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与赞美诗》
读书心得——狂欢化理论视域下《警察与赞美诗》解读
读书心得——狂欢化理论视域下《警察与赞美诗》解读《警察与赞美诗》是19世纪美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亨利的著名短篇小说。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名叫苏比的流浪汉为了抵御寒冬想方设法进入监狱而未能如愿,最终在教堂的赞美诗中得到灵魂洗礼决心重新做人时却被警察以闲荡的理由逮捕的让人啼笑皆非却又发人深省的故事。
该小说很好地体现了欧·亨利的小说创作风格即“含泪的微笑”。
小说语言辛辣讽刺,结构紧凑连贯,小说结尾妙趣横生,引人深思,揭露出“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人生转折,所以欧·亨利的作品也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可以说他的作品揭示了生活的真相以及幽默的智慧。
笔者在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我国学者在研究欧·亨利的作品时,通常着重分析其结尾与写作风格,所用的理论从功能语言学到人本主义等,不一而足,而鲜有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出发对其内容和幽默风格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狂欢化理论中的笑文化研究以及平民意识都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有所体现,该文拟从狂欢化理论解读《警察与赞美诗》,剖析其幽默内涵与文化启示。
巴赫金学术思想的发现是20世纪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并且在不断地被发掘,他丰富多彩的思想为众多理论流派提供了理论架构的资源。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是他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他的平民意识与非精英意识。
巴赫金根据世界文化的传统,突出了狂笑节笑文化,打破等级制度,将被精英文学史家们放逐到了边缘的平民话语和被压抑贬斥的平民文化带到高雅的文学殿堂。
这实质上是一种民主思想,提倡文学阅读的平民化,这就是巴赫金平民化、民主化的文学思想。
[1]1 小说中的加冕与脱冕仪式国王的加冕与脱冕仪式的基础是狂欢节世界感受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便是交替与变更的精神,死亡与新生的精神,所以狂欢节是毁灭一切和更新一切的时代才有的节目。
巴赫金洞察到了加冕和脱冕仪式深刻的象征意义,加冕本身就蕴含着脱冕的结果,而脱冕则是加冕的最终完成。
《警察和赞美诗》(整理版) (1)分析
欧·亨利
警察: 维护生活秩序的社会安定的国家机器。 赞美诗: 宗教音乐 净化心灵 升华境界。 警察+赞美诗=
明确:一个国家在生活方面拥有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
安定的警察队伍,而在精神方面拥有净化人的灵魂的
宗教音乐。从逻辑上讲,应很完美,甚至是“人间天
堂”。
欧· 亨利(1862—1910)是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 说家,他的作品曾被誉为“美国的生活的幽默的百科 全书”。 他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与法国的 莫泊桑、俄国的契诃(hē)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
苏贝的行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愿望或打算
结果
第六次
苏贝的行为
第一次
愿望或打算
结果
进上等餐馆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砸橱窗
进低档饭馆 调戏女子 大吵大闹
让别人交给警 被推到人行道上 察 、 直接被警察抓 连个旁证都不算 住 被“叉”在人行道上 女子缠住他 让他只管闹去
第六次
偷绸伞
故事高潮(39-47)苏贝良心发现,突然被捕。
故事结局(48)苏贝被判监禁三个月。
课堂学习
分析第一部分(1-6)
苏贝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当夜晚雁群引吭高 鸣,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对她们的丈夫亲热起来,或者当苏贝
躺在广场的长凳上辗转反侧的时候,你就知道冬季已经逼近了。
一片枯叶飘落到苏贝的膝头。那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 克对麦迪逊广场的老房客倒是体贴入微的,每年要来之前,总是预 先通知。他在十字街头把他的名片交给 “北风” ——“幕天席地 别墅”的门房——这样露天的居民就可以有所准备。
忿忿不平( 憎恶 (
《警察与赞美诗》随笔
《警察与赞美诗》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作品背景介绍 (3)2. 作者及创作动因分析 (3)二、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4)1. 主角艾默利.布莱克 (6)a. 身份背景 (7)b. 人物性格特点 (7)c. 人物成长轨迹 (8)2. 副角索尔.古德温 (9)a. 身份背景 (10)b. 人物性格特点 (11)c. 人物在故事中的作用 (12)3. 其他重要人物 (13)a. 艾默利的朋友和家人 (14)b. 警察局的相关人员 (15)三、故事情节梳理 (16)1. 事件起因 (17)2. 情节发展 (18)3. 高潮迭起 (19)四、主题思想探讨 (21)1. 对正义与邪恶的探讨 (22)2. 对人性善恶的剖析 (23)3.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24)4. 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25)五、文学手法与语言特色分析 (26)1. 叙事结构 (27)2. 人物描绘 (29)3. 情感表达 (30)4. 语言风格 (31)六、结论 (32)1. 对作品的评价 (32)2. 对自己阅读体验的总结 (33)3. 对未来阅读需求的展望 (34)一、内容描述《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经典小说,讲述了一个名为索尔奥克纳的罪犯在寻求救赎的过程中,与一位教堂执事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小说通过索尔奥克纳的经历,探讨了罪恶、救赎、希望与失望等主题。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索尔奥克纳的内心独白和对话,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海明威运用简洁、有力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情感波动。
索尔奥克纳是一个犯罪团伙的成员,他因为偷窃、诈骗等罪名被捕入狱。
他遇到了那位教堂执事,这位执事对他进行了道德上的拯救和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索尔奥克纳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救赎,他对社会和他人仍然构成了威胁。
在这个过程中,索尔奥克纳经历了一系列的冲突和矛盾。
他既想要摆脱过去的罪行,又无法割舍与犯罪团伙的联系;他既渴望得到救赎,又无法面对现实的残酷。
含泪的微笑——漫谈《警察与赞美诗》的修辞
含泪的微笑——漫谈《警察与赞美诗》的修辞
《警察与赞美诗》是布鲁斯·斯派塞在1955年发表的一篇散文。
文章的细节详实而又深刻,有着渲染力十足的修辞,展现了一个悲惨且残酷的城市——布卢明顿。
它引起了许多读者的深刻感受。
斯派塞在文章中采用了典型的抒情修辞,在深沉情绪中展示了凄美的感情。
他用丰富的语言笔法,描绘了警察和当地穷人之间的短暂接触的细节,使读者的思想受到深刻的冲击和感动。
斯派塞笔下的布卢明顿,贫穷、犯罪、苦难和孤独,形成了一副荒芜的画面。
开枪的声音洪亮的倾泻而下;孩子们哭泣着求援;为父母哭号的孩子们将窗户推得更紧;老者和孤儿拥挤在一起,以请求得和窃取得换取仅有的关注。
这些细节,都无法逃离强烈的情绪和感染力,让读者伴随着警官哭泣不止,倾注了温暖和抚慰。
斯派塞用充满被动悲伤以及诗意伤感的修辞,去描写审慎赞美诗的美好,让人们体会到布卢明顿残酷的真实性,也深刻反映出布卢明顿的曾有变现出的能量。
他的抒情不仅振奋着贫困地区的人们,而且给读者一个宣泄情绪的空间,而此刻,每一滴眼泪都有着比“赞美诗”更强烈的情感和力量。
《警察与赞美诗》的修辞有着强烈的表现力,激发了许多情绪,令人心痛。
斯派塞用他强有力的抒情技巧,将布卢明顿的残酷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文字中充满感伤、哀伤、关怀和释放的力量,通过充满含泪的微笑,激励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希望。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是约翰·威尔逊的一部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场冲突和罪恶让警官内心充满苦恼的故事。
《警察与赞美诗》的文本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语言和风格、情节和节奏、主题与象征。
关于语言和风格,这篇文章采用了自然语言,作者准备简洁抒情,富有感染力,读者可以感受到社会矛盾和罪恶之间的矛盾。
同时小说也使用了讽刺和夸张的手法,来表现暴力和犯罪的残忍。
关于情节和节奏,故事以警官的思维和观点展开,当他遇到犯罪时,他战斗抗争,也思考人性的深度,以及自己的苦恼。
故事的进程巧妙敏锐,从文字的铺排以及情节的发展都表现出艺术的娴熟和社会的认知鉴赏。
关于主题与象征,作者将警察的任务比作一首赞美诗,以及警察服务的渴望来表达,像圣经中的“把上帝的话放在心中”,提醒人们要有更美好的理想。
在小说中,“赞美诗”成为了对警察职责和信念最好的象征。
经过这次分析,我们发现,《警察与赞美诗》不仅能与读者沟通,让读者在文字中体味到社会矛盾和罪恶,也唤起人们对另一种理想的思考,更能促进警察和公众携手抵制犯罪,保卫公正的社会。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赏析
1.创作的社会背景在欧·亨利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经历了从政治到经济的翻天覆地的大变革。
1861年至1865年的美国南北内战,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最终推翻了残酷落后的黑人奴隶制度。
1863年7月,林肯在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说中,阐述了一个理想政府的三条原则,即民治、民有、民享;美国国会还为此于1868年和1870年分别颁布了美国宪法第四和第五修正案,其中这样写道:“身在合众国的所有人,无论出生于此还是移民入籍至此,只要服从于司法,均是合众国及他们所居住的州的公民。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被合众国及任何州以种族、肤色或以往的奴隶身份为由剥夺或删减。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在当时的世人眼中,美国俨然是一个人人平等、自由、博爱的理想之国。
经济上,内战结束后不久,电报通讯网络就在全国广泛建立。
电话、计算器、打字机和现金出纳机也开始出现在商务往来中。
爱迪生发明了白炽灯,并带动了更多的发明创造。
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规模一再扩大。
在交通方面,1903年,怀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到1918年,美国已正式成为一个汽车王国。
在内战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已有60000公里的铁路线,而七年之后,这个数字又翻了一番,到1920年,美国共修建铁路360000公里,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美国经济的发展,并通过便利的交通把整个国家紧密地联接起来。
农业上,资本加速土地兼并,失去土地的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寻求出卖劳力的生路,加之新农机的发明也使得农业生产增长了十几倍。
在1860至1910年间,世界市场上出售的玉米和谷物,有一半是美国生产的。
大规模的农场出现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使农业劳动力得以向其它行业转移创造了条件,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血液。
1 860年,美国工业生产位居世界第四,到1892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其间,美国的社会总产值翻了五番。
这一切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城市的迅速发展,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迅速成为重要的充满活力的经济中心。
《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范文5篇
《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范文5篇一篇文章,可以找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警察与赞美诗》读后感范文5篇(一)假期里读了欧·亨利的短篇小说集,感觉受益颇多。
因为在每篇看似喜剧的故事里,背后却隐藏着由“欧·亨利式结尾”引出的社会现实。
例子数不胜数,我就名篇《警察与赞美诗》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篇短篇小说,大致讲了流浪汉苏比在北美寒冷冬天来临之际想方设法到监狱过冬的过程,他处心积虑六次犯事却没有如愿,当他十分沮丧夜深归途中,听到教堂传出来炼净人心的赞美诗,内心澎湃决定重新做人时,却被无故逮捕送进布莱克威尔岛关押三个月。
这是个既可笑也可悲的故事:悠扬的音乐、圣洁的赞美诗使苏比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之做为的可笑与可悲,唤醒了他潜藏的奋斗雄心。
然而社会对他的转变做了什么回应?在他幡然醒悟时,“法治”将他打进监狱,给他浇了盆冷水。
这样的结尾看似是对当时虚伪的资本主义道德的讽刺,实际上,我们不妨为苏比想想。
他也许遇到过很多机会,但并不去留意,才变成这副模样,当他真正想努力去做了,上帝偏偏又开始吝啬了,反悔了,赖皮了。
不可否认,机遇不等人,不会等你去长时间分析考虑后,再决定去做。
它本身就是个稍纵即逝的“精灵”,考验的是我们的勇气与胆量,智慧与灵魂。
珍惜周围的人或物,它们每天都在改变,只是我们太忙没有看见。
机遇应当好好把握,将它的好处发挥到极致,则是一件美事。
一个人的生命中会有形形色色的状况,每一个状况的具体意义却截然不同,选择不同的状况,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命运。
所以,别给上帝反悔的机会,当机遇来临时要紧紧抓住。
做生活当中的有心人,看清机遇,才能扬帆起航。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究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探究美国作家欧·亨利以其小说中幽默的语言、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深刻的社会内容在美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警察与赞美诗》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自发表以来其引人入胜的构造情节和深刻内涵,虽过百年仍是脍炙人口、回味无穷。
小说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为度过严冬而千方百计地故意以身试法试图进监狱,却没有达到目的,然而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突然顿悟想“改邪归正”,却被警察送进监狱。
通过这个小片段,我们可以感受到下层劳动人民无以安身立命的生活窘境以及美国社会黑白颠倒的社会本质。
作为这么一个严肃的主题,作者并不是通过主人公沉痛的哀怨或者悲愤的控诉或者言辞激烈的声讨,而是以幽默风趣、辛辣讽刺的喜剧性的笔调展示了苏贝是如何触霉头不遂心,甚至有些荒唐可笑的行为。
但是这种发笑却是满含泪水,饱含辛酸,令人深思。
文学中的苏贝是社会现实中下层劳动人民的一个代表,其充满“荒唐”的种种遭遇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夸大”的缩影。
1 黑色幽默的写作特色“黑色”是悲剧的颜色,“幽默”是喜剧的效果。
黑色幽默将悲剧场面进行荒诞地处理,将苦难与玩笑并置,将原本处于悲剧效果的人物放在哭笑不得的境遇中,让他们像小丑一样表现出滑稽可笑的一面,以病态、玩偶般的形象显示出对生活的无助、对现实的嘲讽和对生存的绝望。
欧·亨利通过借用多种写作技术表现手法,从语言层面上对事件进行夸张、变处理,显示出与现实巨大的反差,突出表现在荒诞的现实面前小人物的卑微无助和混淆错位的社会关系。
欧·亨利在小说中大量运用了拟人、借代、比喻、反讽等多种修辞手法令人感到轻松、诙谐、风趣和辛酸。
例如一开场,作者就用一种无奈自嘲的口吻将飘落的树叶称作杰克·弗罗斯特; 把流浪汉说成“露天居民”; 苏贝所住的露天广场被借代成“幕天席地别墅”,而北风是它的营房。
这种诙谐、自嘲的气氛使得在痛苦的环境下冬天将至的那种寒冷肃杀的感觉不再凄凉沉重。
读书心得——再读《警察与赞美诗》
读书心得——再读《警察与赞美诗》《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的力作,以独特的写法反映了美国社会制度和人性的冲突,在欧·亨利式的荒唐结局中引人深思、令人叹息。
主人公流浪汉苏比宁可到监狱服刑以求温饱和有个过冬的落脚之处,也不愿意接受来自社会无偿的救助。
因为在自认为灵魂高傲的苏比看来,从慈善机构那里哪怕得到一点点好处,虽然免去了金钱的付出,却要以精神的屈辱、人格的侮辱作为代价,这种屈辱的代价是“要睡慈善单位的床铺,先得让人押去洗上一个澡;要吃他一块面包,还得先一五一十交待清个人的历史。
”在隆冬即将到来的麦迪逊,苏比要如何挨过三个月的漫长冬季,他选择到温度宜人的位于布鲁克林海峡的布莱克威尔岛监狱服刑。
笔者想要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对于苏比的这种情况,如果他愿意接受社会救济,有没有可能在福利机构渡过三个月。
从美国的慈善制度的规定对象和帮扶内容、监管体系和运行方式、对救济发放的法律规制来看,苏比能在社会福利机构安然过冬三个月的打算,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小。
一、慈善制度的规定对象和帮扶内容随着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到19世纪晚期,美国迎来了史上“镀金时代”,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相伴而生的是严重的贫富两极化。
崇尚自由主义传统的美国政府并不从制度上积极应对这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宗教教会作为慈善事业的传统力量,在社会保障却相对滞后的社会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应对社会危机,慈善事业在此时期逐渐繁荣起来。
小说同时代的美国慈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同时,分别看一下对苏比的适用性:1.新美国基督教会联合会。
1905年时由美国的33个教会组织成立的,宗旨是帮助城市中信教和不信教的贫穷居民。
他们先是用游行乐队和生动的演说来吸引底层穷人的注意力,然后在提供食物、帮助和工作的同时对其进行道德说教,并对他们宣讲中产阶级的生活美德。
作为美国底层人民代表之一的苏比,他最需的最大最急迫的帮助是食物和住宿,并不是工作。
读《警察与赞美诗》有感
读《警察与赞美诗》有感《警察与赞美诗》中,流浪汉苏贝因无家可归又饥寒交迫,于是故意以身试法,想寄宿在监狱中熬过寒冬。
他去饭店吃饭故意不给钱,他在平静的街市大喊大叫,他偷顾客的雨伞,甚至故意当着警察的面调戏妇女,却均徒劳无功,不被法律理睬,而当他站在教堂前,聆听着赞美诗,想从此振作精神,积极生活的时候,警察却判处他三个月监禁。
读到此处,最初是啼笑皆非,欧亨利的小说果然十分幽默,结局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细细想来,整个戏剧化的过程却让我陷入了沉思。
从警察对流浪汉之前所做的行为的不闻不问,深刻揭露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他们并不去逮捕那些真正犯错了的人,甚至根本没有作为一名警察的责任心,他们不想费心思去管理违反治安的人,反之,却为了例行公事去责问逮捕一些没有过错的人。
其实,在本文中,流浪汉苏贝是以一个人,但是却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出现在文章中的。
开始时,他为了可以找一个地方熬过寒冬,竟愿意放弃自由去监狱中生活,想到这,是不是觉得很可悲呢?一个人愿意放弃最宝贵的自由来交换三个月的不愁食宿。
当时并不是没有慈善家,可是苏贝认为他会遭受精神上的侮辱,因为吃他们的,用他们的,做什么都要被了解的清清楚楚。
文中提到苏贝是一个性格高傲的人,我倒觉得他只是一个有自尊的人。
后来,他决定到处违纪,得到警察的注意,逮捕他,这样做固然是不对的,但却从侧面揭示出了警察的不堪,社会的迂腐。
流浪汉代表的第一个人便是一个不断违纪的人,可警察却从来不抓他。
在文章临近结尾的时候,流浪汉代表是第二个人物出现,他听着赞美诗,想振作精神,积极生活时,警察却责问他干什么,苏贝回答没干什么,却被无缘无故的带走关监禁三个月,是不是十分荒诞呢?欧亨利的小说虽然十分幽默,却又引人深思,这些又岂不是作者身处特定社会生活的印记与真实时代的真实写照呢?那个巧取豪夺、坑蒙拐骗、利欲熏心、尔虞我诈的丑恶行径。
那个金钱万能、唯利是图的社会中,人性已经开始发生了畸变。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主题思想解读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主题思想解读《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典型写作风格“黑色幽默”的力作,通过对人物的反讽刺,将一个时期制度的悲剧和人们对精神领域美好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出来。
论文大致从这一故事的主题思想之——法制与社会、精神与信仰、悲剧的黑色幽默三方面进行论述。
表达一种鲜明的思想,即世纪末美国底层人民寻求爱和追求美好幸福的向往。
希望为这一剧作的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文献。
一、《警察与赞美诗》的故事梗概及其时代背景短篇小说《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第一部小说《四百万》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说描述的是纽约街头一个流浪汉苏比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
并以此反映美国社会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来抨击其社会的黑暗。
如果不是温饱都无法解决,如果不是饥寒交迫,善良的人们即便没有法律的约束和制约,依旧会是一个合法守礼的好公民,有完美的家庭需要供养,有贤淑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伴随左右。
苏比也不会多次惹是生非,想在监狱里安然地度过这个既寒冷又毫无人情味可言的炎凉社会。
生活就是这么有违常理,无论怎么闹腾都无法实现的人生高度,却在被赞美诗感化下决心弃恶从善后,意外被警察无事生非达成了[1]。
这一流浪汉的生活小片段发生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
当时欧·亨利的写作就以抨击黑暗势力为主,来反映只要是美国的社会公民,无论有多么低的身份,都有权利和义务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作者这种黑色幽默的写作风格,也与作者本身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欧·亨利自幼失去亲人照顾,与作为教师的姑姑相依为命,生活十分穷苦,在姑姑的帮助与指导下,曾阅读过许多古罗马的优秀文学,欧·亨利虽然满腹经纶,也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最终因为一场意外,无辜受冤入狱,在监狱中,欧·亨利写过许多作品,多辛辣讽刺,这些作品轰动文学界,从而也捍卫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人们最基本的尊严和权利。
苏比因为个人危机,而对社会不那么强烈和彻底的反抗,就是借由社会这个大舞台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象征性、代表性的无谓挣扎。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警察与赞美诗》文本特征解析
2.修辞手法:诗歌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使用比喻、拟人、借代等手法,将警察形容为“守护者”、“黎明的使者”等形象,突出了他们的使命和崇高的职责。
同时,诗歌运用了押韵、节奏
等音韵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感染力。
3.描写手法:文本通过细腻的描写手法,生动地展现了警察工作的场
景和情境。
例如,描绘了警察在夜晚巡逻的场景,描写了他们面对危险时
的勇敢和冷静,描写了他们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秩序的场景等。
这些描写
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警察工作的艰辛和伟大。
4.思想内涵:该文本通过赞美警察的工作,传递了一种正能量和社会
责任感。
它提醒人们警惕社会中的不公和危险,同时呼吁人们尊重、支持
警察的工作。
文本中也融入了对社会和平与安宁的美好愿景,表达了对社
会秩序的维护和正义的追求。
5.文体特点:该文本属于诗歌体裁,采用了抒情的笔调和艺术化的表
达方式。
诗歌的语言通常较为抽象、形象化,通过音韵、押韵、节奏等手
法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与散文相比,诗歌更加注重对情感和意境的表达,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总体而言,《警察与赞美诗》通过诗歌的形式,赞美了警察工作的伟
大和无私,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和责任感。
它通过丰富的修辞和描写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警察工作的场景和情境,让读者对警察工作充满敬意和赞美
之情。
同时,该诗歌也呼吁人们尊重和支持警察的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的
安宁与正义。
《警察与赞美诗》
诵读1-2段:环境描写的作用1
作用: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大雁鸣叫,北风凄厉,枯叶飘落, 暗示了季节——冬天将近,地点是广场的长凳。
②渲染了一种凄清、寒冷的环境,为苏比营造了生活窘迫的氛围。 ③暗示了情节的发展:苏比的冬居计划刻不容缓了。 ④同时从侧面刻画了人物,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点明了苏比在后
1.找相关语句描写(正面和侧面) 2.从描写看共性和个性特征。 3.从描写看人生经历、社会身份、思想认识。 4.从议论看作者态度或评价,塑造人物的意义。
◆故事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
苏比、以貌取人的侍者领班、尸位素餐 却自以为是的警察、诉诸武力的侍者、 表面文雅娴静的妓女、衣冠楚楚的小偷 等。
文中六次为非作歹的缘由。 ⑤展示了美国社会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显示了社会巨大的贫富差
距。
环境描写
第39-41自然段: “明月悬在中天,光辉、静穆;车辆与行人都很稀少;檐下的冻雀睡 梦中啁啾了几声——这境界一时之间使人想起乡村教堂边上的墓地。”
环境描写
熟读139页课文39-43语段,思考以下问 题: 1.描绘哪些景物? 2.苏比怎样的心情? 3.这种意境有什么作用? 4.如何理解“管风琴庄严而甜美的音调使 他内心起了一场革命”?
基础知识
彪(biāo)形大汉:小老虎,喻躯干壮大。 勾(gòu)当 轻薄(bó):侮辱、玩弄。 轻佻( tiāo ) 大氅:外套、大衣。 可望而不可即(jí):接近 摇曳(yè) 胶着(jiāo zhuó):牢固的黏住。 坎坷(kǎn kě) 煊(xuān)赫/烜(xuǎn)赫 潜移默化qián
改正下列的错别字
环境描写的作用2
1.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是夜晚,地点是教堂边。 2.营造出一种宁静圣洁、静穆空灵的氛围,紧紧扣住了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的文体分析
读书心得——《警察与赞美诗》的文体分析一、引言欧•亨利是威廉•西德尼•波特的笔名,以短篇小说而著名。
他一生发表了超过六百余篇短篇小说。
其中最著名的小说有《麦琪的礼物》、《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
欧•亨利以其风趣幽默、妙语连珠和受大众所期待的故事结尾而著名。
欧亨利被列为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
(一)《警察与赞美诗》的简介故事的主人公苏比出去寻找他冬天的住所。
在他看来,最理想的住所是监狱。
所以为了能进监狱,他做了一系列的坏事:他计划进一家咖啡店去吃一顿霸王餐但是失败了;他将一块石头砸向了玻璃但是警察却拒绝这一进监狱的线索;然后苏比成功地在一家饭馆吃了一顿大餐,结果他被打了一顿而没有被送进监狱;接下来,苏比引诱了一个女人却因这个女人是妓女而再次失败;后来,苏比开始大喊大叫,胡言乱语,警察却把他当作耶鲁大学的学生而原谅了他;在一家雪茄商店,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拿了一个人的一把伞,然而这个人也并非是这把伞的真正主人。
因此,苏比又没能进到监狱里。
在这个时候,教堂里传来了赞美诗的声音,他深有触动,打算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警察却因他闲散懒惰而抓捕了他。
他被判入狱三个月。
(二)《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欧•亨利以其短篇小说和高超的讽刺情节而著称。
《警察与赞美诗》的主题是关于警察和无家可归的苏比。
为了有一个温暖舒适、不愁吃穿的居所过冬,他努力着想要被捕入狱。
那个“岛屿”代表监狱,象征着避难所。
这个避难所远离人群的喧嚣和竞争,在此他可以舒服地过冬。
这个故事极具讽刺意味:监狱竟然变成了舒适的理想居所。
罪行受到了宽恕而善行和正直却遭受了惩罚。
二、语篇的文体分析1.词汇的外延意义欧•亨利擅长于玩文字游戏。
在本篇故事中,他充分利用词语的外延意义来为主题铺垫。
例如,“Three months on the Island was what his soul craved.”[1]朗文词典中对“island”一词的释义为“岛屿”(1208)[2],而在这句话中指的是:苏比可以躲避寒冬的舒服避难所。
对比手法下人物品质的塑造 ―《警察与赞美诗》
对比手法下人物品质的塑造―《警察与赞美诗》对比手法下人物品质的塑造-―《警察与赞美诗》对比手法下人物品质的塑造―――《警员与赞美诗》《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小说描述了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为渡严冬,他试图通过“犯罪”进监狱御寒过冬,但却都没有达到目的,最后在赞美诗的感召下突然顿悟时,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入狱。
整篇文章,作者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表面地位卑微,实则内心高尚的苏比形象。
当苏比走进一家餐馆时,“苏比尤其对自己的上半身的装扮信心十足。
他刚刚擦了脸,上衣还比较体面,在那条整洁的活领带的衬托下,整个人似乎上了一个档次。
”虽然苏比就是个流浪汉,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但他却高度关注了自己的衣着,具有潜在的社会公共素质。
而与之相对比的却是海豹皮大衣的女人在麦迪逊广场上跟丈夫接吻。
这也从侧面充分反映出来了那些外表华丽的富人精神上的空虚。
虽然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救济,但苏比并没有去领取属于流浪汉的救济。
他不接受这种形式的施舍,而关注自己的隐私与自身权益的维护。
按照常理来说,蹲监狱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但是对于苏比而言,那里却是唯一一个可以过冬的地方了,也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地方。
在监狱里面,不仅可以衣食无忧,还能躲开巡警的干涉,还可以找到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
虽然要是进入到慈善机构,短时间内吃穿不愁,但是需要先提供个人信息。
这对索比来讲,在获取物质利益的同时将会产生精神上的屈辱。
所以,索比最终选择通过犯罪进监狱的方式。
苏比的这种选择,体现了他有自己认定的生活原则。
同时,作者对监狱的赞美,实则是对处于美国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无依无靠和穷困潦倒的生活的同情,同时对当时病态社会的抨击,对社会的黑暗的讽刺。
“为自己点些什么呢?苏比寻思着。
一只煮野鸭,没用,太太少了。
雪茄就要一块钱一支的吧,无法太过分。
排序下来,餐费总数刚刚最合适。
”既然挑选必须喝霸王餐,他全然可以罔顾自己点餐与否过分,也无须排序餐费总数与否最合适。
读书心得——《警察和赞美诗》的语言特色分析
读书心得——《警察和赞美诗》的语言特色分析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是一部众人皆知的文学作品。
在这部小说作品里,作者不仅为各国的读者精心地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而且还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丰富意蕴再现了作品深刻的生活主题。
因此,以《警察和赞美诗》为探究个案无疑能够解决诸多的文学问题。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通过对其语言特色的分析,既能提升广大读者的赏析水平,又能引导读者发现小说的文学价值。
1 《警察和赞美诗》与其语言研究的局限性分析《警察和赞美诗》及其语言的局限性,应该首先简单回顾一下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和其相关的语言研究。
对于前者的回顾,有利于读者发现其小说语言的特色;对于后者,即是对其传统语言研究中局限性的说明,又利于读者明确本次研究的意义。
1.1 《警察和赞美诗》《警察和赞美诗》是最能体现其作者欧·亨利创作风格的作品之一。
对小说的故事梗概,有研究者进行过这样的说明:《警察与赞美诗》描写的是一位流浪汉苏比,在寒风到来之际、为了免受寒风和饥饿的折磨,计划到监狱里寻求安慰。
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先后六次惹是生非,但事与愿违,无疾而终,而正当他听到教堂的赞美诗、灵魂受到感化后,决心改邪归正、重新生活的时候,却被警察以“莫须有”的罪名投进了监狱。
[1]在这样的故事情节之中,小说的创作还体现出如下的特点:首先,小说具有欧·亨利特有的结尾方式。
即,故事的结局既在人的预料之中又出乎人的意料。
因而,它体现出了故事独有的幽默,体现出了小说主题特有的讽刺。
其次,小说语言与众不同。
在小说各种语言描写中,作者不仅通过巧妙的修辞增强了文学语言的意蕴性,还且通过对时弊的针砭产生了“含泪的微笑”。
1.2 语言分析的局限性作为欧·亨利代表作品之一的《警察和赞美诗》早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
无论是小说的人物形象还是小说的作品主题,就连对其语言特色也早都有研究者进行过分析。
可惜的是,在其语言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却存在着以下诸多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文学语言研究实践里,语言一般都只被简单的分成两大类,即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
名著阅读之《警察与赞美诗》内容梗概及片段阅读
警察与赞美诗(美国)欧·亨利著罗金佑(据原文版翻译)内容梗概《警察与赞美诗》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
该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穷困潦倒,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苏比,因为寒冬想去监狱熬过,所以故意犯罪,去饭店吃霸王餐,扰乱治安,偷他人的伞,调戏妇女等,然而这些都没有让他如愿进监狱;最后,当他在教堂里被赞美诗所感动,想要从新开始,改邪归正的时候,警察却将他送进了监狱。
该小说展示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无以为生的悲惨命运。
苏比躺在麦迪逊广场的那条长凳上,辗转反侧。
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你就知道冬天迫在眉睫了。
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
这是杰克·弗洛斯特①的名片。
杰克对麦迪逊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他在十字街头把名片递给“露天公寓”的门公佬“北风”,好让房客们有所准备。
苏比明白,为了抵御寒冬,由他亲自出马组织一个单人财务委员会的时候到了。
为此,他在长凳上辗转反侧,不能入寐。
苏比的冬居计划并不过奢。
他没打算去地中海游弋,也不想去晒南方令人昏昏欲睡的太阳,更没考虑到维苏威湾去漂流。
他衷心企求的仅仅是去岛上度过三个月。
整整三个月不愁食宿,伙伴们意气相投,再没有“北风”老儿和警察老爷来纠缠不清,在苏比看来,人生的乐趣也莫过于此了。
多年来,好客的布莱克威尔岛②监狱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
正如福气比他好的纽约人每年冬天要买票去棕榈滩③和里维埃拉④一样,苏比也不免要为一年一度的“冬狩”作些最必要的安排。
现在,冬狩时候到了。
昨天晚上,他躺在古老的广场喷泉和近的长凳上,把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头上,都没有能挡住寒气。
这就使苏比的脑海里迅速而鲜明地浮现出岛子的影子。
他瞧不起慈善事业名下对地方上穷人所作的布施。
在苏比眼里,法律比救济仁慈得多。
他可去的地方多的是,有市政府办的,有救济机关办的,在那些地方他都能混吃混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察与赞美诗》
教学目标:1、学习从思想内容(情节、主题)的角度评论文学作品(主要目标);
2、品味作品幽默讽刺的语言(辅助目标)。
感知阶段
一、导入定向
(一)揭示教学目标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解决了“评论要知人论世”的问题。
第二单元的学习,主要解决“评论的角度”问题。
单元提示告诉我们,对作品的评论,可以侧重于思想内容,也可以侧重于艺术形式。
以作品的内容为评论重点,可以从题材、人物、情节、主题等角度入手。
学习《警察与赞美诗》,我们就侧重于思想内容,从情节和主题入手进行评论。
(二)设置“突破口”
“警察与赞美诗”:警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人,赞美诗是基督教徒祈祷时唱的歌。
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有什麽用意和含义,请带着这个问题学习。
二、整体认读
(一)了解作者极其创作特点
欧亨利,生活在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期的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
他善于描写平凡人物,特别是纽约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文笔幽默,被称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的百科全书”。
我们读过他的《最后一片叶子》、《麦琪的礼物》,又预习了《警察与赞美诗》,初步看出欧亨利的小说在情节安排方面有怎样的显著特点?(常常在故事的最后,出现意想不到的结局。
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
(二)概括小说的情节。
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情节。
小说的主人公是流浪汉苏比,作品分三部分:1、寒冬迫近,食宿无着,企求入狱;2、故意犯罪,警察不抓,无从入狱;3、听赞美诗,决意从善,被抓入狱。
结局出人意料。
理解阶段
三、分析研读
(一)改写小说的结局,初析主题
1、改写结局并说明意图
我们在读第一遍时,大概谁也不会想到小说是这样的结局。
预习时,要求同学们读到小说中写苏比第六次故意犯罪,还是不能“落入法网”,警察们“认为他是个不会犯错误的国王”时,想一想,要是让我们接下去写,故事将如何结局。
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你设计的结局说出来。
(讨论)
我们设计的结局,大体上分为悲剧、喜剧两类。
悲剧结局有:冻饿而死;终于入狱;彻底堕落等等。
喜剧结局有成为新人;爬到上层等等。
这篇小说的结局应该是悲剧还是喜剧?(喜剧无批判意义,且有悖上文情节;悲剧具有批判意义,且是上文情节的合乎逻辑的发展。
)
请设计悲剧结局的同学说出你的意图。
(冻饿而死,表现美国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终于入狱或彻底堕落,表现灵魂被扭曲。
2、研究改写部分与上文之间的联系,揭示小说的主题要点之一、二
既然我们设计的悲剧结局合乎上文情节的发展,那么上文是怎样表现穷人的“悲惨命运”的呢?请以有关描写为例回答。
(小说用对比手法,写出社会的贫富不均,突出穷人的命运悲惨。
如:冬天到了,富人想的是“海豹皮大衣”;而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把三份星期天的厚报纸塞在上衣里,盖在脚踝和膝头上,都没有能挡住寒气”。
所以,我们顺着这个思路,安排苏比“冻饿而死”的结局。
)
上文又是怎样表现穷人的“灵魂扭曲”的呢?(苏比企求入狱,是反常的心态;他为入狱所用的故意犯罪的种种手段,是反常的行为。
)哪些手段?(1)骗食(未遂),(2)砸破橱窗,(3)白吃(挨揍),(4)调戏女人,(5)扰乱治安,(6)偷盗绸伞。
从作品中找出一些描写其反常行为的句子来加以品味。
如“调戏女人”的“表演”,“扰乱治安”的行动,写得幽默,富有讽刺性。
这些行为都是“灵魂扭曲”的表现,在这些情节之后,安排苏比“终于入狱”或“彻底堕落”,是合情合理的,进一步表现他的“灵魂扭曲”。
(二)回到小说的结局,再析主题。
同学们设计的几种结局都不错,试图告诉人们,那个社会给穷人带来悲惨的命运,扭曲了人的灵魂。
这也是欧亨利所要告诉人们的。
可是,欧亨利为什麽不像我们这样安排结局,而要用赞美诗来感召苏比,用警察来抓苏比呢?
1、研究“警察”与苏比的关系,揭示小说的主题要点之三。
为什麽最终要写警察抓苏比?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要弄清楚小说第二部分写苏比6次故意犯罪时警察的反映。
读出小说中有关的描写,并用最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骗食未遂——警察不知;(2)砸破橱窗,“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警察不信;(3)白吃挨揍,“警察先是笑了笑,顺着街走开去了”——警察不理;(4)调戏女人,警察“盯住他”,“还在盯着”,“老盯着”,苏比“懊丧地在警察身边走了过去”——警察不管;(5)扰乱治安,“警察让警棍打着旋,身子转过去背对苏比,向一个市民解释”——警察不究;(6)偷盗绸伞,警察“急匆匆地跑去搀一位穿晚礼服的金发高个儿女士过马路”——警察不暇。
总之是警察不抓。
再来看看结局部分。
警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抓苏比的?请听配有“赞美诗”音乐的朗读录音。
听读时留意描写苏比心理活动的句子,分析苏比心理活动的层次。
(听录音)这部分有层次地写出苏比的心理活动,有几层?(1)庄严虔诚的赞美诗唤起他对一生中美好时刻的回忆“生活中有母爱、玫瑰、
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暇的思想与衣领;(2)对堕落现实的憎恶——他憎厌”
那堕落的时光,低俗的欲望,心灰意懒,才能衰退,动机不良“;(3)弃恶从善的决心——“要重新做一个好样儿的人”,“要重新振作当年的雄心壮志”,“要做个煊赫一时的人”。
请齐读苏比决心弃恶从善这一段。
(齐读)正当苏比被赞美诗感召,心灵得到慰藉,决心从善的时候,警察的“一只手按在他胳膊上”。
苏比的梦想破灭了,读者为之惊愕,为之怅惘。
惊愕、怅惘之后应该是深刻的思考。
同学们,读到这里,你思考了些什麽?(讨论)苏比故意犯罪6次,作为法律执行者的警察不抓他,而在他潜心聆听赞美诗,心灵得到慰藉,决意从善时,警察把他抓了。
这正是:违法时置之法外,守法时绳之以“法”。
从艺术上说,这是一个极有讽刺意味的喜剧冲突;从生活上说,又是一个多麽触目惊心的是非颠倒!因此,我们说,作者这样安排情节,是把他那支锋利的讽刺的笔伸向美国社会上层建筑的哪一个领域?法律领域,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
2、研究“赞美诗”与苏比的关系,揭示小说的要点之四
再者,作者的笔还伸向哪里?宗教领域,赞美诗是宗教的代名词。
这次是批判讽刺,还是肯定赞扬?有人说,欧亨利在这里夸大了宗教的作用,美化了宗教,你以为如何呢?(讨论)设想一下,删去小说最后5行文字;
在“他要做个煊赫一时的人,他要……”之后,接着写:“想着想着,天亮了,苏比迈开大步,迎着晨曦,向着充满希望的商业区走去……”这样结尾如何?
这样结尾就是夸大宗教,甚至有些美化宗教了。
欧亨利的高明,就在于他没有这样写。
他让听了赞美诗心灵受到慰藉的苏比,给警察抓走了。
这样写就不但不是美化宗教,而且是讽刺了宗教——赞美诗只能慰藉其心灵,不能改变其厄运。
而既然不能改变其厄运,那麽,慰藉其心灵的意义也就微乎其微了,心灵得到慰藉以后,还要去坐牢,去受苦受难;受苦受难时还要虔诚地履行宗教教义。
这样的宗教对于穷人来说,还有什麽作用!所以,小说这样结尾,非但不是美化宗教,而且是讽刺了宗教,它告诉读者,宗教不能使穷人消除贫困,摆脱苦难,宗教的作用甚微。
四、整合评读。
(一)评价结尾
欧亨利设计的结局比我们的高明,就在于他使小说的主题升华了:小说不仅仅表现了美国社会下层人民悲惨的命运和扭曲的灵魂,而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那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中法律和宗教两个领域。
欧亨利就是用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先前那些含而不露的内容一下子闪现出来,使得全篇的思想境界一下子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仿佛全篇那麽多内容就是为了这最后一笔。
有如气功表演中的手劈石头,前边的内容全是在“运气”——写作上叫“蓄势”,最后一句“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叭”一声,手到石开。
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尾”的巨大的艺术力量。
(二)评价标题
通过以上讨论分析,我们不难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了:作者把“警察”和“赞美诗”放在一起,有什麽用意和含义?1、标题是小说情节的高度概括:小说描写的是警察和苏比的关系,赞美诗与苏比的关系。
2、标题是小说主题的集中体现:警察是法律的执行人,赞美诗是宗教的代名词,苏比是社会底层穷人的典型;小说揭示的是法律与穷人的关系,宗教与穷人的关系。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评论了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
运用阶段
五、巩固练习(课后)
1、思考:怎样从情节和主题的角度评论文学作
品?
2、再读课文,试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再评这篇小说,
如“畸形社会畸形儿”、“谈苏比的‘灵魂高傲’”。
3、完成思考和练习题四,品味小说幽默的语言。
六、外向迁移
自读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从题材、人物、情节、主题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评论。
课内自读,交流发言。
板书设计:
警察和赞美诗
(法律)(宗教)
苏比
违法时置之法外(穷人)只能慰藉其心灵
守法时绳之以“法”不能改变其厄运
悲剧命运
灵魂扭曲
是非颠倒作用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