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问题研究
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原本依靠微薄利润生存的制造业民企大量破产、倒闭,产业转移升级的背后似乎也伴随着“产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系统GMM分析,验证珠三角制造业是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目前还没有明显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但产业空心化趋势已开始初步显现。基于上述结论,因此,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的促进珠三角地区预防产业空心化的建议。
标签:珠三角;产业空心化;制造业;GMM
1引言
产业空心化的定义目前还未形成准确的定论,本文中的产业空心化主要是指较发达地区制造业中心的产业资本大量向欠发地区转移,使得发达地区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产业空心化问题从本质上来说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相关。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衔接问题,则有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出现,当前产业空心化问题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外贸依存度均较高的地区之一,因而依赖于外商直接投资珠三角地区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外需骤减、游资抽离的风险。而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原本微薄的利润空间被再一次缩减,致使该地区内大量制造业企业外迁。根据广东省外经贸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由于人工、原材料价格等各项成本的大幅提高,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出现了撤资潮,外资企业受“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影响,遂将工厂外迁至“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耐克等国际大企业近年也出现了将部分代工业务从我国转移至东南亚的做法,一些国内企业也主动将部分产能向外转移,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针对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外迁的现象,一些学者认为如若制造业企业外迁仅仅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那么珠三角地区制造业暂时还不必忧虑产业空心化现象;而这种企业外迁问题持续升级、数量持续增加,将会促使产业空心化问题的诞生。一国或一地区出现产业空心化,要想扭转所要付出的成本和时间都将是巨大的,因而防范产业空心化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基于区域产业空心化的两大影响因素——产业迁移及产业升级,采用系统GMM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内空心化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并针对实证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2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产业空心化的研究起步都较晚。产业空心化现象在19世纪于英国最早出现,然而当时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直到20世纪17年代
产业空心化问题在美国凸显之后,才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产业空心化现象。后来,伴随着日元升值,日本产业向海外大规模进行转移,日本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广泛关注。
国外对产业空心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美、日两国的研究。B.Bruce和 B. Harrison于《美国脱工业化》一书中对产业空心化做出了阐释,他们认为产业空心化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基础生产能力出现了广泛性的资本撤退。Keith Cowling 和Philip R·Tomlinson(2001)通过研究日本的机械制造业,提出了因海外投资的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大多企业选择海外投资,这使得国内核心产业的基础地位下降,这致使了产业空心化的出现,这也说明制造业曾经较发达的神奈川、东京、大阪等将出现长期的经济衰退。Minoru Ito(2006)将日本制造业及典型出口导向型产业就业人数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制造业企业的外迁导致了其制造业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使得其国内制造业产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Yong Jin Kim (2006)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邻国产业空心化的影响,认为在巨大的国际市场中,即使不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这些国家仍然有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问题。
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開始对产业空心化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相对来说较晚。杜鹏、宗刚(2002)认为广义的产业空心化主要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不断萎缩,资源流入第三产业,提高了其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狭义的产业空心化是由对外直接投资(ODI)所造成的制造业企业外迁,使得国内的制造业资源流失严重的现象。陈元朝(2007)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国际代工模式为主,因而在比较优势逐步减弱之后,产业转移则为必然,若不改变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就有可能产生产业空心化问题。褚良子(2012)针对产业空心化趋势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虽然产业空心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但是产业空心化现象毫无正面效应的结论还有待考证。
深圳、东莞等城市的企业迁移吸引了包括学者对珠三角产业转移、产业升级、产业空心化问题的研究分析。王缉慈和李鹏飞(2008)认为产业转移带来的产业空心化在我国国内还没有出现,珠三角地区面对产业升级、企业外迁的情况,必须警惕产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顾慧君(2009)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重大改变的情况下,以珠三角为代表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外迁现象,认为由于短时间内替代性的产业升级难以到位,区域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开始浮现。路杨(2013)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空心化现象进行分析后,提出三角地区企业大规模迁徙的现象目已经极为严峻,因而珠三角地区落入了产业空心化的陷阱之中。
国内、外对产业空心化的研究大多为对产业空心化概念、成因、影响的理论研究,缺乏对产业空心化现象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为对象研究其产业空心化问题,并采用系统GMM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3实证分析
本文以制造业相对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用面板数据模型对
2005-2015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空心化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在此期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2008年次贷危机的剧烈冲击。制造业企业也在产业转移、升级的影响下,出现了倒闭潮、外资工厂外迁的新兴现象,这对本文研究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空心化程度提供了合适的研究时间段。产业空心化程度的衡量指标分为产业规模、产业成长度、产业技术水平、规模空心化等相关指标。由于产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的同时往往会导致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下降,最终造成相关产业规模的空心化。因而本文以规模空心化指数作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问题的衡量指标。
本文选取珠三角地区九个城市的制造业总产值占其本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代理变量,将九个城市上一年的比重固定为100,测算2005-2015年珠三角地区的规模空心化指数,具体指数参见表1。规模空心化指数的数值越低,表示其规模空心化程度越高,反之则反。
由表1可知,珠三角地区各市并未出现明显的产业空心化现象。珠三角九个城市中,广州、肇庆、佛山及江门与其他珠三角城市相较而言规模空心化程度较严重。由于次贷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因而2008-2009年的空心化指数相对偏低。珠三角地区各市的空心化指数虽较高,也即空心化程度较低,但是随着近年来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的进一步深化发展,产业空心化的出现也并非不可能,因而防范产业空心化的出现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中还未产生明显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但有些城市已经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产业空心化趋势。导致产业空心化现象及产业空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不尽相同,因为本文对产业空心化的成因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3.1指标选取
本文以规模空心化指数作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产业空心化问题的衡量指标,记为IHI,并选取重工业化、技术集约化作为产业结构变化的衡量指标。
(1)重工业化(zgy)=重工业化制造业产值/工业总产值
(2)技术集约化(gjs)=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3)制造业企业数量年度变化比(zzy)=\[t期制造业企业数量-(t-1)期制造业企业数量\]/ (t-1)期制造业企业总数
3.2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由表1中的珠三角地区2005-2015年制造业规模空心化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重工业化、技术集约化为解释变量,以上数据由广东统计年鉴整理所得,建立系统GMM模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