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主体性
译者的主体性
例:俗话说得好:“杀人不过头点地。”
1.杀个人不过是头在地上碰一下,死没什么大不了,告诫对方不 要怕死 2.既然杀人不过是头碰碰地,对方已经磕头赔罪,又何苦苦苦相 逼,不如原谅对方 Remember the proverb “A murderer can only lose his head·” (Yang ) You know what the proverb says :“He who checks a moments' rage shall calm and carefree end his days” (Hawkes ) 杨采用了与原文相似的词语进行意译,而霍克斯则选择了与汉语 谚语意思完全不一样的英语谚语。
• 傅雷(1908.4.7—1966.9.3),翻译家,文 艺评论家。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 越贡献。 • 《傅雷家书》摘编了(1954~1966)傅雷 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186封。 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可以说是傅雷 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 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 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 。
5.3.3 翻译主体性理论的定位及其应用误区 • 译者“仆人说” 是对翻译“应然” 的理论探索,属规定性的翻译伦理研究。 • 翻译主体性研究 “实然”的描写性研 究,大多属翻译文化研究。
• 翻译“改写”理论 • 是翻译主体性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流派, 由勒菲弗尔创立,他认为,“翻译无疑是 对原文本的改写。所有的改写,无论其意 图是什么,都反映一定的意识形态和诗 学。……改写就是操纵,为权利服务。”
如何达到视界的融合?
• 就翻译而言,视界的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是 为了保证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能在目 的语中得到再生,获得目的语读者的共鸣, 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客观与主观的东西。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
浅析文学作品中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本文以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的张爱玲及余光中的两个不同译本为切入口,论述译者在从事文学作品翻译时的主体性,进而得出结论: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不是肆意的,无节制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要受到原文文本及原作风格的制约,不能天马行空,肆意妄为。
凸显译者主体性的前提是吃透原作的风格,对源语文本特色进行准确把握,进而结合自身的优势,在译文中努力再现原作风格,不能一味地突出译者的主体性,枉顾原作作者真实的表达意图。
标签:译者的主体性;对比研究;老人与海自古以来,文学就是人类灿烂文明的集中体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独特的文化滋养着文学作品的创作,使世界文学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随着世界各国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文学成为了联系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要纽带,搭建起了促进各民族友好交往的桥梁。
人们对异国文学作品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旺盛,文学翻译逐渐走向繁荣。
面对两种语言的极大差异和两种文化的强烈撞击,文学翻译的难度大大增加。
译者是整个翻译过程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作为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越来越显现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些经典作品经常复译。
冯唐翻译的《飞鸟集》备受争议,再次将译者的主体性推向了风口浪尖。
人们开始质疑,随着时代的发展,译者所处的文化氛围不断演变,译者是否应该轻视原作作者的创作初衷,忽略原作的风格,更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思想,从而使自己的译本看似“别具一格”、“独具匠心”?答案不言而喻。
翻译一部文学作品,能否忠实而传神地再现原文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和作家的艺术特色,是判别与评价译作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一、对译者主体性的认知众所周知,译者是翻译实践的主体,但他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主体,他永远处于与原作者、原作、译文读者,甚至包括译文、译文环境等复杂互动关系之中。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阐释学是哲学和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探讨了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因为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翻译过程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而是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译者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阐释学认为,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译者主体性呢?简单来说,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性和创造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翻译目的等因素都会对翻译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译者笔下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译本。
阐释学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以体现。
译者需要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审美观念等因素来理解和解释原文的意义和意图。
然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尽可能地将原文的意义和意图传达给目标读者。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文学作品是一种高度主观的艺术形式,它不仅包括了文字符号,还包括了作者的情感、思想、文化背景等因素。
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需要深入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并在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性,尽可能地再现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阐释学的框架下,译者的主体性是一个备受的话题。
它揭示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了译者在理解和解释文本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探讨译者的极限与底线,以及如何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完成文章的翻译工作。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译者的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了文化传播的效果。
为了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译者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极限与底线,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性。
关于译者的极限与底线的探讨,前人已有许多成果。
有学者认为,译者的极限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化和能力三个方面。
语言是翻译的基础,对于母语非目标语言的译者来说,语言差异可能成为翻译的一大障碍。
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3、案例分析
以某部文学作品的翻译为例,原作中的文化元素和语言特点对于目标语言的 读者来说可能较为陌生,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却无法自由发挥其主体性对这些文 化元素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导致译文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 会导致目标语言
读者对原作的理解出现偏差,也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更加边缘化。
一、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是两种语和文化之间的桥梁。然而,在当前的翻 译研究中,译者的地位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这种边缘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1、译者的身份认同困境
译者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但往往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尽可能地保持中立,以便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然而, 由于译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导致译者的中立性受到质疑。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也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互鉴和交融,推动社会的文化 多元化发展。
四、结语
本次演示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探讨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和发展 方向。要改变译者文化地位边缘化的现象,需要从提升译者的文化地位、培养译 者的主体意识、促进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要充分认识到译者主体性的 重要性,
译者主体性的边缘化对翻译工作会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会导致翻译质量下 降。由于译者主体性的受限,无法充分表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从而 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其次,这会打击译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当译者的观点和 风格被忽视或限
制时,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从而影响到其翻译 的动力。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积极寻求合作。译者可以与其他译者或目标语言文化的专家进行合作, 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呈现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译者的观点。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可以 提高翻译的质量,还可以增强译者的主体性意识。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一、本文概述在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通过阐释学的视角,深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表现及其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随后,文章将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译者的选择、理解、表达和创新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探讨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文章将总结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提升对译者主体性的认识,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译者主体性的内涵译者主体性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体现。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不仅需要对原文进行理解、分析和解释,还需要在目标语言中进行再创造,实现原文意义的传递和再现。
因此,译者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原文的理解和解释上,更体现在对目标语言的运用和创造上。
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译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技巧,这是进行翻译活动的基础。
译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原文和表达目标语言。
译者的主体性还体现在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上,即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行适度的调整和创新,使译文更加地道、流畅。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不仅受到原文作者、目标语言读者和翻译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也受到自身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原文意义的准确传递和再现。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对于翻译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以实现翻译活动的最优化和最佳化。
三、阐释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的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从《许三观卖血记》法译本看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茶类饮品店创业方案书优秀范文本店是一个资金投入低、消费人群广、回收本钱快而且门面非常好找的工程,一般除了保存3个月左右的店租、人工和日常开销外,奶茶店经营管理不用太多周转资金,非常适合小本自主创业。
我们店名为“茶物语”,易记顺口,可以让人很快记住。
我们的目标是以一般奶茶店不具有独有的特色吸引顾客而获取大的利润,用一年的时间打响“茶物语”名声,建立品牌效应并积累资金后,通过调查试点后,把运营扩张到其他市场,获得更大的利益。
通过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改革,逐步完善,形成口碑,扩大市场占有额,形成连锁“茶物语”奶茶店。
奶茶、咖啡属于群众消费,消费者甚多,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不管是现在的市场需求还是未来的市场需求都极大,不过奶茶店行业竞争也很剧烈,我们必须做出特色才能不被淘汰,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目前奶茶店口味大多雷同,所以我们要想做的出色,必须创新,例如增加新的口味、使用奇特有趣的杯具,让顾客耳目一新。
同时要注重奶茶店的卫生,让顾客一走进奶茶店就有一种干净清新的感觉。
对于产品的定价,我们会根据不同的口味定出不同的价格,一般在3.5元左右,和市场平均价格相同。
我们采取产品竞争优势,以产品的质量和特色抢占市场份额。
由于类似的店众多,进入该行业比较困难,而且大多顾客有惯性消费心理,取得行业竞争优势比较困难。
所以我们会在开业前期以高质量低价格来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并且会有促销和特殊活动,详细的会在产品和效劳中介绍。
本店主要经营各种咖啡、奶茶,另外,为了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同时经营双皮奶、刨冰、奶昔,各种果汁及饮料和各种小吃,如各种口味的瓜子和烤翅等。
为吸引顾客,本店会通过不断地尝试来研发新类奶茶,新类奶茶会成为本周的推荐饮品,在推出的前两天会特价销售,如果反响好的话会成为本店特色产品。
为了不被因模仿而被超越,我们会不断地推出新产品、节日产品和周年产品。
如情人节:推出情侣奶茶,光棍节:推出单身奶茶。
不断地因特色而吸引顾客,使顾客对本店印象深刻,并逐渐地形成口碑,成为企业的无形的品牌资产。
翻译概论-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 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 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 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 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 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 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 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 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 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 命。
译者主体性及其翻译策略
不管采用何种翻译策略, 译者都积极地参与到了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 的角色都得到了彰显, 都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我们就从主 客观两个方面讨论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 主观因素 1 翻译目的 由于翻译目的不同, 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会有所不同。中国古典 名著 《红楼梦》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英译本分别是杨宪益夫妇合 译的 A Dream of Red Mansions和戴维 霍克斯 (David Hawkes)译的 The Story of the Stone。前者是以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古典文化为 目的。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尽量采用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异化 翻译策略。而英国学者 Hawkes的文本 ( 1973)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取悦本国读者,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降低阅读难度, 所以, 采 用了以本国文化为归宿的归化翻译方法。
4、能动地表达 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同一原作的几个译 本, 在很多地方基本意思相同的情况下,表达却 各具特色。这就是译者有没有发挥在表达方面 的主体性, 以及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主体性的问 题。
译者主体性的其他表现方式
译者的主体性, 首先体现在接受原著过程中, 同时也体现在审美再创作过程中。上文已提 到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 下面再从其他 三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第八章 译者的主体性
对译者主体性,很多学者都提出了 自己的定义。
许钧:狭义上的翻译主体是译者,而广义上 的翻译主体则包括译者、原文作者和译文读 者。 查明建:翻译主体包括译者、原文作者、译 文读者,译者是中心主体。 仲伟合:翻译主体性都等同于主观能动性。
译者传统身份的定位
“仆人” “媒婆” “画家” “翻译机器” “隐形人” “传声筒”
原著中信奉道教的人在霍克斯的笔下变成了信奉上帝的人,这似乎有点 滑稽,但仔细想想译者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他所面向的读者,这样译似乎更 加合理,更易让读者所认可,霍克斯在译《红楼梦》更强调的是它的趣味性, 与霍克斯不同的是,杨译的目的则重在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以英语为母 语的读者对中国了解多一点,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忠实于原作的形象,既 不夸张也不过分强调创造性。因此,译者翻译的文化目的的不同,他们所坚 持的翻译原则也就不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译品风格也就不同。了解到这一 点,我们对一个信奉“道教”的人突然变成一个信奉“上一个“听你那 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有下面两种翻译:
1)You listened to what your brother had said, but you are not afraid of people laughing at us. (Jackson) 2)You just listen to your brother ’s dirty mouth, you don’t care that others may laugh. (Shapiro)
2)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这两种译文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对“米”的不同理解, 其实也是不同的食文化所导致的结果。在我国南方是 以稻米为主食,因此翻译中自然而然地引用“rice”这 一词,而英美人的主食是“flour”,因此他们在他们 的概念中“米”即“flour”。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摘要:自文化转向之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文化地位得以确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理解翻译策略创造性翻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由于受到环境、文学作品、译者的个人因素、翻译目的、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有发挥主体性的自由。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是原文文本的读者,翻译策略的决策者也是目标语言的写,因此,译者将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渗入主体性的西。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一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翻译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文的理解,此时译者就是读者译者对原文不同的理解是翻译的开端。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翻译的不是原文的意图而是译者所理解的原文的意图。
对原文理解的复杂性导致了译者不同的译文。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因为不同的读者会对原文有不同的解读,译者有权力在充分地考虑之后将他们自己的解读翻译出来。
翻译历史上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通过译者自己解读的翻译往往是最成功的译作翻译理论家斯坦纳(G。
teiner)将阐释用于翻译研究,他提出了阐释学分析的四个翻译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
信赖就是译者相信原文有意义,而在理解和表达这种意义时,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侵入的目的便是吸收,但吸收过程中难免丧失译入语本色,因而补偿就很必要。
不难看出,斯坦纳的翻译步骤无一不强调译者的能动性。
首先通过审美选择翻译文本,然后表现出译者兼具读者和阐释者两种文学身份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读者,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审美、情感、想像等文学能力解读源语文本中的空白期待视野和解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阐释多元化的产生;作为阐释者,译者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意义简而言之文学作品的内在特点和译者个人能力的差异使得译者对相同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显示了译者主体性留下的印迹。
谈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影响
谈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的文学体裁和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语的欧化现象就是译者主体性对译入语产生影响的一个实例。
标签:译者主体性译入语欧化一、译者主体性及其相关研究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在受到边缘主体或外部环境及自身视域的影响制约下,为满足译入语文化需要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等特点,并从中体现出一种艺术人格自觉和文化、审美创造力[1]。
著名翻译理论家吉里·列维(Jeri Levy)在《翻译是个做决定的过程》一文中指出,翻译活动包括一系列的步骤,每个步骤都会涉及到一次选择,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
法国的安托瓦钠·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唐》一书中指出译论批评必须以译者为主体和基本出发点,并提出了“走向译者”的口号。
女权主义译论则重视译者的存在,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的主导地位。
操纵学派则认为文学翻译实际上是译者做出抉择和摆布文本的过程。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同其他行为一样都有一定的目的[1]。
国内许多学者也对译者的主体性展开了广泛研究:许钧提出,“当我们定义翻译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显然要考虑到作者、读者的主体作用,但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2]。
袁莉认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要素”[3]。
查明建、田雨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4]。
屠国元、朱献珑在“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提出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1];孙艺风[5]分析了翻译规范与译者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认为译者的主体意识体现在两个不同的方面:(一)面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需要调动必要的手段进行变通,使译文顺利地进入到译入语系统,达到交际的目的。
译者的主体性及制约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及制约因素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但实际上,译者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翻译的过程可分为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
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
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理解原文、再现原文、校对译文的过程中。
1.理解原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译者在翻译前要对原文进行细致阅读,读完后会对原文内容进行思考。
译者必须对出发语的语言符号系统、文体风格系统和语义概念系统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达到与作者相同的想法和观念。
2.再现原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译者解读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一旦完成,就转入到语言的转换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不是简单机械地复制原文的意义,而是积极地参与原文的再创作。
3.校对译文过程中的主体性。
校对过程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理解、表达、核实的过程,也是译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使译作精益求精,被读者接受。
二、译者所受到的制约因素翻译作为一种语际间的转换,不仅是语码的转换过程,也是文化的转换活动,译者作为中介,在发挥能动作用的同时又受到各种主观或客观条件的限制。
1.时代背景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必然会受到不同历史时代的制约。
例( 1):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 a maid, die maiden widowed.译 1 :他要借着你做牵引相思的桥梁,可是我却要做一个独守空阁的怨女而死去。
(朱生豪译)译2:他本要借你做捷径,登上我的床,可怜我这处女,活守寡,到死是处女。
(方平译)由于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性忌讳”的影响,朱生豪把“to my bed ”译作“相思”,而方译符合20 世纪90 年代末中国改革开发的国情。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
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及其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引言一、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译者主体性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者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观选择性。
在翻译中,无论是意译还是直译,都会受到译者主体性的影响。
译者主体性包括译者的语言能力、文化背景、认知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
正是这些主体性的因素共同影响和塑造了翻译过程和结果。
译者的语言能力对翻译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翻译者只有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才能够做到准确、自然地传达信息。
在实际的翻译活动中,翻译者经常会面临着语言的文化差异和歧义,这时就需要凭借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感来进行抉择和调整。
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也是决定翻译成败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导致对同一概念或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产生差异,这就需要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源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翻译者才能够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翻译者还需要根据个人的认知习惯和情感态度来进行翻译。
当面对一些抽象或者模糊的表达时,翻译者往往需要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情感来进行理解和译文。
这就需要翻译者具备较强的主观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译者主体性是决定翻译成果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合格的译者主体性,翻译就无法精准地传达信息,甚至可能产生误导和偏差。
二、译者主体性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在基础翻译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和培养学生的译者主体性至关重要。
学生需要在课堂中就翻译的主体性进行认识和培养,从而在日后的实践中能够运用自己的主体性进行翻译。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言学习和积累。
只有学生在语言能力上有所提升,才能够在翻译过程中更加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技巧。
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和训练,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语感和语言表达习惯。
教师还需要借助于多媒体和跨文化交流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认知。
通过了解他者的文化和传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表达的文化内涵,并在翻译中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译文。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从古至今,文学翻译一直扮演着文化交流和文学传播的重要角色。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对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也成为了研究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概念、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对翻译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分析和再创作,将原文重新呈现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对翻译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译者主体性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背景、语言能力、认识水平、审美情趣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在翻译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传达效果。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传达作品的语言信息,还要传达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和品质。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背景对翻译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产生影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充分考虑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将原著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在译文中得以体现,使译文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译者需要具有优秀的语言能力,准确理解原文的语言信息,并且能够巧妙地运用译文语言,使译文通顺流畅、表达得当,符合目标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审美情趣也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效果。
译者需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用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去再创作译文,使译文既能忠实地传达原著的风格和韵味,又能迎合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
三、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翻译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情感传达等方面。
在翻译的准确性方面,译者的主体性直接影响到翻译的准确性。
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文的语言信息和含义,理解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并能够准确地再现在译文中。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1. 引言1.1 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个人主观意识和独特风格。
译者主体性并非完全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客观。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体现了译者的个人才华和文化素养,更为译文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通过译者主体性的运用,译文能够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更加贴近原著的精神内涵。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修养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译者对原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是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译者与原著之间的一次精神碰撞和融合。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情感表达,需要译者有才华和感悟力来恰如其分地传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成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和传播原著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1.2 翻译中的重要性翻译中的重要性在文学翻译领域中是至关重要的。
译者通过对原文的理解和再创作,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桥梁。
翻译不仅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著作品,还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翻译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翻译帮助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通过翻译,读者能够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情感。
翻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工具,承载着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的使命。
翻译促进了文学作品的传承和发展。
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因为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得以广泛传播,留存至今。
翻译是文学作品跨越时空的桥梁,使得不同时代的读者能够共享这些优秀作品。
翻译也对文学创作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翻译作品,译者可以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技巧,拓宽自己的创作思路,促进文学创新。
翻译在文学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既是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也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
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需对自己的主体性有清醒的认识,秉持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为原作品和读者之间搭起一座稳固的桥梁。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译者主体性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个人风格和特点。
每个译者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因此在翻译同一段文字时,不同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译文呈现。
译者主体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翻译句式和表达方式来展现。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
译者应具备丰富的背景知识,对原文所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同时,译者还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原文中的词汇、句法和语法结构,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
译者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者的翻译功底和个人风格。
不同的译者可能会偏好不同的表达方式,或者在翻译时会注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每个译者的译文都可能略有不同。
然而,译者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随意加入个人观点或对原文进行改编。
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和风格是译者的首要任务,译者主体性应确保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并尽量避免过度干涉原文的语义和风格。
作为一名译者,在展现自己的主体性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译文的专业性和客观性。
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以便读者能够准确地理解原文的含义。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意译、词组转换、换句话、比喻等,来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情感。
同时,译者还应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使译文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总之,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每个译者都应该在符合原文意图的基础上,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译者主体性的展现需要译者具备专业知识和语言驾驭能力,并注重译文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译者应努力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为读者呈现更优秀的译作。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反映了译者的个人风格和翻译能力。
译者应根据原文的语境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恰当运用自己的翻译技巧和判断力,以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意图。
然而,译者主体性的展现应保持在传达原意的基础上,并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文化身份和主体性的彰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 , 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其中影响较大的, 是埃文一左哈尔,图里的多元系统论与描述翻译学理论以及以安德烈勒菲弗,苏姗? 巴斯奈特,西奥? 赫曼斯为代表的“ 操纵学派”。
多元系统理论为面向译人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操纵学派的“ 翻译就是文化改写” 、也就是操纵的观点, 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
翻译研究的译入语文化取向, 不可避免要涉及翻译主体问题。
因此,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不仅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 也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 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从“ 改写” 、“ 操纵” 的观点来看待翻译, 就更可看出, “ 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 , “ 翻译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发现了很多在传统翻译观下被“ 搁置” 了的问题, 也照现了此前看似语言问题实则是文化问题的翻译现象。
从译人语文化角度来研究翻译, 过去的一些备受争议的问题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理论阐释。
以上文提及的对翻译文学归属的争议为例。
当我们将文学翻译纳人到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来考察, 就会发现, 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文学翻译, 无论是选材、翻译方式、翻译策略, 还是措辞、格律韵式, 都会受到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中的有意误译、删改等“ 创造性叛逆” 现象, 往往正是为了适应译入语文化的要求。
外国文学作品经过译者的创造性转换, 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外在形态, 也因翻译的文化目的, 而打上了译人语文化的烙印, 从而成为译入语文化中的一分子, 融人到译入语文化和文学系统中。
如果从多元系统论角度来看, 翻译文学是译人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一元, 与创作文学是并存系统小关系, 自然统属于译人语文学多元系统。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选择:译者在面对待翻译的原文时,会根据自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选择最合适的译文。
不同译者在同一段原文的翻译上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他们对语义、语气和目标受众的理解。
2. 文化转换:翻译涉及到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之间的转换。
译者需要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转换为目标语言的对应文化内涵,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
3. 语体与风格:不同的作者和文本有着不同的语体和风格。
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语法结构,以及运用恰当的翻译技巧,来保持文本的风格和语气。
1. 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译者需要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并在翻译中保持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译者不能随意对原文进行删减或添加,以免偏离原文的意义。
2. 目标受众的需求:译者需要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风格。
有时候,译者可能需要放弃一些词句或文化内涵,以使译文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3. 翻译任务的要求:有些翻译任务可能有特定的要求,例如法律文件或科技文章的翻译需要遵循特定的规范和术语。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的主体性可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既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又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
他们需要在保持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和翻译任务的要求,灵活应用翻译技巧,以获得最佳的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体’性” 一也称为“ 交互主体性” , 指的是主体与主体间相互交往的特性, 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 其本质又是个体性的, 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 。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来看, “ 翻译” 既是原作者与译者主体间共在的场所, 也是他们主体间相互交往的方式。原作是他们对话的契机, 也是他们对话交流的平台。从对话的角度看, 原作是作者和译者对话的议题, 翻译是他们的对话过程, 译作就是他们交谈的结果。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说, 译者和原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 他们共同完成了翻译的任务。因此, 原作者与译者之间, 就不应是主次主仆关系, 而是平等的主体间对话关系。既然是对话关系, 翻译就不是某一方垄断了话语权的独白, 也不是译者对原作者的“ 如影随形、如响应声” 般的机械应和, 而是双方都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 译本就隐含了一种“ 复调结构” 。译本中既有原作者的声音, 也有译者的声音既有译者与原作者的共鸣部分, 也有译者不同意原作者的地方。翻译中的“ 创造性叛逆” , 就是译者根据自身的时代文化语境对原作者的“ 反驳” 。正是因为译本中存在这种复调结构, 译本就内在地拥有了双重意义, 一是文化、文学交流意义, 读者可以凭借译作了解外国文化、文学、风俗习惯和世态人情等二是在译人语社会中的时代文化意义。如果译者的主要目的是介绍外国作家作品或外国文化, 他与原作者的对话就会采取赞同态度, 译本里主要是这种共鸣之声。如果译者怀有特定的译入语文化目的来翻译, 译本中译者的声音就较强, 复调的特征就更明显。当然, 这种区别仅是从宏观上而言, 就具体的译作来说, 这两种意义、两种声音往往交错并存
读者意识是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的另一个表现。“ 读者” 在接受美学理论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埃尔文? 沃尔夫均提出了“ 意向读者” 概念, 即作者对其作品所设想的读者。
翻译既然也是一种创作, 那么译者就也有他的“ 意向读者” 或“ 潜在读者” 。译者为了充分实现其翻译的价值, 使译作在本土文化语境中得到认同或发挥特定的作用, 他在原文选择和翻译过程中, 就必须关注其潜在读者的“ 期待视野” , 从而决定相应的翻译策略。这里说的读者的“ 期待视野” 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 译者根据主流读者的意识形态来选择翻译作品, 并根据他们的意识形态和阅读趣味采取相应的翻译方式如清末民初的小说翻译头第二种情况, 译者试图通过翻译来颠覆主流意识形态, 这时, 所翻译的作品可能与大多数读者的“ 期待视野” 相去甚远, 因此, 译者需要采取某些翻译策略, 以引导读者接受。如严复用典奥雅致的文言来翻译西学典籍, 以便“ 招徕” 其意向读者。第三种情况, 译人语中已萌动了某种文化、文学变革意识, 但还相当微弱, 译者敏锐地捕捉到这种新的文化信息, 选择有关作品来翻译, 为具有变革意识的读者提供声援, 并培养更多读者, 为实现变革准备更多文化力量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西方社会文化著作翻译和现代主义文学翻译。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 他的对象性活动的客体是原作, 要完成翻译的任务, 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译者对象性活动的任务是将作品从译出语转化为译入语。语言转换只是文学翻译活动的外在形式, 而不是其根本目的。其根本的目的, 从文学层面上说, 是为译人语读者提供新的文学文本从文化层面上说, 是借助翻译文本为译人语提供新的话语, 支持或颠覆主流意识形态从生产模式层面上说, 是支持和强化或变革和破除译人语固有的文学或意识形态话语生产模式。译者主体性中的“ 受动性” 因素, 包括两种语言的特点、习惯, 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 原作的语言、文化和审美的特征, 译者所处的时代语境, 特定时代的翻译观, 等等。译者主体性中的“ 受动性” 说明, 译者主观能动性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约束地任意发挥。这就将严肃翻译与不负责任的胡翻乱译区别了开来。译者主体性中的“ 为我性” , 即翻译目的性。任何文化翻译活动都有自己目的, 并且任何译人语方的翻译都是面向自身的文学、文化。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
下面我们从翻译过程、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翻译主体间性四个方面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方式和特征。
3、从译作与原作和译入语文学的互文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
从原作与译作的关系看, 原作进人译人语中, 除外在语言形态上异化为译入语语言外, 更因上文说的译者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而打上了译人语文化的烙印, 负载着译人语时代文化的意蕴, 译作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外国文学作品。它既与原作有着某种联系, 又是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和价值的“ 后起的生命” 本雅明。成为译入语文化中的新作, 与新的读者“ 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从译作的生命独立性看, 译作和原作不是从属关系, 而是互文关系。从译作在译入语中的影响看, 它与受其影响的创作文学也构成了互文关系查明建, , 。这两种互文关系, 充分说明了译者的创造性, 也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认识到译作生命的独立性, 就能理解, 所谓“ 翻译是二度创作” 之“ 二度” , 只是指作品生产的时间先后顺序, 而并不意味着译作文学地位比原作低, 译作的文学、文化意义比于原作小。
论译者主体性
—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
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译者文化身份和主体性的彰显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 , 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 其中影响较大的, 是埃文一左哈尔,图里的多元系统论与描述翻译学理论以及以安德烈勒菲弗,苏姗? 巴斯奈特,西奥? 赫曼斯为代表的“ 操纵学派”。 多元系统理论为面向译人语的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操纵学派的“ 翻译就是文化改写” 、也就是操纵的观点, 为我们提供了认识翻译的全新视角。翻译研究的译入语文化取向, 不可避免要涉及翻译主体问题。因此,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不仅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 也将翻译主体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 而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
如果说, 探讨译者翻译家对译人语文学、文化的贡献是翻译主体研究的“ 外部研究” , 那么, 译者主体性研究就是“ 内部研究” , 内外结合, 才能完全揭示翻译主体研究的全部基域。
三、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
那么, 什么是“ 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是指主体的本质特性, 这种本质特性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 具体地说, 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能动性是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征。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并不是没有任何规限和制约的。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 必然要受到客体的制约和限制, 同时能动性发挥还受到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制约, 因此, 主体性同时还包含着受动性。受动性是能动性的内在基础, 是主体之所以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客观依据。“ 它既表现为人对客体对象的依赖性, 又表现为客体对象对人的制约性。
1、 从翻译过程看译者主体性
具体的翻译过程是翻译活动的重要环节, 也是译者主体性表现得最为显著的层面。以文学翻译为例。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表现出三种文学身份的能力, 即读者、阐释者和作者文学再创造者。作为读者, 译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等文学能力, 将作品“ 召唤结构” 中的“ 未定点” 、“ 空白点” 具体化, 与文本对话, 调整自己的“ 先结构” , 与作品达致“ 视界融合” , 从而实现文本意义的完整构建。译者对作品的读解, 还只是完成了翻译准备的第一个步骤, 他还需要对作品进行阐释, 这个阶段, 他需要发挥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能力, 发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 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当他完成了这个过程, 就转入到语言转换阶段。这个过程, 他更多的是注重如何再现原作的思想信息、审美信息和语言风格特征。同时, 他需要调动作为读者和阐释者阶段所获得的对作品的理解和审美感悟, 使之有机地融入到语言转换中。如果说对作品的读解、阐释是一般性的文学活动的话, 那么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 译者的文学创造性则达到最大峰值。译者不仅要传达原作内容的基本信息, 而且还要传达原作的审美意蕴
2、 从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看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中的“ 为我性” , 在翻译理论上的表述, 就是汉斯? 弗美尔的翻译“ 目的论” 。“ 目的论” 认为, 翻译是一种行为, 既然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 那么翻译也有其目的, 译者最为关注的是目的能否达到, 。虽然“ 目的论” 主要是探讨翻译目的与翻译具体方式一一如“ 翻译” 、“ 意译” 、“ 编译” 等一一的关系, 没有从文化层面上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但它启发了我们从文化视角来进一步认识翻译任何翻译都是出于某种文化目的。译者总是按自己所意识到的译入语文化需要, 确定自己的文化议程, 决定其翻译选择和翻译策略。翻译是两种文化遇合际会的重要场所, 因此翻译过程就是两种文化的协商过程。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说译者是两种文化的中介。。译者的文化价值取向既可以是对译入语主流文化的认同, 通过翻译来强化某种意识形态和文学观如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翻译, 也可以是对现存文化的否定, 通过翻译来颠覆现行的文化、文学模式而达到变革的目的如梁启超的政治小说。对译人语文化无论是认同还是反动, 都是译者的译人语文化意识的表现, 并都会在译文中留下其文化价值取向的痕迹。
勒菲弗尔指出, 意识形态、诗学和赞助人是操纵文学翻译的三种主要力量。译入语文化多元系统中制约文学翻译的种种因素往往都聚集到译者的身上, 由译者做出文化或审美的判断和抉择。这种判断和抉择的结果都体现在他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和对作品的阐释通过译本序跋方式等方面。尤其是在文化、文学转型时期, 译者为了接近潜在读者的道德、文化、文学等方面的“ 期待视野” 而有意无意地“ 误译” , 以赢得读者对译作的认同。因此, 翻译中的“ 创造性叛逆” 现象往往是研究译者的译入语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的切人点。
从“ 改写” 、“ 操纵” 的观点来看待翻译, 就更可看出, “ 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 , “ 翻译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 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发现了很多在传统翻译观下被“ 搁置” 了的问题, 也照现了此前看似语言问题实则是文化问题的翻译现象。从译人语文化角度来研究翻译, 过去的一些备受争议的问题也因此获得了新的理论阐释。以上文提及的对翻译文学归属的争议为例。当我们将文学翻译纳人到译入语文化语境中来考察, 就会发现, 文学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文学翻译, 无论是选材、翻译方式、翻译策略, 还是措辞、格律韵式, 都会受到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删改等“ 创造性叛逆” 现象, 往往正是为了适应译入语文化的要求。外国文学作品经过译者的创造性转换, 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外在形态, 也因翻译的文化目的, 而打上了译人语文化的烙印, 从而成为译入语文化中的一分子, 融人到译入语文化和文学系统中。如果从多元系统论角度来看, 翻译文学是译人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一元, 与创作文学是并存系统小关系, 自然统属于译人语文学多元系统。过去, 如果有人提出翻译的创造性和译者的主体性, 就会被指责是对误译、滥译的怂恿。这实际上是将主体性理解为任意性, 将创造性误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杜撰。但是在传统翻译观统治的时代, 进行译者主体性研究无疑要遭到翻译研究系统权力话语的种种责难。因此,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不仅拓展了新的翻译研究领域, 也为翻译主体研究提供了理论声援, 支持了翻译主体研究的学术“ 合法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