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静脉穿刺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穿刺技能培训 PPT课件

静脉穿刺技能培训 PPT课件

选择弹性好且 较粗的血管
穿刺时痛 觉敏感
静脉硬 化萎缩
先远端后近端
指间静脉 交替使用
避免选择关节、神 经和韧带处的血管
股静脉穿刺
1
仰卧位,膝关 节微屈,臂部 稍垫高,髋关 节伸直并稍外 展外旋
2
股动脉内侧 0.5cm与腹 股沟皮折线 交点为穿刺 点
3
针尖朝脐侧, 斜面向上 (很重要), 针体与皮肤 成30-45度 角
局部或热敷 静脉充盈显露 见到少量回血后注入 时即可迅 部分药液,固定
速进行穿刺
消瘦或血管硬化患者
牢牢固 定血管
进针角度 和力度不 宜过大
顺血管走 行方向缓 缓进针
皮下脂肪少
血管弹性差

血管易滑动
热敷3 分钟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
充盈
涂擦1% 硝酸甘油
采用热敷法
必须选择较 大的静脉穿 刺
化疗患者
做好患者的 心理疏导
针头部位固定好后,距离穿刺 2 点5~10cm左右再用一条胶布
将输液管固定于皮肤上
输液管不能牵拉太紧,尽可能 3 的选择周围静脉留置针
慢性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者
使用周围静 脉留置针
有计划的选择 静脉。选用原 则:从远端到 近端,一般从 手背开始
腕关节以下的 手背及手指静 脉,穿刺时以 不握拳成功率 高
小儿静脉穿刺
1 做好家长、儿童的思想工作 2 穿刺部位的选择 3 穿刺方法 4 固定的技巧
头皮静脉
对暴露较好的静脉,尽量采用快速穿刺法 对暴露不清晰的静脉,行局部热敷 对于头皮静脉的分支,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 穿刺过程要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
狂燥不安,不听劝阻的
1
一般应选择腕关节3cm以上 处,肘窝2cm以下处的静脉

穿刺部位的评估ppt课件

穿刺部位的评估ppt课件
15
静脉解剖 – 中膜(2)
IV相关因素:
外界温度的变化、激动、物理刺激(如输注冷液体)会导致痉 挛
热敷→ 可使静脉舒张→ 增加血流流速 止血带结扎过长→静脉过度膨胀→静脉挛缩,扎止血带时间
应<2分钟 穿过这一层就能看到回血 可能出现送管困难 见回血后,压低穿刺角度,再进针0.2cm
10
建立动脉通路注意事项
动脉痉挛 血栓形成 感染以及败血症的威胁
11
静脉的解剖、作用及特点
◦ 外膜层 ◦ 中膜层 ◦ 内膜层 ◦ 静脉瓣
12
静脉解剖 – 外膜(1)
解剖: 最外的一层 弹性纤维及疏松组织组成 起支持和保护血管作用 包含血管,提供静脉自身营养
13
静脉解剖 – 外膜(2)
多用于静脉取血 临床上也作为静脉穿刺及导管插入的常用部位 手臂的移动易导致液体渗出,而在渗出早期不
易察觉 建议使用规格:18-24G
33
血管的选择--前臂正中静脉
一般可见但不易触摸 在腕内侧由于靠近神经,故穿刺非常疼痛 这一部位不做穿刺首选静脉(储备穿刺点) 位于前臂内侧较平坦的部位故容易固定 建议使用规格:22-24G
静脉解剖 – 内膜(2)
IV相关因素:
内膜的损伤 血小板聚集 导致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 送管不完全 从而穿刺点污染,渗出,导管脱出
内膜增厚及疤痕会造成穿刺失败
内膜增厚使回流量不足,并减慢输液速度
18
静脉解剖 – 静脉瓣
由静脉内膜的内皮细胞形成的半月形结构 成对出现,表现是静脉走行处的一个隆起,
导管尖端如果接近腕关节应使用托 手板(由于血管较细及腕部的活动 易引起渗漏及静脉炎)

静脉穿刺十经验解读课件

静脉穿刺十经验解读课件
处理方法
选择合适血管,根据血管特点调整进针角度和力度,保持稳定心态,提高操作 技巧。
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预防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血管,避免在同一血管上多次穿刺,提高穿刺成功 率。
处理方法
局部热敷或硫酸镁湿敷,严重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疗。
空气栓塞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预防
确保输液管路连接紧密,及时更换输液瓶,避免空气进入血 管。
静脉穿刺十经验解读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静脉穿刺简介 • 静脉穿刺前的准备 • 静脉穿刺技巧 • 静脉穿刺后的护理 • 静脉穿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 静脉穿刺的实践经验分享
01 静脉穿刺简介
静脉穿刺的定义
01
静脉穿刺是指使用针头等器械刺 入静脉血管,以进行采血、输液 、输注药物等操作的过程。
体位准备
根据穿刺部位协助患者选 择合适的体位,确保舒适 且便于操作。
暴露穿刺部位
协助患者暴露穿刺部位, 注意保暖和保护隐私。
护士的准备
个人卫生
操作前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
核对信息
核对患者身份和医嘱,确保信息准 确。
评估血管状况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评 估血管的弹性、充盈度和位置。
物品的准备
处理方法
立即停止输液,采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足高位,给予高流量氧 气吸入,严重者需心肺复苏。
06 静脉穿刺的实践 经验分享
成功穿刺的小技巧
血管选择
选择粗、直、充盈良好 的血管,避免选择弯曲 、细小、有疤痕或炎症
的血管。
消毒准备
进针角度
轻压皮肤
使用合适的消毒液,彻 底消毒皮肤,确保无菌
操作。
根据血管深浅选择合适 的进针角度,一般为15-

腋静脉穿刺PPT学习课件

腋静脉穿刺PPT学习课件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 临床应用
1
经 锁 骨 下 静 脉 植 入 电 极 磨 损
2
腋静脉穿刺的优点
①腋静脉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时 距离大,不形成挤压; ②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 几率低, 若损伤腋动脉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压迫 止血,特别适用血管脆性大的老年人; ③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有肋骨的屏障作用,故穿刺进 入胸腔的可能性甚低,不用担心误穿胸腔内脏器,远离胸膜顶, 穿刺时比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 ④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窦)形成硬折;
28
并发症

气胸 0例 皮囊血肿 5例(初期发生,穿刺口荷包缝合后未再发 生) 误穿动脉6例,局部压迫后无血肿发生 导线操作困难 0例(包括3例CRTD)
29



30

9
经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行腋静脉造影经验:


因静脉血流速度慢,留置针位置尽量高。 造影剂15ml左右,因造影剂较粘稠,可适当稀释。 尽量快速推注造影剂,推注完后透视,如腋静脉显示清晰, 立即踩DSA;如腋静脉显示不清,再推注20ml生理盐水, 然后再踩DSA。
10
11
12
13

14
15
5
6
腋静脉的穿刺方法(盲穿)
Magney等在1993年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 ①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 关节的连线(A线) , 一条是胸骨角中心 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 ;两个点分 别是A线的内、中1 /3交点(C点)和B线 的外中1 /3交点(D点) ; ②取D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点,与皮 肤成30~45 °夹角,在X线引导下,在 C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 下静脉移行处,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 的间隙为准。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介绍课件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介绍课件

03
置管术:将导管插入静 脉,建立长期静脉通路
பைடு நூலகம்
04
手术目的:为患者提供 长期静脉输液、输血、 监测等治疗手段
手术适应症
静脉输液治疗 血液透析 静脉导管插入术
静脉营养支持 静脉造影 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手术禁忌症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局部皮肤感染或炎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 严重过敏体质或对穿刺材料过敏 孕妇或哺乳期妇女 穿刺部位有金属植入物或假体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 刺置管术操作步骤
术前准备
01
患者准备:禁 食、禁水,保 持空腹状态
02
器械准备:超 声引导仪、穿 刺针、导管、 消毒用品等
03
环境准备:无 菌操作环境, 保持手术室清 洁、安静
04
人员准备:医 生、护士、麻 醉师等手术团 队,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手术操作
1
术前准备: 患者体位、 消毒、麻醉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 术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概述 02.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操作步骤 03.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优缺点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 刺置管术概述
手术原理
01
超声引导:利用超声波 成像技术,实时监测穿 刺针的位置和深度
02
腋静脉穿刺:在腋窝处 进行静脉穿刺,建立静 脉通道
适用人群
长期输液 患者
血管条件 较差的患

需进行中 心静脉置 管的患者
需进行血 液透析的
患者
谢谢
安全性高:实时 监测,避免损伤 周围组织
成功率高:超声 引导下穿刺成功 率高,减少多次 穿刺的痛苦
并发症少:超声 引导下穿刺,并 发症发生率低, 降低风险

腋静脉应用解剖学与穿刺技术38页PPT

腋静脉应用解剖学与穿刺技术38页PPT
腋静脉应用解剖学与穿刺技术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腋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

腋静脉穿刺置管术课件
适应症:需要监测中心静脉压、 心输出量等指标的患者
禁忌症: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患者
腋静脉穿刺置管术 操作步骤
术前准备
1
2
3
4
评估患者情况,包 括年龄、体重、身
体状况等
准备手术器械,包 括穿刺针、导丝、
导管等
准备患者信息,包 准备无菌环境,包
括姓名、年龄、病 括手术室、手术台、
操作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注意无 菌操作,避免损伤血管和周围组织
穿刺技巧: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避免反复 穿刺,确保穿刺成功率
置管技巧:注意导管的位置和深度,避免 导管移位和损伤血管
并发症预防
01
02
严格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
避免反复穿刺, 减少对血管的
损伤
03
穿刺时注意角 度和深度,防
止穿破血管
腋静脉穿刺置管术
演讲人
目录
01
腋静脉穿刺置管 术概述
02
腋静脉穿刺置管 术操作步骤
03
腋静脉穿刺置管 术注意事项
04
腋静脉穿刺置管 术的临床应用腋Βιβλιοθήκη 脉穿刺置管术 概述手术目的
01
建立长期 静脉通道
02
方便药物 输注和血 液采样
03
减少患者 反复穿刺 的痛苦
04
提高护理 质量和效 率
手术方法
01
04
术后注意观察, 及时发现和处
理并发症
术后护理
01
保持穿刺部 位清洁干燥, 避免感染
02
定期更换敷 料,观察穿 刺部位有无 红肿、渗出 等异常情况
03
避免剧烈运 动,防止导 管滑脱
04
定期到医院 复查,确保 导管位置正 确,功能正 常

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PPT课件
静脉穿刺方法与技巧ppt 课件
• 静脉穿刺简介 • 静脉穿刺的准备工作 • 静脉穿刺的方法 • 静脉穿刺的技巧 •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
01
静脉穿刺简介
静脉穿刺的定义
01
静脉穿刺是指使用针头等器械刺 入静脉血管,以进行输血、输液 或取样等操作的过程。
02
静脉穿刺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操 作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和 诊断。
针头是否移位或滑出。
05
静脉穿刺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处理
注意事项
严格消毒
在穿刺前,对穿刺部位 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 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
的风险。
选择合适的血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充盈、弹性好、易 于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
避免重复穿刺
尽量一次性成功,避免 在同一部位进行多次穿 刺,以免造成血管损伤
静脉穿刺的适用场景
需要进行输血、输液 或药物治疗的情况, 如手术、危重病人救 治等。
需要进行血管造影、 介入治疗等特殊检查 和治疗的情况。
需要采集血液样本进 行实验室检查的情况, 如血常规、血气分析 等。
静脉穿刺的重要性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诊断的重 要手段之一,能够挽救患者的生
命。
正确的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能够 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空气栓塞
空气栓塞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危及生命。在静脉穿刺过程中,应确保 输液管路连接紧密,严防空气进入。若发现空气栓塞,应立即停止输液, 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特殊情况处理
静脉硬化
对于静脉硬化的患者,应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和血 管。如遇困难,可寻求经验丰富 的护士协助。
肥胖或水肿患者

腋静脉穿刺(PPT课件)

腋静脉穿刺(PPT课件)

此课件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关注我 每天分享干货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31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3
腋静脉的解剖(一) 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向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称 为锁骨下静脉,出锁骨称为腋静脉,腋静脉全程均在 锁骨下方的胸廓外经过, 通常在大圆肌下缘处, 由肱 静脉内侧支延续而成, 经腋腔至第一肋外侧缘处移 行于锁骨下静脉。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4
腋静脉的解剖(二) 根据其走行, 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将其分为 三段: 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为第一段,胸小肌 上、下缘之间为第二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 缘为第三段,第三段腋静脉的长度为19. 5±4. 2 mm, 外径为12. 5 ±2. 7 mm。第三段腋静脉位置相对固 定, 动静脉之间有前斜角肌隔开, 之间的距离10~ 15 mm,穿到动脉的机会减少,无伴行的神经,外径的 尺寸大,第三段表面只有胸大肌的筋膜,没有胸小肌, 因而比较表浅,因此腋静脉第三段应当是理想的穿 刺点。
腋静脉穿刺
28
并发症 • 气胸 0例 • 皮囊血肿 5例(初期发生,穿刺口荷包缝合后未 再发生) • 误穿动脉6例,局部压迫后无血肿发生 • 导线操作困难 0例(包括3例CRTD)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29
Dr.Feng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30
感谢您的聆听 您的关注使我们更努力
2020-12-09
腋静脉穿刺
9
经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行腋静脉造影经验:
• 因静脉血流速度慢,留置针位置尽量高。 • 造影剂15ml左右,因造影剂较粘稠,可适当稀释。 • 尽量快速推注造影剂,推注完后透视,如腋静脉显示清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课件
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对腋窝周围皮肤 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导管 出口的部位。
超声引导操作配合
超声设备
确保超声设备性能良好,能够清晰显示腋静脉的位置和走行。
配合技巧
护士应熟悉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流程,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配 合,包括协助调整患者体位、注射麻醉药物、引导穿刺针进入腋静脉等。
术中监测与护理
实时超声监测能够避免损伤周围的重 要结构,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 症。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优势
01
02
03
定位准确
超声引导能够清晰显示腋 静脉的位置和走行,提高 穿刺的准确性。
安全性高
实时监测能够避免损伤周 围的重要结构,降低并发 症的风险。
适用范围广
超声引导下腋静脉穿刺置 管术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 、血液透析等治疗的患者 。
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术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深呼吸 、冥想等,以更好地配合手术。
心理疏导
对于特别紧张或焦虑的患者,可请 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确 保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 术。
04 术中护理
患者体位与消毒
患者体位
患者应取仰卧位,手臂外展与躯 干呈90度角,手心朝上,使腋窝 充分暴露。
加强患者教育,避免患者过度活动置管侧肢体, 以防导管脱落。
患者教育及出院指导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导管维护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
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如何进行导管维护,以及出现异常 情况时的处理方法。
06 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案例分享
成功案例一
患者李某,因长期化疗需要置管,在超声引导下成功进行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 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交流PPT
26
造影效果不佳
学习交流PPT
27
本院腋静脉穿刺实践 • 2009年1月 穿刺14例, 成功12例, 成功率86% • 2009年2月 穿刺 29例,成功27例, 成功率93% • 2009年3月 穿刺 39例,成功39例, 成功率100% • 1月-今 穿刺148例,成功142例,成功率96%
学习交流PPT
4
腋静脉的解剖(二) 根据其走行, 以胸小肌上、下缘为标志将其分为 三段: 大圆肌腱下缘至胸小肌下缘为第一段,胸小肌 上、下缘之间为第二段,胸小肌上缘及第一肋外侧 缘为第三段,第三段腋静脉的长度为19. 5±4. 2 mm, 外径为12. 5 ±2. 7 mm。第三段腋静脉位置相对固 定, 动静脉之间有前斜角肌隔开, 之间的距离10~ 15 mm,穿到动脉的机会减少,无伴行的神经,外径的 尺寸大,第三段表面只有胸大肌的筋膜,没有胸小肌, 因而比较表浅,因此腋静脉第三段应当是理想的穿 刺点。
学习交流PPT
5
学习交流PPT
6
腋静脉的穿刺方法(盲穿) Magney等在1993年提出了腋静脉穿刺的体表定位。 ①先取两条线:一条是胸锁关节与肩锁 关节的连线(A线) , 一条是胸骨角中心 与肩胛骨喙突的连线(B线) ;两个点分 别是A线的内、中1 /3交点(C点)和B线 的外中1 /3交点(D点) ; ②取D点为穿刺点,针尖指向C点,与皮 肤成30~45 °夹角,在X线引导下,在 C点处刺入静脉,此点为腋静脉与锁骨 下静脉移行处,深度以锁骨和第一肋骨 的间隙为准。
学习交流PPT
9
经前臂静脉注射造影剂行腋静脉造影经验:
• 因静脉血流速度慢,留置针位置尽量高。 • 造影剂15ml左右,因造影剂较粘稠,可适当稀释。 • 尽量快速推注造影剂,推注完后透视,如腋静脉显示清
晰,立即踩DSA;如腋静脉显示不清,再推注20ml生理 盐水,然后再踩DSA。
学习交流PPT
10
学习交流PPT
11
学习交流PPT
12Βιβλιοθήκη 学习交流PPT13
学习交流PPT
14
学习交流PPT
15
学习交流PPT
16
学习交流PPT
17
学习交流PPT
18
学习交流PPT
19
学习交流PPT
20
学习交流PPT
21
学习交流PPT
22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学习交流PPT
25
学习交流PPT
7
经静脉造影腋静脉穿刺法
Higano等首次报告了通过静脉造影 指导进针途径和静脉穿刺锁骨下和腋静 脉。此后Spencer等及Ramza等应用静 脉造影定位腋静脉并在静脉造影指导下 通过腋静脉放置起搏器和ICD电极。
学习交流PPT
8
腋静脉穿刺技术要点 进针点:胸三角沟,根据造影结果调整高度 进针角度大约45-70度 X线透视下穿刺,针尖不能超越第一肋骨内 注射器负压状态下穿刺 一般针尖可以触到第一肋骨,然后缓慢后退 如需调整针尖方向及角度需退出至皮下 凭手感知道穿刺成功
腋静脉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
学习交流PPT
1
经 锁 骨 下 静 脉 植 入 电 极 磨 损
学习交流PPT
2
腋静脉穿刺的优点 ①腋静脉穿刺时起搏电极通过锁骨与第一肋骨的间隙时
距离大,不形成挤压;
②腋静脉与锁骨下静脉交汇处动静脉距离较远,误穿动脉
几率低, 若损伤腋动脉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压迫
止血,特别适用血管脆性大的老年人;
③穿刺针与胸前壁成一定角度,有肋骨的屏障作用,故穿刺进 入胸腔的可能性甚低,不用担心误穿胸腔内脏器,远离胸膜顶, 穿刺时比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
④电极置入后曲线流畅,静脉鞘不易与头臂静脉(窦)形成硬折;
学习交流PPT
3
腋静脉的解剖(一) 腋静脉是锁骨下静脉向外的延续,在锁骨内侧称 为锁骨下静脉,出锁骨称为腋静脉,腋静脉全程均在 锁骨下方的胸廓外经过, 通常在大圆肌下缘处, 由肱 静脉内侧支延续而成, 经腋腔至第一肋外侧缘处移 行于锁骨下静脉。
学习交流PPT
28
并发症 • 气胸 0例 • 皮囊血肿 5例(初期发生,穿刺口荷包缝合后未 再发生)
• 误穿动脉6例,局部压迫后无血肿发生 • 导线操作困难 0例(包括3例CRTD)
学习交流PPT
29

谢谢
学习交流PPT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