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肝癌属于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一般手术治疗是首选方式。而传统肝切除术虽然肿瘤去除率高,但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恢复慢,无法准确设计手术切除术范围。由此在相关问题基础上,精准肝切除术应运而生,其可以更为精确的确定肝切除术范围,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恢复质量,在临床逐步运用开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为32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45.2±4.1)岁;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范围为29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46.7±3.8)岁;所有患者均属于单发性肿瘤,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中属于A或B级,肿瘤没有侵入到第一、第二肝门与下腔静脉中,门静脉主支也不存在癌栓,没有广泛性转移;患者没有脏器病变。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组采用传统肝切除术,取仰卧位,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行气管插管,将膈肌切开后做腹腔探查,确定病灶位置与数量,将肝周韧带快速离断后游离出肝脏组织,并对切除做对应标记,运用Prinkle法进行入肝血流阻断,运用钳夹法断肝,肝端面运用对拢缝合,创面处进行腹腔引流,切口采用无损伤缝合。观察组运用精准肝切除术,术前运用CT血管造影与三维重建技术对肝切除相关静脉组织做影像重建,确定肝脏体积与肝平面,测算肿瘤之外剩余肝脏体积。术中采用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在右侧肋缘下进行反L状切口,同时运用悬吊拉钩稳固。运用PMOD做第一肝门解剖,将左右肝动脉与门静脉分支有效分离出。术中采用超声技术确定术前方案,运用

PMOD对肝切除线做标记。运用30min阻断与5min复流的方式来达到入肝血流阻断,运用PMOD顺沿预切线切开肝包膜,扒刮肝实质。如果肝管与血管为3mm以内,可以运用电凝处理,如果高于相关尺度可以需要变更扒刮方向,平行与管道方向,分离管道后运用丝线结扎,同时进行切断。在操作中需要将碎肝组织以及渗血进行清除,肝断面不进行缝合,渗血处可以运用电凝止血,大出血点或胆漏做缝合。同时运用无菌生理盐水做反复冲洗,直至没有出血与胆漏为止,将创面运用止血纱布覆盖,同时置腹腔引流管。最后通过超声对保留的肝脏血管与相关组织完整性做确定,保证静脉回流顺畅,做切口缝合[2-3]。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手术输血量、术后恢复时长等。肝功能指标主要观察胆碱酯酶、白蛋白、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谷转氨酶等。术后并发症主要观察胆漏、腹腔积液、肝功能衰竭等。

1.4 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情况

如表1所示,术后谷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肝功能指标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

如表2所示,术后并发症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2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恢复时长情况

如表3所示,在手术出血量、输血量、术后恢复时长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具有多种优势:首先,其创伤小,不会造成第一肝门阻断,有效避免残留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性损伤,采用开放性肝断面,避免组织缺血坏死;其次,可以保证肝脏组织的完整性,不会损伤相关血管、胆管与周围组织,术后肝功能状况更加稳定;其三,手术出血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控制;其四,该方式具有复发率低,术后存活率高的特点。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通过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保持肝功能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相对更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