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合集下载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受动性是指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同时还会受到文本、社会环境和主体三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

本文以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汉英翻译为例,详细分析译者主体性之受动性在汉英翻译中的体现。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汉语文本被翻译成英语,其中包括文学、金融、时政等各个方面。

政府工作报告是外国人了解中国政府的“窗口”,其英语译文需要准确地传达中国政府的声音。

在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受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国政府最重要的例行公文,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

报告通常分为三部分:一年来的工作回顾,当年的工作任务,政府的自身建设;其他方面包括外交和国际形势方面的内容等。

国家总理在“两会”發表政府工作报告后,将引起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讨论与分析,是重要的“指向标”,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译者主体性概念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盛行,翻译过程中的文化特征以及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查明建在《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中指出,“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活动过程中,作为动作执行者及主体的译者在充分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始终。

”译者主体性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动性与受动性。

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融合自己的视域和原著的视域,译者发挥能动性就是达到这种融合的必备要素,这样可以给读者带来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另一方面,因为译者的翻译行为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译者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的限制,如当时时代的话语与权力束缚、政治外交关系等,表现为译者的受动性。

译者能动性和受动性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

从译者主体性角度赏析《桃花源记》六种英译文[摘要]译者的主体性是近来翻译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等三方面。

本文试从译者的主体性角度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关键词]翻译;译者;主体性;《桃花源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它以诗体形式写成,笔法凝练,陈述低调而富于诗意,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为世人传诵。

国内外众多译者各展才华,为我们奉献了琳琅满目的精彩译文。

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人对《桃花源记》英译文就各有千秋,富有代表性。

一、译者的文化地位问题在翻译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上世纪80年代,纽马克(Peter Newmark)将符号学、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

上世纪70、80年代以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派中文化学派提出“翻译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文化功能等值的过程中,译者有较大的主动权,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式”、“翻译就是文化‘改写’(rewrite),‘改写’使原文的生命得以延续”等具有颠覆性的观点,使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提升到了“操纵者”的地位,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查明建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对“译者主体性”作了这样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1]19-20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常青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这三方面。

[2]53本文试图从译者的选择性、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以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性三方面赏析林语堂、Davis、方重、罗经国、孙大雨、谢百魁等六位译者的《桃花源记》英译文。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3、案例分析
以某部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点对于目标语言的 读者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却无法自由发挥其主体性对这些文 化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导致译文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 会导致目标语言
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出现偏差,也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更加边缘化。
一、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两种语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然而,在当前的翻 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这种边缘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译者的身份认同困境
译者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但往往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中立,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然而, 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译者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和交融,推动社会的文化 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本次演示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和发展 方向。要改变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的现象,需要从提升译者的文化地位、培养译 者的主体意识、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的 重要性,
译者主体性的边缘化对翻译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会导致翻译质量下 降。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受限,无法充分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从而 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其次,这会打击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译者的观点和 风格被忽视或限
制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从而影响到其翻译 的动力。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积极寻求合作。译者可以与其他译者或目标语言文化的专家进行合作, 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 提高翻译的质量,还可以增强译者的主体性意识。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文学作品英译汉对比翻译研究——以《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例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文学作品英译汉对比翻译研究——以《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例

收稿日期:2020-10-19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文学作品英译汉对比翻译研究 ——以《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例□ 由梦璐 邓东元昆明理工大学[摘 要] 本文以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贾辉丰和王义国两位译者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解读以及具体表现形式。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间自己的房间》两本汉译本的比较,更好地理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同时期望能够为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和《一间自己的房间》汉译本的研究做出微薄贡献。

[关键词] 《一间自己的房间》;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 H0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167(2021)11-0018-03作者简介:由梦璐,硕士研究生。

邓东元,通讯作者,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跨文化语用学、少数民族多语教育。

1 研究背景在男女不平等的现状下,女性主义学者有时会通过翻译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来表达自我。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翻译是女性展现其主观能动性、争取平等社会地位的途径之一。

《一间自己的房间》是女性主义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929年创作的著名作品。

本文以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对贾辉丰和王义国的两个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

虽然有众多学者对这部名著进行了研究,但大多集中在伍尔夫的写作风格上,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其译文的文献十分有限。

因此,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对《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汉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笔者通过对比两位译者的翻译,发现女性主义译者在文本处理中最常使用的三种策略为:前言和脚注、增译以及劫持。

2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概述女性主义研究和翻译研究在相似的历史境遇中找到了其共同性,从而引发了两者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经历了一次文化转向。

在女性主义和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共同作用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应运而生,它强调译者主体性,强调重写,并且重新定义了“忠实”的概念(Lefevere ,2010)。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

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

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

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

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

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

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

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

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

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

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

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

从译者主体性看张培基散文集的翻译技巧——以《背影》为例聂海娅崔琰摘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可以很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主选择翻译策略。

本文试图从译者的主体性视角来探索散文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其译著《背影》为例探讨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影响,研究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技巧的影响,从而多角度介绍散文英译基本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张培基;译者主体性;《背影》一、调查背景翻译是接触外国文化成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作为翻译的主体,译者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在传统翻译中,译者长期处于隐匿地位。

传统的翻译理论关注作者和源文本,声称将源文本视为最高的权威,并寻求与源文本的最大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理论出现了“文化转向”,将翻译研究从语言的角度提升到文化层面,将源文本研究提升到目标文本研究。

译者主体地位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译者也经历了从隐形角色到主体的漫长过程,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

文化转向的出现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可,译者所代表的文化对译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观点是有根据的。

二、张培基散文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体现关于翻译内容的决定涉及译者的兴趣、文化背景和语言理解。

而译者的这种初步选择或决定将适当地决定最终的翻译产品,也体现了译者的主观性。

张培基教授旨在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

他的翻译有自己的特点,即他喜欢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翻译。

他的选择坚持以下特点:译文能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材料中的思想和观念对当今中国人有现实意义;如果可能,他希望他的译文能给后人留下一些思考。

译者有自己的翻译目的,作为一种交际活动,这也是译者主体性的重要体现。

译者的翻译目的可能会对他选择的原文产生影响。

张培基的目的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思想和观念,他们应该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

张教授认为,译者应努力忠于原文的形象,译文中过多的转述是不恰当的,因为如果这样,译者所做的就不是翻译,而是改写了。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朱月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

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

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1 引 言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

论译者主体性

论译者主体性

论译者主体性陈婷;黄娟;马静利【摘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国际文化交流的承载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多元文化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边缘化的现象.“文化转向”后,译者逐步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文章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3(034)001【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译者;边缘化;身份变迁【作者】陈婷;黄娟;马静利【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翻译是一项艰辛的工作,它涉及因素之多,常常让译者在“形”与“神”之间徘徊不定。

若要忠其形,又要得其神,又难似上青天。

由此翻译家们常常感叹译事之难,译路之艰辛。

翻译对国际文化交流、民族文化构建的作用毋庸赘言,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在漫长的翻译史上,译者这一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却长期被忽视,甚至被搁浅到了边缘位置。

在笔者看来,耕笔耘墨的译者在翻译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由此,本文试图从译者身份的变迁、主体性内涵及其表现来分析译者主体性问题,以期拓展和深化这一问题的研究。

中西方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在对译者的研究与认同方面却是惊人的相似。

对译者地位以及其作用的研究都经历了一个从遮蔽到彰显的过程。

译者这一翻译行为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因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匠人的层次,拿着微薄的报酬,瑟缩在文学传统的边缘。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媒婆”、“译匠”、“一仆二主”、“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了丰富的译者形象谱系。

译者身份之卑微,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中国译者之所以长期处在文化和翻译理论的边缘,首先是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心态。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雾都孤儿》十一个译本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以《雾都孤儿》十一个译本为例
译本 。句子 最短 的是 林译 本 , 原 因在 于林 译 文使 用 文言 句
式, 因 此 句 子 的 长 度 较 白话 文 短 很 多 。 平均 句长 越短 。 句 子 的意 义 和结 构上 的独 立 性 越 大 ; 反之 , 句 子 越 长 就 越 需 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料库 研究 手段 , 从 词汇 、 句法 、 篇 章 连贯 方 面分 析各 译者 的 翻译 特 点 , 可 以看 出林 译本 使 用文 言 文 , 词汇 密度 最 大 , 读 起 来有 一定 难度 , 其 虚词 频率 最低 ; 蒋译 本词 汇 密度 最小 , 读 起来 容易 , 但 文本 信息 量 较小 , 虚词使 用 频率 最高 ; 龙译 本 的平 均句 长最 大 , 罗译 本形 符最 多 , 但类 符形 符 比最 小 , 说 明他在 用词上 的变化性 较小 :方 华文译 本 的标准 类符形 符 比最 高 , 说 明在这 1 1 个 译本 当 中 , 方华 文译 本 的词 汇变 化 性最大 , 语 言较为生 动形象 。
J . L e r o t , &S 2 e t e h— T y s o n ( E d s . ) , C o r p u s _ b a s e d a p p r o a c h e s t o
c o n t r a s t i v e l i n g u i s t i c s a n d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t u d i e s  ̄ S h a n g h a i : F o r e i g n

起, 叫复句 , 也叫关联 句 。复句通 常用 一些关 联词语来 连
接 。关 联 词 一 般 分 转 折 关 系 、 假 设关系 、 条件关系等 。

译者主体性及其社会责任

译者主体性及其社会责任

译者主体性及其社会责任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而译者在获得原作的语义和文体信息后,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和译入语的写作手法来进行二度创作难免会使原作的风格有所偏移。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无论从内容,语言风格还是文本功能上都背离了原文,是什么使得这一“不信”的译文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译文之一呢?本文认为是译者的社会责任所在。

标签:译者主体性;严复;社会责任一、引言许钧先生在其《“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提出的“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的主体及其体现在译作中的艺术人格自觉,其核心是翻译主体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创造力。

查明建和田雨在其合作《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提到,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主体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本文试从严复《天演论》翻译过程体现的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其发生翻译偏移实为其社会责任之所系。

二、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是基于原作的艺术的再创造,译者主体性是译者在这种艺术的再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作个性,这一创作个性无疑要受到再创作的主体-译者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语言功底等基本素质的制约。

1、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原作的选择倾向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

一个合格的译者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意图,爱好,风格来精心选择原作,而他对选择原作的倾向恰恰反映了他的主体风格。

严复慎重地选择原书是认定缓急和时势需要而翻译的。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在1893年发表《进化论与伦理学》,立即引起严复的注意,他根据自己对西方社会考察和研究所得及对本土社会的真切了解,极其敏感地选择了这本书。

严复选择此书切中了近代中国的“要害”。

甲午战争的惨败,中国面临亡国之痛,严复力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观点,唤起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

译者主体性的发展历程

译者主体性的发展历程
格和文化 、 审美 创 造 性 。『 细 分 起 来 又 包 括 两 方 面 的 内容 : ’ , “ 一 体 现 在 接 受 原 著 过 程 中 的 主 体 性 : 二 体 现 在 审 美 在 第 第
tieB r n 在《 o ema ) 翻译 批 评 论 ; 翰 ・ 》 书 中 指 出 , 论 n 约 唐 一 译
从 源 语 到 目的 语 之 间 的 单 向 符 码 转 换 , 者 的 任 务 是 求 得 译 译 作 与 原 作 在 语 言 层 面 上 最 大 程 度 的 等 值 。 在 这 种 理 念 的关 照下 , 者不需要任何创造性 , 译 原作 高 高 在 上 , 者 只需 亦 步 译 亦 趋 地 复 制 原 文 , 者 的 主 体 意识 被 原 文 及 原 作 者 所 隐 没 , 译
是 亦 步 亦 趋 的 追 随 原 文 , 这 样 的 翻 译 观 影 响 下 , 者 主 体 在 译

译 者 主 体 性 的 内涵
性被完全扼杀 , 不上将其作为对象来研究。 谈
三 、 者 主 体 性 的 确 立 译
从 哲 学 的 角 度 来 讲 , 体 性 是 指 人 作 为 主 体 的规 定 性 , 主 而 不 是 主 体 作 为 人 的 规 定 性 。主 体 作 为 人 的 规 定 性 称 之 为 人类 , 而人 作 为 主体 的规 定 性 是 主体 性 。主 体 性 最 根 本 的 内 容 是 人 的 实 践 能 力 和 创 造 力 , 言 之 是 人 所 特 有 的 主 观 能 动 简 性 。译 者 的 主 体 性 是 指 “ 为 翻 译 主 体 的译 者 在 尊 重 翻 译 对 作 象 的前 提 下 , 实 现 翻译 目的而 在 翻译 活 动 中表 现 出来 的 主 为

《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天堂蒜薹之歌》英译本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后陆续再版。

该小说在英语世界的成功离不开译者葛浩文的功劳。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汉学家,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现已成功将中国20多位作家的50多部作品译入英语世界,“他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

”莫言在《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说:“我更愿意相信,葛浩文教授的译本为我的原著增添了光彩。

”这里“披上当代英美文学色彩”和“增添光彩”就是指葛浩文的译者主体性。

孟祥春在《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一文中指出:“葛浩文明确反对译者的‘隐形’,他主张译者非但不能放弃自我,而且还要凸显自我。

”“凸显自我”指的是葛浩文在文本客观性及目的语环境制约之下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制约”与“能动”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一、译者主体性译者的翻译活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

随着翻译的“文化转向”,译者的地位开始受到关注。

谢天振在其《译介学》专著中引用郭沫若的话:“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可能超过创作。

这不是一件平庸的工作,有时候翻译比创作还要困难。

翻译既是创造性工作,译者的主观能力性就显得尤其重要。

”许钧在《“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一文中提到:“我们不得不遗憾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几乎把重点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而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活动因素,即翻译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可以看出,翻译离不开译者能动性的发挥,译者能动性是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袁莉在《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构想》一文中指出,从阐释学的角度出发,翻译是译者能动的理解诠释过程,是译者主体自身存在方式的呈现,同时也是译者在理解他人的基点上对自我本性的一次深化理解,因此译者是翻译中的“唯一的主体要素”。

经过翻译界十多年的讨论,“翻译主体是译者”这一观点已被广泛认可。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

语言研究浅谈翻译的主体及主体性陈艳蓉【摘 要】翻译主体性是翻译理论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语言学家们一直探讨的焦点,翻译主体的确定及充分发挥翻译的主体性,对于翻译效果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翻译 主体 主体性“翻译”一词有两重含义: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做翻译工作的人。

本论文探讨的是动态的翻译过程。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

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的翻译。

其中,“翻”是指对交谈的语言转换,“译”是指对单向陈述的语言转换。

一、翻译主体性研究现状20 世纪 70 年代,以霍尔姆斯、勒费弗尔为代表的学者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人们发现翻译不单是从源语言到目的语言的转换,更是译者的创造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女权主义学派、阐释学派等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译者主体性。

在中国知网篇名限制搜索关键词“翻译主体性”,查找结果为1093篇。

如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2003;陈梅,外部力量与译者主体性的建构—以《圣经》翻译为例,2006;孙艺风,翻译规范与主体意识,2003;张连兄,车琳,译者主体性在俄文电影翻译中的体现,2006;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2003;陈大亮,针对翻译目的论的一种批判性反思—兼论文学翻译主体性的困境,2007屠国元,朱献珑,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2003;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2006;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2003;段峰,认知语言学与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2003。

关于译者主体性,查明建、田雨两位学者认为,“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

- 222-校园英语 / 翻译探究译者主体性研究综述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高丽媛翻译活动一直以来在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和语言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翻译理论注重作者和原文本,主张原作是最高权威,译作应该尽可能与原作相似;并且认为翻译的价值低于创作,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

而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其创造性长期受到压抑,一直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位。

在最近几十年,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性地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 国外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论述在漫长的翻译研究史上,西方的翻译研究主要关注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标准等问题,即“直译”还是“意译”,“可译”还是“不可译”及“怎么译”等具体翻译行为,得出的立论大都是源自于翻译者自身翻译的实践体会。

传统译学坚持原作中心论,把翻译的标准界定为对原作的忠实,如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所提出的翻译三原则。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开始出现了突破。

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奠定了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基础。

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 在《翻译、历史与文化》正式提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主张,强调译者的主导地位。

在20世纪80年代后,勒菲弗尔等人的研究凸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结构主义注重研究翻译的文化政治问题,从而突出了译者的主体性和译作的地位。

二、国内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中国,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提出,首先受到了当代西方译学的影响。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the pragmatic turn)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the cultural turn),翻译研究的视野扩大了。

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

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中译者主体性

124《名家名作》·翻译一、引言传统翻译以作者和原著为主导,将译者比作“一仆二主”的仆人,这反映了在过去翻译活动中译者被忽视的现象。

直到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视角。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角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加多元化,阐释学翻译理论则是让译者摆脱原作的桎梏,在保证原意的前提下,发挥其主体性,为译文赋予活力并将原文情感明晰化。

《故都的秋》是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佳作,郁达夫通过对北国景物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故都秋色的无限眷恋与深爱。

本文借助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认真分析《故都的秋》张培基译本翻译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译者主体性,深入探析张培基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作者暗含的情感表达,让人们对译者主体性有更加深刻和多角度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丰富有关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成果。

二、“信赖”原文美学价值根据斯坦纳提出的阐释过程,第一步即为“信赖”。

乔治·斯坦纳认为因为译者相信原文言之有物,所以译者所翻译出来的译本也绝无可能是空洞无用的。

张培基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尤其热衷于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故都的秋》是我国散文史上的名篇,这正是与张培基志趣相投的作品。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北平正处在动荡不安的时期,日本侵略者虎视眈眈。

郁达夫笔下的北国之秋实际上就是北平的秋季,通过对北平秋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而张培基的翻译正是要向外国读者传播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的作品。

除此之外,郁达夫对于北国秋韵有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比如阐述雨景,作者巧妙地通过北方人的对话来体现。

并且对北方人说话的语气、语调做了描写,瞬间把读者带到北方的村头巷尾,仿佛置身于北国。

张培基生活于北京,因此,能与郁达夫笔下北平的“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以及北平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产生共鸣。

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谈起

论译者的主体性——从译者的“创造性叛逆”谈起
注意 到 翻译 的 “ 创造性 叛逆” 这一 特征的学者 , 他 在
翻译 界对 “ 谁 是 翻译 的 主体 ? ” 这一 问题 , 一 直存 在 争议 。许 钧总 结 出 四种 观 点 : “ 一 是 认 为 译 者是 翻
译主体 , 二是认为原作者与译者是翻译 主体 , 三是认
为 译者 与读 者是 翻译 主体 , 四是 认 为原 作 者 、 译者 与
者和读者而言 , 译者是中介体, 起着沟通两者的作用 。
在 传统 译论 中 , 作者 是原 创 而译者 是模 仿者 的观 念根
为“ 译者以 自己的艺术创造才能去接近和再现原作的 种 主 观努力 ” , 把 叛逆定 义 为“ 在 翻译 过程 中译者 为

了达 到某 一主 观愿 望 而造 成 的一 种译 作 对 原 作 的 客 观背 离” , 并指 出 : “ 在实 际 的文 学 翻译 中 , 创造 性 与叛 逆性其 实是 根本 无法 分 隔开来 的 , 它们是 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的有机
文 的意象 结构 中所包含 的许 多“ 不 确定性 ” 和“ 意义空 白” 也被译 者在 对原 文进行 理解接 受 的具体过 程 中得 以填补 和说 明 。这个 过 程恰 巧是 原 作作 者所 要 表 达 的意义 和译者 的创 造 想象 两 种 视野 的对 话 、 交流、 融 合 的过程 , 即译 者带 着 “ 期待 视 野 ” 在 文 本 的“ 召 唤 结 构” 的作 用下 , 与 隐含 的作 者 进行 对 话 和 交 流后 形 成 “ 视域融 合 ” 。
9 3
安徽广播 电视 大学 学报 2 0 1 3年 第 2期
出发 , 认为译者是翻译 中的“ 唯一的主体性要素” , 陈 大亮 _ 5 ] ( 2 0 0 4 ) 进 一步 分 析 了 翻译 主 体 的 内涵 , “ 否定 原作者是翻译主体” 并“ 认为译 者是唯一 的翻译 主 体” ; 仲伟 合[ 6 ] ( 2 0 0 6 ) 也 认 为原 作 者 和读 者 不 可 能成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谈起

无上的地位,其 主体性被神圣化;而译者则沦为
事 。早年 的 翻译 研 究更 注重 翻译 活动 本身 ,译 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作用则被忽视 了。在传统翻译观中,译者一直 以 “ 人 ” 仆人 ” “ 化 搬 运 工” 、“ 舌 、“ 、 文 翻译 机 器”和 “ 着 镣 铐 的舞 者 , ] 形 象 屈 居 ,毫 无 戴 ,等 [
身份 和文化 地位 可 言 。
向前 台。2 | 随着 译 界 对 翻 译 活 动 中文 化 因素 的重 ] 视 ,译 者 的作 用 和地位 受 到越 来越 多 的关注 ,译
翻译主体的研究史 ,可以说是 “ 范式更替” 的历史 。如果 从文 学 活动 的三 大要 素作 者 、文本
和读 者 的角 度来看 ,大致经 历 了 “ 建作 者 原意 重 的作 者 中心 论范式 ,结构 主义语 言 学 的文本 中心
示 ,论 述从 主体间性 的角度研 究译 者 主体 性 的必
要性 ,最终 得 出结论 :翻译研 究必 然 由 主体性 向
主体 间性 转 变 。
二 、三种 不 同的翻 译主 体 中心论 的 演 进 及相 应的译 者 身份变 迁
直至 2 O世纪 7 O年代 ,西 方 翻译 研究走 出 了 纯 语言 研究 的重 围 ,开始 文化 转 向 ,使 译者 的文 化 身份 和 主体地 位得 以彰 显 ,译者 真 正从幕 后走
本 文试 图通 过 梳理 翻译研 究 中三种 不 同 的主 体 中心 论 的演 进 ,揭 示译 者在 翻译 研究 中身份 的 变迁 历 程 ,即译 者 的主 体性经 历 了一个 由蒙蔽 到 彰 显 的过程 ,分析各 个 主体 中心论 的弊端 ,并结
合哲 学上 的 主 体 间性 转 向 给 翻 译 研 究 带 来 的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翻译主体;译者主体性;传统翻译观;主体间性
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ZHA Mingjian TIAN yu
Abstract: The translator is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and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culture. But such translational subjectivity has long been obscured in the Chinese cultural polysystem, the result of which is the marginalized cultural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 With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 proper and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al subjectivity,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and explores the connotations of subjectivity in an attempt to further the research on translational subjectivity.
2.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
二千多年来,中外出现了诸多关于译者的比喻说法,诸如“舌人”、“媒婆”、“译匠”、“一仆二主”之“仆人”、“叛逆者”、“戴着镣铐的舞者”、“文化搬用工”、“翻译机器”等等,构成了丰富的译者形象谱系。这些关于译者形象的比喻,既在一定程度上喻指了翻译的特点和困难,同时也隐含了对翻译和译者的价值评判。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文化身份和主体性的彰显
20世纪70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埃文-左哈尔(Itamar Even-Zohar)、图里(Gideon Toury)的多元系统论与描述翻译学理论以及以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é Lefevere )、苏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西奥·赫曼斯(Theo Hermans)为代表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 school)理论。多元系统理论为面向译入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操纵学派的“翻译就是文化改写”、也就是操纵(Bassnett 1992:vii;Hermans 1985:11)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翻译研究的译入语文化取向,不可避免要涉及翻译主体问题。因此,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不仅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也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传统翻译观的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认为翻译价值低于创作。这种观点认为,翻译就是模仿,译作依赖于原作,缺乏创造性。即使承认翻译也是一种创作,但也只是认为它是“寄生的艺术”(parasitical art),其艺术创造性和文学价值都不能与原作相提并论。多年前曾有人将翻译与创作分别比喻为“媒婆”和“处子”,而提出“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稍加遏抑”(郭沫若1920)。这种观点正是传统翻译价值观的表现。即使是以“著名翻译家”身份著名于世的林纾,他本人心里对翻译也深不以为然,自认自己诗的成就最高,画次之,其次再是翻译。(钱钟书 1981)林纾有意贬低自己的翻译成就,不是自谦,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翻译价值观。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翻译观遮蔽了翻译的主体,导致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也造成了翻译研究中对译者研究的忽视。只有重新认识翻译的性质和文化功能,才能将翻译主体从文化遮蔽状态中彰显出来,才能将翻译主体提到翻译研究的重要日程上来。
我们听到对译作的最高评价,不外是“该译作忠实于原著,做到了‘信达雅’”,或者“该译作生动地再现了原作的意蕴和神韵”。这样的评语一直被看成是对译者的最高评价,能得到这样评价的,也只有朱生豪、傅雷、杨必等少数翻译名家。但我们赞美翻译家译文之忠实、译笔之优美、风格之传神,是否就真的完全彻底地道出了译者的文化功绩?显然不是。传统翻译观一方面要赞美“忠实”,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那些“不忠实”或“不够忠实”译作的价值,如严复、林纾、苏曼殊、伍光建等人的译著(即使是朱生豪、傅雷等翻译名家译本中的“不忠”之处也不难发现)。传统翻译观以“忠实”为评判译作的唯一标准,但又无法否认那些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不忠实”译本的价值。传统翻译观导致的翻译研究中出现的方枘圆凿现象,正说明传统翻译观所固守的语言学视角无法全面观照所有翻译现象,也无法对翻译涉及的译入语文化问题作出合理的阐释。
从世界文化多元系统来看,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在区内处于强势地位,一向自给自足,不假外求。历史上,中国文化影响别人多于受别人影响。外来文化很少参与“一级模式”的建构。(张南峰,2001)中国文化的强势地位使它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外来文化翻译高潮,即汉唐时期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近现代的西学翻译。众所周知,这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三次大规模的外来文化输入都是处于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统摄之下进行的。中国以强烈的文化主体姿态将外来文化作为文化利用的“他者”而加以文化过滤和加工改造(cultural filtering and appropriation)。佛教在进入中国时,中国文化采取“格义”之法,以老庄哲学来诠释佛教义理。经过一系列文化过滤、消化和变形的“中国化”过程,佛教才进入了中国文化体系中。但此时的佛教已不是原初意义上的佛教,而是中国化的佛教。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虽然中国没有相应的科技文化对其“格义”,但古代中国对科技知识和原理并不重视,输入的科技文化知识只是停留在“器用”层面。中国近现代对西学文化的翻译也是如此,其目的是“师夷长技以治夷”。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流意识形态影响下,西方文化也只是中国文化“致用”的客体。虽然客观上说,翻译文化确实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主体文化的建构,但过于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中国文化势难将翻译提升到主体文化建构的高度来认识,而译者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及其文化创造者的身份,也就难以得到自觉而深刻地认同。
一、 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的原因
1、中国文化的自我中心意识对翻译主体的遮蔽
翻译是两种文化的交流和协商。译出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应是两个对等的文化主体。但如果译入语文化只是将译出语文化作为文化利用的“他者”,那么就很难将翻译也看成是自我主体文化建构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探讨中国文化语境中译者文化边缘化的原因。
传统翻译观中有诸多关于翻译的理想标准,除了“信达雅”外,影响较大的就是“化境论”,即译作读起来与原作别无二致而达致“化境”,即“不因语言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钱钟书 1981)“化境论”在西方的表述就是译者/译作“隐形论”(invisibility of translator/translated text)。“隐形论”认为,理想的译文应该透明得像一块玻璃,让读者感觉不到他是在读翻译作品。(Venuti 1995:1-42)无论是“化境论”还是“隐形论”,都是译者难以达到的目标,因此,译者就成了求工不得而又欲罢不能的尴尬角色,而译作则被看成当不得真的仿制品和权宜性的替代品。高悬这种难以企及的理想标准来评判译者,任何译者都会被置于尴尬、负疚的境地。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原载《中国Βιβλιοθήκη 译》2003年第1期 摘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针对我国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本文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研究的问题,并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译者与原作者和读者的主体间性关系四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以期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以上指出传统翻译观的偏颇,并不是说应一概否定传统翻译观。传统翻译观里也有不少合理的学说,是上千年来翻译智慧的结晶,益人心智,也需在当代获得新的阐扬。我们只是想说明,仅从语言视角和“忠实”尺度来研究翻译,必然导致翻译主体的遮蔽,无法真正彰显译者的文化创造性。翻译研究必须有不同的研究层面,翻译主体和翻译主体性也需从新的角度来观照。
传统翻译观,一方面认为翻译没有创造性,无法与创作相提并论,而另一方面,又反对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要求译者顶礼膜拜于原作者,亦步亦趋于原文,对译文中的“创造性叛逆”不加分析地加以贬斥。这种翻译观无形中成了译者的“第二十二条军规”。
以原著中心论和语言转换观为核心的传统翻译观还导致了文学史著作中对翻译和翻译家的忽视,将翻译文学排斥在文学史叙述之外。20世纪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毋庸置疑,但翻译的实际影响作用是一回事,中国文化主体、主流意识形态是否给予深切的认同是另外一回事。1949年以后,中国的文学史著作甚少提及翻译文学的作用,更没有将翻译文学辟为单独的章节加以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些著名作家,如鲁迅、周作人、郭沫若、茅盾、巴金、冰心等,不仅是著名作家,也是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但当代出版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只评述他们的文学创作,对他们的翻译成就则鲜有论及。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比较文学开始复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成为最热门的研究课题,而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离不开对外国文学译介的探讨。研究者认识到,翻译文学无论是文学观念的变革、文学思潮的兴起,还是创作主题、叙事结构、创作技巧等方面,都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翻译文学丰富了中国文学系统,并在特定的时代发挥了创作文学所没有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功能,与文学创作呈现出互动、互文的关系。但是,一旦有论者提出“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命题(谢天振 1989),还是引来不少的争议和质疑。之所以不能认同这一命题,关键原因还是囿于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仅是转换了一下语言而已,翻译过来的文学作品本质上还是外国文学作品,不能算是译入语文学作品,自然不能进入译入语文学史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