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区别

合集下载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即来自人为污染又来自天然释放天然源的二氧化硫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即来自人为污染又来自天然释放天然源的二氧化硫

大气四项主要污染物形成机理及来源一、二氧化硫1、形成机理(定义):由于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天然气等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化学式:SO2),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

2、主要来源: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既来自人为污染又来自天然释放。

人为来源是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主要包括:以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生活取暖等行业的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厂、橡胶轮胎企业、垃圾焚烧和硫酸厂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各类燃油发动机及机动车尾气排放;农村的产生是由于农民家的烧煤球或煤饼及蜂窝煤等燃料时排放的废气。

天然源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陆地和海洋生物残体的腐解和火山喷发等。

我市二氧化硫的主要工业排放源主要为:燃煤电厂、燃煤锅炉、石油加工企业、橡胶轮胎生产企业等。

二、二氧化氮1、形成机理(定义):由于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天然气等通常都含有氮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之一(化学式:NO2),有刺激性气味的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它是形成光化学烟雾、酸雨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导致大气能见度的降低。

2、来源:大气中的二氧化氮既来自人为污染又来自天然形成。

人为污染产生的二氧化氮大部分来自以化石燃料(煤)和石油、天然气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生活取暖等行业的排放;各类燃油发动机及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氮,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硝酸、氮肥、炸药生产过程产生一些二氧化氮。

自然形成的二氧化氮主要是雷雨天闪电时由于空气中电场极强,空气分子被撕裂而导电,雷电电流通过时产生大量的热,使空气中呈游离状态氮气和氧气结合。

我市二氧化硫的主要工业排放源主要为:燃煤电厂、燃煤燃气锅炉和各类燃油发动机、机动车尾气排放等。

三、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1、概念: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者等于10微米的颗粒物,由于体积小,质量小,能较长时间地飘浮于空气中,可以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呼吸道,所以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雨,其发展速度很快,在23 个调查的省、市及自治区中有20个出现过酸雨,有不少 地区的酸雨已相当严重且逐年增加,据2001年4月9日南 京晨报报导: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讲我国相当多的 城市空气污染程度超标,酸雨区面积为国土面积的30%, 全国七大水系中有1/3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点燃
S + O2 ==== SO2 在煤、石油和某些金 属矿物中含硫物质或硫 的化合物在燃烧或冶炼 时,会生成SO2,这是 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 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对环
境的污染
2020/11/8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1、了解氮的氧化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及消除污染 的方法。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俗语:雷雨肥庄稼?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吗?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酸雨会伤害植物的新生芽,使叶绿素含量偏小,光 合作用受阻,作物产量下降,严重时会导致大面积的农 作物减产或绝收,大片的森林树木枯死,小生物随之灭 绝……最终必然会影响到我们人类自身。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三氧 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酸雨的危害主要有: 1、对人体的直接危害,首先是它的刺激性,其次是它会 形成硫酸雾和硫酸盐雾,其毒性比SO2大,能浸入人的肺部, 引起肺水肿等疾病而使人死亡; 2、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生长; 3、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4、腐蚀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等; 5、渗入地下,可引起地下水酸化,酸化后的地下水中铝、 铜、锌、镉等对人体有害金属元素的含量会偏高。

城市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健康危险度评价

城市二氧化氮、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健康危险度评价

物) 组成 , 其形态有固态和液态 2 。由污染源直接 种 排泄到大气 中的颗粒物 叫一次颗粒物 , 各种气体在
大气 中通过 化 学反 应 形 成 的颗 粒 物 叫二 次 颗粒 物 , 比如 氨与 氮 氧化 物 或 S 反 应 生 成 的颗 粒 物 是 二 o2 次颗 粒物 。颗 粒 物 的 直 径 从 0 0 5 m (. 0 . 0 0 05× 1 m) 10 m 不 等 。这 些 大 气 中颗 粒 物 不 管 0 到 0 直径 多少 都 统 称 为 悬 浮 颗 粒 物 ( P 。颗 粒 直 径 S M) 小于 1 m 的 为 P o 直 径 小 于 2 5 m 的 为 0 Ml, .
PM 2 。 5


在探讨颗粒大小 和健康危害 的研究 中, 许多证 据表明, 颗粒物越小对健康 的危害越大。研究结果 显示 , 颗粒大小会影 响到颗粒物在气管停留位置、 运 动规律、 清除过程以及在人体停留时间。其中, 亚微 米超细颗粒和气体一样可进入呼吸道的深部。粒径 越小 , 沉积在支气管和肺部 的颗粒越多, 其参与生物
收 稿 日期 :0 7一O 20 5—2 2
汽车 尾气 颗粒 直 径 小 于 1 m。这 些 颗 粒 包 含一 个
碳核 , 碳核表面吸附了大量 的有机化合物, 比如可致 癌的多环芳烃或硝基 多环芳 烃等。近期 , 国有研 美 究认为汽车尾气具有高致癌危险性 。
空气 中 的颗粒 物 由各 种 各 样 的化 学物 质 ( 染 污
反应 的表 面 积 越 大 。相 反 , 颗 粒 ( 过 l 可 大 超 O m) 沉 积在 呼 吸道 较高 或 中间 的位 置 。 中等大小 的颗 粒
作者简介 : 李会娟 (9 1 ) 女 , 18 一 , 河北保 定人 , 博士 , 主要从 事劳 动卫生学 、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 审校者 : 刘永泉 , 硕士 , 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 研究工作 。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我国的酸雨主要为硫酸雨,且酸雨发展趋势值 得警惕,东南沿海地区尤其如此。在2010年上半年 在监测的全国443个城市中,有189个出现酸雨,比 例超过四成。
案例: 2010年上半年,温州、台州、厦门等8个城市
(地区)酸雨频率达到100%!近几年来,温州酸雨发 生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一直名列全国前茅,属于重 酸雨区。2009年,温州市在全市6个县(市、区)开 展了酸雨监测,全年采集雨样总数468个,其中酸 雨样品442个,平均酸雨率为94.4%,反映酸性的PH 范围为3.07~6.70,均值为4.47,单次最低值为 3.07。这个数值接近于食醋的2.9,相当于“下了 一场醋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 提高,城市工业化步伐的大步 前进,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 界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某些 工厂排出的废气不经过处理直 接排放到空气中,严重造成了 大气污染,使得某些地区雨水 酸性严重超标,形成酸雨。
1872年美国化学家 Smith首先提出酸雨一词, 引起全世界关注。1985 年,几场酸雨过后,我 国四川奉节县9万多亩松 树全部枯死,重庆南山 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2NO + O2 === 2N×O32) + (3NO2 + H2O === 2HNO3 +×N2O)
4NO + 3O2 + 2H2O = 4HNO3
当充入3/4试管体积的O2时,水能充满试管。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从20世纪40年代初,每年 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 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 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 不清。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二氧化氮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是环境中常见的气体,它们经常被认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两种气体在大气中的存在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它们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深入探讨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以及这些反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更全面地了解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行为,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如下信息: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会对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进行简要介绍,以及二者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同时还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详细展开对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介绍,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会重点讲述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反应过程,揭示二者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结论部分将总结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环境影响。

最后会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并通过化学方程式的展示,深入解析这一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通过对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性质进行介绍,以及它们之间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一化学反应的机制。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该反应的实际应用和环境影响,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和认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有益的知识与参考。

2.正文2.1 二氧化氮的性质二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刺激性的刺激性味道。

它在常温下是一种稳定的化合物,但是在高温下可以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

二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和汽车尾气。

它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够和空气中的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臭氧和其他有害的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环境管理-必修1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环境管理-必修1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②硝酸型:NO2→HNO3 化学方程式: 3NO2+H2O===2HNO3+NO 。
(4)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 腐蚀。
2.如何回收与利用SO2气体? 提示:废气中的SO2可以用氨水吸收,化学反应原理为: SO2+2NH3·H2O===(NH4)2SO3+H2O, 或SO2+NH3+H2O===NH4HSO3。 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浓硫酸,将它们转化为(NH4)2SO4, 并可得到浓度较高的SO2:
1.如何收集NO和NO2气体? 提示:(1)NO易与氧气反应,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应用 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
(2)NO2易与水反应,但不与O2反应,故常用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而不用排水法。
二、SO2与NO2对大气的污染 1.SO2与NO2的主要来源、危害和防治 (1)来源
煤、石油 ①SO2:主要来源于——————————的燃烧和某些含硫的 金属矿物的冶炼 ②NO2:主要来自于 汽车尾气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 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1.了解NO、NO2的性质。 2.了解SO2、NO、NO2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3.掌握NO、NO2和O2溶于水的有关计算。
一、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色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相比) 溶解性 毒性
N2 无色气体
一、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NO和NO2的性质比较
物质分类
色、味、态
物 密度
理 性
熔、沸点
质 溶解性
毒性
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 非金属氧化物
无色、无味、气体
红棕色、刺激性பைடு நூலகம்气味、气体

常见有毒气体测量标准

常见有毒气体测量标准

常见有毒气体测量标准1.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50ppm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

200ppm2至3小时内可能会导致轻微的前额头痛。

400ppm1至2小时后前额头痛并呕吐,2.2至3.5小时后眩晕。

800ppm45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2小时内昏迷,可能死亡。

1600ppm20分钟内头痛、头晕、呕吐。

1小时内昏迷并死亡。

3200ppm5至10分钟内头痛、头晕。

30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6400ppm1至2分钟内头痛、头晕。

10至15分钟无知觉,有死亡危险。

12800ppm马上无知觉。

1至3分钟内有死亡危险。

2.硫化氢(H2S)硫化氢0.13ppm最小的可感觉到的臭气味浓度。

4.60ppm易察觉的有适度的臭味的浓度。

10ppm开始刺激眼球,可允许的暴露浓度,可暴露8小时(OSHA、ACGIH)。

27ppm强烈的不愉快的臭味,不能忍受。

100ppm咳嗽、刺激眼球,2分钟后可能失去嗅觉。

200~300ppm暴露1小时后,明显的结膜炎(眼睛发炎)呼吸道受刺激。

500~700ppm失去知觉,呼吸停止(中止或暂停),以至于死亡。

1,000~2,000ppm马上失去知觉,几分钟内呼吸停止并死亡,即使个别的马上搬到新鲜空气中,也可能死亡。

3.氯气(Cl2)氯气0.5ppm允许的暴露浓度(OSHA、ACGIH)。

3ppm刺激黏膜、眼睛和呼吸道3.5ppm产生一种易觉察的臭味。

15ppm马上刺激喉部。

30ppm30分钟内最大的暴露浓度100~150ppm肺部疼痛、压感,暴露稍长一会将引起死亡。

4.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25ppm允许的暴露浓度(OSHA)0~50ppm较低的水溶性,因此超过TWA浓度,对粘膜也有轻微刺激60~150ppm揧更强烈,咳嗽、烧伤喉部,如果快速移到清新空气中,症状会消除200~700ppm即使短时间暴露也会死亡5.二氧化氮NO2二氧化氮0.2~1ppm可察觉的有刺激的酸味。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1.若洗气瓶是干燥的,由A口进气,可收集 的气体:有: Cl2 O2 HCl
NO2 SO2 CO2 2.若瓶中充满水,可收集的气体有:
H2 O2 NO
3.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 化反应物质的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
3NO2+H2O====2HNO3+NO,反应中NO2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其质量比
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 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
二氧化氮溶于水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
工业制硝酸的第三 步
【思考与交流】
关于谚语 “雷雨发庄稼”,你现在是否已经
知道了其中的化学原理?
【提示】雷雨天气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如下反应:
放电
N2+O2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可能情况:
原气体
NO2
NO2+NO
V(NO2 ) 4
NO2 和
V(O2 ) 1 V(NO2 )<4 V(O2 ) 1
O2
V(NO2 )>4
V(O2 ) 1
反应 (1) (1) (3)
剩余 气体 NO
NO

(3)
O2
(1)、(3) NO
剩余气体的量
1
3V(NO2)
V(NO)原+
1 3
与物质的量比相同。
4.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 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 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止SO2污染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可吸附性颗粒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区别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区别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比‎较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 田宗学硫元素和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三‎周期第IV ‎A 族和第二‎周期第VI ‎A 族。

虽然它们是‎不同的周期‎和不同的主‎族,但两者氧化‎物(SO 2、CO 2)的性质却有‎着惊人地相‎似之处。

现将SO2‎和CO2的‎性质归纳如‎下。

一、相似性1.通常情况下‎,S O 2、CO2都是‎无色气体。

2.SO2和C ‎O 2都是酸‎性氧化物,溶解于水均‎能形成不稳‎定的二元酸‎,分别是H2‎S O3和H ‎2CO 3,因此,它们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 2+H2OH2‎SO 3 CO 2+H2OH2‎CO 3如能与Ca ‎(OH )2溶液反应‎,少量时分别‎生成难溶于‎水的CaC ‎O 3和Ca ‎S O 3;过量时分别‎生成易溶于‎水的Ca (H C O 3)2和C a (H S O 3)2;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它们。

CO 2+C a (O H )2C a C O ‎3↓+H 2O CO 2+CaCO3‎+H2OCa ‎(H C O 3)2SO 2+C a (O H )2C a S O ‎3↓+H 2O SO 2+CaSO3‎+H2OCa ‎(H S O 3)23.SO2和C ‎O 2都能与‎C a Cl2‎、BaCl2‎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C a Cl2‎、BaCl2‎溶液鉴别它‎们。

4.在实验室制‎取S O2和‎C O2气体‎时,都是用相对‎应的含氧酸‎盐与强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Na2SO ‎3+H2SO4‎Na2SO ‎4+SO 2↑+H 2O CaCO3‎+2HClC ‎aCl 2+CO 2↑+H 2O5.实验室收集‎S O 2和C ‎O 2都用向‎上排空气法‎,都不能用排‎水法。

6.SO2和C ‎O 2都不与‎浓H 2SO ‎4反应,均可以用浓‎H 2SO4‎干燥。

7.SO2和C ‎O 2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

南京SO2、NO2和PM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南京SO2、NO2和PM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南京SO2、NO2和PM10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南京市是我国华东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之一,然而,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南京的空气质量问题逐渐突显。

其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本文将探讨南京市SO2、NO2和PM10浓度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它们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南京市SO2、NO2和PM10的变化情况。

南京市环境监测站的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来,南京市的空气质量逐渐恶化。

2010年至2020年期间,南京市的SO2浓度从每立方米50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30微克;NO2浓度则从每立方米60微克上升到每立方米80微克;PM10浓度从每立方米100微克增加到每立方米120微克。

这表明南京市SO2浓度持续下降、NO2浓度持续增加,并且PM10浓度也有所上升。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这些大气污染物的变化与南京市的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南京市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通过分析气象数据与大气污染物数据,我们发现了以下相关关系。

首先,南京市SO2浓度与季节变化和风速有关。

冬季,南京市的风速较低,气候干燥,空气稳定,导致SO2浓度较高。

而夏季,南京市的风速较高,气候湿润,有利于SO2的扩散,使得浓度较低。

其次,南京市的NO2浓度与交通量和气温有关。

NO2主要由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产生。

根据数据显示,南京市的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私家车的增加速度较快。

因此,NO2浓度也随之增加。

此外,高温天气条件下,光化学反应加速,也会导致NO2的浓度增加。

最后,南京市的PM10浓度与季节变化和气象条件有关。

冬季,南京市的气温较低,空气湿度较低,静风天气多,导致PM10浓度较高。

而夏季,南京市的气温升高,降雨较多,PM10浓度相对较低。

综上所述,南京市的SO2、NO2和PM10浓度在过去十年来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对我们的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在这些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本文将探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来源、影响以及可行的控制措施。

一、二氧化硫来源和影响二氧化硫是由燃烧煤炭和石油以及其他含硫化合物的工业活动产生的。

它还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例如矿石的冶炼过程中。

此外,火山喷发和地下热脉冲也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到大气中。

二氧化硫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是雾霾和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会造成呼吸系统问题,如哮喘和呼吸困难。

其次,它会对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林木衰退。

此外,二氧化硫的沉降还会对水体造成污染,危及水生生物。

二、二氧化氮来源和影响二氧化氮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和工业排放。

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主要的二氧化氮源,尤其是在城市交通拥堵的地区。

燃煤和化石燃料的工业活动也是二氧化氮的重要排放源。

二氧化氮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它参与了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其他有害物质,导致雾霾问题加剧。

二氧化氮还会刺激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同时,它也是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贡献。

三、控制措施为了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通过清洁能源的推广,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有效地降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

其次,加强工业排放的监管,引入先进的脱硫和脱氮技术,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此外,改善交通管理,鼓励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车出行也是降低二氧化氮排放的有效途径。

除了国家层面的努力,我们每个人也应该为减少大气污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意节能节电,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合理使用化学产品等都是可以帮助降低大气污染的措施。

总结起来,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作为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区别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区别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的区别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是化学中两类不同的化合物。

它们在氧化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特殊氧化物是指具有特殊氧化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氧化物。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氧化态,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些常见的特殊氧化物包括过氧化氢(H2O2)、高锰酸钾(KMnO4)和过氧化钠(Na2O2)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在化学反应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特殊氧化物还可以用作漂白剂、消毒剂和氧化剂等。

例如,过氧化氢可以用作医疗消毒和工业漂白剂,高锰酸钾可以用作水处理剂和漂白剂。

与之相反,不成盐氧化物是指在氧化过程中不生成相应的盐类的氧化物。

它们通常具有较低的氧化态,不能与其他物质形成稳定的盐类。

一些常见的不成盐氧化物包括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等。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

不成盐氧化物在工业生产和环境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废气,对人体有害;二氧化硫是燃煤和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主要废气,对大气环境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在化学成分上也有所不同。

特殊氧化物通常由氧元素和其他元素组成,例如过氧化氢由氢和氧元素组成,高锰酸钾由钾、锰和氧元素组成。

而不成盐氧化物通常由氧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例如一氧化碳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二氧化氮由氮和氧元素组成。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在化学反应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特殊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氧化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例如,过氧化氢可以与有机物反应,产生水和氧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高锰酸钾可以与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使有机物发生分解或颜色变化。

而不成盐氧化物通常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还原反应。

例如,一氧化碳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

二氧化硫可以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和硫酸,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特殊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在氧化性质、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

能降低生成NO,所以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在实验室中如何收集NO和NO2气体?
提示:能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空
气法收集;用排液法收集气体时,该气体不能与溶液
中的某种成分反应。
①NO不溶于水,但能与O2反应,2NO+O2====2NO2,故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第2课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和 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一、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1.物理性质:
N2 色、态 气味 密度(与空 气相比) 溶解性 毒性
NO
NO2 _____色气体 红棕 _______气味 刺激性
___色气体 ___色气体 无 无 无味 _____ 无味
略小
略大
___溶于水 ___溶于水 ___毒 不 无 ___毒 不 有
2HNO3+NO知,水洗可除去NO中的NO2。
探究1: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
【问题探究】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实验:
3NO2+H2O====
2HNO3+NO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
(1)在NO2和H2O的反应中,NO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提示:NO2与水反应,N的化合价既能升高生成硝酸,又
时可完全溶于水生成硝酸。
【探究总结】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区别与联系
【拓展提升】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2)硝酸型:NO2→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课件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课件

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
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溶于水时生成HNO3和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硝酸:3NO2+H2O=2HNO3+NO。
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煤、石油和某些金属矿物中含硫或硫的化合物,因此燃烧 煤或冶炼金属矿物时,往往会生成二氧化硫。高温条件下,空 气中的氮气也参与反应,这是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
解析 分析氮氧化物破坏臭氧层的各步反应,得出总反
应为O3+O2O2,可以看出氮氧化物起催化剂的作用;同样分 析氟氯烷烃破坏臭氧层的各步反应,得出总反应为O3+O2O2, 即Cl原子是破坏臭氧层时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D
= >44∶∶11
恰好完全反应 NO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 O2过量,剩余气体为O2
(3)NO和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根据4NO+3O2+2H2O=4HNO3 ③ 可知:当体积比
V(NO)∶V(O2) =>44∶∶33
恰好完全反应 剩余气体为NO
<4∶3 剩余气体为O2
(4)NO、NO2、O2三种种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可先按①式求出NO2和H2O反应后生成的NO的体积,再 加上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即为NO的总体积,再按③式 进行计算。
三、SO2和NO2对大气的污染 1.常见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 (1)酸雨——形成原因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能酸化土 壤,腐蚀建筑物等。
(2)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造成的; 将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生长。
(3)臭氧空洞——主要是由氮氧化物、氟氯代烃等的排放 引起的;将使地球上的生物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加剧。
混 合 气 体 按 上 述 反 应 恰 好 进 行 了 反 应 , 所 以 V(NO2) = 10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第一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控制政策和法规标准我国的s02和NO。

的排放量高居世界各国前列,由此带来的大气污染和酸雨问题十分严重,经济损失巨大,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S02和NO。

污染已势在必行。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SOz和NO。

的污染问题,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控制政策、法规及标准。

本章主要从我国SO和NO。

的排放特征人手,阐述了我国控制802和NO.的政策、法规及标准。

第一节我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特征一、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特征和危害(一)二氧化硫的特征和危害S02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含量较大、影响面较广的一种气态污染物。

大气中s02的来源很广,几乎所有的工业企业都可能产生。

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过程,火力发屯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酸厂、炼油厂以及燃煤燃油的工业锅炉、炉窑等都排放SOz烟气。

在排放sO:的各种过程中,约90%来自燃料燃烧过程,具中火电厂排放量最大。

sO2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气味气体,对人体呼吸器官有很强的毒害作用,还可通过皮肤经毛孔侵入人体或通过食物和饮水经消化道进人人体而造成危害。

空气中S02的浓度只有lXlo”时,人就会感到胸部有一种被压迫的不适感;当浓度达到8X10—’时,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当浓度达到10XlO6时,咽喉纤毛就会排出黏液。

人体主要经呼吸道吸收大气中的sO:,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及眼黏膜的刺激症状。

急性中毒者表现出眼结膜和呼吸道黏膜强烈刺激症状,如流泪,畏光,鼻、咽、喉烧灼感及疼痛,咳嗽,胸闷,胸骨后疼痛,心悸,气短,恶心,呕吐等。

长期接触低浓度SO:可引起慢性损害,以慢性鼻炎、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为常见。

轻度中毒者可有眼灼痛、畏光、流泪、流涕、咳嗽,常为阵发性干咳,鼻、咽、喉部有烧灼样痛,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短促、胸痛、胸闷。

有时还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上腹痛和消化不良,以及全身症状如头痛、头昏、失眠、全身无力等。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二氧化氮(NO2)是大气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它们的排放源广泛存在于工业排放、能源消耗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

这些气体的排放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减少和控制它们的排放是当前环保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二氧化硫是在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燃烧中产生的。

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二氧化硫是酸雨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排放会与水蒸气、氧气等大气中的物质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这些物质在下雨时会随降水沉淀至地面,导致土壤酸化甚至酸雨腐蚀。

其二,二氧化硫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严重的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中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的排放。

与二氧化硫类似,二氧化氮的排放也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方面,二氧化氮排放会形成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透明度造成影响,导致雾霾天气的形成。

而雾霾天气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恶劣影响,还对交通、能源等方面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因素。

另一方面,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二氧化氮环境中,人体有可能患上心血管疾病、肺癌等。

为了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应该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煤炭、石油等高污染的能源的依赖程度。

其次,应该加强工业企业和机动车尾气的净化处理,通过安装过滤器、净化装置等设备,使排放气体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此外,还应该规范和加强环保监管,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减少和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推动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领域的改善;媒体和公众可以通过宣传和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科研机构则可以开展更多的环境研究,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们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污染

(3)两种类型(硫酸型、硝酸型):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3NO2+H2O====2HNO3+NO
(4)危害: ①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 ②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微点拨】呈酸性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正常雨水pH=5.6,酸
【对点训练】 (2015·保定高一检测)将盛有12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量筒 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 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 气体中O2的体积和剩余的2 mL气体分别是( A ) A.1.2 mL,NO C.3.5 mL,O2 B.2.4 mL,O2 D.4 mL,NO
【补偿训练】1.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NO和O2充入一试管,并 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原总体 积的( C ) A.1/4 B.3/4 C.1/8 D.3/8
⑷N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以氧化性为主。NO2能使湿润
的淀粉­KI试纸变蓝。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 【思考与交流】 关于谚语 “雷雨发庄稼”,你现在是否已经知道了其
中的化学原理? 【提示】雷雨天气空气中的氮气发生如下反应:
N2+O2 ====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生成的硝酸随雨水落下,与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易被植物 吸收的硝酸盐,给农作物补充氮肥。
>4:1,NO2过量,剩余的气体为NO。
【即时训练】 1.将10mL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反 应停止后试管内剩余2mL的无色气体,求原混合气体中NO2和 O2各多少毫升?

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是地球臭氧层的主要破坏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作用被称为“氮氧化反应”,反应方程式为:4NO + 2SO2 + O2 → 2N2O + 2SO3。

这个反应主要发生在某些雾状凝结物亚稳态中,当水蒸气湿度和氧化活性介于30%-75%之间时,发生氮氧化作用可产生一系列灰黄色硫酸盐,它们的形式有硫酸氢钠、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和硫酸铵等。

氮与氧的氮氧化反应对环境有多方面影响,氮氧化反应主要是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它们涉及盐酸、硫酸和臭氧的生成及破坏,运动煤矿等不仅使二氧化硫的臭氧破坏作用增强,还使二氧化氮的臭氧破坏作用减弱,从而延长水中总氮的比例,抑制水中氮氧化物的形成。

在现代城市中,二氧化氮是大气中最常见的物质,它们的排放会影响大气的污染物浓度,加剧空气污染;而二氧化硫排放则会通过形成硫酸盐降低空气湿度,使污染物容易滞留,同时当大气中污染物浓度升高时,二氧化硫也会反应形成臭氧,对空气污染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减少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控制空气中其他污染物的排放,以保护大气中的地球臭氧层,以降低污染、减缓气候变化,更好的为我们的地球提供有利的环境。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区别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区别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比较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田宗学硫元素和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和第二周期第VIA族。

虽然它们是不同的周期和不同的主族,但两者氧化物(SO2、CO2)的性质却有着惊人地相似之处。

现将SO2和CO2的性质归纳如下。

一、相似性1.通常情况下,SO2、CO2都是无色气体。

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溶解于水均能形成不稳定的二元酸,分别是H2SO3和H2CO3,因此,它们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H2O H2SO3 CO2+H2O H2CO3如能与C a(O H)2溶液反应,少量时分别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和CaSO3;过量时分别生成易溶于水的C a(H C O3)2和C a(H S O3)2;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它们。

CO2+C a(O H)2CaCO3↓+H2O CO2+CaCO3+H2O C a(H C O3)2SO2+C a(O H)2CaSO3↓+H2O SO2+CaSO3+H2O C a(H S O3)23.SO2和CO2都能与CaCl2、BaCl2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CaCl2、BaCl2溶液鉴别它们。

4.在实验室制取SO2和CO2气体时,都是用相对应的含氧酸盐与强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 CaCO3+2HCl CaCl2+CO2↑+H2O5.实验室收集SO2和CO2都用向上排空气法,都不能用排水法。

6.SO2和CO2都不与浓H2SO4反应,均可以用浓H2SO4干燥。

7.SO2和CO2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

在标准状况下,SO2的密度为2.8572 g/㎝3;CO2的密度为1.964 3 g/cm3。

8.SO2和CO2都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9.SO2和CO2都是非电解质。

10.SO2和CO2都有一定的弱氧化性。

SO2+2H2S3S↓+2H2OCO2+C2CO CO2+2Mg2MgO+C11.SO2和CO2二者对应的+4价含氧酸盐的溶解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比较
湖北省巴东县第二高级中学田宗学
硫元素和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位于第三周期第IVA族和第二周期第VIA族。

虽然它们是不同的周期和不同的主族,但两者氧化物(SO2、CO2)的性质却有着惊人地相似之处。

现将SO2和CO2的性质归纳如下。

一、相似性
1.通常情况下,SO2、CO2都是无色气体。

2.SO2和CO2都是酸性氧化物,溶解于水均能形成不稳定的二元酸,分别是H2SO3和H2CO3,因此,它们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SO2+H2O H2SO3 CO2+H2O H2CO3
如能与C a(O H)2溶液反应,少量时分别生成难溶于水的CaCO3和CaSO3;过量时分别生成易溶于水的C a(H C O3)2和C a(H S O3)2;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它们。

CO2+C a(O H)2CaCO3↓+H2O CO2+CaCO3+H2O C a(H C O3)2
SO2+C a(O H)2CaSO3↓+H2O SO2+CaSO3+H2O C a(H S O3)2
3.SO2和CO2都能与CaCl2、BaCl2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CaCl2、BaCl2溶液鉴别它们。

4.在实验室制取SO2和CO2气体时,都是用相对应的含氧酸盐与强酸反应。

反应方程式:
Na2SO3+H2SO4Na2SO4+SO2↑+H2O CaCO3+2HCl CaCl2+CO2↑+H2O
5.实验室收集SO2和CO2都用向上排空气法,都不能用排水法。

6.SO2和CO2都不与浓H2SO4反应,均可以用浓H2SO4干燥。

7.SO2和CO2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

在标准状况下,SO2的密度为2.8572 g/㎝3;CO2的密度为1.964 3 g/cm3。

8.SO2和CO2都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

9.SO2和CO2都是非电解质。

10.SO2和CO2都有一定的弱氧化性。

SO2+2H2S3S↓+2H2O
CO2+C2CO CO2+2Mg2MgO+C
11.SO2和CO2二者对应的+4价含氧酸盐的溶解性。

除钾、钠、铵盐都易溶于水,镁盐都微溶于水以外,其他盐都难溶于水或在溶液中不存在。

二、差异性
1.从结构上看,SO2是极性分子,而CO2是非极性分子。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空气中SO2含量较高会形成酸雨,C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CO2排放量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

3.S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性差别很大。

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40体积的SO2;1体积水中只能溶解1体积CO2。

4.SO2容易液化,而CO2不能液化。

5.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O2不具有漂白性。

因此可利用这一特性鉴别SO2和CO2。

6.SO2的水溶液酸性比CO2的水溶液酸性强。

即H2SO3>H2CO3.
7.SO2有氧化性。

在通常情况下SO2能和还原性强的H2S反应:SO2+2H2S3S+2H2O,而CO2不能与H2S反应。

8.SO2有还原性。

①SO2在一定条件下能和O2反应:2SO2+O22SO3,而CO2不与O2反应。

②SO2能和KMnO4(H+)溶液反应:2KMnO4+5SO2+2H2O K2SO4+2MnSO4+2H2SO4,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实验室通常用酸性KMnO4溶液来鉴别SO2和CO2,或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③SO2能和溴水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使溴水褪色;CO2不能和溴水反应,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实验室通常用溴水来检验SO2的还原性,或用溴水鉴别SO2和CO2。

④SO2能和H2O2反应:SO2+H2O2H2SO4,而CO2不能和H2O2反应。

⑤SO2和Na2O2反应只生成盐:SO2+Na2O2Na2SO4,而CO2和Na2O2反应除生成正盐以外还
要放出O2:2CO2+2Na2O2Na2CO3+O2↑。

⑥SO2能和FeCl3溶液反应:SO2+2FeCl3+2H2O2FeCl2+H2SO4+2HCl,而CO2不能与FeCl3
反应。

⑦SO2能和滴有氯水的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
SO2+Cl2+2H2O2HCl+H2SO4,
H2SO4+BaCl2BaSO4↓+2HCl,而CO2不能发生类似反应。

⑧SO2能和用硝酸酸化的B a(N 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3SO2+2HNO3+2H2O3H2SO4+2NO↑,H2SO4+B a(N O3)2BaSO4↓+2HNO3,而CO2不能发生此类反应。

9.与某些盐的反应
①SO2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2NaHCO3+SO2Na2SO3+2CO2↑+H2O;而CO2不与NaHCO3溶液反应。

实验室通常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混有的SO2。

②SO2和漂白粉溶液反应不能生成次氯酸:C a(C l O)2+2SO2+2H2O CaSO4+H2SO4+2HCl,而CO2和漂白粉溶液反应可以生成次氯酸:C a(C l O)2+CO2+H2O CaCO3↓+2HClO。

三、SO2和CO2的相互鉴别
1.鉴别S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品红溶液,看能否使其褪色,有时还需要加热观察能否再复原。

2.鉴别CO2气体的常用方法是用澄清的石灰水,看能否使其变浑浊,足量时再变澄清。

适量:CO2+C a(O H)2CaCO3↓+H2O
过量:CO2+H2O+CaCO3C a(H C O3)2
3.当混有CO2时不会影响SO2的鉴别,当混有SO2时会干扰CO2的鉴别,应先除去SO2后再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2气体。

4.除去CO2中的SO2常用的方法: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的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吸收SO2,再通过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被除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