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意识含义论析
浅谈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研究意义
浅谈译者主体性作者:张盼盼黄远鹏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6年第07期【摘要】在进行翻译时难免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另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进行了探究。
为了最大化的还原原文的艺术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一、译者的主体性的含义译者的主体性,也被称作翻译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经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本质特征,也就是翻译的主体能够对翻译的原本进行主动的操纵以及转换,从而其本质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行为中外化。
译者的主体性通常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翻译表达心理与翻译表达能力。
相对来说,译者在进行翻译操作时,会受到客体以及自身的影响,为了使翻译主体能够更加适合翻译后文化特征而表现出的一种翻译主观能动性。
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通常能够体现出翻译者的艺术性以及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翻译过程由于本身的复杂性,是对译者心理以及思维活动的体现,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译者的翻译过程,必然包括译者对原作者以及原文的理解,通常也会带有一些译者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也会对整个理解以及翻译过程产生影响。
此外,译者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社会经济背景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1.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理解。
原著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最积极主动的,译者在对原著进行解读的过程区别于一般性的读者。
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充满重塑性、关联性、评价性的。
相关的研究认为,文学艺术是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艺术性是由作者来完成的,而审美性就要依靠读者去发现,只有这两种性质完美的融合,才能够创造一部好的作品。
一部作品一旦出版,就会受到读者的阅读,成为审美的对象,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
所以,接受就是另一种创造,阅读也就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作品进行阅读,然后理解阐释,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往往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感情、意志、想象、审美等能力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深层寓意,将作品具体化,从而再创造出一部新的作品。
译者主体性的意义:哲学阐释学视角
译者主体性的意义:哲学阐释学视角【摘要】译者主体性作为翻译过程中重要的概念,涉及到哲学基础和阐释学视角。
本文将从哲学基础解读译者主体性的意义,探讨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及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同时结合阐释学视角,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研究的重要性。
最终将通过结论对这一概念进行总结和展望,深入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将对译者主体性有更深入的理解,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哲学基础,阐释学视角,翻译实践,意识形态,翻译研究1. 引言1.1 引言译者主体性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心理特征,更是一个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翻译活动中涉及的文化、语言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基础和阐释学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翻译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翻译质量和效果。
译者主体性还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在翻译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正文2.1 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基础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基础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主体性特征。
主体性是指译者个体在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认知结构和审美观念,是译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的个人化表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影响到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判断和表达,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认知主体性、文化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
认知主体性指译者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等方面。
文化主体性指译者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其认知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作用,包括宗教、哲学、文学等方面的影响。
社会主体性指译者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对其翻译活动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译者主体性的哲学基础对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信息传递和意义重现的基础,是翻译结果与原文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
译者主体性可以促进翻译活动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使翻译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性。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摘要】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发挥自身特点和创造力的载体,也受到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因此需要在保留原文意图的前提下平衡个人风格和独特思维。
外部因素如翻译任务要求和背景环境,会影响译者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而内部因素如语言能力和文化背景则决定着译者的独特风格和选择。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对于翻译事业有着重要意义,未来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如何平衡译者主体性和原文意图,以提升翻译质量和促进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翻译过程、翻译质量、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平衡、原文意图、研究方向、跨文化交流、意义、发挥、制约1. 引言1.1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是一种重要的概念。
译者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的个人特征、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译者主体性既可以促进翻译的质量和创造力,也可以对翻译的准确性和忠实度产生影响。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制约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可以通过对原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来展现。
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和理解能力来对原文进行重新诠释和表达,从而赋予翻译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译者的主观意识和审美观念会在翻译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翻译成品的风格和质量。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也面临着一些制约。
外部因素如翻译需求、翻译指导、审查机制等会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产生影响。
内部因素如译者的专业素养、经验水平、能力水平等也会影响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平衡译者主体性和原文意图,是一个需要译者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2. 正文2.1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
译者在翻译工作中,会受到自身的文化背景、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在翻译过程中得以体现。
译者的个人经历和情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的译者主体性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2020年第11期(总第203期)边疆经济与文化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No.11.2020General.No.203收稿日期:2020-03-17作者简介:孙富国(1995—),男,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工程教育文本翻译研究;严明(1963—),男,哈尔滨人,教授,博士生师导,从事外语教育与语言测试研究。
阐释学对翻译的影响颇深,涉及翻译性质、目的和过程。
翻译在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就是理解的过程,语言使得理解可以进行。
因此阐释学可以作为翻译理论最具代表性的范例之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这种转换促使了译者的主体性,当下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翻译教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试图通过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来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并以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特色语言———网络流行语为例,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角度来探讨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在翻译中体现以及发挥出来的。
一、乔治·斯坦纳简介乔治·斯坦纳是著名的英国翻译理论家,对西方翻译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斯坦纳在他的书《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了阐释翻译理论对于语言的研究。
此理论出现之后便备受西方翻译学家的关注并推动了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发展,斯坦纳也因此在翻译理论领域享有盛誉,他的这本巨著也被称为“里程碑式的著作”。
二、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步骤斯坦纳的阐释翻译理论的四步骤包括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
(一)信赖“信赖”作为第一个步骤,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译者相信原文言之有物,在进行翻译实践的时候,需要通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翻译,那么这里所说的理解就是对原文产生一种信赖,因为本着忠实原文的原则,而自然而然地相信原文的某些东西就是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所以这样的信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译者对译文的思考,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存在,比如一些原文中并没有一些可以让译者想要去理解的东西或者说是译者自身认为原文是空洞的,那么译者就会对原文的一些表达内容不会产生信赖。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语言研究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陈艳蓉【摘 要】翻译主体性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焦点,翻译主体的确定及充分发挥翻译的主体性,对于翻译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 主体 主体性“翻译”一词有两重含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翻译工作的人。
本论文探讨的是动态的翻译过程。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以霍尔姆斯、勒费弗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发现翻译不单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转换,更是译者的创造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女权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
在中国知网篇名限制搜索关键词“翻译主体性”,查找结果为1093篇。
如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2003;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2006;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2003;张连兄,车琳,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2006;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200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200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2003;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200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2003;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2003。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田雨两位学者认为,“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一、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选择性。
在翻译中,无论是意译还是直译,都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包括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认知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正是这些主体性的因素共同影响和塑造了翻译过程和结果。
译者的语言能力对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翻译者只有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做到准确、自然地传达信息。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者经常会面临着语言的文化差异和歧义,这时就需要凭借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感来进行抉择和调整。
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也是决定翻译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同一概念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差异,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源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翻译者才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认知习惯和情感态度来进行翻译。
当面对一些抽象或者模糊的表达时,翻译者往往需要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来进行理解和译文。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较强的主观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译者主体性是决定翻译成果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合格的译者主体性,翻译就无法精准地传达信息,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和偏差。
二、译者主体性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译者主体性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就翻译的主体性进行认识和培养,从而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主体性进行翻译。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学习和积累。
只有学生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升,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更加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达习惯。
教师还需要借助于多媒体和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认知。
通过了解他者的文化和传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译文。
究竟何为译者主体性?
究竟何为译者主体性?作者:陈昕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8期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项目名称:译者主体性视角下的政治文献翻译理论研究,项目编号:SKL—2014—1446。
摘; 要:本论文从哲学层面出发分析“主体”及“主体性”含义,进而对前人的“翻译中的主体和主体性”研究加以分类,并指出译者是翻译的中心主体。
在此基础之上辨析“翻译主体性”和“译者主体性”的差异,指出何为译者主体性,并得出译者的主体性具有目的性、能动性、受动性和创造性四大特征。
关键词:译者;主体;主体性;译者主体性作者简介:陈昕(1988-),女,河南新乡人,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教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8--02传统的翻译研究通常是以原文及原作者为中心的规定性研究,而译者则被冠以“带着脚镣的舞者”、“仆人”等名称以彰显译者对原文及原作者的附属地位及在翻译过程中饰演的卑微角色。
然而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从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步凸显出来。
但究竟何为译者主体性?主体和主体性概念从何而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主体性,是否就意味着译者可以不顾原文随意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这是本论文将一一探讨的问题。
1. 主体与主体性的哲学含义主体与主体性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西方当代哲学鲜明地指出人是主体,人作用或感知的对象叫做客体。
马克思主义倾向于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客观世界的主体,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体现出的人的主体性。
著名学者及翻译家刘宓庆在《翻译与语言哲学》中也对“主体”进行了相似的描述:哲学家认为主体具有以下基本属性:一是自然属性,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附存在”,没有自然界,也就没有人;二是人的自身属性,表现为人对自身的“依附存在”,因为认识自然的一分子;三是人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人不能脱离他对社会(社会的经济形态、典章制度、价值观念等等)的依附。
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精品文档
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1. 引言在传统翻译观念里,译者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大众的认可,他们遵从的是“文本中心论”。
人们往往认为,译者要无条件地服从原文本和原作者,不得任意增添译者个人的主观因素。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这一因素被忽略。
如今,译者主体性对译作的影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在对比分析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大卫?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英译本基础上,指出在对原文本的理解和处理上,两名译者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方法。
而这种差异性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2.文学翻译文学翻译是由文本、作者、译者、读者这四要素构成。
在对原文本(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基础上,译者才能更好地对原文本进行审美体验,以创造性的文字再现原文本的精神和实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即,在忠实于原文本的基础上,允许译者对原文本做出适当的叛逆,这种叛逆可以表现在语言、文化或文学性等方面。
3. 译者主体性查明建提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1)。
换言之,在不脱离原文本的基础上,允许译者对译作一定程度上的叛逆,而这种叛逆正是译者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4.《红楼梦》两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通过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这两英译本,可看出两译者对原文本有不同的解读,采用了不同的选词、句式、翻译手段等,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4. 1两译者对书名的翻译《红楼梦》一书围绕贾宝玉所佩戴的一块石头展开,而这块石头见证了贾府的兴衰。
霍克斯将书名译为The Story of the Stone,反映了译者对原文本整体的把握程度,这一译名合情合理。
相比之下,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其译为A Dream of Red Mansions,是从全局考虑的。
翻译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阐释——以葛浩文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
翻译美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阐释——以葛浩文英译本《生死疲劳》为例一、翻译美学与译者主体性(一)翻译美学的论述美学(Eththetics)归于文化范畴,翻译属于跨语际活动,将中国传统译论与美学的“联姻”是中外学者研究的新动态。
传统美学论趋于将文艺美学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进行论证,往往重质感印象,轻结构分析与形式论;重经验但缺乏语言规范方面的探究。
基于此,我国著名译学家刘宓庆教授构建了中国现代翻译美学的理论框架,其“基于现代美学论,首次印证了语际转换过程中所照应的相关美学问题,并详尽地辨析与论证了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及客体与接受者之间,在翻译过程中的相互契合的关系”。
审美客体中存在的美学要素,如原文本中的语言表象要素—语言形式,属于表象的、可感的要素。
审美客体中暗含的非表象要素——气质,如意境、神韵等要素,属于不可感要素。
因此,在审美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须结合时代特征与社会特征,凭借潜在的文化底蕴、语言素养、审美意识,来审视和欣赏原作中呈现的美。
(二)译者主体性的阐释田雨、查建明首次将译者主体性界定为,“审美主体在翻译实践中,须客观地尊重翻译客体,以达到翻译实践中反应的主观能动性,基本特征概括为审美主体自觉的审美创造性、文化意识及人文品格等”。
翻译学家许钧教授再次论述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重要性,即“主体性强调译者的能动性与主动性,在翻译活动中能够控制客体、服务于客体,并对客体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译者只有突破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文化差异等一系列客观制约条件,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得到发挥其语言底蕴、审美创作性等特征”。
译者只有将审美客体的受动性与审美主体的创作性恰到好处地结合并融为一体,才能将一部原著的艺术之美再度重现在异域读者面前。
(三)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艺术再现过程中的体现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看,翻译过程被认为是一个审美体现、审视及再现三者有效融合的创作过程。
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显然因受到个人兴趣、知识领域、文化修养、传统习惯乃至个人信仰等一些因素的制约,进而构造了译者主动理解与阐释原文本的主体间性及能动性,是译者与原文本进行隔空交流与对话不容忽视的因素。
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看《围城》的英译
情 况说 明 : 美 国 , 钟 书 的研 究受 到 社 会条 件 的制 约。 在 钱 《 围城》 的译本 就是在这样背 景下产 生的 , 译者希 望借译 本 来“ 激起人们 对钱 钟 书及他 作品 更大 的兴 趣 ” " 因此 , 。 译
者关 注的焦点是作 者和原 作 , 者 翻译 时更 多地从 原 作角 译 度 出发 , 尽量 把钱钟书 和《 围城》 原汁原 味地呈 现在 西方读
化 态度。
t r e p rsmo ni h l t e w r ”wh c i l a st— he at o l ti al h o l g n d, i h smp y me n o tl8  ̄ n e .[] P 9 a u e d r ’ (L ) O
第 二 , 者的翻译 目的 。在译 序 中 , 者认为 “ 钟 书 泽 译 钱 是2 0世纪 中国伟 大的小说 家 , 围城》 2 《 是 0世纪最 伟大 的 小说之一 ” [ 自美 籍 华 裔 学 者夏 志 清 在 16 。7 2 9 1年 出版 的 《 中国现代 小说史 》 中把 钱钟 书 列入 专 章 研 究并 对 《围
鸿渐安慰道 :没有关 系 , “ 我去买几个红封套 , 给他 替你 们得 了。 19 ’ 2) ’ " 9
“N v rmid. ec mfre e.“ i ob ysmerd e e n ”h o otd h r 1wl g u o e l
译者主体性
直至20世纪 年代 直至 世纪70年代 西方翻译研究走出了纯语 世纪 年代,西方翻译研究走出了纯语 言研究的重围,开始文化转向 言研究的重围 开始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使译 开始文化转向 使译 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译者真正从幕 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地位得以彰显 译者真正从幕 后走向前台。 后走向前台。随着译界对翻译活动中文化因素的 重视,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译者 重视 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译者 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主体性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译学研究 主体性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 译学研究 悄悄经历了‘语言 文化———人’的转变 悄悄经历了‘语言———文化 文化 人 的转变, 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的跨越。 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的跨越。
例3 将道人肩上褡裢抢过来背着…… He transferred the sack from the taoist’s shoulder to his own,……(Yang 17) But Shi-yin merely snatched the satchel that hung from the other’s shoulder and slung it from own,……(Hawkes 65) 像中国古代物品“褡裢”,在中国现代文化中也 已消失。杨译为sack,使其通俗化;“褡裢”在英美文 化中根本就没有,Hawkes便译为“小背 包”(satchel)。在翻译中两者都有所失。这种远古 文化造成的(文化和词汇)空缺无法弥补。译者被迫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例4 代表团由各行各业的人组成。 1.People from numerous fields form the delegation. 2.The delegation is composed of people from the spectrum of professions. 3. People from a variety of professions group together to be this delegation. ” 分别是由一名医生,物理学家和文学家对这句话的 翻译,体现了不同行业独自特征,鲜明个性。
诗歌词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认知识解--以杜甫《春望》8译本为例
诗歌词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认知识解--以杜甫《春望》8译本为例杨露;梁燕华【摘要】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trend of Chinese culture ’ s going abroad ,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ranslator ’ s subjectiv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 This paper conducts an analysis of 8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pring View via four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construal—scope and background , perspective , salience and specificity , aiming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n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poetry translation and thus facilitate translators' devotion to spreading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broad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浪潮兴起,诗歌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从认知语言学认知识解角度对杜甫《春望》8译本差异进行对比,通过辖域与背景、视角、凸显、详略度等维度对译本所呈现出的多样性进行考察,为诗歌翻译译者主体性提供合理认知解读,并为译者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9【总页数】5页(P56-60)【关键词】诗歌翻译;《春望》;译者主体性;认知识解【作者】杨露;梁燕华【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杜甫诗作,留存于世有1400余首,其不少诗作被不断重译在世界范围传播,其中备受瞩目的当属杜诗英译。
译者主体性在影视翻译中的体现
2472020年44期总第536期ENGLISH ON CAMPUS译者主体性在影视翻译中的体现文/李淑杰循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翻译出来的译文需要被人接受,并传达一种交际环境。
忠实法则是指,在译文以及原文连贯性基础上,对不同语际之间的连贯性进行把握,并忠实于原文的含义。
目的论理论在翻译过程中是重要的指导方针,可以帮助译者跨过语言的障碍与层次,突破文化框架,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更体现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过程中,源语地位降低,认为目的决定手段。
影视翻译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需要让不同层次的观众都可以接受。
影视翻译有着非常强烈的商业性,还具有市场化特点,需要满足观众的需要,需要得到观众的满意才可以获得高票房、高收视率,才能达到应有的商业目的。
因此,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以观众满足为目的,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影视剧翻译具有通俗性、广泛性特点,在语言的逻辑性、感染力以及艺术表现上需要更高的要求。
第二,向观众传达一定的信息。
翻译并不是语言的转换,还在于文化层次,在于两种文化之间的对碰、交流。
在英文影视作品中,有很多特殊文化的含义,是我国观众不知道,或者难以理解的,这些文化因素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处理。
因此,译者不仅肩负文化传播的使命,还需要了解两国的文化,这也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译者的主体性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三、影视字幕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影视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影视作品都需要配译文,从而向世界各个国家输出,并实现文化信息的交流。
配有字幕的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观众的喜爱,让观众可以了解到影视剧的内容,还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影视作品。
影视字幕翻译有着瞬时性特点,一般在剧中人物说话的同时,同步出现,并且文字显示的时间比较短,字幕的长度也不宜长,需要适应观众的阅读视野,一般大约十几个字。
浅谈译者主体性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浅谈译者主体性中北大学/张盼盼 黄远鹏【摘要】在进行翻译时难免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译者主体性的含义,另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译者主体性的表现进行了探究。
为了最大化的还原原文的艺术性,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翻译 译者 主体性一、译者的主体性的含义译者的主体性,也被称作翻译的主体性,就是指译者在经行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本质特征,也就是翻译的主体能够对翻译的原本进行主动的操纵以及转换,从而其本质能够在翻译过程中能够行为中外化。
译者的主体性通常是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翻译表达心理与翻译表达能力。
相对来说,译者在进行翻译操作时,会受到客体以及自身的影响,为了使翻译主体能够更加适合翻译后文化特征而表现出的一种翻译主观能动性。
在进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通常能够体现出翻译者的艺术性以及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译者主体性的具体表现翻译过程由于本身的复杂性,是对译者心理以及思维活动的体现,能够实现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译者的翻译过程,必然包括译者对原作者以及原文的理解,通常也会带有一些译者主观意识,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也会对整个理解以及翻译过程产生影响。
此外,译者所处的环境、时代以及社会经济背景也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1.译者对原文本的主观理解。
原著是译者在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最积极主动的,译者在对原著进行解读的过程区别于一般性的读者。
译者对原著的解读是充满重塑性、关联性、评价性的。
相关的研究认为,文学艺术是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的,艺术性是由作者来完成的,而审美性就要依靠读者去发现,只有这两种性质完美的融合,才能够创造一部好的作品。
一部作品一旦出版,就会受到读者的阅读,成为审美的对象,读者通过对作品的阅读,达到艺术性与审美性的完美融合,创造一个艺术的世界。
所以,接受就是另一种创造,阅读也就变成了一个双向的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对作品进行阅读,然后理解阐释,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往往就需要运用自己的感情、意志、想象、审美等能力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深层寓意,将作品具体化,从而再创造出一部新的作品。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的结合---译者主体性研究阐释学是一种以意义解释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它关注人们对世界注入意义的过程。
翻译研究则是对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等问题进行研究,着重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这两种研究方法的结合,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指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主体实践,并以译者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经验、思考、制约和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阐释学的方法论与翻译研究的实践,有助于提高对于译者主体性的把握。
首先,阐释学的方法论强调对于语言运用中的意义解释。
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活动,在二语交际的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意义传达方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进行不同语言的意义协调。
阐释学正是通过对于意义的解释过程来理解翻译的实践。
它需求研究者对翻译文本的语言材料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探究语言符号背后的含义。
由此,可以发现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解释和个人意见的影响。
同时,阐释学也突出了人的主观意义的重要性。
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主观判断和决策,这些认识和行为都受到个人主观意义的影响。
因而,阐释学的方法论有助于揭示译者主体性中的主观因素和主观意义的影响。
其次,翻译研究强调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的问题。
文化差异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形成的,由于历史、地域、民族、宗教、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习俗等文化特征。
翻译活动在文化差异和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需要理解和传达不同文化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知识和文化背景,往往对翻译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
因此,研究译者主体性,需要考虑到他们的文化来源、背景、历史和个人体验,以捕捉他们的主观认知和个人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译者在文化背景下的主体性。
再次,翻译研究侧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实践者,是翻译过程中的决策者。
他们除了需要应对文本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还需要考虑到译文的读者和使用者、时间和功能、文体和修辞等多种因素。
译者主体性探究
知识文库 第3期60译者主体性探究霍畅翻译是跨文化交往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吸收外域文化成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在文化的交流和构建过程中,翻译的作用不可言喻,通过翻译活动,我们可以博采众长。
“翻译活动的本质作用是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障碍,促成不同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这种沟通与交流能够启迪新的感悟、新的智慧、新的视角,从而产生出巨大的社会推动力,这是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不可缺少的加油器。
”翻译活动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并且使人类的文化呈现多样性。
译者是翻译这一动态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媒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但长期以来,译者的主体性因素在翻译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的情况凸显出来。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出现,人们越来越重视翻译的主体性研究,对其研究也日趋走向深入。
20世纪下半叶起,随着语言学的进一步发展,对翻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尤其在对20世纪70年代的“语用学转向”和20世纪90年代的“文化转向”开始研究以来,语言层面后起到积极作用的因素得到众多学者们的倾力研究,其中,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研究对译者地位进行了全新的诠释,打破了传统的、片面的认识。
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20世纪50年代后到20世纪70年代前,语言学范式是西方翻译研究的中心内容。
但是,越来越多的问题超出了语言层面,一些翻译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众多翻译现象也不能得到合理诠释,翻译理论与实践总是发生激烈的冲突和碰撞,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范式的研究这一问题越来越表现出其弊端所在。
20世纪70年代,翻译界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为译学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视角。
苏珊·巴斯奈特 (Susan Bassnett) 和安德列·勒菲弗尔 (Andre Lefevere),二人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论集》(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正式提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 。
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作者:李颜伟杨欣来源:《青年时代》2017年第20期摘要:乔治·斯坦纳的阐释学理论的“信任-侵入-吸收-补偿”四步骤划分为考察《北京折叠》英译本的成功提供了启发。
在这部译作中,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选择、对原作含义的阐释、对翻译策略的适用和对增译手法的创造性把握几个方面。
关键词:《北京折叠》英译本;译者主体性;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翻译界的文化转向使译者不再被看作“仆人”[1]7,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原作和译作两个封闭的体系”[2]121;译者的作用也相应受到更多关注。
《北京折叠》斩获“雨果奖”不独是作者的功劳,也是译者刘宇昆善于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结果。
一、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
翻译实践的全程参与者,从作品选择到原作解读,再到翻译策略应用,译者始终直接参与其中,译者主观能动性贯穿整个翻译过程。
因此,有学者主张将“译者作为中心主体”[3]9。
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客观制约因素下,在翻译中对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4]21。
译者必须遵循最基本的忠实原则,充分考虑环境、文化、目标读者等制约因素。
阐释学探究意义的理解和解释,其“历史性”与“视野融合”概念[5]2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由于理解的历史性会导致作者与译者在视野上的差异,译者必须“从自我出发,与文本的视野汇合,从而不断扩展和丰富自己原有的视野”[6]69,谋求共同地带。
乔治·斯坦纳将阐释学运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翻译过程的“四步骤”[7]312,包括:信赖、侵入、吸收、补偿。
译者主体性贯穿整个翻译过程:首先建立对文本的信任,入侵原文揣摩原文,然后决定在何种程度上吸收原文,最后进行补偿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者主体意识含义论析摘要译者主体意识是译者对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认知,这种认知是译者主体的首要构成因素。
译者的文化作用是重要的,但只有在译者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意识时,这种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译者主体意识不一定表现在对社会文化的叛逆上,顺应社会文化的译者也可能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主体意识文化制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翻译研究的重点从文本的内部结构转向外部环境,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清晰,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导者,其地位和贡献也渐渐得到认可。
自从《中国翻译》2003年集中刊发了一组译者主体研究的论文以来(许钧,2003;穆雷、诗怡,2003;查明建、田雨,2003),翻译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推进迅速,无论在纯粹理论研究还是历史性的译家个体研究方面,人们对译者主体的认识都大大加深了。
然而,在对译者主体构成的讨论中,研究者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译者的主体意识。
事实上,主体意识是译者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因素,也是译者主体的其他构成成分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
本文拟阐述译者主体意识的含义,指出其在主体构成中的核心地位,希望能帮助澄清一些理论问题,并推动译者在实践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译者主体意识的基本含义译者是翻译技艺的实践者,但并非每一个译者都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在教室里跟随老师学习翻译基本技巧的学生,完全听从老师的教导,培养忠实、通顺等基本观念,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对自己的存在有明确的体认。
哲学家认为,“潜在的、自在的主体性,处于自然和社会的交界处,处于动物向人的转折中,因而带有过渡的性质。
它是由运动的物、生物、特别是动物的主体性向人的主体性转变的起点,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向人的社会属性转化的开端”(郭湛,2002:68)。
对译者来说,处于完全被支配地位的翻译技艺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认知,因此,他的主体性处在自然的译者向有自觉主体性的译者的过渡阶段。
过渡阶段的译者,还不是真正的译者,或者说是机械的、被动的、消极的译者。
正如“人是以自己主体性的活动使自己成为主体的”(郭湛,2002:21),译者也是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而逐渐成长为真正的、具有主体性的译者。
随着翻译技艺的增长,他开始独立策划、承担一些翻译活动,开始处理是否翻译、如何选择原文、运用何种翻译技巧等问题,在更高的层次上意识到文化、赞助人、原作者、读者等是一种外在于自己的力量,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利用。
到了这一阶段,他就有了自己的主体性。
在哲学家看来,低级的主体性包括自在、自然、自知、自我四个阶段,然后经历转折期自失的主体性,进入高级主体性的自觉、自强、自为、自由四个阶段。
(郭湛,2002:67-81)自失的主体是盲目自大的,他对自我和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没有意识,他目空一切,完全无视社会文化的存在,以致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然后,他的自我意识便产生了,“人在自失的迷惘中批判地实行对自己主体观念的反思,反复清洗、净化自己原有的观念。
挫折和逆境在人的主体性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毫不掩饰地将无情的客体性展现在人的面前,使人无从回避,必须直接面对和解决。
由此开始真正的主体性的觉醒,进入高级期个人主体性发展的进程”(郭湛,2002:75)。
高级主体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自觉,可见自我意识在人的成长中的重要性。
译者主体意识是翻译选择中的自我意向,是译者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知。
当译者发现他无法对原文文本、原文作者、译入语文化等为所欲为的时候,同样会产生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即自己和社会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一旦产生,他作为一个译者就成熟了。
这一维度让译者思考:我是谁?我在干什么?这样做有何目的?于我有何价值?在这里,“我”是思考的中心和出发点,一切的选择与决定都服务于“我”。
这就是译者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译者会充分利用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让翻译活动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自我意识是译者主体发展中的关键,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相符合的。
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可在胡适对易卜生思想的吸收中看出来。
中国文化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包括翻译家在内的知识分子的自我意识纷纷觉醒,他们立志要推动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要用意志审慎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让言行真正出于自己的意愿。
胡适在《新青年》中介绍易卜生的个人主义时说:“易卜生生平有种完全积极的主张。
他主张个人需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天才性,需要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陈玉刚,1989:111)。
胡适认为中国文化急需引入个人主义。
用易卜生本人的话说,个人主义的核心是“天下只有关于我的事最要紧,其余的都算不得什么……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我的事”与“其余的事”相对立,意味着不仅传统文化,而且包括新文化,都是外在于译者主体的事物。
这里的“我”的意识,就翻译而言,就是译者的主体意识。
译者把自己与所有文化拉开距离,客观审慎地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各种文化的价值,然后选择一种文化为之奋斗。
从根本上说,翻译家不仅仅为促进文化、社会的进步而翻译,其最终目标在于“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即实现自我价值。
“我”于是从混沌的宇宙中独立出来了,从无我走向了有我。
随着这一变化,“我”所具有的能力(即译者主体能力)的发挥就具有了明确的方向。
三译者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勒菲弗尔曾深刻地阐述了译者主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他认为,译者的翻译不是纯粹的语言转换,而是受着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的,这些制约因素包括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等。
这一理论说明,主体意识的觉醒需要主体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也需要社会文化环境给主体一定的自由空间。
如果环境限制太强烈,完全扼杀了人的自主性,那么在翻译活动之初,译者也许会有一点点思考的倾向,但当发现自己无法应对强大的外部环境,便会放弃思考,长此以往,他的主体意识便渐渐消失了。
译者是否存在主体意识,与文化环境是否宽松具有一定关系,换句话说,译者的主体意识存在与否,不只取决于译者本人。
译者主体意识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社会文化放松对译者的压制,这是符合事实的判断,但我们不能由此把译者主体性等同为对社会文化的叛逆,以为只有在叛逆中,译者才是积极主动的。
这种观点是对译者主体意识确切含义的误解。
如果说译者主体意识的言外之意是译者应对自己负责,那么译者对自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的态度,就是如何对自己负责。
主体意识是一种认知,主体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认知的对象。
因此,译者主体意识与社会文化并非水火不容,即,作为主体的译者并不一定要以反抗文化才体现出自己的主体性。
《中国译学大辞典》对译者主体性的解释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特性,即翻译主题能动地操纵原本(客体)、转换原本,使其本质力量在翻译行为中外化的特性。
译者主体性亦即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在克服客观制约性中得到表现。
客观制约性包括双语差异、不同的文化语境和政治语境等”(方梦之,2011:91)。
在这个解释中,“克服客观制约性”并不一定指译者主体反抗、摧毁社会文化,而应该理解为个体与外在于自己的力量之间的张力关系,即译者是在与包括语言、语境等外部力量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中完成翻译的。
简言之,主体与文化环境之间不一定是对立的,也可能是一致的,其中的关键是译者的自主意识和独立选择。
一个具有自主意识的译者,对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态度,可能是拒斥的,也可能是认同的,对于翻译的忠实标准,他可能是信奉的,也可能不信奉。
虽然译者主体意识并不一定体现为对传统的背离,但当译者选择了与主流文化相背离的翻译方式时,他的主体意识体现得最充分。
清末民初时期,人们的思想还受着旧观念、旧文化的禁锢,同时又受着西方文化的影响,新旧观念在个体身上发生激烈冲突。
这种冲突最初让人无所适从,但不久人们便意识到,社会个体在冲突面前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
由此人们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开始关注自己的理想。
在这一背景下,翻译家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其主体意识也迅速地觉醒,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决定不再言先人所言,为先人所为,而是以“自我”、“解放”为指归,通过翻译唤醒民众冲破传统束缚、建立新文化,并在文化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
例如,鲁迅在翻译中,为了引入新的字法句法,不惜让译本生硬晦涩,不回避冗长的句式和繁杂的修饰成分。
认同传统社会文化的译者,可以辜鸿铭为例。
辜鸿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是人所共知的。
他在翻译外国诗歌时,采用中国古典诗词的形式,如《痴汉骑马歌》;而在汉译外时,他则采用流畅优美的笔调竭力传达原文的思想和文学美。
辜鸿铭认同已经落后并遭到普遍批判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说明他不具有自我意识。
事实上,他“继承了欧洲学术思想中一种敢于质疑、挑战和批判传统的品质”,“欧洲的游学之旅给了辜鸿铭认识自身、认识中国、认识东方的一面镜子”(金学勤,2009:70)。
辜鸿铭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保守的文化观念并存,有力地证明了绝不能简单地把主体意识等同为批判传统。
社会文化是由不同的小系统组成的,一个译者对某种文化往往不是完全拒斥或赞同,而是部分赞同、部分批判的。
例如,严复翻译《天演论》时,他不满意传统文化的僵化、保守、懈怠,但在文学偏好上,他知道当时的文人学士喜欢桐城派古文,而且他本人也偏爱、擅长这一派的散文风格,因此他采用了古雅的文风来翻译这本著作。
译者的主体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自己能力的发挥程度,主体意识中的自我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则常常会决定主体能力的发挥方向。
一般说来,否定传统的译者的译本会更多地颠覆现有秩序,认同传统的译者的译本则会巩固现存秩序。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既然是翻译,就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文化因子,这是翻译与生俱来的特性。
即使一个译者是完全被动的,不具有任何主体意识,他的翻译还是会引入一些新的东西,我们不能过分夸大译者主体意识的作用。
四结语主体意识是译者对自我存在的体认,在此基础上,他对翻译原本的选择、对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文化或接受或拒斥的反应,才是独立自主的,他的翻译才具有更为积极的文化作用。
一个译者,只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在复杂的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做出正确的抉择,才会在下笔之前对自己与社会、文化、历史、读者、赞助人的关系做出审慎思考,由此最大限度地推动文化的进步。
因此,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强化自己的主体意识是一项不能稍稍懈怠的工作。
参考文献:[1] lefevere,andré.translation,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m]. london/newyork:routledge,1992.[2]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