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合集下载

地球概论-第8节-四季和五带

地球概论-第8节-四季和五带

34′
图4--14 大气折光有“抬升”天体的作用
五、 晨昏蒙影
P105 概念:
1、按晨光始和昏影终的太阳“低度”标准分三级: ⑴、民用:6;⑵、航海:12;⑶、天文:18。 2、纬度愈高,持续时间愈长 3、高纬度(高于48.5 即:66.5°-18°)夏至日,昏影未终,晨光已始,叫“白夜”
3、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按“五· 一”节的昼长,将下 列各地排列次序(从长到短): 北京(40°N)、上海(31°N)、哈尔滨(45°N)、新 加坡(1°N)、雅加达(1°S)、墨尔本(37°S)和开普敦 (34°S)。 答:哈尔滨-北京-上海-新加坡-雅加达-开普敦-墨尔 本 4、根据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把各月1日按北京的昼长排列 序次(从长到短):1/1,1/2,……1/12。 答: 1/7,1/6,1/8,1/5,1/9,1/4,1/10,1/3,1/11,1/2, 1/12,1/1。(7、6、8、5、9、4、10、3、11、2、12、1月)
H = ( 90 + ) -
( 90 + )为赤道上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其他各地 随纬度递减,是对( 90 + )的纬度订正。
太阳高度变化:北回归线北,南回归线南,回归线间,二 至二分
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P110
H = ( 90 - ) + ( 90 - )
半昼弧公式
地平圈分太阳周日圈(赤纬圈)为昼弧和夜弧两部分。 cost=-tg· tg (半昼弧公式)
(式中的和皆以北半球为正,南半球为负)此公式表明, 决定昼夜长短有两个因素: 当地地理纬度和当时的太阳赤纬(即太阳直射点纬度)。 前者是空间因素,即地理因素;后者是时间因素,即季节因素。

地球公转造成的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造成的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造成的四季更替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相互配合,形成了昼夜和四季的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导致了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温度差异。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它的离心率为0.0167。

这意味着地球在不同的季节里,与太阳的距离是有所变化的。

在地球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它所接收到的太阳光线会更加强烈,这就是夏季的原因。

而在地球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它所接收到的太阳光线会更加微弱,这就是冬季的原因。

此外,地球的自转也对季节的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是23.5度,这意味着地球的赤道和两极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当地球公转时,太阳的光线会以不同的角度照射到地球的不同地区,造成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和温度的差异。

这也是为什么在赤道地区气温比较高,而在两极地区则比较寒冷的原因。

总之,地球公转是造成四季更替的主要原因。

而地球自转的倾斜角度和公转轨道的差异,也是导致不同季节气候和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这种变化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平衡和多样性,让地球上的生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 1 -。

小学科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小学科学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模拟实验:
在地球仪上垂直竖一根标杆,放一盏灯当作太阳, 让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在A(春分)、B(夏至)、C(秋分)、 D(东至)四个方位分别测量标杆影子的长短。
B
C
A
D
1.研讨:在A、B、C、D四个方位测量的结果 能不能判断地球所在的季节?
1.讨论:如果地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光照射的情况会 发生什么变化?地球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 么不同?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什么季节?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而是垂直的,地球上还有四季吗?
;/ 炒股配资 ;
吧,都一样.“哦?几个太多了吧?你们有她の帐号吗?我给她发个红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她如今不太敢接受别人の馈赠.“直接发给德力,是他买の单.”买单就是给钱了,一颗心安然落下.陆羽舒坦了,这年代做人直接一些为好.而柏少华の目光分别在她和旁边两只大狼狗身上溜了 一圈,“一起走走?它们想必会喜欢.”陆羽低头看看小寿小全,果然,两只汪眼巴巴地看着菜地里の小猫玩捉迷藏,有着说不出の渴望与羡慕.确实好久没带它们出门遛达,“那行,我回屋取狗带很快就出来.”吆喝两只汪跟自己进屋,免得她不在害得旁人出意外.柏少华在外边等了没多久,陆羽 出来了,手里不但牵着两只狗,怀里还抱着一只大橘猫,顺手关上院门.“它也去?”他看了小吉一眼.“是呀,让它一只猫呆在家里蛮可怜の,索性一起出来走走.机会难得,我就今天有些空,明天开始又有得忙.”柏少华瞥了小吉一眼,依稀仿佛看见它那看智.障の眼神,无语一阵,朝她伸出手 来.“我帮你牵狗.”陆羽愣了下,随即忙道谢把狗带给他.她怀里抱着一只貌似没睡醒の大肥猫,手里还要牵着两条狗确实有点不便,他肯帮忙,她简直是求之不得.“这几天你去哪儿了?白姨敲你家の门很久里边一直没人应.”有时候敲门声吵得他心境烦躁.“没去哪儿,在一个小黑屋软件里 码字,码不够数字

四季的成因

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的解释
【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 形成四季交替?
【地球公转四季成因动画】
三、四季的解释
作业:课后收集关于地球运动和四季 成因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资料上 的说法。
二、四季的形成
【观察出来】图中同一地点在不同公转位置时的光照角度情况。
二、四季的成因
根据实验得知,一年中夏季杆影最短, 阳光直射;冬季杆影最长,阳光斜射。 阳光有规律的直射斜射某一区域。因 为阳光的直射或斜射就导致了不同地 区不同季节的气温不同。
【分析 出来】 光照角 度的变 化的规 律。
二、四季的成因
讨论: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 看到这样的现象吗?地球上还有四 季吗?
二、四季的成因 (如果地轴是垂直的,那么地球上任意一片
地区,在一年中的某一时刻受阳光照射的角 度永远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一年中的同一时 刻这片地区的杆影长度不变,就不会产生四 季变化。)
二、四季的成因
思考:请同学们想一想,通过上面的 实验,一年中地球上同一个地方被阳 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地球 上不同地区被阳光照射的情况有什么 不同?
在教室中间放一盏灯当作太阳在太阳四周即地球的公转轨道上以逆时针方向设abcd四个点放四只地球仪分别在四只地球仪北半球中国地区的同一位置上垂直竖一根标杆材质高度一样让四只地球仪上的标杆正对着太阳保持阳光直射表示正午时刻在教室北墙上方贴一颗星星作为北极星四只地球仪的地轴北端必须指向北极星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一、模拟实验
。小结:由于四季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同一个
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就不一样。影子长,阳 光照射角度较小,气温较低,则是冬季;影子短, 阳光照射角度较大,气温较高,就处于夏季;影 子长短适中,阳光照射角度适中,气温也适中, 则处于春季和秋季。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季的形成》课件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四季的形成》课件

新知讲解
拓展与应用:二十四节气
十四节气是我们的祖先根据昼夜的长短、正午的影长等变化,在一年当 中定出的24个时间点。这些时间点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有关。
新知讲解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写了一首《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新知讲解
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还发现农事活动与节气之间的密切关系,留下 了许多广为流传的农事谚语,对于我国的农事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2.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地轴转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当地球公转到不同位置时,地轴的倾斜角度也不同 B.地球绕地轴转动,地轴始终是竖直的 C.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地球上才有四季
课堂练习
3.我国古人在研究四季变化时,发现每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短的 季节是( B )
A.春季和秋季 B.夏季 C.冬季 4.下列名称中,不是二十四节气的是( C )
A.清明 B.冬至 C.春节 5.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主要与( B )有关。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化 B.地球上同一地点,阳光照射的角度变化 C.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课堂练习
1.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 √) 2.地球上的四季变化与地球自转有关。(✘) 3.地球绕太阳转一周大约是一年。(√ ) 4.地轴是倾斜的,指向始终不变。(√ ) 5.物体的温度与太阳的照射角度有关。(√ )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新知讲解
单元小结
◆昼夜交替的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 ◆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沿着自西向东 的方向进行的; ◆日出时间不同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四季的变化是地轴倾斜的地球围绕太阳 公转产生的。

季节判断

季节判断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候变化信息提取
9、根据气压带、风带移动特点判断季节 判断依据: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判断方法:如赤道低气压带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或副极地 低气压带北移至北极圈内,可以判断北半球为夏季。 例如:若此图所表示的区 域正值7月份,此图阴影所 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D.盛行西风带
24时 时 24时 时 白昼 昏 线 0时 时 黑 夜 15时 时 12时 时 9时 时
24时 时 6月22日北半球夏至日阳光照射图黑夜分布 月 日北半球夏至日阳光照射图黑夜分布
12月22日北半球冬至阳光照射图夜长分布 月 日北半球冬至阳光照射图夜长分布
三、来自天文信息的提取
6、根据日出日落的方向判断季节 判断方法: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落下,且日出、日落 时太阳光线与纬线的夹角接近23º26ˊ时,为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为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且日 出、日落时太阳光线与纬线的夹角接近23º26ˊ时,为北半 球的冬季,南半球则为夏季。
17、根据中国近海的洋流图判断季节 夏季,台湾暖流沿着台湾东西两岸北上,然后再折向东北流去, 势力很大,加上东南季风的影响,整个中国沿海都受暖流控制。 朝鲜西部暖流可深入渤海;冬季,强大的冬季风把台湾暖流吹 离了中国海岸,其中心位置明显东移,中国沿岸南下寒流盛行, 在冬季风的影响下,直抵中南半岛的东南部。表示夏季洋流形 势的是甲图,表示冬季洋流形势的是乙图。
五、其它现象信息提取
18、根据雪线、天山牧场来判断 雪线是高山上积雪、冰川分布的下限。夏季温度较高,海 拔较低处的冰雪消融,雪线偏高,冬季雪线偏低。冬季天山牧 场山麓放牧;夏季天山牧场山腰放牧。 19、根据极地科考最佳时间判断 北极科考最佳时间是北半球夏季,南极科考最佳季节是北 半球的冬季。 20、根据黄淮海平原盐分在土壤中的运动规律 夏季淋盐,春秋返盐,冬季相对稳定。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四季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为什么会出现四季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四季形成的原因,来欣赏一下吧。

四季形成的原因四季的形成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

地球一直不断自西向东自转,与此同时又绕太阳公转。

而地球公转的轨道又是一个椭圆的形状,太阳始终位于一个焦点上。

地球在不断公转的过程中,地轴与公转轨道始终会保持66°34′的交角,即地球始终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因为地球公转的原因,致使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发生变化。

到了每年6月22日前后,地球就是位于远日点。

太阳会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与此同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最高,白昼最长,而且气候也炎热,属于北半球的夏季,但南半球正处于寒冷的冬季。

此后因为继续在公转轨道上不停运行,太阳的直射点便会南移。

到了9月23日左右,太阳就会直射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现在南半球以及北半球得到的太阳热量都相等,昼夜平分,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地球继续不断运转,到12月22日左右,地球开始位于近日点,太阳便直射南回归线。

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而此时北半球得到的热量为最少,且白昼时间最短,气候也相当寒冷,是北半球的冬季。

南半球刚好是夏季。

太阳直射点北返以后,在3月21日左右,太阳再次直接射向赤道,这一天就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这个时候,是北半球的春季,而南半球却是秋季。

地球像这样以一年为周期绕太阳不停运转,从而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四季变化规律从春分经夏至到秋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在此期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处于极昼,南极处于极夜; 北回归线以北的太阳高度始终大于平均值,南回归线以南则小于平均值。

北回归线以北太阳升起于东北方的地平圈上,降落于西北方的地平圈上。

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升起于正东方,降落于正西方。

从秋分经冬至到春分,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半球处于夏半年。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doc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doc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对于一年四季的形成相信你也是有很多疑问。

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

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区域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区域太阳总是近乎直射,故一年中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均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气温较高,一年中变化不大,该区域称为热带。

热带区域,没有四季的变化,均为夏季。

通常指的一年四季,主要表现在温带,也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到南极圈和北极圈之间的区域。

南极圈指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时,太阳所能照亮的最南纬度线,即南纬6634(纬度与回归线的纬度互余)。

同样,北极圈处于北纬6634。

两极圈内,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现象。

显然,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反之,南半球为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表面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与太阳的入射角(光线与地球表面法线的夹角)之间的关系为:E cos。

一年四季的简述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

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夏天,天气炎热,水果成熟;秋天,气温转凉,农作物成熟;冬天,天气寒冷,有时会下雪。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四折:"俺这出家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好是快活也呵!" 张振金《五峰如指翠相连》:"﹝五指山﹞除了雨水的多寡之外,一年四季都春深似海。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四季的成因课件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四季的成因课件
四季的形成与地轴的倾斜有关。
得出结论
地球在不停地围绕着太阳公转。由于地轴倾斜,在地 球公转一圈的过程中,每天正午时地面上的物体影长 会不断变化(也就是阳光照射角度在不断变化),气 温也随着不断变化。冬季物体影长长,气温低;夏季 物体影长短,气温高;春秋两季气温适中,从而形成 四季交替的现象。
实验探究
咦?正午时刻 的影长怎么一 直没有变化?
这是怎么回 事?我们查查 资料吧。
搜集证据
倾斜的地轴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也在不停地自转。不 过,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垂直于公转轨道平 面的,而是有着约24°的倾斜角。也就是说 ,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着 ,就像一直斜着身子在旋转。
搜集证据 地球公转与四季的形成示意图
得出结论
实验发现: A、C点长度基本一致,较长;B点
长度最短;D点长度最长。 如果地轴不倾斜,地球仪上杆影的长
度将不会有变化。
得出结论
同一地区,夏季杆影短,阳光直射;冬季杆影变长 ,阳光斜射。因为阳光的直射与斜射造成了地球上 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得出结论
如果地轴不是倾斜的,还能看到这样的现象吗?
如果和地球公转有 关的话,地球公转 到夏天的位置时 ……
搜集证据
地球的公转,指地球 围绕太阳运转 ,地球 公转一圈是一年。
实验探究 四季的成因实验方案
地球模型 手电筒
大头针
尺子
实验探究 四季的成因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1.在北半球的一点垂直于球面插 一根长约2厘米的标杆,代表我们 在地球上的位置。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模 型。手持地球模型的自转轴,使 其边自转边围绕“太阳”公转, 观察并测量地球模型公转到不同 位置时标杆在正午时刻的影长。

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多数人对四季的形成有一定的认识,它不仅仅受地球自转和公转等造成的太阳光照强度、温度、是昼夜时长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而变化的。

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自转地球是一个椭圆形轨道运动的物体,公转周期为365.24日,它在其轨道上朝着同一方向又以一定的周期运动,这就是地球自转。

自转是地球四季形成的主要原因,当地球自转一圈时,就是一个季节变化的周期,这就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更替出现的根源。

2、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它的公转轨道恰好在银河系的轴上,由于地球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形,所以地球每绕一圈的系统角度不同,也就形成了夏秋冬春四季的更替。

二、太阳光在四季中的变化太阳光是四季形成的重要因素。

太阳光往返于赤道附近时,南北半球接收到太阳光的强弱不同,就会构成夏季、秋季、冬季、春季的节律更替出现。

1、夏季太阳直射角最大,强度最高,使南北半球的室外温度相差显著,使南半球较热,这就成了夏季。

2、秋季太阳直射角越来越小,但依然照射力足够强,温差较小,这时,南北半球的温度都出现了较大的幅度降低,这就是秋季。

3、冬季太阳直射角最小,强度最弱,使南北半球几乎同时降温,使南北半球整体温度降至最低,这就是冬季。

4、春季太阳直射角开始增大,强度也日益增加,温度也跟着逐步升高,这就是春季。

三、昼夜时长变化另外,在昼夜时长变化也对四季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搭配,使不同地球位置处的昼夜时长存在北半球白昼时间比南半球长的情况,这样就构成了冬季天长夜短,夏季相反,白昼时间南半球长的情况。

四、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四季的形成,不仅受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太阳的直射角和强度,还与昼夜时长存在多重因素影响。

夏秋冬春四季的出现正是这些自然规律的发挥,使大自然有序运行,令世界发现奇妙多样的精彩。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

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成因是什么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对于一年四季的形成相信你也是有很多疑问。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一年四季形成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年四季的形成原因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

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区域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区域太阳总是近乎直射,故一年中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均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气温较高,一年中变化不大,该区域称为热带。

热带区域,没有四季的变化,均为夏季。

通常指的一年四季,主要表现在温带,也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到南极圈和北极圈之间的区域。

南极圈指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时,太阳所能照亮的最南纬度线,即南纬66°34′(纬度与回归线的纬度互余)。

同样,北极圈处于北纬66°34′。

两极圈内,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现象。

显然,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反之,南半球为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地球表面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与太阳的入射角(光线与地球表面法线的夹角θ)之间的关系为:E ∝ cosθ。

一年四季的简述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个季节3个月。

春天,气温回暖、万物复苏;夏天,天气炎热,水果成熟;秋天,气温转凉,农作物成熟;冬天,天气寒冷,有时会下雪。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新教案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选自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第5课《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遵循“从现象到原理”的认知规律,在学生获取直观感性的材料,了解四季的变化后,本课引导学生来研究四季的形成。

设计了“指南车信箱科技史(日心说)”、“四季形成的原因”、“指南车信箱(四季的划分)”3个活动。

对于四季的成因是地球公转形成的宏观事实,由于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所以对四季成因的探究是教学中的难点,教材将四季成因中地球绕太阳公转这一事实用指南车信箱科技史及课文的形式告知给学生,把地轴倾斜方向不变这一四季形成的另一原因作为学生的探究重点,设计了一组对比模拟实验。

通过模拟实验、阅读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探究四季的形成原因,用发现式探究和接受式探究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问题让学生在获取一定事实的基础上,提出猜想,进行推测,然后利用资料和对比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得出结论后再进行知识记忆,认识四季的成因是地球公转形成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难以用几张图片或简略文字说明地理现象,地球的运动动情况学生是不容易认识的,借助模式2,即卫星收视教学系统,来演示地球的运动,通过课件中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直观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科学奥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分散了教学的重、难点。

二、整合思路为了解决教学中使阅读资料中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头脑中建构一个鲜活的地球运动世界,课中除了阅读、动手模拟等活动外,还采用了科学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形式。

提前制作了PPT课件,下载了关于地球公转的FLASH动画,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激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通过播放课件,利用视频、动画、音像等手段,将学生平日难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生动真实地再现突出重点和难点,使阅读资料中的文字变得直观生动,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秋来夏往,冬去春回,年复一年,四季永久如此循环着。

这种四季冷暖的周而复始是如何样形成的呢?
我们都有烤火取暖的体验。

当我们正对着炉火时,感受专门烤人;斜对着时,就不那么热了。

此外,注意观看的同学,会发觉如此一个现象:朝南的房间,冬天充满阳光,而夏天阳光却射不到室内。

这说明太阳的高度在变化:冬天低,阳光斜射;夏天高,阳光直射。

想想这些现象的道理,与天气冷暖变化联系起来,四季变化形成的缘故就不难明白得了。

太阳高度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

太阳高度什么缘故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呢?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就看起来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通过的路径长,日照时刻长,昼长夜短,必定气温高,这确实是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刻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阻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那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小学语文4.四季---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小学语文4.四季---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秋来夏往,冬去春回,年复一年,四季永远这样循环着。

这种四季冷暖的周而复始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都有烤火取暖的体验。

当我们正对着炉火时,感觉特别烤人;斜对着时,就不那么热了。

此外,注意观察的同学,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朝南的房间,冬天充满阳光,而夏天阳光却射不到室内。

这说明太阳的高度在变化:冬天低,阳光斜射;夏天高,阳光直射。

想想这些现象的道理,与天气冷暖变化联系起来,四季变化形成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太阳高度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

太阳高度为什么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呢?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就好像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径长,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必然气温高,这就是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小学语文4.四季---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小学语文4.四季---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四季是怎样形成的秋来夏往,冬去春回,年复一年,四季永远这样循环着。

这种四季冷暖的周而复始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都有烤火取暖的体验。

当我们正对着炉火时,感觉特别烤人;斜对着时,就不那么热了。

此外,注意观察的同学,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朝南的房间,冬天充满阳光,而夏天阳光却射不到室内。

这说明太阳的高度在变化:冬天低,阳光斜射;夏天高,阳光直射。

想想这些现象的道理,与天气冷暖变化联系起来,四季变化形成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太阳高度周期性的变化,造成周期性的直射和斜射。

太阳高度为什么会有周期性的变化呢?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轴始终与轨道面倾斜成66度33分的夹角。

由于地轴的倾斜,当地球处在轨道上不同位置时,地球表面不同地点的太阳高度是不同的。

太阳高度大的时候,太阳直射,热量集中,就好像正对着火炉一样;而且太阳在空中经过的路径长,日照时间长,昼长夜短,必然气温高,这就是夏季。

反之,太阳高度小时,阳光斜射地面,热量分散,相当于斜对着火炉;而且太阳在空中所经路径短,日照时间短,昼短夜长,气温则低;由冬季到夏季,太阳高度由低变高。

同样道理,太阳高度的变化影响着昼夜的长短和温度的高低,分别形成了秋季和春季。

由于地球永不停歇地侧着身子,围绕太阳这个大火炉运转,这种冷暖便不停地交替着,从而形成了寒来暑往的四季。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知识就是机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

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像“过眼云烟”。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

——爱因斯坦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方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研卷知古今;藏书教子孙。

——《对联集锦》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礼记》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来的光泽。

——泰戈尔你是一个积极向上,有自信心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季是怎能样形成的》说课稿单位:永和中心校姓名:贾德全《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说课稿永和中心学校贾德全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四季是怎样形成的》是湘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内容的第5个方面“地球与宇宙”而编排的。

本单元的任务是指导学生研究地球的运动以及因地球的运动而引发的自然现象和原理。

有三课是现象,有两课是原理。

这样编排可以使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观察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然后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从而知道昼夜交替和四季形成的原因。

同时了解人类探究地球运动的有关历史。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能用查阅资料与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探究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认真、仔细地观察,逐步养成注重事实的良好习惯。

3、科学知识(1)、了解“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的贡献。

(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公转。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

(三)、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四季的成因有两个,一个是地球的公转;另一个是地球公转的姿态。

由于第一个成因,教材用指南东信箱科技史及课文的形式已经告知给学生。

因此,引导学生探究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是四季的第二成因,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生四季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

知道春暖、夏热、秋凉、冬冷,有温差变化。

但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可能会有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

一是因为四季的形成是公转形成的客观事实,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很远;二是因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较弱。

好在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能根据现象提出问题,能针对问题展开猜想与假设。

有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

具备一定实验操作的基础。

因此,教师恰当的引导和适度的帮助,学生能够完成本课的探究活动。

三、说教法与手段科学课程标准强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因此本课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探究法。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获取事实——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寻找事物间的关系或变化规律——最后得出结论。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了实验操作更准确有效进行。

首先,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库和网络中的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扩充知识,也为学生提供直观的事实资料。

其次运用整体关注个别指导的方法,关注学生实验探究活动。

第三,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有汇报。

使得探究活动精确,有效达成。

四、说教学程序(一)、抓住主题,导入新课教学开始,引导学生重温本单元的主题曲,背诵小诗《地球》,引出哥白尼和日心说。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31页指南东信箱了解哥白尼对天文学的重大贡献。

接着播放一个短片,内容是“太空,太阳系,地球的运动”。

播放之后引导学生:第一、汇报遨游美丽太空的感受。

第二、谈一谈有哪些收获?第三:说一说想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是什么?当学生想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时,引出本课课题。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背诵开篇小诗,意在抓住主题。

播放短片,意图有三:一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是将课文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日心说”,什么是地球的公转,以及公转的周期,姿态。

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三是引出本课课题,也为探究活动提出问题——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是四季形成的原因吗?】(二)、大胆猜想、科学探究关于四季的第二成因是本课要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

1、首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

然后汇报、归纳。

可能有三种情况(用课件打出)。

一是:地轴不倾斜;二是地轴倾斜且方向不变;三是地轴倾斜但方向是变化的。

针对三种情况,引导学生参考教科书33、34页的内容,设计实验计划。

计划设计完后,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到前边进行交流,然后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向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2、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

填写实验报告。

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一个人控制手电筒模拟太阳光做水平转动。

四面4个学生充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点。

四角4个学生持地球仪分三种情况绕“太阳”公转。

每经过一个点时所有同学说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一名学生记录。

教师巡视,关注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方法是否规范、正确。

[设计意图:分工明确可以使实验探究活动更有序、精确。

]3、汇报实验结果。

实验结束后,每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边来交流各自的实验报告。

然后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分三种情况进行汇报,方式是:(1)学生汇报;(2)播放课件;(3)5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演示方法是:一名学生手持手电筒站在中间模拟太阳,另外四名学生分别站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点上。

让地球仪绕“太阳”公转。

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演示,一是让学生亲自感受地球公转的姿态以及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同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4、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实验结论。

对地球公转时的三种姿态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只有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时,太阳直射点才会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温带地区才有了春、夏、秋、冬四季变化。

(师板书四季的成因)(三)、拓展延伸,情感教育1、播放地球公转课件,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体会地球公转的动态全过程,理解四季形成的原因。

片刻后,教师提出:你又发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当学生想知道四季是怎样划分时,指名读34页指南东信箱,读后学生汇报,课件用表格的方式打出四季划分的三个标准,重点领会按气候划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四季形成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1、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

2、四季变化只在温带地区发生,赤道附近和极圈地区不会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3、极昼、极夜产生的原因】2、情感教育。

启发谈话,引出当令气候变暖有哪些危害这一环境问题。

引导学生为保护地球,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环保行动计划。

【设计意图: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气温变化是四季变化明显特征,关注气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四)、板书设计春地球公转夏地轴倾斜方向不变秋冬板书设计突出重点、清晰、直观、明了。

(五)、评价与总结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间评价、师生评价。

师总结。

五、教学效果与反思1、教学效果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制定书面计划的能力。

因此,本课教学将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

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为使教学有效达成,我做到了七个结合:(1)分组探究与集体总结相结合。

分组使学生全员参与;总结又面向全体。

(2)分工与合作相结合。

小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可以使探究活动更准确、周密;合作使实验操作更默契、协调。

(3)交流与汇报相结合。

交流可以互相补充;汇报可以统一。

(4)动脑与动手相结合。

动脑可以使实验思路清晰;动手可以使探究规范有序,从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5)课件演示与学生演示相结合。

课件演示可以使地球公转动态化;学生演示使地球公转轨迹直观化。

(6)观察与描述想结合。

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描述可以使探究具体化。

(7)整体关注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整体关注使教学面向全体;个别指导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2、教学反思本课在试讲时主要问题有:(1)超时长达10分钟。

经过反思,时间多在汇报上。

原先每个小组都要有两名学生汇报计划和报告,合计就是8人。

经过调整决定,每小组派一名学生到一起交流,然后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汇报。

这样汇报计划和报告的人数就减少到2人。

时间又缩短了5分钟,将这5分钟时间安排成学生到前边演示,使实验汇报具体化。

(2)学具小手电筒的光柱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或四个,在反映地球仪上太阳直射点时不准确。

用纸壳遮住其余的,只留一个发光点,这个问题解决了。

第小组试验计划研究问题:我们的猜想: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第小组试验报告实验记录:地轴不倾斜,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实验结论:实验记录:地轴倾斜(方向是变化的),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