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地下空间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
本报告旨在总结2022年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2023年的工作计划。
一、2022年度工作回顾1. 项目进展2022年,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
共完成地下空间项目20个,其中轨道交通项目10个,综合管廊项目5个,地下停车场项目5个。
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
2. 技术创新在技术创新方面,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1)研发了新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了地下空间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3)加强地下空间设计、施工、运营等方面的技术研发,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3. 政策法规为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我们积极推动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022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办法》等。
二、存在问题1. 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发展不协调。
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滞后,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矛盾。
2. 技术创新不足。
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部分技术仍存在瓶颈,制约了项目进度。
3. 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现有政策法规难以满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亟需进一步完善。
三、2023年工作计划1. 优化地下空间规划。
结合城市发展需求,科学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确保项目实施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2.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重点研发新型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地下空间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3.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的新问题,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有力保障。
4. 加强项目管理。
严格项目审批、建设、运营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效益。
四、结语2022年,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绩。
《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期末复习总结
一、地下空间开发深度可分为浅层区域(0~10m);次浅层区域(10~30m);次深层(30~100m);深层区域(≥100m)。
二、地下空间分类:按使用功能:1、地下民用建筑:覆土建筑单建、附建式,窑洞等;2、地下工业建筑:地下厂房3、地下交通建筑:地铁和地下公路4、地下防灾防护空间:人防工程5、地下公共设施空间工程:管线廊道、电站、油气站等6、其他特殊地下空间建筑:墓葬、特殊出库等7、地下综合体:地下街群三、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这些限制主要有地面建筑基础的限制。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行;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5、地下空间开发成本高,居住和使用条件及舒适性较地面状况差;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大,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土层等地质条件影响;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8、地下空间建筑规划可以减少城市建设占用的耕地,降低对地下水、大气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
四、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关键问题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2)规划中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3)地下空间规划中应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线廊道建设的可能性;4)城市繁华区地下空间规划主要单体建筑内容为地下商业街、停车场、下沉式休闲广场等等。
5)在城市非繁华区建设,如条件允许可考虑规划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室),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应考虑采光、通风和绿化。
6)地下空间建筑规划要考虑到室内外环境以及特殊时期的功能。
五、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定义):基于城市性质和规模,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方针、策略、相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统一安排、合理布局、有机联系,是地下空间开发的总体发展方向,为下阶段的详细规划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二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行为,加强地下空间的统筹管理,促进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
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上划定的地下范围以及城市内地下建设的各类设施和空间。
第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划和政策要求,做到综合规划、统筹管理、安全可靠。
第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城市功能、保障城市安全为基本原则,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第五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权利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将其划归城市建设用地,由政府进行行政管理。
第二章地下空间规划第六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应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发展需要,科学确定地下空间的规划范围和功能布局。
第七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地下的地质、水文、生态等情况,保障地下空间的安全稳定和环境保护。
第八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注重与地上空间的衔接,形成统一的城市发展格局和空间结构。
第九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注重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十条地下空间规划应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开发强度和容积率。
第十一条地下空间规划应注重灵活性和可持续性,为未来城市的发展留下充分的空间和条件。
第三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第十二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按照规划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经过审批程序,取得相应的开发利用权利。
第十三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根据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十四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节能环保的建设方式和技术手段。
第十五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注重与地上空间的协调和衔接,形成统一的城市形象和功能。
第十六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重视公共利益和社会效益,充分考虑社会和居民的利益。
第十七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维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3 未来的趋势
(1) 集约化 :综合、系统地开发, 依据功能形态地不同,协调地下空 间地开发,实现地上地下有机融合, 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建设系统规 模地综合群体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Urban underground space;Development status;Research review
0 引言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是协调和整 合城市功能、解决城市问题、改善城 市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具有重要的 战略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 2015 年 ) 规划纲要》提出“鼓励深度 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正式对地 下空间提出规模化、系统化发展的要 求,促使地下空间建设量明显上升, 约百分之六十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为 十二五时期完成 [1]。2020 年,“十四五” 规划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发布新的 意见,主要集中在提升管理的智慧化 水平及实现一网统管,避免以往深度 开发的地下综合管廊和大规模的单一 功能的地下空间设施与地下空间资源
研究与探讨 Study and Discussion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研究
张 宏 王淑晴 (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概 要:对于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来说,合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分析国内 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结合当前政策与实际案例剖析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结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几点建议。
②平战、平灾结合体系成熟,危急 时刻,各类地下空间设施可以有效地 转作人民防空所,及时进行地下救护。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2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
第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第四条____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第五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
实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有关建设单位应根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具体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
第六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地下空间开发战略,开发层次、内容、期限,规模与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以及地下工程的具体位置,出入口位置,不同地段的高程、各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地面建筑的关系,及其配套工程的综合布置方案、经济技术指标等。
第七条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
第八条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应采用准确、可靠的城市勘察、测量、水文、地质等资料,具体编制工作应由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第九条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依据《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的规定进行审批。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报告及对策建议
专题报告2012年第16期(总第25期)市规划委研究室2012年9月17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城市地下空间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空间资源,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实行土地综合利用,已成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选择。
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一)规划制定与实施方面1.缺乏综合利用的战略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作为对城市关键性资源的战略部署,涉及国土、规划、城建、市政、环卫、民防等多个城市行政管理部门,综合性很强。
另一方面,地下空间规划具有系统性,需要考虑在地面条件的制约下,科学规划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促进地上、地下两大系统以及地下空间各功能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
地下空间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开发结果的不可逆性和利用效果的外部性等自然和经济属性,要求政府对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实施保护性开发利用。
目前,从各地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城市都缺乏超前的、整体的地下空间规划,更没有对未来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安排,造成城市地面的大规模建设对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如大量高层建筑的建设,对地铁的规划、选线、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
因此,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今天,各个城市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亟需制定涵盖地下交通系统、市政设施系统、防灾系统、物资储备系统、资源再循环系统等综合的城市地下空间战略规划。
2.规划的先行性和强制性难以落实一方面,前瞻性是城市规划的固有属性,但与地面建设不同,地下空间的开发具有不可逆性,一旦建成很难改造和拆除,同时地下工程建设的前期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后期运营和维护成本较高,而地下空间的环境、防灾及社会等间接效益体现较慢,这些都决定着地下空间规划需要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立足全局。
另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有关发展战略、规模、功能、布局等问题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分析总结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北美 (1)美国波士顿的经验:道路的地下化
由于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建设地下道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唯 一手段,所以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方案。在现有的中央大道 下面修建一条8-10车道的地下快速路,替代现存的6车道高 架桥,同时保证施工期间的正常交通,建成后,拆除地上 拥挤的高架桥,代之以绿地和可适度开发的城市用地。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发展方针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目前,我国地下空间的开发正处于发展期 和上升期。既有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 更多的机遇也在眼前。我们在开发利用地 下空间时,可以充分借鉴国外城市的成功 经验,既科学的进行开发,又要保证环境 的可持续。
二我国地下空间开展现状二代表性案例1北京商务中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功能布局地下一层主要为商业设施地下二层主要为内部管理停车及设备用房并在通道的过街处设置少量地下二层商业以保持地下商业网络的连续地下三层四层主要为停车及设备用房以满足商务中心区内较高的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要求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三
一、世界各地城市发展特点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2、设施的功能单一、缺乏衔接、 连通与系统整合,综合效益不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没能让地下的空间实现 连通,使其能够综合利 用,提高利用率,不能 更方便地使用
二、我国地下空间发展现状
(三)、存在问题 3、整体科技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
在施工设备、施工工艺 管理等方面与先进水平 都还有一些差距,比如 地铁施工的盾构机。
(三)、亚洲 (3)香港的经验:轨道交通沿线综合开发
地下空间设计要点
地下空间设计要点地下空间的设计要点是指在进行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要素。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城市资源,其合理利用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功能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探讨地下空间的设计要点。
1. 功能性要点地下空间的功能性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空间规划:根据地下空间的用途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空间的布局和分区。
例如,商业地下空间需要考虑商铺的位置、通道的设置以及人流的引导等。
(2) 通风与采光:地下空间的通风与采光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设计应考虑合理的通风系统和采光设施,如设置通风井、天窗以及合理的照明系统。
(3) 引导与标识:地下空间中的路线引导和标识系统对于用户导航至关重要。
设计应考虑设置清晰明确的指示牌、标识标线等,方便用户辨识和定位。
2. 安全性要点地下空间的安全性设计要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防火与逃生:设计应考虑到地下空间的消防要求,包括设置灭火器材、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等,确保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性。
(2) 结构和承载力:地下空间需要经受地壳变动、地下水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设计应考虑结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以保证地下空间的安全性。
(3) 噪音和振动控制:地下空间通常受到地铁、交通等外界噪音和振动的干扰,设计应考虑采取合适的隔音和减振措施,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3. 可持续性要点地下空间的可持续性设计要点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地下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减排:设计中应采用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手段,如使用太阳能和地热能进行空调和照明,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 废水处理:地下空间的排水要考虑到废水的处理和回收利用,通过合理的处理系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绿色植被:在地下空间的设计中,可以考虑设置绿化植被,提高空气质量和美化室内环境。
综上所述,地下空间的设计要点包括功能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2024年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范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的利用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面对这一挑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并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关注并实践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线等各类地下空间项目不断涌现,使得城市的立体空间得到拓展。
此外,一些大城市在地铁建设、地下管廊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尽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规划滞后。
部分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脱节,导致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
其次,技术瓶颈。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技术要求较高,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需要突破。
再次,安全问题。
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资金投入不足。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和企业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四、解决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解决策略:1. 加强规划引领。
将地下空间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确保地下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2. 突破技术瓶颈。
加大科研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3. 强化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的地下空间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地下空间的安全性。
4. 增加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投入力度,同时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其中。
五、实践探索以某大城市地铁建设为例,该市在地铁建设中充分考虑了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
首先,在规划阶段,将地铁线路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确保地铁建设的合理性。
其次,在技术方面,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同时,注重地铁沿线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如建设地下商业设施、地下停车场等,提高土地利用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13-2014(2)第4章1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14
2、图则 (1)地下空间区位分析图; (2)地下空间功能布局规划图; (3)地下空间分层平面设计图; (4)地下空间竖向设计图; (5)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设计图; (6)地下公共活动网络系统设计图。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9
(2)规划图纸 1、地下空间规划区位分析图 2、地下空间功能结构规划图 3、地下空间设施系统规划图 4、地下空间分层平面规划图 5、地下空间重要节点剖面图 6、地下空间近期开发建设规划图 (3)控制图则
将规划对公共地下空间以及各开发地块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各类 控制指标和控制要求反映在分幅规划设计图上。 (4)附件 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专项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
划编制的重点,详细规定城市公共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 并对规划范围内开发地块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强制性和指导 性规划控制要求,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项目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 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法 与建议; 8、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近期建设项目的统筹安排、建设目标、内容、实施
计划与措施等。
TJUCI ·WY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4
(三)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成果文件
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的成果文件应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及附件三部分。 (一)、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 1、总则 2、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与建设的基本目标 3、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功能规划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规模 5、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总体布局规划 6、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竖向分层规划 7、地下空间功能系统专项规划 8、地下空间的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规划 9、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10、附则与附表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2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是为了规范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活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目标。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目标,包括地下设施建设、地下商业、地下停车场等。
2.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程序和标准。
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审核、审批、备案等程序,并规定相关的技术、安全、环保等标准。
3.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机构和职责。
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机构,并规定其职责和权限。
4.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权益和责任。
明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各方的权益和责任,包括开发商、业主、租赁方等。
5.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监督和检查措施。
建立监督和检查机制,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合规运营。
6. 规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处罚和纠纷解决机制。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活动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并建立纠纷解决机制,解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纠纷。
综上所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是为了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利用,保障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确保城市地下空间的良好运营和维护。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
第三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充分利用、合理分配、有序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依法进行,保护环境,确保公共利益。
第五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
第六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第七条各级政府应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
第八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坚持科学规划、安全有序,充分发挥其功能。
第二章开发规划第九条地方人民政府应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确保开发利用活动有序进行。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总结 (2)
1、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3、城市空间: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4、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对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一个城市的空间容量包括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实际容量小于其理论容量,存在一定的差值,从而使实际容量有扩大的余地,表现为城市发展的潜力。
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之后,在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和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方针、策略和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后形成的。
6、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7、城市地下综合体:集交通、商业、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空间联合体。
8、地铁(说明与轻轨的区别):地铁泛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等。
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80km/h。
一列车按照6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人,其中座位62个,全列车就可载人1860人。
9、线网密度:是指单位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长度。
单位指标一般是面积、人口或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概论
2.协调平衡城市地面、地下空间建设容量 对城市发展模式进行革新,使城市地上、地下统筹 利用建设,平衡上下空间发展容量,将基础设施空间及 不需要人类长期生活的设施空间,尽可能置于地下,以 改善城市地面建设环境,更多地把阳光和绿地留用于人 居生活,使城市发展功能在地上、地下得以重新分配和 优化,使地上、地下建设容量平衡,使城市可持续健康 发展。
(4)实用性:
由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投资建设与管理体制, 地下空间产权机制及立法相对不完善等客观条件,决定 了地下空间规划考虑前瞻的同时,必须兼顾实用性。 要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立足国情及地区发展实 际,强化规划实施措施方面的研究,同时注重新技术、 新材料、新工艺的集成应用,合理统筹前瞻性、可行性 与实用性。
(3)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确定城市的功能 布局,并考虑城市的长远发展方向。 (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 设施的规划原则。
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
(5)拟定新区开发和旧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 骤和办法。 (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艺措施的原则和 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 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素的改变而改变,拓展城市容量的根本方法是开发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可划分为上部空间、地面空间和地 下空间三大部分。从城市发展史来看,地面空降 首先得到开发利用,其次是上部空间,最后是地 下空间 城市空间的拓展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方式: 1)外延式水平方向扩展。 2)内涵式立体方向扩展。
2.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基本概念 2.2.1 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分类 1.居住空间 2.业务空间:办公、会议、教学、实验、医疗等
姚华彦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要要点
《都市地下空间规划》内容提纲第1章绪论(重点>10分)一、现代都市发展19世纪是桥旳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旳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开发运用地下空间旳世纪。
1991年东京“都市地下空间运用”国际会议通过旳《东京宣言》提出: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地下空间开发运用旳世纪。
二、地下空间旳分类(1)地下空间按其功能可分为:①居住空间:地下空间可以居住,但不能所有满足居住环境条件,大量人口地下居住不现实。
②商业服务空间:商场、餐厅等,与动态交通功能相联络,更能吸引人流。
要重视防灾措施。
③文娱体育空间:文化、娱乐和体育功能。
④交通空间:可分为动态交通空间(地铁、公路隧道、人行通道)和静态交通空间(地下停车库)。
⑤公用设施空间:地下管线;⑥工业空间:用于轻工业或手工生产、军事工业等用途。
⑦贮存空间:地下空间旳恒温、恒湿等特点,地下贮存成本低、节能、安全。
⑧防灾减灾空间:多种自然和人为灾害旳综合防灾防护;⑨高层建筑旳设备用空间:运用地下空间作设备层。
(2)地下空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①自然地下空间:由溶蚀、火山、风蚀、海蚀等地质作用形成旳地下空间,包括喀斯特溶洞、熔岩洞、风蚀洞、海蚀洞等。
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运用,也可作为地下工厂、地下仓库、地下电站,战时也可作为防空洞使用。
②人工地下空间资源:一类是交通空间、物流空间、贮存空间等;一类是开发地下矿藏、石油形成旳废旧矿井空间。
(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分类,可分为浅层空间、中层空间和深层空间三类。
①浅层空间:由地表至-30m深度开发旳空间,重要用于商业、文娱等;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深度内开发运用旳空间,重要用于地下交通、都市污水处理及水、电、气等公用设施;③深层空间:指-100m如下旳地下空间,可用作迅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库等。
三、地下空间旳特点(1)为都市规模扩展提供了丰富旳空间资源,是都市可持续发展旳必然途径;(2)良好旳密闭性、稳定旳温度环境,合适掩蔽及对环境湿度有较高规定旳工程;(3)节省都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省资源;改善都市交通,减轻都市污染等;(4)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旳防灾减灾优越性,有效地防御多种武器旳杀伤;(5)地下空间建筑施工难度大、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6)地下空间自然光线局限性,室外环境隔绝,人们适应性较差;防水防潮规定较高;封闭特性对设备规定较高等;受地质条件影响大。
2021地下空间工作总结
2021地下空间工作总结2021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地下空间工作的进展和成就,我们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一年里,地下空间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为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
首先,2021年地下空间工作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重要手段。
不仅在地铁、地下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还在城市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效率,还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2021年地下空间工作在应急救援和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第二空间”,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下避难所、地下通道等设施的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重要的避难场所,保障了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同时,地下空间的应急救援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提高了城市的应急救援能力。
最后,2021年地下空间工作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地下空间的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地面的压力,还可以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地热能等资源,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同时,地下空间的利用还可以减少城市地面的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总的来说,2021年地下空间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
但与此同时,地下空间工作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地下空间规划管理不够完善、地下空间利用技术不够成熟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地下空间工作的规划和管理,推动地下空间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地下空间工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2篇)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保障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依法保护地下文化遗产和城市功能设施,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遵循综合规划、依法合理、科学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加强规划管理、建设管理、使用管理和保护管理,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
第三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注重保护环境、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发展布局,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第四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当充分考虑地下工程的地质条件、地下设施和地下水资源等因素,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第五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保证工程质量。
第六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七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和未来需求,编制地下空间利用规划。
第八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当包括地下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开发强度、开发方向、区域协调等内容,并与上部地面空间利用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当科学合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和公共利益,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效益和作用。
第十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当保护地下文化遗产和重要地下设施,确保其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一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当根据地表空间的变化和城市功能调整的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第十二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的编制、修订和更新,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保障公开透明。
第十三条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应当与地下管线、车辆通行等相关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相协调,形成一体化规划。
第三章建设管理第十四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当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第十五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设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负责项目的招标、施工和验收。
龙湖金融岛外环路地下空间工程(TC3(两篇)2024
引言概述:龙湖金融岛外环路地下空间工程(TC3(二))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建设项目,位于某市的龙湖金融岛外环路地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该地下空间工程的背景、目标、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以及成果与意义。
通过对该项目的综合分析和介绍,旨在揭示该工程对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贡献。
正文内容:一、背景1.城市发展需求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迅速,道路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2.工程项目起因为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提高交通运输效率,TC3(二)项目得以启动。
二、目标1.交通疏导该地下空间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建设一条通行畅通、服务便捷的道路,实现交通的疏导。
2.城市形象提升通过改善市区交通状况,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三、设计方案1.道路规划设计方案包括道路宽度、车道数量等方面的规划,确保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
2.环保设施在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设施,如绿化带、雨水收集系统等,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方案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如排水系统、照明设施等,确保道路正常运行。
四、施工过程1.前期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调研,确定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2.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盾构法等,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3.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和防护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五、成果与意义1.改善交通状况经过TC3(二)工程的建设,交通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道路通行效率大大提高。
2.促进经济发展交通畅通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改善交通状况,该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3.提升城市形象该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展示了城市的发展实力和现代化水平。
总结:通过对龙湖金融岛外环路地下空间工程(TC3(二))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该工程对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重要贡献。
通过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该工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
城市居住区地下(dìxià)空间规划原则
• 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一部分,服从城市总体 规划。
• 涉及到居住区几乎所有功能,其规划具有综合性。 • 需由城市规划部门牵头,由众多相关部门(如:交通、市政、消防、人
防等)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宜贯彻以下原则: • (1)上下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上下协调(xiétiáo)发展,使地下空间
娱乐休闲商业服务的功能规划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由于居住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一些服务配套设施如将娱乐商业休闲等放入地下空间这样做的结果将会给开发商或管理者带来可观的利润这些利润可弥补开发地下空间的费用同时也可为小区绿地等提供后期养护费将大部分车行道地下化使机动车辆从居住区的车道经地下道出入居住区及各个居住组团并可停放于地下车库中而行人和自行车则可在地面上行避免了人车混杂
精品资料
四 居住区地下空间(kōngjiān)开发的功能规划
• 4.2.2 购物、服务空间 • 结构居住区市场处之诊所、邮局、银行等,还有服务商业,如理
发、美容、礼品店、花店以及超市共同组成的购物中心建造 地下空间。增加服务面积,服务小区居民日常生活。 • 4.2.3 通道及商业空间 • 对于和附近地铁能连通的小区,设置地下连通通道和附属的地 下商业设施(shèshī),提高小区效率,增加居住区开发价值。
精品资料
二 城市居住区地下空间(kōngjiān)开发目的与 意义
• 4 可优化居住区的交通状况,实现步行与车行的分离
•
将大部分车行道地下化,使机动车辆从居住区的车道经地下道
出入居住区及各个居住组团,并可停放于地下车库中,而行人和自
行车则可在地面上行,避免了人车混杂。同时,对于大型居住区,还
可将部分城市公共(gōnggòng)交通从地下引入居住区,如地铁等,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讲座心得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讲座心得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搞不好必然会带来城市空间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城市综合症”。
加快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可以缓解乃至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改善城市地面环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近年,我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得到较快发展,全县人防工程面积和人均人防工程面积均有大幅增长,全县已建成地下商业广场、地下停车场等近百处,基础弱、布局散、规模小的局面得到很大改观。
但我县地下空间开发由于起步较晚,与先进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通过老师的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开拓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受到很大启发,收获很大。
先进地区的优秀做法有以下四点:(1)地上与地下融合,建设规模大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规划建设要求,结合城市主要商业核心区、交通拥堵路段和城市公园等实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设规模宏大,展现了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的魄力和前瞻性,包括黄岛区中心商务区和上海市虹口区,为大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而且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都建设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或兼顾人防工程,平时可用作商业空间、人行过街道、停车场等,建成后既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方使市民出行。
(2)人防资源与社会资本融合各地都能很好地利用人防资源和社会资本相结合这个特点,一是努力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公益性,对广大市民广为宣传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社会效益,其中部分或全部为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或兼顾人防工程,战时或应急状态下应急时既能为市民提供掩蔽场所和物资储备场所,为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又能切实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解决广大市民出行难的实际问题。
二是积极利用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并白主销售、运营、管理。
发挥了商业、交通、娱乐、休闲等作用,拓展了城市功能与空间,提升了城市品位。
(3)政府主导与部门联动相结合,项目推进快政府主导是关键。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首先是民生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体现政府主导地位,包括“政府统一规划、建设条件设定、优惠政策明晰、公开有偿出让、企业投资经营”等,各地已建成或在建的项日大多由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挂帅,项目具休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复杂问题和困难,必须有发改、规划、住建、人防、财政税务、国土、城管、电力、水务、消防、商务等相关各部门共同参与,协同作战,才能有效推进项目建设,做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
(1)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
包括:以对城市重要规划建设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控制作为规划编制的重点,规定规划区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项控制指标,为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项目的设计以及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城市地下空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包括:确定规划范围内各专项地下空间设施的总体规模、平面布局和竖向分层等关系;对地块之间的地下空间连接做出指导性控制。
广州陶粒厂广东陶粒厂 编辑:ejdnch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城市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立体化再开发:扩大城市空间容量,提高城市集约度,消除人车混行拥挤现象,城市交通变得通畅,人居空间变得开阔,地面环境绿化变得优美宜人。
3、城市空间:指城市建成区空间,是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规模的城市设施和各种城市活动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所形成的人工空间,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
4、城市容量:是指一个城市在某一时期对人口和人类活动以及对人类活动有关的各类设施(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设施)的容纳能力。
一个城市的空间容量包括理论容量和实际容量。
通常情况下城市空间的实际容量小于其理论容量,存在一定的差值,从而使实际容量有扩大的余地,表现为城市发展的潜力。
5、城市地下空间总体布局:是在城市性质和规模大体定位、城市总体布局形成之后,在城市地下可利用资源、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量和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方针、策略和对地面建设的功能、形态、规模等要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将各部分有机联系后形成的。
6、城市地下街:是建设在城市地表以下,为人们提供交通、公共活动、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具备配套一体化综合设施的地下空间建筑。
7、城市地下综合体:集交通、商业、文娱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空间联合体。
8、地铁(说明与轻轨的区别):地铁泛指地下快速轨道交通,包括城市地铁、轻轨、区域快铁等。
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列车最高时速达到80km/h。
一列车按照6辆编组,每辆车定员310人,其中座位62个,全列车就可载人1860人。
9、线网密度:是指单位指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长度。
单位指标一般是面积、人口或其他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相应的线网密度分别称为面积线网密度、人口线网密度。
10、城市地下步行道:指修建于地下的供行人公共使用的步道。
而由多条这样的步行道路,有序地、有组织地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地下步行系统。
11、附建式停车场:利用地面上高层建筑及其裙楼的地下室布置地下专用停车库,使用方便,节省用地,规模适中。
选择合适的柱网。
12、共同沟:在地下建造管线隧道,专门收容电力、通讯、给水、热力、燃气、排水等两种以上市政管线于一体,同时设置专门的人员出入口、检修口、材料吊装口、管线分支口、进排风口、以及防灾监测控制系统等设备的市政综合设施。
二、1.城市化导致的现代城市空间结构:(1)工业在城市的集中,使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用地和规模迅速扩大,特别是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剧增,从而形成了城市各区人口和建筑密度的梯级分布;(2)城市中产生了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和工人住宅区;(3)由于火车、汽车和轮船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城市交通运输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城市运输系统已不再适用于现代的交通形式,城市交通路网的重新规划和改建打乱了传统城市空间的结构布局。
城市交通成为影响城市功能和空间形态的最主要因素之一;(4)电力、通讯、能源供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变,使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人口和用地的大规模增加,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容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城市空间的特点:(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城市中心区形成一个高密度、大容量内核,改变了城市传统的平面景观,表现出城市空间向三维方向发展的强烈趋势;(2)外围市区的城市化:城市产生量的、平面的扩大,这种平面上、量的扩大是城市化的基本表现,是引起城市外围其他地域社会发生质变的起点;(3)郊区农村的城市化:是国土城市化,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农田减少。
产生的动因:人类活动的发展,经济的发展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中有待解决的问题:3.开发理论原则:(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原则一方面要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安排,使之为城市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保护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地下空间开发的不可逆性,开发的强度应一次到位;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考虑,为远期开发项目留有余地;确定合理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时序——近期与远期。
(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原则充分考虑地上与地下的关系,发挥地下空间的优势和特点,使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形成一个整体,共同为城市服务。
集聚性——城市中心区发展与地面对应功能(或适当互补)的地下空间,协调空间容量,与地面、上部空间产生更大集聚效应,创造更多综合效益。
(3)疏导与对应相呼应原则(4)平时与战时相结合原则城市地下空问可作为城市防灾和防护的空间,平时可提高城市防灾能力,战时可提高城市的防护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城市地下空间的作用,就应做到平时防灾与战时防护结合4.地下空间规划阶段划分:(1)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期限20年):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2)城市地下空间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1.按功能划分城市地下空间构成:(1)居住空间(2)业务空间(3)商业服务空间(4)文娱体育空间(5)交通空间(6)公用设施空间(7)工业空间(8)贮存空间(9)防灾防护空间(10)高层建筑的设备用空间(11)其它特殊空间2.城市地下空间需求预测方法:(1)功能需求预测法(2)建设强度预测法(3)人均需求预测法(4)综合需求预测法3.按地下空间资源开发深度对地下空间分类:①浅层空间:地表至-30m深度开发的空间,用于商业空间、文娱空间及部分业务空间;②中层空间:由-30m至-100m 深度内开发利用的空间,用于地下交通、城市污水处理厂以及城市水、电、气、通信等公用设施。
③深层空间:-100m以下的地下空间,用作快速地下交通线路、危险品仓库、冷库、贮热库、油库等。
4.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总体规划途径: (1)充分利用地面建筑的地下空间(2)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功能常同地面建筑使用性质及环境相关(3)地下综合体的规划在城市中心地段:城市中心区广场、车站、商业中心等(4)通过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大规模改造旧城,并与新城建设相结合(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人防工程地下空间规划关键问题:(1)城市中地下空间规划应为点、线、面的结合(2)以地下交通工程为依托、连接各个中心的地下综合体(3)尽可能考虑市政管网廊道建设(4)繁华地段主要规划地下商业或交通设施(5)非繁华区可以规划地下居住建筑(6)考虑到室内外环境、防灾减灾及对战争的防护等级抗力要求5.地下空间功能、结构与形态三者之间的关系:(1)功能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动力(2)结构是城市地下空间的主体(3)形态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的特征城市地下空间的功能、结构和形态三者的协调关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的标志。
城市地下空间功能和结构之间相互促进:①功能变化往往是结构变化的先导,城市地下空间常因功能上的变化而最终导致结构上的变化;②结构一旦发生变化,又要求有新的功能与之相配合。
6.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形态及特点(8个):(1)点状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功能最为灵活的要素,由城市中占据较小平面范围的各种地下空间形成。
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初期开发的单一功能承载体,是地面建筑的功能延伸。
点状地下空间分布于城市各处,一般偏重于城市中心、站前广场、集会广场、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城市矛盾的聚合处(解决人车分流和动静态交通拥挤等问题)。
(2)线状是点状地下空间在水平方向的延伸或连接。
线状地下空间设施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关键。
呈线状分布的地下空间主要指地铁、地下道路,以及沿着街道下方建设的地下设施如市政管线、地下管线综合管廊、地下排洪(水)暗沟、地下停车库、地下商业街等,另外相邻点状地下空间的连通空间也可成为线状空间。
线状地下空间设施是构成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的基本骨架,它将地下分散的空间连成系统。
(3)面状面状地下空间的形成是城市地下空间形态趋于成熟的标志,是城市地下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多个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相互连通,形成面域。
这种形态主要出现在城市中心区等地面开发强度相对较大的地区,主要由大型建筑地下室、地铁(换乘)站、地下商业街以及其他地下公共空间组成。
这种形态需要在地下空间经过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旧区改造中若早期开发没有考虑连通预留则难度较大,而在城市新中心区比较容易形成。
(4)辐射状以大型地下空间设施为核心,通过与周围其他地下空间的连通,形成辐射状。
这种形态出现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初期,即通过大型地下空间设施的开发,带动周围地块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使局部地区地下空间设施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这种形态多以地铁(换乘)站、中心广场地下空间为核心形成。
(5)脊状以一定规模的线状地下空间为轴线,向两侧辐射,便形成脊状地下空间形态。
这种形态在没有地铁车站的城市中比较常见,主要是沿着街道下方建设的地下街或地下停车库,与两侧建筑下的地下商业空间或停车库连通。
(6)网格状以多个较大规模的地下空间为基础,并将它们连通,形成网格状。
在城市中心地下空间开发程度达到较高水平的地区形成的地下空间系统。
交汇点多是大型地下室、地铁换乘站、地下商业街,并将它们连通。
它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形成系统,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7)网络状以城市地下交通为骨架,将整个城市的地下空间采用各种形式进行连通,使整个城市形成地下空间的网络系统。
一般以地铁线路为骨架,换乘站为结点,将地下空间按照功能、地域、建设时序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地下空间。
(8)立体型地上地下一体型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城市性质、规模和建设目标,将地上、地下空间综合考虑,形成地上地下一体的完整的空间系统,从而充分发挥地上、地下空间各自的特点,为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发挥作用。
四、1.地下街规划原则:(1)建在城市人流集散和购物中心地带(2)与其他地下设施相联系,形成地下城(3)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考虑人、车流量和交通道路状况(4)按国家和地方城建法规及城市总体规划进行(5)考虑保护范围内的古物与历史遗迹(6)考虑发展成地下综合体的可能性2.地下街规划平面类型及特点:(1)街道型——“道路交叉口型”地下街地下步行街多数在城市主干道下,平面多为“一”或“十”字型。
多为商业功能,地面交叉口处的地下空间相应设交叉口,沿街道走向布置,同地面有关建筑设施相连,出入口设置与地面主要建筑、小交叉口街道相结合,保证人流上下。
(2)广场型——“中心广场型”地下街通常是城市交通枢纽,如火车站及中心广场地下,同车站首层或地下层相连,若为广场,除与各道路出口相连之外,还设下沉式露天广场供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