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言现象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衡于虑:思虑堵塞。
衡,通“横”,梗塞,不顺。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辅佐。
所以动心忍性。
忍,通“韧”,坚韧。
这里作“使(他的性格)坚韧”。
词类活用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创作背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
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
《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
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这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 2一、文学常识1、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是儒家学说继孔子之后的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
2、《孟子》: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载了孟子游说诸侯各国的言行和当时各学派论辩的情况。
二、词语积累1、一般实词发:起,被任用。
举:任用,选拔,这里指被选拔任:责任、使命士:狱官。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喻:明白,了解恒:常。
过:犯过失入:指在国内。
出:指外国外。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rěn)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定,更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的责任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扰乱他所做的,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中考古文重点篇目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2、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3、古今异义(1)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2)入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3)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域)民不以封疆为界:界限,这里是限制。
名作动。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
使动。
(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动。
(苦)其心志:使.......痛苦。
使动。
(劳)其筋骨:使......劳累。
形容词作使动。
(饿)其体肤:使.......饥饿。
形容词作使动。
(乱)其所为:使........乱。
形容词作使动。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1.而蹴尔而与之。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4.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做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
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1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基础知识梳理。
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舜(shùn)孙叔敖(áo)畎亩(quǎn)傅说(yuè)鬲(gé)奚(xī)拂士(bì)2、重点词语解释。
发:起,指被任用。
畎亩:田地。
士:狱官。
市:集市。
空乏:资财缺乏。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扰乱。
恒过:常常犯错误。
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而后喻:了解,明白。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敌:匹敌,相当。
3、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
衡于虑:“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4、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使……痛苦,使动用法。
劳其筋骨:使……劳累,使动用法。
饿其体肤:使……饥饿,使动用法。
空乏其身:使……资财缺乏,使动用法。
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使动用法;使……坚韧,使动用法。
人恒过:犯错误,名词活用作动词。
5、一词多义。
(1)、在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死于安乐于:在(2)、拂法家拂士“拂”同“弼”,辅佐。
拂乱其所为拂:违背。
(3)、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被任用。
发于声发:显现,显露。
二、课文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用课文原句回答)。
(2)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练,其中思想上要“苦其心志”,行为上要“行拂乱其所为”,在行动生活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原文回答)(3)、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用原句回答)(4)、在本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点归纳一、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作者加编的,告子,姓告,孟子的学生,兼治儒墨之学。
这里节选的部分,有的版本题为《舜发于畎亩之中》。
题目是编者加的。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是从田野间发迹的。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三十岁时,被尧起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主之位。
发,起,指被任用。
于,介词,从。
畎,田间水沟,田中的垄沟。
亩,田垄。
“畎亩”,泛指田野。
(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起来的。
傅说原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
举,被举用,被选拔。
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版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是从卖鱼盐的商贩子中被举用起来的。
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
后来又辅佐周武王。
于,介词,从。
(5)管夷吾举于士: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放被录用。
管仲(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群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录用。
士,狱官。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是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的。
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溪举于市:百里奚从市井里被举用而登上相位的。
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王被俘后,他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
(8)大任:重大责任或治理国家的责任。
任,责任,担子。
(9)于斯人也:(把重大责任)给这个人。
是,指示代词,这。
也,用在前半句末了,表示停顿一下,后半句将要解释。
(10)必先苦其心志: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苦,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痛苦。
(11)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劳累。
劳,使……劳苦。
其,代词,他的。
(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知识点梳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舜(shùn)畎(quǎn)亩胶鬲(gé)曾益(zēng)拂士(bì)【通假字】(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古今异义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2)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4)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累)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忍:使……坚韧)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2)动作状: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3)名作动:人恒过(过:犯错误)【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4)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征:征验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7.国恒亡恒:常3.重点语句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字词
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 志,腐蚀人的健康肌体,使人丧 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 无论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练人的 意志,增长人的上进心。美国剧 作家帕特里克说的“痛苦使人思 索,思索使人明智,智慧使人生 命持久”,足以说明逆境的优越 性。
课 堂 练 习
1.指出下列
1、词性活用:
苦、劳、饿、空乏、乱、动、 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 法,翻译时,要译成 “使……”
2、一词多义: 国防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国 国家 国恒亡。
不顺 行拂乱其所为。 拂 同“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
3.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 衡同“横”,梗塞,指不顺 衡于虑。 拂同“弼”,辅佐 入则无法家拂士。
“之”的不同用
法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助词“的” ( ) 2环而攻之而不胜 代词,指代“小城” ( ) 代词,代那座城池 3委而去之 ( ) 动词“到” 4寡助之至( ) 5亲戚畔之 (代词,代指“失道” “寡助之至”的人)
2.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1)
亲戚畔之 畔 叛 __通___ 2)曾益其所不能 曾 增 __通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弼 __通___ 4)困于心,衡于虑 衡 横 __通___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
正确的翻译是( A ) A.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 胜利。 B.所以君子不喜欢战斗,可打仗 就能够胜利。 C.所以君子见机行事,打不胜就 不打,打得胜才打。 D.因为君子不主张战争,所以他 打仗就一定胜利。
6、请照下面例子翻译下列加色的
词。 例:必先苦其心志。 译:使他的内心痛苦。 1)劳其筋骨。 译:使他 Nhomakorabea骨劳累。
孟子三章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
孟子三章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一)通假字: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同叛,背叛的意思;2.《富贵不能淫》:女同汝,你的意思;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同增,增加;衡同横,梗塞、不顺的意思;拂同弼,辅佐的意思。
(二)古今异义1.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水池,池塘。
2.兵革非不坚利也古义:兵器;今义:军人,军队。
3.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4.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三)一词多义天时不如地利(有利形势)兵革非不坚利也(锋利,锐利)(四)词类活用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在疆域内,居住)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名词作动词,震慑)原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总结【通假字】:(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累)饿其体肤(饿:使……受到饥饿之苦;)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动:使……惊动; 忍:使……坚强)(2)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3)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过:犯错误)【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因为)(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其他重点词语解释】:发:起,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举:任用,指被选拨;故/天将:所以;将要;降大任/于是人也:下达;使命,责任;给;这样;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所以动心忍性:所以:通过这些来;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人恒过:常常;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于色: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表现;发于声: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喻:了解;入则无法家拂士:坚持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敌:敌对;生于忧患:生:生存;死于安乐:死:衰亡;【课文内容理解知识点总结】中心: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主要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段落大意:第一段:通过列举事实论述了“人成才要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的观点(举例论证)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主要问题: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中考古文重要篇目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通假字:(1)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2、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在)/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3、古今异义(1)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2)入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3)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域)民不以封疆为界:界限,这里是限制。
名作动。
(空乏)其身:使.......受到贫困之苦。
使动。
(动)心忍性:使.......惊动。
使动。
(苦)其心志:使.......痛苦。
使动。
(劳)其筋骨:使......劳累。
形容词作使动。
(饿)其体肤:使.......饥饿。
形容词作使动。
(乱)其所为:使........乱。
形容词作使动。
《鱼我所欲也》一词多义1.而蹴尔而与之。
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转折连词,却2.于所欲有甚于生者,。
比万钟于我何加焉,对4.得二者不可得兼得,得到,拥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德”,感激5.为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了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做7. 生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获得生命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没有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没有谁通假字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
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乡”通“向”,从前。
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 “辟”通“避”,躲避。
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 “辩”通“辨”,辨别。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古今异义1.可以古:能够用来今:能够2.是古:这指示代词今:判断动词3.豆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豆子4.钟古:古代的量器今:计时器具5.加古:益处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或数目合在一起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假字,拂,通“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
④举于士.:古今异义,古义:狱官;今义:士兵⑤所以..动心忍性:古今异义,古义:用这些方法;今义:表因果的关联词语⑥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⑦举于版筑.之间:古今异义,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路⑧必先苦.其心志: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⑨劳.其筋骨: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⑩饿.其体肤: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饿:使……受到饥饿之苦。
⑪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⑫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动:使……惊动;忍:使……坚强。
⑬人恒过.: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⑭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⑮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外。
2、一词多义:拂: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士: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②发于声:显露、流露。
而: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连词,表顺承。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③征于色:介词,在。
④生于忧患:介词,由于。
3、判断文言句式: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动句,发,是被选拔。
倒装句,状语后置,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倒装句。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动句,倒装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现象、翻译、默写、阅读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假字,拂,通“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通假字,曾,通“增”,增加。
③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通假字,衡,通“横”,梗塞,不顺。
④举于士.:古今异义,古义:狱官;今义:士兵⑤所以..动心忍性:古今异义,古义:用这些方法;今义:表因果的关联词语⑥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样的;今义:判断动词⑦举于版筑.之间:古今异义,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路⑧必先苦.其心志: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
⑨劳.其筋骨: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
⑩饿.其体肤: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饿:使……受到饥饿之苦。
⑪空乏..其身: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之苦。
⑫动.心忍.性:词类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动:使……惊动;忍:使……坚强。
⑬人恒过.: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犯错误。
⑭入.则无法家拂士: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内。
⑮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指在国外。
2、一词多义:拂: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士:①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发: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
②发于声:显露、流露。
而: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连词,表顺承。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连词,表并列。
于:①舜发于畎亩之中:介词,从。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介词,给。
③征于色:介词,在。
④生于忧患:介词,由于。
3、判断文言句式:①舜发于畎亩之中:被动句,发,是被选拔。
倒装句,状语后置,舜于畎亩之中发。
②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动句,倒装句。
③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被动句,倒装句。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
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中考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要点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体裁是国别体,长于议论和叙事。
二、语音: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ɡ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三、通假字孰视之孰,通"熟",仔细四、古今异义词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
3、明日,徐公来古义:"旦日"的后一天。
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指责别人的过错。
今义:诽你谤。
5、窥镜而自视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暮寝而思之古义:躺着。
今义:睡觉地方。
五、词类活用1、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服:名词用作动词,穿戴。
3、私我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偏爱4、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5、闻寡人之耳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6、吾妻之美我者: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美,认为……美。
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用作状语,当面。
六、重点字词解释: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纳:接受。
而形貌昳丽:光艳美丽。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用于比较。
孰,谁,哪一个。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
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过者:当面指责。
能谤讥于市朝:公众场合。
时时而间进:不时,有时候。
//偶然进谏。
间,间或、偶尔。
期年之后:满一年。
七、课文内容理解: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围绕"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来答。
【北京中考必考古文】部编初中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文言知识及课文理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重要字词1.傅悦【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2.【所以】动心忍性用来(通过……途径来)3.【然后】能改这样之后4.而后【作】奋起。
这里指有所作为5.【征】于色征验、表现6.而后【喻】了解、明白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匹敌、相当8.发(1)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指被任用(2)【发】于声显露、流露9.拂(1)行【拂】乱其所为违背(2)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二、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
同“增”,增加2.困于心【衡】于虑。
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必先【苦】其心志苦:痛苦。
这里是“使……痛苦”的意思(2)【劳】其筋骨劳:劳累。
这里是“使……劳累”的意思(3)【饿】其体肤饿:饥饿。
这里是“使……饥饿”的意思(4)【空乏】其身空乏:财资缺乏。
这里是“使……贫困缺乏”的意思1.动词的使动用法(1)行拂【乱】其所为乱:扰乱。
这里是“使……颠倒错乱”的意思(2)所以【动】心【忍】性动:惊动。
这里是“使……惊动震撼”的意思忍:坚忍。
这里是“使……坚忍”的意思3.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过:过错。
这里是“犯错”的意思四、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2.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字词归纳
通假字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衡于虑 (同“横”指不顺) 法家拂士 (同“弼”辅弼,辅佐)
一词多义
舜发于(起,指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任用,选拔,指被
选拔) 举于士(狱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
词类活用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2.拂 (1)行拂乱其所为——违背意愿 (2)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3.而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承接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4. 于 (1)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3)征于色-在 (4)生于忧患——由于
文章评价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在作者看来,一个人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
将会有怎样的益处? 答: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
道理的句子是什么? 答: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使┅┅贫困 使┅┅错乱
用来 使…….惊动
使……坚韧
重点实词
人恒过 犯过失
常常
而后作 征于色 而后喻 入 —出
奋起,指有所作为
颜色,脸色
了解
在里面,指国内 在外边,指国外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六、一源自多义1.发 (1)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2)发于声——表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题目是后人所加。
文章采用举例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的观点。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字。
战国时期著名,代表人物。
著有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
四书指:、、、。
二、课文内容概括。
第一段举例论证:舜发于畎亩,后成为君主,傅说举于版筑为相,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后辅佐武王,管夷吾举于士,后任用为相,孙叔敖举于海,成为令尹,百里奚举于市,官居大夫,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段在六个事例作为事实论据的基础上,道理论证。
发表议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指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第三段论述经受磨练的益处,正反对比论证“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个人角度从正面证明生于忧患。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家角度从反面证明死于安乐。
第四段: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字音字形舜()畎()亩胶鬲()曾益()拂士()四.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降: 任: 人恒过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二)通假字1. 曾益其所不能2. 衡于虑3. 入则无法家拂士(三)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动心忍性行拂乱其所为2.动作状: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股国外患者3.名作动:人恒过(四)一词多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不管是语文还是任何一门学科,要想学好、学精,都需要我们做到“四多原则”:多听、多作、多想、多问。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文章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舜(shùn)畎(quǎn)亩胶鬲(gé)曾益(zēng)拂士(bì)【通假字】(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古今异义词】(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2)富贵不能淫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4)管夷吾举于士古义:狱官;今义:军人(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6)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累)饿其体肤(饿:使……饥饿)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忍:使……坚韧)行拂乱其所为(乱:使……受到阻扰) (2)动作状: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股国外患者(出:在国外) (3)名作动:人恒过(过:犯错误)【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4)士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其他重点词语解释】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担子2.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逆,不顺3.而后作作,奋起,指有所作为4.征于色征:征验5.而后喻喻:明白,了解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7.国恒亡恒:常3.重点语句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八年级上册语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创作背景及赏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现象创作背景及赏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及其弟子〔先秦〕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注释舜:姚姓,名重华。
唐尧时耕于历山(在今山东济南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东南),“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尧帝使其人山林川泽,遇暴风雷雨,舜行不迷,于是传以天子之位。
国名虞,史称虞舜。
事迹见于《尚书·尧典》及《史记·五帝本纪》等。
发:兴起,这里指被任用。
畎(quǎn)亩:田亩,此处意为耕田。
畎,田间水渠。
傅说(fù yuè):殷商时为胥靡(一种刑徒),筑于傅险(又作傅岩,在今山西平陆东)。
商王武丁欲兴殷,梦得圣人,名曰说,视群臣皆非,使人求于野,得傅说。
编版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堂笔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二、作品简介《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三、写作背景孟子生活的社会动荡不安,是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主张实行“仁政”“王道”。
孟子的这些思想、言论及政治主张被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四、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五、译文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天上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有所作为;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忧惧,这个国家时常有灭亡的危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文言常识1、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一词多义:(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3)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1)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2)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3)所以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4)征古义:征验;今义:出征。
(5)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6)入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7)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编辑本段篇章结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道理论证3.类比论证4.对比论证纵式论证结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论点“人恒过,……”解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rěn)性,曾(zēng)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bì)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滨隐居之地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方法来使他们内心惊动,使他们的性格坚定,更增加他们原本所没有的才能。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的责任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使他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体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扰乱他所做的,用这些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在内心中有困扰,在思想上有阻碍,这样以后才能奋发;(一个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在忧患的环境里可以生存发展,在安乐的条件下会衰亡。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弼)。
(4)空乏其身行(行,通“形”,形体)。
一词多义
(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射,发射)
发闾左谪戍渔阳(征发;征调)
野芳发而幽香。
(花开放)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头发)
黄发垂髫(头发)
(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困于心(于:在)
(3)拂: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
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4)恒:国恒亡(必然)
人恒过(经常)
(5)人恒过(犯错误)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过分;;过于;太甚)(6)举:举大计亦死。
(兴起;发动)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成就;成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仰起;抬起)
(7)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振作)
往来种作。
(起来;开始工作)
属予作文以记之。
(写作,创作)
作亭者谁。
(建筑)
冻风时作。
(发生,发作)
泉水击石,泠泠作响。
(发出,放射)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像;似)
(8)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要)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9)士:管夷吾举于士(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士卒多为用者。
(士兵)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0)安:死于安乐(安逸)
衣食所安(养)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3)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古义:用这些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4)征于色【征】古义:显示;今义:出征。
(5)而后喻【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比喻。
(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8)曾益其所不能【不能】古义:不具备的才能;今义:不可以
词类活用
1.生于忧患(生)名词作动词,生存
2.死于安乐(死)名词作动词,死亡
3.苦其心志(苦)使动用法,使……痛苦
4.劳其筋骨(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5.饿其体肤(饿)使动用法,使……饥饿
6.空乏其身行(空乏)使动用法,使……经受贫困
7.拂乱其身(乱)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8.动心忍性(动)使动用法,使……惊动
(忍)使动用法,使……坚忍
字词注释及资料
1.本文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2.发:起,指被任用。
3.于:从。
4.畎亩:田间、田地。
畎:田间小沟。
5.举:被举用选拔。
6.版筑:古人筑墙时,在两块儿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坚实。
筑:捣土用的杵。
7.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士,这里指主管狱囚的法官。
8.故:所以。
9.任:责任,使命。
10.于:给。
11. 是:这。
12.苦:使……痛苦。
13.劳:使……劳累。
14.饿:使……受饥饿。
15.空乏:使他穷困缺乏。
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穷困缺乏。
16.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
17.拂:违背。
乱:使……颠倒错乱。
18.所以:用这些来。
19.动:使……惊动。
20.忍:使……坚强。
21.曾:通“增”,增加。
益:增加。
22.恒:常。
23.过:过失。
这里用作动词,指犯错误。
24.然后:这样以后。
25.衡:通“横”,梗塞,不顺。
26.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7.征:征验、表现。
28.发:抒发。
喻:晓喻,明白。
29.入:在里面,指国内。
30.法家:指坚持法度纪律的大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31.出:在外面,指国外。
32.敌国外患:指相抗衡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
33.生于忧患: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
34.死于安乐: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