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5.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感恩、孝敬父母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教育学生珍惜亲情。
举例解释:
-在讲解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如文章中描述的母亲的关爱、付出和牺牲,以及作者在秋天对母亲的思念;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具体词句和段落,如“母亲是秋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房”,让学生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
-在写作练习中,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提高写作水平;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体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秋天的怀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特别想念某个人的时刻?”(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史铁生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2秋天的怀念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2秋天的怀念学案新人教版
• ——菊花热烈深沉,是母爱的写照
• ——母亲爱花,我看菊花是对母亲的缅怀
课文题目的内涵:
——怀念母亲对儿子博大无私的爱
——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
——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 ,告慰母亲在天之灵。
四、精讲精练
“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
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合欢树》
秋天的怀念
课题: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编号:
主备人:李霞
审核:
小主人:
学习目标:1、了解借景抒 情的写作手法。
2、反 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 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一、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作者简介
自学检测: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自查字典标注读音和词义。
自己选择角度赏析
五、感悟成功 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
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2、感悟生成:
六、达标测试 巩固落实
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的基础部分
“摇着轮椅在 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
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 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与地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学案设计新人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学案设计新人教

5 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梳理课文的脉络,明确母亲的艺术形象。

3.品析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4.感受母子间的深情,感悟生命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瘫痪.()憔悴..()憎.()恨侍.()弄仿膳.() 絮.絮叨.叨()2.在方格中正确填写字形。

翻来fù去jué别焦zào烂màn二、整体感知3.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作者看菊花的故事。

4.在看菊花的过程中,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三、局部探究5.在二十岁这个“狂妄的年龄”瘫痪后,史铁生就再也没有站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两只手摇着轮椅行走。

面对这样的境地,他有着怎样的表现呢?请勾画相关的文字,写下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6.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还想“抓住”什么呢?母亲“忍住”的还有什么?7.“母亲就悄悄地...进来,...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从句中加点的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了母亲怎样的心理?8.为了自己陷入绝境的儿子,母亲拼尽了全部心力,哪怕她已经病入膏肓。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1)能否把“睡不了觉”改成“睡不着觉”?(2)你怎样理解“整宿整宿”这个词的深意?9.“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母亲再也不能回来了有什么遗憾呢?10.“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遗言再不能说完,她未说完是什么话呢?11.课文最后1段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有什么深意?12.文章末尾说“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我”终于能够理解苦难的母亲,终于能够实现母亲的愿望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体验亲情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体验亲情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③ 情感表达:用关键词标注出文章中的重要情感表达,如“怀念、感激”。
④ 文章结构:用简洁的线条和箭头表示文章的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⑤ 修辞手法:用例句标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并解释其作用。
⑥ 语言技巧:用例句标出文章中使用的语言技巧,如排比、对仗,并解释其效果。
⑦ 亲情体验: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对自己的意义,如“你对亲情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可以评估他们对课文掌握情况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相关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是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可以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对学习的认真程度。
1. 针对教学管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优化教学内容,增加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规则,并严格执行。
2. 针对教学方法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采用互动式教学,增加与学生的提问、讨论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课文主题和表达技巧。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如阅读其他亲情主题的散文和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教案新人教版
-朗读技巧的掌握,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和情感的传递。
举例解释:
-在理解课文主题思想上,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文中具体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态度的肯定。
-在词语学习上,重点是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交流或写作中。
-在描写技巧分析上,重点是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心情感。
2.朗读练习:学生选择课文中的一段,进行朗读录音。要求准确把握情感,注意语调、节奏和声音的传递,时长不超过5分钟。
3.词语运用:从课文中选取5个生字词,用这些词语编写一段话,要求内容连贯,词语使用正确。
4.思考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课文中的母亲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如何理解“秋天的怀念”这个标题的?
-描述了母亲在秋天对作者的照顾和鼓励,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坚韧。
-文中运用了景物描写来烘托情感,如用秋天的萧瑟映衬母亲的病重,用菊花的傲骨象征母亲的坚强。
3.表达技巧:
-运用对比手法,将秋天的衰败与母亲的坚强对比,突显母亲的伟大。
-运用象征手法,将菊花象征为母亲的品质和生命的顽强。
-运用情感描写,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内心的成长。
3.写作技巧题: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作者在写作时是如何处理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关系的。
答案示例:作者在写作时巧妙地将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秋天的落叶、果实、菊花等,来映衬和烘托内心的情感。景物成为情感的载体,使文章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刻。
4.主题探讨题:请谈谈你对课文标题“秋天的怀念”的理解。
6.文化理解:
-秋天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成熟、收获,同时也是思念和孤独的季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

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1.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读懂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1.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

2.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坚强成长的品质。

【重点】1.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要“我”去看花,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

第课时1.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形象。

3.感受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忏悔、自责。

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导入⇒梳理脉络⇒初读感受⇒概括内容导入一:设问型[设计意图] 创设秋天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丰收,是多么美好。

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限的伤感,这是为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家史铁生走进秋天的故事——《秋天的怀念》。

导入二:关联型[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回忆母爱的话题,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也为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做好铺垫。

打开记忆的闸门,请同学们回忆学过的课文或者接触过的故事中,有没有表现母爱的?这些母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呢?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最无私的感情,是千百年来永恒的主题,带着一份感动,一份崇敬,更带着一份期待,我们来欣赏《秋天的怀念》。

导入三:意境型[设计意图] 以歌曲将学生带到一个“感知亲情、理解亲情”的意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熏陶下进入课文的学习。

【以歌曲《懂你》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秋天的怀念》,同学们自读课文,看一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一、了解作者,梳理脉络[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初步概述文章情节,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情感的认知。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秋天的怀念》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

3、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我们第一次合作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两句经典的话。

“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2、我们追随老舍回忆了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母亲,那这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史铁生的散文名篇《秋天的怀念》,品读一下他笔下的母亲。

现在就让我们打开文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先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开始吧。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来讲一讲?(三)、研读文本,感受形象1、你体会到那浓浓的母爱了吗?其实母爱就流淌在字里行间。

请同学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地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字、词、句,品一品、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同学在课文中留下了自己思考的记号。

说一说,你从哪里读出了母爱?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恶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1、从这句话中你读到了什么?2、他当时的内心是什么样的?谁能体会出来?。

3、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了。

同学们,就让我们把这样的体会融入到朗读当中,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个21岁的年轻人此刻内心的悲观和绝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提出了一个建议?(看花)我们看一看母亲是怎么说的,儿子又是怎么回答的。

找到了吗?读一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5秋天的怀念导学案新人教版

5秋天的怀念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2.认识几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3.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文中深刻的情感,感受母爱的至高力量。

知识链接:作者及其散文: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描写: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描就是描绘,写就是摹写。

描写就是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一般综合使用描写、叙述等方法来塑造形象。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学法指导:1.有感情地朗读此类情感性散文才能真正感受到这类散文的魅力,只有充分调动了自己的感情,文中的情感才会对你的阅读有所回应;2.找出一些蕴含着丰富情感的语句,并分析为何这些句子为何能如此充分地表现出情感力量;3.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学习细节描写与动作描写的写作方式。

七年级语文上册 2《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2《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2、《秋天的怀念》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2、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2课,本单元目标是培养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感受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感受亲情。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对已故母亲的回忆。

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的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儿的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无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3、中招考点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是某某中考的必考内容综合某某中招试题来看
必考考点:概括文章内容、赏析词句
高频考点:语段作用、分析写作手法、分析人物形象
4、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史铁生知之甚少,通过学习,让学生对他有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加强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力的训练,从而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借助资料,介绍作家作品,识记生字词。

(2)通读课文,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两个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能通过参阅课下注释和工具书,了解作者,识记生字词,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圈点勾画有用信息,能说出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5秋天的怀念(第1课时
)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划分文章层次。

3、赏析重要语段。

【教学重、难点】
1、默写生字词。

2、正确划分文章层次。

3、赏析重要语段。

【学习课时】
两课时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秋天的怀念》(板书课题),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显示)。

这个目标的实现,主要靠大家自学,比谁学得好。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比正确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对照自学指导进行自学,自学竞赛开始!
1、自学指导一:
下面请同学们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有读错的字词,请及时举手帮助更正。

2、生轮流朗读课文,有错即停,指名正音,师板书学生读错字。

3、生读完全文后,师引导学生将需要注意的读音读两遍。

憔(qiao)悴(cui)絮(xu)絮叨(dao)叨诀(jue)别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比整体感知课文,划分课文结构(5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分课文结构。

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2、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母亲强忍疼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绝望的儿子。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秋日的一天,已重病缠身的母亲为宽慰儿子,和儿子约定去北海看花,但未能实现,临终的母亲对子女无比牵挂。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在母亲去世后又一个秋日,作者与他的妹妹一起去北海看了菊花,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

让学生上黑板板演课文结构并归纳段落大意,不完整的请其他同学上黑板订正。

四、第三次先学后教:整体感知课文,了解人物形象(6分钟)
出示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里写了几次秋天里看菊花?(在书中划出我和母亲的对话)
2、作者的生活态度前后有什么改变?(勾画出表现作者对生活态度发生变化的语句)
3、你怎么理解:“母亲爱花,更爱双腿瘫痪的儿子”?
4、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五、当堂训练
六、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