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摘要】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过程始终。但在译者主体性不能无限度地发挥,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译者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限制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优秀的文学译作。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异化;归化

1译者主体性理论的确立

在传统译论中,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如“译者, 舌人也”,“译者是职业媒婆”,“译者是文化搬运工”等。这体现了作为主体的译者在翻译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翻译界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问题,尤以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inet ) 的《翻译、历史与文化》( Translation , History and Culture) 为代表。之后,翻译研究从单纯的语言学角度进入到语境、历史、文化的宏观大环境中。查明建和田雨把译者主体性界定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

2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2.1选材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译者主体性首先体现在译者选材的主体性上。选材是创作的第一步。译者选材时必须既了解自己又了解作品,不善说理的人不必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分析“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译者选材的主体性:郭沫若之钟情于雪莱,徐志摩迷恋于拜伦,闻一多醉心于勃郎宁的十四行诗,梁实秋则竭尽心机把莎士比亚推荐给中国读者(陈福康,2000:285)[2]。

2.2翻译创作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

根据现代阐释学的观点, 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一个文本完成之后, 其意义取决于读者对它的理解。这与传统翻译研究中追求作者原意的思想大相径庭。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作品内容传达给读者, 原作者的原意根本无处可寻, 那么译者努力忠实的便是作品本身, 而并不是原作者。这就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很大的再创作空间, 会有意无意地受自己的审美情趣、生活经验、文化修养甚至政治态度等影响。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译者首先要理解原作, 也就是解读原文。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译者同文本进行对话, 调动自己的情感、意志、审美、想象力和期待视野等能力, 以达到与原作者视界的融合; 体会原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当时的情景, 达到身临其境的过程。但是, 由于所处的时代、民族风俗、历史文化、甚至个人观点的不同, 译者的视界不可能与原作者的视界完全融合,对原作的理解也就有偏颇之处。以下是我国翻译界几位名家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王子复仇记》中哈姆雷特的一句著名台词的不同翻译。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

(1)活下去还是不活, 这是问题(卞之琳译))。

(2)生或死, 这就是问题所在(王佐良译)。

(3)死还是不死, 这是个问题(许渊冲译))。

王佐良先生的译文, 口吻颇具哲学家的思考,卞之琳的翻译侧重于活, 许渊冲则侧重于死。于是有“一千个人翻译《哈姆雷特》,就会出现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的说法。

2.3翻译策略选择时主体性的发挥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从根本上说,就是向本土文化意识形态输入异域文化意识形态。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通过语言转换进行文化沟通。“归化”理论是以目的语文化为中心, 把一切不符合译文读者口味的异样表达法改变成地道的目的语表达法。译者尽可能让翻译作品尽量接近读者, 用目的语中富于文化色彩或内涵的意象来代替原语中特有的由于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历史、地域的差异形成的独有意象。“异化“理论是以源语文化为中心, 尽量保留原文写作风格, 使读者感受源语语言及文化的差异。由于个人和社会因素, 及长期的翻译实践、探索和翻译经验的积累, 译者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翻译特性和风格。译者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性格气质、翻译水平等都会在翻译中显现出来。从译者的主体性来看, 译者的修养、兴趣爱好、审美等对译作起重要作用, 从而影响翻译策略。译者对外来文化如果采取开放态度, 意在介绍外来文化, 通常采取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如果旨在向外传播本民族文化, 则通常采取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3译者主体性的制约

虽然我们主张在翻译中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但应该看到译者的主体性有着明显的限度。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活动, 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也就是说, 译者的创造性是受到制约的, 不是脱离原作随意发挥。

第一, 译者主体性要受到原文文本的制约。任何翻译都应尊重原文文本的客观现实, 以它为客观依据。是原文使我们的诠释活动不是漫无边际的到处漂泊, 而是有所归依。茅盾认为,文学翻译家“好像是一个演员,必须以自己的生活和艺术修养来创造剧中的人物形象,而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又必须完全符合剧本作家原来的意图。”[3]由此可见,文学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创造,译者的创作是一种二度创作,因而译者的创造性必然受到限制,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能脱离原作。

第二, 译者主体性要受到读者反应的制约。因为从根本意义上说, 文学作品是为读者而创作的, 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因此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应具有强烈的读者意识,要始终关注读者的“期待视野”。译者可根据主流读者的意识形态来选择翻译作品,并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

第三, 译者主体性要受到译者自身条件的制约。译者作为文学翻译的创造者,其基本素质直接直接影响着译作的质量与水平。首先,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熟练驾驭两种语言的能力。文学翻译是以本国语言为手段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即使译者对原作理解得再透彻,但用本国语言表达不出来或表达不好,也无济于事。其次,译者要有丰富的文化修养和人生经验。傅雷认为,“文学既以整个社会整个人为对象,自然牵涉到政治、经济、哲学、科学、历史、绘画、雕塑、建筑、音乐以及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所不包。”[4]由此可见,掌握全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来说十分必要。

4结语

综上所述,译者的主体性发挥和制约主体性的因素是同时并存的。一方面, 译者在发挥主体性的时候, 必然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约; 另一方面, 译者在众多的制约之下, 仍然有着发挥主体性的余地。翻译过程始终是“忠实性”和“创造性叛逆”的统一。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必须时刻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其主体性, 为读者呈现一个别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