,都有10)(≤x h 在]1,41[∈x 恒成立,求实数b 的范围. 分析:思路、解决双参数问题一般是先解决一个参数,再处理另一个参数.以本题为例,实质还是通过函数求最值解决.方法1:化归最值,10)(10)(max ≤⇔≤x h x h ;方法2:变量分离,)(10x xab +-≤或x b x a )10(2-+-≤; 方法3:变更主元(新函数),0101)(≤-++⋅=b x a xa ϕ,]2,21[∈a简解:方法1:对b x xax h ++=)(求导,22))((1)(xa x a x x a x h +-=-=',(单调函数) 由此可知,)(x h 在]1,41[上的最大值为)41(h 与)1(h 中的较大者.⎪⎩⎪⎨⎧-≤-≤⇒⎪⎩⎪⎨⎧≤++≤++⇒⎪⎩⎪⎨⎧≤≤∴ab ab b a b a h h 944391011041410)1(10)41(,对于任意]2,21[∈a ,得b 的取值范围是47≤b . 3、已知两函数2)(x x f =,m x g x-⎪⎭⎫ ⎝⎛=21)(,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解析:对任意[]2,01∈x ,存在[]2,12∈x ,使得()21)(x g x f ≥等价于m x g x-⎪⎭⎫ ⎝⎛=21)(在[]2,1上的最小值m -41不大于2)(x x f =在[]2,0上的最小值0,既041≤-m ,∴41≥m题型二、更换主元法1、对于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求使不等式212x px p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问题及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x  ̄-
5 x4 -6 >0
将不 等式 恒成 立 问题 转 化 为 函数 求 最 值 问题 , 是
g
1 ( ) > 。 ,
z
.
一
3 3 z z +2 > o。 。
,
, 解得 解 得
解决 恒成 立 问题最 常用 的方 法. 一 般 的题 型 有 如 下 2 种: ① 不等式 - 厂 ( ) >A 在 区间 D 上 恒 成 立∞ 在 区间 D上 _ 厂 ( ) > A∞ 厂( z ) 的下 界 大 于 A;② 不 等 式
解 析 当z — o 时 , 厂 ( z ) 一 1 ≥ o 成 立, n E R . 当x E 恒成立问 题及存在性 Q
( 0 , +c x 3 ) 时, 厂 ( ) 一e z 一口 z ≥0成 立 , 即 E
+o o ) 时, 都有 / ’ ( z) ≥ 0成 立 , 求 实数 的取 值 范 围.
” 0 , 解得 z 一0或 一 或z : = . 对区间[ 一 一÷, , _ 去 I ] 分
2 种 情况讨 论 :
运 用这种 方 法解决 恒 成立 问题 的步骤 是 : 将参 数 与变量 分 离 , 化为 g ( ) ≥厂( z ) ( 或g ( ) ≤ 厂 ( ) ) 恒 成立 的形 式 ; 求. 厂 ( z ) 在 z∈D 上 的最 大 ( 或 最 小) 值; 解 不 等 式 g( ) ≥f ( z )( 或 g( ) ≤
z 一1 处取 得 最小值 g( 1 ) = = : e . 则 口 ≤e .
含 参 数 不等 式 的恒 成 立 问题 及 存 在 性 问 题 是 历
年 高考 的热点 , 特 别是 以导 数 为背 景 的题 型更 是 在 高
(完整word版)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题策略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 ,b]上的值域为A ,g (x)在区间[c,d ]上的值域为B ,则A B.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于高考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
“恒成立问题”的解法常用方法:①函数性质法; ②主参换位法; ③分离参数法;④数形结合法。
、函数性质法 1. 一次函数型:给定一次函数f(x) ax b(a 0),若y f (x)在[m,n ]内恒有f (x) 0 ,则根据函数的图象(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 ;(;))【同理,若在[m,n ]内恒有f(x) 0,A则有f(m)阴7例1.对满足 * m 略解:不等式即为 2x (x 1)p x 2 x 的取值范围。
2的所有实数 P ,求使不 (x 1)p x 2 2x 10,设 f (p) 1,则f(p)在[2,2]上恒大 于0,故有: f( 2) f(2) 0, 即 x 2 x 4x 3 0 1 或 x 3. 2.二次函数: ①.若二次函数 f(x) 2 ax bx c(a 0) 0 (或0 )在 R 上恒成立,则有 a 0 (或 a 0); 0 0②.若二次函数 f(x)ax 2 bx c(a 0) 0 (或 0 )在指定区间上恒成立,可以利用韦达定 理以及根的分布等知识求解。
例2.已知函数f x 2mx 2 24 m x 1, g x mx ,若对于任一实数 x , f (x)与g(x)的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A . (0 , 2) B• (0 , 8) C (2 , 8) D •(—汽 0)选Bo例3.设f (x) 2x 2ax 2,当x [ 1,)时, 都有 f (x) a 恒成立,a 的取值范围。
解:设F(x)f (x) a 2ax 2 a , (1)当 4(a 1)(a2) 0时,即2 a1时,对一切x [ 1, ),F(x) 0恒成立;(2)当4(a 1)(a 2) 0时,由图可得以下充要条件:f( 1) 0 即 a 3 03.其它函数:容易分离出参数与变量,但函数的最值却难以求出时,可考虑把主元与参数换个位置,再 结合其它知识,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方法总结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方法总结一、构建函数构建适当的函数,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能利用函数的性质来解决的问题。
1、构建一次函数众所周知,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要使一次函数在某一区间内恒大于(或小于)零,只需一次函数在某区间内的两个端点处恒大于(或小于)零即可。
例1:若x∈(-2,2),不等式kx+3k+1>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构建函数f(x)= kx+3k+1,则原问题转化为f(x)在x∈(-2,2)内恒为正。
若k=0,则f(x)=1>0恒成立;若k≠0,则f(x)为一次函数,问题等价于f(-2)>0,f(2)>0,解之得k∈(- ,+∞)。
例2:对m≤2的一切实数m,求使不等式2x-1>m(x -1)都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解:原问题等价于不等式:(x -1)m-(2x-1)<0,设f(m)=(x -1)m-(2x-1),则原问题转化为求一次函数f(m)或常数函数在[-2,2]内恒为负值时x的取值范围。
(1)当x -1=0时,x=±1。
当x=1时,f(m)<0恒成立;当x=-1时,f(m)<0不成立。
(2)当x -1≠0时,由一次函数的单调性知:f(m)<0等价于f(-2)<0,且f(2)<0,即<x<;综上,所求的x∈()。
2、构建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是中学数学中的重点内容,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及相关性质来解决恒成立问题,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变得容易解决。
例3:若x≥0,lg(ax +2x+1)∈R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构造函数g(x)= ax +2x+1,则原问题等价于:当x≥0时,g(x)恒大于0。
若a=0且x≥0,则g(x)= 2x+1>0恒成立;若a≠0,则g(x)为二次函数,当a<0时,显然当x≥0时不能使g(x)恒大于0,仅当a>0时,要使当x≥0时,g(x)恒大于0,只需Δ<0或△≥0-≤0g(0)>0,解之得:a>0∴a的取值范围为[0,+∞)。
求解有关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的四种策略
求解有关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的四种策略对于有关恒成立、存在性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往往以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形式出现,同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知识进行考查,在高考中多以压轴题或压轴题中的压轴问的形式出现。
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关键是细心审题及恰当地转化。
现就如何求解恒成立、存在性问题中的参数问题加以分析。
方法1:分离参数法例1.设函数f(x)=lnx-ax,g(x)=ex-ax,其中a为实数。
若f(x)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且g(x)在(1,+∞)上有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f`(x)=-a,g`(x)=ex-a,由题意得f`(x)≤0对x∈(1,+∞)恒成立,即a≥对x∈(1,+∞)恒成立,所以a≥1。
因为g`(x)=ex-a在x∈(1,+∞)上是单调增函数,所以g`(x)>g`(1)=e-a。
又g(x)在(1,+∞)上有最小值,则必有e-a<0,即a>e。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e,+∞)。
点评:求解问题的切入点不同,求解的难度就有差异。
在恒成立问题中有时需要取交集,有时需要取并集,本题解法需要取交集。
一般而言:在同一问题中,若是对自变量作分类讨论,其结果要取交集;若是对参数作分类讨论,其结果要取并集。
方法2:构造函数法例2.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B.(-∞,1]C.[-2,1]D.[-2,0]解:当x≤0时,|f(x)|≥axx2-(2+a)x≥0,对x≤0恒成立。
记g(x)=x2-(2+a)x=(x-)2-。
当<0即a<-2时,g(x)的最小值为-,不可能满足条件。
当≥0即a≥-2时,g(x)的最小值为0,满足题意。
当x>0时,|f(x)|≥axln(1+x)-ax≥0a≤,对x>0恒成立。
令θ(x)=,则θ`(x)=。
设t=x+1,则t>1。
记L(t)=-lnt,则L`(t)=<0,所以L(t)在t∈(1,+∞)上为减函数。
高考数学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的类型及方法处理
高考数学恒成立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的类型及方法处理函数与不等式的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 问题。
这类问题在各类考试以及高考中都屡见不鲜。
感觉题型变化无常,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方法去处理,一直困扰着学生,感到不知如何下手。
在此为了更好的准确地把握快速解决这类问题,本文通过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一些常规处理。
一、函数法1. 构造一次函数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来解决对于一次函数],[),0()(n m x k b kx x f ∈≠+=有:⎩⎨⎧<<⇔<⎩⎨⎧>>⇔⎩⎨⎧><⎩⎨⎧>>⇔>0)(0)(0)(;)(0)(0)(00)(00)(n f m f x f n f m f n f k m f k x f 恒成立或恒成立例1 若不等式221x mx m ->-对满足22m -≤≤的所有m 都成立,求x 的范围。
解析:将不等式化为:0)12()1(2<---x x m ,构造一次型函数:)12()1()(2---=x m x m g 原命题等价于对满足22m -≤≤的m ,使0)(<m g 恒成立。
由函数图象是一条线段,知应⎪⎩⎪⎨⎧<---<----⇔⎩⎨⎧<<-0)12()1(20)12()1(20)2(0)2(22x x x x g g解得1122x -+<<x的范围是11(22x -+∈。
小结:解题的关键是将看来是解关于x 的不等式问题转化为以m 为变量,x 为参数的一次函数恒成立问题,再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或单调性解题。
练习:(1)若不等式01<-ax 对[]2,1∈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对于40≤≤p 的一切实数,不等式342-+>+p x px x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
(答案:或)2. 构造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及二次方程根的分布来解决。
高中数学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1.单变量型恒成立问题方法一:参变量分离法解恒成立问题例1.已知函数f(x)=lnx+ax+1,若f(x)<0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f(x)=lnx+ax+1<0在(0,+∞)上恒成立,∴a<-lnx-1x,x∈(0,+∞),即a<(-lnx-1x)min令H(x)=-lnx-1x,x∈(0,+∞),H′(x)=lnxx²当x∈(0,1)时,H′(x)<0,H(x)在(0,1)上单调递减当x∈(1,+∞)时,H′(x)>0,H(x)在(1,+∞)上单调递增∴H(x)min=H(1)=-1∴a<-1例2.已知函数f(x)=1xlnx(x>0,x≠1),求函数f(x)单调区间,解:f(x)=1xlnx的定义域为(0,1)∪(1,+∞),f′(x)=-(lnx+1)(xlnx)²令f′(x)>0,则0<x<1e;令f′(x)<0,则1e<x<1或x>1∴f(x)的增区间为(0,1e),减区间为(1e,1)和(1,+∞)例3.已知22x>xa对任意x∈(0,1)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两边取自然对数:1xln2>alnx,即1xlnx<aln2,x∈(0,1)∴aln2>(1xlnx)max,x∈(0,1)∵f(x)在(0,1e)上单调递增,在(1e,1)上单调递减,∴f(x)max=f(1e)=-e∴aln2>-e,即a>-eln2必背结论一:恒成立问题与函数最值的相互转化若函数f(x)在区间D上存在最小值f(x)min和最大值f(x)max.⑴∀x∈D,都有f(x)>M⇔f(x)min>M⑵∀x∈D,都有f(x)≥M⇔f(x)min≥M⑶∀x∈D,都有f(x)<M⇔f(x)min<M⑷∀x∈D,都有f(x)≤M⇔f(x)min≤M若函数f(x)在区间D上不存在最大(小)值,且值域为(m,n),则⑴∀x∈D,都有f(x)>M⇔m≥M⑵∀x∈D,都有f(x)≥M⇔m≥M⑶∀x∈D,都有f(x)<M⇔n≤M⑷∀x∈D,都有f(x)≤M⇔n≤M方法二:分类讨论法解决恒成立问题例1.已知函数f(x)=lnx+ax+1,若f(x)<0恒成立,求a取值范围.解:∵f(x)=lnx+ax+1∴f′(x)=1x+a=1x-(-a)①当-a≤0,即a≥0时,f′(x)>0,即f(x)在(0,+∞)上单调递增∵f(1)=a+1>0,这与f(x)<0矛盾,∴a≥0不合题意.②当-a>0,即a<0时,令f′(x)>0,则0<x<-1a;令f′(x)<0,则x>-1a∴f(x)在(0,-1a)上单调递增,在(-1a,+∞)上单调递减∴f(x)max=f(-1a)=ln(-1a)<0=ln1∴-1a<1,即a<-1例2.【2017年全国3卷】已知函数f(x)=x-1-alnx,若f(x)≥0恒成立,求a的值.解:f(x)的定义域为(0,+∞),①若a≤0,因为=-12+aln2<0,所以不满足题意;②若a>0,由f′(x)=1-ax=x-ax知,当x∈(0,a)时,f′(x)<0;当x∈(a,+∞)时,f′(x)>0,所以f(x)在(0,a)上单调递减,在(a,+∞)上单调递增,故x=a是f(x)在x∈(0,+∞)上的唯一极小值点也是最小值点.由于f(1)=0,所以当且仅当a=1时,f(x)≥0,故a=1.例3.【2015年全国2卷】已知函数f(x)=e mx+x²-mx⑴证明:f(x)在(-∞,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⑵若对于任意x1,x2∈[-1,1],都有|f(x1)-f(x2)|≤e-1,求m的取值范围.解:⑴∵f(x)=e mx+x²-mx,∴f′(x)=me mx+2x-mf′′(x)=m²e mx+2≥0在R上恒成立,∴f′(x)=me mx+2x-m在R上单调递增而f′(0)=0,∴x>0时,f′(x)>0;x<0时,f′(x)<0∴f(x)在(-∞,0)单调递减,在(0,+∞)单调递增;⑵由⑴知f(x)min=f(0)=1当m=0时,f(x)=1+x²,此时f(x)在[-1,1]上的最大值是2∴此时|f(x1)-f(x2)|≤e-1成立当m≠0时,f(1)=e m+1-m,f(-1)=e-m+1+m令g(m)=f(1)-f(-1)=e m-e-m-2m,在R上单调递增而g(0)=0,∴m>0时,g(m)>0,即f(1)>f(-1)∴m<0时,,g(m)<0,即f(1)<f(-1)当m>0时,|f(x1)-f(x2)|≤f(1)-1=e m-m≤e-1,即0<m<1当m<0时,|f(x1)-f(x2)|≤f(-1)-1=e-m+m=e-m-(-m)≤e-1,即-1<m<0综上所述:m∈(-1,1)方法三:“端点值代入型”恒成立问题例1.【2006全国2卷理20】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令g(x)=(x+1)ln(x+1)-ax,则g′(x)=ln(x+1)+1-a令g′(x)=0,即x=e a-1-1当a≤1时,对所有的x>0都有g′(x)>0,∴g(x)在[0,+∞)上为单调增函数,又g(0)=0,∴当x≥0时,有g(x)≥g(0),即当a≤1时都有f(x)≥ax,∴a≤1成立当a>1时,对于0<x<e a-1-1时,g′(x)<0∴g(x)在(0,e a-1-1)上为单调减函数,又g(0)=0,∴对于0<x<e a-1-1时,有g(x)<g(0),即f(x)<ax,∴当a>1时,f(x)≥ax不一定成立综上所述:a∈(-∞,1]例2.【2007全国1卷理20⑵】设函数f(x)=e x-e-x.若对所有的x≥0,都有f(x)≥ax 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解:f′(x)=e x+e-x,由于e x+e-x≥2e x·e-x=2,故f′(x)≥2令g(x)=f(x)-ax,g′(x)=e x+e-x-a⑴若a≤2,当x>0时,g′(x)=e x+e-x-a>2-a≥0∴g(x)在(0,+∞)上为增函数,∴x≥0,g(x)≥g(0),即f(x)≥ax⑵当a>2,方程g′(x)=0的正根为x1=ln a+a²-42此时,若x∈(0,x1)时,g(x)<g(0)=0,即f(x)<ax,与题设f(x)≥ax相矛盾.综上所述:a∈(-∞,2].例3.【2008全国2卷理22⑵】设函数f(x)=sinx 2+cosx.⑴求f (x )的单调区间;⑵若对所有的x ≥0,都有f (x )≤a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⑴f ′(x )=(2+cosx )cosx -sinx (-sinx )(2+cosx )²=2cosx +1(2+cosx )²当2k π-2π3<x <2k π+2π3(k ∈Z )时,cosx >-12,即f ′(x )>0;当2k π+2π3<x <2k π+4π3(k ∈Z )时,cosx <-12,即f ′(x )<0;因此f (x )在每一个区间(2kπ-2π3,2kπ+2π3)(k ∈Z )是增函数,f (x )在每一个区间(2kπ+2π3,2kπ+4π3)(k ∈Z )是减函数,⑵令g (x )=ax -f (x ),则g ′(x )=a -2cosx +1(2+cosx )²=a -22+cosx +3(2+cosx )²=3(12+cosx -13)²+a -13故当a ≥13时,g ′(x )≥0.又g (0)=0,所以当x ≥0时,g (x )≥g (0)=0,即f (x )≤ax .当0<a <13时,令h (x )=sinx -3ax ,则h ′(x )=cosx -3a .故当x ∈[0,arccos 3a )时,h ′(x )>0,因此h (x )在[0,arccos 3a )上单调递增.故当x ∈(0,arccos 3a )时,h (x )>h (0)=0,sinx >3ax .于是,当x ∈(0,arccos 3a )时,f (x )=sinx 2+cosx >sinx 3>ax .当a ≤0时,有f (π2)=12>0≥a ·π2综上所述:a ∈[13,+∞)例4.【2014全国2卷理21】已知函数f (x )=e x -e -x -2x .设g (x )=f (2x )-4bf (x ),当x >0时,g (x )>0,求b max .解:由f (x )得f ′(x )=e x +e -x -2≥2e x ·e -x -2=0,即f ′(x )≥0,当且仅当e x =e -x ,即x =0时,f ′(x )=0,∴函数f (x )在R 上为增函数;g (x )=f (2x )-4bf (x )=e 2x -e -2x -4b (e x -e -x )+(8b -4)x ,则g '(x )=2[e 2x +e -2x -2b (e x +e -x )+(4b -2)]=2[(e x +e -x )2-2b (e x +e -x )+(4b -4)]=2(e x +e -x -2)(e x +e -x -2b +2).①∵e x +e -x ≥2,e x +e -x +2≥4,∴当2b ≤4,即b ≤2时,g '(x )≥0,当且仅当x =0时取等号,从而g (x )在R 上为增函数,而g (0)=0,∴x >0时,g (x )>0,符合题意.②当b >2时,若x 满足2<e x +e -x <2b -2即0<x <ln (b -1+b ²-2b )时,g '(x )<0,又由g (0)=0知,当0<x ≤ln (b -1+b ²-2b )时,g (x )<0,不符合题意.综合①、②知,b ≤2,得b 的最大值为2.2.单变量型存在性问题例1.f (x )=xlnx ,g (x )=-x ²+ax -3.若存在x ∈[1e ,e ],使得2f (x )>g (x )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由2f (x )>g (x )得,2xlnx >-x ²+ax -3∴a <2xlnx +x ²+3x=2lnx +x +3x ∴a <(2lnx +x +3x )max ,x ∈[1e,e ],令H (x )=2lnx +x +3x ,x ∈[1e ,e ],则H ′(x )=2x +1-3x ²=(x +3)(x -1)x ²当x ∈[1e ,1]时,H ′(x )<0,则H (x )在[1e,1]上单调递减当x ∈(1,e ]时,H ′(x )>0,则H (x )在(1,e ]上单调递增∵H (1e )-H (e )=(-2+1e +3e )-(2+e +3e )=2e -2e -4>0∴H (1e )>H (e ),∴a <H (1e )=3e +1e-2例2.已知函数f (x )=x -alnx ,g (x )=-a +1x(a ∈R ).若存在[1,e ]上存在一点x 0,使得f (x 0)<g (x 0)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令H (x )=f (x )-g (x )=x -alnx +a +1x,x ∈[1,e ]H ′(x )=1-a x -a +1x ²=(x +1)[x -(a +1)]x ²,由题意知∃x ∈[1,e ],使得H (x )<0,∴H (x )min <0当a +1≥e ,即a ≥e -1时,H ′(x )<0,H (x )在[1,e ]上单调递减∴H (x )min =H (e )=e -a +a +1e <0,∴a >e ²+1e -1当a +1≤1,即a ≤0时,H (x )在[1,e ]上单调递增∴H (x )min =H (1)=a +2<0∴a <-2当1<a +1<e 时,H (x )在[1,a +1)上递减,在(a +1,e ]上递增,∴H (x )min =H (a +1)=a +2-aln (a +1)<0令a +1=x ,则φ(x )=x +1-(x -1)lnx ,x ∈(1,e )φ′(x )=1-lnx -x -1x=1x -lnx ,令φ′(x )=0,设其解为x 0∴则φ(x )在(1,x 0)上递增,在(x 0,e )上递减φ(x )min =(φ(1),φ(e ))min =2,即H (x )min =2这与H (x )min <0相矛盾,与题意不合,综上所述:a ∈(-∞,-2)∪(e ²+1e -1,+∞)必背结论二:存在性问题与函数最值的相互转化若函数f (x )在区间D 上存在最小值f (x )min 和最大值f (x )max ,则⑴∃x ∈D ,使得f (x )>M ⇔f (x )max >M⑵∃x ∈D ,使得f (x )≥M ⇔f (x )max ≥M⑶∃x ∈D ,使得f (x )<M ⇔f (x )min <M⑷∃x ∈D ,使得f (x )≤M ⇔f (x )min ≤M若函数f (x )在区间D 上不存在最大(小)值,且值域为(m ,n ),则⑴∃x ∈D ,使得f (x )>M ⇔n >M⑵∃x ∈D ,使得f (x )≥M ⇔n >M⑶∃x ∈D ,使得f (x )<M ⇔m <M⑷∃x ∈D ,使得f (x )≤M ⇔m <M3.双变量型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必背结论三存在性问题与函数最值的相互转化⑴∀x 1∈[a ,b ],总∃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ax ≤g (x 2)max ;⑵∀x 1∈[a ,b ],总∃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in ≥g (x 2)min ;⑶∃x 1∈[a ,b ],∀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in ≤g (x 2)min ;⑷∃x 1∈[a ,b ],∀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ax ≤g (x 2)max ;⑸∀x 1∈[a ,b ],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ax ≤g (x 2)min ;⑹∀x 1∈[a ,b ],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in ≤g (x 2)max ;⑺∃x 1∈[a ,b ],总∃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in ≤g (x 2)max ;⑻∃x 1∈[a ,b ],总∃x 2∈[m ,n ],使得f (x 1)≥g (x 2)⇔f (x 1)max ≤g (x 2)min ;例1.f (x )=lnx -x 4+34x -1.设g (x )=x ²-2bx +4,若对任意的x 1∈(0,2),存在x 2∈[1,2],使得f (x 1)≥g (x 2),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解:f (x )=lnx -x 4+34x -1,x ∈(0,2),f ′(x )=1x -14-34x ²=-(x -1)(x -3)4x ²当x ∈(0,1)时,f ′(x )<0,f (x )在(0,1)上递减当x ∈(1,2)时,f ′(x )>0,f (x )在(1,2)上递增∴f (x )min =f (1)=-12由题意知,f (x )min ≥g (x ),∃x ∈[1,2]∴∃x ∈[1,2],使得x ²-2bx +4≤-12,即b ≥12(x +92x )∴[12(x +92x )]min ≤b ,x ∈[1,2],即b ≥178例2.已知函数f (x )=12ax ²-(2a +1)x +2lnx .设g (x )=x ²-2x ,若对于任意的x 1∈(0,2],存在x 2∈(0,2],使得f (x 1)<g (x 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由g (x )=x ²-2x ,x ∈(0,2]知,g (x )max =0由题意知,∀x ∈(0,2),12ax ²-(2a +1)x +2lnx <0f ′(x )=ax -(2a +1)+2x =ax ²-(2a +1)x +2x =(x -2)(ax -1)x(注:此处主导函数为-ax +1)⑴当a ≤0时,f ′(x )>0,f (x )在(0,2]上单调递增,f (x )max =f (2)=-2a -2+2ln 2<0∴a >-1+ln 2⑵当a >0时,①若1a ≥2,即0<a ≤12,f (x )在(0,2]上单调递增,f (x )max =f (2)=-2a -2+2ln 2<0,∴-1+ln 2<a ≤12②若1a <2时,f (x )在(0,1a )上单调递增,在(1a ,2]上单调递减f (x )max =f (1a )=-12a-2-2lna <0恒成立综上所述:a ∈(-1+ln 2,+∞)4.等式型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模型一:“任意=存在”型问题必背结论四:∀x 1∈A ,∃x 2∈B ,使得f (x 1)=g (x 2)⇔f (x )值域⊆g (x )值域例1.已知函数f (x )=x ²+2x +a 和函数g (x )=2x +x +1,对任意实数x 1,总存在实数x 2,使g (x 1)=f (x 2)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解:∵f (x )=x ²+2x +a 的最小值为f (-1)=a -1,∴f (x )的值域为[a -1,+∞),∵g (x )=2x +x +1在[-1,+∞)上单调递增,∴g (x )的值域为[-2,+∞)∵∀x 1,总∃x 2,使得g (x 1)=f (x 2)成立∴g (x )值域⊆f (x )值域,即[-2,+∞)⊆[a -1,+∞)∴a -1≤-2,即a ≤-1例2.函数f (x )=x ²-23ax 3(a >0),x ∈R .若对任意的x 1∈(2,+∞),都存在x 2∈(1,+∞),使得f (x 1)·f (x 2)=1,求a 的取值范围.解:∀x 1∈(2,+∞),∃x 2∈(1,+∞),使得f (x 1)=1f (x 2)∴f (x )的值域⊆1f (x )的值域f (x )=x ²-23ax 3,f ′(x )=2x -2ax ²=2x (1-ax )①当32a >2即0<a <34时,0∈f (x )的值域,但是0不属于1f (x )的值域∴f (x )的值域⊆1f (x )的值域不成立②当1≤32a ≤2,即34≤a ≤32时,有f (2)≤0且此时f (x )在(2,+∞)上单调递减,故f (x )的值域是(-∞,f (2)),因而(-∞,f (2))⊆(-∞,0),由f (1)≥0,则f (x )在(1,+∞)上的取值范围包含(-∞,0),∴f (x )的值域⊆1f (x )的值域③当32a <1即a >32时,有f (1)<0且此时f (x )在(1,+∞)上单调递减,故1f (x )的值域时(1f (1),0),f (x )的值域是(-∞,f (2)),∴f (x )的值域⊆1f (x )的值域不成立综上所述:a ∈[34,32]模型二:“存在=存在”型问题必背结论五:∃x 1∈A ,∃x 2∈B ,使得f (x 1)=g (x 2)⇔f (x )值域∩g (x )值域≠∅例3.函数f (x )=e x -1,g (x )=-x ²+4x -3,若有f (a )=g (b ),则b 取值范围为.解:∵f (x )=e x -1>-1,∴f (x )的值域为(-1,+∞)∵g (x )=-x ²+4x -3≤1,∴g (x )的值域为(-∞,1]∴f (x )的值域∩g (x )的值域=(-1,1]∴g (b )=-b ²+4b -3∈(-1,1],即-1<-b ²+4b -3≤1解得:2-2<b <2+2例4.f (x )=x 3+(1-a )x ²-a (a +2)x (a ∈R ),g (x )=196x -13.是否存在实数a ,存在x 1∈[-1,1],x 2∈[0,2],使得f ′(x 1)+2ax 1=g (x 2)成立?解:令H (x )=f ′(x )+2ax =3x ²+2x -a (a +2)则H (x )的值域为[-13-a ²-2a ,5-a ²-2a ]∵g (x )=196x -13在[0,2]上单调递增∴g (x )的值域[-13,6]∵存在x 1∈[-1,1],存在x 2∈[0,2],使得f ′(x 1)+2ax 1=g (x 2)成立∴[-13-a ²-2a ,5-a ²-2a ]∩[-13,6]≠∅当[-13-a ²-2a ,5-a ²-2a ]∩[-13,6]=∅时,则5-a ²-2a <-13或-13-a ²-2a >6,即a <-1-573或a >-1+573∴a ∈[-1-573,-1+573]。
解决高中数学函数的存在性与恒成立问题的几种方法(建议收藏)
解决⾼中数学函数的存在性与恒成⽴问题的⼏种⽅法(建议收藏)函数内容作为⾼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核⼼也是历年⾼考的⼀个热点.在新课标下的⾼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的综合素质的考察恒成⽴问题便是⼀个考察学⽣综合素质的很好途径它主要涉及到⼀次函数、⼆次函数、三⾓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等常见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程等思想⽅法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起到了积极的作⽤.近⼏年的数学⾼考和各地的模考联考中频频出现存在性与恒成⽴问题其形式逐渐多样化但它们⼤都与函数、导数知识密不可分.解决⾼中数学函数的存在性与恒成⽴问题常⽤以下⼏种⽅法:①函数性质法;②分离参数法;③主参换位法;④数形结合法等.⼀、函数性质法即构造函数⼀种最重要的思想⽅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即构造函数在解决函数存在性与恒成⽴问题时在解决函数存在性与恒成⽴问题时⼀种最重要的思想⽅法就是构造适当的函数需要同时注意在⼀个含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需要法然后利⽤相关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然后利⽤相关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在⼀个含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般来说已知存在已知存在使问题更加⾯⽬更加清晰明了⼀般来说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从⽽揭⽰函数关系从⽽揭⽰函数关系使问题更加⾯⽬更加清晰明了确定合适的变量和参数此法关键在函数的构造上常见于两种⽽待求范围的量视为参数.此法关键在函数的构造上常见于两种----⼀分为范围的量视为变量⽽待求范围的量视为参数范围的量视为变量即体现数形结合思想另⼀点充分利⽤函数的图象来分析即体现数形结合思想⼆或和⽽为⼀另⼀点充分利⽤函数的图象来分析⼆或和⽽为⼀⼆、分离参数法主参换位法三、三、主参换位法当分离参数会遇到讨论的⿇烦或者即使能容易分离出参数某些函数存在性与恒成⽴问题中当分离参数会遇到讨论的⿇烦或者即使能容易分离出参数某些函数存在性与恒成⽴问题中可考虑变换思维⾓度.即把主元与参数换个位置再结合其即把主元与参数换个位置再结合其但函数的最值却难以求出时可考虑变换思维⾓度与变量与变量但函数的最值却难以求出时易把它看成关此类问题的难点常常因为学⽣的思维定势易把它看成关它知识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往往会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此类问题的难点常常因为学⽣的思维定势它知识从⽽因计算繁琐出错或者中途夭折;若转换⼀下思路把待求的把待求的x为参的不等式讨论从⽽因计算繁琐出错或者中途夭折;若转换⼀下思路于X的不等式讨论构造新的关于参数的函数再来求解参数再来求解参数x应满⾜的条件这样问题就轻⽽易举的数以m为变量为变量构造新的关于参数的函数得到解决了.数形结合法四、数形结合法四、往往可通过图象、图形的位置关系建如果题中所涉及的函数对应的图象、图形较易画出时往往可通过图象、图形的位置关系建如果题中所涉及的函数对应的图象、图形较易画出时利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利解决此类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选择适当的两个函数⽴不等式从⽽求得参数范围. 解决此类问题经常要结合函数的图象⽤函数图像的上、下位置关系来确定参数的范围.利⽤数形结合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构造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函数函数准确做出函数的图象由于试题只能通过图⽚形式呈现,需要下载电⼦版本请按留⾔或私信。
最新高考数学中的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
“恒成立问题”的解法常用方法:①函数性质法; ②主参换位法; ③分离参数法; ④数形结合法。
一、函数性质法1.一次函数型:给定一次函数()(0)f x ax b a =+≠,若()y f x =在[m,n]内恒有()0f x >,则根据函数的图象(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0)(0)(n f m f ;同理,若在[m,n]内恒有()0f x <,则有⎩⎨⎧<<0)(0)(n f m f .例1.对满足2p ≤的所有实数p ,求使不等式212x px px 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
略解:不等式即为2(1)210x p x x -+-+>,设2()(1)21f p x p x x =-+-+,则()f p 在[2,2]-上恒大于0,故有:⎩⎨⎧>>-)2(0)2(f f ,即⎪⎩⎪⎨⎧>->+-0103422x x x 3111x x x x ><⎧⇒⎨><-⎩或或13x x ⇒<->或.2.二次函数: ①.若二次函数2()(0)0f x ax bx c a =++≠>(或0<)在R 上恒成立,则有00a >⎧⎨∆<⎩(或00a <⎧⎨∆<⎩); ②.若二次函数2()(0)0f x ax bx c a=++≠>(或0<)在指定区间上恒成立,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等知识求解。
例2.已知函数()()()22241,f x mx m x g x mx =--+=,若对于任一实数x ,()f x 与()g x 的值至少有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0,2)B .(0,8)C .(2,8)D .(-∞,0)选B 。
例3.设2()22f x x ax =-+,当[1,)x ∈-+∞时,都有()f x 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01
总结词
一次函数性质简单,常用于基础问 题。
总结词
一次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不存在 极值点。
03
02
总结词
一次函数图像为直线,单调性明显。
总结词
一次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恒成立 与存在性问题较易解决。
04
二次函数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实例
总结词
二次函数开口方向由二次项系数决定。
总结词
二次函数在区间$[-infty, frac{b}{2a}]$上单调递增,在区间$[-
利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对称性、数形结合 等方法,判断三角函数在某个区间内是否存 在极值点或零点。
三角函数存在性问题的应 用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如物理、工程等领域, 常常需要判断某个三角函数是否满足某些条
件,如是否存在最优解或可行解。
03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的解 法
分离参数法
总结词
分离参数法是一种通过将参数分离到不等式的两边,从而简化问题的方法。
判别式法
总结词
判别式法是一种通过引入判别式来解决 问题的方法。
VS
详细描述
判别式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判别式来 简化方程的解的求解过程。这种方法在处 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二次方程组时非常 有效。通过判别式,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 到方程的解,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解的性 质和分布。
04
实例分析
一次函数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实例
详细描述
分离参数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参数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单独放在不等式的另一 边,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参数的取值范围,从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在处理 包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时非常有效。
数形结合法
总结词
数形结合法是一种通过将问题转化为 图形问题,从而直观地理解问题的方 法。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
恒成⽴和存在性问题⾼⼀函数专题同步拔⾼,难度4颗星!模块导图知识剖析恒成⽴和存在性问题类型(1) 单变量的恒成⽴问题①∀x ∈D ,f (x )<a 恒成⽴,则f (x )max <a②∀x ∈D ,f (x )>a 恒成⽴,则f (x )min >a③∀x ∈D ,f (x )<g (x )恒成⽴,则F (x )=f (x )−g (x )<0,∴f (x )max <0④∀x ∈D ,f (x )>g (x )恒成⽴,则F (x )=f (x )−g (x )>0,∴f (x )min >0(2) 单变量的存在性问题①∃x 0∈D ,使得f (x 0)<a 成⽴,则f (x )min <a②∃x 0∈D ,使得f (x 0)>a 成⽴,则f (x )max >a③∃x 0∈D ,使得f (x 0)<g (x 0)恒成⽴,则F (x )=f (x )−g (x )<0,∴f (x )min <0④∃x 0∈D ,使得f (x 0)>g (x 0)恒成⽴,则F (x )=f (x )−g (x )>0,∴f (x )max >0(3) 双变量的恒成⽴与存在性问题①∀x 1∈D ,∃x 2∈E ,使得f (x 1)<g (x 2)恒成⽴,则f (x )max <g (x )max ;②∀x 1∈D ,∃x 2∈E ,使得f (x 1)>g (x 2)恒成⽴,则f (x )min >g (x )min ;③∀x 1∈D ,∀x 2∈E ,f (x 1)<g (x 2)恒成⽴,则f (x )max <g (x )min ;④∃x 1∈D ,∃x 2∈E , 使得f (x 1)<g (x 2)恒成⽴,则f (x )min <g (x )max ;(4) 相等问题①∃x 1∈D ,∃x 2∈E ,使得f (x 1)=g (x 2),则两个函数的值域的交集不为空集;②∀x 1∈D ,∃x 2∈E ,使得f (x 1)=g (x 2),则f (x )的值域⊆g (x )的值域解题⽅法恒成⽴和存在性问题最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具体的⽅法有直接最值法分类参数法变换主元法数形结合法经典例题【题型⼀】恒成⽴和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法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典题1】 设函数f (x )=3|x |x 2+9的最⼤值是a ,若对于任意的x ∈[0,2),a >x 2−x +b 恒成⽴,则b 的取值范围是_.【解析】 当x =0时,f (x )=0;当x ≠0时,f (x )=3|x |x 2+9=3|x |+9|x |≤32√9=12,则f (x )max=12,即a =12.由题意知x 2−x+b <12在x ∈[0,2)上恒成⽴,即x 2−x +b −12<0在x ∈[0,2)上恒成⽴(∗),(把不等式中移到右边,使得右边为,从⽽构造函数y =g (x )求最值)令g (x )=x 2−x +b −12,则问题(∗)等价于在x ∈[0,2)上g (x )<0恒成⽴,在x ∈[0,2)上,g (x )<g (2)=4−2+b −12=32+b∴32+b ≤0即b ≤−32.【点拨】① 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遇到类似不等式f (x )<g (x )恒成⽴问题,可把不等式变形为f (x )−g (x )<0,从⽽构造函数h (x )=f (x )−g (x )求其最值解决恒成⽴问题;② 在求函数的最值时,⼀定要优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③ 题⽬中y =g (x )在x ∈[0,2)上是取不到最⼤值,g (x )<g (2)=32+b ,⽽要使得g (x )<0恒成⽴,32+b 可等于0,即32+b ≤0,⽽不是32+b <0分离参数法【典题1】 已知函数f (x )=3x +8x +a 关于点(0,−12)对称,若对任意的x ∈[−1,1],k ⋅2x −f (2x )≥0恒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解析】 由y =3x +8x 为奇函数,可得其图象关于(0,0)对称,可得f (x )的图象关于(0,a )对称,函数f (x )=3x +8x +a 关于点(0,−12)对称,可得a =−12,对任意的x ∈[−1,1],k ⋅2x −f (2x )≥0恒成⽴,⇔∀x ∈[−1,1],k ⋅2x −3⋅2x +82x −12≥0恒成⽴,【思考:此时若利⽤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求函数f (x )=k ⋅2x −3⋅2x +82x −12,x ∈[−1,1]的最⼩值,第⼀函数较复杂,第⼆函数含参要分即k ⋅2x ≥3⋅2x +82x −12在x ∈[−1,1]恒成⽴,所以k ≥82x 2−122x +3,(使得不等式⼀边是参数k ,另⼀边不含k 关于x 的式⼦,达到分离参数的⽬的)令t =12x ,由x ∈[−1,1],可得t ∈12,2,设h (t )=8t 2−12t +3=8t −342−32,当t =2时,h (t )取得最⼤值11,则k 的取值范围是k ≥11.【点拨】①分离参数法:遇到类似k ⋅f (x )≥g (x )或k +f (x )≥g (x )等不等式恒成⽴问题,可把不等式化简为k >h (x )或k <h (x )的形式,达到分离参数的⽬的,再求解y =h (x )的最值处理恒成⽴问题;② 恒成⽴问题最终转化为最值问题,⽽分离参数法,最好之处就是转化后的函数不含参,避免了⿇烦的分离讨论.【典题2】 已知f (x )=log 21−a ⋅2x +4x ,其中a 为常数(1)当f (1)−f (0)=2时,求a 的值;(2)当x ∈[1,+∞)时,关于x 的不等式f (x )≥x −1恒成⽴,试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f (1)−f (0)=2⇒log 2(1−2a +4)−log 2(1−a +1)=log 24⇒log 2(5−2a )=log 24(2−a )⇒5−2a =8−4a ⇒a =32;(2)log 21−a ⋅2x +4x ≥x −1=log 22x −1⇒1−a ⋅2x +4x ≥2x −1⇒a ≤2x +12x −12,令t =2x ,∵x ∈[1,+∞)∴t ∈[2,+∞),设h (t )=t +1t −12,则a ≤h (t )min ,∵h (t )在[2,+∞)上为增函数⇒t =2时,h (t )=t +1t −12有最⼩值为2,∴a ≤2.【点拨】 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利⽤等价转化,把问题慢慢变得更简单些.变换主元法【典题1】 对任意a ∈[−1,1],不等式x 2+(a −4)x −2a >0恒成⽴,求x 的取值范围.思考痕迹 见到本题中“x 2+(a −4)x −2a >0恒成⽴”潜意识中认为x 是变量,a 是参数,这样会构造函数f (x )=x 2+(a −4)x −2a ,⽽已知条件是a ∈[−1,1],觉得怪怪的做不下去;此时若把a 看成变量,x 看成参数呢?【解析】因为不等式x 2+(a −4)x −2a >0恒成⽴⇔不等式(x −2)a +x 2−4x >0恒成⽴...①,令f (a )=(x −2)a +x 2−4x ,若要使得①成⽴,只需要f (−1)>0f (1)>0⇔x 2−5x +2>0x 2−3x −2>0解得x >5+√172或x <3−√172,故x 的取值范围x ∣x >5+√172 或 x <3−√172.【点拨】 变换主元法,就是要分辨好谁做函数的⾃变量,谁做参数,⽅法是以已知范围的字母为⾃变量.数形结合法【典题1】 已知a >0,f (x )=x 2−a x , 当x∈(−1,1)时,有f (x )<12恒成⽴,求a 的取值范围.思考痕迹本题若⽤直接最值法,求函数f (x )=x 2−a x ,x ∈(−1,1)的最⼤值,就算⽤⾼⼆学到的导数求解也是难度很⼤的事情;⽤分离参数法呢?试试也觉得⼀个硬⾻头.看看简单些的想法吧!【解析】 不等式x 2−a x <12(x ∈(−1,1))恒成⽴等价于x 2−12<a x (x ∈(−1,1))恒成⽴...①,令f (x )=x 2−12,g (x )=a x ,若①成⽴,则当x ∈(−1,1)时,f (x )=x 2−12的图像恒在g (x )=a x 图像的下⽅,则需要g (1)>f (1)g (−1)>f (−1)⇔a >121a >12或a =1(不要漏了a =1,因为a >0,g (x )=a x 不⼀定是指数函数)⼜a >0,所以12<a <2,即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2,2.【点拨】① 数形结合法:∀x ∈D ,f (x )<g (x )恒成⽴⇒在x ∈D 上,函数y =f (x )的图像在函数y =g (x )图像的下⽅.② 遇到h (x )<0不等式恒成⽴,可以把不等式化为f (x )<g (x )⽤数形结合法,⽽函数y =f (x )与y =g (x )最好是熟悉的函数类型,⽐如本题中构造出f (x )=x 2−12,g (x )=a x 两个常见的基本初级函数.【题型⼆】 恒成⽴与存在性问题混合题型【典题1】 已知函数f (x )=x 3+1,g (x )=2−x −m +1.(1)若对任意x 1∈[−1,3],任意x_2∈[0 ,2]都有f(x_1)≥g(x_2)成⽴,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x_2∈[0 ,2],总存在x_1∈[-1 ,3]使得f(x_1)≥g(x_2)成⽴,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设函数f(x)=x^3+1,g(x)=2^{-x}-m+1.对任意x_1∈[-1 ,3],任意x_2∈[0 ,2]都有f(x_1)≥g(x_2)成⽴,知:f\left(x_{1}\right)_{\min } \geq g\left(x_{2}\right)_{\max },∵f(x)在[-1 ,3]上递增,\therefore f\left(x_{1}\right)_{\min }=f(-1)=0⼜∵g(x)在[0 ,2]上递减,\therefore g\left(x_{2}\right)_{\max }=g(0)=2-m∴有0≥2-m,∴m的范围为[2 ,+∞)(2)由题设函数f(x)=x^3+1,g(x)=2^{-x}-m+1.对任意x_2∈[0 ,2],总存在x_1∈[-1 ,3]使得f(x_1)≥g(x_2)成⽴,知f\left(x_{1}\right)_{\max } \geq g\left(x_{2}\right)_{\max },∴有f(3)≥g(0),即28≥2-m,∴M的范围为[-26 ,+∞).【点拨】对于双变量的恒成⽴--存在性问题,⽐如第⼆问中怎么确定f\left(x_{1}\right)_{\max } \geq g\left(x_{2}\right)_{\max },即到底是函数最⼤值还是最⼩值呢?具体如下思考如下,⼀先把g\left(x_{2}\right)看成定值m,那\exists x_{1} \in[-1,3],都有f\left(x_{1}\right) \geq m,当然是要f(x)_{\max } \geq m;⼆再把f\left(x_{1}\right)看成定值n,那\forall x_{2} \in[0,2],都有n \geq g\left(x_{2}\right),当然是n \geq g(x)_{\max };故问题转化为f\left(x_{1}\right)_{\max } \geq g\left(x_{2}\right)_{\max }.其他形式的双变量成⽴问题同理,要理解切记不要死背.【典题2】设f(x)=\dfrac{x^{2}}{x+1},g(x)=ax+3-2a(a>0),若对于任意x_1∈[0 ,1],总存在x_0∈[0 ,1],使得g(x_0)=f(x_1)成⽴,则a的取值范围是\underline{\quad \quad }.【解析】\because f(x)=\dfrac{x^{2}}{x+1},当x=0时,f(x)=0,当x≠0时,f(x)=\dfrac{1}{\dfrac{1}{x^{2}}+\dfrac{1}{x}}=\dfrac{1}{\left(\dfrac{1}{x}+\dfrac{1}{2}\right)^{2}-\dfrac{1}{4}},由0<x≤1,即\dfrac{1}{x} \geq 1,\left(\dfrac{1}{x}+\dfrac{1}{2}\right)^{2}-\dfrac{1}{4} \geq 2,\therefore 0<f(x) \leq \dfrac{1}{2},故0 \leq f(x) \leq \dfrac{1}{2},⼜因为g(x)=ax+3-2a(a>0),且g(0)=3-2a,g(1)=3-a.由g(x)递增,可得3-2a≤g(x)≤3-a,对于任意x_1∈[0 ,1],总存在x_0∈[0 ,1],使得g(x_0)=f(x_1)成⽴,可得\left[0, \dfrac{1}{2}\right] \subseteq[3-2 a, 3-a],可得\left\{\begin{array}{l} 3-2 a \leq 0 \\ 3-a \geq \dfrac{1}{2} \end{array}\right.,\therefore \dfrac{3}{2} \leq a \leq \dfrac{5}{2}.巩固练习1(★★) 已知1+2^x+a\cdot 4^x>0对⼀切x∈(-∞ ,1]上恒成⽴,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underline{\quad \quad }.2 (★★) 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m|≤2的所有m都成⽴,求x的取值范围.3 (★★) 若不等式3x^2-\log_a x<0在x\in\left(0, \dfrac{1}{3}\right)内恒成⽴,实数a的取值范围.4 (★★★) 已知函数f(x)=x^2-3x,g(x)=x^2-2mx+m,若对任意x_1∈[-1 ,1],总存在x_2∈[-1 ,1]使得f(x_1)≥g(x_2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5 (★★★) 已知a>0且a≠1,函数f(x)=a^x+a^{-x}(x∈[-1 ,1]),g(x)=ax^2-2ax+4-a(x∈[-1 ,1]).(1)求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2)若对于任意x_1∈[-1 ,1],总存在x_0∈[-1 ,1],使得g(x_0)=f(x_1)成⽴,求a的取值范围;(3)若对于任意x_0∈[-1 ,1],任意x_1∈[-1 ,1],都有g(x_0)≥f(x_1)恒成⽴,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1.\left(-\dfrac{3}{4},+\infty\right)2.\dfrac{\sqrt{7}-1}{2}<x<\dfrac{\sqrt{3}+1}{2}3.\dfrac{1}{27} \leq a<14.m≤-1或m≥3Processing math: 64%5.(1) \left[2, a+\dfrac{1}{a}\right](2) a>1(3) \left[\dfrac{1}{3}, 1\right)。
高中数学恒成立或有解问题的解决策略编辑
高中数学恒成立或有解问题的解决策略含有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中的“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历来是高考考查的一个热 点,也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难点.破解的关键在于将它们等价转化为熟悉的基本初等函数的 最值或值域问题,而正确区分“任意性”与“存在性”问题也是解题的关键.核心思想: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 a f x ; maxa f x恒成立 a f x min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 a f x ; mina f x能成立 a f x max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若 x D, f (x) A 在 D 上恰成立 f (x) 在 D 上的最小值f min (x) A ; 若 x D, f (x) B 在 D 上恰成立 f (x) 在 D 上的最大值fmax(x) B .4. 设函数 f x , gx ,对任意的 x1 a , b,存在 x2 c , d ,使得 f x1 gx2 ,则 f min x g min x;设函数 f x , gx ,对任意的 x1 a , b,存在 x2 c , d ,使得 f x1 gx2 ,则 fmaxx gm ax x;设函数 f x , gx ,存在 x1 a , b,存在 x2 c , d ,使得 f x1 gx2 ,则 fmaxx gmin x;设函数 f x , gx ,存在 x1 a , b,存在 x2 c , d ,使得 f x1 gx2 ,则 fmin x gmaxx;5.若不等式 f x g x在区间 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 y f x 和图象在函数 y g x 图象上方; 若不等式 f x g x在区间 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 y f x 和图象在函数 y g x 图象下方.取值范围.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x2+ax-4x-a+3>0,∴a(x-1)+x2-4x+3>0,令 f(a)=a(x-1)+ x2-4x+3,则函数 f(a)=a(x-1)+x2-4x+3 表示直线,∴要使 f(a)=a(x-1)+x2-4x +3>0,则有 f(0)>0,f(4)>0,即 x2-4x+3>0 且 x2-1>0,解得 x>3 或 x<-1,即不等式的 解集为(-∞,-1)∪(3,+∞). (二)构造含参函数,分类讨论例26.常见二次函数①.若二次函数f(x)ax2bxc(a0)0(或0)在R上恒成立,则有a 0 0(或a 0 0);②.若二次函数 f (x) ax2 bx c(a 0) 0(或 0 )在指定区间上恒成立,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等知识求解.一、单变量问题 (一)主参换位法例 1.对于满足 0 p 4 的一切实数,不等式 x 2 px 4x p 3 恒成立,试求 x 的(三)分离参数法形如“ a f (x) ”或“ a f (x) ”型不等式,是恒成立问题中最基本的类型,它的理论基础是“ a f (x) 在 x D 上恒成立,则 a [ f (x)]max ( x D ); a f (x) 在高中数学恒成立与有解问题解题策略 1x D 上恒成立,则 a [ f (x)]min ( x D )”.许多复杂的恒成立问题最终都可归结到这一类型.但部分题型利用变量分离法处理时,会出现“00”型或“ ”型的代数式,而这是大学数学中的不定式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洛必达法则.[洛必达法则]法则 1 若函数 f(x)和 g(x)满足下列条件:(1)li m f(x)=0 及 li m g(x)=0;x→ax→a(2)在点 a 的去心邻域内,f(x)与 g(x)可导且 g′(x)≠0;(3)li mx→agf′′xx=l,那么li mx→agfxx=lixm→agf′′xx=l.法则 2 若函数 f(x)和 g(x)满足下列条件:(1)li m f(x)=∞及 li m g(x)=∞;x→ax→a(2)在点 a 的去心邻域内,f(x)与 g(x)可导且 g′(x)≠0;(3)li mx→agf′′xx=l,那么li mx→agfxx=lixm→agf′′xx=l.1.完全分离,利用洛必达法则进行处理例 1 已知函数 f(x)=axl+n 1x+bx,曲线 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为 x+2y-3=0.(1)求 a,b 的值;(2)如果当 x>0,且 x≠1 时,f(x)>xln-x1+xk,求 k 的取值范围.解:(1)f ′(x)=ax+xx+1-1l2n x-xb2.由于直线 x+2y-3=0 的斜率为-12,且过点(1,1),f1=1,b=1,a=1,故 f′1=-12,即a2-b=-21,解得b=1.(2)由题设可得,当 x>0,x≠1 时,k<21x-lnxx2 +1 恒成立. 令 g(x)=21x-lnxx2 +1(x>0,x≠1), 则 g′(x)=2·x2+11l-n xx-22x2+1, 再令 h(x)=(x2+1)ln x-x2+1(x>0,x≠1), 则 h′(x)=2xln x+x1-x, 又 h″(x)=2ln x+1-x12,易知 h″(x)=2ln x+1-x12在(0,+∞)上为增函数,且 h″(1)=0, 故当 x∈(0,1)时,h″(x)<0,当 x∈(1,+∞)时,h″(x)>0, ∴h′(x)在(0,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故 h′(x)>h′(1)=0, ∴h(x)在(0,+∞)上为增函数.又 h(1)=0, ∴当 x∈(0,1)时,h(x)<0,当 x∈(1,+∞)时,h(x)>0, ∴当 x∈(0,1)时,g′(x)<0,当 x∈(1,+∞)时,g′(x)>0,∴g(x)在(0,1)上为减函数,在(1,+∞)上为增函数.由洛必达法则知,( ) li m g(x)=2li mx→1x→11x-ln xx2+1=2lixm→11+ln -2xx+1=2×-21+1=0,∴k≤0,故 k 的取值范围为(-∞,0].2.完全分离,最值点不可求,虚设零点(隐零点问题)(四)数形结合(部分分离,化为切线) 在求解过程中,力求“脑中有‘形’,心中有‘数’”,借助数形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一、“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的基本类型 恒成立、能成立、恰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1、恒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min a f x a f x ≤⇒≤恒成立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能成立⇒()min a f x >;()()max a f x a f x ≤⇒≤能成立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a f x >在M 上恰成立⇔()a f x >的解集为M ()()R a f x M a f x C M ⎧>⎪⇔⎨≤⎪⎩在上恒成立在上恒成立另一转化方法:若A x f D x ≥∈)(,在D 上恰成立,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小值A x f =)(min ,若,D x ∈B x f ≤)(在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x f 在D 上的最大值B x f =)(max .4、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in ≥5、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ax ≤6、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in max ≥7、设函数()x f 、()x g ,存在[]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则()()x g x f max min ≤8、设函数()x f 、()x g ,对任意的[]b a x ,1∈,存在[]d c x ,2∈,使得()()21x g x f =,设f(x)在区间[a,b]上的值域为A ,g(x)在区间[c,d]上的值域为B,则A ⊂B.9、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上方;10、若不等式()()f x g x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函数()y f x =和图象在函数()y g x =图象下方;恒成立问题的基本类型在数学问题研究中经常碰到在给定条件下某些结论恒成立的命题.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某结论成立问题,其表现形式通常有: 在给定区间上某关系恒成立; 某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R;●某不等式的解为一切实数;❍某表达式的值恒大于a 等等…恒成立问题,涉及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图象,渗透着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思想方法,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在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因此也成为历年高考的一个热点。
恒成立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一次函数型;②二次函数型;③变量分离型;④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⑤直接根据函数的图象。
二、恒成立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大家知道,恒成立问题分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和不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
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特别是多项式恒成立问题,常简化为对应次数的系数相等从而建立一个方程组来解决问题的。
(一)两个基本思想解决“恒成立问题”思路1、max )]([)(x f m D x x f m ≥⇔∈≥上恒成立在 思路2、min )]([)(x f m D x x f m ≤⇔∈≤上恒成立在如何在区间D 上求函数f(x)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习题的实际,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求解,通常可以考虑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的配方法、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均值定理、函数求导等等方法求函数f (x )的最值。
这类问题在数学的学习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在处理上也有许多特殊性,也是近年来高考中频频出现的试题类型,希望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注意积累。
(二)、赋值型——利用特殊值求解等式恒成立问题等式中的恒成立问题,常常用赋值法求解,特别是对解决填空题、选择题能很快求得.例1.如果函数y=f(x)=sin2x+acos2x 的图象关于直线x=8π- 对称,那么a=( ). A .1 B .-1 C .2 D . -2. 略解:取x=0及x=4π-,则f(0)=f(4π-),即a=-1,故选B. 此法体现了数学中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例(备用).由等式x 4+a 1x 3+a 2x 2+a 3x+a 4= (x+1)4+b 1(x+1)3+ b 2(x+1)2+b 3(x+1)+b 4 定义映射f :(a 1,a 2,a 3,a 4)→b 1+b 2+b 3+b 4,则f :(4,3,2,1) → ( )A.10B.7C.-1D.0略解:取x=0,则 a 4=1+b 1+b 2+b 3+b 4,又 a 4=1,所以b 1+b 2+b 3+b 4 =0 ,故选D(三)分清基本类型,运用相关基本知识,把握基本的解题策略 1、一次函数型:若原题可化为一次函数型,则由数形结合思想利用一次函数知识求解,十分简捷给定一次函数y=f(x)=ax+b(a≠0),若y=f(x)在[m,n]内恒有f(x)>0,则根据函数的图象(直线)可得上述结论等价于0)(0)(>>n f m f 同理,若在[m,n]内恒有f(x)<0, 则有 0)(0)(<<n f m f例2.对于满足|a|≤2的所有实数a,求使不等式x 2+ax+1>2a+x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分析:在不等式中出现了两个字母:x 及a,关键在于该把哪个字母看成是一个变量,另一个作为常数.显然可将a 视作自变量,则上述问题即可转化为在[-2,2]内关于a 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解:原不等式转化为(x-1)a+x 2-2x+1>0在|a|≤2时恒成立,设f(a)= (x-1)a+x 2-2x+1,则f(a)在[-2,2]上恒大于0,故有:⎩⎨⎧>>-0)2(0)2(f f 即⎪⎩⎪⎨⎧>->+-0103422x x x 解得:⎩⎨⎧-<><>1113x x x x 或或 ∴x<-1或x>3. 即x ∈(-∞,-1)∪(3,+∞)此类题本质上是利用了一次函数在区间[m,n]上的图象是一线段,故只需保证该线段两端点均在x 轴上方(或下方)即可. 2、二次函数型涉及到二次函数的问题是复习的重点,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归纳、总结,提炼出一些具体的方法,在今后的解题中自觉运用。
(1)若二次函数y=ax 2+bx+c(a≠0)大于0恒成立,则有00<∆>且a (2)若是二次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的分布知识求解。
类型1:设)0()(2≠++=a c bx ax x f 在R 上恒成立,(1)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 ;(2)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 。
类型2:设)0()(2≠++=a c bx ax x f 在区间],[βα上恒成立(1)当0>a 时,],[0)(βα∈>x x f 在上恒成立⎪⎩⎪⎨⎧>>-⎪⎩⎪⎨⎧<∆≤-≤⎪⎩⎪⎨⎧><-⇔0)(2020)(2βββαααf a ba b f a b 或或, ],[0)(βα∈<x x f 在上恒成立⎩⎨⎧<<⇔0)(0)(βαf f(2)当0<a时,],[0)(βα∈>x x f 在上恒成立⎩⎨⎧>>⇔0)(0)(βαf f],[0)(βα∈<x x f 在上恒成立⎪⎩⎪⎨⎧<>-⎪⎩⎪⎨⎧<∆≤-≤⎪⎩⎪⎨⎧><-⇔0)(2020)(2βββαααf a ba b f a b 或或 类型3:设)0()(2≠++=a c bx ax x f 在区间 (-∞ , α]上恒成立。
f(x)>0⇔a>0且∆<0或-b/2a>α且f(α)>0 f(x)<0⇔a<0且∆<0或-b/2a>α且f(α)<0类型4:设)0()(2≠++=a c bx ax x f 在区间 [α,+∞)上恒成立。
f(x)>0⇔a>0,∆<0或-b/2a<α且f(α)>0 f(x)<0⇔a<0,∆<0或-b/2a<α且f(α)<0 例3. 若函数12)1()1()(22++-+-=a x a x a x f 的定义域为R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分析:该题就转化为被开方数012)1()1(22≥++-+-a x a x a 在R 上恒成立问题,并且注意对二次项系数的讨论.解:依题意,当时,R x ∈012)1()1(22≥++-+-a x a x a 恒成立, 所以,①当,1,01,01{,0122=≠+=-=-a a a a 时,即当此时.1,0112)1()1(22=∴≥=++-+-a a x a x a ②当时,时,即当012)1(4)1(,01{012222≤+---=∆>-≠-a a a a a 有,91,09101{22≤<⇒≤+->a a a a 综上所述,f(x)的定义域为R 时,]9,1[∈a例4.已知函数2()3f x x ax a =++-,在R 上()0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y f x =的函数图像都在X 轴及其上方,如右图所示: 略解:()22434120a a a a ∆=--=+-≤62a ∴-≤≤ 变式1:若[]2,2x ∈-时,()0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一. (零点分布策略) 本题可以考虑f (x )的零点分布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分无零点、零点在区间的左侧、零点在区间的右侧三种情况,即Δ≤0或⎪⎪⎪⎩⎪⎪⎪⎨⎧≥≥--≤->∆0)2(0)2(220f f a 或⎪⎪⎪⎩⎪⎪⎪⎨⎧≥≥-≥->∆0)2(0)2(220f f a ,即a 的取值范围为[-7,2]. 解法二分析:(运用二次函数极值点的分布分类讨论)要使[]2,2x ∈-时,()0f x ≥恒成立,只需)(x f 的最小值0)(≥ag 即可.略解:(分类讨论)22()324a a f x x a ⎛⎫=+--+ ⎪⎝⎭,令()f x 在[]2,2-上的最小值为()g a .⑴当22a -<-,即4a >时,()(2)730g a f a =-=-≥ 73a ∴≤ 又4a > a ∴不存在.⑵当222a-≤-≤,即44a -≤≤时,2()()3024a a g a f a ==--+≥ 62a ∴-≤≤ 又44a -≤≤ 42a ∴-≤≤⑶当22a->,即4a <-时,()(2)70g a f a ==+≥ 7a ∴≥- 又4a <-74a ∴-≤<- 综上所述,72a -≤≤.变式2:若[]2,2x ∈-时,()2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法一:分析:题目中要证明2)(≥x f 在[]2,2-上恒成立,若把2移到等号的左边,则把原题转化成左边二次函数在区间[]2,2-时恒大于等于0的问题.例2 已知a ax x x f -++=3)(2,若0)(],2,2[≥-∈x 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略解:2()320f x x ax a =++--≥,即2()10f x x ax a =++-≥在[]2,2-上成立.⑴()2410a a ∆=--≤22a ∴--≤≤-+⑵24(1)0(2)0(2)02222a a f f a a ⎧∆=-->⎪≥⎪⎪⎨-≥⎪⎪-≥-≤-⎪⎩或2225--≤≤-∴a 综上所述,2225-≤≤-a .解法二:(运用二次函数极值点的分布)⑴当22a -<-,即4a >时,()(2)732g a f a =-=-≥ ()54,3a ∴≤∉+∞ a ∴不存在.⑵当222a-≤-≤,即44a -≤≤时,2()()3224a a g a f a ==--+≥, 222222-≤≤-a -2224-≤≤-∴a⑶当22a->,即4a <-时,()(2)72g a f a ==+≥, 5a ∴≥- 54a ∴-≤<-综上所述2225-≤≤-a .此题属于含参数二次函数,求最值时,对于轴变区间定的情形,对轴与区间的位置进行分类讨论;还有与其相反的,轴动区间定,方法一样.对于二次函数在R 上恒成立问题往往采用判别式法(如例4、例5),而对于二次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恒成立问题往往转化为求函数在此区间上的最值问题3、变量分离型若在等式或不等式中出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变量的范围已知,另一个变量的范围为所求,且容易通过恒等变形将两个变量分别置于等号或不等号的两边,则可将恒成立问题转化成函数的最值问题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