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合集下载

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

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研究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业化程度很低,经济落后。

通过阶段划分对经济恢复时期之前工业经济发展背景进行分析,使用经济史的研究方法,涉及到当时工业经济发展历史特点以及同期国内外对比。

由此,总结出经济恢复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同期其他国家差距很大的原因,技术工人短缺是经济落后的瓶颈之一。

引言建国最初时期,党和政府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十分严峻:恶性的通货膨胀以及凋敝的经济。

在这一时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同样也面临经济恢复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经济基础、财力、物力和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条件都比较差,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对外贸易条件也很严酷;相对来说,有利的方面包括国内的政治环境、广阔的国内市场、民心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旧中国生产力绝对水平十分低下,与世界其他国家同期生产力差距很大。

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破坏,技术人员存在严重的短缺现象,以山西为例,在1952年,机械工业全体职工共3 384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为322,仅占总人数的%,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通过研究经济恢复时期前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有助于找到其问题症结,对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进步有更好的借鉴意义。

一、经济恢复时期前后工业经济发展历史中国现代工业经济的兴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济恢复时期之前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1840—1913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软弱无能的清王朝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奴颜婢膝,繁重的苛捐杂税加上对外大量的赔偿,使得农民的生活水深火热,手工业、农业遭受巨大破坏。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了现代工业的兴办,以山西为例:1892年,山西巡抚胡聘之首建太原火柴局;1906年他又在阳泉设立了山西省保晋矿务公司,以半机械化的方法进行开采。

如何评价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

如何评价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

如何评价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策略一、时代背景1949年新中国成立,此时的中国可谓是一穷二白,在国际社会上更是孤立无援,作为农业为主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基础很差,急需改变现状,发展工业化。

因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着其特定的经济与政治背景。

1、政治上:由于我国领导人缺乏工业发展的经验,作为共产主义国家,在当时的世界阵营里面,我们能够效仿的只有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模式。

其次,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来自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威胁和挑衅,需要重工业的发展来保护国家的独立发展。

2、经济基础上: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千百年来坚持着低效率的小农经济发展模式。

新中国成立之时,中国的经济基础薄弱,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认为当时中国的现代性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十左右。

工业基础的薄弱使得我国的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军工等无法发展,也就无法建立完备的基础设施,我国的经济也无从发展,因此我国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作用1953-1957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有两点,一是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各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要任务,在当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奠定经济基础:一五计划期间,用和平的手段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济基础。

同时,苏联的技术援助帮助中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工业发展的经验,为以后的进一步工业化做准备。

2、提高国际地位: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提高了国防和军事防御能力,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和发射了卫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和主权完整,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迅速提高自己在国际社会的综合能力。

三、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后遗症”1、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得我国的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发展失衡。

第一产业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发展缓慢,农业人口仍然占比较大,效率低,三农问题依然是重点。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武力/温锐原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p39-48内容提要:在1949-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①「这里的"重重轻轻"是当时的习惯说法,即指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

」;在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在1998-2005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

通过对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分析,提出要纠正有关"轻、重"问题的五个认识误区。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轻工业;产业结构*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wulijjs@ ;温锐,江西财经大学,邮政编码:350007,电子信箱:wenruicom@.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目的,也是今天讨论中国工业化下一步怎样走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国家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即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即第二产业的迅速扩张问题;二是如何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即在工业水平总体落后情况下,如何处理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大国,因此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就自然关系重大。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今天,我国共出现了五次有关"轻、重"关系和工业结构问题的讨论。

第一次是1952年至1957年围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讨论;第二次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讨论;第三次是60年代中后期以备战为前提的围绕"三线建设"的讨论;第四次是1978年以后有关轻重关系严重失调和如何调整的讨论;第五次则是2003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讲解]浅谈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认识

[讲解]浅谈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认识

浅谈建国后三十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认识摘要:1953-1978年间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这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

这一战略并不符合当时中国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和自然条件,背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虽然这种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值得肯定,但是它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等产生了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优先发展经济发展从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到现在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

新中国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艰难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完成,中国迅速进入机器大工业生产时代。

“工业化的发展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一五“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重点。

一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安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厄运。

为巩固国家政治独立地位、摆脱对宗主国政治经济的依附性,制定工业化战略、实现工业化发展目标成为重要途径之一。

从外部环境上看,在冷战格局中与欧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处于对立状态。

美国对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致使中国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又加上新中国初期重工业基础薄弱,为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必须通过工业化的实现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二)、苏联的示范效应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超赶“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一个门类相当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因此,学习、借鉴乃至模仿就成为当时处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具有相同制度的国家制定、发展工业化战略的首要和优选模式。

二、1949-1978年工业化取得的成就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为基地形成了,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以了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新中国工业化的阶段与主要特点

新中国工业化的阶段与主要特点

新中国工业化的阶段与主要特点财政与经济学院经济10-1 高煜阁201005003700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历程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1953—1957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这一阶段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其背景为1952底,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方针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体实施为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同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

这一阶段我国工业的转变从国情出发,合理规定国民经济的速度和比例,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并且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挫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提出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但是八大的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

1958年,颁布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大跃进,使工业建设受挫。

大跃进在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

政治上,左倾思想更严重。

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生态上,生态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

其后,文革对工业建设又造成严重破坏。

文革时期,工业企业管理制度被破坏,经济效益下降。

不少企业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一些地区和企业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争斗,导致生产长时间上不去。

不少重点工程建设受影响。

不少工厂在政治运动中,设备损坏。

第三阶段,1978至今: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时期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

现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到2049年,我们所要完成的,可能不仅要基本 包括西方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所完成的初期、中期、 后期任务,也将包括他们在"后工业社会"所实现的 一些重要发展。
第3页/共30页
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重庆
第4页/共30页
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迫使中国建立起独立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 当时,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 过渡阶段,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952-1978年中国轻重工业的变化
*重工业化过程比较明显。
*轻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为 主,说明重工业化过程是在轻工业没有充分 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重工业内部,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在 内的初级产品生产占较大比重。
第9页/共30页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 传统体制下产业发展战略的效应
1. 增强了国民经济实力,奠定了产业发展基 础 2.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3. 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产业结构失调,重工业化过程难以为继 *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高积累、 低消费) *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矛盾突出 *企业效益低下
(2)1984-2002年:工业化的起步时期。1984 年中共中央做出了在城市进行改革经济体制的决定, 从而使改革开放在全国城乡普遍展开。
到2002年中共第十六次代表团大会召开,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基本形成。标志着我国的 工业化行将进入一个动力更强、力度更大、影响面 更广的新阶段。
第2页/共30页
第23页/共30页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一、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提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明确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一)1949年~1952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意义:为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新解放区三亿多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背景),中央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

(1)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编制并实施了“一五”计划(1953--1957)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①工业方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有高级合金钢、有色金属冶炼等新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一、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

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

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

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 -回复

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 -回复

对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认识-回复
中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以解放初期为基础,通过国家的计划经济、政策调整和土地改革等方式,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发展。

这个阶段的工业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主要生产军工产品和基础原材料。

第二阶段(1978年-2000年):在改革开放的框架下,中国工业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政府逐渐放开市场,鼓励民间投资,鼓励外资进入。

这个阶段的工业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和市场的双重力量,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主要生产消费品和中高端产品。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进入了工业化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工业逐步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成为重点,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推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从传统重工业到中高端产业的转型,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

中国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工业化,还为全球工业化的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是一个漫长而辛苦的历程,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从18世纪中期的手工业生产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中国工业化的每一个阶段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18世纪中期,中国开始了工业化的尝试。

当时,中国的手工业生产比较发达,特别是纺织业和钢铁业。

然而,由于缺乏现代化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的工业化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正在经历工业革命,他们的工业技术和生产力迅速提高,中国逐渐被西方列强所侵占。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和白莲教起义。

这些事件破坏了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新的工业化进程。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共和国,开始了现代化的尝试。

然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方面,中国缺乏现代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人阶级相对较弱,缺乏组织和斗争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了外国资本的控制和侵占。

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革,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积极鼓励工业的发展。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许多新的工业部门被建立起来,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

然而,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赖国家的计划和政府的支持,市场经济的决策机制和竞争环境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工人阶级相对较弱,工人权益保护不足,劳动力的剥削现象普遍存在。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工业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放开了对工业的控制,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

这一阶段,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许多外国投资和技术进入中国,国内的工业产能不断提升。

轻工业与重工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轻工业与重工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

轻工业与重工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历史上,轻工业与重工业的地位和作用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轻工业是指以生产轻质消费品为主要的工业,如纺织、服装、食品等;而重工业则是指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比如钢铁、煤炭、化工等。

两个行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发展和作用都是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

一、轻工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的轻工业,在历史上一直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早期的历史中,中国的轻工业以独特的陶器、瓷器、绸缎等为代表,成为当时的文化与技术代表,对世界庞大的商业网络产生了大影响。

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轻工业在中国的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的重点。

在现代化中国的发展史上,轻工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中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商品经济的不断完善,轻工业产品在生产技术和品质上均有巨大提升,大大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在近年来的国际市场中,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在技术和品质上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风向标。

二、重工业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重工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重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崛起,当时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发展造船、天然橡胶、铁路、煤炭等行业,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重工业不断发展壮大,以钢铁、汽车、电力、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为代表,成为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法。

特别是在二战结束后,中国的重工业产能迅速扩大,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三、重工业与轻工业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互补性重工业和轻工业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两个行业之间的互补性十分明显。

轻工业作为消费品生产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强力后盾,而重工业则为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为国家装备制造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两个领域不仅在组成部分上不同,还在技术和市场需求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有相互靠近的地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精品文档
实施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 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 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 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 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 拉机都不能造。”
国家贫穷,工业水平很低, 基础薄弱,门精品类文档不全。
1.一五计划的背景、时间、目的、基本任 务?取得的成就和历史意义?
精品文档
?意义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纪念邮票
在天安门广场欢庆宪法颁布的人民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内容
(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 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朱德为副 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委员长,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 容?性质?
时间:1954年
内容:规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 益的宪法。
精品文档
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 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 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 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
鞍钢场景
精品文档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一汽生产的第 一批解放牌汽车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艰难历程2010-04-08 21:47:57| 分类:历史文章|举报|字号订阅一、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1、近代工业化起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2、初步发展——甲午战后,实业救国的推动3、短暂的春天(黄金时期)——一战期间4、凋谢萎缩——一战后至解放前5、改造——1956基本上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产阶级退出历史舞台二、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1、1953-1957一五计划时期:中国现代工业化起步,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大庆油田、新兴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3、1978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成就举世瞩目4、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制约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缺少资金、技术和人才②三座大山的压迫③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④科技教育落后▲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稳定的社会环境③重视科技教育④人民群众建设热情高⑤恰当的经济政策等▲启示: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发展民族经济②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保障③重视科技和教育④保持稳定的发展环境⑤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提出《资政新篇》:1859年冬,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的治国方案──《资政新篇》。

洪仁玕主张在经济上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洋务企业: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

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若干问题马敏何谓早期工业化?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早期工业化”指的是近代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约等于西方新近提出的“原始工业化”概念;但也有学者直接将早期工业化视为近代工业化,即以“工业革命”为其开端的社会结构变迁过程。

笔者认为,从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全过程来把握,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1)早期工业化阶段,主要指1860年代至1949年的近代工业化,但往前可追溯到明清时期。

(2)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化阶段,主要指1949年以后新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在持续,但已开始步入“新型工业化”阶段。

当然,这两个大的阶段又可细分为若干小的阶段,作具体研究时宜分别把握其阶段性特征。

如此划分工业化阶段的好处,一是更符合中国自身历史实际,可将明清时期至今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避免因考虑“西方冲击”而割断中国历史的连续性;二是可分别探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业化之间究竟有何本质区别与联系,以明确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自身特点。

同时,也有助于运用现代化理论,将中国早期工业化纳入早期现代化整体框架中进行研究。

由此,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实际上应包括对两个相互衔接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即中国的原始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的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工业化本身是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以采用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代工业革命之前,还存在一个以乡村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原始工业化(Proto-industrialization)过程,这个过程可称之为“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before Industrialization),正是原始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是否存在一个类似于西方的原始工业化阶段?过去对此甚少研究,基本上是将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纳入“资本主义萌芽”的框架中来研究的。

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学者开始引入原始工业化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史,倾向于认为明清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实际上也经历了一个类似于西方的原始工业化过程。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工业化一、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3月:七届二中全会内容:提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开始了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明确党的总任务是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意义: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二、新中国成立后(一)1949年~1952年,巩固新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时期(1)面对贫穷、落后的现状(国情),党和政府采取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措施:①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使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巩固了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以稳定物价;③统一财政经济,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④合理调整工商业,以发展生产。

结果:1952年底,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好水平,物价稳定,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

意义:为我国有计划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新解放区三亿多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背景),中央政府进行了土地改革: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

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意义:消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政治上、经济上翻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二)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中共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要逐步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完成三大改造。

(1)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国家编制并实施了“一五”计划(1953--1957)成就:到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①工业方面: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有高级合金钢、有色金属冶炼等新的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中国重新重工业化之争49页

中国重新重工业化之争49页
2019年重工业增长速度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 重工业的比重
2019年53.8% 2019年64.3% 2019年67.6% 2019年69%
(1960年66.6%,重工业优先发展时期的最高记录)
重新重工业化的争论
争论起源:
严重的煤荒、电荒、油荒、气荒、运荒 资源短缺加剧 环境压力加大 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下降
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服务业 增长速度对照图(2019~2019)
20 增 长 15 速 度 10 (%) 5
0
2019
2000
2019 年份
2019
2019
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 服务业
重新重工业化的表现
产值比重
图三 轻重工业比重变化 ( 1999~ 2003)
比 重 (%)
100% 80% 60% 40% 20% 0%
1999
2000 轻工业
2001 年份 重工业
2002
2003
利润
重新重工业化的表现
图四 轻重工业利润变化(1998~2003)
80
60 比重(%) 40
20
0
轻工业 重工业
1998 41.52 58.48
1999 2000 39.73 29.89 60.27 70.11
年份
2001 30.4 69.6
6,以“重化工”为主导的经济增长不利于就业 会给中国带来危险
• 霍夫曼定理
• 由德国经济学家W.C.霍夫曼提出的,认为随着 工业化的发展,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 值之比是逐渐趋于下降的理论。
• 衡量经济发展的标准只能是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 部门之间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系数”。其 计算公式为: 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资本品工 业的净产值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

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判断一、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

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

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

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

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

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

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49年以来中国工业化的“轻、重”之辨武力/温锐原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p39-48内容提要:在1949-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轻、重"关系发生了三次大的转变:在1949-1978年的求强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重重轻轻"①「这里的"重重轻轻"是当时的习惯说法,即指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

」;在1979-1997年的求富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农、轻、重"同步发展;在1998-2005年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阶段,工业化的"轻、重"关系表现为政府和企业都在通过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实现快速发展。

通过对工业化三个阶段的分析,提出要纠正有关"轻、重"问题的五个认识误区。

关键词:工业化;重工业;轻工业;产业结构*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邮政编码:100836,电子信箱:wulijjs@ ;温锐,江西财经大学,邮政编码:350007,电子信箱:wenruicom@.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修改意见。

实现效益最大化是经济学的最基本目的,也是今天讨论中国工业化下一步怎样走的核心问题,由于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国家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工业化即面临着两个重大问题:一是如何实现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即第二产业的迅速扩张问题;二是如何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即在工业水平总体落后情况下,如何处理轻工业与重工业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发展中大国,因此政府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也就自然关系重大。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今天,我国共出现了五次有关"轻、重"关系和工业结构问题的讨论。

第一次是1952年至1957年围绕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讨论;第二次是"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关于"农、轻、重"关系的讨论;第三次是60年代中后期以备战为前提的围绕"三线建设"的讨论;第四次是1978年以后有关轻重关系严重失调和如何调整的讨论;第五次则是2003年以来的"重化工业化"问题的讨论。

而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虽然对科学发展观没有疑问,但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在未来的工业化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创新、就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矛盾,并没有形成共识。

为了正确把握当前我国工业化中的"轻、重"关系,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工业化过程中"轻、重"关系历史演变分析,来总结自己的经验,加深对国情的认识。

一、1953-1978年的"重重轻轻"及其根源1953-1978为新中国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实行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旧中国的工业发展基本上是走的一条重工业发展滞后、轻工业发展较快的道路。

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到建国前,从中国大陆当时的工业结构看,重工业也属于更加落后、严重短缺的瓶颈部门。

这是由于从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的"节制私人资本",都是将重工业纳入国家发展的范围内。

但是国营又总是不成功,私营则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私人多热衷于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快的轻工业。

于是轻工业在旧中国工业中比重就很高,据对1936年主要工业部门资料统计,重工业仅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3%,而纺织和食品两个部门就占了63%.(赵艺文,1957,第5页)另外,重工业中又有半数是外资。

正如毛泽东建国初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1999,第329页)这种与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经济落后状况,是导致新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的基本原因。

第二,当时的国际环境也是促成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工业化主要是以国家为单位推进的,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资源配置向先行工业化国家倾斜,即落后的传统经济国家和地区处于被动的低端,利润流向新兴工业国家。

从历史上看,这种流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依靠战争、不平等条约等强制手段,直接或间接地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以及经济落后国家(即看得见的手);二是通过投资、贸易等经济手段(即看不见的手),依靠资本、技术和垄断来完成的。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前,工业化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第一种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概括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对外扩张,列宁所概括的帝国主义战争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出现了与帝国主义阵营相抗衡的强大社会主义阵营,另一方面,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浪潮中形成了一大批不容忽视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战争的阴霾并没有散去,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都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和统一构成了威胁。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的惨痛教训。

因此,当1952年我国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就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促成当时中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朝鲜战争所导致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此后西方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也使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要求更迫切。

1953年9月,周恩来在谈到优先发展重工业时与当年苏联比较,说:"苏联在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开始时,重工业的基础比我们大,但他们仍然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我们更需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因为我们的底子不行。

国防工业是要在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的。

我们现在还不能制造坦克、飞机、汽车、拖拉机和高级的炮。

苏联从1928年开始计划建设,当时许多资本主义国家还把机器卖给苏联,国际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紧张,希特勒还没有上台,还可以按部就班地做。

我们现在的情况与苏联当时的情况不同,更要加速发展重工业以加强国防。

"(周恩来,1984,第109-110页)上世纪50年代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可以"一五"计划为标志。

这个经济发展战略,可简单概括为: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一部分农产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和轻工业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并用国内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代替它们的进口;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随着重工业的建立和优先发展,用重工业生产的生产资料逐步装备农业、轻工业和其它产业部门,随着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以及其它产业部门的发展,逐步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这种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以高速度发展为首要目标。

(2)优先发展重工业。

(3)以外延型的经济发展为主。

外延型的发展是指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是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

(4)从备战和效益出发,加快内地发展,改善生产力布局。

(5)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目标,实行进口替代。

但是当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体制确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就从实际工作和苏联的教训中发现了问题。

1956年以后,党针对苏联过分长期强调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弊病和中国几年来的实践,提出了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方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现在发展重工业可以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1977,第269页)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专门论述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这里所讲的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我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这一点必须肯定。

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农业和轻工业发展了,重工业有了市场,有了资金,它就会更快地发展。

这样,看起来工业化的速度似乎慢一些,但实际上不会慢,或者反而可能快一些。

"(毛泽东,1977,第400页)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提出:"讲到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当然,以重工业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条毫无问题,毫不动摇。

但是在这个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

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

"(毛泽东,1977,第472页)应该说,毛泽东提出的这个工农业并举的思想,将农业现代化纳入了工业化范畴来考虑,与当时无论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相比,都是一个较大贡献。

但是,从1958年开始,当毛泽东试图避免苏联工业化的弊病,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时",农、轻、重并举"、"大、中、小并举"、"土洋结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良好愿望都没有实现。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认识不清,忽视了我国经济落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没有突破单一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体制框架,不敢进行所有制改革,不敢利用市场机制。

因此政府就成为唯一的工业化推进者,经济管理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选择,形成城乡经济分隔,农、轻、重结构也走向严重失衡。

二是受当时的国际环境影响,对战争爆发的估计过于严重。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以后,加上中印边境紧张、国民党叫嚣反攻大陆、越南战争升级,特别是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使得国家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在制订"三五"计划时,原来打算先解决吃、穿、用问题,后来还是转变为以备战和"三线建设"为中心",四五"计划时期则继续贯彻了这个方针。

工业化向备战倾斜更加明显。

可以说,1958年至1978年的20年,是中国共产党带着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一五计划成功的喜悦开始,最后带着"文革"后的痛苦反思、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困惑而结束的。

就经济建设来说,这20年我国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西方封锁、中苏交恶的国际环境中,基本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体系,除了在国防工业、尖端科学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外,还在改善基础设施、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方面取得很大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