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合集下载

儿科常见疾病的用药处方

儿科常见疾病的用药处方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由于⼩⼉的⽣理病理特点,尤显使⼉科望诊重要性。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了解⼀下⼉科常见疾病的⽤药处⽅吧。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散、⼩⼉腹泻贴 联合⽤药⽅案⼀:蒙脱⽯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药⽅案⼆:蒙脱⽯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反酸)、嗳⽓等。

常有没胃⼝、肚⼦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化积⼝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药⽅案⼀:健⼉消⾷⼝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药⽅案⼆:⼩⼉七星茶+健胃消⾷⽚+葡萄糖酸锌⼝服液 ⼩⼉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次,⽆规律性,粪质⼲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七星茶、⾦银花露 联合⽤药⽅案⼀:⼩⼉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药⽅案⼆:四磨汤+乳酸菌素⽚+开露塞 ⼩⼉厌⾷ 典型症状:呕吐、⾷欲不振 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锌铁钙颗粒 联合⽤药⽅案⼀:葡萄糖酸锌⼝服液+健胃消⾷⽚+⼉童鱼油 联合⽤药⽅案⼆: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服液+成长快乐 宝宝多动症的三⼤特征 注意⼒不⾜过动症简称“过动症”,⼀般称患过动症的⼉童为“过动⼉”。

⾃198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提出过动症的诊断准则之后,⼤家对过动症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操作定义,但和欧洲对过动症的看法有所不同。

虽然欧美的诊断标准的认定宽严不⼀,但皆同意过动症包含三个主要⾯向,即活动度过⾼、注意⼒差和冲动控制差。

活动度过⾼表现出来的⾏为很多,譬如坐着时⼿脚忸怩动个不停;在课堂上随便离开座位;明显和情境不适切的跑跳、爬上爬下;⽆法安静地玩耍,话特别多;感觉上就像装了马达般地动个不⽌,停不下来。

在注意⼒⽅⾯,从选择注意的事项、抑制不相⼲的刺激、注意⼒的持续和抑制分⼼等等,都可能出现缺损。

表现出来则是⽆法注意该注意的细节;常粗⼼犯错;做功课或游戏时亦⽆法持久专注;与⼈谈话时常⽆法专⼼聆听;常⽆法遵守规定或按时完成作业;会逃避需要专⼼的⼯作;会健忘或常掉东掉西;常会因外来的刺激⽽分⼼。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儿童是我们社会的未来,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儿科疾病,例如发热、感冒、腹泻等。

在儿科中,中成药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治疗中。

本文将就儿科常见疾病中比较常用的中成药进行探讨,并分享合理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成药中常用的有板蓝根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

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感冒时的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合理控制剂量,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2.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由于感染所致。

在儿科中,常用的解热药有小儿退热颗粒、小儿清热颗粒等。

这些药物能够降低儿童的体温,并缓解由于高热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解热药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和频率,以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3.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中成药有小儿多潘立酮颗粒、小儿复方七厘散等。

这些药物具有止泻、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腹泻引起的腹痛、腹胀等症状。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腹泻的原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

4.咳嗽咳嗽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的儿童咳嗽中成药有小儿感冒颗粒、小儿百部止咳糖浆等。

这些药物具有平喘、止咳的作用,能够缓解儿童咳嗽引起的不适感。

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

在合理使用中成药时1.年龄和剂量:儿童的年龄对药物的剂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剂量。

2.药物选择:不同的中成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证有所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疾病的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

3.用药时间:在使用中成药时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并遵循用药时间的要求,不得擅自停药或延长用药时间。

4.不良反应: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出现应及时就医。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方案大全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方案大全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方案大全孩子生病是家属最担心的事,这篇用药的文章是儿科常见病的联合用药,供大家参考。

一、发烧发烧是抵抗病菌的措施。

因为受到病菌入侵的时候,人体就会调动免疫系统来抵抗。

此时,会刺激大脑,升高体温,使免疫力有利于抵抗病菌。

好像集中优势兵力抵抗敌军的入侵。

所以,适当的发烧对身体是有益的。

38.5℃以下的发烧,精神状况良好,一般不需要任何的药物治疗,只需要多饮水,密切观察体温。

38.5℃以下的发烧,精神状况差,或者38.5℃以上发烧,无论精神状况是否好,都可以选择退烧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美林)。

退烧不是为了一下子降低体温,而是为了精神状况良好。

不可以同时服用两种或者多种退烧药。

外用:退热帖、退热栓可以辅助性退烧,中、高度发烧可以使用。

酒精擦浴不推荐使用,高烧可以服药和联合外用退热贴。

对于轻、中度发烧,服用退烧药可以退烧,对于高度发烧,服用退烧药和外用退热贴相结合,一般可以退烧。

如果经过处理后末退烧,就要去医院处理。

二、感冒、咳嗽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头晕、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等等。

抗生素只是对细治疗菌感染才有效,对治疗病毒感染是无明显的疗效。

对于一般的感冒,只需要多饮水,适当的锻炼运动,大约5~10天内会逐渐康复的。

中、重度感冒,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

有细菌的感染要加服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或者用头孢类联合用药。

对于青霉素、头孢类有过敏者,可以用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用药。

中成药猴耳环消炎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

无任何的副作用。

有一些药剂学的资料曾经写有:利巴韦林不具备抗病毒。

其实,利巴韦林对于病毒的早期是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鼻塞的儿童,可以选用辅舒良滴鼻液。

此外,用热开水的蒸气喷鼻可以缓解鼻塞。

这里提一下,因为任何的疾病从药物治疗到康复都要一段时间,就算合理用药,轻度也要2、3天,中、重度也要5~10天。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正确用药在治疗疾病中可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应注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措施。

小儿具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且儿科疾病危重多变,因此儿科用药更应确切及时,剂量恰当,更应熟悉小儿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剂量计算等方面的特点。

药物选择小儿用药应根据年龄、病种、病情和体质等情况慎重选用,不能滥用,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

同时应用的药物不宜过多。

1、抗生素。

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急、慢性感染,故抗生素在儿科较常应用。

抗生素的临床广泛应用确使不少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大有改观。

但是必须指出,它同时也带来很多严重的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性普遍增加、由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双重感染、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十分严重的问题。

为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在小儿应根据不同病种、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合理应用抗生素。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首先要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不要片面地依赖抗生素而忽视其他治疗措施(如无菌技术、支持疗法等)。

②要严格抗生素使用指征,要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副作用、病人体质状况等,慎重选择高效、低毒抗生素。

对临床确诊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如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可试用中草药治疗,而不用抗生素;对一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细菌感染,可选择窄谱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应尽量明确病原菌(涂片或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或调整抗生素。

③对有适应证的病人,抗生素应用中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半衰期长短等,选择适当用法,确定足够剂量和恰当疗程,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复发。

此外注意不滥用抗生素作预防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局部用药。

④要防止严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双重感染问题。

应用青霉素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作皮肤试验,用氯霉素时应勤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应经常查尿常规和听力等。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儿科是医学中专门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科室。

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生理构成与成人不同,他们容易患上一些特定的常见疾病。

本文将重点介绍儿科常见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常见的儿童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

其常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治疗方面,可以通过休息、温暖衣物、多饮水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不建议滥用。

二、腹泻腹泻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常由消化道感染、食物过敏、肠道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稀溏或呈水样,伴随腹胀、腹痛等。

治疗上,应保持水分摄入,适当调整饮食,避免高纤维和油腻食物。

三、中耳炎中耳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于1-3岁的儿童。

症状包括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

治疗方面,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退烧药和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

对于复发性中耳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肺炎肺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症状包括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

治疗上,需根据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同时休息、补充充足的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五、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由于空气中的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引起的鼻部炎症。

症状包括频繁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液等。

治疗上,可使用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避免过敏原接触,营造洁净的室内环境。

六、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和咳嗽。

治疗上,应注意避免诱发因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定期复查,加强身体锻炼。

七、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

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八、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症状为均匀分布的红疹和水疱,伴有发热、瘙痒等。

儿科用药

儿科用药


三、儿童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补充

缺钙的危害:
严重缺钙会导致多种疾病和明显的身体变化,如夜间多汗、
啼哭、白天烦躁好动、厌食和偏食、个头偏矮小、出牙迟、 学步晚、O型腿、胸骨疼痛等,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补钙剂量: 0~6个月400 mg 6 个月~2 岁为600 mg
3~9 岁为800 mg
儿童感冒的合理用药
以安全为主、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对症和对因治疗。
药物治疗
西药: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小儿酚氨咖敏颗粒、小 儿伪麻美芬滴剂、复方桔梗麻黄碱糖浆(Ⅱ)、复方锌布颗粒等。 中成药:小儿感冒颗粒、小儿解感颗粒、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感冒解毒颗 粒、安儿宁颗粒、柴黄颗粒等。 止咳化痰或干咳:小儿止咳糖浆、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氢溴酸右 美沙芬糖浆 、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肺宁颗粒、小儿麻甘颗粒、小儿化 痰止咳颗粒、小儿白贝止咳糖浆等。 中成药消炎抗病毒:板蓝根糖浆(颗粒)、抗病毒口服液、复方鱼腥草颗 粒(糖浆)、小儿清咽颗粒、小儿咽扁颗粒等。
二、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
消化不良 概述: 小儿的消化不良是一种慢性的消化、代谢功能紊乱,多见于1-5岁,中医 中称疳积,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厌食、面黄发枯、大便不调等,轻者表现 为厌食消瘦,重者表现为其他脏器的损害,继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诱因: 1、饮食不当。小儿脾胃未发育完全,对辛辣、刺激、脂肪糖分粗纤维等 含量高的食物不能全部消化。饮食过多或不及也会导致消化不良。 2、外界环境影响。如高温、寒冷等。 3、其他疾病因素,如发热、炎症等。
注意: 1、洛哌丁胺2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2、氟喹诺酮药物如诺氟沙星禁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儿童。 3、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等主要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或由寒冷和 各种刺激引起的激惹性腹泻。不宜与抗感染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合用,可在腹 泻后期使用以调节肠道菌群。 4、补锌的意义:儿童在腹泻发生时应及早补锌,因为补锌可有利于缩短腹 泻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以后2—3个月发生腹泻。 5、小儿腹泻发生时应给予足够的液体,以防止脱水,母乳喂养的幼儿应增 加喂养次数和时间。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中医儿科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来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一门医学专业。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可服用草果薏苡仁汤。

草果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作用,薏苡仁则可清热降火。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服用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具有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用于症状轻微的风热感冒。

二、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喘和咳嗽。

中医认为,哮喘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哮喘可采用桑菊石膏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辛夷细辛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温肺祛寒、行气止咳的功效。

三、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与脾胃湿热、寒湿积聚等因素有关。

治疗腹泻常用橘红承气汤,该方药有止泻、清热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千金泻心汤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利水泻火、消炎的功效。

四、儿童湿疹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热郁结、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湿疹可采用黄连阿胶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

五、儿童多动症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等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与心肝失调、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多动症可使用益气安神丸,该方药有安抚心神、镇静神经的作用。

另外,还可采用赖氏五子衍宝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益气养血、安抚肝阳的功效。

总结起来,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注重调理整体,通过中药的运用来达到平衡人体内部环境的目的。

然而,治疗儿童疾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进行治疗。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

儿科常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呼吸系统继续教育儿科常用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使用是指根据儿童的病情和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儿科中成药及其合理使用方法:1. 银翘解毒颗粒: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等症状。

儿童常见的感冒症状多为风热病邪,该药可以清热解毒、解表散寒。

2.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适用于小儿咳嗽、哮喘等症状。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平喘宣肺的作用,可用于清肺热引起的各种咳嗽、喘息症状。

3. 小儿清肺散:适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症状。

该药可以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对于清肺热、化痰散结的咳嗽症状有效。

4.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小儿慢性咳嗽、痰多等症状。

该药具有滋阴补肺、化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痰多等情况。

5. 清喉片:适用于小儿喉炎、声音嘶哑等症状。

该药可以清热解毒、润喉止咳,有助于缓解喉部炎症引起的不适。

在儿科中成药的使用中,应根据儿童的病情特点和药物的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用法使用。

在使用中成药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年龄和体重的考虑: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是影响药物剂量的重要因素,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体重来确定药物的剂量。

2.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些中成药可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消化道不适等,应密切观察儿童的用药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

3. 配合其他治疗方法:中成药并不是唯一的治疗手段,对于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应结合其他治疗措施,如抗生素、支持治疗等。

总之,儿科常用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合理使用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剂量和不良反应的监测,配合其他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小儿感冒
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
小儿咳嗽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
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
小儿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小儿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小儿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
小儿厌食
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
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
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
一、感冒
冬末秋初,气温波动幅度比较大,幼儿要是没有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很容易着凉,最终出现感冒问题。

面对感冒症状,我们还是需
要更好的预防。

春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孩子引发感冒问题,会出
现鼻塞,流鼻涕以及咳嗽等问题。

要是情况严重,容易出现发烧的
症状。

预防方法:想要预防春节感冒问题,我们要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预防被传染到流行性感冒病毒。

孩子为孩子穿好
衣服,防止宝宝着凉。

孩子们也要多加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
的抵抗能力。

护理方法:
1.多休息。

孩子感冒之后,想要更好的恢复好的身体状况,还是要多加休息,保证睡眠时间,让孩子免疫系统更好的对抗病毒。

2.多喝水。

一旦出现感冒,孩子一旦感冒,我们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喝水能够促进身体的代谢能力,多喝水温,缓解孩子由于发热引
发的水分流失问题。

3.保暖。

孩子感冒之后,我们也要做好孩子的保暖工作,多穿衣服。

4.饮食合理。

在饮食方面,饮食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建议在孩子感冒期间,为其准备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

比如为孩子准
备流食。

要记住为孩子准备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能够提高孩子自身
的抵抗能力。

二、肺炎
春季期间,孩子也容易出现肺炎问题。

肺炎一般由于感冒引发的。

孩子患有肺炎阶段,容易出现呼吸急促以及吃力的情况。

预防方法:在护理孩子方面,我们建议家长们要看好孩子,尽量不要让孩子和感冒患者接触,要保持室内通风,要是有必要,还是
注射肺炎的预防针。

护理方法:肺炎很可能会引起发烧。

孩子遇到肺炎问题,还是要做好退烧的护理。

一般选择物理退烧对于孩子身体健康影响比较少。

孩子服用药物之后,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多喝水,调整孩子的睡眠姿势,保证孩子在睡眠状态下也能够呼吸顺畅。

猜你感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