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中国历史 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中国历史 七下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
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 北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 动力;——人力资源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 南移的过程 唐代中后期 北宋末年—南宋初期 农业发展
最大的是开封(东京)和杭州 (临安)。 杭州改为南宋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 过北宋开封
你说我说: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 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 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 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 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看了这段材料,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 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 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 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南方商业的繁荣: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是当时世界上从 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海外贸易的范围更广; 设置市舶司; 南宋的外贸收入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
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南方商业的繁荣
白如玉,穿黄袍, 只有一点大,都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 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
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
只见白毛不见桃。
南方农业的发展:
1.水稻 品种增多,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2.棉花 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3.茶树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就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就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就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与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与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阶段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开发 2、东晋南朝:趋向平衡。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 权更替。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 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3、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 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4、唐末五代:开始南移。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 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 江淮居多”的现象。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 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 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5、两宋时期:(南宋)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 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当时太 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 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 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 要性。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明清时期, 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什么是“经济重 心”呢?
经济重心: 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 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经济重心南移的 判断标准
1、人口量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 2、南方贡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 占绝大多数比例
南北方人口比较
表一:北宋时期南北经济比较表
年代
经济重心南移示意图
黄河
秦岭---淮河
长江以南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第一个阶段,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特点: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原因:①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开发早,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②三国时期,南方地区虽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超过吴蜀两国,为日后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特点: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原因: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特点: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原因:①自然: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同时,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②政治: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

③经济: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试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试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1、试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一、自然条件的原因:南方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河网交错,利于各种作物的生长,二、生产力和生产工具发展,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三、政治中心转移:晋代由洛阳向建康(今南京)的转移,宋代由汴京(今开封)向临安(今杭州)的转移,接带动了北方人口的大量南流,也直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长足发展。

四、战乱造成的人口迁移:北方战乱多,社会不安定,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则相反,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海外贸易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发展。

六、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2、谈谈你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试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的原因认识: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以雇主和雇佣工人组成的手工作坊,但就是这小小萌芽在明清时代也是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土地所有是压制的,得不到长足发展。

但它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

缓慢发展原因:1)经济上:在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2)政治上:封建统治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国家重农抑商;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3)文化上:儒家思想影响深远,束缚百姓.4)社会:农民受剥削重,极端贫困,无购买力;地主和商人赚钱买房置地,影响扩大再生产.3、试分析闭关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原因:(1)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2)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3)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

(4)统治者短视无知,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影响:(1)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3)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经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4.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1)推动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区域经 济的平衡发展,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南方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 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 可持续发展。
5、经济重心南移的规律: 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由内地 向沿海逐渐转移。 地理: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还可以从地理角度来认识:气 候影响,宋代以前粮食主要以旱地作物小麦、粟为主,这 类作物适宜生长的环境是北方的温带大陆气候。北宋时占 城稻传入,到南宋时成为主要农作物,明朝时产量提高、 面积扩大。水稻不适宜在温带大陆性气候下种植,而适宜 在江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种植,这里光热条件好,雨 热同期,水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开发好。 江南多以平原丘 陵区为主,土层深厚,易于开垦和操作。茶树、甘蔗、柑 橘这些经济作物更是适宜在江南种植。 北方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这种情 况主要是人为的烧毁森林、滥垦荒地造成的,结果造成水 土流失,土地面积减少。 交通运输及对外贸易也促进了江 南的发展。 政治:经济重心南移是当地所在的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 产力之间辩证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归纳拓展】本题学生错在思想方法上,受到定 向思维模式的影响。本题是逆向思维题,此类 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 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 “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 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逆向思维题可 采用逆推法,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不 相符的三个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2)材料二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 原因: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北方农 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各族人民共 同辛勤劳动;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

概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并简析导致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移历程:江南经济原先比北方落后,后来逐渐赶上和超过北方,其经历了“初步开发——开始赶上——继续发展——超过北方”这样一个过程.1先秦、秦汉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生产比黄河流域落后,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春秋战国时期,南方曾经出现了楚、吴、越等强国,南方的诸侯国已经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但涉及的范围较狭窄.秦朝统一南方越族地区后,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当地经济有所发展.西汉时,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东汉末年,北方各个军事集团混战,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耕作技术,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江南.2初步开发:三国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位于江南的吴国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发展,两晋末年起,大批北方农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先进的工具和技术,同南方劳动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3大规模开发:东晋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人民继续南迁,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4开始赶上: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了大量良田,小麦种植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水稻种植技术有了提高,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5开始南移:隋唐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大运河开通促进经济发展;唐时南方越州瓷器闻名全国;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6继续南移:五代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民继续南迁,这些使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7超过:宋朝时期,通过北宋的继续开发,南方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发展,江南和两广地区都种上了北方的作物,“苏湖熟,天下足”,新开了许多茶园,景德镇成为着名的瓷都,苏州湖州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棉花种植扩大,棉纺织业发展,造船业进步,泉州、广州和明州成为着名的海外贸易港口,海外贸易发达.南宋时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到元朝时,出现了南粮北调的形式.8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江南经济发展,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使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兴修水利;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运用,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长江中下游经济迅速发展,福建、广东和广西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2.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时期.这一时期北方再次经历了长期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到后周世宗时才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南方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为了保存和增强自己的实力,都比较重视农业生产.同时,许多中原人民流迁江南,增加了当地的劳动力.所以,南方社会经济又获得较大的发展.3.以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为转折点的南宋时期.此期,人民的抗金斗争阻止了金军南进,北方劳动人民的纷纷南迁,使南方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农作技术最发达的江浙地区,水田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形象地反映了太湖流域地区生产在全国所占的重要地位.此外,棉花的种植推广、棉纺织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都是北方所不能企及的,这都说明南方经济已经超过了北方,取得了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至于元朝开通漕运和海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也首先产生于江南地区,进一步说明了这种不可动摇的经济重心地位.三经济重心南移的特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①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②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③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②北方农民大批南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③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④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⑤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

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原因

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与原因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经济重心经历了由北向南的转移过程。

这一重大的历史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格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重心南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早在秦汉时期,黄河流域是全国经济的重心所在。

当时的关中地区,沃野千里,农业发达,是国家的重要粮仓。

而南方地区,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大部分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大量北方人口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南迁。

这给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他们带来了北方的农耕经验,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南方的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使得南方的农业逐渐赶上北方。

到了隋唐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南方的物产能够更加便捷地运往北方。

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成为国家粮食的重要供应地之一。

此外,南方的手工业,如丝织业、制瓷业等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渐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北宋灭亡后,宋室南迁,定都临安(今杭州),进一步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更加先进,出现了许多新农具和新的种植方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同时,南方的商业和手工业也非常繁荣。

商业城市众多,如临安、泉州、广州等,海外贸易发达,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商品远销海外。

在手工业方面,造船业、印刷业、造纸业等行业的技术和规模都超过了北方。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北方频繁的战乱是促使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因素。

从魏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

为了寻求安定的生活环境,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其次,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基础。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一、引言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过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南北方经济差异南北方经济差异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古代,北方以农业为主导,而南方则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导。

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南方比北方更适合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这种差异在宋朝达到了顶峰,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三、政治因素政治因素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唐朝时期,随着唐朝政权逐渐衰落,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管理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各地开始出现了大量私人贸易活动。

这些私人贸易活动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贸易中心。

四、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发展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唐朝时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南北交通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北方商品进入南方的重要通道。

同时,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江南地区也成为了与外界贸易往来最频繁的地区。

五、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宋朝时期,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种发展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在江南地区的繁荣。

六、商业和手工业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繁荣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之一。

在宋朝时期,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最繁荣的商业中心。

由于商业和手工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裕、人口最密集、文化最繁荣的地区之一。

七、政策支持政策支持也是导致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在宋朝时期,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支持江南地区的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减税、免征粮租等。

这些政策使得江南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八、结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的开始。

南北方经济差异、政治因素、交通运输发展、科技进步、商业和手工业繁荣以及政策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及影响江苏周学平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的经济中心。

而南方经济后来居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我经济重心南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 东晋南朝:趋向平衡。

西晋灭亡以后,南方地区经历了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趋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

2.隋唐五代: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经济再次受到严重破坏,至唐朝后期,已经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战祸较少,相对安定。

整个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

3.两宋时期:最终完成。

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

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至元朝,为解决“南粮北运”问题,大力兴办漕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足以说明南方经济的重要性。

可见,南宋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的阶段。

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1. 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 2. 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1.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2.北方农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为江南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特别是在南北朝时期和唐宋时期。

这种南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详细解释。

首先,气候因素是南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水资源的丰富利用。

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寒冷,农作物生长期较短,水资源也相对匮乏。

因此,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更加丰富,商品交流也更为活跃,逐渐成为了经济中心。

其次,交通因素也是南移的重要原因。

南方地区地势平坦,河流纵横,交通便利,而北方地区则多山少水,交通较为困难。

随着铁路、公路、水路的不断发展,南方地区的交通条件优越,逐渐成为了商品交流和人口流动的中心。

第三,政治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南移。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宋、齐、梁等王朝相继兴起,而北方的北魏、北周、北周等王朝政治动荡不安。

南方地区因此成为了避难的地方,也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遇。

最后,文化因素也是南移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方地区文化繁荣,诗词歌赋、戏曲曲艺等文化形式活跃,吸引了大量文化人才和商人前往南方发展。

同时,南方地区的文化氛围也为商品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环境。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南方地区的气候、交通、政治和文化优势,都为南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南北分裂期(420-589年):随着北方中原地区的政治动荡
和契丹族、突厥族等游牧民族的入侵,南方地区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重心。

南朝宋、齐、梁等南方王朝先后兴起,南方的江南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发展起粮食种植、丝绸、造船等产业,并与东南亚、印度等地进行贸易。

2. 唐宋时期(618-1279年):唐朝时,中央政权重新统一,
经济中心又向北方转移,唐朝的中原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重心。

唐朝时期,中原地区经济繁荣,商业活动频繁,长安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随着五代十国的战乱和北方辽、金、蒙古等族群的入侵,宋朝建立后,南方地区又再次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手工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

3. 元明清时期(1279-1912年):元朝时,中央政权再次南移
至南京,这一时期南方地区经济得到了再次发展。

明清时期,南方地区经济仍然较为繁荣,特别是清朝时期,南方的江浙沪地区成为了中国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横跨海洋贸易和内陆贸易,成为了中国最为富庶和发达的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受到政治因素、外族入侵和贸易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

在南北分裂和战乱时期,南方地区因为地理优势和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成为了经济重心,而在中央政权统一较为稳定的时期,北方地区成为了中国的经济中心。


过,南方地区的经济实力在整个古代的时期中一直很强大,南方的经济中心地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论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东汉三国、魏晋时期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唐朝后期,中国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到了南宋,全国的经济中心最终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1、开始南移: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此之前,经济重心在北方。

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

自此后,因蜀汉和东吴的开发,南方经济开始发展。

2、经济重心迅速南移:隋唐五代时期。

经济重心快速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

3、南移最终完成:北宋到南宋时期。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海上丝绸之路1、兴起的原因:(1)西夏的蓬勃发展并使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中断。

(2)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

(3)造船业的繁盛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4)政府对海外贸易的财政依赖和对外贸易港口的有效管理。

2、整体表现:南宋时,东南沿海出现了广州、泉州、明州著名的三大外贸港。

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

市舶司所在的港口,还设有专供外国商人居住的“番坊”和用于番货交易的“番市”。

3、名称的由来:由于贸易商品以香料、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当代中外学者把宋代的海上商路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或“香料之路”。

4、路线: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以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和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

5、影响:不仅使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

1.泥活字印刷术1、发明:北宋毕昇创制泥活字印刷术,毕昇的发明集活字、排版和印刷于一体,为近代活字印刷术的先驱,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的发明,整整早了4个世纪。

2、传播:13世纪,活字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又西传至中亚、波斯和欧洲,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2.火药武器发明和使用的影响火器的发明者和采用,发生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从此步入至冷兵器和火器用的时代。

13世纪,火药随其蒙古国西征传至阿拉伯地区,后又传至欧洲,对欧洲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3.《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就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用笔记体裁译成的一本科学著作。

该书不仅留存了大量的科技史料,还记述了很多平民百姓在科技上的缔造,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1、行省制度(1)建立的目的:为了在空前广袤的疆域中推行有效率统治者。

(2)内容:取法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中央政府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

地方行政创置行省制度。

除“腹里”地区(指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其余地区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派遣官员管辖。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历史学考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1,秦汉时期
北方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

2,南北朝时期
西晋末年,永嘉南渡,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

六朝时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

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就从几次衰退中恢复,维持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实力。

全国的经济重心仍在北方。

3,隋唐时期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经济之间的联系。

安史之乱时大量人口南迁,南方逐渐成为朝廷财赋的主要来源。

4,五代十国时期
北方朝廷更迭不休,战乱频繁,而南方经济恢复较快,这一时期在整个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两宋时期
江南水田农业最终超越了华北的旱地农业,江南在中国农业中的基本地位确立,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北方再遭战火,大批人口南渡,南北经济的差距拉大。

到了两宋之交,南方的经济重心最终确立。

2015-2016高考历史复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历程

2015-2016高考历史复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历程

[键入文字]
2015-2016 高考历史复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历程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经济活动的现象。

历史网整理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历程,请考生学习。

1、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诸侯国(楚、吴、越等)对江南一些地区有所开发,经济开始发展。

2、秦汉时期:中原的铁器传到珠江流域,牛耕、马耕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当地经济有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南移打下基础。

原因:①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②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③一些统治者推行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④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4、隋唐时期: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原因。

①隋朝大运河开通促进了经济发展。

②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

5、五代时:继续南移。

6、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

7、明清时:南方经济重心得到巩固与发展表现:江南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并缓慢发展。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历程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历史网预祝广大考生金榜题名。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一阶段
是从远古到西晋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经济重心在北方,尽管其间经济重心也有所变动,但始终是在黄河中下游一线东西移动。

直到三国时期,孙吴地区的农业虽得到一定程度开发,但曹魏所在的黄河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

从远古到西晋期间,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在北方,主要是与北方的黄河流域自然条件较好,中华先民最早开发这一地区和主要王朝的都城都在北方等原因密切相关;三国时期,南方的吴国和西南的蜀国地区虽然开始开发,然其经济基础薄弱,这种开发仅属局部开发成功,曹魏地区经济的发展仍然是超过吴和蜀两国的,这正是日后西晋统一全国的基础。

第二阶段
编辑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时期。

此阶段的特点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经济发展从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西晋末年和十六国时期,南朝所在的南方得到进一步开发,南方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比北方快一些。

但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否超过其它地区,不能仅看其发展速度。

现实经验证明,由于经济发展的起点低,往往是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速度会大大超过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据此,我们不能说此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超过北方,而只能说南方此时正处于经济开发阶段,南方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

隋唐统一,南北经济得到盛大发展,但唐朝“安史之乱”前,经济重心还是一直在华北平原,北方经济总的来说在整体上仍占一定优势。

直到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才开始南移,从五代起,南方经济才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从西晋末年至隋唐五代期间,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经济之所以开始趋于平衡的原因是: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从西晋后期,北方大量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比较比较安定;
④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加速经济发展;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唐朝“安史之乱”后到五代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开始南移,其主要原因有:
①自唐朝晚期以来,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②南方战争相对较少,局势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南方政权的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鼓励生产,推动了经济恢复和发展;
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

第三阶段
编辑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

这是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最终完成的重要阶段。

北宋时期,南方经济继续持续发展,到北宋末年,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北宋灭亡,宋室南渡,南宋开始,标志着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东南地区,中国已稳定地形成了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经济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经济上南重于北的形势始终没有改变,南方经济更加繁荣。

经济重心始终在南方。

原因
编辑
从北宋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之所以继续南移并能够最终完成的原因是:
自然因素
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

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

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政治因素
这表现为: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经济因素
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了南方。

基本规律和启示
编辑
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是从北向南、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江南一带、从内地向东南沿海逐渐转移的。

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往往是在国家分裂或封建割据战乱时期表现的最为突出(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安史之乱后、五代十国时期、宋金对峙时期等等)。

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

④由于战乱,古代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体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生产力的进步是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引进和运用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⑤统治者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统治者的重视。

⑥政治中心南移对于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如南朝都城在建康、南宋都城在杭州对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具有一定影响。

⑦经济重心南移是漫长历史变迁中自然环境与整个社会生产力之间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

当前,在祖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要注意经济开发与保护生态平衡之间的保持协调发展,坚定地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