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县域经济走向区域经济
——以甘肃省山丹县发展与空间规划为例
摘要: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而区域经济更具有自然融合的经济的含义,界限比较模糊,往往是跨行政区的自然经
济区,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联系。本文从县域经济的成就与问题出发,分析县域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研究县域经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发展区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不仅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
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
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
县域经济是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
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尤其是建制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然后,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臵,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最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我省是一个地区差距非常大的省份,这种地区差距不仅仅表现为不同地区居民名义收入水平上的差距,最为严重的是许多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非常恶劣,加快发展的要素条件匮乏。地区差距的扩大,既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不利于地方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统筹区域发展是最重要的途径。
一、山丹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区域经济正在打破界限而呈现出新的竞争态势,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创新
发展能力强的优势地区和优势企业集中,新上项目更加注重规模和综合效益,单纯依靠拼资源和低水平扩张的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2009年全县GDP达到25.2亿元,人均12828元,比全市平均水平14945元低2117元,居全市第5位,仅高于民乐县。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比重小。尽管通过多年努力,山丹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
24∶42∶34调整为2009年的22∶42∶36,但结构性矛盾仍相当突出。特别是农业比重高出全省7.3个百分点,工业占GDP的比重比全省平均低5.1个百分点。二是产业支撑乏力,缺乏名企名品。工业上,近几年以项目为龙头,注重建设煤炭供应、建筑建材、冶炼化工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但由于受国家产业宏观调控政策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煤炭、水泥、硅铁等主导工业产品还未真正形成集团和规模优势,重工业节能减排的形势还相当严峻,产业结构转型难度加大,后续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农业上,虽然确立了“两羊(洋)、劳务、油、啤、麻、蜜”七大特色产业,但支柱产业过多过散,特色优势不够明显,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实力不强,带动乏力,产业链条还很脆弱。第三产业中,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产业对二产的发展依赖很大,可以独立发展的旅游等新兴产业才刚刚起步。三是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瓶颈”制约远未突破。境内的省道、县道公路因诸多历史原因未得到及时改造,均已“超期服役”,路面破损严重。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需改善。四是财政
状况拮据,历史债务沉重。2009年县级可用财力1.28亿元,人均财力649元,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一般预算支出高达6.2亿元,主要靠上级补贴和转移支付维持运转;乡镇历史债务负担沉重,部分乡镇运转比较困难。因此,要加快山丹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全面、具体、透彻地分析基本县情和经济发展状况,用辨证分析和全局思维的观念来审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中找准定位坐标,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奋力赶超,力求在加快发展中缩小差距,实现“十二五”确定的目标。
二、如何使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结合山丹实际发展县域经济,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不断谋求新突破。
1、重点抓项目,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的内生张力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突破口,县域经济就是项目经济。要把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略,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牵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是要狠抓技术改造,新上一批项目。从我县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开发方式粗放化、产品结构初级化的实际出发,引导企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道路,赋予传统产业以全新的内涵,争取年年搞技改,不断上项目,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并在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中为高新产业开辟发展空间,实现传统产业和高
新产业的整体对接。二是启动民间资金,催生一批项目。随着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投入不足、企业贷款难已经成为项目建设的最大制约。突破资金“瓶颈”制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启动民间资金。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的理财观念,以合伙、入股、独资等形式大胆投资上项目、办企业,解决项目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三是全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以东南沿海地区为重点,依托企业进行以商招商,围绕产业进行产业招商,组建队伍进行专业招商,全民动员进行以情招商,主动出击,拓展招商引资领域,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相结合,既要重视引进县外资金,又要盘活利用好县内资金,把各种有效资金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县域经济发展中,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四是搞好前期论证,储备一批项目,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等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趋势,依托自身的产业特点和资源现状,积极筛选、评估、论证一批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资源型、开发型、造血型项目,既要保持政策紧缩时有项目可调,又能确保政策宽松时有项目可上,并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重大项目,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