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专业《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2019年教育文档
2019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doc
2019年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篇一:油气储运课程介绍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交叉性高新技术学科。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油气储运工艺、设备设施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图制图、上机操作、工程测量、工程概预算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储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测量实习、金工实习、施工实习等一般安排18周。
主要专业实验:油气质量检测、物理化学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学士学位相近专业: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察技术与工程资源勘察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煤及煤层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开设学校:中国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石油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榆林学院(省A专业)四川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篇二:石油大学油气储运专业20XX课程大纲课程编号:05040120工程热力学EngineeringThermodynamics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开设学期及周学时分配:第5学期,周时数3适用专业及层次:过程装备及控制专业、油气储运专业相关课程:大学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教材:(《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推荐参考书:(1、《工程热力学》,严家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第二版2、《工程热力学》,曾丹苓、敖越、朱克雄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第二版3、《热力学》,王竹溪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一、课程目的及要求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热力学的定律、定理及有关的理论知识,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力学分析的能力;初步掌握工程设计与研究中获取物性数据,对热力过程进行有关计算的方法。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教育教学也呈现出了全新的变革和发展趋势。
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各高校逐渐开始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本文以《泵和压缩机》这门课程为例,重点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的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做题练习-考试”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各高校开始尝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预习和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课堂时间则用来进行讨论和合作学习等活动。
在《泵和压缩机》课程中,老师采用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需要仔细阅读教材、视频或其他相关资料,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在课堂上,老师将以课前准备为基础,进行重点讲解和解答疑问,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二、借助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面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往往不高,因此,通过引入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泵和压缩机》课程中,老师借助互联网资源,使用了多媒体课件、网络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课程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
同时,老师还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学习困难,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创新设计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和实验室,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网络空间,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实践探究和创新设计。
在《泵和压缩机》课程中,老师鼓励学生开展独立探究和团队项目研究,让学生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例如,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和制作小型水泵或压缩机,并进行实地测试和调试,从而深入了解相关原理和应用。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寻求创新和改革,教育领域也不例外。
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部分,工程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
《泵和压缩机》作为工程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改革实践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教师们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泵和压缩机》这门课程,作为机械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其教学改革更是亟需关注的焦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更加贴合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和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教学改革的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更新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内容的更新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泵和压缩机》课程内容相对较为陈旧,需要与时俱进,结合最新的技术和发展动态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完善《泵和压缩机》的课程大纲和内容设置,使之更加符合当今工程领域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也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
2. 引入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教学平台,如MOOC、在线教育等,为《泵和压缩机》课程提供在线化的学习资源。
通过这些平台,学生们可以在课堂之外进行自主学习和课程拓展,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为学生们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PPT讲义、在线测试等,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 实践教学结合《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
可以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组织学生们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课程。
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泵和压缩机》课程中的知识和理论,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变革和创新。
在传统的工程类课程教学中,如何将互联网+理念融入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泵和压缩机》课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教学挑战和改革需求。
本文将围绕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展开讨论。
在过去的教学中,《泵和压缩机》课程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对不足。
由于泵和压缩机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专业性和实践性要求较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有所欠缺。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时、广泛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到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故而,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优化《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成为了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应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二是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1.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讲为主,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对不足。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式和手段:(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到相关知识和信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3)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泵和压缩机》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实际操作和工程案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新一代学生的特点,我们开展了《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更新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传统的泵和压缩机的教学内容和目标也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更新。
因此,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为主要目标,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我们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全息教学系统。
我们借助互联网提供的大量资源,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学习材料,例如教学视频、模拟实验、案例分析等。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我们积极整合校内、外部的优质资源,努力打造一个“知识共享、协同互动”的学习平台。
我们将生动、实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集中展示和分享,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学习进度。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添加了实践环节,并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实践使用各种工具,进行实际的操作和验收。
此外,我们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案例,让学生合作完成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的完善我们通过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建立了多维评价体系,包括针对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的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评和实验报告等的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衡量和认可。
总之,我们不断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更新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手段,整合优质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
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为新生代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模式融入到自己的实践中。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也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到教室里面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而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就可以进行远程学习,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成本。
而对于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泵和压缩机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泵和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石油、水利、制药等众多领域,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对于未来的工程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将互联网+教育模式融入到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中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泵和压缩机课程与互联网+教育是可以很好地结合的。
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他们不再需要局限于教室里面进行学习,而是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学习。
这样一来,就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可能性。
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在线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被动听讲,而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直播、讨论区等方式与教师进行实时互动。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得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和灵活。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决定在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中实践互联网+教育模式。
我们与教学平台合作,建立了专属的互联网+教育平台。
在平台上,我们上传了大量的视频讲解、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多媒体学习资源,并设置了在线直播、讨论区等功能,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为便利的学习方式。
我们逐步推行了在线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讲授只是学习的一部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通过在线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使得学生可以在进行理论学习的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们还在互联网+教育平台上设置了学习小组和在线辅导等功能。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作者:武志玮刘国光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05期【摘要】本文以《泵和压缩机》为例,结合互联网时代学生群体的特点,针对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程考核及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一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新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 泵和压缩机课程改革【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Pump and Compressor” as an exampl e,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Internet ag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classroom management,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teacher student interaction, and gets a new teaching reform meth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Key words】Internet +; pump and compressor; curriculum reform【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5-0236-02《泵和压缩机》课程是面向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也密切相关的课程。
我校的泵和压缩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离心泵”、“离心压缩机”、“往复压缩机”和“其他类型泵”等。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是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后续课程是输油管道的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的设计与管理、油库的设计与管理等。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教育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可能。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工程专业的《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既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现状分析《泵和压缩机》是工程类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教授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等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教学内容单一,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和实际工程应用的联系;二是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互动和实践性;三是教学资源匮乏,很难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实际案例。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也较差。
二、教学改革的思路针对《泵和压缩机》课程的现状问题,教学改革的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新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动态,增加实际案例和工程应用的内容,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二是改善教学方法,引入互动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三是丰富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引入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途径,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 更新教学内容在《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我们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最新的行业发展趋势、典型案例和工程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把握国内外行业发展动态。
我们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行业实践活动,亲自参与泵和压缩机的设计、制造、维护等工程实践,增强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2. 改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引入了互动式教学和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泵和压缩机》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讲授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及应用等内容。
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侧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
而互联网+时代,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和虚拟实验平台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泵和压缩机的模拟实验,实践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等概念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互动式教学可以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发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面,应该从传统的知识考核向能力评价的转变。
传统教学中,主要通过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评价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可以设置实验报告、项目设计、小组讨论等形式的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实现能力的真实评价。
在师资培养方面,应该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应用技术,以提供更新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交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需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泵和压缩机》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涵盖泵和压缩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选择与应用等方面。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我们对《泵和压缩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
我们引入了互联网+教学模式。
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了一个开放、共享的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课程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通过提问和交流,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
网络平台上还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学习资料、交流论坛等,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我们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实践操作环节。
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和实验装置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
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泵和压缩机的工作模拟和优化,从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我们还组织了实地考察和实验实践等活动,使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泵和压缩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组织了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不再仅仅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我们还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进一步提高。
面向工程实际需求改革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
ma d fe gn eig p a t e Hi o i ld v lp n ,a pi t n s t s a d e gn ei tn ad / n so n ie r rci . s r a e e me t p l ai t u n n ie r sa d r s n c t c o c o a g n
Tr n p t in a s orato
Ga t r g n sSoaea d
随着 我 国国 民经济 持 续稳 定 的发 展 , 油天 石 然气行业 也得 到了迅速发 展 。油 气储运工 程专业
从 招生学 校 和招 生人 数 都显 著 增加 。据 统计 , 我
容 主要偏重 于泵和压 缩机 的工作原 理和工程 设计
一
3 7
、
课 程教 学 目标 的定位
外, 由于天然 气长 输 管 道 和储 气 库所 用 压 缩机 组 功率大且 多处 于西 部地 区 , 为保 证运行 可靠性 , 压
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逐渐பைடு நூலகம்识到工程教育中
学 生实践 能力 的重要性 。例 如 , 国从 上 世纪 8 美 0 年 代起就 提 出了工 程 教 育 回归 实践 的观点 , 吁 呼 加 强技术 与科学 的结合 , 加强 理论 与实践 的结合 , 强 调工程 实践 和工 程 能力 的培养 。1 我国高 等工 _ 『]
e ie r o c p n oi r v h feto ec ig g n n ei c n e ta d t g n mp o et eefc ft hn . a
Ke r s y wo d :Co r e t c ig; En ie rn r c ie us e hn a g n e i g p a t ;Pu n mp e s r Oi c mp a d C o r so ; l
《泵与压缩机》课程现场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导致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延长,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泵与压缩机》课程现场互动教学模式初探◇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辛 颖 王 岩在传统的高职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工艺设备比较多,而且工作环境比较危险,学生没有得到充足的实践,从而影响了学生技能的全面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现提出现场互动教学模式。
现场互动教学是在不打乱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以便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泵与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在该课程教学的后半段结合教学内容同步设置现场互动教学模块,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和实践探索。
1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原有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组合,这种组合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也存在如下的问题。
(1)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脱节。
在原课程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分段-集中教学模式(先理论后实践或先实践后理论)。
教室作为理论教学地点,实验室作为实践教学地点。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率先完成理论教学而后进行长时间集中的实践操作,这将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已经忘记或不能正确运用理论知识,使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与联系不紧密,不但影响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单一。
原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是知识传递的主导者,课堂仍然以教师为中心,通过填鸭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的接受,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提升。
在实训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先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对老师的操作按部就班地模仿,不动脑,不思考。
油气集输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教育文档资料
油气集输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油气集输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油气储运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奠定了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目前,我国对能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越来越关注,为保证国家的能源供应、开发西部、保护环境,以“西气东输”、“兰成渝、兰郑长成品油管道”为代表的油气管道输送工程,哈萨克斯坦――新疆阿拉山口的跨国大型原油管道,以及国家石油储备的陆上进口天然气和海上进口LNG(液化天然气)和国内一批大型储气库的建设,为油气集输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一、油气集输课程现状油气集输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课程[1]。
油气集输是以原油和天然气从油气田开采出到加工的过程中,油气的储存和外输等有关的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实验、习题、上机编程;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形成了完整的实践链条,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巩固和提高。
学生在大学之前接触的多是基础教育,在大四之前学习的多为专业基础课程[2],通过石油工业概论和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对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通过大四前的认知实习和生产实习对专业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西安石油大学油气集输课程设置在大学本科的第七学期,授课54学时,每周授课两次四课时。
油气集输课程的内容包括:油气集输研究对象、流程;油气性质和基础理论;矿场集输管路;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原油处理;原油稳定;天然气净化;轻烃回收;含油污水处理。
课程重点包括:多相流流动机理及压降计算式,油气分离原理和分离器选型计算,原油脱水的基本方法和稳定工艺,天然气脱水和轻烃回收工艺。
油气集输课程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既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培养了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承担油气田油气集输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工作[1]。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
中国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相结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这种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需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泵和压缩机》是一门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涉及泵和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参数等方面内容。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泵和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一、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互动已经成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网络互动平台是必要的。
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教学网站、在线课堂等多种方式,打造一个“线上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活跃、便利的学习环境。
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进行问答互动、讨论交流,共同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拓展教学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学术论坛、专业网站等途径,获取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视频、案例分析、学术论文、图书资料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全面的学习资料。
此外,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等进行线上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创新教学方法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采用在线课堂、MOOC等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将课程设计成小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性地学习和复习。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实验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注重实践环节《泵和压缩机》课程涉及到很多实践环节,如泵和压缩机的实验、维修和调试等。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和模拟实训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体验,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泵和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摘要】本文以《泵和压缩机》为例,结合互联网时代学生群体的特点,针对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管理、课程考核及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了一种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泵和压缩机课程《泵和压缩机》课程是面向我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与工程技术也密切相关的课程。
我校的泵和压缩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离心泵”、“离心压缩机”、“往复压缩机”和“其他类型泵”等。
本课程的主要先修课程是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后续课程是输油管道的设计与管理、输气管道的设计与管理、油库的设计与管理等。
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學生在此前基本上所学的基本上都是基础课或偏理论的专业基础课,缺少实习和专业知识,往往会感到概念难以理解,而该课程又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因此该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丰富,但目前学时进一步压缩,所以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亟需解决。
按照原有课程体系,完全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
因此,笔者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和对互联网时代学生自身特点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
1、明确课程目标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石油及天然气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常用的泵和压缩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计算。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需要的工艺条件正确进行泵和压缩机的选型。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针对该课程目标,强化学生对该课程对先修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和后续专业性的重要衔接作用。
2、优化教学内容泵和压缩机课程理论较复杂,公式和方程较多,公式推导过程复杂,该部分内容容易占用较多课堂时间,且也易引起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弱化公式和方程的推导过程,适当削减复杂理论的课堂讲授时间,更加注重学生对相关理论公式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专业《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引言
《泵与压缩机》在油气储运专业教学中既是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专业课程,又是该专业后续专业课程《油库设计与管理》、《管输工艺》、《燃气输配》及《加油加气站设计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
所以,《泵与压缩机》课程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的学习。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加之泵、压缩机的组成和结构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教师也感到难教。
笔者从本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出发,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对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二、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通过《泵与压缩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泵和压缩机合理选型、使用维护、调节控制和技术改造的工程应用能力。
针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主要是在油气储运及与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油气储运项目施工和运行管理工作,所以课程的教学目的应是围绕泵和压缩机在选型、使用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而不是泵和压缩机本身的设计。
在教学中应突出油气储运工程用泵和压缩机的特殊性,注重专业技术课承前启后的作用[1] 。
在课程教学中将综合运用学生所学到的《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及《工程力学》等课程方面的知识,讲授时应让学生逐步了解技术类课程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专业课中的作用,注意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课程直接面向
工程实际,应促使学生树立工程意识,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1. 精简课堂内容《泵与压缩机》课程内容主要由泵和压缩机两部分组成。
泵和压缩机是连接管道与储罐的输送动力设备,是长输油气管线的输送机械,是动力仪表控制循环的动力机械,教学内容较多。
然而,随着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的进行,课时变少,任务加重。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融会贯通地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必须对讲课内容有所选择和删减,理论以够用为度,着重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抓住重点、突出难点,增加与工程技术前沿知识相融合的新内容,对教授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涉及先修课程的内容讲述时应简而言之[2] 。
例如,把教学内容整合为“结构”、“原理”、“性能”和“应用”四个模块。
泵和压缩机在结构上都是流体机械的结构形式,基于工程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的工作原理,遵循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的工作性能,都要从调节控制和选型操作两方面掌握及应用。
在泵这一章的学习中,基于四个模块,教师可进行精讲,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思路。
对于压缩机的内容,引导学生以四个模块的思路进行学习,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注重实践环节[3 —5]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专业课教学的各个环节,既要强调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又要注重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素质的培养,使二者相辅相成,从而较好地实现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所以在《泵
与压缩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安排认识实习、机泵拆装实习和实验教学,从多方面锻炼学生计算、绘图与实验操作的能力。
我们组织学生到校内外的实习基地参观学习,了解泵、压缩机在现场的工作情况及不同类型机泵工作环境的区别。
为了让学生深刻了解泵和压缩机的构造,在校内的工程实践中心,安排了机泵拆装实习。
学生看到已拆开的多级离心泵和压缩机的一个个零部件时,恍然大悟。
之后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把拆卸下来的各个零部件一个一个安装回去成为一台完整的泵和压缩机。
在离心泵综合实验中,让学生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使学生了解装置组成,掌握装置启动、运行、停车等方法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这一系列贯穿在理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改革教学方法
1. 激发学习兴趣
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型的教学方法。
虽然此法能有效传达知识信息,但是学生容易在长时间教学中感到乏味,精神不集中,影响知识的接受。
所以,在教学中要适当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引导式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接收信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比如,我国大型油气管道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可以选择大型泵和压缩机在实际运行出现的事故案例进行教学,会达到很好的效果。
教师不但可以生动具体地对案例发生的条件、原因、过程、后果、处理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而且可以以案例方式引导学生讨论。
案例教学是教材的有利补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茂名石化公司、瑞派石化设计院的专家以课外讲座的方式,介绍国内外泵和压缩机的新产品、新技术及国内大型泵和压缩机运行经
验,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工程需要结合起来,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开阔学生的视野。
2. 优化教学方法
《泵与压缩机》这门课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多、图形曲线多,内容复杂庞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大信息量,并将大量的油气储运工程用泵和压缩机外观、内部结构图片及录像等资料用于课堂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但是如果舍弃传统板书教学,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因为单纯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单位时间内包含的信息量大,形式丰富多彩,会使学生感到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授课,会给学生适当的反应和思考时间,学生和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互动,有利于学生理解,跟上教师的思路。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问,因人而异,突出重点与难点,灵活讲解。
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
有机结合。
另外,我们创建了“泵与压缩机学习交流群”,便于课后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答疑辅导,及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群共享上上传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可供学生随时学习和查阅之用。
五、结语
笔者结合我校油气储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
《泵与压缩机》课程教学进行了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理想
的效果。
本课程的教与学难度都较大,要求教师必须熟悉了解相关的内容和知识,并有一定的工程经验。
所以,我们在探索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素养,多参与企业项目,以科研促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