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发展
当代俄罗斯青少年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

2019年8月 西伯利亚研究Aug.2019第 46 卷第 4 期 SIBERIAN STUDIES Vol .46 No . 4•文化与教育•当代俄罗斯青少年德育的基本特征与实践路径赵齐(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长春130024)摘要: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转型历程动荡而又曲折。
面对国家内部政局混乱,经济水平持续下降和西方国家持续的价值观渗透,俄罗斯思想意识形态纷然杂陈,原有德育体系遭到破坏,青少年德育问题亟待解决。
俄罗斯联邦政府重新构建青少年德育体系,以国家政策形式明确德育的主导地位,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先方 向,形成多维主体的社会合力,通过学校课程渗透、传统节日引导和教育活动激励的方式,形成了反映当代国家 需求、适合俄罗斯青少年发展的典型教育实践。
关键词:俄罗斯;青少年;德育中图分类号:G 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 - 0961(2019)04 - 0076 - 05在俄罗斯,广义的德育指社会为年轻一代在 现有秩序条件下生活所做的必要准备,狭义的德 育是由德育教学机构教师进行,在专业组织和管 理过程中注重个人发展,将历史社会经验传递给 新一代,以使他们为社会生活和生产工作做好准 备[1]。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和理论家米•伊•杰姆 科夫(M . M . f le M K O B )认为:“德育的主要任务是 引导人的本质与社会中的理性生活相适应,与合 理公平的人际关系相适应。
” [2]一、当代俄罗斯青少年德育建设的时代背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发生根本性改 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变 化尤为明显,在俄罗斯青少年心中长期占据主导 地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顷刻之间全面倾覆。
受西 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思想意识形态出现多元化倾向,青少年开始盲目崇拜西式的民主与 自由,崇尚个人主义,追求自由主义与实用主义,看重物质利益。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1. 引言1.1 全球化时代的背景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资本得以自由流动,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融合,人们的视野也逐渐开阔,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也愈发深入。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各国都在积极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以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
1.2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特点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国的教育体系都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和挑战。
俄罗斯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大国,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和经验。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强调学生的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也非常注重国际化和国际交流,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总的来说,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在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竞争力,这些特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正文2.1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实践经验俄罗斯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
他们通过历史和文化课程的设置,鼓励学生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和价值观念,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和社会实践,俄罗斯学生逐渐形成了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的教育意识。
俄罗斯重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素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懂得尊重他人、团结合作。
俄罗斯的学校也会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除了传统的学科知识外,俄罗斯学校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和课外培训,学生能够在兴趣领域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公民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俄罗斯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们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俄罗斯的学校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师们常常利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自觉履行公民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身边的人和事。
这种教育理念与我国当前教育体制中注重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国可以在此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强的公民。
二、提倡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的教育体系非常重视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他们注重学生在实践中的体验和发现,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在俄罗斯的学校中,学生常常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与社区义工服务、农村支教等,通过实际的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的各种技能和能力。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还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我国可以在此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加强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多元文化教育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中,注重教育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鼓励学生包容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在俄罗斯的学校中,学生们不仅仅会学习本国的文化和历史,还会学习各国的文化、历史,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习俗。
教师们也会注重帮助学生树立国际化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我国在这方面可以借鉴俄罗斯的经验,加强多元文化教育,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四、培养创新精神俄罗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实践。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也成为了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德育教育实践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本文将结合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探讨全球化时代下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始于学前教育,包括幼儿园和学前班。
在幼儿园阶段,俄罗斯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自理能力,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为孩子们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中小学阶段,俄罗斯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倡导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合作。
俄罗斯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项目,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尤其是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给我们启示了教育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教育。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
俄罗斯的学校往往设有心理辅导中心,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和情感需求。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这些都值得我国教育界认真思考和借鉴,教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俄罗斯一直以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其教育体系也不例外。
俄罗斯的大学和学院积极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展学生交换项目和国际课程合作,促进国际化教育的发展。
俄罗斯还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教育合作项目和组织,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也应该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促进我国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俄罗斯教育制度及其发展史

02 俄罗斯的教育制度
(一)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中间环 节,包括三个阶段:小学阶段(1-4年 级)、初中阶段(5-9年级)、高中阶段 (10-11年级)
小学阶段(一年级至三四年级)。绝 大部分学校都有 6 岁、7 岁入学两种班, 由学生与家长自愿选择。每年入学的新 生在 200 万~250 万人之间,其中从 7 岁开始接受 10 年教育的占 70%,从 6 岁开始接受 11 年教育的占 20%,从 7 岁开始接受 11 年教育的占 10%(非俄 罗斯语教学地区)。独立的小学一般设 在偏僻地区的小居民点。
优先的方向是形成学习的能力与技巧, 这种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小学生学习 是否成功。在小学中教育内容新的成份 是与学习信息种信息技术有关的能力与 技巧。
发展孩子的个性,形成其新的社会角 色,要求更加关注掌握各种活动的经验, 所以在联邦教育标准中更加注意了对周 围世界客体的实际研究,对一般活动方 式的掌握,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 知识。
。
《小学教育标准》确立的小学教育目的
(1)发展学生的个性,根据其个体特点发展创造能 力,发展组织、检查和评估自身活动的能力,形 成合作学习的能力,保持和发展健康; (2)学会能保障本阶段和下一阶段成功教育的知识; (3)掌握学习公共课程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实现各 类活动的经验; (4)培养学习的欲望、兴趣和自我教育的意图。
俄罗斯教育制度及其发展史
目录
01 俄罗斯教育发展趋势及目的 02 俄罗斯的教育制度 03 俄罗斯教育的特点
01 俄罗斯教育发展趋势及目的
(1)基础教育的学制变更。
如今俄罗斯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了学校教师人数的缩减和部分学校 生 源 的 不 足 。 俄 教 育 部 目 前 正 在 研 究 和 讨 论 将 现 行 普 及 11 年 制 教 育 改 为 12年制,试点拟于2000-2003年在一些普通教育机构里分步实施,在6 年内完成学制过渡。
当代俄罗斯中小学德育特点及启示

2008年第7期(总第145期)沈扒柱青讫丝T H E M O D E R N E D U C A T I O N J O U R N A LN o.7,2008G e ne ra l,N o.145德育研究当代俄骂斯巾小学德胄持点及启示迟凤云[摘要】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国家,一直以来联邦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但是随着苏联政治模式和意识形态解体后,俄罗斯原有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广大青少年学生在道德方面也呈现出了诸多问题。
故此,20世纪初,俄罗斯联邦政府对中小学道德教育进行了系列改革,凸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即:政策的导向性、目标的人本性、内容的系统性、课程设置的渗透性。
这些特点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俄罗斯;学校德育;改革【作者简介】迟凤云,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37)俄罗斯是一个在历史反思中寻求民族振兴的国家,其学校德育也是在历史发展的链条中螺旋前进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苏联政治模式和意识形态的解体,特别是青少年在道德方面的呈现的诸多问题,使得俄罗斯原有的学校道德教育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故自20世纪初,俄罗斯为了恢复国家在学校德育中的责任进行了系列的改革。
下面本文结合俄罗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方针政策、目标内容,揭示出俄罗斯中小学道德教育的鲜明特色。
一、恢复国家责任凸现国家政策导向性综观俄罗斯中小学德育发展的历程,国家为德育提供立法保证是当今俄罗斯德育改革的鲜明特点。
苏联时期,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级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成为道德德育的核心。
苏联解体后,由于共产党合法地位丧失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终结,“非党化”、“非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政策在各级学校开始推行,原有的道德教育系统被全盘打破和否定。
俄国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政策制定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学校,致使俄国中小学很长时间在道德教育上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育标准、统一的教材,俄罗斯学校德育工作也变得复杂多变、错乱无序。
俄罗斯:在变革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Global环球182024年03月05日·第5期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大国,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自成一统,具有独有的特征。
苏联解体之初,跟超级大国时期教育质量稳居世界最前列的辉煌相比,高等教育质量下滑成为引发俄罗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严峻问题。
从21世纪初开始,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竞争形势,俄罗斯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历年来教育改革政策的核心目标,在高等教育领域开始了一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保卫战,教育发展由规模、数量的增长转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建立以“专”为主、“通”“专”结合的培养模式在称谓上,俄罗斯高等教育被称为“高等职业教育”,而实际上它是一个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的体系。
2012年以前,俄罗斯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两部分。
为了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保持兼容,2013年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统称为高等职业教育。
俄罗斯高等教育在中等普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俄罗斯:在变革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文_ 刘淑华进行,其主要任务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和职业水平,培养掌握相应技能的专门人才。
自2009年俄罗斯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以来,接受过中等普通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或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后,可以选择就读学士学位或往技能专家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强调将教育大纲和实际生产相结合,相关重点企业参与提供教育服务,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俄罗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是典型的“专才”模式。
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以培养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部门紧密衔接,使大学毕业生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解体前的苏联和之后的俄罗斯开始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宽专业口径、基础扎实的专门人才。
截至目前,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总体可以归纳为以“专”为主、“通”“专”结合。
浅析新世纪俄罗斯德育的发展走向

文化与 教育 ・
西伯 利亚 研究
S BERI I AN TUDI S ES
Fe 2 2 b. 01 V0 . 9 No 1 13 .
・
浅 析 新 世 纪 俄 罗 斯 德 育 的 发 展 走 向
赵 静
( 中山大学 南方学 院, 广州 50 7 ) 190
摘 要 : 球 化 浪 潮 的 冲 击 和 历 史 传 统 的 经 验 , 俄 罗斯 德 育 在 新 世 纪 里 选 择 了理 性 的 思 维 方 式 , 向 了 全 使 走
中庸的发展道路 : 德育管理 中国家主导与个人参与的共存 , 育 目的中两种价值取 向的共融 ; 育 内容 中传 统 德 德 精神与世界趋势的共通 ; 德育方法上 家庭 、 学校 、 社会 、 宗教 的共 力。这 不但 带来 了俄 罗斯德 育 的稳 定趋 向, 更 为与其有 着共 同经历 , 同样走在 国际化教育道路上的我 国展现 了其参考价值。
40 2 20 20 - 04学校 思想 道 德 教 育 发 展 纲 要 》
关 键 词 : 罗斯 ; 育 ; 展 俄 德 发
中图 分 类 号 : 5 12 G 5.1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9 12 1 ) l 0 1 ( 10 —06 (0 2 0 一03 一) 4
现今 的俄 罗斯 与 世 界上 许 多 国家一 样 , 然 虽
没有 明确 的“ 德育 ” 词 , 一 但从 古 至 今都 是 个 重视
德育 的 国度 。从 历 史 上 看 , 罗斯 德 育 经 历 了从 俄
十月革 命 前 的以宗教 为主 导的沙俄 德 育到苏 联 时
期 的共产 主 义德 育 , 到苏 联解体 后 的真空 阶段 , 再 直 至今 日的德育 的重 塑与 发展 阶段 。经过历 史 的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起源于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情感、智力和实践能力。
在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中,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倡导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的融合。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情感体验的培养,使其具有独立品格和社会责任。
通过了解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对于我们改进和完善我国德育教育体系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象。
在全球化时代,俄罗斯的德育教育经验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1.2 全球化时代背景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之一。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人员流动更加频繁。
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成为常态,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国界之内,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全球各地的教育资源,国际化的思维和交流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趋势。
各国之间德育教育的互相借鉴与学习,也成为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1.3 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体系也包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关系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
通过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也可以对我国的德育教育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启示和建议。
【200字】2. 正文2.1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特点1. 重视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俄罗斯的德育教育非常注重传承和弘扬本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教育学生尊重和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培养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注重道德素质培养:俄罗斯德育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注重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亲和力和领导力。
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发展

俄 罗斯 教育部 和 地方教 育行 政管 理部 门也 不再制 定
统 一 的德育 大纲 和具体 的学校德 育标 准 ,致使俄 罗
斯 学 校 德 育 陷 于 混 乱 无 序 的 状 态 ; 而 这 期 间 科 学 技
( t r 16 ) 5 h Ci. 9 9 .
⑤ Gry v B ad o g e d cto a . o r fHih rE u ain,6 2F. 2 0 9 d9 1
( d Ci. 1 82) 2 r 9 .
④ Ha d r v S n J cn o u ir olg , 5 9 n e . a a it J no C l e a 1 F. 2 d
术 飞速 发展 ,世 界全 球化 进程迅 猛 ,尤其 是公 民教
育 成 为 国 际 趋 势 , 这 一 切 为 俄 罗 斯 学 校 德 育 的 改 革
实 效性 日趋下 降 。苏联 解体 后 ,俄罗斯 的意识形 态
发 生 了 重 大 变 化 。“ 除 无 产 阶 级 意 识 形 态 ” 突 出 消 ,
革 的政策 与措 施 ,从德 育理 念 、 目标 、内容 、方法 等 方面 ,分析 并揭 示 当代俄 罗斯学 校德 育所 发生 的
重 大变 化及 其发 展路 向 。
新质 量 》报 告 曾 明 确 指 出 ,教 育 的 出发 点 首 先 是 人 ,教育 的人 道化 和个性 化就是 要 通过教 育使 学 生
的个 性 和 才 能 得 到 充 分 的 发 挥 。学 校 教 育 要 尊 重 学
F. 2d 5 47 ( h r 1 2) 5t Ci. 98 .
⑧ Trse . Unv riyo iss ip ,4 0 F. 2 9 itrv iest fM s isp i 2 d4 9
现当代俄罗斯德育的发展

全摆 脱 党 的影 响 ,不 允 许 带 有 政 治 色 彩 地 强 迫 儿 不能仅仅依赖于单 一的发展补充教育。
新原有的德育体系,却只字未提 。
二 、当代俄 罗斯 面 临的德 育 危机
套具 有同样社会效果与功能的德育体系 。德 育
的 真 空 状 态 使 青 少 年 的价 值 取 向发 生严 重 变 化 社 会 研究 显 示 年轻 人 崇 拜 金 钱 , 看 重 个人 成 功 ,
2 世纪 迅猛 发 展的 全球 化 进程 必然 带 来 思想 是它们二者有很 多共 同之处,都坚信 “ 1 社会的发
道德领域的深刻变化 。这 既为德育的发展提供了 展 是可 控 制 的 , 同 时 伴 随 着 合 乎 规 律 的 渐 进 变
条件 ,也 向德 育 提 出 了新 的要 求 。包括 俄 罗 斯在 化 ;人也会改变 ,他 的不完美的本性能够被彻底 内 的很 多 国家 开 始重 新 审视 和 思 考 本 民族 的伦理 改造”等等。实际上共产主义教育在某种程度上
固 了 l世 纪 中期 的俄 罗斯 帝 国 。东 正教 的 地位 从 盖各 年龄段 、备 群体 的终其 一 生的德 育氛围 。 9 中可 见一 窥 。它 的教 义 体 现了 当 时俄 罗 斯社 会 的 行德育 的思想基 础 。 2 世纪 的 苏联 时 代 ,德 育 工作 的 核心 是共 产 O 毋庸 置 疑 ,在 统一 思想 、战胜 外敌 、建设 国 而 随 着 时 间韵 推 移 ,尤其 是2 世 纪 7 、8 年代 前 0 o 0
一 。 家却开始偏 离德育领域,德育失去 了从前 的优势 无疑是希望进一步发展补充教育 。 应 该指 出补 充 教 育 虽 然 能够 挖 掘儿 童 的 内在 地位 。 9 1 1 19 年 月俄 罗斯 苏维 埃 联邦 社 会 主义共 和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

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概况及启示【摘要】本文主要围绕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展开讨论,首先介绍了其历史沿革,包括苏联时期和现代俄罗斯的发展情况。
接着分析了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如重视宗教和文化传统等。
然后深入探讨了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教育体系、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最后从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中得出启示,探讨了其对于其他国家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结语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了解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价值,为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沿革、特点、内容、启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介绍: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在俄罗斯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沙皇时代,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受到专制统治的影响,人民思想被严密控制,教育内容主要是为了维护当权者的统治地位。
随着俄罗斯革命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苏联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被纳入国家的意识形态体系,通过宣传和教育来塑造人们的思想,并使之服从于社会主义制度。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也经历了一系列的转变,多元化的思想和观念开始在教育领域中得到发展。
随着俄罗斯政治和社会的不断变革,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重新审视俄罗斯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对于理解俄罗斯教育体系的特点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特点、内容和启示等方面对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探讨其发展规律和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1.2 研究目的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俄罗斯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探讨俄罗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内容,并从中提炼出对中国教育的启示,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全球化时代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为我国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品德教育,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提倡个性发展,重视社会互动和学生自治。
这些经验对我国的德育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俄罗斯德育教育倡导个性发展。
在全球化时代,个性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发展自身兴趣和特长。
这对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自主人格的人才具有重要启示。
俄罗斯德育教育注重社会互动和学生自治。
在全球化时代,社交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互动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交和沟通技能。
这为我国推动全面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针对我国德育教育实践的借鉴,我们也应该注意其实施过程中的不同和差异。
因为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目标。
所以,我们在借鉴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时,需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特点的德育教育模式。
为此,我们可以借鉴俄罗斯德育教育的经验,强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和学生自治组织,培养学生的社会互动能力。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是很重要的。
我们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德育教育经验,但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目标,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德育教育模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公民。
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

苏联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强调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念。
现代俄罗斯的精神道德教育
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了西方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等价 值观念。
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
01
02
03
培养公民意识
通过精神道德教育,培养 公民的责任感、正义感和 参与意识,促进社会的和 谐稳定。
德观念和价值观。
社会实践
俄罗斯社会团体积极参与精神 道德教育实践,组织各种社会 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
感悟道德价值。
家庭教育
俄罗斯家庭教育在精神道德教 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注 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传身教,
传递正确的道德观念。
03 俄罗斯精神道德 教育的实施途径 与方法
教育效果的可观性
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成果在公民的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 ,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才。
对未来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展望
教育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进一步深化现有教育内容,同时拓 宽新的教育领域,以适应不断变化 的社会需求。
教育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继续改进教育方法,并积极探索新 的教育模式,以更好地吸引和引导 受教育者。
教育地位的提升
提高精神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 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培养社会精英 的重要途径。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 同探索精神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 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俄罗斯精神道德教育的实施途径
家庭途径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该注重 孩子的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道德判断和情感表达能力 。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都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传统价值观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潮流下,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开始交融,但俄罗斯在德育教育中一直坚持传统的宗教和道德价值观的传承。
这一点对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影响下我国也需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智力发展,也非常重视学生的体育、艺术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校会定期举办各种体育比赛、艺术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之余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
这一点对我国也有着启示意义,我国教育体制目前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做法,在学校中加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让学生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家校合作。
俄罗斯的学校和家庭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会不定期地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让家长更加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育工作。
学校也会加强对学生家庭的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更好地关注和教育孩子。
这种家校合作的做法对我国也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在全球化时代,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至关重要,我国也需要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实现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俄罗斯的学校会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社会机构、企业、农场等,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这一点对我国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全球化时代,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社会实践能力,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
我国也需要借鉴俄罗斯的做法,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摘要】在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实践给我国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俄罗斯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这些做法都对我国当前教育现状产生深远的启示,提出了重视国际化视野、综合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建议。
未来,我国应更加注重教育的国际化发展,积极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更加多元化、开放性的教育体系,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启示、借鉴、国际交流、合作、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多元化教育体系、我国教育、展望未来。
1. 引言1.1 全球化时代背景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也变得更加紧密。
全球化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教育不再局限于国内,而是需要与国际接轨,为培养适应全球化时代需求的人才而努力。
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竞争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教育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成为了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我国教育现状我国教育现状在全球化时代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教育系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革压力。
当前,我国教育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育资源不均衡,城乡教育差距较大,学生课业负担重,教学内容滞后等。
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也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界还需要更加开放包容,与国际接轨,引进和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理念和经验。
我国教育现状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路径,将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特点是全面发展。
俄罗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不仅重视学术知识的传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这一特点对我国具有启示,促使我国在教育中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能力。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
俄罗斯教育注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理念对我国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促使我国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发展个性。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注重灵活性。
俄罗斯的教育课程设置较为灵活,不仅注重基础学科教育,还开设了一系列选修课程,包括音乐、艺术、体育等。
这种灵活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教育可以借鉴这一做法,注重学科之外的教育领域,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俄罗斯德育教育的实践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如此一来,我国教育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灵活设置课程,注重个体发展的评价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迎接全球化时代的挑战。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制度历史悠久,自苏联时代以来就一直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俄罗斯也意识到了教育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性,开始实行一系列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德育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俄罗斯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学生要成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领袖。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包含了独立思考、社会交往、成长与发展、公民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力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我实现并为社会做贡献的精神。
这点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也应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追求、有担当、有使命感的人才。
其次,在实践活动上,俄罗斯倡导学校与社会融合,注重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并改善社会状况。
俄罗斯学生有义务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并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这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点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也应当注重学校与社会的融合,培养学生具有参与社会的能力,并重视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
再次,在师资力量上,俄罗斯积极推动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
不仅要求教师专业技能扎实,而且强调教师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
在俄罗斯,教师是国家的重要资源,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当具备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这点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也应当重视教师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强化教师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感,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和向导。
最后,在教育管理上,俄罗斯强调学校的自主发展和灵活应变。
俄罗斯的学校管理体系中注重学校的自治、责任制和评估制度,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此外,俄罗斯也逐步放开对教育的限制,鼓励学校出台创新性教育行动和方案。
这点对我国的启示是,我们也应该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和创新提供更多的支持和空间,为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 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全球化时代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全球化时代,教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畴,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给予了我国许多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重视德育教育。
俄罗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将德育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他们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意识、社交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对于我国来说,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不仅要注重学术成绩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积极行动、责任担当的能力。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注重个性化培养。
俄罗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发展潜力,因此他们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在课堂上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
这对我国来说,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不要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要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俄罗斯德育教育实践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俄罗斯的学校教育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对我国来说,也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给予了我国许多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我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注重个性化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注重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衔接。
通过借鉴和学习俄罗斯的德育教育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俄罗斯学校教育现状分析

俄罗斯学校教育现状分析俄罗斯国家是世界四大教育强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和颇具名望的顶尖教育机构。
但是,与此同时,俄罗斯学校教育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挑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俄罗斯学校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一、教学质量下降俄罗斯学校教育所普及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设立于20世纪50年代,教育体制以及教材教法等方面仍沿用着苏联时代的模式。
然而,不同于以前,现代社会和21世纪对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教育体系需要进行改革。
然而,俄罗斯教育局并未能够做出足够的调整来应对这个挑战,尤其是在提高教师薪酬、改善学生生活条件和更新教材方面。
二、教师培训体系的落后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教师培训体系较为落后,目前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科,而未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或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意教学方法的缺乏,导致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僵化和传统性。
三、教育经费不足俄罗斯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并不够充足,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
教师薪酬普遍偏低,不能满足教师的生活需要,也难以激发其更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学生和学校教学设施的配备也无法得到足够的改善。
四、教育不平等俄罗斯的教育资源非常分散,城市和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异也很大,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从而导致许多农村地区的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另外,课程也存在差别,特别是对边缘少数民族学生的支持相对较少。
五、教育过于强调理论和文化知识俄罗斯学校教育过于强调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教育体系缺乏综合素质教育,从而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六、教育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的许多问题也绕不开学生,因此,如何在教育体系内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
但是由于俄罗斯的教育理念相对传统保守,教育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还不够到位。
七、教育体系内缺乏国际交流全球化时代下,国际间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如何在教育体系内发展国际性交流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的变革与发展在经历了社會转型初期的剧烈动荡与道德危机之后,俄罗斯政府开始恢复国家在教育领域中的责任,积极推动学校进行德育改革。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学校德育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即从“国家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从培养社会主义的“政治人”到培养“合格公民”;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到公民素质的培育;从共产主义综合教育法到多种教育模式的整合,并逐步实现了从传统德育向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这些对我国的学校德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标签]俄罗斯学校德育变革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处于社会转型的剧烈动荡与变革之中。
在对前苏联时期的一切采取全盘否定态度的氛围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主义道德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原有的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德育体系被全盘打破和否定,俄罗斯教育部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不再制定统一的德育大纲和具体的学校德育标准,致使俄罗斯学校德育陷于混乱无序的状态;而这期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全球化进程迅猛,尤其是公民教育成为国际趋势,这一切为俄罗斯学校德育的改革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以俄罗斯社会转型为大背景,结合俄罗斯政府所推行的一系列德育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从德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揭示当代俄罗斯学校德育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发展路向。
一、德育理念:从“国家与社会本位”到“以人为本、尊重个性”众所周知,苏联传统的教育理论是把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放在首位的。
在社会本位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苏联时期的学校实行的是整齐划一的德育目标,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被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断积郁,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日趋下降。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消除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突出人本主义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
早在1988年,苏联在一份名为《通过人道化和民主化达到教育的新质量》报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出发点首先是人,教育的人道化和个性化就是要通过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校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尊心,信任他们,承认他们的个人志趣、爱好和需求。
1992年俄罗斯颁布了第一部教育法,在这部《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中对“教育”作了如下的界定:“本法中的教育指为个人、社会和国家利益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教学教育过程。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将教育的服务对象按照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顺序进行排列,凸显了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明确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尽管俄罗斯国内各派学者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但教育人道化、个性化方针的确立,对于转型期的俄罗斯德育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俄罗斯德育界提出:“学校德育应该从泯灭个性向全方位发展个性过渡;从背记教条向认识与改造世界过渡;从独裁与孤独向人道与合作过渡。
好的德育应该致力于培养人面向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个角色,即公民、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并对三个角色提出具体要求。
”在俄罗斯学校德育改革中,“以人为本”德育理念的确立是对其传统教育观念的重大突破。
首先,“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认。
俄罗斯学者认为,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其自我意识和发挥其能动性。
其次,“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尊严和人格,需要教育者给予关心、呵护、理解和尊重。
总而言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旨在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二、德育目标:从培养社会主义的“政治人”到培养“合格公民”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德育目标就是培养千千万万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社会新人。
很多教育家在他们的论著中都表达了这一思想。
如加里宁指出,学校德育要“使我们的孩子们受到共产主义精神的教育,使他们的头脑里种下共产主义原则的深根”。
马卡连柯也曾明确地提出,苏联学校的社会主义德育目的具有阶级性,就是要培养青少年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实践证明,这种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虽然愿望是美好的,但过于理想化,它严重地脱离了实际,既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思想品德形成及发展的规律,致使学生知行分离,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受到影响。
苏联解体后,面对新的社会体制和国内国际环境,俄罗斯政府在制定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纲要时,不再提以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新人为德育的根本目标,而是更多地强调培养青少年的生活自决能力、公民意识、职业道德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这可谓是俄罗斯学校德育在培养目标方面的重大转向。
新时期俄罗斯将德育目标定位在培养社会的“合格公民”。
合格的公民由多种素质综合构成,具体包括:“(1)社会一公民知识,即涵盖社会、伦理、经济、政治等学科的综合性知识,这些知识将使个人能够在公民社会的生活中辨清方向,正确选择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2)公民意识,即具有社会意义的精神价值体系,它维系着个人对国家的情感,决定个人是否乐于担负起对国家过去、现在、未来的道德责任,是否在道德和法律原则框架内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参加国家建设;(3)公民参与,即积极参加旨在捍卫公民权利的公民组织、公民行动,并在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性活动中积累一个真正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经验,以维护法律规定的社会秩序。
”③基于上述对公民素质的认识,俄罗斯形成了新时期学校德育的目标:这就是为俄罗斯“造就独立的、自由的、有文化的、有道德的公民,使之意识到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遵守宪法和法律,在人与人之间,在各国人民之间,以及不同人种、民族、宗教和社会群体之间能互相谅解与合作”④。
该目标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它强调的是培养个性和谐发展的公民;其二,它重视对人的民主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其三,它强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
纵观俄罗斯的学校德育目标,从苏联时期的培养社会主义的“政治人”到培养自由社会“合格公民”之转变不可谓不深刻,它既是俄罗斯政府对于多元化趋势的理解在政策上所做出的重大调整,同时也是俄罗斯政府顺应世界公民教育发展的潮流所做出的具有革新意义的抉择。
三、德育内容:从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到公民素質的培育苏联时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三大部分。
具体言之,包括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革命传统、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品德、集体主义、法制纪律、家庭伦理等方面的教育,以及义务劳动和生产劳动教育。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尤为被重视,教育内容的重心始终放在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质方面。
强调共产主义性质,突出政治要求是苏联时期学校德育内容的一大特色。
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学校德育目标的重新定位,俄罗斯调整了学校德育的内容,构建了以培养公民素质为中心的德育内容。
主要有:(1)公民政治意识教育。
旨在使学生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对待社会不良现象的明确态度,进而能以明确的是非观念,去观察和评价社会现象、社会过程和指导自身行为。
(2)爱国主义和国际(族际)主义教育,这是公民素质培育的核心内容。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所生长的乡土、为人民的历史成就而自豪;国际(族际)主义教育包括形成以各民族平等与合作为基础的族际交往文明,确立对狭隘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妄自尊大等现象的不妥协立场,培养各民族青少年的自由、平等、统一、兄弟情谊的真实情感。
(3)全人类价值观教育。
内容包括: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了解地球人的生存危机;认识生态危机、健康危机等给人类造成的危害。
全人类价值观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成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4)法制教育。
新时期俄罗斯学校的法制教育强调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公民的自觉性和法律意识,使每个人都积极自觉地履行道德和法律规范,形成严格服从法律的行为。
(5)道德教育。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道德准则,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其形成善良、正直、诚实、勤劳、遵纪守法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6)生态教育。
内容包括对周围环境和人与自然互动关系的科学认识,掌握自然环境对人的道德要求,形成合理消费、健康生活的认识与习惯,树立生态责任意识。
除此,还包括经济教育、劳动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教育、审美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
新时期俄罗斯德育内容是以现代社会文化特点及其价值为基础的,因而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意。
四、德育方法:从共产主义综合教育法到多种教育模式的整合苏联时期非常注重通过综合教育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各级学校在实行和运用综合教育方法时力图做到四个结合:第一,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即把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和道德课来进行,同时也十分重视将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其他相关科目的课程教学之中,形成全校教师参与德育的综合教育体系。
第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在重点抓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大力推进课外研究活动等“辅助课堂”的建设,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德育活动来丰富课内教学内容。
第三,教育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深化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
第四,整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和集体形式教育的同时,还针对一些问题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工作,以弥补整体教育的疏忽和欠缺。
苏联时期虽然强调学校通过综合教育法开展德育工作,但在实际中说教式、灌输式大行其道,影响了学校德育的效果。
进入新时期,俄罗斯教育界普遍认为,传统的说教灌输式不应作为公民素质培育的主要方法,真正的公民意识和价值观的形成应该是建立在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的基础上。
公民素质的培育要以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为主导,运用讨论、辩论、竞答游戏、情境设置、角色扮演、社会问题方案设计、小组合作完成工作等方式进行。
针对公民素质培育的目标、内容,俄罗斯各级学校在德育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以下四种教育模式:(1)学科模式。
这是最普遍的德育模式,它主要体现在“公民课”、“社会课”的设置与教学方面,这类课大都采取主题讲授的方式,所涉及的主题主要包括儿童权利、俄罗斯国家和社会、权利与政治、经济和法律、道德和行为规范等。
(2)跨学科模式。
将公民素质的教育内容渗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如历史、文学、外语、科学、艺术等,该模式尤为重视人文学科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在方法上注重情境教学和对社会问题的讨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在公民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3)组织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校的政策、教学风格等关键性因素必须建立在民主价值观的基础之上,只有在民主的学校中才能培养出民主社会的公民。
因此,这一模式重视对学习环境和校园文化的建设,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的民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