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词多义(polysemy)作为语言中较为普遍的现象,指的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
上密切相关的意义聚合的语言现象(Lyons, 1995)。
英语也不例外,翻开词典,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多数单
词都不止一个意义,有的英语单词甚至有几十个意义。
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种负担,有时
会是一种难以克服的困难。
作为外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看透这种多义迷雾,揭开词语多义的本质,有
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今的语言学领域,不少国外学者对多义性做出了很有意义的探索研究。
他们运用认知语言学
中的理论解释涉及语言系统各层次的多义现象。
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主要集中在词汇和句式层面。
国内学者对多义性的研究主要涉及多义词的认知理据、词汇习得及外语教学。
本文尝试从认知心理学家罗施(Rosch, 1975)提出的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出发对多义词
汇语义延伸进行认知分析,探究多义词汇语义扩展的方式,揭示其深层的认知机制,以期给多义词汇教
学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原型范畴理论的提出及其特征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产生于当代语言学界和哲学界对亚里士多德经典范畴学说(classi-cal category)的批判。
经典范畴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条件决定的;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范畴所有成员的地位均平等。
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W ittgenstein, 1953)对游戏game范畴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在游戏game范畴中没有各种游戏的共同特征(common property),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其相似性就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在体形、相貌、眼睛的颜色、步姿、性情等等一样以类似的方式互相重叠和交叉,由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family resemblelance)。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人类学家伯林和凯(Berlin&Kay, 1969)对颜色范畴进行了研究。
他们调查了98种语言,发现了基本颜色范畴和焦点色现象。
他们认为,颜色的范畴并不是任意的,而是以“焦点色”为基础的。
由此说明虽然人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但对最典型的颜色的认知却是一致的,具有普遍性。
到了70年代,罗施(Rosch, 1975)对焦点色的心理背景进行了探索,证明焦点色是源于前语言认知(pre-linguisticcognition),焦点色在感知和记忆中是突显的,比其他颜色辨认得更准确,学习和回忆得最快,因而更有利于识别和分类。
之后罗施从对颜色焦点色的研究扩展到其他物体的研究。
她在对其他鸟、水果、交通工具、蔬菜等10个自然范畴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theory)。
原型范畴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决定范畴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相对于人的认知需要有所变
化; (2)特征也有中心的、重要的区别属性和边缘的、非重要的属性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
其边缘属性与临近范畴属性交叉; (3)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
同属性,形成家族相似性; (4)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共
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
例如在“水果”范畴内,“苹果”、“梨”、“橘子”常被视为范畴的正式成员,位于范畴的中心位置,因
此也被称为中心成员。
而“甘蔗”、“椰子”、“芒果”与中心成员所共有的相似性越来越少,而逐渐偏离
中心成员的位置。
从上述原型范畴的特点中,不难看出在同一范畴中,各个成员的地位并非相等,相反
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同一范畴里所有成员只享有部分相同的属性,即家族相似性。
尽管原型经常用来指
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但原型更确切的含义是指作为范畴核心的图式化心理表征,是范畴化的
认知参照点,其最佳成员只是原型的个例,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
二、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
大脑的认知活动是在记忆知识的基础上以最经济的方式进行的,新事物一经产生,大脑便在记忆中
寻找已存在的概念。
根据新认识事物的物理、功能等属性将其与已认识的事物发生某种联系,对其进行
归类。
这样,原已形成的概念不断被扩充,形成一个更大的概念语义范畴。
概念语义范畴的义项成员具
有不同的地位,它们有中心义项或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
认知语言学家的诸多研究表明词义范畴
也具有中心义项或原型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体现原型效应(prototype effect)。
即多义词汇以词义的原
型或核心意义(prototyp emeaning)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或辐射出其他词义,从而形成了词义范畴的原型
效应。
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具有如下的特点: (1)不能以一组充分必要条件来确定词的意义; (2)词义范
畴是一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意义辐射结构; (3)词义范畴的各个义项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原型特征,原型
义项具有最多的原型特征。
从词义范畴的原型效应来看,一词多义并不是偶然性的、任意性的语言现
象,词义的各义项是围绕原型义项通过一系列家族相似性的语义特征相联系的。
下面我们从词义范畴
的原型效应出发,探讨多义词汇语义扩展的基本方式,探究多义词汇语义扩展的深层认知机制。
下面以LMNO@L为例E说明这个问题:(’);PK L@QRJIN OKAMSKQKO 0PK LMNO@L, (!)>PK MT TKKMNH@U0@V 0PK LMNO@L,
(+)WMNO@LT!""+,
例(’)展示了该词的本义E即字典意义E LMNO@L作为房
间结构的一部分E在我们心中浮现的是一个标准的完
整的窗子框架E即认知心理学中所说的“完型”。
从这
个“完型”延伸下去E例(!)则指的是窗被推开后留下
的空间E例(+)却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E LMNO@L这个词
已被纳入了科技领域。
虽然在汉语中我们也称之为
“窗口”E但那只是虚拟的;由于计算机的极大普及E这
一概念可谓尽人皆知E每当提到E人们首先想到的便
是“WMNO@LT!"""E WMNO@LT!""+”之类。
因此E可以说
LMNO@L的本义与中心意义发生了分离。
泰勒(Taylor, 1995)根据费莫(Fillmore, 1982)的研究考察了多义词climb的语义扩展问题。
他区分
了下面例(1)和例(2)中的几种意义:
(1)a.The boy climbed the tree. b.The locomotive climbed themountainside.
c.The plane climbed to 30, 000 fee.t
d.The temperature climbed into the 90s.
(la)中的climb包含以下意义:人与树接触,从低往高,使用四肢,相当费劲。
泰勒说,这是本族语者用climb造句最多的意义,即它是climb的原型意义,而在( lb)中,火车是不可能攀爬的,但有一个相
似点从低往高。
男孩是靠四肢与树的接触往上爬,火车是靠车轮与山地上的轨道接触往上爬。
速度不
会很快,也较费劲。
但是(1c)中的climb只剩下了“费劲”和“往上”的意义了。
(1d)中的climb 除了有
“往上”的意义外,还有“逐渐”或“慢”的意义。
以上例证似乎表明,动词climb确实可以提取一个核心
意义“往上”。
但(2)中各句就没有“往上”的意义:
(2) a. The boy climbed down the tree and over the wal.l b. We climbed along the cliff edge.
John climbed outofhis clothes.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中各句均失去了“往上”的意义,主要包含“费劲”的意义。
上述两例说明climb的各种意义之
间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语义要素。
在泰勒看来,将多义词各义项联系起来的是意义链,它们之间的语义
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家族相似性:A→B→C→D→E etc.在语义延伸过程中,呈现出连锁趋势(concaten
tion)。
在climb的经典分析中,泰勒用“意义链”(meaningchains)来解释多义词各义项之间的联系:意义
A和意义B因他们之间的相似性而发生联系,意义B反过来成为变化源进一步延伸出意义C,然后意义
C又延伸出D和E等等。
这个语义变化过程说明意义关系首先存在于相邻的意义中,不相邻意义之间
却有“家族相似性”。
意义链上的任一节都可为意义延伸的发生源。
在语义延伸过程中,除了这种连锁趋势外,还有辐射趋势(radiation)。
即原型意义处于中心位置其他意义都围绕着它产生,且与原型意义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例如“arm”一词最先获的义项为“手
臂、胳膊”,由此辐射出很多其它义项,例如“臂形物”、“衣袖”、“椅子扶手”、“武装、装备”。
再如“head”
的最先获的义项为“人或动物的头”,由此辐射出很多其它义项,例如:“头状物体”、“首长、
首领”、“东
西的最上部分”、“顶端、开头”、“(河源的)源头”、“头脑、才智”、“最重要的位置”等。
上面两例中第一
个义项为原型义项,其它义项都是围绕这个义项向外扩展而来的,而且义项也由具体发展到抽象。
当然
对于较为复杂的多义词汇来说,其语义扩展的方式既有连锁趋势又包含辐射趋势。
126
四、多义词汇语义扩展的两种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
依据原型范畴理论,词的多义化过程就是词义中非典型成员不断衍生以及典型成员不断分裂的过
程。
而这一过程或者说词义的扩展主要是通过两个手段来实现的,即人的隐喻(metaphor)和转喻(me-
tonymy)思维。
隐喻和转喻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
(一)隐喻
在原型效应的影响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在基本范畴的基础上开始的。
人们首先认识身边的事物,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事物范畴不断扩大,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和表达,而是逐步认识抽象概念,即利用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种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概念域,这样就形成了认知语言学家所谓的认知投射或映射(mapping)。
由此产生了隐喻。
以“床”为例,在各种直接被理解的“床”之外,人们又认识并以同一语言符号命名了河床、冰床、机
床、苗床、花床、矿床等等。
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温床”,这一概念既表示保持一定温度培育蔬菜或花
卉等幼苗的苗床,又表示有利于坏人、坏事、坏思想滋生的地方或环境。
英语中同样也有abedofnails(极
其艰难的境况), abedofroses(称心如意的境遇)等。
英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基本范畴词语具有隐喻的用
法。
例如下面表示人体部位词语的各种隐喻:
head of state, ofgovernmen,t ofpage, of a queue, of a flower, of a bed
mouth of a hole, of a cave, of a river, of a tunnel
neck of land, of thewoods, of a shir,t bottle-neck
arm of a chair, of the sea, of a tree, of a coa,t of a record player
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 Johnson, 1980)把隐喻看作是人们思维、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即隐喻概念(metaphorical concept))。
隐喻建立在相似性(resemblance)原则基础之上,涉及到两个认知域,强调从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映射(mapping)的结果。
请看下面含有
up的一组句子:
(3)a. I carriedmy suitcase up the stairs behind her. b. Shewentup north. c. I feelup.
在(3a)中, up的意义是“to say thatsomething ismoved towards a higherplace”,这是可在纵向空间域
定义的基本义。
到了(3b)up的意义变为“to say that someonemoves northwards”,已由纵向空间域发展
到横向空间域,但毕竟还未离开空间域。
(3c)中的up已发展出明显的隐喻义,因为这时up的
空间域
已拓展为情感域了,即up的意义从源域(空间域)投射到了所想表达的目的域(情感域)。
(二)转喻
与隐喻不同的是,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salience)的关系。
客观世界中,个物体、一件事情、一个概念具有很多属性,而人的认知往往更多的注意到其最突出的、最容易记忆和理解的属性,即突显属性。
对事物突显属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突显原则。
例如,一个人会有很多特征,但他的大鼻子最显眼、最突出,于是他被叫做“大鼻子”。
再如船上的船员,英语是hand,中文叫“水手”,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趋同。
船员在船上最忙碌的是两只手,在人们认识“船员”的概念时最为突出,于是产生了hands 和“水手”的词语。
转喻建立在邻近性(contiguity)原则基础之上,体现同一认知域(cognitive domain)中识别两个元素的相关性(Lakof&f Johnson, 1980)。
转喻在语义扩展中所起的作用可通过下面含有door的例句来说明:
(4) a. The room has two doors. b. Open the door.
c. Hewalked through the door andwent into the garden.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在上述的三个例句中door都是以不同的意义出现的,在(4a)中,它突显的是
作为房间结构的一部分的门,在(4b)中,它突显的是门可以推动的那一部分,不包括门框。
在(4c)中,
它突显的是门被推开后留下的通道。
door的这些不同意义之间正是通过转喻连接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一词多义现象使我们了解到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
制,即多义词汇的各个义项是从典型意义通过连锁和辐射的方式向其他意义进行语义扩展的。
在词汇
多义化的过程中,人类的两种认知手段隐喻与转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结构主义和生成语言学认为介词的使用是惯用法,只要“学会”就行了,因此介词一词多义的复杂性一直以来由于没有合理的解释而被结构主义和生成语言学所忽视。
相反,认知语言学却向所谓的介词用法的任意性提出了挑战,而发现介词用法的高度有组织性正是认知语言学在词形变化上的重要成果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是英语中具有多种解释的词,认知语义学则应用原型向外扩展的模式来描述介词的一词多义,koff用radical category一词来表达从一词义核心向外的隐喻扩展,Brugman,Vandeloise,Lindner以及其他很多语言学家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都用各种不同的图式和词义扩展理论来阐释了介词的一词多义。
一、有关一词多义
语言学家William Croft认为,物体所有权的转换和信息的转换间存在明显的隐喻关系,而位置变化和所有权的转换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这种意义
关联的模式发生在某个特定的词上就形成一词多
义。
一词多义一直是语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如
果一个语言形式呈现出多个相关的意义,那就是一
词多义,以名词room为例,它可以有以下三个意义;
(a)a division of a building,which has its own
walls,floor and ceiling,and is usually used for a partic-
ular purpose.
(b)space that could be filled,or that is enough
for the stated purpose.
(c)the need or possibility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or be done,scope
不难看出,room的三个意思有个共同之处,即
“space that can be filled”,Allerton认为,识别一词多
义的标准之一就是共同意义核心的存在,但这个意
义核心又不是恒定不变的,因此,意义的相对性是一
词多义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正是意义的相对性才使
得各个词义之间互相联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是任意
的,而有着其内在的语义规律。
二、认知语言学理论
“认知语言学是根据对世界的经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
法来研究语言的”(Ungerer &Schmid,2001:36),它为我们
提供了理解意义的新方式。
1.原型范畴理论
范畴化是人类认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脑利用
语言符号将复杂的外部世界转化为有序信息的过程。
原型
范畴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第一,范畴不是由一组充分特征
和必要特征合取定义的。
第二,范畴的特征不是像经典范
畴中那样描述的,是二元的。
第三,范畴间的边界是模糊
的。
第四,一个范畴里所有成员的地位不是相等的。
原型
范畴理论在处理多义范畴时有明显优势。
例如,在词汇范
畴中,多义词很难用某个共同的语义特征来概括,其多个子
范畴通过家族相似性与一个核心的子范畴联系,形成一个
语义链,相邻节点间因语义扩展而共有某些属性。
一、原型理论的基本内容
Lackoff指出:对我们的思维、感知、行动、和言语来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范畴划分更基本的了。
原型理论正是认知语言学关于范畴划分的理论。
范畴是事物在认知过程中的归类,一个词语就是一个范畴,它的各个义项可以看作是这一范畴的成员。
范畴内部的各个成员之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但他们背后是一个复杂的各种相似点重叠交织的网络系统,这种相似性被命名为“家族相似性”。
正是这种范畴成员之间的家族相似性使范畴内部构成一个连续体。
同时,范畴的边界具有模糊性,相邻范畴互相重叠、渗透。
范畴原型与该范畴成员共有的特性最多,与相邻范畴的成员共有特征最少;范畴的边缘成员与其他范畴的成员共性更多。
范畴成员依据具有该范畴所有特性的多寡,具有不同的典型性,因此范畴成员之间并不平等。
[2](P100)原型(原型义项)是范畴内最典型的成员,其他成员有的典型性显著,有的则处于范畴的边缘位置被称为边缘义项。
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进行建构,其边界依照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
很多多义词在扩展词义的过程中除了位于中心位置的最典型的原型义项,还会衍生出多个典型性相对次之的次原型义项,但他们都与处于中心位置的原型义项可以通过家族相似性获得联系。
2.意象图式
1987年,约翰逊在《心中之身》(The Body in thind)一书中提出:“意象图式是感知互动及感觉运动活动中不断再现的动态结构,这样的结构给我们的经验以连贯和结构。
”(Johnson, 1987)意象图式不仅构建我们的空间域,还构建许多存在于抽象域的概念,如我们可以通过容器图式来理解范畴,认为物体属于或者不属于某一范畴。
根据兰盖克的认知语法理论(Langacker,1987),意象图式主要由射体、界标和路径来表示,表现射体和路标之间的某种动态或静态的不对称的关系。
射体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待定,界标为参照物,为射体的方位提供参照,射体所经过的路纬就是路径。
3.认知隐喻理论
隐喻在传统上被看作是语言的一种修辞。
而1980年,
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挑战了
传统隐喻观,确立了隐喻在认知中的地位。
认知隐喻理论
主要认为:第一,隐喻无处不在;第二,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
的;第三,隐喻有系统性;第四,隐喻是由一个结构相对清晰
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构成的;第五,隐喻
映射不是任意的,而是根植于我们的生活经验。
概念隐喻
本质上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外一种事物,是人类概
念系统的最本质特点。
三、隐喻与换喻
隐喻既是一种修辞现象、语义现象,又是一种认知现象。
“语言深深扎根于认知结构中。
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语义产生的根源”。
隐喻与换喻两种方式是这些相互关联的意义的延伸和拓展的途径。
在认知语言学中,语言学家突出了它们在语言和认知之间起到的重要的桥梁作用。
世界时刻处于变化之中,人类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化。
一定的语言符号要表达一定的自然范畴,表达人类过去没有认识到或发现的自然范畴,隐喻与换喻便成为沟通已知与未知的纽带,这是人们认识世界抽象事物不可或缺的一种认知能力。
“莱可夫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它是深层的认知机制,组织我们的思想,形成我们的判断,使语言结构化从而有巨大的语言生成力”。
通过联想与想像#把新出现的事物或抽象思维的结果与词汇中已有词的意义通过相似点或共同点联系起来从而扩展了词的本义。
莱可夫运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示来解释这一现象。
隐喻与换喻的主要不同在于: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
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是从一个范畴到另一个范畴的映射(而换喻是基于同一个域内的映射。
这些由隐喻与换喻关系而产生的义项成为同一个词的义项有的已成为该词的字面意义。
正如语言学家们常说的)一代人的隐喻是后一代人的常规表达词的这种字面意义是隐喻常规化的结果(有的仍保留明显的隐喻和换喻色彩但由于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也被列入词义条目中。
于是众多的派生意义出现在该词的语义范畴中。
可见多义词通过隐喻与换喻等方式与原形范畴发生联系,形成意义链并建立起一整套语义范畴内部结构严密而连贯,是人类认识深化在语言上的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多义词的语义范畴中有的义项会消亡被更具时代性的新义项取而代之#正如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语言绝不是产品#而是一种活动。
”语言的创造性要从语言有生命力的言语活动中去发现语言是连续进行、永无止境的言语活动的总和。
一词多义现象作为言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处于动态的、开放的发展之中。
我们的范畴、概念、理据和心智是由我们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系统所形成。
因此一词多义的形成同我们与周围世界联系互动密不可分,其范畴的变化也与世界的发展息息相关#必然地#其内部结构也会随着人类认知的方式的发展而逐步完善。
四、结语
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对介词一词多义的分析可知,介词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意义,这些用法虽不相同但又密切联系,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意义体系,介词多义性显而易见,同时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介词的使用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是英语中最具一词多义性的词类。
本文对含介词up, from, on的句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介词的语义具有多义性, 以基本意义为中心向外扩展, 具有词义在最具典型性的原型义项基础上进行语义扩展的内在规律、理据以及各个义项之间的内在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 形成家族相似范畴。
本文不仅从对语言认知的角度,解释了介词语义扩展的原理,为理解其它介词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而关于如何习得和教学介词多样含义还有待于进一步地研究。
四、结论
多义词的词义扩展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是人类大脑对原型认知基础上通
过联想式和发散式思维,隐喻和转喻手段语义
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同时也受社会、经济、文
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本文以形容词high为
例,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来探索、分析
其词义在最具典型性的原型义项基础上进行语
义扩展的内在规律、理据以及各个义项之间的
内在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从而帮助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原型义项的基础上,根据
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以及词义扩展的内在规
律,通过语义联想来理解和记忆不同语境下多
义词的具体含义。
[摘要]一词多义现象在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中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是词汇语义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词汇习得和教学中的难点。
但多义词的词义扩展并非是任意、毫无规律的,而是有其内在规律和理据可循的。
介词一词多义的复杂性一直以来由于没有合理的解释而被结构主义和生成语言学所忽视。
相反,认知语言学却向所谓的介词用法的任意性提出了挑战,而发现介词用法的高度有组织性正是认知语言学在词形变化上的重要成果之一,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是英语中具有多种解释的词。
文章通过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对介词一词多义的分析可知,介词可以表达许多不同的意义,这些用法虽不相同但又密切联系,构成一个非常复杂的意义体系,介词的使用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是英语中最具一词多义性的词类。
本文对含介词up, from, on的句子为例来分析多义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联模式和内在联系,探索其词义扩展的理据及内在规律,从而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相关介词在不同的具体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关键词]多义词;原型;语义扩展;理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