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2.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和凝固教案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和凝
固》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熔化和凝固
授课人:XXX
课程时长:2学时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概念,了解晶体和非晶体,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过程,并能够解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授课内容:
本课程将包括以下内容
主题 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内容: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讨论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实验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教具、实验室器材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小组展示
主题 2:晶体和非晶体
内容: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概念,举例说明,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讨论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教具、实验室器材
评估方法:实验评估、小组展示
主题 3: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内容: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举例说明,并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讨论
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教具、实验室器材评估方法:实验评估、小组展示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出勤率;
2.作业;
3.实验操作及实验报告;
4.小组展示;
5.课堂表现及提问。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2熔化和凝固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2熔化和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生甲]应该不相同.
[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
[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
[生丁]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
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
(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生甲]晶体的熔点一般是不同的知道熔点和凝固点有什么用?
[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
[生甲]钨的熔点为 3410℃,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

5.2熔化和凝固—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5.2熔化和凝固—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教案:5.2 熔化和凝固—2020秋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其过程;2.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4.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条件;2. 能够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3. 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和条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晶体和非晶体样品等)。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段关于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熔化和凝固现象。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阐述其特点和条件。

(2)学生通过教科书和多媒体课件,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季道路结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等,引导学生分析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5.2 熔化和凝固概念: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特点:吸热、放热。

条件: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并继续吸热(或放热)。

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应用:生活、工业。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2. 举例说明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应用;3. 查阅资料,了解熔化和凝固在工业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对学生进行提问,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在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熔化和凝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熔化和凝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熔化和凝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课《熔化和凝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区别.
②会用图线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③会查物质熔点表.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探究感知固体发生熔化都需要吸热.
②通过对海波、蜂蜡熔化过程的探究,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③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②通过探究实验过程,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在实验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④通过记录交流产生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认识交流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才接触物理,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也具备了较强的探究事物的能力,只是不能深入地探究其原理,因此老师只要多加引导,必然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3重点难点
1.实验探究晶体熔化时所需的条件,晶体熔化时的特征.
2.理解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征.
3.会应用“熔化与凝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教学过程。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6篇)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了解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及状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重难点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学习利用图像分析数据找规律方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言: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变化1、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

二、新课:(一、)熔化和凝固现象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

2、假设和猜想: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3、试验设计及要求:把硫代硫酸钠和蜡加热,并把温度计放入两种物质中,从40℃开始1分钟观察它们的状态和读出相应的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为止。

思考: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注意事项:(1)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

4、海波与蜡的熔化曲线分析。

5、结论:1、海波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达到48℃)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保持温度不变。

2、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二)熔化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海波、冰、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

1、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晶体熔化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几种晶体物质的熔点(三)凝固1、晶体凝固时有确定的温度;非晶体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

2、凝固点:液态晶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

同一种晶体物质,凝固点=熔点。

3、晶体凝固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释现象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案以及习题篇二一、复习测评:1、温度是用来描述物体__________的物理量。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熔化和凝固》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熔化、凝固的定义及特点,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2.掌握熔点、凝固点的概念,了解各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3.学会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技能,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收集数据并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熔化、凝固的定义及其特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熔点、凝固点的概念及各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难点: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行为差异;实验操作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2.重点:运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中的收获和感悟,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
3.教师强调熔化和凝固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小短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物理学习中,掌握了温度、热量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其中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可能仍感陌生。因此,在本章节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5.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2熔化和凝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5.2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方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进一步总结出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教学难点:让学生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绘固体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利用教材上的素材。

本节教材想想议议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

由此导入新课.教师出示用多媒体自学提纲:1、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分别是什么?2、什么叫物态变化?3、什么叫熔化?什么叫凝固?并简单列举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的现象4、熔化和凝固哪个是吸热过程,哪个是放热2.合作探究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结合本节课的实际,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不同物质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相同吗?小组长首先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教师多媒体出示的讨论问题:(1)、本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2)、为完成本实验,实验方案是什么?(3)、实验中应该注意哪里问题?(4)、为了完成本实验怎么样进行分工(5)、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表格每个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

(一)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组装实验装置(二)讲述实验中注意的事项: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

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三)分工:报时一人,报温度值一人,报物质状态一人,记录一人,照顾仪器一人,搅拌物质一人。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案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 (2 (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才学物理不久,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都还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教学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教学过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提问: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 首先我们先说熔化,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怎样的呢?老师这里有两种固体,一个海波,一个石蜡,我们来用实验探究一下他们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么变化的。

进行实验,说明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各实验仪器的用处及注意事项。

知识讲解: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的固体。

熔点:晶体熔化时候的温度晶体熔化特点:师:通过我们刚的出来的图像我们发现,海波跟石蜡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有些差异,让我们来进行比较一下。

帮助学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学习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条件。

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条件:a.达到熔点b.继续加热认识晶体熔化曲线逆向思维法: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以及危害。

与学生一起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曲线。

引导学生由熔化过程思考凝固过程,并得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

提问: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的应用和危害有哪些?温A B CD板书设计:熔化和凝固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5.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5.2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
3.科学态度与科学伦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强化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同时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如诚实、客观、严谨等。
4.科学应用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引入和分析,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过程。
5.例题五:熔化和凝固的温度记录
题目:实验室中,一块冰被放置在恒温箱中,记录了冰熔化的过程温度变化。在0℃时,冰开始熔化,经过10分钟,温度上升到1℃,然后保持不变。又过了10分钟,温度下降到0℃,冰完全熔化。求冰熔化过程中的平均温度变化速率。
解答:
冰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ΔT = 1℃ - 0℃ = 1℃。
-讨论法:分组讨论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实际应用等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实例和工业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实际意义。
2.教学手段:
-多媒体设备:使用PPT、视频动画等展示熔化和凝固的微观机制和实验过程,增强直观性。
课堂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我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熔化和凝固概念的理解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我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例如,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温度变化特点时存在困难,我立即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举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设计计算题,让学生运用热量变化公式计算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提供生活实例和工业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实际意义。
-分组讨论和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交流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2.熔化和凝固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熔化和凝固”,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以及从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中常见的冰淇淋制作和冰雪融化现象为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原理。在教学设计上,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制冰淇淋和冰雪融化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冰淇淋是如何制成的吗?冰雪融化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3.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熔化过程以及从液态到固态的凝固过程,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
1.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如“什么是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等。
2.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自主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原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意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以自制冰淇淋和冰雪融化的生活实例导入新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实验演示与小组讨论: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使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和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5.2 熔化和凝固

2024年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教学设计5.2  熔化和凝固

第2节熔化和凝固第1课时熔化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节课要先会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再研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是熔化和凝固的第1课时,首先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然后研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为接下来学习凝固过程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而且也对三态之间的变化有一些基本的了解,所以在初中阶段,除了规范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之外,还要让学生明白三种状态之间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本课时中的熔化过程就是从生活过程中的现象入手,让学生认识熔化以及熔化的规律。

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知道熔化的含义。

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2.经历固体熔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了解图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3.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

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教学过程续表教学反思第2课时凝固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时从熔化过程出发,认识凝固过程,知道凝固过程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时是熔化和凝固的第2课时,首先认识凝固过程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然后利用实验的方法认识凝固的规律,最后利用习题进行巩固。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过程,认识了熔化过程的规律,这节课学习凝固过程,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区别,并利用一些习题进行巩固。

教学目标1.认识凝固过程是熔化过程的逆过程。

2.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联系起来,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

关注自然现象,产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欲望。

核心素养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2熔化和凝固 教案

初二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5.2熔化和凝固 教案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2.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本节教学内容由“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四部分内容组成.重点和难点是做好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通过这个实验不仅要学习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体验探究科学知识的乐趣,还要求学生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要求学生能够参与熔化、凝固等实验探究活动.在活动中熟悉酒精灯、温度计、秒表的用法,用图象描述物理过程的方法.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图象,知道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知道固体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特征并不都是相同的,并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上每段曲线的物理意义.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归纳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本质区别,总结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实验数据的处理及根据图象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特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了解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三、教学策略本节设计以学生熟悉的冰变成水及水可以变成水蒸气等现象,让学生认识物质的三种状态,继而引入物态变化,引入本课题.注重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熔化和凝固概念,通过实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总结规律,及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应用.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用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海波、石蜡、水、停表、冰块、铁块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春天来了,河面上的冰开始熔化成水.炎炎的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想了解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从这节课开始学习.在你们小学《自然常识》中学过自然界的物质,还记得吗?[生甲]自然界的物质常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着.[生丙]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师]大家回答地很好.确实是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是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是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那么,水结成冰和冰熔化成水属于什么过程?[生甲]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生丙]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生丁]水结成冰属凝固过程.[师]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板书)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melting),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solidification).[师]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生甲]应该不相同.[生乙]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很高的温度时才会变成液态.冰熔化成水不用很高的温度.[生丙]不管在很高温度还是不太高的温度时变成液体,是不是都需要给物质加热?[生戊]熔化过程中给物质加热,这时温度是不断上升,还是不变?[师]现在提出了固体熔化时温度是怎样变化的问题,大家相互讨论,利用桌子上的仪器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先制订计划和方案.[方案一]把装有一些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装置如课本图,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方案二]把石蜡放在试管里再放入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给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装置如课本图,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师]这两个方案都很好,且可行.我们可按照这两个方案来做实验.我们先看挂图.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学生看完后,宣布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生甲]给海波加热,海波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上升到48 ℃,时,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还在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却保持48 ℃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生乙]在给石蜡加热,石蜡先变软,然后逐渐变成液态,在整个熔化过程中,石蜡的[生丙]从我们组对海波熔化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海波在一定温度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生丁]我们组对石蜡熔化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认为这个现象表明,石蜡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师]同学们回答地很好,实验观察很仔细,每组同学都团结协作,讨论也很激烈.我很高兴,看来大家对学物理很感兴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方格纸上纵轴表示温度,温度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自己写上,根据你们的实验数据,在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学生们画图,教师巡回指导][师]同学们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生甲]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生乙]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师]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 学生们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从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实验,我们还能总结出什么?[生甲]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叫做晶体(crystal).[生乙]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noncrystal).[生丙]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生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师]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温度,在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2.熔点和凝固点(板书)(1)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师]那你们想想:“为什么灯泡内的灯丝要用钨丝?”“水银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吗?”[生甲]钨的熔点为3410 ℃,用来做灯丝,不容易烧断.[生乙]水银不能用来做寒暑表中的液体,它的凝固点为-39 ℃,太低.[生甲]在海波的熔化实验和石蜡熔化实验中,无论温度变否都需要加热.[生乙]在凝固过程温度不变,却继续放热.[生丙]这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生丁]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师]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利用水结冰时放的热使窑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不会冻坏.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板书)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了熔化和凝固,通过对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探究.我们知道了晶.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三、布置作业四、板书设计1.熔化和凝固熔化——凝固——2.熔点和凝固点熔点——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凝固点——晶体凝固时,有一定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3.教学反思:。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5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第5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2. 详细内容:a.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b.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c.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d.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能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微观解释。

2. 重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晶体和非晶体样品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

2. 知识讲解:a. 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b. 分析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因素对熔化和凝固的影响。

c. 介绍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差异。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a. 请学生解释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

b. 请学生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如食盐晶体和玻璃的非晶体熔化现象。

5.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制冷剂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过程2.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3.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七、作业设计2. 请学生举例说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3. 请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熔化和凝固的微观过程,如晶体和非晶体的分子结构等。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设计针对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这一主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以及如何控制物质状态的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作为物质状态变化的两个重要过程,具有广泛应用,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及其原理,理解熔化、凝固的定义和区别。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熔化、凝固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掌握控制物质状态变化的方法,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习态度、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1.物质的状态变化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征3.熔化和凝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1. 教学导入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空气、水和铁等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哪些不同的状态?•大部分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固定的,但如果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它们的形状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2. 知识讲解及实验演示•通过PPT展示,讲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相关教材,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特征,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熔化和凝固过程。

3.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开展熔化和凝固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

4. 教学总结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环节,对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实践操作进行总结,对这些知识和操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和梳理。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和思考题,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进行进一步深入。

本次教学通过实验演示、学生实验、探究教学和课堂作业的方式,促进了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5.2 熔化和凝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教案:5.2 熔化和凝固

5.2 《熔化和凝固》教案【课题】熔化和凝固【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对象】八年级(上)【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主要内容是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热爱科学有一定的作用。

2.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总结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结论。

3.教材内容安排:通过实验得出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继而在通过讲授法得出固体凝固的相关知识。

4.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5.对教材的处理: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现象,学生有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得出相关结论,继而利用多媒体可见来观察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强,对生活中现象的原理有了解的兴趣。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温度的概念,并掌握温度计的使用。

3.学生的认识特点:对固体的熔化和凝固有直接的感性认识,但并不了解其中的真正原理,不了解熔化和凝固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2(3)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教学难点】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组织形式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2.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2节溶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教科版

202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态变化第2节溶化和凝固教案(新版)教科版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溶化的概念和特点:溶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溶化过程中吸收热量。
2.凝固的概念和特点: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中释放热量。
3.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熔点是物质开始溶化的温度,凝固点是物质开始凝固的温度。
2.拓展要求:
(1)阅读要求:请学生在课后阅读以上推荐的阅读材料,了解物质三态变化的概念、溶化和凝固的原理以及实际应用。阅读后,请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视频要求:请学生在课后观看以上推荐的视频资源,了解溶化和凝固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观看后,请学生完成视频笔记,记录下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和实验现象。
(5)总结要求:在完成以上拓展活动后,请学生进行总结,撰写一篇关于溶化和凝固的总结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对溶化和凝固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的体会以及实际应用的感悟。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溶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通过实验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现象相结合,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物理思维。同时,我也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实践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同时,我也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加理解溶化和凝固的图象分析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物质的三态变化》、《溶化和凝固的科学原理》等。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一种形式。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分析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如吸热和放热等。

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知道它们是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探讨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及其特点。

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介绍熔化与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金属铸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

2. 使学生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与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水结冰等,引导 students to observe and think about these phenomena.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

同时,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及其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与凝固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结冰等。

4. 例题讲解:选取生活中的实例,如金属铸造、冰雪融化等,分析其熔化与凝固的过程及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如饮料冷却、玻璃熔化等。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2. 分析生活中的一个熔化与凝固现象,说明其原理及应用。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熔化和凝固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设计:5.2熔化和凝固

1.能区别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2.知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并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重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难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晶体的熔化图像(以海波为例)(1)非晶体的熔化图像(1)晶体的凝固图像(以海波为例)(4)该晶体的凝固点是: 48 ℃,你是怎样找出凝固点的?总结出规律: 图像上与时间轴平行的一段对应的温度就是凝固点.(5)凝固过程指的是BC 段;凝固时间是12 min.4.非晶体的凝固(1)非晶体的凝固图像(2)口头描述非晶体的凝固过程.(3)非晶体有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没有.5.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一、熔化和凝固现象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二、探究熔化的特点1.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2.晶体凝固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3.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4.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三、熔化、凝固的应用1.在铅的熔化过程中( D )A.铅的温度升高,同时吸热B.铅的温度降低,同时放热C.铅的温度不变,不吸热也不放热D.铅的温度不变,同时吸热2.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熔化的图像应为( D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C )A.-40 ℃的水银变成0 ℃的水银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4.萘的熔点是80 ℃,则80 ℃的萘( D )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5.下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冰的起始温度是-10 ℃,刚开始加热最初5 min内冰为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10 m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到达20 min时,冰全部变成 5 ℃的水.6.有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30 ℃的范围内熔化和凝固,将这种材料掺入水泥中制作地板或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答案:当室温升高时,聚乙烯材料熔化吸热,使室温降低;当室温降低时,聚乙烯材料凝固放热,使室温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过程的规律。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图像转换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实验,二人一组。

每组铁架台、温度计、烧杯和冰块。

教师:铁架台、蜡烛、温度计、酒精灯、烧杯(大、小各一)及适量酒精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引入通过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探究固体熔化和凝固的相关特点。

二、进行新课1、认识晶体学生对将固体区别为晶体和非晶体认识不足,教师应着力调动学生的观察积累,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图片,酌情展示一些常见晶体和非晶体的实物、模型、图片资源,首先让学生建立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宏观依据——形状规则与否的概念,初步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固体的熔化引领学生经历固体(含晶体与非晶体)熔化的实验探究全过程,初步领略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晶体和非晶体不同的形状和不同的加工工艺,猜想到它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熔化规律;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探究问题: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究竟有什么不同?(2)为了研究提出的问题,重要的是组织学生讨论,制订出分工合理、实用高效的探究讨划和实验设计方案。

各组首先应选取一种晶体、一种非晶体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各组所选研究对象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同。

其次,要探究熔化规律,自然需要将研究对象熔化,怎样熔化?在熔化过程中需要观测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需要什么实验器材或仪器?要否自己寻找或自制?这些都不要教师给定。

这些问题需要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并要有所约定。

例如,各组达成借助酒精灯加热晶体和非晶体使之熔化的基本思路,约定定时(例如每隔30s)记录加热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温度,并确认当时研究对象的状态,直到熔化持续一段时间为止。

至于各组探讨的具体问题,例如,停止加热后,熔化情况怎样?是选取冰和蜡,还是选取海波和松香或者别的作为研究对象?是用水浴法加热,还是直接加热?都应该以宽容的态度对待。

需知:规范完美的科学探究纯属理想模型,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以此模式组织探究只能是“假探究”;各组探究过程的差异应视为宝贵的课程和教学资源,使得合作交流、讨论评估更具实际价值。

(3)在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①进一步巩固使用酒精灯或无烟蜡加热物体的规范要求。

②了解实验室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构造特点、温度范围及分度值。

③学会测量温度,知道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1)确认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量的物体充分接触。

3)当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仍需和被测物体接触(体温计除外)。

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相平。

④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需要知道它们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如何使待熔化物体均匀受热、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熔化固体充分接触呢?怎样使待熔化固体缓慢熔化,以便观察和测量呢?1)待熔固体应为细粒或粉末状。

2)盛装待熔固体的试管应较细,以增大受热面积。

装入试管中的待熔固体应适量(过少,则熔化过程太短,不利观测;过多,则受热不均匀)。

3)优选间接加热(例如水浴)法,并用两枚温度计同监测试管内外的温度,调整控制热源加热力度,使内外温差保持在2~3℃左右。

4)建议学生先做非晶体熔化实验,再做晶体熔化实验。

用意有二:前者较易成功且易理解;能够对后者产生更强列的印象和反差。

⑤指导学生分工合作,高效安全地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4)在数据处理、讨论交流和评估环节,教师的主要工作应集中于:①激活学生寻找和比较数据规律的需要。

②帮助学生回顾数学上描点作图的一般方法及其优点,指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画物质熔化曲线。

③热情支持学生的附加探究实验,允许学生重做或部分重做实验,以便扩大交流和评估成果。

④为学生提供讨论和评估的必要物质条件,例如,提供视频展台或实物投影仪,用以展示各组所得熔化曲线和数据记录表格。

⑤实验结论不宜绝对化。

为了达成共识,应组织学生对比分析、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归纳出二者的同异点,总结出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加热(吸收热量)。

(5)得出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后,教师可予以扩展。

①给出熔点概念。

指出熔点是晶体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

生活和自然界中,生产和技术上,许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熔点有关。

②引导学生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的吸热过程。

③介绍常见物质的熔点,使学生对之有定性的了解。

要求记住冰的熔点。

3、液体的凝固(1)列举生活、生产、技术上的液体凝固实例。

例如,水结成冰,塑料颗粒熔化后注入钢模冷却凝固成塑料盒,熔融状态下的玻璃轧制成玻璃板……(2)凝固过程和凝固曲线。

引导学生对比冰(晶体)熔化过程的三个阶段,采用类比的方法,分析水(液体)凝固过程的三个阶段的吸放热特点和温度变化特点。

要明确:虽然同种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但两种曲线却具有不同的物理含义。

同时总结归纳出熔融状态下的晶体凝固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放出热量。

还应对比分析熔融状态下的晶体与非晶体的凝固过程的异同点。

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的固液变化的认识。

为了同一目的,建议布置课外实验探究活动:利用冰箱设计实验,研究水的凝固过程并画出水的凝固图像。

(3)组织学生综合运用熔化和凝固规律,交流讨论教科书有关“火山爆发后”内容,要求学生做到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推理分析。

熔岩在流淌过程中,将因向周围放热而导致温度不断降低。

虽然刚从火山口喷出时岩浆温度相同,但凝固点(熔点)高的矿物岩浆将首先凝固,这些凝固的矿物要么沉积下来,要么随未凝固的岩浆向前推移,直到所有岩浆均在火山口周围依山傍势凝固。

基本上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排列。

小结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有熔点和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3、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板书设计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4、熔点: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

5、晶体凝固特点:温度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6、凝固点:晶体有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7、同一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8、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赠品不喜欢可以删除)期末学生评语选粹◆品学皆优◆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你文静温和,大家都愿意和你一起玩。

上课时你能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每次作业也完成得很好,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

每次的值日工作你都能出色地完成。

如果你能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将会是老师、家人、同学的骄傲!◆朴实无华◆你是一个朴实的孩子。

你脚踏实地、勤奋好学,但是你也要知道学习不靠死记硬背,而要讲究方法。

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不要羞于开口,要多问,多思考,多练习。

老师相信:只要你信心不倒,努力不懈,终有一天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善良懂事◆善良的孩子最让人欣赏,恰好你就是;乐观的孩子最惹人喜爱,恰好你也是;懂事的孩子最值得称赞,恰好还是你。

课堂上,你总是专心致志,从你高举的手中,老师看到了你的自信。

翻开你的作业本,更是让人赞不绝口。

望你再接再厉,创造一个更辉煌的明天!◆顽皮好动◆你是一个非常聪明、机灵还有点调皮的孩子。

这半个学期以来,你的作业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老师也为你感到高兴。

但你缺乏自制力,课堂上总是乱说乱动。

老师希望你快快成长起来,早日摆脱稚气,做一个自省自律的好学生。

◆优秀干部◆你是一个上进心强,聪明而且心地善良的孩子。

担任***后,你更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做同学们的榜样。

同学们对班委进行民主评议时,你受到的赞扬最多。

真棒!老师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你会发展得更好。

◆运动健将◆运动场上你矫健的身姿,拼搏的精神,夺冠的斗志,感染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

劳动时,重活、累活你总是抢着去干。

可真正的男子汉不仅要有健壮的体魄,还应该有丰富的知识。

相信你会把运动场上的拼搏精神用在学习上,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调皮捣蛋◆你做事认真,字写得漂亮,班的宣传墙报每次都留下你秀丽的笔迹。

参加演讲比赛成绩喜人。

有时还调皮得可爱。

但是,你捉弄人的功夫让同学们个个害怕。

老师认为还是不让别人害怕为好。

请紧记:与人为善是一种美德。

◆慢条斯理◆心情“晴朗”,你会侃侃而谈,课堂发言成了全班的亮点;学习“快乐”,你会兢兢业业,工整的作业让老师心旷神怡。

但这样的时候总嫌不够,甚至太少。

在你争吵的时候,在你慢条斯理的时候,时间像流逝的水,在你脚下匆匆而过。

亲爱的朋友,你不感到可惜吗?◆可爱小弟◆男孩***,可爱小弟弟。

对人很温和,有副好脾气。

关心组上事,热爱班集体。

喜欢动脑筋,爱钻偏难题。

数学比较好,科学还可以。

语文有点弱,作文羞于提。

文理不可偏,发展应整齐。

可怜瘦弱貌,不爱练身体。

愿你快成长,盼你有出息。

报国建勋日,都夸***!◆累累硕果◆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勤勉朴实的学风;是你,给我们带来了助人为乐的风尚。

当眼前闪烁着一行行娟秀的字迹时,当面前呈现出一页页工整的作业时,我们便知道是你在默默耕耘。

今天是收获的季节,当累累硕果捧在你眼前时,老师要对你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埋头苦干◆学习上认真与执著的你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劳动中不声不响、埋头苦干的你令老师很欣赏;工作中细心负责的你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但是你应该活泼一些,十多岁的少年本应充满热情;你应该灵活一些,学习光有自觉性还不够。

继续努力吧,我深深地为你祝福!◆轻轻一笑◆你言语不多,待人谦和、善良。

学习和做人一样,默默用功。

真喜欢你笑的样子。

别人与你讲话时你总喜欢轻轻一笑。

若是在课堂上倒是很漂亮的一招“退敌”之术,可若在课下,就把想与你交谈的朋友都挡回去了。

真心希望能见到你与同学们快乐地交谈。

◆思维灵活◆你思维灵活,求知欲强,富于质疑精神,对事物常有不落俗套的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