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栓塞病例
心源性脑栓塞教学查房ppt课件
究资料提示NVAF引起脑栓塞的频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NVAF患者中如
年龄较大、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过去有过卒中历史则其
危险因素增高。其他危险因素尚包括最近有慢性心律失常历史,左室
壁异常,左心房扩大等。甲亢患者约10%~30%发生AF,但仅占
NVAF的2%~5%,如包括隐匿性甲亢患者则其比例可高达30%。病
临床表现
心源性脑栓塞容易复发,据统计约10%~20%在 10天内复发,但很少3天内复发。由于心源性脑栓 塞的原因较复杂,因此脑栓塞的复发率很难控制。 如能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将有助于预防复发。 如脑栓塞发生后病情已趋向稳定,突然意识 障碍加重,或肢体瘫痪又加重,常提示“出血性 梗死”的可能,可进行头颅CT扫描帮助诊断。 临床表现除以上描述的脑部症状以外,常常伴有 心房纤颤及其他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应进行详细 检查。
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也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冠脉缺血引起。也有的是心肌病引起,或由于窦
房结变性所致。因心动过缓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或纤颤,
也可造成脑栓塞。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 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为350-600次/分。
因。约20%的AF有风湿性瓣膜病,70%为非瓣膜性心房纤颤,其余
10%为无明显心脏病的AF。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在60岁以上人群中约占2%~5%,其发生频率随年
龄增加而增高。NVAF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据Framingham研
六、非常规性栓塞
非常规性栓塞是指起源于静脉系统的栓子通过卵圆孔未闭、房 间隔缺损、肺动静脉瘘等途径从右心分流到左心,导致脑栓塞。目前, 卵圆孔未闭的发生率较高,据尸检资料统计,约30%存在此种缺陷。 最近应用经食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发生率可能更高。在正常情 况下,右心的压力低于左心,因此不存在右心向左心分流。但在病理 情况下,例如当肺动脉高压时则会出现右心向左心分流。据文献报道,
89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89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临床特点,分析致病、致死性因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心源性脑栓塞病历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风湿性心脏病57例,冠心病17例,特发性房颤15例;常见再出血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应激性高血糖、吸烟史、饮酒史、抗凝药物应用(怀疑直接与停药有关1例);确诊大面积脑梗死60例,位于颈内动脉系统89例;术后发生再出血20例,无症状12例,全身系统出血1例,再发脑栓塞1例,血肿1例,心房颤动1例;最终预后重度残障23例、严重残障15例、死亡7例。
第14d NIHSS评分(2.4±1.6)分高于第7日(1.1±0.5)分,第21d(3.3±2.1)分高于治疗14d,第21d低于治疗前(7.9±3.7),末次随访barthel指数(67±16)分高于第21d(55±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心源性脑栓塞多伴有明确的病因,多伴有再出血风险因素,多见大面积脑梗死;心源性脑栓塞再出血率较高,少数可能出现再发脑栓塞、全身系统出血等高危并发症,患者预后多较差,多数患者基本丧失自理能力,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可能会出现波动;应从用药、风险因素筛查、监护角度积极抑制再出血等严重并发,降低死亡风险。
标签:心源性脑栓塞;临床表现;转出血;预后心源性脑栓塞(cardig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是指因心内膜与瓣膜产生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的血管腔急性闭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常见临床亚型,约占脑梗死的15%~25%[1]。
CCE发病多急骤,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同时患者常伴随心血管事件,高危风险因素众多,出血转化率极高,治疗、控制难度大。
本次研究就本院收治的89例CCE临床表现特征、治疗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诊疗要点。
1 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9例患者,收治于2012年2月~2014年6月,其中男41例,女49例,年龄30~79岁,平均(57.4±1.3)岁。
心源性脑栓塞82例分析
非器质性心 脏病基础 上 的一种常 见的心 律失 常 , F导致 C JA E 的损害的患者预后相 比, 差异有显著性 ( <00 ) P .5 。 以往认为 C E多发生在青年风 湿性心脏病 患者 , 近年研究发现 ,
A 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 F 老年人 A F致 C E的发病率远较 中 青年高 。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有 两个高峰 , J 年轻 人和老年人 , 总
病 2例, 7 病史在 2 0年以上 者 2 、 0年者 1 。 5例 7—1 3例
12 临床表现 . 发病在 6h以内 1 , 4h2 , ~3d 2例 6~2 0例 1
1 例 , 0 3d以上 9例。安静状 态下起病 4 例 , 3 活动 中起病 8例 ,
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1 , 向凝 视 7例 , 4例 同 偏瘫 3 ( 6例 左 侧 1例 , 6 右侧 2 例 )偏身感觉 障碍 1 , 0 , 2例 眩晕 6例 , 二便 失禁
高峰 。本组 6h以内发病 2 .%, 4h发病 3 .% , 3 5 6~2 9 2 但仍 有 3 .%的患者发病在 1d 72 以上 , 可能与栓子移动导致闭塞部位血
管的血液动力改变或 在较短时 问间隔内接连发 生 C E有关。本 组 以安静状态下起病为多。症状体征方 面以失语 、 偏瘫 、 意识 障 碍及同 向凝视较 常见且严重。 2 3 影像学特征 . 本组头 c / R 显示栓塞部位 以颅 内动 脉系 rM I 统为主 , 椎基底动脉 系统较少 , 表现为与血管供血范 围一致 的片 状低密度区。部分患 者为单个 或多发小梗 死灶 , 能是小栓 子 可 直接堵 塞单个或 多个小 动脉的结果 。本组 8 2例均行 超声心动 检查 , 提示主动脉硬化 、 左房大 、 左室舒 张功 能受 损 、 收缩舒 张功 能同时受损及附壁血栓。有报道 C E发生的高危 因素是高龄 、 充 血性心力衰竭 、 近期 A 、 F 心室功能不全 、 左房增 大、 中史 。从 卒 ] 另一方面提示病灶为 C E的同时也有可能是局部动脉粥样硬化 B 引起。有研究认为对 4 5岁 以下 的或无 明显高血 压和动 脉粥样 硬化 的患者 , 先做超 声心动 图寻找栓子来 源 ; 于老人 , 对 只有在
心源性脑栓塞52例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
的抗 凝 ,血管 扩 张 ,降血脂 和颅 内压 治疗 。结果 :经 过治 疗 ,总有 效率 为 8 . ( 35 ),死 7 ,死亡 率为 1. 2 % 4 /2 7 例 35 %。结论 :心 源性 脑栓塞 病情 复杂 ,要合 理用 药 ,严 密监 测 ,帮助患 者平 稳渡 过急性 期 ,提高 患者 的生存 率 。
33 45
脑栓 塞是 心脑 血 管常 见疾 病 ,近 年来 在 中老年 人 群 中发病 率
有 所增 加 。 心 源性 脑栓 塞 是 其最 常 见类 型Ⅲ。该 病发 病 突然 ,进 展 迅速 ,后 果 严重 ,严 重 者会 导 致患 者偏 瘫 或 死亡 。为 了改善 临
加重 。其 中痊愈 率加 有效 率 为总 有效 率 。
33 44
吉林 医学2 1年 7 00 B第 3卷 第2期 1 l
弥 漫 性轴 索 损 伤指 头 部 受 到外 伤 作 用后 发 生 的 ,以轴 索 损 伤 为 主要 改 变 ,主 要 弥 漫 分 布 于脑 自质 的一 种 原 发性 脑 实 质 的 损伤 。该 病 1 5 年 由Sr h 过尸 检首 次 描述 了其病 理 学改 变 , 96 t c通 i Adm 8 年 正式命 名 ,其作 为一 个 独立 的疾 病类 型 , 已被 神 经 a s 2 1 9
48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分析
0 3 _ - 2 尖瓣脱垂 :根据超 声心 电图及 尸验报告 ,均能发现二 尖瓣垂 脱 的小叶上 出现血栓 ,导致 了视 网膜及脑组织 的缺血性病变 ,患有二 尖瓣脱垂 的患者 导致心源 性脑栓 塞的 比例 约为4%左 右 ,其 临床 无特
心肌梗死出现血栓的位置多在左心室 ,通过超声心电图可 以发现 , 在 发生 良 性 的心肌 梗死 后2 ~ 1 2 d 里 ,约有3 0% - - 3 5 %的患者左心室出现
血栓 ,左心室出现血栓的患者 ,在发病后的3 个月 内,尤其是发病后 1 0 d 里 ,有 1 0‘ % 一 1 5 %的患者 出现脑 梗死。而出现左心室血栓的原 因,多为 部分 心室壁不活动 、心脏 内膜表 面受损或者活动出现障碍,导致左心室 的血流 出现持续性的不正常。随着患者年龄的逐渐增 加,血栓也逐渐突 出,或者形成带蒂血栓 ,均加重了发生脑栓塞 的危险 陛。
3 . 2 心肌梗死
1资 料与 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选 择2 0 1 1 年6 月至2 0 1 2 年6 月我院收治 的4 8 例 心源性脑栓 塞病例 , 其中男3 1 例 ,女1 7 例 ,年龄分布 为3 7  ̄ 7 3 岁 ,平均年龄5 8 . 6 岁。 1 . 2判断标准
征性表现,但容易引发较严重的并发症。②风湿性心脏病:在风湿性
心脏病患者 中 ,出现脑栓塞 的比例约为2 0%,通常是 因为二 尖瓣 出现 狭窄 ,或者狭 窄与反 流并存的情 况。③瓣膜置换 :通常情况 下 ,实施 瓣膜置换术 的瓣膜包 括生物瓣膜 和机械瓣膜 。当置人 机械瓣膜后 ,抗 凝剂需要终生服用 ,容 易导致栓塞的形成 。
70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语等 体征 ,也 可 能伴痫 性 发作 ,几秒 至 几分 钟达 到高 峰 。
1 . 3方 法及 疗效 评 价
1 - 3 . 1方法 在 本 治疗 的 础上 , 实验组 使朋 低分 子肝 素钙 和 依 达 拉奉 } 卞 射 液治 疗 。对 照组 使j 1 j 低 分子肝 索钙 治疗 。实验 组:依
表 1实验 组 与对照 组 的临床 疗效 比较 组 别 例 数 痊 愈 显 效 有效 无效 恶 化 死亡 总有效 率%
观察 组 3 5
对照组 3 5
3 、 讨 论
4
3
1 7
1 3
・
1 2
9
1
8
1
2
0
,
9 4 . 2 9
嘌呤 氧化 酶 以及 次 黄嘌 呤氧 化酶 的活性 。亦 能刺激 生成 前列 环素 ,
患 者7 O 例 ,男性 4 2 f 0 , 女 性2 8 例 ;年龄 ( 6 4 . 5 ±1 3 . 5 ) 岁 ,实验 组 与对
照 组往 年龄 、性 别 、原发 病差 异方 面没 有统 计学 意义 有可 比性 。 1 . 2 诊 断标准 1 . 2 . 1经 心 电图 、磁 振 、头颅C T 和 超 声心动 图可 以证 实来 源 心 脏 的脑栓 塞 。 1 _ 2 . 2 根据 心 源性 脑栓 寨 的发病特 点骤然 起病 , 出现 偏 瘫和 失
7 0 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诊治效果观察
◆王学斌
( 黑龙江省大庆市油 田总 医院集 团东海 医院 黑龙江大庆 1 6 3 4 5 7)
【 摘要 】目的 探究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并根据其特点实施 有效 的 临床治 疗 。 方 法 选取 心 源性 脑栓 塞 患者 7 ( J 例 为研 究对 象 。 并汇 总这 些 患者的 临床 资料 。采 用 随机 对照 实验 ,将 患者 随机均 分 为 两组 ,两组 均皮 下 注射低 分子 肝 素钙 ,实验 组 同时加 用 注射依 达 拉奉 , 评 估两 组的 疗效 以及 并发 症的 情 况。结果 治疗 后 实验组痊 愈 例数 为 4 ,显效例 数 为 l 7 ,有 效例 数 2 ( ) ,无 效例 数 为 1 ,恶化例 数为 1 ,死亡例 数 为 0 ,总 有效 率为 9 4 2 9 % ,对照组痊 愈 人例 数 为3 , 显 效例数 为 1 3 , 有效例 数 为 9 , 无效 例数 为 8 , 恶 化例数 为 2 , 死亡例 数 为 0 ,总有效 率 为 7 1 . 4 3 % ;实验 组 不 良反 应 率为 4 , 7 4 % , 对 照组 的 不 良反 应 率 为 6 3 7 %。结论 采 用低 分子肝 素 钙加依 达拉 奉 注射 液 治疗 对心 源性 脑栓塞 具 有安 全有 效的 作用 ,值得 推 广 。 【 关键词 】 低分子肝素钙 ;依达拉奉;脑栓塞 ;心源性
80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80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心源性脑栓塞的相关致病因素,并分析临床疗效。
结果心源性脑栓塞的常见病有:心房纤颤33例(41.25%)、心瓣膜病27例(33.75%)、心肌梗死11例(13.75%),其他病因9例(11.25%);通过对症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96.25%。
结论导致心源性脑栓塞主要致病因素是心房纤颤和心瓣膜病,临床中应该给予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心房纤颤;心瓣膜病心源性脑栓塞(CCE),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脑栓塞,主要是因为心源性栓子阻塞脑动脉,造成动脉管腔的不畅,引起相应区域的脑组织因供血不足导致缺血性坏死的心脑血管病变。
该病具有发病快、病症危重、梗死面广及病情变化快等特点,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对于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应及时进行诊断,找出病因对症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8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疗法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4~82岁,平均(52.3±1.8)岁,发病至入院治疗时间为1~20h,平均(7.8±1.5)h;合并高血压16例、糖尿病12例、合并冠心病7例、高血脂4例;主要临床表现:昏迷16例、偏瘫36例、语言功能障碍10例、昏睡12例、痉挛抽搐6例。
所有患者均满足:(1)发病突然,病情迅速发展至最高峰;(2)通过脑颅CT和MRI检查,发现有脑梗死病灶;(3)存在心源性栓子,无大动脉病变,通过心电图、听诊及超声检查确诊。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原发性心脏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强心、维持心律稳定等方面的治疗;对于继发性出血性脑栓患者给予稳妥的中性治疗;对于非出血性脑栓患者给予降低颅内压、脱水、抗血凝、脑保护等方面的治疗,同时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1)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以防出现压疮;(2)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律、呼吸等情况,并对血压波动较大的患者给予有效的血压调控,预防脑出血;(3)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内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性;(4)合理的给予患者下肢的主动活动或者被动活动,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功能,避免深静脉出现血栓。
心源性脑栓塞20例临床治疗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20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20例患者中,24 h内显著改善5例(25%);有效9例(45%);2例无变化;梗死灶内非致死性出血3例;致死性出血1例(5%)。
结论心源性脑栓塞发病后2~3 h内对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可行的,而发病时间>3 h者需慎重。
对于后循环栓塞可适当积极处理。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静脉溶栓;尿激酶脑栓塞以心源性脑栓塞最为多见。
现将我院2003年以来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均有长期心房颤动或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在活动中突然起病。
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5~78岁;20例患者中14例发病时间3~6 h,6例<3 h。
具备以下特征:①意识障碍程度不重;②无颅内出血病史;③无出血倾向,凝血功能检查及血小板计数正常;④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⑤近3个月内无严重脑梗死及心肌梗死病史;⑥血压<18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⑦瘫痪侧肌力<3级;⑧头颅CT 检查排除脑出血,无明显早期脑梗死征象;⑨家属知情同意。
20例患者中右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4例,左侧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7例,右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栓塞3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栓塞4例,基底动脉系统栓塞2例。
梗死面积经MRI证实有2例超过同侧大脑半球的1/3,达整个大脑中动脉的供血区,其他均小于同侧大脑半球的1/3。
1.2 方法尿激酶80万~100万U溶于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30 min 内滴完,同时给予20%甘露醇、银杏叶、胞磷胆碱等脱水、改善脑循环及脑保护等治疗。
1.3 疗效判定[1]于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30 min、2 h、6 h、12 h、24 h)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24 h降低2分为有效,降低4分(或偏瘫侧肌力提高3个等级)为显著改善。
心源性脑栓塞 ppt课件
安全提示
• 1.心源性脑栓塞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约 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引起脑栓 塞的常见心脏病有心房颤动,心瓣膜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 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等,而心房颤动是 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因此, 存在上述心脏疾病的患者,应及早就医, 遵医嘱规律服药,控制原发病,根除栓子 来源。
心率107次/分,脉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 血压125/87mmHg,神志处于昏睡状态, 格拉斯哥评分9分,言语不清,吞咽障碍, 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4级,左 侧巴宾斯基征阳性,双侧上肢针刺痛觉敏 感。行磁共振(MRI)检查提示左侧大、中 动脉供血区梗死,面积>1/3脑叶。
思维提示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护理
•2、护理评估 患者发病急骤,初期即表现意 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应评估患者吞咽能 力,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意识、肢体变化,警 惕脑水肿出现脑疝。
护理思维与实施方案
• 护理措施: • ※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
持。 • ※喂养时给予抬高床头30°,鼻饲过程中,
每4小时抽吸胃内残留情况,防止胃潴留 导致反流、误吸的发生。 • ※持续肠内营养时,注意给予气道吸引, 振动排痰,外出检查等操作前停止喂养, 防止误吸
• 4、房颤患者心电图特点:P波消失代之以f 波,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形态不等 ,频率为350-600次/分,R-R间期绝对不等 ,QRS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心室率不规则 ,一般为100-160次/分,也可>160次/分, 也可>180次/分。
经验分享
• 1、脑栓塞患者四肢远端动脉搏动情况是否 需要监测:当患者出现突发四肢远端发绀 、缺血等皮肤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并动态监测患者的动脉波动情况,同时抬 高患者肢体。此时考虑可能有栓子脱落, 导致四肢远端动脉血管的堵塞,必要时进 行四肢动脉血管超声检查。
心源性脑拴塞36例临床分析论文
心源性脑拴塞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评估心源性脑拴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
方法分析2008年——2011年我院内科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
结果共纳入心源性脑栓塞患者36例,伴心房颤动者55.5%,发病6个月后病死率达19.4%(7/36),严重残障率50.0%(18/36)。
结论心房颤动为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病因,颈内动脉系统较椎——基底动脉系统更易形成栓塞,前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显著重于后者且预后更差。
【关键词】心源性脑栓塞;血栓;栓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2-02心源性脑梗塞(cce)系指心源性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造成血流阻塞,进而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1]。
就功能障碍而言,心源性脑栓塞虽然具有较强的可预防性,然而一旦发病,其预后效果往往较差,因此积极寻找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8-2011年我院内科收治的cce患者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5±3.2岁,62岁以上患者5例。
所有纳入本组的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指定标准;②突然发病;③有栓塞来源的心脏病,经胸片心脏超声心电图证实;④脑梗塞经ct及mri检查证实,无其他脏器引起的并发栓塞征像。
1.2 方法1.2.1 病例选择发病72小时内的住院患者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出血。
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史、既往卒中史。
风湿病史、肺心病史、心肌病史等方面的病史评价。
入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或mri证实的有脑梗塞及对所有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等相关的辅助检查,全部患者入院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hss)改良的pankin残障量表(mrs)评估、对病后30天及6个月进行mrs评估预后用mrs进行评定,分为无残障(mrs0-1分,轻度残障(mrs2-3分),严重残障(mrs4-5分),死亡(mrs6分),将严重残障及死亡统称为预后不良。
心源性脑栓塞教学查房ppt课件
窦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SSS)也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常见原因,
多见于老年人,由于冠脉缺血引起。也有的是心肌病引起,或由于窦
房结变性所致。因心动过缓伴发阵发性心动过速和心房扑动或纤颤,
也可造成脑栓塞。
房颤的心电图特点
①P波消失,代之以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态与振幅均 变化不定,称为f波,频率约为350-600次/分。
究资料提示NVAF引起脑栓塞的频率是正常人群的5倍。NVAF患者中如
年龄较大、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过去有过卒中历史则其
危险因素增高。其他危险因素尚包括最近有慢性心律失常历史,左室
壁异常,左心房扩大等。甲亢患者约10%~30%发生AF,但仅占
NVAF的2%~5%,如包括隐匿性甲亢患者则其比例可高达30%。病
8月14号患者意识障碍加深,昏睡到浅昏迷,考虑脑水肿 加重,调整脱水剂,呋塞米与复方甘露醇交替使用
8月16号给予留置胃管,下午出现低热,体温在37.5℃, 出现电解质紊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8.26×109/L,中 性粒细胞91.3×109/L,钾 2.7mmol /L,抗生素头孢西 丁应用
8月17-18号血氧饱和度下降至80℅左右,神志呈浅中度昏 迷,仍有肺部感染,白细胞19.2×109/L,中性粒细胞 88×109/L医嘱调整抗生素舒普深应用。
定义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 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 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 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 能缺损。脑栓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 统相对少见。脑栓塞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15 %-20%
心源性脑栓塞是指引起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于各种心脏病, 此类脑栓塞最常见,占脑栓塞的60%~75%。其中风湿性 心脏病发生脑栓塞的几率居首位,约占半数以上;另外, 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脏手术时也易诱发本病。
心源性脑栓塞37例临床诊治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37例临床诊治分析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是由于心源性栓子经循环系统致脑血管栓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其起病急骤、症状重、梗死面积大,病情迅速进展达高峰,是心脏病严重并发症。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0年37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分析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12~2010.12 37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以上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的心源性脑栓塞诊断标准,均有长期阵发性心房颤动病或心房颤动史。
本组患者女17例,男20例,年龄48~69岁,平均(56.4±15.7)岁,发病到治疗2~24 h,平均(8.5±2.7)h。
1.2原发病类型其中心脏瓣膜病性房颤25例,其中18例为二尖瓣瓣膜病变,其余7例为联合瓣膜病变。
非瓣膜病性房颤12例,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
1.3 方法本组CCE住院患者的处理: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监控血压、血糖,预防治脑水肿、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剂、脑代谢活化剂等治疗,在处理脑梗死同时控制治疗心源性疾病及并发症,严密监控心肺肾功能,防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和吸入性肺炎等。
1.4治疗本组患者行脱水、降低颅内压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治疗。
根据患者颅内压状况,给予甘露醇以及呋塞米等,同时给予尼莫地平、维生素E、复方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等改善脑细胞代谢,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细胞治疗。
1.5观察指标治疗后,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96%;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或加重者。
98例心源性脑栓塞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在显 著差 异 ,男女 长度 也不 存在显著差异 ,但左侧静脉 比右 侧长且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O 5 P .) 0 2 肾副动 脉 . 4 2. %出现肾副动 脉 ,其 中单 支占2 . %,双 支 占6 0 87 6 20 0 . %,三支 0
分析[. J 中国体 视学 与 图像 分析 , 0 , 54: 62 0 ] 2 01 () 0 .1. 0 2 2
异 ,男女长度也不存在 显著差异 ,但右侧动脉 比左 侧长且差异具有 统
计学意 义 ( <0 5 J . )。 D 0 2 肾静 . 3
[] 2 张敬, 张云亭.T C 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统计 分 析 ,f 验 左 、右 侧均 数 及 P S 20 检
男、女均数,进行单因素方差的年龄组间分析 , <0 5 雅 . 表示有统 0
计学 意义 。
2结
果
具 。6 层螺旋C 】 4 T可以为影响解剖分析、研究提供立体、清晰、快
速、完整 的图像 ,可以进行立体 的图像观察 、描述 并进行准确测量 , 有 取代数字减 影血管 造影的趋势 ,并可为外科手术 的智能化 、机械化
【 要】 目的 分析 我院 9 摘 8例心 源性脑 栓 塞 的病 因 ,并 分析 心源性 脑栓 塞 的相 关 发病 因素 。方法 对我 院 2 0 05年至 2 1 收 治的 9 例 心 00年 8 源性 脑栓 塞 的临床 资料 进行 分析 , 分析 与心源性 脑栓 塞相 关 的临床 因素 。结果 9 8例心 源性脑 栓 塞 中,心房 纤颤 占 4 例 (1 3 ,心 瓣 1 4 . %) 8
体积 缩小 更明显。 2 肾动脉 - 2 4 %肾动脉右侧 起点高于 左侧 ,2 - 5 2 53 %左右 同高 ,2. 0 %左 侧 比 5
急诊取栓病例-03-24
总结
1.不同卒中患者下的不同时间窗 2.心源性栓塞型脑卒中,梗死核心多快速进展,尤要分秒必争 3.不同中心根据自己中心的特点,合理规划术前、术中流程,达到分秒必争 4.大梗死核心,或许仍有一搏的机会与余地
治疗信息汇总
发病时间 CT距发病时间 ASPECTS 病例一 2h30min 3h10min 4-5
发病-穿刺 (OPT)
5h05min
入院-穿刺 穿刺-再灌注 发病—再灌
(DPT) (PRT)
注
(ORT)
2h25min 42/90min
5h47min/ 6h35min
术前/术后1 mRS 月NIHSS评分 (1月)
• MR CLEAN • 良好再灌注率(IIB/III)58.7% • REVASCAT • 良好再灌注率 66% • ESCAPE • 良好再灌注率 72.4%(113/156) • SWIFT PRIME • 良好再灌注率 88%(73/83) • EXTEND-IA • 良好再灌注率 81.5%
发病-穿刺 (OPT)
5h05min
入院-穿刺 穿刺-再灌注 发病—再灌
(DPT) (PRT)
注
(ORT)
2h25min 42/90min
5h47min/ 6h35min
术前/术后1 mRS 月NIHSS评分 (1月)
16/12
4-5
病例二 1h30min 1h45min 10
4h05min 2h25min 40min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
术后情况
手术后36小时的颅脑CT复查结果如下:右侧额、顶、颞叶大面积脑梗死。期间重症监护、适时抗血小板、调脂、 丁苯酞注射液(100ml qd ivdrip)治疗改善侧支,患者持续昏迷8天后意识逐渐好转。
心源性脑栓塞50例临床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50例临床分析【关键词】脑栓塞;诊断;治疗脑栓塞(cerebralembolism)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或动脉内血栓、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脑栓塞约占脑卒中的15%~20%。
心源性脑栓塞(CBE),是脑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心源性栓子栓塞于脑部。
引起脑栓塞的常见的心脏疾病有心房纤颤(AF)、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等。
本研究就本院收治的心源性脑栓塞5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CBE患者50例,男32,女18例,年龄39~82岁,平均61.5岁,其中60岁以上35例。
发病前45例伴有心脏病史,最长者30年,其中风湿性心脏病36例中30例伴有心房颤动、26例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非瓣膜性心脏病9例均有房颤、7例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本组患者中收缩压≥160 mm Hg 21例,心电图示房颤(包括阵发性房颤)40例,房性早搏5例、室性早搏2例。
1.2 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骤发神经功能障碍并迅速达到症状高峰;②有栓塞来源的心脏疾病,经心脏听诊、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证实。
③脑梗死经CT、MRI检查证实,有其他脏器栓塞现象。
1.3 临床表现安静时发病33例(66%),活动中发病17例(34%)。
表现为突然昏迷12例(24%),失语17例(34%),偏瘫34例(68%),四肢瘫痪5例(10%),大、小便失禁10例(20%),假性球麻痹8例(16%),病情迅速达高峰者40例(80%),逐渐加重者12例(24%)。
1.4 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作CT扫描,其中2例加作增加CT扫描,10例作MRI扫描。
35例表现为大脑半球单发的片状低密度阴影,以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为主,其中3例为颈内动脉,占位效应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占18例,3例为合并有陈旧性脑梗死的新梗死,10例为出血性脑梗死(20%)。
心源性脑栓塞PPT课件
27
Symptoms
• Sudden, severe chest pain – tearing sensation in the anterior chest radiating to the arms or to between the scapulae
• 75% survive descending dissection
17
Classification
• Type I - Begins at the aortic valve and may proceed to and include the abdominal aorta
• Type II – Begins distal to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and can encompass the entire aorta to the iliac arteries
media causes rupture of the intima or dissecting hematoma in an intimal tear.
12
Causes of Aneurysm
• Medial degeneration and local dilatation • Atherosclerosis • Syphilis (ascending only) • Bacterial infections (mycotic) •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 Trauma • Annuloaortic ectasia
18
心源性脑栓塞72例分析
心源性脑栓塞72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ardiogenic cerebral embolism,CCE) 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
方法对72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2例心房黏液瘤转外院手术治疗。
死亡24 例(33.3 %) ,院内死亡者20例,其中死于脑疝9例、急性左心衰竭7例、室颤2例、心脏骤停1例、全身衰竭1例,4例放弃治疗者于出院后数小时死亡。
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11例,严重致残率为15.3%;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37例,占51.3%。
结论及早发现病因,积极有效预防各种原发心脏疾病,减少或消除栓子来源,可显著减少CCE 的发生。
【关键词】脑栓塞;心源性;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是脑栓塞的最常见类型,其起病急骤、症状重、梗死面积大,病情迅速进展达高峰。
由于栓塞所致的突然血流中断,使大脑难以产生足够的侧支循环,故致死致残率较高。
因此寻找不良预后的相关因素对指导治疗很重要。
本研究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2例心源性脑栓塞进行临床分析,旨在寻求更好的防治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72 例患者确诊为心源性脑栓塞。
其中男41 例,女31 例。
发病年龄48~84 岁。
其中原发心脏疾病:心脏瓣膜病29 例(40.2 %) ,其中二尖瓣狭窄15 例,二尖瓣关闭不全9 例,二尖瓣脱垂5 例,心脏瓣膜病患者中18 例伴有慢性房颤(AF) ,其中12 例AF 病史为2~16 年;无瓣膜病变的房颤(NVAF)20例(27.8 %) ,其中冠心病伴AF 9例,高血压心脏病伴AF 7例,肺源性心脏病伴AF 4例;心肌梗死(MI) 10 例(13.9%) ;细菌性心内膜炎(BE) 7 例(9.7%) ;心肌病(CMP)2例(2.78%) ;心肌粘液瘤2 例(2.78%)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例(2.78%) 。
1.2 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CCE诊断标准:①突然起病,病情迅速达高峰;②有栓塞来源的心脏病证据,无或少大动脉病变的证据,并有心脏超声、心电图、头颅CT和(或)MRI等检查等支持;③头颅CT和(或)MRI检查显示梗死灶。
儿童急性心源性脑栓塞1例的护理
水肿 4 d 入院。7 d 前无 明显诱 因下 出现咳嗽, 呈 阵发性单咳 , 痰 为黄色黏液痰 。入 院后心 电图检 查: 窦性心律 , s T —T改变 , 电轴左偏 ; 心脏彩超检
查: 左 室腔 近心 尖 处见 0 . 5 5 c m×0 . 7 7 c m 强 回声
血栓脱落引起脑 栓塞 。立 即予鼻导 管吸氧 、 心 电
文献标识码 : B
心 源性脑 栓塞 是 指 心 脏 内 的 附壁 血 栓 随 血 流
心 包少 量积 液 , 二、 三尖瓣及肺 动脉瓣 轻度反流 ; 血 常 规 检查 : 白细 胞计 数 1 7 ×1 O 。 / L, 血 小 板 计 数 3 7 6 ×1 0 。 / i ; 凝 血谱 检 查 : 纤 维 蛋 白原 1 . 2 4 g / L,
3 小 结
皮下隧道 的效果观察[ J ] . 护理与康复 , 2 0 1 0 , 9 ( 4 ) : 3 3 6 —3 3 7 .
[ 2 ]施巧完. 经外周静 脉置人 中心 静脉导 管堵 管 的原 因分 析及 护
理对策E J ] . 护理 与康复 , 2 0 1 0 , 9 ( 1 ) 4 O 一4 l ,
理 对策 _ J ] . 中华护理杂志 , 2 0 0 9 , 4 4 ( 6 ) : 5 2 6 —5 2 7 .
预 测量 导管 长 度 的 方 法 , 导 管 头 端 上 翘 时 可 采 用
儿 童 急 性 心 源 性 脑 栓 塞 1例 的护 理
杨俊 云 , 马 晓虹 , 朱建 美
( 浙 江大 学 医学 院附 属儿童 医院 , 浙 江杭 州 3 1 0 0 0 3 )
担, 阿 司匹林 口服抗凝 治疗 。入 院后第 l l 天 早晨 , 患儿 突然 出 现 烦 躁 不 安 , 口齿 不 清 , 右 侧 嘴 角 歪
一例心源性脑栓塞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力性皮肤损伤的个案护理
一例心源性脑栓塞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力性皮肤损伤的个案护理一、疾病概述心源性脑栓塞是指来自心脏的栓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导致血管阻塞,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心脏来源的栓子常见于心房颤动、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形成的附壁血栓。
脑栓塞发病急骤,症状常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类型之一。
而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通过桡动脉穿刺将导管送至心脏或脑血管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操作。
然而,术后患者可能由于长时间卧床、局部受压等原因,导致压力性皮肤损伤的发生。
压力性皮肤损伤是指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发生的损伤,常见于骨隆突处及医疗器械接触部位。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 心源性因素- 心房颤动: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瘀滞,容易形成血栓。
当血栓脱落,可随血流进入脑动脉。
例如,一位患有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老年患者,由于未规律抗凝治疗,血栓形成风险增加,最终发生脑栓塞。
-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可使左心房血流受阻,心房内压力升高,导致心房壁内膜受损,促进血栓形成。
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就可能成为栓子引起脑栓塞。
-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区域的心内膜容易形成血栓,特别是在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心室壁运动异常,血栓形成的几率更高。
- 介入治疗相关因素-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制动一段时间,以防止穿刺部位出血。
如果制动时间过长,肢体局部受到持续的压力,会影响皮肤的血液循环。
而且,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医疗器械,如压迫止血装置等,如果使用不当或压迫时间过长、压力过大,也容易导致局部皮肤损伤。
(二)发病机制- 对于心源性脑栓塞,心脏内形成的栓子脱落后,进入脑循环系统。
由于脑动脉的管径相对较小,栓子容易堵塞血管,造成血管远端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
脑神经元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短时间内就会发生代谢紊乱,细胞膜离子泵功能失调,细胞内钙超载,最终导致神经元坏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患者因“2型糖尿病、肺炎 ”于2016-02-25入住我院内 分泌科,03-01至03-07反复出现一过性反应迟钝,无法沟通
交流,无意识丧失,无呕吐,无偏侧肢体无力,持续数分钟后 自行缓解,缓解后无遗留神经功能缺失症状。2016-03-07 20:40解大便时突发意识不清,摔倒在卫生间,右侧肢体无自 主活动,双眼向左凝视,10分钟后意识有所好转,但仍不能言 语,双眼向左凝视,右侧肢体无法活动。
2、2016-3-7 (我院急诊 22:22)头颅CT示: 未见出血;颈部CTA示: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3、心电图提示:快速型房颤。 4、心脏彩超:冠心病可能,快速型房颤。 5、脑利钠肽:659.54pg/ml;
定位诊断: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依据: 1、一过性意识不清——广泛皮层; 2、混合性失语——左侧额下回后部、颞上回后部; 3、双眼向左凝视——左侧额中回后部; 4、右侧中枢性面瘫——左侧皮质脑干束;
3、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2年,长期服用“达美康、二 甲双胍”,未规律监测血糖。2010年于连江县医院行甲状腺 切除术(具体不祥)。
4、查体:神志清楚,混合性失语,双眼向左侧凝视,右侧上 肢肌力1+,右侧下肢肌力2级,右侧Babinski征阳性,NIHSS 评分20分。
1、 (03-07 13:54)MR颅脑示:1.FLair左 侧额颞叶皮层肿胀伴信号稍增高;
5、右侧肢体偏瘫——左侧皮质脊髓束。 综合定位于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定性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心源性栓塞) 1、患者中年女性,此次起病急,进展快; 2、“糖尿病”病史12年,此次入院发现“心房纤维颤动”,存在
脑血管危险因素; 3、局部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相应脑血管供血区域相一致; 4、头颅CT示:未见出血;颈部CTA示:左大脑中动脉栓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