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锄禾》的意境。

(2)学会观察生活中的劳动场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锄禾》的诗意和韵律。

2. 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三、教学难点:1. 《锄禾》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

2. 如何引导学生从《锄禾》中体会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锄禾》的意义。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锄禾》的作者李绅及其背景。

(2)提问:《锄禾》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学生自主朗读《锄禾》,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3. 讲解课文:(1)教师讲解《锄禾》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2)分析《锄禾》中描绘的农民劳动场景,引导学生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4. 讨论交流:(1)提问:《锄禾》中体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怎样做?(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劳动、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劳动场景,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评价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劳动和粮食节约的认识。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锄禾》全文。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运用《锄禾》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简单的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模仿、创作等方式,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农民劳动的辛苦和伟大,培养对农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学生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锄禾》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可以提供插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感受《锄禾》的内容,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以及培养对农民劳动的认同和尊重。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锄禾》文本材料。

插图或图片。

教学课件或黑板。

3.2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音响设备或朗读机器。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可以展示一些农民劳动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4.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锄禾》,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讨论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理解作者对农民的赞美之情。

4.3 表达与创作:学生模仿《锄禾》的句式和表达方式,进行简单的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朗读、讨论、写作等表现来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可以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5.2 评价内容:学生对《锄禾》的理解程度,包括诗文内容、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学生的朗读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表情和情感的表达。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锄禾》。

(2)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情景模拟等方法,让学生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诗歌《锄禾》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锄禾》的文本。

3. 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提问学生对农民劳动的看法,引出诗歌《锄禾》。

2. 诗歌学习:(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老师讲解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含义。

(3)让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3. 诗歌讲解:(1)讲解诗歌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4. 情感体验:(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农民劳动的感激之情。

(2)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理解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和辛苦。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锄禾》的内容,并背诵诗歌。

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多读多背,提高语感。

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的辛苦和付出,培养他们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诗歌《锄禾》的内容,并背诵诗歌的情况。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情景模拟,评价他们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4.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心。
2.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会付出与奉献。
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与鼓励,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农民劳作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农民的辛勤付出,为新课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生字词教学: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生字词。同时,通过反复朗读、书写,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3.诗句解析:采用问答、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在此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时,我将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一幅农民辛勤劳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幅画上的农民伯伯在做什么吗?”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初步体会农民的辛勤付出。接着,我会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农民劳作的诗歌——《锄禾》,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农民的辛勤与伟大。”
4.个性差异:学生在性格、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与指导,使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生字词,正确书写,流利地朗读和背诵《锄禾》全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的节奏美。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形象地理解《锄禾》的内容。

(2)采用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辛勤劳动的过程。

(3)运用联想、想象等方法,帮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3)引导学生认识到农业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

(2)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农业劳动的了解和感受。

2. 学习诗歌(1)教师范读《锄禾》,学生跟读。

(2)学生自主阅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巩固学习。

3. 理解诗歌(1)分组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农民,体验劳动的过程。

(3)教师引导: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4. 应用拓展(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农民劳动的场景。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粮食?(3)制定行动计划:反对浪费,从我做起。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中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实践: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如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等。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锄禾》的诗意和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 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的诗意,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3. 分角色朗读和小组讨论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锄禾》的全文。

3. 与《锄禾》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4. 分角色朗读的角色分配表。

5. 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图片,询问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引起学生对《锄禾》的兴趣。

2. 学习《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停顿。

(2)学生自读《锄禾》,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并进行实物展示或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锄禾》的诗意,解释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学生分享对《锄禾》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小组讨论。

4. 分角色朗读:(1)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情。

(2)学生展示分角色朗读,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5. 应用练习:(1)学生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进行造句或写小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讨论和评价。

(2)学生进行相关的拓展活动,如观看农民劳作的视频,参观农田等。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

(2)运用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感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难点: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农民劳动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朗读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出示农作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劳动。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

(2)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讨论古诗含义(1)分组讨论,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总结感悟引导学生珍惜粮食,热爱劳动。

第二课时1. 复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

(2)学生跟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朗读表演分组进行朗读表演,展示对古诗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4. 背诵古诗(1)学生自主背诵古诗《锄禾》。

(2)教师检查背诵情况,给予鼓励。

5. 家庭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锄禾》。

(2)以“我眼中的农民劳动”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 家庭作业评价:评估学生绘画或写作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表达对农民劳动的感悟。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锄禾》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2)培养热爱劳动、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2)学会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词语卡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3. 奖励物品:小星星、小红花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全文展示《锄禾》。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 学习诗歌:(1)教师逐句讲解《锄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意境。

3. 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组词。

(2)学生进行识字游戏,巩固词语学习。

4. 理解感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农民为什么要辛勤劳动?(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品质。

5. 朗读背诵:(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朗读《锄禾》。

(2)学生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朗读水平。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敬农民、珍惜粮食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锄禾》。

(2)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卡片进行识字游戏。

2. 拓展作业:调查家人的粮食浪费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培养节约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家庭作业的落实程度。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锄禾》的意义。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农民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难点:(1)诗文中的生字词理解。

(2)诗文意境的体会。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文内容。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辅助教学。

2. 诗文材料:《锄禾》文本及其相关资料。

3. 分组讨论道具:如小卡片、画笔等,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劳动的观察和感受。

2. 朗读诗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诗文节奏和韵律。

3. 解释字词(1)教师讲解诗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诗文中的字词含义。

4. 理解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

5. 体会意境(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文中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意境的体会。

6. 应用拓展(1)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将诗文中的精神应用到生活中。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自己的感悟。

7. 总结反馈(1)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内容。

(2)学生表达对本次课程的收获和感受。

8.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锄禾》的感悟文章。

锄禾的教学设计范文

锄禾的教学设计范文

锄禾的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设计:锄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内容与背景。

2.技能目标:能够朗读《锄禾》这首诗,理解其意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内容:诗歌《锄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a.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看过或了解过哪些关于农村劳动的诗歌?b.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锄禾》。

2.学习(40分钟)a.向学生展示《锄禾》的诗歌内容,然后让学生朗读一遍。

b.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句诗,用他们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示。

c.全班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该句诗的解释和讨论内容。

d.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和整体讨论,理解《锄禾》这首诗的含义和背景。

3.拓展(30分钟)a.阅读讨论: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思考:农人的辛勤劳动有什么意义?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和赞美农民?c.学生分享:自愿的学生可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读后感。

4.总结与评价(15分钟)a.牵引问题:回顾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学到的内容。

b.诗歌朗诵:请学生再次朗诵《锄禾》,并评价他们的表演。

c.知识评价:给学生发放一份小测验,检查他们对《锄禾》的了解程度。

四、教学手段与学习资源:1.教学手段:讲授、讨论、小组合作、自主阅读、课堂分享。

2.学习资源:《锄禾》的诗歌文本、学生分组活动材料、有关农民劳动的文章或故事、小测验。

五、教学延伸:1.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农村劳动,比如植树、田间劳作等。

2.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民劳动提供更多便利和高效的工具等。

六、课堂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内容与背景,朗读诗歌并理解其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体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农民劳动的意义并尊重赞美农民劳动。

通过阅读有关农民劳动的文章或故事,学生能够进一步培养对农民劳动的情感。

在拓展阅读和学生分享环节,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锄禾 教案

锄禾 教案

锄禾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锄禾》这首诗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表达力。

3.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4. 培养学生诗歌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掌握《锄禾》这首诗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劳动和农耕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诗歌欣赏和创作的兴趣。

2. 学会诗歌朗读的技巧,提高表达力。

教学准备:1. 《锄禾》这首诗的课文和录音。

2. 课堂展示板。

3. 课堂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放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并跟读。

2. 师生共同朗读《锄禾》这首古诗。

3. 教师提问: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参与过农田劳动?你们对农田劳动的印象如何?二、学习(10分钟)1. 教师对《锄禾》这首诗进行详细解读,向学生介绍诗歌的内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们跟着教师一起朗读诗歌,注意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三、诗歌朗读(1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锄禾》这首诗,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语调的变化。

2.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感悟。

2.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并研讨如何更好地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和意境。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朗读演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和点评。

五、诗歌创作(20分钟)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首与劳动和农耕生活相关的诗歌。

2. 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达对劳动和农田的热爱和珍惜。

3.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并点评彼此创作的诗歌。

六、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劳动和农田的重要性。

2. 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喜欢的诗歌收集起来,形成一本属于自己的诗集。

3. 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和农耕活动来体验和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扩展阅读:1. 学生们可以阅读一些关于劳动和农耕的故事和诗歌,进一步加深对劳动和农耕的了解和认识。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理解古诗《锄禾》的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3)学习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3)培养学生通过古诗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古诗,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锄禾》。

2.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3. 学习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 学会通过古诗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故事等教学资源。

2. 古诗《锄禾》文本。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过程。

(2)引导学生关注农民劳作中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锄禾》,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古诗,注意停顿、语气等。

(3)教师讲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4)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古诗的意境。

3. 品味古诗:(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感受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教师总结,强调珍惜粮食、尊重农民的重要性。

4. 应用拓展:(1)学生创作以“农民辛勤劳作”为主题的诗或画。

(2)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学习成果。

5.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古诗《锄禾》的意义。

(2)学生表达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并发誓珍惜粮食、节约资源。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

小学《锄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理解《锄禾》的意义,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锄禾》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锄禾》的课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锄禾》的主题。

(2)学生齐声朗读《锄禾》。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课文,解释生字词。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理解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锄禾》的意义。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感情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农民,体会辛勤劳动的滋味。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课后拓展(1)学生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农民劳动场景。

(2)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大家共同欣赏。

6. 总结课堂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将《锄禾》背诵给家长听,并用自己的话语向家长解释课文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七、评价建议1. 学生能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学生能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能简要描述农民的辛勤劳动。

3. 学生表现出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八、教学建议1. 在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在感情体验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真正体会到农民劳动的艰辛。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锄禾》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锄禾》这首古诗,了解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锄禾》,并理解诗文内容。

3.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背诵《锄禾》。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3. 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作的辛苦。

2. 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锄禾》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农作物图片。

学生准备:1. 预习《锄禾》这首诗。

2. 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农作物图片,询问学生认识哪些农作物。

2. 学生分享自己预习《锄禾》这首诗的了解。

二、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

2. 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掌握。

3. 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

三、体会意境(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农民的辛苦。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诗文的理解。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朗读、背诵《锄禾》。

二、深入学习诗文(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一步讲解诗文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2. 学生通过讨论、提问等方式,加深对诗文内容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诗文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

2. 学生整理学习笔记。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背诵《锄禾》,熟读并理解诗文内容。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农民劳动的过程。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劳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感受农民劳动的艰辛。

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体验农民劳动的过程,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锄禾》全文、生字词、图片、视频等资源。

2. 教学素材:农作物图片、劳动工具模型等。

3. 教学场地:教室、操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农田劳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

(2)邀请学生分享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2. 学习《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讲解生字词。

(2)学生自主阅读《锄禾》,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分角色朗读《锄禾》,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3. 体验劳动:(1)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劳动,如锄草、浇水等。

(2)学生分享劳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4. 讨论与反思:(1)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意义,培养珍惜粮食的意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

五、作业布置:1. 抄写《锄禾》全文,加强生字词的记忆。

2. 绘制农民劳动的场景,表达对农民的敬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等,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锄禾》全文和绘制农民劳动场景的作业质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劳动意义的理解程度。

《锄禾》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锄禾》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锄禾》古诗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2、认识10个生字,学会5个生字。

(二)、能力目标:1、能用生字口头组词。

2、能独立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难点:掌握5个生字的笔画特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电脑课件、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背诵古诗:小朋友,你们都喜欢听故事对吗?我们就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课件出示古诗插图,播放古诗译文。

)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引出《锄禾》这首古诗)二、指名读古诗。

学生评价。

三、自己练习读,自学不认识的字娃娃。

四、汇报自己识字情况。

五、指导朗读,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六、巩固识字: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还与好多生字交上了好朋友,看,他们来了(出示生字卡片)。

1、让我们开动智慧小火车,师:火车,火车,开起来。

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由“检修员”来帮助读字。

2、我们的火车开到了苹果园。

看,树上结着又大又红的苹果,你们想干什么?要摘苹果吃有个要求,仔细听:摘下来的苹果上的字能和哪个盘子上的字组成词,就放进哪个盘子里,听明白了吗?谁想来帮大家摘苹果?(指名摘苹果)苹果都摘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劳动成果,苹果是谁摘的,就来带大家读一读词。

(这里增加识字量,让学生说说“饭、求、吃、通、识”这五个字自己是怎样认识的')七、老师小结。

第二课时一、诵读、评价。

1、师引导学生读诗,体会诗的节奏与韵律。

2、生读。

自评,指名请小伙伴评一评。

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目遐想。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爱惜粮食?三、写字: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你们想把他们漂亮的写出来吗?1、出示“当”:(1)这是哪个生字朋友?请学生跟生字朋友一起书空(演示“当”的书写笔顺)。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在写这个字的上半部分时应注意哪一笔;写下半部分时应注意些什么。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

《锄禾》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良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敬意,理解劳动的价值。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

难点:(1)理解农民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辛苦。

(2)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锄禾》全文。

2. 图片素材:农民劳动的图片。

3.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农民劳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农民是如何劳作的吗?他们为什么要辛苦劳动呢?2. 教学《锄禾》:(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

(2)解释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

(3)讨论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

3. 讨论与思考:(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农民劳动辛苦吗?为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出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行动计划。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人朗读《锄禾》,并解释诗歌的含义。

2.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如何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行为。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能够表达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珍惜粮食的态度。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朗读和背诵的表现。

(2)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一次实地考察活动,组织学生去农田体验农民劳动的过程。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

锄禾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锄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锄禾》这首古诗的内容意义,掌握相关的古诗词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培养学生对农民劳动的认同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课文《锄禾》。

2.相关知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农田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农民劳动的场景和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预习(10分钟)3.分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比如押韵方式、诗句的节奏等。

同时,让学生逐行理解诗歌的内容,并解释其中的词语和比喻手法。

4.合作探究(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分析。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并找出一些富有创意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小组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5.拓展实践(20分钟)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鼓励他们参考《锄禾》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思考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在班级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6.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农民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四、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互动参与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诗歌理解能力、创作能力以及课堂合作交流能力。

2.学生可以通过诗歌创作的质量和表达的深度,以及对农民劳动的理解和认同来评价自己的学习。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诗歌《锄禾》的背景和作者李绅的生平事迹,探究这首诗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2.学生可以参观农田或农场,亲身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喜悦,进一步加深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理解。

3.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古诗进行研究和创作,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和创作能力。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1. 学科:小学语文2. 年级:一年级3. 课文:《锄禾》4. 课时:2课时5. 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锄禾》。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农业发展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教学。

(2)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

(3)作业本: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资源,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2.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深入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

小学语文《锄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锄禾》。

(2)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 理解《锄禾》的内容,体会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锄禾》中所表达的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锄禾》的文本。

2. 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作物种植的过程。

(2)引导学生谈论对农作物的认识和了解。

2. 学习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锄禾》。

(2)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意义。

3. 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农民劳动的认识和感受。

4.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农田体验活动,如锄草、浇水等。

(2)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6. 布置作业(1)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锄禾》的内容。

(2)写一篇关于农民劳动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锄禾》。

(2)学生能够理解《锄禾》的内容,并表达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3)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并提出珍惜粮食的建议。

2. 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的作业和作文质量。

(3)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分享意见。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学生的反应等。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锄禾》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老师提出要求:
1.你知道古代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请读读这两首古诗吧。

读的时候,要放声朗读几遍。

2.读句子,弄懂生字和“犹”“市”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预习: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学生朗诵两首古诗。

注意正音:
粟(sù)闲(xián)饿(è)
蚕(cán)归(guī)泪(lèi)
罗(luó)绮(q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

(农民种了许多粮食,还被饿死了;养蚕的人却穿不上好衣服。


(四)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古风:就是古体诗,是模仿汉魏以来古诗的,不像近体诗那样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四海:古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

“四海”在这里指所有的土地。

3.蚕妇:养蚕的妇女。

4.罗绮:罗,素色丝织品。

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二、简介《古风》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吧。

学生齐声背诵《锄禾》,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绅,唐朝诗人。

)这首《古风》也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

他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

他的这两首诗《锄禾》和《古风》就是在当时已广泛传诵,一直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

悯,在这里是同情的意思。

《古风》为中唐时代的作品。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政权和地方割据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

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近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不平和忧虑。

从那时起,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

李绅就是非常接近人民的作者。

他的《古风》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易记。

三、朗读《古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句子的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提问)
粟:就是小米。

这里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粮种。

子:子实,这里指收获的粮食。

诗中“粟”与“子”意思相同。

“一”和“万”都是虚数,指许多。

句意: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到许多粮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略)
闲田:闲,选择:(有空、没使用、与正事无关)闲田,是空闲的田地。

农夫:农民。

夫,旧时成年男子的通称。

农夫、渔夫等。

犹,选择:(犹豫、如同、还)
句意: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是饥饿而死。

(二)背诵全诗。

四、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提问:“农夫犹饿死”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1.“秋收万颗子”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2.“四海无闲田”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粮食。

通过“万颗子”“无闲田”再现农民的辛勤劳动。

种得广,收得多,理应过上比较富裕的日子。

可是种田的偏偏没有粮食吃。

(二)提问:为什么农民会被饿死?
1.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交很多地租。

2.农民还要交许多种税。

3.地主残酷地剥削农民。

4.丰收年农民还饿死了,要是遇到灾荒就更悲惨了。

5.辛勤劳动的农民没有粮食吃,不劳动的地主家倒是粮食满仓,太不合理了。

(三)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作者对当时劳动者不得食的社会现实不满。

2.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四)教师小结:这首《古风》,表现出作者对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不满,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五)有感情地背诵《古风》。

五、比较每组字的音、形、义
粟,就是小米。

栗,就是栗子。

票,就是车票,门票的“票”。

“颗”是量词指圆形或粒状的东西,如一颗珠子,一颗心
“棵”是量词,指植物,如一棵树,一棵白菜。

闲(xián),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木”
闭(bì),半包围结构“门”字里面是“才”
“闲”是空闲的意思,如闲田。

“闭”是关上的意思,如闭口。

六、默写《古风》,然后自查,改正错别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背诵《古风》
二、指名朗读:《蚕妇》
三、简介《蚕妇》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蚕妇》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张愈。

张愈,字少愚,号白云先生,四川益州郫人。

多次参加考试都未考中。

后来有人推荐他,朝廷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他却不接受,隐居家乡。

《蚕妇》写于北宋时期。

当时封建官僚机构臃肿,统治阶级奢侈浪费,挥霍无度,加上与辽、西夏妥协求和,每年输纳大批绢帛、白银,使北宋政府的财政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

为了摆脱危机,封建统治者拼命的向人民榨取赋税。

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诗人以此为背景写了这首诗。

四、朗读《蚕妇》,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诗句的意思。

(提问)
1.“昨日入城市”。

昨日:昨天。

入:进到的意思。

选择字义:
“昨日入城市” 市:(1)集市 (2)城市
(3)买卖(mài)
提问:谁入城去?(蚕妇、养蚕的妇女。


住在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
(她住在乡下,从“入城”可以看出。


到城里集市上去做买卖,一般叫做什么?(赶集)
连起来怎么讲?
一个住在乡下的养蚕的妇女,昨天到城里去赶集。

2.“归来泪满巾”。

归:回来。

泪:眼泪。

满:说明泪水流得多。

巾:手巾或其它擦抹用的布,古代妇女多佩带在身上。

句意:回来的时候泪水不断,走一路,哭一路,泪水把手巾都浸透了。

3.连起来说说“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这一诗句的意思。

4.“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遍身:全身上下。

罗绮:罗,素色丝织品。

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罗绮者:就是穿绸缎衣服的人,泛指剥削者。

句意:穿绸缎衣服的人,并不是养蚕的。

(二)背诵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