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儿科常见疾病及用药
儿科常见疾病的用药处方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由于⼩⼉的⽣理病理特点,尤显使⼉科望诊重要性。
现在就跟着店铺⼀起来了解⼀下⼉科常见疾病的⽤药处⽅吧。
⼉科常见疾病的⽤药处⽅ ⼩⼉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散、⼩⼉腹泻贴 联合⽤药⽅案⼀:蒙脱⽯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药⽅案⼆:蒙脱⽯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反酸)、嗳⽓等。
常有没胃⼝、肚⼦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化积⼝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药⽅案⼀:健⼉消⾷⼝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药⽅案⼆:⼩⼉七星茶+健胃消⾷⽚+葡萄糖酸锌⼝服液 ⼩⼉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次,⽆规律性,粪质⼲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七星茶、⾦银花露 联合⽤药⽅案⼀:⼩⼉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药⽅案⼆:四磨汤+乳酸菌素⽚+开露塞 ⼩⼉厌⾷ 典型症状:呕吐、⾷欲不振 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锌铁钙颗粒 联合⽤药⽅案⼀:葡萄糖酸锌⼝服液+健胃消⾷⽚+⼉童鱼油 联合⽤药⽅案⼆: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服液+成长快乐 宝宝多动症的三⼤特征 注意⼒不⾜过动症简称“过动症”,⼀般称患过动症的⼉童为“过动⼉”。
⾃1980年,美国精神医学会提出过动症的诊断准则之后,⼤家对过动症的诊断有了⽐较明确的操作定义,但和欧洲对过动症的看法有所不同。
虽然欧美的诊断标准的认定宽严不⼀,但皆同意过动症包含三个主要⾯向,即活动度过⾼、注意⼒差和冲动控制差。
活动度过⾼表现出来的⾏为很多,譬如坐着时⼿脚忸怩动个不停;在课堂上随便离开座位;明显和情境不适切的跑跳、爬上爬下;⽆法安静地玩耍,话特别多;感觉上就像装了马达般地动个不⽌,停不下来。
在注意⼒⽅⾯,从选择注意的事项、抑制不相⼲的刺激、注意⼒的持续和抑制分⼼等等,都可能出现缺损。
表现出来则是⽆法注意该注意的细节;常粗⼼犯错;做功课或游戏时亦⽆法持久专注;与⼈谈话时常⽆法专⼼聆听;常⽆法遵守规定或按时完成作业;会逃避需要专⼼的⼯作;会健忘或常掉东掉西;常会因外来的刺激⽽分⼼。
儿童用药目录

儿童用药目录一、前言二、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2.1 上呼吸道感染2.1.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2.1.2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2.1.3 咽炎2.1.4 扁桃体炎2.1.5 鼻窦炎2.1.6 喉炎2.1.7 诊疗要点2.1.8 常用药物推荐2.2 肺炎2.2.1 病毒性肺炎2.2.2 细菌性肺炎2.2.3 诊疗要点2.2.4 常用药物推荐2.3 腹泻2.3.1 病毒性腹泻 2.3.2 细菌性腹泻 2.3.3 诊疗要点2.3.4 常用药物推荐 2.4 发热2.4.1 病毒性发热 2.4.2 细菌性发热 2.4.3 诊疗要点2.4.4 常用药物推荐 2.5 儿童常见皮肤病 2.5.1 湿疹2.5.2 疱疹2.5.3 汗疱2.5.4 神经性皮炎 2.5.5 诊疗要点2.5.6 常用药物推荐三、关于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3.1 安全性3.2 剂型选择3.3 用药途径3.4 用药剂量3.5 用药时间3.6 药物相互作用四、结语一、前言儿童用药是儿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童疾病的增多和多样化,合理用药变得尤为重要。
本目录旨在为医生和家长提供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儿童用药管理。
二、常见儿童疾病及用药指南2.1 上呼吸道感染2.1.1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症状包括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热等。
针对不同的症状,可以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1.2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应注意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2.1.3 咽炎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可根据症状选择合适的局部治疗药物,如含漱液或喷雾剂。
2.1.4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咽痛、发热、吞咽困难等。
在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剂量和疗程的控制。
2.1.5 鼻窦炎鼻窦炎是儿童常见的鼻腔感染,可以选用鼻腔冲洗剂或抗生素进行治疗。
儿科常见病毒性疾病及抗病毒药物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奥司他韦(达菲)(Oseltamivir ):第二种 防治流感的NA抑制剂,抗病毒活性比扎那米 伟高。可以抑制病毒扩散、降低病毒滴度、 明显缓解流感症状、缩短病程并能降低炎性 细胞因子的水平。 用法及用量:每次口服75mg,一日两次, 连服5天。预防用药,每日口服75mg,连用5 天以上。
RSV感染的治疗
1 三氮唑核苷: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抗RSV药物。
以20-60mg/ml雾化间断吸入,4-18小时/天, 疗程3-7天,可缓解症状。
2 人源RSV单克隆抗体(Palivizumab):能中 和病毒表面F糖蛋白,阻止病毒融入细胞。 15mg/kg/月,连用5次,作为预防用药,可降 低病毒效价并明显降低RSV感染率及住院率, 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膦甲酸钠:抑制病毒DNA聚合酶,对疱疹病毒I, II型、CMV、乙肝病毒、EB病毒有效。
金刚烷胺:抗甲型流感病毒表面M2受体蛋白, 阻止病毒颗粒进入细胞并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间转 移,兼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 制作用。
扎那米韦、奥司他韦: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 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扎那米伟(ZANAMIVIR):是第一个批准上 市的NA 抑制剂,1999年由葛兰素公司推向市 场,商品名为Relenza。用于甲、乙型流感的 预防和治疗。该药不但能有效的抑制流感病 毒的复制和传播,迅速缓解感冒症状,还具 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毒副作用小。 扎那米伟口服吸收差,因此只能局部给 药。途径为鼻腔滴液或口腔吸入,每次吸入 5mg,每日两次,间隔12小时给予,连用5天。
2 抗RNA病毒:甲红硫脲、吗啉胍。
3 广谱抗(RNA、DNA)病毒药:三氮唑核苷
抗病毒药物的作用机理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方案大全

儿童常见病的用药方案大全孩子生病是家属最担心的事,这篇用药的文章是儿科常见病的联合用药,供大家参考。
一、发烧发烧是抵抗病菌的措施。
因为受到病菌入侵的时候,人体就会调动免疫系统来抵抗。
此时,会刺激大脑,升高体温,使免疫力有利于抵抗病菌。
好像集中优势兵力抵抗敌军的入侵。
所以,适当的发烧对身体是有益的。
38.5℃以下的发烧,精神状况良好,一般不需要任何的药物治疗,只需要多饮水,密切观察体温。
38.5℃以下的发烧,精神状况差,或者38.5℃以上发烧,无论精神状况是否好,都可以选择退烧药,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美林)。
退烧不是为了一下子降低体温,而是为了精神状况良好。
不可以同时服用两种或者多种退烧药。
外用:退热帖、退热栓可以辅助性退烧,中、高度发烧可以使用。
酒精擦浴不推荐使用,高烧可以服药和联合外用退热贴。
对于轻、中度发烧,服用退烧药可以退烧,对于高度发烧,服用退烧药和外用退热贴相结合,一般可以退烧。
如果经过处理后末退烧,就要去医院处理。
二、感冒、咳嗽感冒大部分由病毒引起的,表现为发热、头痛、咳嗽、头晕、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喉咙痛等等。
抗生素只是对细治疗菌感染才有效,对治疗病毒感染是无明显的疗效。
对于一般的感冒,只需要多饮水,适当的锻炼运动,大约5~10天内会逐渐康复的。
中、重度感冒,可以选择药物治疗:利巴韦林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
有细菌的感染要加服抗生素,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止咳糖浆或者用头孢类联合用药。
对于青霉素、头孢类有过敏者,可以用猴耳环消炎颗粒联合用药。
中成药猴耳环消炎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
无任何的副作用。
有一些药剂学的资料曾经写有:利巴韦林不具备抗病毒。
其实,利巴韦林对于病毒的早期是有一定的疗效。
对于鼻塞的儿童,可以选用辅舒良滴鼻液。
此外,用热开水的蒸气喷鼻可以缓解鼻塞。
这里提一下,因为任何的疾病从药物治疗到康复都要一段时间,就算合理用药,轻度也要2、3天,中、重度也要5~10天。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小儿感冒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小儿咳嗽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小儿腹泻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小儿消化不良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
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小儿便秘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小儿厌食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一、感冒冬末秋初,气温波动幅度比较大,幼儿要是没有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很容易着凉,最终出现感冒问题。
面对感冒症状,我们还是需要更好的预防。
春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孩子引发感冒问题,会出现鼻塞,流鼻涕以及咳嗽等问题。
要是情况严重,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
小儿常见病及用药指导

小儿处于生理和代谢过程迅速变化的阶段,对药物具有特殊的反应,小儿发育可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出生28天内为新生儿期,出生后一个月至一岁为婴儿期,三至十二岁为儿童期。
以下是儿童常见病症及其用药和注意事项:一、感冒1.诊断要点:感冒又称上感,90%由病毒感染引起,即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主要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咽部不适,并伴有咳嗽发热。
一般轻症感冒在三至四天内即可自愈,重症感冒有时高烧可达数天。
2.治疗:(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
(2)局部治疗:如,高热用降温贴。
(3)药疗:退热栓。
3.病因:(1)病原体主要侵犯鼻、咽、扁桃体及喉部而引起炎症。
生物学方面:细菌感染白细胞增多。
(2)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低下。
(3)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时常忧虑。
(4)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寒冷刺激。
(5)受凉、淋雨。
(6)社会环境因素:公共集会增多,病毒感染易流行。
4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明显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眼结膜充血,而鼻咽部症状轻。
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区别:普通感冒30%~50%是由鼻病毒引起的,任何季节都可以发病,特点是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特点是具有流行性,流感的发病季节多在晚秋和冬天,流感的症状非常典型,一发病即出现高烧,常达39℃以上,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乏力;而普通感冒则鼻塞流涕明显,也可发烧,但体温不会太高,头痛、咽痛、咳嗽比较轻微。
(2)某些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脊髓灰质炎、流脑、多以实验室检查确认。
5、并发症:(1)多为继发性细菌感染所致:急性中耳炎、鼻窦炎、气管—支气管炎、肺炎。
(2)病毒感染:心肌炎。
(3)链球菌感染:急性肾炎、风湿热。
感冒分为风寒(伤风流清涕),风热(浊涕),暑湿(胃肠感冒)。
常用药品分为西药和中药两种。
(一)西药1、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儿科常用药物指南

儿科常用药物指南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儿科领域的药物治疗也越来越成熟。
而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各种药物的使用和应用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由于儿童的生理特点和机体构成的不同,儿科药物的使用也具有相应的特殊性。
为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儿科常用药物的相关知识。
1. 发烧药发烧是儿童常见的症状之一,药物治疗是控制体温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吲哚美辛。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最常用的药物,适用于婴幼儿和儿童。
布洛芬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但有肾损害风险。
吲哚美辛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但有引起哮喘等不良反应的风险。
2. 抗生素儿童常见的细菌感染包括扁桃体炎、中耳炎、肺炎等。
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这些感染,但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中,青霉素是治疗儿科感染的首选。
头孢菌素适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儿。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适用于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
3. 呼吸道药物哮喘和支气管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药物治疗是控制症状的主要手段。
常用的药物包括: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和类固醇。
其中,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急性哮喘或支气管痉挛。
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适用于慢性哮喘或支气管炎。
类固醇适用于控制儿童嚼烟味。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的药物,比如抗组胺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等。
4. 抗过敏药物过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儿童也不例外。
抗过敏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过敏反应。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肾上腺素和松果体激素。
其中,抗组胺药是控制过敏反应的主要药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疾病。
肾上腺素和松果体激素适用于严重的过敏反应或症状。
总的来说,儿科药物的使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了解患儿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并根据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症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

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与治疗方法中医儿科是指运用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来预防、诊断和治疗儿童常见疾病的一门医学专业。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未病”,通过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儿科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儿童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发热等症状。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对于风寒感冒,可服用草果薏苡仁汤。
草果具有发散风寒、解表的作用,薏苡仁则可清热降火。
对于风热感冒,可以服用连翘败毒散。
连翘败毒散具有清热解毒、解表的功效,适用于症状轻微的风热感冒。
二、儿童哮喘哮喘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喘和咳嗽。
中医认为,哮喘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哮喘可采用桑菊石膏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辛夷细辛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温肺祛寒、行气止咳的功效。
三、儿童腹泻腹泻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表现为大便稀水、频繁排便等症状。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与脾胃湿热、寒湿积聚等因素有关。
治疗腹泻常用橘红承气汤,该方药有止泻、清热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千金泻心汤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利水泻火、消炎的功效。
四、儿童湿疹湿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婴幼儿。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体内湿热郁结、脾胃功能失调有关。
治疗湿疹可采用黄连阿胶汤,该方药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作用。
另外,还可使用玉屏风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痒的功效。
五、儿童多动症多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疾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等症状。
中医认为多动症主要与心肝失调、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治疗多动症可使用益气安神丸,该方药有安抚心神、镇静神经的作用。
另外,还可采用赖氏五子衍宝散进行治疗,该方药具有益气养血、安抚肝阳的功效。
总结起来,中医儿科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注重调理整体,通过中药的运用来达到平衡人体内部环境的目的。
然而,治疗儿童疾病仍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