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合集下载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探析发表时间:2016-04-25T10:51:42.097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7期作者:罗晓珠[导读]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影像科福建永安 366000 【摘要】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在扫描时采用的点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中,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轻度呼吸不畅占0.43%,出现荨麻疹占1.05%,没有死亡病例的出现。

结论对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采用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对策,能够将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的降低或消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和护理现阶段,CT增强扫描主要采用碘造影剂进行扫描,促使病变的性质与范围显示的更清晰,还能够将病变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利于发现病灶,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影响[1]。

现选取473例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探究碘造影剂引发的不良反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进行CT增强扫描的47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男322例,占68.08%,女151例,占31.92%。

年龄18—87岁,平均(48.1±4.5)岁。

其中190例采用非离子型的碘帕醇,283例采用非离子型碘海醇。

CT增强部位中,鼻咽部6人、颈部11人、胸部183人、上腹部145人、下腹部6人,全腹部99人、盆腔10人,其他部位13人。

一共有7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

1.2 方法部分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前的6—10小时内不能饮水与进食,进行腹部造影的患者将大小便排空。

CT设备选用64层螺旋CT机扫描,告他驻社区选择由美国生产的ENVISION型CT;非离子造影剂选择碘帕醇与选择非离子型的扬子江碘海醇(每瓶50ml,每个病人有增强的话就用100ml),注射造影剂前常规静脉注射10mg地塞米松,嘱病人适当饮水预防或减少过敏反应发生,注射时保持每秒2.5—4.0ml的速度,经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以后,随后进行CT增强扫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发表时间:2017-12-25T09:50:36.69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6月第12期作者:曾彦芳[导读] 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影像中心广东广州 510510【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方法: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将两组CT增强扫描患者实施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通过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后,再对患者实施综合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能显著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目前在临床中,CT增强扫描主要是采用含碘造影剂实施扫描,其能清晰显示患者病变范围以及性质,同时还能观察到患者病变血供情况,利于患者病灶发现,对诊断患者疾病十分重要,但是在造影过程中,由于碘造影剂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结果[1-2]。

因此,我院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收取我院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直至2016年12月,分析CT增强扫描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再将CT增强扫描患者分为两组。

纳入标准:30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甲亢、药物过敏史、肾功能不全、严重器官疾病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0~8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50.12±1.23)岁,男性患者有210例、女性患者有90例,CT增强部位:胸部175例、腹部25例、头部100例。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n = 4 0 ) . P a t i e n t s i n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r o u t i n e n u r s i n g , a n d p a t i e n t s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n u r s i n g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f a d v e r s e e f e c t s o f i o d i n e c o n t r a s t
中 固 医 药 枣 牛 晕2 0 1 7 年 8 月 第 7 卷 第 1 6 期
・ 护理研究 ・
C T增强扫描 碘造影剂不 良反应 的预 防及护理干预
刘金 梅
深圳市 龙华新 区中心医 院放 射 科 , 广 东深 圳 5 1 8 1 1 0 【 摘 要 ]目的 探 究 C T增 强 扫 描 碘 造 影 剂 不 良反应 的 预 防 及 护 理 干 预 效 果 。 方 法 抽 取 本 院 自 2 0 1 6年 2 月 ~2 0 1 7 年2 月 收 治 的使 用 C T增 强 扫 描 中采 用碘 造 影 剂 的患 者 8 0例 , 随机 分 为观 察组 ( n = 4 0 ) 和 对照 组 ( n = 4 0 o对 照组 患 者 进行 常 规护 理 , 观察 组 患 者在 对 照组 患 者 的基础 上 进 行 护理 干 预 。对 比两 组患 者 的护 理 满 意 度 以及 不 良反 应发 生 率 。 结果 观 察 组 患者 的护 理满 意 度 ( 9 5 %) 远 高 于对 照组 患 者 的 ( 7 5 %) , 不良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薛永春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薛永春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薛永春发表时间:2016-05-21T10:43:34.42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薛永春[导读] 中江县人民医院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薛永春(中江县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100)【摘要】目的: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106例,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扫描诊断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接受预防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而后对这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结果: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碘造影剂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结论:临床诊断过程中,出于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目的,临床应及时作出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诊断安全性。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231-02临床CT扫描包括有平扫、增强扫描以及CT血管造影等。

其中CT增强扫描在平扫的基础上,经静脉注入有机碘造影剂后再进行扫描,在注射造影剂后,血管以及血管丰富的病变组织或者是器官密度发生显著增高,而此时血管少的组织密度则相对较低,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密度差,从而使病变部位的显示更加的清楚[1]。

然而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发现,碘造影剂的应用可引起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出于对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接受CT增强扫描患者,共计选择其中的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在对照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15~79岁之间,平均(44.2±12.8)岁,观察组中包括有男性患者31例,女22例,年龄14~82岁,平均(43.7±13.4)岁。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2015.01护理经验170随着经济的发展,临床医学技术也有明显进步,临床越来越多将CT 增强扫描用于临床治疗中。

但在CT 增强扫描中,实施的静脉注射压力大,极易导致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1]。

本次研究中,分析预防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效果显著,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分析我院采用碘造影剂进行CT 增强扫描的200例患者,男120例,女80例,年龄为10-80岁,平均升高为(160±11)cm ,体重为(45±12)kg 。

1.2 不良反应根据碘造影剂实施CT 扫描过程中不良反应的不同表现,将其划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

轻度不良反应:头晕、呕吐、恶心、面部湿红等现象;中度不良反应: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呕吐、全身有眼睑、耳垂、皮疹、喉头轻度水肿等;重度不良反应:表现为严重的呼吸困难、严重水肿、神志恍惚、血压骤降、有痉挛、休克现象。

1.3 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数据资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 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表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50.0%),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等轻度反应;中度为4例(40.0%),主要表现为轻度皮疹、反水肿、皮疹等;重度1例(10.0%),主要表现为严重水肿、休克等重度不良反应。

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3 预防以及护理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田永淑重庆市铜梁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 402500【摘 要】目的:分析研究CT 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以及护理。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CT 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结果:200例采用碘造影实施CT 扫描患者,不良反应10例,所占比例为5.0%,轻度5例,中度为4例(40.0%),重度1例(10.0%),给予其实施对应的预防以及护理后均治愈。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增强扫描是目前诊断影像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通过给予患者注射碘造影剂来提高影像对比度,达到更好的诊断效果。

然而,碘造影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受损、甲状腺功能障碍等。

本文将探讨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及其临床分析。

一、不良反应1.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碘造影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轻度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发热等症状,中重度过敏反应则包括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据统计,轻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3-7%,中重度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为0.2-0.7%。

2. 肾功能受损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另一个常见类型是肾功能受损。

患者在接受碘造影剂注射后,可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肌酐和尿酸水平升高等。

这些反应通常在注射后48-72小时内发生,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

3. 甲状腺功能障碍碘造影剂还可能对甲状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些患者在注射后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另一些患者则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预防措施1. 预先筛查患者在进行CT增强扫描前,医生应预先筛查患者的过敏史、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情况,以确定是否适合注射碘造影剂。

2. 控制剂量临床医生在注射碘造影剂时需要控制剂量,在确保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剂量。

在选择碘造影剂时,还应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肾功能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

3. 给予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CT增强扫描前应提前给予抗组胺药物预防;对于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高渗溶液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4. 监测患者状态在注射碘造影剂后,医护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临床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临床上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等治疗控制。

对于中重度过敏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喷射碘造影剂,并引导患者采取体位调整、氧疗等措施,必要时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分析发布时间:2022-11-13T03:12:47.031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9期作者:刘芬[导读] 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刘芬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医学影像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摘要:目的:为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应该结合患者实际的检查情况,展开有效护理措施的探讨分析,通过优化护理效果,不断改进护理质量,在临床中推广最佳的护理方案。

方法:抽选100例研究对象并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

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的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实验组50例患者CT增强扫描中未见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8.01%)和(72.05%)。

结论:有效预防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键在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合患者不良反应的实际发生情况,制定出更加安全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分析;护理措施引言:为了增强CT扫描影像的清晰度,更为准确地评估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充分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必须在CT增强扫描时服用碘造影剂,并运用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护理要求也不一样,在使用碘造影剂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避免碘造影剂的错误使用,加重患者的病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充分体现护理工作的存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目的探究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抽取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使用CT增强扫描中采用碘造影剂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護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不良反应发生率(5%)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adverse effects of iodine contrast agents by CT enhanced scan. Methods 8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ampled who received iodinated contrast agents using CT enhanced scan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0)and control group(n=40).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95%)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5%)was far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5%),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CT enhanced scanning iodine contrast agents,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and use.[Key words] CT enhanced scan;Lodinated contrast medium;Adverse reaction;Nursing interventionCT增强扫描采用碘造影剂可以将病变范围以及病变性质清晰的显示出来,并可对病变部位的血供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提高诊断率。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救治护理

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救治护理

80 ・ 9
实用医技杂志 2 1 年 8 02 月第 1 卷第 8 9 期 Ju a 0 Pat a M d a T cn u s A s 2 1 , 0 1 , 0 0m l f rccl e i l eh i e , u t 0 2 V 1 9 N i c Ⅱ .
42 穿刺 口渗血 : 1 . 有 例在置管过程 中, 由于送管 困难 , 回 来
静脉 、 头静脉 ) 穿刺进人 , 然后沿静脉系统到达上腔静脉 , 它在
液凝 固而发生堵管 ; 输注高分 子 、 ② 黏稠度大 的液体 , 如脂肪
乳、 血制品或甘露 醇等可使 导管堵塞 的可能性 增加 , 脉滴 静 注完毕应立 即用 09 . %氯化钠注射液 2 L手 动脉 冲式 冲管 ; 0m
过敏药物 。呕吐者易产生眩晕 、 无力 、 心慌 , 给患者以关心 、 应 安慰 , 将患者头转 向一侧 , 免呕吐物 呛入 呼吸道引起窒息或 避 者发生吸人性肺炎 , 患者呕吐停止后及时清除容器和呕吐物 , 帮助患者漱 口、 洗手 、 洗脸 、 更换衣物。 病情许可 时送患者 回病
全身发热和少数皮疹及呕 吐的患者为轻度的不 良反应症 状, 出现后及时通知 医生 , 患者安静休息 , 让 保持 环境 空气清
给患者 以心理 安慰 , 缓解 其精神压力 , 暖 、 保 保持环境 安
临床 医生联系 , 争取 医生陪 同, 以便 发生危 险时尽快抢救 。
2 治 疗
静、 空气清新 、 松解 领带 裤带 , 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疹患者要保 持皮肤清洁干燥 , 瘙痒时 防止皮肤抓伤 ,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
③静脉 营养应每 4 h冲管 1 , 次 尽量避免使用负压 。 ④三 向 瓣
膜式 PC I C导 管每次静 脉滴 注完 毕用 09 . %氯化 钠注射液 2 0

CT 增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CT 增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科学护理CT增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陈矛 (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线科,吉林吉林 130021)摘要:目的:分析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应用前后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过敏反应的预防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过敏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措施;护理措施随着临床医疗技术水平不断上升,临床逐渐出现多种多样检查方式。

其中CT检查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检查方式,CT增强扫描方式旨在提升扫描准确率,区别正常组织与病灶组织,对患者的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1]。

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非离子型碘造影剂,造影剂的应用期间则会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是CT增强扫描期间最常见的并发症。

碘造影剂的应用优势在于浓度高、速度快、个体差异等,会引起患者发生过敏反应,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必须要做好患者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旨在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率,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与有效率[2]。

本文主要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于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应用期间对过敏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

实验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7岁,平均年龄(50.46±3.04)岁。

参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年龄(50.02±3.42)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接受CT增强碘造影剂扫描;知情同意。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摘要】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碘造影剂的使用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方法,并通过临床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在应用CT增强扫描时,医务人员应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过敏史,选择合适的碘造影剂剂量和速度,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未来,我们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完善碘造影剂的使用指南,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我们相信在预防和处理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措施、临床分析、处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CT增强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向患者静脉注射碘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器官和组织的结构。

碘造影剂在增强扫描过程中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

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理这些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CT增强扫描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了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对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关注,因为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还可能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

本研究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并对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以便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和帮助。

希望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能够提高CT增强扫描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为患者的诊疗带来更多的益处。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通过深入研究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类型和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疗方案。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临床分析CT(computed tomography)增强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多样化的影像信息。

然而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通过静脉注射碘造影剂来提高病变的可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良反应。

如何预防这些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医生和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良反应的类型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

1、过敏反应碘造影剂过敏反应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大多数是轻度过敏,症状表现为面部潮红、皮疹、恶心、呕吐等。

少数是严重过敏反应,甚至会导致过敏性休克、呼吸道痉挛、高血压、心动过速等。

过敏反应发生与病人个体差异、过去的过敏史、碘造影剂的剂量和注射速度等有关。

2、肾脏损伤碘造影剂引起的肾脏损伤是另一种常见的不良反应。

碘造影剂能够影响肾脏血液供应,导致肾脏缺血,进而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和血浆肌酐水平的上升。

最常见的肾脏损伤类型是造影剂肾病,其症状表现为背痛、蛋白尿、血尿等。

肾脏损伤发生与病人的肾脏功能状况、病人的肾毒性药物使用史、年龄和注射剂量等因素有关。

3、甲状腺损伤碘是人体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之一,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碘下可以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

由此,碘造影剂发生的甲状腺损伤是一种可能的不良反应。

甲状腺损伤症状表现为咽喉不适、呼吸困难、嗓音嘶哑等。

甲状腺损伤发生与病人的甲状腺疾病史、注射剂量等因素有关。

1、了解病人的过敏史对于有过敏史的病人,应提前咨询医生和护士,告知过敏史情况,并且在注射碘造影剂前进行皮肤试验。

同时,在注射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病人的症状。

2、注射前水化水化是一种重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减轻碘造影剂的肾脏毒性。

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病人需要补充充足的液体,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晶体液等方式实现。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肾脏功能不全或其他肾脏疾病病人,在注射前需要进行肾脏相关检查。

3、注射剂量控制注射剂量是一个重要的预防措施。

在注射前需要了解病人的体重和肾脏功能,制定合理的注射剂量。

CT增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CT增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护理论著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8年第34卷第15期CT 扫描是一种常规扫描方式,具有显像清晰、操作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临床将其分为平扫和增强扫描两种,增强扫描与平扫相比,在扫描过程中需要使用对比剂从而使成像更为清晰[1,2]。

2016年1-12月收治需要进行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8例,分别给予CT 增强扫描常规护理以及围扫描期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扫描前、后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论证护理对CT 增强扫描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2016年1-12月收治行CT 增强扫描患者88例,分为两组。

试验组44例,男32例,女12例,男女比例8:3;年龄25~74岁,平均(54.3±3.2)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21例,本科文化程度12例,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1例。

对照组44例,男30例,女14例,男女比例15:7;年龄23~72岁,平均(53.7±3.1)岁;文化程度为本科以下22例,本科文化程度11例,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1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病例选择标准:2016年1-12月收治需要进行CT 增强扫描的患者88例,均需进行CT 增强扫描,且符合CT 增强扫描的临床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①排除患有甲状腺亢进等甲状腺疾病患者。

②排除对碘对比剂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

③排除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4]。

④排除妊娠期女性。

⑤排除合并严重心律不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⑥排除混有支气管哮喘、肺动脉高压等肺脏功能损伤的患者。

⑦排除患有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等肾功能损伤的患者。

⑧排除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在进行CT 增强扫描时均被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5]。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嘱患者在CT 增强扫描前48h 停用,在CT 增强扫描48h 后复查肾功能正常再恢复用药。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发表时间:2016-03-31T12:13:07.330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作者:李文艳[导读]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加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是保证CT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 102400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中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特点,进而提出降低和减轻副反应的临床干预措施。

方法收集自2008年以来本院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病例资料,分析不良反应病例临床表现类型及诱发因素,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碘造影剂过敏反应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中重度反应具有严重危险性,其发生机制与患者高敏体质有相关性,应引起足够重视。

结论加强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是保证CT扫描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医护人员一定要高度掌握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表现,进一步完善预防及抢救措施。

关键词:碘造影剂;过敏反应;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影像检查技术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医生诊断疾病不可或缺的部分。

CT增强扫描技术自开展以来,因其高准确率、无损伤、高效等特点,极好地满足了临床需求。

增强CT主要是通过利用造影剂显示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间的密度差来确认病灶,因此在进行CT增强扫描时,要对患者进行静脉碘剂注射。

一些患者在注射碘剂后会发生不良反应,有文献显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约为2%-3%,本文就CT增强扫描过程中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旨在探索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选取自2008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科行CT增强扫描的4600例资料完备的患者,年龄9~82岁,平均龄46.8岁。

其中15岁以下541例,15~60岁3063例,60岁以上996例,扫描病变部位包括头颅、胸部、腹部、盆腔及其他体部,以上患者均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其中欧乃派克(碘海醇)1325例,优维显(碘普鲁胺)3275例。

CT增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CT增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

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是以CT检查为基础的,而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在对比剂中最高的,而不良反应的种类则取决于碘对比剂所致的各种病理机理,并且与对比剂浓度、温度、注射速率等因素有关。

在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性护理于放射护理更为重要。

一、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机制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可分为类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但随着对比剂用量的增大,其毒性反应呈上升趋势。

而在临床上,大部分的过敏反应是一种类过敏反应,这种过敏反应是通过非免疫途径引起的:(1)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直接膜作用机理:碘对比剂的高渗透压和阳离子对细胞的伤害会导致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组织胺,高浓度的组胺会引起系统的不良反应;(2)促进补体系统激活的机理:增加过敏性毒素(C3a,C4a);(3)缓激肽的释放机理:碘对比剂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从而使炎症介质缓激肽的分泌增加。

Ig-E、T细胞是碘对比剂的过敏反应的介导。

但Ig-E介导的免疫应答中,碘元素不是致敏原,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而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与迟发型过敏有关。

二、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一)、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术前过敏试验及预防在患者进行CT增强检查和介入造影之前,需要做碘过敏试验,但假阴性率高达100%。

在《对比剂使用指南》的最新版本中,我们清楚地看到,在CT增强之前,应先做碘对比剂的过敏性测试。

在CT增强检查中,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预测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防止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外的研究显示,CT增强前后口服水化可以有效地防止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但是静脉水化对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影响较小,甚至会引起肺水肿、静脉损伤、心脏负荷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建议采用口服水化法来防治对比剂造成的肾病。

(二)、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护理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以皮疹、瘙痒、潮红为主,24小时以内发生的概率占90.48%,严重时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响的预防及护理摘要】目的:研究CT增强扫描中运用碘造影剂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响以及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方法: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对其增强扫描过程中因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响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对所选的患者进行分析,共有7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响,发生率为3.0%,未见有死亡患者。

结论:CT增强扫描过程中运用碘造影剂进行检查出现的不良反响,制定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甚至防止出现不良反响出现几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意义显著。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响;预防措施;护理方法【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561〔2021〕07-0064-01近些年,由于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临床大量应用碘造影剂,让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治。

然而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应用碘造影剂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响,随着检查人数的增多,出现的不良反响也增多,严重时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平安造成威胁,需要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1]。

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对其增强扫描过程中因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响进行分析,同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根本资料:我院选择2021年8月~2021年8月间诊治的2630例CT增强扫描患者,其中1500例为男性,1130例为女性;年龄在14~82岁之间,平均为〔44.2±2.3〕岁;增强扫描部位:1525例为腹部,414例为胸部,350例为颈部,341例为头部;共出现79例不良反响,发生率为3.0%。

1.2CT增强扫描方法及器材:所选的患者进行增强CT扫描前均禁食、禁水6~10h,实施腹部检查的患者将大小便排空。

运用64派螺旋CT实施检查,高压注射器运用ENVISION型CT专用高压注射器;非离子型造影剂为碘普罗胺以及碘海醇,离子型碘造影剂为泛影葡胺,注射速度为每秒2.5~4.0ml,通过外周静脉快速注射之后在实施CT增强扫描。

CT 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疗效分析

CT 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疗效分析

CT 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予以预防性护理对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

方法:我是一名工作在基层医院20余年的CT增强护士,现对工作过程中的一点体会进行分析,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科实施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患者88例,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44例开展预防性护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44例开展传统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2种护理方式的开展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明显,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结论: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予以预防性护理可获得满意的结果,可对不良反应进行预防,建议推广。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预防性护理;不良反应CT增强扫描作为一种影像学技术优势极为明显,即高效率、精准性高、损伤性低等,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1]。

而在实施CT增强扫描过程中需要对碘造影剂进行静脉输注,但是极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尤其是会改变血管组织密度,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2]。

因此,必须对实施CT增强扫描的患者予以预防性护理,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诊断安全。

本次研究主要对预防性护理的开展效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析对象选择于2019.2~2020.2期间在我科实施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的患者88例,以不同护理方式为依据实施分组,44例开展预防性护理的患者纳入实验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6/18(例),(47.15±13.28)岁为平均年龄数值(24~60岁);44例开展传统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5/19(例),(48.05±12.05)岁为平均年龄数值(25~60岁),统计学分析2组基本信息,对比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显著提升研究可比性。

1.2方法2组患者均实施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碘造影,在扫描前告知患者6~12h禁食。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1 . 2 方法
3 7 ℃恒 温 箱 中 , 尽量 接近 人体 体温 , 减小 造影 剂粘 稠
度, 避 免变 态反 应 出现 。 1 . 2 . 2 . 2 护 理 措施 。① 扫 描 前 护 理 。在 C T扫 描 前, 需查 看 扫描器 械 能否正 常 运作 , 并 查 看扫 描室 内
理干预措施可获取较好效果 , 降低不 良反应发 生率 , 保 障病患生命安全 。
关 键词 : C T增 强 扫 描 ; 碘 造影剂 ; 不 良反 应 ; 预防 ; 护理
中图分 类号 : 1 t 4 4 5 .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8— 0 1 0 4 ( 2 0 1 6 ) 0 6—0 1 3 3— 0 2
摘要 : 目的 : 探பைடு நூலகம்究对于 C T增 强 扫描 碘 造 影 剂 不 良反 应 的 科 学预 防及 护 理 对 策 。 方 法 : 选取 我 院 2 0 1 4— 0 5~ 2 0 1 5—0 5收 治
的实施 C T增 强扫描 的病 患 1 2 2例 , 依 照随机 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 与研 究组 , 每组 均为 6 1 例 。对常规组病 患 实施 常规不 良反
对研 究组 病 患实施 优 质不 良反 应 的预 防及护 理 措施 , 具 体操 作为 这 么几点 。
1 . 2 . 2 . 1 预 防措施 。①掌握病史 。在应用碘造影 前, 需详细询 问病患病 史 , 有无 过敏史 。对 于存 在 碘过 敏史 病 患 , 应 严 禁 应 用该 造 影 剂 扫 描 。针 对 存在严重心 、 肺、 肾功 能 损 伤 ; 急性胰腺 炎 ; 癫 痫 病 患, 在原则上禁用碘 造影剂 , 但 可在严密 观察下慎 用。②预防渗漏 。在 c T增强 扫描 中, 主要 是在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
的24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并对比使用离子型碘造影剂和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

根据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总结出针对性的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结果240例患者中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20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8.3%。

离子型碘造影剂组患者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轻度、重度及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组,P<0.05。

结论碘造影剂易引起一定的不良反应状况,且离子型碘造
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CT增强扫描效果,减少患者痛苦。

关键词: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
CT增强扫描是CT技术中的一种,其是经静脉高压注入
含碘造影剂,从而辅助疾病诊断观测的一种检测方法。

但采用碘造影剂辅助扫描时,一些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此次研究中分析我院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
生状况,总结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措施,以期减轻患者痛苦,以下进行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研究对象中男女比为134:106,年龄10~80岁,平均年龄(38.1±5.3)岁;体质量40~74kg,平均体质量(57.8±3.7)kg;CT增强扫描部位:53例胸部,73例腹部,56例颈部,58例头部;离子型碘造影剂37例,非离子型碘造影剂213例。

1.2方法所有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前10h禁食,扫描前6h禁水,进行腹部扫描患者在扫描前需排空肠道。

使用GE公司生产的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使用美国MEDRAD 公司生产的Envision型CT高压注射器进行造影剂注射。

使用泛影葡胺注射液(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3021315)作为离子型碘造影剂,使用碘海醇注射液(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95)和碘普罗胺注射液(Bayer Schering Pharma AG,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80535)作为非离子型造影剂。

碘造影剂以2.5~4.0ml/s速度注射,延迟20~30s后进行增强扫描。

1.3观察指标①轻度:出现轻度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轻度皮疹等;②中度:出现反复呕吐、明显头痛、全身性皮
疹、水肿、轻度血压下降等;③重度:出现血压骤降、水肿严重、惊厥、休克、昏迷等;④死亡: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后治疗无效或死亡[1]。

1.4统计学方法上述所有数据结果均采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χ2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40例患者中出现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患者20例,碘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

患者中未出现死亡患者。

离子型碘造影剂组患者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轻度、重度及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组,P<0.05,见表1。

3 讨论
3.1碘造影剂不良反应预防根据此次研究结果,碘造影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需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①加强对患者病史了解,在进行CT增强扫描之前,相关医护人员需及时了解患者过敏史,对于存在碘过敏患者严禁使用碘造影剂;及时了解患者病症状况,若患者存在家族过敏史、存在严重的脏器损伤或变态反应、脱水状态等状况时,需慎用[2]。

②患者使用碘造影剂前,需对存在不良反应高风险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若患者试验后15min未出现不良反应症状,则可进行CT增强扫描[3]。

③血管选择:进行造影
前,护理人员需选择患者较粗、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造影,以免导致造影剂渗漏,引起组织损伤[4]。

④碘造影剂类型选择:此次研究中离子型碘造影剂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离子型,P<0.05。

因此临床需尽可能减少离子型碘
造影剂的使用,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

3.2碘造影剂不良反应护理①进行碘造影剂注射时,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合理设置注射时间,对患者年龄、病情、血管状况等综合考虑,以先快后慢的原则进行造影剂注射。

注射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监控,及时发现患者不良反应状况,并根据患者反映调整注射速率。

若患者注射造影剂过程中出现渗漏或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时,需立刻停止注射,并对患者进行急救。

必要时可采取心电图、血压监测辅助观测[6,7]。

②渗漏护理:加强对患者渗漏状况观测,出现周
围组织肿胀、红肿、疼痛时即为造影剂渗漏。

出现渗漏后立即停止注射,及时将患者患肢抬高,并给予硫酸镁及相关药物保湿冷敷[7]。

③造影后护理:患者扫描完毕后,仍需加强对患者检测,避免出现迟发反应,若患者30min后未出现不良症状及可离开,若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需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参考文献:
[1]耿旭,刘海霞,孙静华,等.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
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
1390-1391.
[2]方琼燕.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68-2869.
[3]田永淑.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养生B,2015,31(01):170.
[4]杨春芳.CT增强扫描中降低碘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J].婚育与健康?实用诊疗,2014,11(10):63-63,64.
[5]李胜前,冯婧,刘福,等.碘海醇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2015,28(09):1224-1226,1227.
[6]曹孝兰.CT增强扫描过程中碘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对策[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02):44-45.
[7]胡琳.造影剂在CT增强扫描中过敏反应护理及预防[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1):132-133.
编辑/成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