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顶板离层管理的规定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井所有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三条顶板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煤矿安全规定,并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第四条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包括顶板支护、预警监测、预控预警、喷射锚杆预支护和顶板下沉治理等内容。
第五条顶板管理工作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
第六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实行全员参与、层层负责、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第七条顶板管理工作应强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并追究责任。
第二章顶板支护管理第八条顶板支护是采煤工作面控制顶板下沉和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的关键工作。
第九条顶板支护必须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禁私自变更和减少支护装置的数量。
第十条顶板支护应确保支护装置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护设备。
第十一条顶板支护的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进行质量检验。
第十二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做好记录,包括支护装置的安装情况、检查维护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十三条顶板支护工作要定期组织技术交流和经验总结,提高支护工作水平。
第十四条顶板支护工作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第三章预警监测管理第十五条预警监测是对顶板下沉、位移和破坏的监测工作,目的是提前预警,防止顶板事故发生。
第十六条采煤工作面应设置合理的预警监测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预警设备和仪器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第十八条预警监测数据要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
第十九条预警监测数据异常的,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置,确保矿井安全。
第四章预控预警管理第二十条预控预警是在顶板下沉和破坏前,通过工作面支护调整来控制顶板运动和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十一条采煤工作面支护要根据顶板运动的预警数据,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最新整理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
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巷道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为进一步标准我矿顶板离层仪的管理,切实做好顶板管理工作,现对顶板离层仪的安装、观测及日常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煤巷、半煤巷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对于综采工作面切眼、回撤通道、巷道交叉点、采掘工作面过上覆煤柱或过空巷段的巷道、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巷道及大跨度巷道等也要安装顶板离层仪,并加强监测。
安设地点及间距如下:安设地点安设间距或部位普通煤巷、半煤巷≤100综采工作面切眼≤50回撤通道≤ 50过上覆煤柱或过空巷段的巷道≤ 50受地质构造影响的巷道≤ 50巷道交叉点、断层构造处交叉点或构造处其它大跨度巷道≤ 80二、顶板离层仪要安装在巷道中间部位。
当工作面施工距离到达一个安装间距时,必须及时安装顶板离层仪,新设的顶板离层仪距离工作面不得超过10〔特殊情况除外〕,现场作业人员放炮时必须妥善保护顶板离层仪。
三、观测仪器采用型号为LBY-3机械式顶板离层仪,浅部基点、深部基点必须安装到位,浅部基点要安装在锚杆端部位置,距巷道顶板2.5处,深部基点安装在较稳定的深部岩层中,距巷道顶板8处,初始读数预设值必须记录准确。
四、顶板离层仪的观测〔一〕各区队技术员负责顶板离层仪的日常监测记录和管理工作。
〔二〕顶板离层仪观测频度为7天一次,离层量较大或离层速度加快时,要适当缩短监测周期。
〔三〕在受掘进及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内或离层量、离层速度有明显加大加快趋势时,要适当缩短监测周期。
〔四〕观测数据要精确记录,并及时填写在观测记录牌板上。
上井后及时把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录入台账。
确保离层仪、记录牌板、地面资料三者相符。
〔五〕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50时,区队技术员应及时向生产技术科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80时,应及时向矿总工程师汇报,分析原因,制定措施。
当深部基点位移超过150时,必须停头撤人,制定专项措施进行处理。
五、观测数据的分析整理。
〔一〕各区队技术员负责将当月的观测数据在次月3日前上报到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负责整理分析当月的观测数据,绘制离层曲线图,并在次月10日前完成每月一次观测总结。
煤矿煤业公司顶板管理规定
顶板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公司矿井安全生产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状态,应对各类地质构造,提高顶板管理水平及经验,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超前预防,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属各煤业公司第二章管理及考核内容第三条各矿矿长对采掘修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负领导责任,生产矿长负直接管理责任,采掘总工、生产技术科负技术管理责任,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队长负施工管理责任,安全副矿长、矿安全科长负现场监督检查责任。
各矿和项目部要严格按“三大规程”及本规定,认真检查各项顶板管理措施执行情况,严把安全关。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1000-5000 元。
第四条各矿每月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顶板管理隐患大排查专项活动,公司每月底组织定期检查,查出的隐患由矿安全科负责以五定表的形式下发到施工单位进行落实整改。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500-1000 yG o 第五条各矿必须按作业规程和支护设计进行巷道支护。
当过断层、过陷落柱、过老巷、地质条件、巷道围岩等发生变化,需要改变支护方式时,必须先补报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支护方式。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500-1000元。
第六条建立变化管理制度,完善快速响应机制,根据变化的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采掘工作面遇到断层、破碎带或其它地质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有效支护措施,加强管理,防止冒顶。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1000 ■7G o 第七条使用的支护原材料必须有相关证件(产品合格证、材质检验报告等),符合国家(行业)规范标准。
进场材料必须经设备科、安全科、生产技术科等相关部门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500元。
第八条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每次进入作业施工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否则处罚相关责任人员200-500元。
第九条爆破法施工的岩石巷道,必须坚持做到光面爆破,减少危岩松动破坏;架棚巷道掘进工作面IOm内支护,在爆破前必须加固。
顶板安全管理规定
顶板安全管理规定一、一般规定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管理,发现顶板压力大、顶板离层、顶板有响声,要立即停止作业,撤出工作面的人员,待顶板稳定后,由外向里加强戴帽点柱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
敲帮问顶应遵守下列规定:(1)应有2名有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顶、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
找顶人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应站在找顶人的侧后面,并保证退路畅通。
(2)找顶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部后两帮依次进行,找顶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3)找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用长把工具找顶时,应防止煤矸顺杆而下伤人。
(4)顶帮遇有大块断裂煤矸或煤矸离层时,应首先设置临时支护,保证安全后再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2、每次进入工作面前,班长必须认真检查工作面附近的顶板、支护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安全无隐患后方可进入。
3、施工过程中应仔细观察顶板、支架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开门口顶板管理1、开门口前必须按照措施要求打齐锚索梁;全断面锚网支护2、严格使用好前探梁临时支护。
三、过老巷顶板管理1、过老巷前首先进行临时支护:打点柱或架设单体π钢棚。
临时支护长度不小于10米。
2、过老巷时,必须使用长锚杆(Φ18L2000金属锚杆)加强支护。
3、老巷顶板存在裂隙或断层构造带时必须补打锚索梁进行支护四、工作面初放及两巷出口顶板管理1、初采初放前两巷超前支护长度、密度和支护形式必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2、工作面初采初放前,所有机电设备必须处于完好状态,泵站压力值不小于30MPa。
3、工作面初放期间,溜头、溜尾安全出口向外10米范围内保证双排柱加强支护。
4、整个初采初放过程中,必须动态调整好支架状态,严禁出现歪斜、挤架、咬架现象。
5、机组割过顶煤后,及时伸出伸缩梁接实顶板,打出护帮板护住煤壁,以减少片帮、掉顶的出现。
6、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得小于规定值的80%,并确保管路不漏液、操纵阀组不窜、漏液。
掘进巷道顶板监测及顶板离层仪的管理规定
关于加强巷道顶板监测及顶板离层仪管理的规定随着锚杆支护的广泛推广应用,顶板离层已成为我矿重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国家煤炭行业标准MT/1104-2009和集团公司《煤矿开采顶板管理规定》、《煤巷锚杆支护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为防止顶板事故发生,必须加强煤巷锚杆支护的顶板离层监测、做好顶板下沉和离层情况提前监测预报工作。
目前我矿采用的是WBY顶板离层指示仪,但使用管理不很规范。
为加强对顶板离层监测仪的使用管理,使顶板监测切实起到监测预报作用,防止顶板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一、WBY顶板离层仪的结构及原理1、仪器结构WBY顶板离层仪主要有锚头、测绳,T型彩色测尺度数10~180mm为深基点,测绳长为7.5m;10~120mm为浅基点,测绳长为2.5m。
T型彩色测尺内中空,两边各有一压缩弹簧,测尺外端各有一观察圈及卡套。
2、工作原理工作面巷道顶板上打眼7~7.5m深,将锚头固定倒卡在孔中,顶板下沉式通过钢丝测绳牵动观测圈进行读数计量。
二、WBY顶板离层仪的正确安装1、WBY顶板离层仪的安装顶板离层仪的安装由施工队组完成,安装好后做好标记,立即通知技术科检查验收。
1)用锚杆钻机向巷道顶板上垂直打一锚索眼,眼深7~7.5m;2)用锚索将深基点锚头顶住送进孔底,轻松测绳使其外部剩余0.5m左右;3)同样将浅基点锚头顶住送进2.2m孔中,送入时轻松两测绳,不要使其折断或缠绕在一起;4)将两钢丝测绳通过T型上口送入测尺内,深浅测尺各拉出固定在T型测尺的两端头观测圈上;5)将T型测尺上口插入钻孔中,调节钢丝测绳索套,使其观测圈对准“0”刻度线位置;6)记录读数,安装完毕。
2、安装时注意事项1)选择顶板完整段进行打眼;2)深、浅基点不能随便接入,一一对应;3)观测圈要活动自如,小心钢带、网则挂住,不能移动;4)孔口大于T型测尺上端口时,要将缠绕钢丝绳塑料圈戴上使其稳定,或者用木楔将T型测尺上端口外侧与孔口固定牢固。
三、WBY顶板离层仪的读数记录及分析1.顶板离层仪应按标准按装,并在现场设牌版管理,牌板内容应显示设置时间、设置人员等基点设置情况以及观测周期和最近两次观测时间及离层情况。
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
顶板离层监测管理规定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矿压监测监控管理工作的意见(试行)》规定,为减少购置数量,提高仪表设备使用效率,加大回收复用力度,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维修质量,实现资源共享,顶板监测工作由 XXX 集团顶板监测研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
将更好发挥顶板监测系统预测、预报、预警及指导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
为进一步做好我公司顶板监测管理工作,特制定以下规定:第一条系统安装1、需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巷道,由技术员负责提出顶板离层监测设备安装申请,申请内容应包括的安装地点、巷道设计长度、离层仪数量、巷道地质概况,支护设计等内容。
2、生产科接施工区队安装申请后,审核内容,核定设备数量,核算租赁价格,按工期分解租赁数量,尽量压缩离层仪租赁费用,并报分管领导批准。
3、经分管领导批准后,由生产科通知研发中心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4、顶板监测监控仪表设备的运输由研发服务中心负责,经批准租赁的顶板监测设备,转入租赁环节时,由生产科、资产办、经考办共同参加,按标准对购置的仪表设备进行验收。
使用单位办理领用手续,认真填写领用单,作为租赁费结算的依据。
5、生产科按照要求编写《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案》,报公司总工程师审批。
6、施工区队根据批准的《掘进工作面顶板离层仪安装方案》进行安装,要求安装必须符合标准,区队技术人员负责现场监督指导,安装完毕后通知生产科。
7、首次安装,研发服务中心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安装。
8、生产科负责安装质量检查,杜绝低标准作业。
对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用编程测试仪进行校零,并进行编码挂牌管理; 牌板吊挂统一,内容填写完善,字迹清晰。
9、信息化中心负责传输线路敷设、监测分站、监测主站安装、数据上传调试等工作。
第二条系统管理1、区队技术员为系统维护第一责任人,施工单位负责传感器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包括增设传感器及电缆吊挂等,保证在线系统完好,不得随意破坏。
对设备非正常损坏或管理不善丢失的,使用工区按设备原价赔偿,并对责任人处50-200元罚款。
煤矿顶板管理规定
顶板管理办法一、总则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的一项基本方针,搞好顶板管理工作是贯彻执行这一方针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公司各项矿建工程进度的加快,顶板管理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保障正常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二、管理机构及职责组织机构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矿井顶板管理的全面决策、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组长:董事长副组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各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地测科科长领导组下设顶板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负责顶板管理日常工作;主任:生产技术科科长成员:生产科、调度室、通风科、安监科、机电科分管顶板的负责人生产技术科下设矿压观测组,负责矿压观测的日常工作;组长:生产技术科技术主管成员:采掘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压组成员职责分工1、生产技术科1负责矿井顶板管理工作的牵头、协调与考核;2负责组织井巷工程的验收与移交;3负责组织采煤、掘进、运输等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和复查;4负责矿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管理;5负责掘进队组及公用巷道的顶板巡查管理,负责各类顶板问题的落实与考核;6负责牵头顶板管理新工艺、新技术的试验、推广和应用;7负责顶板管理调度指挥工作;8负责井下顶板的巡查和隐患的追踪整改;2、生产技术科矿压观测组1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及鹿台山煤业公司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的有关规定,并对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总结,向顶板管理领导组提出增补和修改意见;2建立健全矿压观测制度、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制度,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与顶板监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参与支护设计,相关规程和措施的审批;3负责组织对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4负责对矿压观测、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有关技术文件、总结报告和监测数据等进行存档管理;3、井下采掘队组1负责本队所属巷道及工作面的顶板管理2负责本队所用矿压监测器具的存放保管及支护器材的验收把关3负责本队在掘巷道的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4负责本队范围内的各类顶板隐患的按期整改;4、机电科:1负责井下机电队组施工地点的顶板管理;2负责井下各机电硐室的顶板管理;5、安监科:1负责井下所有地点顶板隐患的排查;2参与井下的施工方案研讨;3负责各头面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三、顶板巡查管理一生产技术科室人员顶板巡查管理巡查人员:生产技术科所有成员;巡查周期:每人每旬巡查次数不少于一次;巡查范围:所有工作面、硐室及沿途巷道;各类检查的所有沿途巷道;巡查内容包括:巷道支护损坏情况、变形情况、淋水情况等;要对积水区、地质构造区、动压影响区、超前压力区、隐伏构造区、淋水较大的区域、巷道变形区、事故多发地点及暂时不用巷道的顶板作为重点巡查内容;巡查信息管理:巡查人员对于现场未处理的顶板问题要记录下来,写清楚时间、地点、范围、隐患情况,上井后将所发现问题以四定表形式落实队组处理;巡查问题的处理:巡查发现井巷工程围岩支护变形严重、支护失效、顶板离层、井巷排汗、水锈、顶板放炮片帮、裂隙涌水突然增大、异味、瓦斯涌出异常、顶板掉渣和顶网网包增大等异常情况时,巡查人员要及时向生产调度室汇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和事故发生;当巡查发现有影响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等情况时,要及时告知现场跟班干部,跟班干部要及时组织人员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对于暂不构成安全威胁,暂不进行维修补强的地点,要在该地点做出隐患事项、影响范围或禁止人员进入的明显标识,作为今后重点巡查的内容;二采掘队组顶板巡查管理巡查人员: 岗位工人、验收员、班组长、跟班干部;巡查周期:每班巡查;巡查范围:岗位工人对本岗范围顶板进行巡查;验收员、班组长、跟班干部对所属巷道及工作面进行顶板巡查;干部要对沿途巷道进行巡查;巡查内容:空帮空顶现象、支护损坏情况、巷道变形情况、仪表显示情况、支架支柱的初撑力情况、顶帮压力情况、掉矸片帮情况、出水情况等;巡查问题的处理:本队范围巡查发现的问题,要汇报跟班干部,跟班干部要及时安排采取措施;本班不能彻底处理的,必须保证安全;交接班时,由验收员将遗留问题记入班报;值班人员将遗留问题记入顶板隐患台帐,问题处理后,在台帐上做好记录;干部发现的公用巷道顶板问题,要及时汇报调度室;应对措施:1、对有仪表显示失效、漏煤矸、变形严重、顶板掉渣放炮、巷帮片帮、地质构造区、支护器材不完好等地点采取补强、修巷等措施;2、回采工作面液压支架前、后立柱及平衡千斤顶的初撑力不达规定值时,必须及时升紧支架,确保支护强度;3、回采工作面两端头及超前支护20米范围巷道变形、顶板掉矸漏矸,影响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支护,保证支护效果,确保合理断面;4、对于空帮空顶现象,必须采取套棚、打注锚杆索等措施加强支护,失修巷道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护;5、贯通巷道前后,对围岩破碎、顶板不好、压力较大的巷道应缩小支架间距、锚杆间排距和最大控顶距,并加强临时支护,严禁任何人进入空顶区;6、锚杆支护巷道出现网包超过锚杆外露时,要采取破网放矸、重新联网、加钢带、补打锚杆进行支护,喷层大面积脱落时需重新打锚杆挂网喷浆封闭;矿压观测管理一、管理要求一回采工作面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在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工作面包括上下端头、超前支护支护形式和规格:根据矿压观测资料进行支护密度的计算;支护质量动态监测应有具体说明;对于初次放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过空巷或地质构造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等特殊情况要有专项顶板管理措施;1、综采工作面的支护符合要求:1液压支架必须严密接顶;顶板破碎、片帮严重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2采煤机采煤时必须及时移架;采煤与移架之间的悬顶距离,应根据顶板的具体情况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超过规定距离必须采取措施处理;3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支架的最大支护高度;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支架的最小支护高度,必须及时调整支架的机械行程,使其高度与采高相适应;4当采高超过3米或严重片帮时,液压支架安设有护帮板,防止片帮伤人;5工作面两端必须使用端头支架或增设其他形设的支护;6支架初撑力必须达到规定要求;7加强综采等大型设备井下安装的顶板管理,安装大型设备要有专门的起吊装备,安装时要有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并报生产科备案;2、采煤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要求:1采煤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距煤壁线20米范围内,必须进行超前支护,支护形式、排距、柱距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①两巷超前支护单体液压支柱必须进行检测,支柱钻底量大于100mm 时,支柱必须使用柱鞋,不得使用不同性能的支柱;初撑力要求达到90KN 以上,达不到要进行二次注液;②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支护形式要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③加强破碎机附近的支护,破碎机的一侧必须留有畅通的人行通道,过往人员不得爬越破碎机;3、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端头:1工作面运输、回风顺槽端头支护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2两巷锚杆、锚索的托板、锁具必须在进入采空区前及时回收,以保证两端头切顶线的切顶效果;4、回柱放顶时的顶板管理;1采煤工作面切顶线要及时回柱放顶,控顶距要符合作业规程要求,两顺槽与工作面放顶线放齐;2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3采空区冒落高度普遍不小于倍的采高,局部悬顶超过作业规程规定和冒落高度不充分,要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其他措施进行处理;4切顶线支柱数量要齐全,支柱迎山有力,挡矸有效;特殊支柱符合作业规程要求;5严禁放顶人员进入冒顶区内取柱;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工作;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5、加强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和采面末采回收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1初次放顶①由生产矿长、总工程师、采掘副总、生产科、调度室、安监科等有关科室和采煤队领导及专业人员组成初采初放领导组;回采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初次放顶期间,每班都要有初采初放领导组的成员跟班指挥,检查初采初放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不安全因素,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处理,防止重大冒顶事故的发生;②对于坚硬顶板的工作面,初次放顶有困难时,要进行人工强制性放顶;当采用人工强制放顶时,其炮眼布置数量、深度、角度、间距、装药量等参数要在作业规程或初放技术措施中做出明确规定;③只有在初采初放领导组确认,回采工作面的采空区顶板已经放下,采面可以进行正常回采时,初次放顶才算结束;④初次来压时的特殊支护形式在作业规程中要有明确规定;2周期来压①掌握周期来压规律,加强周期来压时的支护设计和现场管理,并按规程规定严格掌握基本支护、特殊支护的支设质量,严格按规程规定回柱放顶;②采空区最大悬顶面积,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规定,并且要有处理措施;3末采回收工作①采面末采回收时,在作业规程中要有明确的安全回撤措施,回撤后及时封闭工作面;②综采工作面末采回收,必须有专门的末采回收安全技术措施;6、采煤工作面遇顶板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无炭柱、过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7、采煤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采煤工作面有下列情形之一,视为空顶作业;凡空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均定为不合格工作面;1切顶排连续两处缺柱或悬顶面积大于10平方米以上不支设戗柱的工作面2有一架液压支架发生自动降架且未采取有效支护措施的工作面;二掘进工作面1、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在掘进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规定,其主要内容包括巷道永久和临时支护形式、规格、尺寸;处理冒顶、掘进巷道的开口、贯通、扩帮、挑顶、巷修和过地质构造带等情况的顶板管理措施;科学优化设计、合理选择巷道位置和巷道断面及支护方式;根据地质情况及巷道用途,合理确定巷道位置,尽量选择岩性较好和煤层围岩稳定的位置开凿巷道;正确选择巷道断面形状,顶板压力大、服务年限较长巷道应采用半圆拱形断面;2、敲帮问顶1开工前,安全员必须对工作面的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人员进入工作面;敲帮问顶时,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工作面;2井巷掘进工作面敲帮问顶工作由班组长负责,安全员负责观察顶板;3掘进工作面必须备有长柄工具做为敲帮问顶作业工具;敲帮问顶要由外向内进行;3、掘进巷道在打锚杆、铺钢带、铺网等工作之前;爆破掘进巷道在打炮眼、装药、连炮线等工作之前;及以上工作工程中都必须做好敲帮问顶,确保以上工作能安全顺利的进行;4、掘进工作人员必须经常认真检查工作地点的顶板、边帮、支护等情况,当发现顶板和边帮有松动岩石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敲帮问顶处理;5、敲帮问顶要求达到标准、清除工作面头顶帮伞檐及所有松动煤岩块、无煤岩块明显裂缝出现和煤岩层暗里脱层清音混浊出现;6、敲帮问顶必须在有支护的条件下进行,禁止空顶作业;敲帮问顶时使用长柄工具操作;7、掘进工作,超前控顶距不超过作业规程规定;8、如果发现有活碴、伪顶,应及时进行解决,如有冒顶危险,处理后方可进行工作;9、加强掘进工作面支护质量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前探梁,巷道宽度≥4米使用3根前探梁,<4米使用2根前探梁,前探梁使用长4寸钢管,每根前探梁穿在2个专用环形固定器上,专用环形固定器螺母拧在顶锚杆螺丝上,要满丝满扣;用一块4000mm×150mm×50mm的优质木板进行护顶,若接顶不严实时,用木楔背紧;10、掘进巷道使用锚杆支护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施工巷道的围岩分类确定锚杆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软岩使用锚杆支护时,必须全长锚固;2作业规程中应明确锚杆的间排距、安装方式和使用机具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3锚杆的施工工艺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结束后,由当班验收员使用力矩扳手检验所施工锚杆是否达到规定紧固力;锚杆支护工作面必须按规定进行锚固力试验;4发现地质条件变化即顶板破碎、局部出现离层等要及时采取措施,从技术上主要采取:①使用加密、加长锚杆、全长锚固或左旋螺纹钢锚杆;②在地质构造带采取套棚联合支护;③加钢带和锚索;④挂网联合支护;5锚杆支护工作面要有足够的临时支护,临时支护必须在锚杆达到规定初锚力后才能拆除;6锚杆的拉拔试验必须在顶板完整或有临时支护下进行;防止因锚杆杆体断裂失效,造成局部漏顶伤人;7掘进巷道或大断面切眼使用锚索做加强支护时,必须明确规定锚索的间排距、安装方式、工艺要求等;11、锚喷巷道支护要求:⑴初喷与复喷距工作面的距离、喷浆厚度、喷浆质量要求等在作业规程中要有明确规定,并按规定进行试块抗压强度试验;⑵喷射砼前要对工作面进行敲帮问顶,并用水冲洗岩面,严格掌握砼配比和速凝剂的掺入量,喷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要求,喷后2—4小时要用水进行养护;⑶锚喷必须紧跟迎头,顶板破碎区段必要时可挂金属网复喷;对局部脱落的区段要及时进行复喷;所有喷浆必须使用潮喷;12、加强对交岔口、硐室和存车场巷道的支护1交岔口、硐室和存车场尽量选择在较稳定的煤岩层中;2尽量采用光爆锚喷支护,锚杆的间排距、锚杆规格、眼位方向、喷层厚度要在作业规程中有明确的规定;采用铁棚U型钢支护时,材料规格要经过强度计算后确定;交岔口必须采用双抬棚,插梁必须做口且接触紧密;13、加强掘进巷道贯通时的顶板管理工作1掘进巷道贯通时,必须制定专门的贯通安全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审批并指定专人负责监督实施;2当两个掘进工作面贯通相距炮掘20米,综掘50米时,必须停掘一个工作面,实施单头作业,同时必须加固和加强被停工作面支护,保证通风正常;14、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掘进工作面有下述情形之一,视为空顶作业;凡空顶作业的掘进工作面均定为不合格品:1发现顶板破碎,勾顶和联网不严;2掘进工作面在允许最大控顶距范围内没有使用临时支护9煤除外;3相邻两根锚杆不合格;4巷道棚子倾倒不及时进行处理;二、矿压资料档案管理1、生产技术科矿压观测组负责对矿压监测资料进行管理,资料档案实现分类装盒,存档管理;2、锚杆支护巷道施工记录和质量验收资料,要保存到井巷工程报废后方可销毁;3、矿压监测资料档案保管单位须加强资料档案管理,未经保管单位分管领导批准不得转借,杜绝未及时归还或丢失现象,确保每个采掘头面都有完整的矿压观测资料;4、回采工作面矿压监测资料档案包括:1液压支架工作阻力观测资料2工作面顶底板移近量观测资料3同一煤层邻近工作面的矿压观测资料4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离层观测、巷道表面位移观测资料5顶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观测资料6巷道破坏情况观测资料7超前支护单体柱初撑力、工作阻力观测资料8工作面冒顶及煤壁片帮情况观测资料9工作面矿压观测报告统一用A4纸打印5、掘进工作面矿压监测资料档案包括:1顶板离层仪监测记录2锚杆锚固力、预紧力矩、拉拨力、锚索预紧力矩原始记录6、顶板技术管理严格执行集团公司及其以上的各项政策、法规和规定,杜绝采用国家安监总局和集团公司明令禁止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地测防治水组要摸清地质构造、水文情况,并及时进行预报,为制定合理的规程及防范措施提供依据,防止因地质条件变化引发顶板事故;采煤、掘进和巷修工作面必须在作业规程包括措施中要明确制定顶板管理措施,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规程措施审批和复查时,要对顶板管理措施部分重点审查,并及时指正;矿压观测工三项标准一、岗位标准:1、掌握回采工作面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回采空间围岩与工作面支架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进行顶板来压预报;2、划定回采煤层老顶的级别和直接顶的类别,为工作面支架选型和确定合理参数提供依据;3、对正在使用的支护和采煤设备的适应性进行观测;4、研究掌握采动影响和支撑压力分布的规律;5、掌握巷道围岩动态、围岩结构和巷道支护结构的效果,以谋求设计、施工的经济性,反馈于设计、施工,提供井巷施工的原始资料;二、工作标准:一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工作标准:1、下井前必须了解工作面主要参数及重点观测检查项目;2、准备齐全观测所需工具钢卷尺、乳化液浓度配比测量仪、单体柱巡回检查仪;3、进入工作面顺槽后,要注意观测所剩余倾向长度范围内的顶、底板变化如顶板是否有裂缝、零皮塌落、下沉、底板是否地鼓、两帮变化片帮、原先支护状况变化等记录下来;4、在超前、端头支护范围要检查单体柱数量、间排距、防倒、防坠装置是否完好齐全并抽查单体柱压力情况;5、测量乳化液浓度情况及观看泵站压力值;6、工作面观测:1机道顶板状况、煤壁片帮情况;2支架状况背矸及厚度、跑冒滴漏状况、直线度、架间距3观测采空区悬顶状况,记录矿压仪表读数及矿压表完好情况;4运输、回风顺槽安全出口是否畅通;5测量采高,看是否留顶煤、底煤;二掘进矿压工锚杆拉拔力试验工作标准1、锚杆拉力试验人员在进入工作面后首先要认真检查并处理好试拉地点的顶、帮安全;观察设备车辆运行情况,确认无安全隐患时方可进行锚杆锚固力试验;2、在选好的位置将锚杆拉力计的千斤、油管安装好后,试验人员及工作面人员离开所需试验锚杆1米以外的范围,以防在试验过程中顶板零皮、锚杆拉力计的千斤、托板掉下伤人;3、试验结束后,拆下锚杆拉力计千斤,要用红喷漆在试验后锚杆的托板上标注试验结果日期,标注要清晰可见,字迹要工整;对于锚杆锚固力达不到要求的锚杆,需在其前后5米范围再试验1~2根,以便检查出锚杆锚固力达不到要求锚杆的范围,用白喷漆作出标注;4、锚杆拉力试验人员上井后要如实填写数据,并反馈到主管队组,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5、每日将所收集的各种矿压数据出井后填报报表,并送到生产技术科;6、锚杆拉拔记录数据交给技术人员录入计算机进行分析;三掘进矿压工巷道顶板离层监测工作标准1、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顶板;2、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应紧跟掘进工作面,每50m布置一组,大断面部位要另行增设;3、顶板离层指示仪安设在巷道断面中部;4、双基点顶板离层指示仪浅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杆上方岩层米处,深基点一般应固定在锚杆上方岩层7m处;5、所有存在缺陷、表面模糊不清的离层指示仪应立即更换,新安装指示仪安装在同一孔和同一高度上;如果不可能安装在同一钻孔中,应靠近原位置钻一新孔,原指示仪更换后,要记录其读值,并标明其已被更换;6、位于安装顶板离层监测仪处要悬挂监测管理牌板,第一周由队组每班派专人进行观测并填写,第二、三周由队组每天派专人进行观测并填写,第四周开始每周由生产科派专人观测并进行填写;要求内容齐全,文字清晰;7、若发现顶板离层位移量达到150㎜时,内侧筒离层刻度位移量达到120㎜时,要及时在巷道周围补打长的锚索进行加强支护,若发现外侧筒离层刻度位移量达到120㎜时,要及时在巷道周围补打长的锚杆进行加强支护,若内侧筒与外侧筒离层刻度位移量都大于70㎜时,按如上要求补打锚杆与锚索;如顶板仍继续下沉离层,要制定专项措施进行加强支护;三、技术标准:一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技术标准1、超前、端头支护按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求支护;2、单体柱初撑力合格率达到100%;3、泵站压力达到设计值,乳化液浓达到3-5%;4、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规定值的80%5、支架完好率达到100%;接顶严实;6、及时准确采集矿压表记录数据;7、真实有效收集煤壁片帮、各支架矿压表读数;8、如有地质构造、煤厚变薄等情况,认真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向相关领导及值班人员汇报;二掘进矿压工锚杆拉拔力实验技术标准1、严格按掘进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对各掘进巷道必须进行锚杆锚固力试验,锚杆支护巷道锚杆拉拔加载至锚杆设计锚固力的80%,并记录;按照标准要求各掘进巷道必须每掘进30米巷道对其中的一组每组3根进行一次锚杆锚固力试验;2、锚杆拉力试验人员在下井前必须检查锚杆拉力计油缸内的油量是否充足,所需工具是否配备齐全,压力表表针是否回零,读数是否准确、灵敏度是否可靠;。
顶板离层管理制度
顶板离层管理制度为了防止顶板离层事故的发生,煤矿需要建立完善的顶板离层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矿井顶板离层管理责任制度:明确矿井各级管理人员和班组负责人对顶板离层管理工作的责任,要求他们加强对井下工作面顶板情况的监测和检查,制定合理的措施和预案,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进行。
2. 顶板离层监测预警制度:建立井下顶板离层监测系统,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顶板离层迹象,做好预警工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和加固。
3. 顶板离层防治措施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顶板离层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如采用钢架支护、注浆封堵、压裂改善等技术手段,确保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顶板离层事故应急处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顶板离层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明确各级人员的处置职责和程序,做到及时响应、迅速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
5. 顶板离层管理培训制度: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顶板离层管理培训,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应对顶板离层相关问题。
6. 顶板离层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的顶板离层管理信息系统,对矿井顶板离层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统计,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
7. 顶板离层管理督察检查制度: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顶板离层管理情况的检查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顶板离层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煤矿井下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顶板离层事故的发生率,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完好性。
只有不断加强顶板离层管理制度建设,煤矿才能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更大的成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5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我公司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二、管理机构及主要职责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公司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分管副总工程师成员:生产技术部、安全监察部、通风队主管以上人员,各采掘队队长2、生产技术部负责全公司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取芯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部技术组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公司和上级技术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安全监察部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第二章、顶板检测分析制度为掌握矿压的基本规律,加强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管理,强化质量标准化意识,突出支护质量是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的保证,杜绝支护事故的发生,综合分析矿山顶板控制问题,建立健全顶板动态监测、分析和处理责任制,特制定制度如下:1、监测组织成立以副总工程师为组长,生产部技术主管为副组长,综采队队长及带班队长为成员的支护质量领导小组。
成立以综采队技术主为组长,安全班长和质量验收员为成员的支护质量监测执行小组。
由采煤队主管技术员抽调和培训测压人员组建测压组,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
特殊条件下由总工程组织召开支护质量会议,研究因顶板岩层变化加强支护管理的措施,并提出改善支护方式的建议,监督支护质量的班监工作,采煤队主管技术员对支护质量监测资料进行收集汇总。
采矿顶板管理制度
采矿顶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采矿顶板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职工安全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顶板管理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矿山企业的采矿顶板管理工作,旨在规范顶板管理行为,提高顶板管理水平,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第三条采矿顶板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矿山企业应加强对采矿顶板管理的组织领导,依法组织开展顶板管理工作,健全顶板管理制度,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第五条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采矿顶板管理的责任制度,各级领导要切实履行顶板管理的责任,对顶板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档案,定期对顶板情况进行评估。
第六条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采矿顶板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顶板管理的责任分工第七条矿山企业应当明确采矿顶板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保证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八条矿山企业的领导层应当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有最终责任,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顶板管理的职责,加强对顶板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九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制定合理的顶板管理方案,明确各项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指导和监督各个作业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
第十条作业单位应当按照顶板管理部门的要求,落实好顶板管理工作,切实负责本单位的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顶板的安全稳定。
第三章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第十一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矿山地质条件和顶板稳定性的监测和评价,及时掌握顶板的变化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措施。
第十二条作业单位应当加强顶板的检查和监测,认真执行顶板管理部门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采矿过程中顶板的安全稳定。
第十三条顶板管理部门应当对于采矿工作中出现的顶板裂缝、下沉等现象,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关于顶板离层仪管理补充规定
关于顶板离层仪管理补充规定的通知(PAJT:20141103)各生产区队:针对近期各采掘地点顶板离层仪观测、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煤巷锚杆支护监测规范》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各采掘地点顶板离层仪管理,确保锚杆支护煤巷顶板安全,现将顶板离层仪管理做以下补充,望各生产区队接到通知后,严格按本通知执行。
1、所有采用锚杆支护的煤巷,必须安设顶板离层仪,对顶板进行离层监测。
对于综采工作面切眼、回撤通道、巷道交岔点、贯通点、采掘工作面过上覆煤柱或过空巷段的巷道、受地质构造影响、跨度大的巷道或复杂地段也要安装顶板离层仪,并加强监测。
2、正常掘进煤巷顶板离层仪安设间距不得大于50m,当巷道尺寸增大或围岩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时,可根据现场条件缩小顶板离层仪安设间距。
3、加强顶板板离层仪观测,掘进工作面50m范围或回采工作面100m 范围观测频率每天应不少于一次。
在此范围以外,如离层有明显变化,顶板离层仪观测频率每天应不少于一次;没有明显变化观测频率可每周观测一次。
4、每个工作面顶板离层仪安装应进行统一编号、挂牌管理。
5、顶板离层仪日常检查由区队技术员负责,发现读数异常或总离层量超过30mm等情况时及时汇报技术科,分析异常原因,提出处理办法,并及时组织落实。
6、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区队技术员应及时上报到技术科(采掘组、质量办),上报时间最迟不得超过3天,技术科采掘组负责顶板离层仪观测数据的建档、保管。
7、区队技术员负责定期清洗顶板离层仪刻度管上的灰尘,保持顶板离层仪刻度管的干净清晰,防止灰尘积聚造成离层仪堵卡。
8、各区队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妥善保护并认真使用指示仪及牌板。
每发现一处人为毁坏或丢失等情况时,罚区队技术员100元罚款,并对损坏物件按原价赔偿外(在质量标准化奖金中扣除),同时要求该区队在二日内补装。
9、日常观测中要保持牌板整洁,字迹清晰,填写内容要字迹一致,严禁出现只修改日期、不按实际读数修改离层量的现象,出现一次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2020]19号关于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
横正矿字[2020] 19号关于加强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矿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一、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工作目标:消灭顶板伤亡事故;力争顶板事故为零。
二、顶板管理措施及要求:1、严格执行有关文件精神,提高采掘工作面支护质量,规范现场管理,提高采掘安全可靠性。
2、加强采掘工作面生产技术管理。
要继续作好采掘工作面优化设计,巷道维修必须有专门经过审批的针对性措施,巷修队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方可从事巷修工作。
3、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采掘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规定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4、加强采掘工作面巷道管理,始终保持巷道完好。
凡发现巷道出现顶部锚网不接顶一定要追究责任,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5、加强顶板事故多发地点和工序的日常管理工作。
6、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超前支护、工作面煤壁区、采煤工序是工作面顶板事故多发区,要加强日常管理。
7、加强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掘进巷道的工程质量,正确使用前探梁装置,严防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
8、掘进工作面贯通、施工大断面峒室、过老巷、老空、过断层及大断面巷道扩刷等必须有专项措施,并坚持矿、队干跟班。
9、坚持推广应用先进的技术成果经验,科学管理顶板。
三、顶板管理的一般措施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并按规定进行审批。
矿井生产科负责顶板管理的技术工作。
2、煤矿技术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3、矿井要认真做好顶板岩性观测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及顶板岩性和压力显现情况,对所开采煤层的顶板进行分类。
并结合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响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4、采煤工作面开采初次放顶、首尾回撤、过老空、过局部破碎带、过断层、过煤柱等区域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2008〕176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08〕176号各产煤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煤矿安全监管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司法部直属煤矿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近年来,各产煤地区和煤矿企业不断加强顶板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国煤矿顶板事故总量逐年下降。
但是,一些煤矿特别是小煤矿仍然存在采掘机械化程度低、支护方式落后、支护设计不合理、违章空顶作业等突出问题,顶板事故多发。
为了有效控制煤矿顶板事故,现就进一步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通知如下:一、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顶板管理工作,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分管业务部门,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健全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二、煤矿企业要加强矿井地质勘探和地质资料的分析研究,以及矿压观测工作,掌握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煤岩物理力学参数和矿压显现规律,抓好采区地质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为顶板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三、煤矿企业要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根据所采煤层顶底板岩性和矿压显现情况,制定采掘工程支护设计方案,确定相应的支护方式和支护参数;条件发生变化时,要及时进行调整。
四、每个采掘工作面、巷道维修工程都要制定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遇有过老巷、煤柱、地质构造破碎带等特殊情况时,要及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并按规定审批、组织作业人员学习贯彻后,方可组织实施。
要加强对作业人员顶板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防范顶板事故的意识和能力,切实做到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
五、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要明确永久和临时支护方式、最大空顶距、循环进度、爆破参数。
要按作业规程规定对掘进工作面进行永久支护和临时支护。
在松软的煤、岩层或者流砂层及地质破碎带中掘进巷道时,必须采取特殊措施。
在爆破前必须加固靠近工作面10米范围内的支护,爆破中破坏的支护必须及时修复。
强化煤矿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强化煤矿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第一条煤矿应当强化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在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回采前,必须探查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查明直接顶、老顶结构和岩石物理力学参数,并按照破碎顶板、较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进行顶板分类,编制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回采地质说明书并经煤矿总工程师审批。
第二条煤矿应当根据顶板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对于破碎顶板,应当重点防范推垮型冒顶事故;对于坚硬顶板,应当重点防范压垮型冒顶事故。
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初采时应当采取强制性放顶措施;在回采过程中,当悬顶面积达到或者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应当停止回采,采取强制放顶措施切断悬空的顶板。
开采倾角大于25°或者直接顶不稳定的煤层时,必须进行安全论证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煤矿上级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批,煤矿无上级公司的,由矿长审批。
第三条煤矿应当加强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临时支护管理。
针对工作面顶板的不同条件,在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一次起爆的范围,在高档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中明确临时支护距采煤机滚筒的最大距离。
对新暴露的顶板应当及时进行临时支护,顶板破碎时应当将顶梁上方空隙塞紧、背实。
顶距管理,出煤后应当及时架设单体液压支柱。
当工作面底板松软或者留有底煤时,应当采取支柱穿铁鞋等措施,严禁在浮煤或者浮矸上架设支柱。
工作面达到最大控顶距离时,必须及时回柱,严禁在控顶区域内提前摘柱。
第五条煤矿应当加强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日常管理。
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查明原因,及时进行处理,否则不得用于回采作业。
当支柱承受的压力大于额定的工作阻力,支柱的安全阀频繁开启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查明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确保安全后方可恢复作业。
第六条煤矿应当加强炮采(高档普采)工作面支柱的防倒管理。
作业规程应当明确所有单体液压支柱的防倒措施,当煤层倾角达到或者大于8°,架设单体液压支柱时应当设迎山角,支柱间应当采取刚性硬连接防倒措施。
煤矿顶板管理的规定
煤矿企业顶板管理规定煤矿企业点多面广、地质构造复杂、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增加,顶板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切实加强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现制定煤矿顶板管理规定,请遵照执行。
一、一般规定1、落实管理责任。
煤矿业主、矿长是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矿的安全管理负全面责任。
业主对顶板管理所需资金负主要责任;矿长对顶板管理负全面责任;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安全副矿长负责全矿顶板管理的监督工作;队长、班长负责本工作区域顶板管理的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工作;所有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责任制,对顶板管理工作必须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矿每半年要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题会议。
各产煤乡镇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检查特派员负责辖区内煤矿顶板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2、成立组织机构。
煤矿企业必须成立顶板鉴定小组。
认真做好顶板岩性观测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及顶板岩性和压力显现情况,对所开采煤层的顶板进行分类。
并结合顶板的具体条件,确定相应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
煤矿技术部门要把好设计关,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板管理。
采掘工作面要认真执行“地质预测制”,掘进工作面要认真执行“现场鉴定制”,巷道维修在布置工作任务时,要重点提出防止顶板事故的针对性措施。
3、定期召开例会。
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专题研究顶板管理工作计划,检查顶板管理工作所需资金、设备材料以及相应技术组织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研究顶板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4、制定相关规程。
煤矿企业在矿井生产活动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作业规程是指导现场施工安全、质量的规范性文件,是作业人员的行为规范,编制的作业规程、措施必须满足针对性、可操作性、安全性的技术条件,真正起到指导生产、保障安全的作用,凡不满足此技术条件的一律不得审批,严禁无规程、措施施工。
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正式版)
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煤矿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35056—2018)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山西省境内从事井工煤矿生产和建设活动,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煤矿主要负责人(含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是本单位顶板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总责,负责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顶板管理年度计划;分管副矿长、总工程师具体负责本单位顶板管理、技术管理工作。
第四条煤矿应全面掌握本单位各煤层及顶底板岩性特征、矿压技术参数及其变化情况,分析其动态规律,不断总结学习顶板管理经验,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
第五条煤矿要委托有资质的部门对开采煤层的围岩物理特性、岩石力学性质(抗拉、抗剪、抗压、岩性等)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检验报告,作为编制支护设计的依据。
第六条采掘工作面必须编制有完善的作业规程,作业规程必须包含顶板管理相关内容,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会审并签字后贯彻执行。
遇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队组要组织对作业规程的学习、考试,所有作业人员要在学习记录表上签字,未经作业规程学习并考试合格者,不得安排作业。
第七条煤矿编制的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包含顶板管理内容,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及时修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由煤矿主要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八条煤矿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顶板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理知识及方法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第九条煤矿顶板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
当工作地点出现顶板险情时,有权立即停止作业,撤到安全地点;当险情没有得到处理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时,有权拒绝冒险作业.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第十条煤矿必须建立顶板监测、巡查制度,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及围岩观测制度。
2024年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一、技术管理规定: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矿生产科地测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
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
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
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回柱放顶、工作面收尾、巷道回撤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
根据炮采放顶煤的实际情况,机头必须加强支护。
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
合理确定支架架设方法和支架回撤方法。
4、掘进煤层巷道必须沿底送巷,不准留底煤。
工作面要加强支架管理,实行全承载支护、循环注液、制定防倒柱、防片帮措施,强化检测,保证质量。
5、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工作面停采、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6、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或其它临时支护形式,严禁空顶作业。
前探梁或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7、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生产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1、工作面切眼掘进一般情况下要一次掘成,形成单体支柱配合钢梁帮顶护严、支护到位。
单体支柱架设要穿柱鞋。
支护不能一次装备的,要制定工作面装备支护替棚措施,明确替棚、单体支柱及顶梁架设程序和质量标准。
2、工作面柱、梁必须编号,不许缺梁少柱;外观缺损的柱、梁严禁使用。
支护强度必须达到设计的支护强度要求。
5、工作面安装结束,要经过生产技术部门组织的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生产。
6、工作面初采必须制定专项初采安全技术措施,矿上应成立专门机构,坚持“三长”(矿、科、队长)跟班制度。
67号:关于下发《关于加强顶板管理的特别规定》的通知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夹河煤矿文件夹煤字[2010]67号关于下发《关于加强顶板管理的特别规定》的通知基层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现将《关于加强顶板管理的特别规定》下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O一O年四月二十六日抄送:矿党政工领导、副总师附:关于加强顶板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一条 为切实加强矿井顶板管理,进一步明确顶板管理责任,强化顶板管理各项措施落实兑现,吸取顶板事故教训,及时发现并消除顶板安全隐患,预防和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结合矿井实际,制定本特别规定。
第二条 严格顶板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按照《集团公司顶板管理实施细则》明确的职责范围,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责任范围内的顶板管理必须严格履职。
第三条 各生产单位在生产作业前,所有地点开工前必须对顶板安全状况进行排查,不排查不得生产。
回采面端面距超限时、掘进工作面未进行永久支护前均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严禁空顶作业。
采掘工作面、准备、巷修地点及作业场所存在重大隐患未排除前严禁生产。
第四条 加大巷道顶板隐患排查力度,技术科每旬牵头对全矿范围的采、掘、准备、巷修地点及固定作业场所施工巷道及外围巷道全面进行顶板隐患排查。
各单位每班必须明确责任人对施工巷道进行排查和对外围巷道进行详细排查,对崩断锚杆、锚索必须24小时内及时补打,必要时必须套棚加强支护。
第五条 采煤专业遇到下列情况时必须采取加强或特殊支护措施1、根据工作面两道揭露的地质资料,工作面将要揭露落差大于1m的断层前,地质部门必须提前30m发出预警,技术科、相关单位必须提前制定过断层安全技术措施。
正断层下盘、逆断层上盘必须跟顶回采,正断层上盘、逆断层下盘破顶并衬平支架,禁止托顶煤回采。
2、断层落差大于2m的交面线各4m范围内必须打顶锚杆、铺网固帮护顶,必要时打锚索加强支护。
3、二煤工作面过落差超过2m的翻顶断层时应采用马丽散等固化材料固化顶板。
4、工作面出现大倾角俯、仰采时,原则上必须铺网护顶。
煤矿顶板离层安装位置补充规定
签发:____________
顶板离层安装补充规定
为加强巷道顶板管理,及时掌握顶板离层检测数据,特制定本规定:
1、巷道每间隔50m—60m必须安装一台顶板离层检测指示仪。
2、掘进时距上一个顶板离层指示仪50m—60m时,顶板打设一个离层指示眼。
3、顶板上打孔深度为6米,钻孔必须位于巷中且垂直于顶板。
4、如有三岔口时,必须安装一台顶板离层检测指示仪。
5、安装顶板离层指示仪的位置,有工区在巷道人行道侧帮部挂设记录牌板,字迹印刷清楚,并按日期及时填写。
6、要求线路顺顶帮拐直角固定好,不得出现悬垂,否则考核。
7、对未按要求落实,每项考核负责人20元。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技术科
2020年11月2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巷道顶板离层仪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完善我矿矿压监测管理工作,切实发挥好顶板管理的预警机制,消灭监管盲区从而实现对顶板的全面管理,杜绝顶板事故,确保全矿安全高效生产,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
一、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区域
采用锚网支护的巷道、硐室和需要观测顶板离层的巷道必须按要求安装顶板离层仪。
二、顶板离层仪的安装规范
顶板离层仪原则上必须安设在巷道跨度最大处的顶板中央区域。
1、沿顶掘进的直线煤巷和全岩巷道: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50米;
2、沿底板掘进的煤巷:地质条件无变化时,顶板离层仪间距30米;
3、交岔点巷道:
(1)平交:巷道中线交叉点顶板和距各支巷交接口5米处均安装巷道顶板离层仪(附图);
(2)立交:上部巷道在巷道交叉点和距巷道交叉口5米处均安装顶板离层仪,下部巷道距交叉口前后10米范围内套棚支护。
4、通过地质构造带的巷道:
通过断层时,断层面及断层面前后10米处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通过陷落柱时,陷落柱与正常区域的交接面及其前后10米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
三、顶板离层仪的安装
对于隐性一次性工程,全部实行档案化管理,推行终身负责制。
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实行三人负责制。
即顶板离层仪安装过程中,技
术员、安装人员和安全员必须都在现场,三人在《顶板离层仪安装记录单》上签字,形成监督机制,确保安装质量。
安装记录单存档,实行档案化管理。
顶板离层仪安装的现场,技术员负责安装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安装人员负责安装操作,安全员对安装标准执行是否到位进行监督。
安装要求如下:
1、顶板离层仪的安装,队组主管技术员必须全程指导技术要点,依照正确的安装方法和步骤进行安装,并挂设标识牌。
标识牌要有离层仪编号、巷道名称、深浅基点的初始读数、安装日期、观测日期(观测日期可随观测时间修改)和测筒颜色状态等信息,便于对比观测和记录;
2、顶板离层仪必须安装在被监测巷道的中部顶板相对完整的地方;
3、顶板离层仪必须测站孔必须竖直打设。
离层仪安装后,测绳要自然下垂,网片、网丝等因素不得影响离层仪的数据显示;
4、顶板离层仪安装时应尽量使深、浅部测筒初始读数为零,误差不应大于5mm,初始读数如实填写;
5、顶板离层仪安装完成后,标识牌悬挂于巷道前进左帮上,正对顶板离层仪,距巷道底板高度2米。
顶板离层仪指示牌数据填写清晰工整,固定端正;
6、顶板离层仪安装完毕后,严禁任何人随意调整初始读数,破坏离层仪的完好状态。
四、顶板离层仪的观测
1、队组必须责成专人对巷道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
观测记录数据或测筒状态当日必须全部填写进地面《顶板离层仪记录台帐》;
2、在距掘进工作面50米范围内,每班观测1-2次。
掘进工作面50米以外,除非顶板离层仍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一般可停止具体数据观测,改为观测两个刻度坠的颜色;
3、观测人员在对顶板离层仪观测后,及时修改观测日期和离层仪测筒颜色状态,保证离层仪颜色状态和离层仪指示状态一致。
五、顶板离层仪的维护及管理
为保证顶板离层仪观测真实,避免弄虚作假现象,建立多级观测体系,设立顶板离层仪观测的“三道防线”。
一是在线监测系统。
新掘巷道逐步推广在线顶板离层仪,监测区域出现顶板离层实现自动报警;二是队组巡查。
按照“就近原则”对掘成锚网巷道实行按队承包,要求各管辖队组对巷道顶板离层仪进行巡视观测记录,并每周统一上报生产科矿压组;三是科内巡查。
科内人员下井检查过程中,对沿线顶板巡查,并对队组检查结果验证。
1、施工队组必须制定矿压观测管理制度,建立《顶板离层仪观测台帐》,台帐填写必须真实、及时,严禁弄虚作假;
2、管辖队组要及时冲洗或擦拭离层仪测筒上附着的煤尘,保证观测人员能清晰的看出测筒的颜色和数值;
3、巷道掘进到位后,必须将完好的顶板离层仪测站及完整的观测数据一并移交,由巷道的接收单位继续观测;
4、综采各队两顺槽顶板离层仪每天观测一次,瓦排巷(尾巷)每周观测一次;开掘各队观测周期按《矿压观测管理制度》执行;抽采队、皮带队和机运三队每旬观测一次。
5、各队观测记录每周向生产科矿压组报送一次,当离层仪出现警戒区或危险区时,要随时向生产科矿压组进行汇报,以便采取应急措施。
6、生产科矿压组根据各队组顶板离层仪观测结果报送情况,并结合巡查结果,每周一制发一期《矿井巷道顶板离层仪周报表》,反映出一周内顶板离层仪的变化情况,重点变化区域要进行备注说明,对出现漏报、虚报的队组进行通报。
7、生产科每周必须有巷道顶板离层仪观测报告,针对顶板离层仪数据进行分析;
8、对于回采巷道,生产科必须对巷道掘进期间和工作面回采
期间的矿压观测数据作出分析、总结,相关的矿压观测数据要作为相邻巷道或者其它地质条件相似巷道的支护设计的依据;
9、对新掘巷道要尽量普及顶板离层仪在线监测系统。
特殊地质条件、变化条件的区域必须配合设立表面位移观测站,加大观测频度。
二、考核办法:
1、管辖队组要保证顶板离层仪的完好,若出现离层安设不及时、离层仪失效、煤尘大看不清刻度、观测记录不全、牌板内容不正确等问题,要作为重大安全问题进行通报,并否决工作量;
2、在观测过程中,若发现离层值进入警戒区域时,要停止掘进,由生产科现场调研后,对该测站前后20米范围及时采取补打锚索或套棚等加固措施;若队组未进行汇报而擅自掘进,要作为事故进行追查通报,并否决工作量;
3、各队组矿压观测小组人员要按规定定期对所辖巷道顶板离层仪进行观测并认真填写记录,每缺一次观测记录罚款50元。
弄虚作假一次处罚责任人200元,处罚责任队组2000元。
4、接受巷道而未进行巷道顶板离层观测工作,以缺观测次数论处。
5、队组观测记录与现场不符,一次处罚责任人100元,处罚责任队组2000元。
6、巷道(包括施工中的巷道和完工移交的巷道)顶板离层仪刻度达到100mm(进入红区)或巷道变形、出现危棚时,必须及时向生产科汇报,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未及时汇报且未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一次处罚责任队组2000元。
7、顶板离层仪指示牌必须按要求固定,每缺一牌处罚责任队组100元。
指示牌未按规定固定、缺数据或数据填写不清均按无牌处理。
8、巷道作业过程中,队组要妥善监管顶板离层仪,人为损坏顶板离层仪,一处处罚责任人200元,处罚监管队组1000元。
本规定从下发日起执行。
附:表I《各队所辖巷道一览表》
表II《矿压观测顶板离层状况汇报表》
生产科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五日
各队所辖巷道一览表
附:以移交手续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