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反思总结(精选22篇)
青蛙看海反思总结(精选22篇)青蛙看海反思总结篇1一、以读为主。
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边读边思、相互讨论、边读边演中去学习朗读,去理解词语,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语言熏陶。
二、情境创设。
本课教学中我在情境的创设上的设计:1.生活体验情境。
这课要让学生充分体会青蛙登山的艰辛和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登上山顶。
课前,布置回家时学蛙跳,第二天交流。
孩子们获得的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课文。
2.表演感受情境。
教学中,在充分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师生表演课文描叙的情景:这就促使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带着小青蛙的真切感受理解课文。
3.画面再现情境。
青蛙看海反思总结篇2课结束了,我苦苦思来,有这几点感受:思考的两个问题:1 、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保证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参与过程中学生的智力活动,情感体验,交往情况,发展状况。
2 、怎样关注学生的发展状态。
新课堂提倡“生成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新的教学策略,捕捉亮点,让智慧闪烁光芒。
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一个不变的呈式,更不应该是僵化的模式。
教学过程是一个随机应变的模块,应遵循思维认知的曲线。
思考中明白:1 精彩的课堂教学在于学生学得精彩,而不在于教师讲得精彩。
2唤醒了对自我教学实践的不满,看到了自身与别人的差距,危机感增强了,是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了。
今后研究的重中之重:1 、苦练钻研教材基本功。
如果教师都走不进文本,不知其意,其主旨,指导学生时就会有偏差、有失误。
2 、课堂调控的艺术。
《青蛙看海》一课的教学带给了我方方面面教训和启迪,我要以此为起点,以此为压力和动力,削枝除叶,抓住主干,不求表,但求质。
青蛙看海反思总结篇3本课教学我把朗读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演练读”,我认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外部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实现这一内化的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
所以我鼓励学生自读自悟,避免老师讲的多,提问多,大力提倡“以读为主,以读代讲,以讲带动读、以问促进读”。
青蛙看海作文初中
青蛙看海作文初中《青蛙看海》我是一只住在小湖边的青蛙,我的名字叫小青。
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这片小小的湖边,看着那平静的水面,偶尔抓几只小飞虫填填肚子。
我常常听飞过的鸟儿说起大海,说大海是那么那么的辽阔,那么那么的美丽,那蓝色的波涛就像梦幻的画卷。
我心里就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大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有一天,我碰到了一只松鼠,我迫不及待地问他:“松鼠松鼠,你见过大海吗?大海真的像鸟儿说的那么美吗?”松鼠眨眨眼睛说:“青蛙老弟,我没见过大海,但是我听说大海无边无际,比咱们这小湖大多啦!”我心里越发渴望去看看大海了,我想,那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好朋友癞蛤蟆,他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小青,你疯啦?咱们青蛙怎么可能去看海?那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你别异想天开啦!”我不服气地说:“为什么不可以?难道就因为困难我们就要放弃梦想吗?”癞蛤蟆摇摇头,不再理我。
我决定自己出发去看海,哪怕路上再苦再难我也不怕。
我沿着一条小溪开始了我的旅程。
一路上,我遇到了好多小伙伴。
有小鱼,他摆动着尾巴问我:“青蛙哥哥,你这是要去哪儿呀?”我坚定地说:“我要去看海!”小鱼惊讶地说:“那可远着呢,你能行吗?”我拍拍胸脯说:“当然行!”还有小乌龟,他慢慢地爬着,好奇地问:“青蛙,你为啥要去看海呀?”我充满向往地说:“我想看看大海的辽阔,感受它的魅力!难道你不想吗?”小乌龟笑了笑说:“我可没你那么大的胆子。
”我不停地跳啊跳,跳过了一块块石头,穿过了一片片草丛。
有时候,太阳火辣辣地照在我身上,我觉得自己都要被烤干了;有时候,狂风暴雨来袭,打得我东倒西歪。
我也想过放弃,可是一想到那蓝色的大海,我就又有了动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终于来到了一个大大的沙滩。
我听到了海浪的声音,那声音是如此的震撼!我兴奋地朝着大海跑去,大声喊道:“大海,我来啦!”哇!大海真的是无边无际,那波涛汹涌的样子,就像无数匹奔腾的骏马。
海浪拍打着沙滩,溅起朵朵白色的浪花。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是一部由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所著的小说,小说以一个青蛙的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生、爱情和自由的故事。
通过青蛙的视角,作者描绘了一个独特的世界,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叫做青蛙的小动物,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池塘里。
青蛙对世界充满好奇,它渴望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于是决定离开池塘,去看看大海。
在旅途中,青蛙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动物,也经历了许多奇妙的事情。
最终,青蛙来到了大海边,它被大海的壮丽和浩瀚所震撼,感叹大海的美丽和无限。
通过青蛙的旅途,作者向读者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青蛙代表了那些渴望自由和追求梦想的人,它们不愿被囿于狭小的环境中,渴望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
青蛙的故事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勇敢地去追寻内心的渴望。
在青蛙的旅途中,它遇到了许多不同的动物,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追求。
这些动物代表了社会上的不同人群,他们有着各自的梦想和追求,但都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这些动物的故事,作者向读者展示了人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让人们更加理解和包容他人,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青蛙看海》不仅是一部温暖感人的故事,更是一部富有哲理的小说。
通过青蛙的旅途,作者向读者传达了对自由和爱情的向往,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这部小说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珍惜自己的生活,也要理解和包容他人,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在读完《青蛙看海》之后,我深深地被故事所感动。
青蛙的勇敢和坚持,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
我也渴望像青蛙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珍惜自己的生活,也理解和包容他人。
这部小说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
我相信,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生活就会充满阳光和希望,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青蛙看海》听后感
《青蛙看海》听后感《青蛙看海》是二年级语文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一只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故事。
说明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明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并且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
在设计这一节课的时候李莎老师创设的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氛围。
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仅读通课文,读出感情,还能在读中领会课文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和表演。
并能从青蛙、松鼠、苍鹰身上学会一些可贵的品质。
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上采用串讲的形式,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
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能感受到青蛙所面临的困境也能体会出青蛙为了看见大海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在第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到青蛙想看大海这个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艰难。
苍鹰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引导者,是它给青蛙指明了道路。
也是苍鹰让青蛙明白了现实情况的艰难,从迫切的失望变成了失望的情绪。
在教这一自然段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和观察理解到整个情绪转化的过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心愿。
为后来的看到大海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这一个部分里青蛙遇见了松鼠。
而松鼠就是青蛙理想的实践者。
是它带领青蛙最终登上山顶,也可以说没有松鼠的鼓励和帮助,青蛙是不可能看见大海的。
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松鼠的四次说话内容,反复阅读感悟松鼠的语言,从而让松鼠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慢慢根植。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
孩子们在朗读中对松鼠如何激发青蛙的自信,如何言传身教地引导、如何保护青蛙登山的热情,有了深刻的体验。
并紧扣课文在最后提问“小松鼠”“你为什么觉得青蛙一定能看见大海?”。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青蛙登上山顶的艰难,李老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小青蛙一级一级条台阶的环节。
《青蛙看海》听课感想
《青蛙看海》听课感想
《青蛙看海》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青蛙在苍鹰的引导松鼠的鼓励下终于登上山顶看到大海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到底。
周老师的这堂课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方法多样化,是一堂精彩的课。
这堂课的导入很精彩,李老师将课文中的生字词编排成识字课的形式,不仅达到了复习字词的目的,而且还将课文中的三个角色展现了出来,也达到了帮学生回忆课文内容的作用。
李老师的这堂课是由朗读贯穿全文的,引导学生从朗读中体会出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
反问句指导也很到位,让学生在读中知道反问句虽然是问句,但表达的却是肯定的意思。
李老师的板书也很有特色,想必她肯定是花了一定的心思的。
听了她的课,我受益匪浅!。
青蛙看海作文八百字
青蛙看海作文八百字《青蛙看海》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青蛙看海这个故事可有趣啦,就像一场神奇的冒险。
在一个小小的池塘边,住着一只可爱的青蛙。
这只青蛙有一个大大的梦想,那就是去看看大海。
可是,大海在哪里呢?对于一直生活在池塘的青蛙来说,大海就像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有一天,一只苍鹰从天空飞过,青蛙大声喊:“苍鹰叔叔,您知道大海在哪里吗?”苍鹰低头看了看青蛙,说:“大海在很远的地方,你这小小的青蛙,怎么可能去得了呢?”青蛙听了很不服气,它决定要去寻找大海。
青蛙沿着小路出发了,没走多远,它就遇到了一只松鼠。
松鼠问青蛙:“你这是要去哪里呀?”青蛙说:“我要去看大海。
”松鼠听了,笑了起来:“大海可远啦,而且路上有很多危险呢。
”青蛙没有退缩,它说:“我不怕。
”于是,青蛙继续赶路。
它遇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河水“哗哗”地流着,好像在说:“别过来,小不点。
”青蛙有点害怕,但它看到河对岸有美丽的花朵,它想大海那边一定更美。
它找来了一片大大的荷叶,当作小船,用一根树枝当作船桨,慢慢地划向对岸。
过河后,青蛙来到了一座高山脚下。
山好高啊,青蛙抬头都看不到山顶。
这时,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小兔子说:“这座山很难爬的,你还是回去吧。
”青蛙摇摇头,它开始一步一步地爬山。
它的小脚磨破了,可它还是坚持着。
终于,青蛙爬到了山顶。
它看到了,在阳光的照耀下,大海像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闪闪发光。
海浪一波一波地涌来,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就像在演奏一首动听的歌。
海边的沙滩上,有各种各样的贝壳,有的像扇子,有的像螺旋,漂亮极了。
青蛙开心地跳了起来,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它知道,只要有决心,不管多困难,都可以做到。
从那以后,青蛙经常给池塘里的小伙伴们讲它看海的故事,小伙伴们都特别佩服它,也从它的故事里懂得了坚持的力量。
这只勇敢的青蛙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小英雄呢!。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一、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一只青蛙,很希望能够去看看大海。
在松鼠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它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从中明白,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深受启发:如果说青蛙就相当于我们的学生的话,那么松鼠不就是我们这些做老师吗?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学习松鼠老师的什么呢?
一、走进心灵,取得信任。
信任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因此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好自己松鼠老师的工作,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地信任鼓励学生。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适当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难度适宜,建立信心。
在文章中,松鼠的话无疑唤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点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增强了它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向青蛙老师学习。
第1页/共 2 页。
读《青蛙看海》有感_350字
读《青蛙看海》有感_350字
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青蛙看海》。
看完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故事说到:
在一个平静的小池塘里生活着一只青蛙。
有一天,从一座山后面飞来了一只老雕。
青蛙很好奇山后面是什么?
于是就很客气的问老雕:“雕伯伯,你一定知道山后面是什么吧!”
老雕回答道:“当然了,后面可美丽了!它是无边的大海。
只要翻过着座大山就到了”。
青蛙看了看山,悲哀的说:“着么高的山我什么时候翻的过去呀!”突然一只小兔跳到青蛙面前说道:“别灰心!我们一起翻过着山去看一看美丽的大海吧!”
于是,它们踏上了爬山的路程。
饿时就采一些野果来充饥,渴就喝路上的水,休息时就在树洞里睡觉。
它们一天又一天的坚持爬,一路的困难,他们一个个克服。
一路的艰险,他们一次次的逃脱。
终于有一天,青蛙爬上了大山看见了大海。
只见大海蔚蓝色的和蓝天紧紧的挨在一起像一块美丽的翠玉,格外美丽。
现在有一些人做事时,发现事情难就不做了,他们应该像青蛙一样持之以恒!。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是一本让人感动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只青蛙在它的小池塘里听到其他动物们讲述大海的故事后,便产生了对大海的向往和憧憬,最终它决定踏上了寻找大海的旅程。
在这段旅程中,青蛙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它始终坚持着,最终成功找到了大海,并在那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和幸福。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感动。
青蛙的坚持和勇气让我深受启发。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敢向前,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青蛙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这本书也让我对大海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青蛙的眼睛,我看到了大海的宽广和深邃,感受到了大海的神秘和美丽。
大海给了青蛙无限的想象和向往,也给了我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大海是如此的神秘和美丽,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穷可能和无限可能性。
读完这本书,我更加向往大海,也更加向往未知的世界。
此外,青蛙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在寻找大海的过程中,青蛙经历了种种困难和挑战,但最终它发现,原来自己一直生活的小池塘也是如此美好和幸福。
这让我明白了,幸福并不一定在远方,它也可能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发现和感受。
因此,我们要学会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幸福,这样才能真正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总的来说,《青蛙看海》是一本感人至深的小说,它让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通过青蛙的故事,我学会了坚持和勇敢,也更加向往大海和未知的世界。
同时,它也让我明白了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美好。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寓言故事,更是一部生活哲学的启示录。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本书,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和幸福。
让每一处细节绽放魅力青蛙看海听课感想
让每一处细节绽放魅力《青蛙看海》听课感想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97让每一处细节绽放魅力《青蛙看海》听课感想《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还记得去年的教研活动中听过石鼓路小学的两位教师执教过这一课,这次聆听聂校长执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受益匪浅。
在开始的复习巩固环节,不仅有传统的词语复习,而且针对了本课出现的新偏旁:登字头,进行复习巩固,还有选择读音和形近字组词,形式多样,而且抓住了本课生字词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精读课文环节,突显出以下特点:1、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在新授内容环节,教师注重了课文与前后所学知识的呼应。
例如感受山的高,看到苍鹰,回顾在《小鹰学飞》中描写鹰飞得高的句子。
在结尾介绍的成语也是以后将会学到的内容。
这样,每篇课文就不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个体,而是与前后文内容有机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2、慧眼独具,深入浅出以一个问题统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将琐碎的对话进行整体感知,紧紧围绕“青蛙是怎么登上山顶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引领学生将青蛙的成功归因为两个重要因素:青蛙的坚持和松鼠的帮助。
尤其突出了后者,因为松鼠的帮助作用往往是在教学中容易被教师和学生忽视的。
然而正是松鼠发现了青蛙的长处,不断地给予其鼓励,一直不离不弃地陪伴,才使青蛙最终走向了成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3、抓住细节,以小见大在指导学生理解“青蛙是怎样登上山顶”这一问题时,教师抓住了一个重要的短语“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然后让学生自读相关段落,找一找四至十一自然段一共出现了多少个“跳”。
让学生从这些细节中体会青蛙的艰辛和持之以恒。
接下来独具匠心地将“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变换主语,让学生填空:松鼠()着青蛙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通过填入的动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松鼠帮助的作用。
从细节之中理解主旨。
4、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强化基础知识在读到“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时,教师相机出示“歇”、“渴”、“喝”三个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自己想方法来区别记忆。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的续写作文1青蛙和小松鼠吃尽了千辛万若,终于登上了山顶。
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大海真广阔,放眼望去茫茫的大海一望无边,海水碧蓝碧蓝的。
阳光洒在海面上,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一艘艘轮船来来往往,发出“轰、轰、轰”的声音,蓝湛湛的天空下,一只只海鸥展翅飞翔,时不时发出悦耳的歌声。
小青蛙惊叹不已:“大海真是太美了!如果我们不坚持登上山顶,是永远看不到大海的。
”小松鼠说:“世上无难事,只要勇于去面对,就一定会赢!”想看大海的青蛙2当一抹阳光从四角的井口射下,一只浅绿色的青蛙,睁开朦胧的双眼。
它望了望那金色的阳光,想起了自己家族一个古老的传说当走出这个井,一直向东走,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大海。
小青蛙脑子一激灵,会不会真有大海?它爬向自己的同伴,用洪亮的嗓音说:我想去看海。
朋友们先是愣了两秒,随后大笑:就你?去那传说的地方?想得美!小青蛙沮丧地离开了同伴,正对着黑乎乎的墙壁发呆时,一只小乌龟游了过来,用手拍了拍井里的泥水,我是为你好,我的祖父曾告诉我,外面有个吃生灵的物种,叫人,出去了就别想活着。
青蛙听后愣了作文愣,没说话,乌龟游走了。
青蛙抬头看了眼井口,突然,它后腿一蹬趴在了墙壁上,我会跳跃,我会游泳,一定会翻过井口,就算外面的世界再危险,我也要去看看。
突然,一条鲜红的绳子从青蛙身边,滑过还微微带着青草的芬芳,小青蛙一瞧,是从井口来的,它伸出前爪,一把抓住了绳子。
与此同时,井口传来了尖利的笑声,看呐!小青蛙正要爬上来,等它上来,我再把它弄下去。
小青蛙紧紧抓住了绳子,把我弄下来,我再爬上去,我要看看户外,我要找到大海!小青蛙后腿一蹬,沿着绳子又爬了一段,空气一下子变得清新,小青蛙突然一滑,眼看就要掉下去,但它又马上抓住。
唉,差一点就掉了,跟小强有的一拼。
小青蛙闭紧了嘴唇,又猛地一跳。
阳光撒下了金色的光辉,让小青蛙全身上有一种痒痒的感觉,花草的清香扑面而来。
小青蛙站在了井口。
我要去看海。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青蛙看海》教学反思1《青蛙看海》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一只青蛙,很希望能去看看大海。
在松鼠的启发下,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它最后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希望孩子们能从中明白,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然而在教学中,我也深受启发:如果说青蛙就相当于我们的学生的话,那松鼠不就是我们这些做老师吗?对照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我们应该学习松鼠老师的什么呢?一.走进心灵,取得信任信任是打开教育之门的一把钥匙,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存在于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因此这节课中,我努力做好自己松鼠老师的工作,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充分地信任鼓励学生。
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适当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
二.难度适宜,建立信心在文章中,松鼠的话无疑唤醒了青蛙心中沉睡的信念,点燃了青蛙心中待燃的火把,加强了它的勇气和信心。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向青蛙老师学习。
三.多媒体辅助,激发兴趣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教学中,我较多的依靠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出示各种图片和图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事实证明,这样的方式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来说是事半功倍的。
《青蛙看海》教学反思2本人在设计这一课的时候,我的目的就是想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童话氛围,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读懂课文,读出感情,还能在读中领会课文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角色的朗读,并能从青蛙、松鼠、苍鹰身上学会一些可贵的品质。
第一部分的教学中重点让学生体会到青蛙想看大海这个愿望的迫切和看大海的艰难。
苍鹰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引导者,是它给青蛙指明了道路,也是苍鹰让青蛙明白了现实情况的艰难,从迫切的失望变成了失望的情绪。
在教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文字、观察插图、体会人物心情来理解青蛙整个情绪转化的过程,明白青蛙看海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心愿。
读《青蛙看海》有感300字
读《青蛙看海》有感300字
《青蛙看海》这篇文章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只青蛙想看看大海是什么样子,可是它既没有有力的翅膀,又没有善跑的腿,它认为它无法登上高山,看到大海。
正当它消沉时,它遇到了松鼠,它们一起跳台阶,过了几天后,它们终于看到了大海。
不依靠有力的翅膀,不依靠善跑的腿,照样能够登上高山,看见大海。
一级一级地跳石阶需要很长的时间,那又怎么样呢?成功是可以慢慢抵达的,正确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是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前提。
若是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你就别无选择。
这让我想起了童话故事中的马车。
驰骋在赛道上的赛车毫无疑问能到达目的地。
可马车速度十分缓慢,同样也能到达目的地,因为它的目标十分明确、坚定不移,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向皇宫驶去。
可见,做什么事都不要急于求成,只要坚持,成功就可以慢慢抵达。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青蛙看海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青蛙看海》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青蛙看海》课后教学反思教后感《青蛙看海》教学反思:《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
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的事。
告诉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从指导预习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孩子们对故事已经熟读成诵了。
第二课时读完课题,一个孩子叙述了故事大意后,我问孩子们“青蛙看到大海难吗?”“不难。
”“难。
”“不难。
”““难。
”有的孩子把目光聚焦到“这有什么难的?”这句话。
抛出的问题太唐突了吧,让我们来听听苍鹰和青蛙的对话吧。
一个说只要登上前面的那座山,就看到大海了。
一个说山太高,没有翅膀和长腿上不去。
在这难与不难的碰撞中,孩子的思维之花悄悄绽放了。
一个认为不难,轻而易举,充满鼓惑,一个却高山仰止,望尘莫及。
加上图画和语言的渲染,分角色朗读一下子入情入境了。
就这样让梦想破灭了吗?就这样想见却不得见吗?就这样陷入失望的境地,垂头丧气,无可奈何了吗?小松鼠来了,她的鼓励成了一盏不灭的灯,照亮了青蛙被失望和无奈浸透的心灵。
她的陪伴给了青蛙无穷的力量,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终于到达了山顶,看到了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
“我终于梦想成真了。
”好一个梦想成真,这一切容易吗?不容易啊!反反复复地读“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
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
”看似艰难,筋疲力尽了,可一个“不知不觉”分明流淌着幸福和欣喜,融化了疲惫,只有大海,只有梦,只有那片蔚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美丽而宽广,神秘而充满诱惑。
怎样才能看到她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那苍鹰是谁呢?是老师和妈妈。
小松鼠是谁呢?是朋友,是老师,是伙伴,是伴侣。
是啊,有了指引,有了陪伴,有了鼓励,我们就离那片还越来越近了。
青娃看海读后感
青娃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读后感》篇一读了《青蛙看海》这篇故事,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故事里的青蛙想要看海,可它住在山脚下,那大海对它来说就像远在天边的梦。
就好比我小时候想要去迪士尼乐园,感觉那是一个超级遥远的地方,只存在于电视和别人的故事里。
青蛙有这样一个高远的目标,这一点我觉得很牛。
也许在其他小动物眼里,青蛙有点自不量力,一只小小的青蛙,怎么可能跨越重重障碍去看海呢?这就像我们生活中那些怀揣着远大梦想的人,周围总有人会投来怀疑的目光。
这只青蛙碰到了苍鹰,苍鹰说它可以一下子就飞到海上去。
哇塞,苍鹰就像是那种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天生就具备别人难以企及的能力。
青蛙可没有这样的翅膀,它只能一步一步来。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时候,那些英语特别好的同学,就像苍鹰一样,轻松就能考高分,而我就像青蛙,得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一个语法一个语法地学。
青蛙没有因为自己没有翅膀就放弃,它在松鼠的鼓励下,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跳台阶。
这青蛙可真有毅力啊!我想如果是我,可能在跳了几级台阶之后就累得想放弃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学校的长跑比赛,刚开始跑的时候还信心满满,可是跑了没多远,就气喘吁吁,心里想着:“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可跑不动了。
”青蛙跳台阶肯定比我跑步还累,可是它没有放弃。
它每跳一级台阶,就离大海更近一步,这就像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离大目标更近一点。
最后青蛙终于看到了大海,那场面肯定特别壮观。
我仿佛看到青蛙站在山顶上,海风呼呼地吹着它的脸,那蓝色的大海一望无际,就像一块巨大的蓝色绸缎铺在大地上。
青蛙的那种喜悦,我觉得就像我经过努力终于考到了理想的成绩一样,心里那叫一个美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不管我们的起点有多低,不管我们的能力有多差,只要我们有目标,并且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虽然过程可能会很艰难,也许会遭到别人的嘲笑,但是那又怎样呢?只要自己不放弃,终有一天会站在梦想的舞台上。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儿童绘本,作者是赖声川,绘图是方舟。
这本书通过一个可爱的青蛙和大海的对话,让孩子们了解到大海的博大、广阔、深邃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青蛙是一只活泼好奇的小动物,它非常喜欢探索世界。
有一天,它到了一片广袤的草地上,看到了一条大河,觉得非常好奇。
于是青蛙小跳着,一跳一跳地跳到了大河边。
它想要学着大河那样自由自在地流淌,于是跳进了河水中。
但是它很快就被水流冲走了,惊恐万分。
幸好,它被一片浮木救了起来。
从此以后,青蛙下定决心要学会游泳。
青蛙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学会了游泳。
它没有满足于此,还想要看看大海。
于是,青蛙踏上了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它经过了大山、大陆、深林、大漠等地,终于来到了大海的面前。
青蛙凝视着大海,瞧不够,大海也向青蛙展示了它的广阔和深邃。
这一切对于青蛙来说都是全新的,但是大海又是如此熟悉。
青蛙一边思考一边与大海展开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它们讨论了自由、快乐、责任等话题,青蛙从大海的回答中受到了很多启发。
通过青蛙和大海的对话,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世界的广阔与深邃,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大海的宽广无垠,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大海的深邃神秘,让人陶醉和向往。
而青蛙则代表着小小的个体,它在巨大的世界里与大海达成了一种和谐共处的关系。
这种关系告诉我们,只有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人类才能与大自然和平相处。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青蛙和大海之间的对话,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界的伟大和无限的智慧。
大海是如此的宽广和深邃,我们只是其中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谦卑地对待自然,珍惜自然的恩赐,保护自然的生态环境。
人们常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自然面前我们要保持谦卑的心态。
而青蛙的努力和坚持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纯净。
青娃看海读后感
青娃看海读后感篇一青娃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这个故事,让我感触颇深。
也许在很多人眼里,青蛙去看海就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事儿,毕竟青蛙又不会飞,怎么可能跨越那么多的山川河流呢?但这只青蛙还真就做到了!我觉得这青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自己,心里头总有那么些大大的梦想,别人可能觉得不切实际,可那又怎样?青蛙为了看海,一步一步地往上跳,这过程得多累多辛苦呀,我仿佛能看到它气喘吁吁的样子。
也许它也想过放弃,“哎呀,这啥时候是个头啊?我可能真不行!”但它还是坚持下来了。
这让我想到自己,每次遇到点困难,我就开始打退堂鼓,“算了吧,太难了,我做不到。
”跟这青蛙一比,我可真够差劲的。
青蛙都能为了梦想不断努力,我咋就不能呢?故事里的松鼠也挺有意思,它一直在鼓励青蛙。
这让我想到身边那些鼓励我的朋友和家人,他们就像松鼠一样,在我想要放弃的时候给我加油打气。
我在想,如果没有松鼠,青蛙能坚持到最后吗?可能真不一定。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反问自己:“我有像青蛙那样勇敢追梦吗?”答案是没有。
但从现在开始,我决定要像青蛙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不管有多难,都要勇敢地迈出每一步,谁知道最后能不能成功呢?万一实现了呢!篇二青娃看海读后感嘿,朋友们!今天我读了《青蛙看海》这个故事,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你说这青蛙,咋就突然有了看海这么个疯狂的想法?这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嘛!可再仔细想想,我又觉得它特牛掰。
为啥?因为它敢想啊!咱们很多人可能连想都不敢想,每天就浑浑噩噩地过,跟个没头苍蝇似的。
青蛙起码有个目标,有个奔头,哪怕这目标看起来遥不可及。
青蛙跳台阶那一段,真的把我感动到了。
它跳得那么吃力,也许心里在嘀咕:“我这是何苦哟!”但它愣是没停下。
我就在想,我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能有这股子劲儿?说不定我早就半途而废了,唉!还有那松鼠,多好的小伙伴呀!它一直陪着青蛙,给它出主意,鼓励它。
我就琢磨,我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吗?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有时候觉得朋友挺多,真到事儿上了,能拉你一把的能有几个?这还真不好说。
青娃看海读后感
青娃看海读后感《青蛙看海读后感》篇一《青蛙看海》这篇文章就像一阵清风,吹进了我心里,让我有了好多想法。
故事里的青蛙,那可真是有个大梦想啊,就像我小时候想成为超级英雄一样,它想看海。
可是呢,它又被那高高的山给拦住了,这山就像个大怪兽,横在青蛙和它的梦想之间。
这时候松鼠出现了,就像天使降临一样。
松鼠带着青蛙一步一步往上跳,最后青蛙终于看到了海。
我就想啊,青蛙可真不容易。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呢。
就说我想考个好成绩吧,那对我来说就像青蛙看海一样难。
我看着那些复杂的数学题和长长的英语单词,脑袋都大了,就像有一团乱麻在里面。
这时候呢,我的老师就像那只松鼠,一点一点地给我讲解,带着我这个“青蛙”慢慢往上爬。
我有时候也想放弃,觉得自己可能永远也达不到目标,就像青蛙看着那高高的山可能也想过转身回家。
但是呢,一想到成功后的画面,我就又有动力了。
青蛙看海这个故事也让我想到了那些有远大梦想的人。
现在好多人都说要成为大明星啊,赚大钱啊。
可是这路上的“山”可不少,也许是别人的嘲笑,也许是自己能力不够。
但是如果有像松鼠那样的朋友或者自己有像青蛙那样的毅力,说不定就能翻过那座山看到“大海”了。
不过我也有点小疑问,要是没有松鼠,青蛙自己能看到海吗?也许它会一直待在山脚下,一辈子都只能想象海的样子。
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有时候需要别人拉一把。
可是,要是一直等着别人拉,自己不努力,那也不行啊。
就像有的同学,老师家长一直督促,自己却不动弹,那怎么能成功呢?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觉得青蛙真励志,一会儿又觉得它有点幸运。
但不管怎么说,它告诉我们有梦想就得去追,哪怕路上有很多困难。
这就像我每次看到那本厚厚的小说,我想读完它,虽然过程中可能会犯困,可能会被别的事情分心,但只要我坚持,像青蛙那样一步一步来,总会读完的,总会看到自己想要的“海”的。
《青蛙看海读后感》篇二读了《青蛙看海》,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啊。
青蛙想看海,这在我看来就像我想一下子吃到所有口味的冰淇淋一样,是个超级美好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读后感
《青蛙看海》是国标版第三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特点,在教学时采用创设情境、感悟体验、培养多元智能的教学策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真切的感受。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课时的一开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我出示一张美丽的大海图。
这时我问学生:“这是哪儿?你看见了什么?”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集中到了画面上,看着美丽的图画,听着优美的音乐,学生们一下子被带到了遥远的海边,看到了汹涌澎湃的大海,听到了大海的拍岸声,闻到了大海那略带咸的气息。
这时老师再把青蛙想看海而被大山挡住了去路的难题推给学生,给学生们一个自由想象、思考的空间。
这样做即缩短了久远事物的时空距离,引起了儿童对课文中有关事件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也随之而敏锐起来。
2、发挥角色效应,让学生主动入情入境
孩子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
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使他们激动不已,而且能产生巨大的角色效应。
根据课文需要,让学生担任童话角色、向往角色、或身边角色,在这样的情境中,儿童对教材中的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
在教学第四到第十自然段的时候,我放了“小松鼠和小青蛙登山“的动画,然后问:“这只小松鼠,小青蛙可爱吗?你们能不能把这么可爱的小青蛙小松鼠表演出来呀?”学生的'表演欲望被激起来了,情不自禁地按自己表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去操作,
去裁决,合情合理的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
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
在指导对话中我经常试着把学生推向文中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表现。
如一个学生在扮演青蛙时很随意的读:“是啊。
可是山太高了,我上不去。
”我没有先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现在你是谁?”学生回答:“我是小青蛙。
”教师再引导:“你这只小青蛙真神气。
不过你刚才看见大山还害怕得吸了口凉气,现在老师听你读后好像觉得你这只小青蛙很有信心爬上这座高山似的。
你能再读一遍吗?”这样,学生即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又减少了他们的挫折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
3、创设情境,传达真情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活的,一旦他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所驱动的主动发展的过程。
在教学到第十自然段小青蛙和小松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上了山顶后,我问:“小青蛙,小松鼠到了山顶心情怎样?”学生齐答:“高兴。
”教师伺机说:“那么我们一起来做小青蛙、小松鼠来读读这句话吧。
”学生马上读出了兴高采烈的样子。
然后,教师出示小松鼠、小青蛙爬上山顶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教师富有激情的引导:“现在你们就是小青蛙,小松鼠,你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爬上了山顶。
你们想说什么呀?”学生们情不自禁的大喊大叫起来:“太棒了,我终于成功了!”“啊!大海,你太美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递给学生,促使儿童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
二、注重感悟体验
所谓“感悟”,是指人们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
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头脑中储蓄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必须的中介手段,比如挂图、投影、多媒体可见及模拟实验、表演等。
但是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
在教学《青蛙看海》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联系他们生活的实际,说说自己害怕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再联系课文上小青蛙吸了口凉气,体会“吸了口凉气”是小青蛙因为害怕才做的动作。
在解释“善跑”时也让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哪些动物很善跑,再让学生举一反三,说说为什么说他们很善跑?从而理解了“善跑”的意思。
又如在体会小松鼠、小青蛙登山的“累”时,我让学生看看图画上高耸入云的大山,让学生想一想如果你就是小青蛙、小松鼠,就这样一级一级的向上跳,回怎么样?学生回答:“很累。
”教师再引导他们:“你们能把这种累的样子读出来吗?边读要边想象当时的情境,像放电影一样。
”学生就声情并茂的读了起来。
通过多种感觉,使符号、语言、意义、表象有机结构,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融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
三、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1、“对症下药”,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
加德纳指出,在正常的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刺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个智能。
课的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听着悠扬的音乐,看着美丽的大海画面,进入了大海的情境中。
再说一说看见了什么。
通过这个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用眼睛对大自然进行观察的能力;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也培养了学生对音调、旋律、节奏的感受,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音乐智能也得到了发展。
再让学生用语言来说说看见了什么,大海是怎么样的,学生的语言智能也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三能。
在后面分角色朗读中,我用小木块在讲台前搭了两步台阶,让学生带上头饰上台来表演登山。
学生在一边登台阶一边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即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智能,又训练了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运动智能。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由于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忽视他们的丰富个性,喜欢以统一的模式衡量和要求他们,对学习困难的学
生,更是处处压抑他们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
在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学生,便会经常体验到羞辱、内疚、恐惧等消极经历。
这种消极的经历和体验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路径,从而使这种失去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机会。
我们应该树立一种“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
在教学《青蛙看海》的第十一自然段时——小青蛙和小松鼠终于登上了山顶。
在用图片展示了他们登上山顶的画面以后,教师引导:“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们看见了这么美的大海会高兴成什么样子?如果你是一只会唱歌的青蛙,你会怎么样?会跳舞呢?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高兴呢?自己想一想,跟着音乐来做一做。
”在这样的氛围下,每个学生都高兴得笑着,跳着,或欢呼,或跳跃,或高兴得几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学生各自潜在的智能都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这时再让他们说说小青蛙为什么能爬上山顶?大家各抒己见,有的说:“是靠了小松鼠帮忙小青蛙才爬上去的。
”有的说:“是小青蛙自己努力,一级一级爬上去的。
”也有的说:“苍鹰引路,小青蛙不怕困难,才爬上山顶的。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都予以肯定:“对呀,当我们遇到困难,要像小青蛙那样不怕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再加上朋友热心的鼓励的帮助,那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
2、对学生实行“开启智能”的多元评价
据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八种不同的智能,人没有智能高低之分,只有智能类型的差异。
很多被认为学习不好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他所擅长的智能类型只是还没有被发现而已。
每个孩子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宽容和鼓励,能使孩子们有信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面对孩子的不理想的朗读或错误的回答,教师可以中肯的提出所存在的问题,切不可说出“你读得太难听了”“你的声音怎么那么低。
”之类的挫伤学生积极性、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
过分的批评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而一句“你读得真认真,能再响亮一些吗?”,“再试一下,你一定能读好!”,却可燃烧起学生对读书的希望之火,使他们终身受益。
在教学《青蛙看海》一课时,我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和鼓励,从而减少他们的挫折感,激发学生的潜能。
如一个学生在读松鼠
的话时很随意的读道:“你想看海吗?”我没有急于指出他的缺点,而是说:“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
能再有礼貌一些,让我们这些害怕胆小的青蛙听后能有勇气登上大山。
”结果读第二遍时他不仅读出了小松鼠的有礼貌,而且还表演出了动作。
这样,学生即知道了该怎么读好、演好小青蛙,又减少了他们的挫折感,从而激发起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在情境中充分发展他们各自的丰富多彩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