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合集下载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刺法灸法学暮染岚烟作品第一章刺法灸法学概论1.什么叫刺法灸法学?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刺法灸法学的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怎样?4.针刺起源于什么时代?简述针具的演变?5.复式手法烧山火等首载于哪一部着作?6.奠定刺法基础的着作是哪些?标志刺法昌盛的着作是哪些?简述各自的主要内容?7.简述灸法的起源?灸法盛行时期的重要着作有哪些?8.简述常用的非艾灸法?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B)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A)A.圆针B.圆利针C.长针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D)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D.《孟子·离娄篇》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着作(B)A.《灵枢》B.《针经指南》C.《金针赋》D.《针灸大成》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B.灯火灸C.间接灸D.温针灸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B)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E)A.十二字手法B.下手八法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C)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D)A.苍龟探穴B.赤凤迎源C.子午捣臼D.青龙摆尾E.白虎摇头5.以上不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C)6.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C)(三)C型题A.间接灸B.实按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B)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A)A.电针B.水针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D)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C)(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ABCD)A.圆针B.锋针C.大针D.长针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BCE)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灸法技术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刺法灸法学暮染岚烟作品第一章刺法灸法学概论1.什么叫刺法灸法学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刺法灸法学的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怎样4.针刺起源于什么时代简述针具的演变5.复式手法烧山火等首载于哪一部着作6.奠定刺法基础的着作是哪些标志刺法昌盛的着作是哪些简述各自的主要内容7.简述灸法的起源灸法盛行时期的重要着作有哪些8.简述常用的非艾灸法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 B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 AA.圆针 B.圆利针 C.长针 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 D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 D.孟子·离娄篇 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着作 BA.灵枢 B.针经指南 C.金针赋D.针灸大成 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 B.灯火灸 C.间接灸 D.温针灸 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 B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 EA.十二字手法 B.下手八法 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 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C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DA.苍龟探穴 B.赤凤迎源 C.子午捣臼D.青龙摆尾 E.白虎摇头5.以上不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C6.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C三C型题A.间接灸 B.实按灸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 B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 AA.电针 B.水针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D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C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 ABCDA.圆针 B.锋针 C.大针 D.长针 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E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B.灸法技术 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 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3.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着; √三、填空题1.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进行系统总结的专着是针灸大成;2.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头皮针法和腕踝针法;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九针:内经中创制的针对各种疾病使用的九种针具;具体名称:镵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3.微针:指现代针灸学发展起来的头皮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等针法,目前将之称为“微针”系统;第二章毫针基本操作技术1.毫针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毫针的规格主要是根据什么区分的3.简述纸垫练针法的目的与操作方法4.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哪些5.什么叫揣穴6.简述针具器械消毒的主要方法7.常用的持针法有哪些8.押手有什么作用9.双手进针法有哪些简述其操作要点与适应范围10.简述插入速刺法与压针缓进法的操作方法11.何谓直刺、斜刺、平刺简述各自的适应范围12.确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是什么13.什么叫提插法简述其操作方法14.什么叫捻转法简述其操作方法15.简述导气法的操作方法16.简述平补平泻法的操作方法17.简述动留针法、静留针法的操作与应用18.临床上应如何出针一、选择题一A型题1.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是 D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2.针刺肺俞穴的适宜体位是 B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 D.仰靠坐位E.侧伏坐位3.旋转揣穴法的适宜穴位是 DA.内关 B.阳池 C.解溪 D.养老 E.中脘4.高压蒸气灭菌法要求在规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保持分钟以上;CA.10 B.20 C.30 D.40 E.505.适宜于皮肉浅薄处的腧穴进针的方法是 D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 E.弹入速刺法6.斜刺法的进针角度是 CA.15°左右 B.30°左右 C.45°左右 D.70°左右E.90°左右7.临床上留针时间一般为分钟; BA.10~20 B.20~30 C.30~40 D.40~50E.50~608.睛明穴宜用何种进针法 EA.弹入速刺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 E.压针缓进法二B型题A.仰卧位 B.俯卧位 C.侧卧位D.仰靠坐位 E.俯伏坐位1.针刺环跳穴的适宜体位是 C2.针刺中极穴的适宜体位是 AA.爪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弹入速刺法3.针刺印堂穴的进针方法是 D4.针刺气海穴的进针方法是 CA.90° B.70°左右 C.45°左右 D.30°左右E.15°左右5.针刺膻中穴的进针角度是 E6.针刺关元穴的进针角度是 AA.揣穴定位 B.爪切固定 C.减轻疼痛 D.激发经气E.持针行针7.刺手的作用是 E8.除什么之外,均为押手的作用 E三C型题A.舒张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眼周穴位宜用 D2.肌肉浅薄处宜用 BA.催气 B.行气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3.提插法的作用是 C4.捻转法的作用是 CA.指切法 B.分拨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5.取养老穴宜用的揣穴法是 D6.取内关穴宜用的揣穴法是 BA.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作深刺 B.某些腧穴作横向透穴之用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7.长毫针多用于 C8.短毫针多用于 D四X型题1.毫针的结构包括 ABCDE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2.采用仰卧位取穴的穴位包括 ABCDA.人中 B.足三里 C.曲池 D.中府 E.承山3.持针的方法有 ABCDEA.两指持针法 B.三指持针法 C.四指持针法 D.持针身法 E.两手持针法4.押手的作用有 ABCDEA.揣穴定位 B.减轻进针疼痛 C.辨别得气D.减轻组织损伤 E.消除针刺后遗感5.双手进针法包括 ABCDA.舒张进针法 B.提捏进针法 C.夹持进针法D.爪切进针法 E.插入速刺法6.确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有 ABCDEA.腧穴部位 B.疾病部位 C.证候性质 D.体质与时令季节 E.得气与补泻要求7.留针的作用包括 ABCA.候气 B.守气 C.行气 D.催气 E.补气8.出针前后要注意 ABCDEA.针下感觉 B.用力轻巧 C.按压针孔D.处理后遗感 E.嘱患者稍事休息二、判断题1.毫针的不同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区分; √2.选择体位,应以医者能正确取穴、施术方便;患者感到舒适自然,并能持久留针为原则; √3.夹持进针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4.斜刺法适用于头面、胸背、皮肉浅薄处的腧穴进针; ×5.表证、热证、实证宜浅刺; ×6.留针期间不施行任何针刺手法者,叫静留针法; √三、填空题1.提插幅度大,频率快,针感即强;反之,针感相对较弱;2.对于患者体弱、对针刺敏感者,捻转幅度小,频率慢;3.灵枢·五乱说:“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乱气之相逆也;”4.消毒范围包括:针具器械、医者的双手、病人的针刺部位、治疗室用具等;5.双手进针法包括: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6.针刺角度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和平刺三种;四、名词解释1.提插法:包括上提和下插两个动作,是针体在穴位空间内上下进退的纵向运动,是进针至一定深度后进行的一种基本行针手法;2.捻转法: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来回旋转捻动的手法,是一种基本行针手法; 3.留针法:针刺得气以后,将针体留置穴内,让它停留一段时间后,再予出针的方法; 4.进针法:是将毫针透过皮肤,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1.什么叫透穴刺法其临床特点如何2.透穴刺法有哪几种操作方法简要介绍其具体操作与应用3.什么叫局部多针刺法4.简述傍针刺法、齐刺法、扬刺法、围刺法的操作与应用5.什么叫病位深浅刺法6.简述毛刺、直针刺、半刺的操作与应用7.简述分刺、合谷刺、浮刺的操作与应用8.简述恢刺与关刺的操作与应用9.简述短刺与输刺的操作与应用10.何谓运动针刺法简述其操作与应用11.简述百会、晴明、听宫、风府、天突等头颈部腧穴的操作12.简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的处理和预防13.简述针后异常感、针穴疼痛、针刺出血和皮下血肿的处理与预防14.简述针刺引起气胸、神经损伤、内脏损伤的处理与预防一、选择题一A型题1.透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DA.直透法:直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B.斜透法: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与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腧穴C.横透法:横刺进针,由一穴向相关腧穴透刺D.直透法:斜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E.以上均不是2.用1支毫针,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使穴内的针刺痕迹成鸡足状;此法为 DA.直针刺法 B.半刺法 C.分刺法 D.合谷刺法 E.恢刺法3.用毫针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捻转提插行针,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此法为EA.直针刺法 B.半刺法 C.分刺法 D.合谷刺法 E.恢刺法4.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此法为 BA.直针刺法 B.半刺法 C.分刺法 D.合谷刺法 E.恢刺法5.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此法为 A A.直针刺法 B.半刺法 C.分刺法 D.合谷刺法 E.恢刺法6.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 CA.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B.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C.进针后,一般可用提插捻转D.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E.刺入~寸,最深不可超过寸7.下面哪个穴位针刺时须闭口 DA.耳门 B.听宫 C.听会 D.下关 E.翳风8.在针刺手法上,眼眶内的经穴应 BA.速刺B.轻、慢,不可提插捻转 C.进针超过寸D.可作中等度提 E.先捻转后提插9.胸椎棘突下穴位的操作是 CA.直刺 B.斜刺 C.向上斜刺 D.向下斜刺 E.平刺10.极泉穴进针宜 DA.应向下斜刺~寸 B.缓慢刺入~寸C.应先直刺~寸,再将针尖转向下方,缓慢刺入~1寸D.用手扪住腋动脉,在指尖引导下刺入~1寸 E.针刺深度1~寸11.章门进针宜 AA.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寸 B.可向上斜刺~寸C.应先直刺~寸,再将针尖转向上方,缓慢刺入~1寸D.直刺~1寸 E.直刺,针刺深度1~寸12.天突穴进针宜 CA.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寸 B.缓慢刺入~寸C.应先直刺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再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1寸D.用手扪住胸骨柄,在指尖引导下刺入~1寸E.应稍向内下斜刺,针刺深度1~寸13.晕针现象,除什么之外,都可以发生 AA.指针 B.三棱针 C.火针 D.电针 E.毫针14.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 A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 B.注意通风、保暖 C.予饮温开水或糖开水D.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等穴 E.可灸百会、关元、气海二B型题A.齐刺法 B.围刺法 C.扬刺法 D.傍针刺法 E.合谷刺法1.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 A2.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 C A.分刺、合谷刺及浮刺 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 D.短刺和输刺 E.以上均不是3.出于灵枢·官针,刺骨之法是 D4.出于灵枢·官针,刺筋之法是 CA.向上斜刺 B.治疗面瘫可以互相透刺 C.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斜刺D.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 E.以上均不是5.水沟、素髎 A6.地仓、颊车 BA.晕针 B.滞针 C.针后异常感 D.损伤脑脊髓 E.弯针7.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 A8.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 B三C型题A.毛刺 B.直针刺和半刺法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1.刺皮之法是 C2.刺肉之法是 DA.短刺和输刺 B.合谷刺及浮刺 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3.刺皮之法是 D4.刺筋之法是 DA.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侧斜刺B.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非5.水沟、素髎 D6.迎香 CA.沿皮刺 B.斜刺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非7.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 B8.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 AA.精神紧张 B.体质虚弱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非9.晕针的原因主要是 C10.滞针的原因主要是 AA.气短胸闷 B.眩晕恶心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非11.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12.晕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C四X型题1.运动针刺法选穴原则一般是 ABCDA.病在上取之下 B.病在下取之上 C.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D.病在中,取之外 E.病在左取之左,病在右取之右2.病位深浅刺法包括 ABCA.分刺、合谷刺及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 D.围刺法 E.扬刺法3.局部多针刺法包括 BCEA.半刺 B.围刺 C.齐刺 D.分刺 E.扬刺4.根据有关古籍记载,孕妇禁针的穴位有 ABCDEA.合谷 B.昆仑 C.三阴交 D.石门 E.肩井5.晕针的处理方法是 ABCEA.立即起针,给患者饮以温开水或糖水 B.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C.可灸百会、足三里 D.给患者安置头高脚低仰卧体位E.仍不省人事,脉弱者,可采取急救措施二、判断题1.透穴刺法临床主要适用于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顽固性头痛、胃下垂、痹症、痿证等; √2.督脉腧穴微斜向下刺~1寸; ×3.耳部穴位闭口直刺~1寸或从后外向前内下方刺~1寸; ×三、名词解释1.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2.齐刺法:齐刺法即在病变局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临床以压痛点反应点为主取治;用3支等长毫针,先在其中心直刺一针,捻转得气后,再在其上下或左右1~寸处各斜刺一针;再分别捻针,使针感向深层与四周扩散;3.扬刺法:扬刺法是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取用1~寸毫针5支;先于病变局部如疼痛显着处中心直刺一针,得气后留针,再在主针上下左右即病变部位旁,分别向病变中心斜刺或沿皮刺一针;然后,各针依次实施手法;四、填空题1.透穴刺法依据针刺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三种;2.在病变局部或腧穴上,先直刺一针,再在其旁边斜刺一针为傍针刺法;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为齐刺法;3.灵枢·官针所载的恢刺和关刺,为刺筋之法;短刺和输刺,为刺骨之法;4.针刺风池穴,为安全考虑可向鼻尖方向缓慢刺入~1寸;5.乳中穴不针不灸,仅作为定位标志;6.手部井穴、十宣、四缝等可点刺放血;7.针刺环跳穴应取侧卧屈股,伸下足,屈上足体位;8.折针又称断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第四章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1.什么叫治神法治神法有何意义2.简述治神的方法3.何谓得气得气时有什么指征4.简述针刺得气的意义5.影响得气的因素有哪些6.简述促进针刺得气的方法7.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手法有哪些简述其操作方法与应用8.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有哪些简述其操作方法与应用一、选择题一A型题1.候气是 A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2.催气是 B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3.行气是 C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4.按截法是 C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5.搬垫法是 E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6.逼针法是 C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7.推弩法是 E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8.飞经走气四法可用于 CA.等待经气而至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D.调整经络气血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9.弹震法可用于 BA.等待经气而至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D.调整经络气血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10.易出现触电感、向上下传导,远端放散等针刺感应的部位是 C A.腹部 B.指趾末端 C.四肢肌肉丰厚处 D.腰背 E.头面11.易出现沉压感针刺感应的部位是 AA.腹部 B.指趾末端 C.四肢肌肉丰厚处D.腰背E.头面12.易出现痛感的部位是 BA.腹部 B.指趾末端 C.四肢肌肉丰厚处D.腰背E.头面13.易出现痛感的组织层面是 DA.神经干 B.肌肉 C.骨膜 D.血管 E.肌腱14.易出现麻感的组织层面是 AA.神经干 B.肌肉 C.骨膜 D.血管 E.肌腱15.针刺前必须 BA.守神 B.定神 C.制神 D.养神 E.移神16.进针要注意 AA.守神 B.定神 C.制神 D.养神 E.移神17.针刺后要注意 DA.守神 B.定神 C.制神 D.养神 E.移神18.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 D ”A.气 B.血 C.精 D.神 E.针19.以下除了 ,均为行气法; BA.循摄法 B.搬垫法 C.逼针法 D.推气法 E.按截法20.属于守气法的是 BA.循摄法、搬垫法 B.推弩法、搬垫法C.搜气法、推弩法D.弹震法、按截法 E.推气法、逼针法21.属于行气法的是 EA.循摄法、搬垫法 B.推弩法、搬垫法C.搜气法、推弩法D.弹震法、按截法 E.推气法、逼针法22.属于催气法的是 AA.循摄法、弹震法 B.推弩法、搬垫法 C.搜气法、推弩法D.搬垫法、按截法 E.推气法、逼针法23.爪切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 CA.行气 B.解除滞针 C.切穴定位 D.候气 E.催气24.爪切法应用于 EA.行针时 B.进针后 C.出针时 D.得气后 E.揣穴后25.循法主要作用于 AA.经脉 B.针柄 C.腧穴 D.针尾 E.以上均不是26.摄法主要作用于 AA.经脉 B.针柄 C.腧穴 D.针尾 E.以上均不是27.循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 BA.守气 B.行气 C.候气 D.调气 E.补泻28.摄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 BA.守气 B.行气 C.候气 D.调气 E.补泻29.扪法应用于 EA.行针时 B.进针后 C.出针时 D.得气后 E.出针后30.出针时,可用 E 手法泻邪A.弹法 B.扪法 C.按法 D.颤法 E.摇法31.飞法可用于 D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苍龟探穴 D.赤凤迎源 E.以上均不是32.搜法可用于 C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苍龟探穴 D.赤凤迎源 E.以上均不是33.飞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 BA.守气 B.行气 C.候气 D.调气 E.补泻34.飞法主要作用于 BA.经脉 B.针柄 C.腧穴 D.针尖 E.以上均不是35.按压行气法主要作用于 CA.经脉 B.针柄 C.腧穴 D.针尾 E.以上均不是36.按压行气法的临床作用主要是 BA.解除滞针 B.控制针感传导方向 C.补虚D.泻实 E.以上均不是37.以下何法可诱导针下温凉 EA.搜法 B.摄法 C.弩法 D.盘法 E.搓法38.以下何法可诱导针下水波样感 DA.搜法 B.摄法 C.弩法 D.刮法 E.搓法39.以下何法主要用于催气 AA.颤法 B.弩法 C.摇法 D.盘法 E.搓法40.飞法的操作方法是 BA.用拇食中三指扣住针尾,或用拇食指掐住针尾进行盘转B.用拇指及食指由针根部轻贴针柄,由下而上呈螺旋式搓摩,两指一搓一放C.将针刺入后,向一个方向搓捻,如搓线之状,以针下沉紧有被肌肉缠着感为度;D.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E.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41.按压行气法的操作方法是 BA.轻轻地上下提插并搓捻摇动针柄,如手颤般地震动针身B.针刺得气后,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上方或下方C.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D.指持针柄,摇动针体,边摇动边出针,使针孔扩大,而后疾出针E.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42.弩法的操作方法是 EA.轻轻地上下提插并搓捻摇动针柄,如手颤般地震动针身B.针刺得气后,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上方或下方C.将针退到皮下,改变针刺方向,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反复进退搜索D.指持针柄,摇动针体,边摇动边出针,使针孔扩大,而后疾出针E.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侧压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43.盘法主要用于 EA.四肢穴 B.颈部穴 C.头部穴 D.胸部穴 E.腹部穴44.用于闭气补虚的手法是 BA.弹法 B.扪法 C.搓法 D.颤法 E.摇法45.以下辅助手法中,容易引起滞针的是 CA.弹法 B.刮法 C.搓法 D.颤法 E.摇法46.以下辅助手法中,容易引起滞针的是 CA.弹法 B.刮法 C.飞法 D.颤法 E.摇法二B型题A.行气法 B.调气法 C.催气法 D.守气法 E.候气法1.留针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为 E2.按截法属于 AA.行气法 B.调气法 C.催气法 D.守气法 E.候气法3.搬垫法属于 D4.逼针法属于 AA.行气法 B.调气法 C.催气法 D.守气法 E.候气法5.搜气法属于 C6.弹震法属于 CA.行气 B.调气 C.催气 D.守气 E.候气7.摄法可用于 A8.逼针法可用于 AA.行气法 B.调气法 C.催气法 D.守气法 E.候气法9.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为 A10.应用捻转、循摄、搓弹、按压以及龙、虎、龟、凤通经接气等调整经气方向的方法是 B A.行气法 B.调气法 C.催气法 D.守气法 E.候气法11.调整人体经络之气的方法为 B12.调整经气方向的方法为 B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苍龟探穴 D.赤凤迎源 E.以上均不是13.飞法可用于 D14.搜法可用于 CA.青龙摆尾 B.白虎摇头 C.苍龟探穴 D.赤凤迎源 E.以上均不是15.飞法可用于 D16.盘法可用于 EA.颤法 B.摄法 C.弩法 D.刮法 E.搓法17.以上何法可诱导针下水波样感 D18.以上何法主要用于守气行气 EA.颤法 B.弩法 C.摇法 D.盘法 E.搓法19.以上何法主要用于腹部穴 D20.以上何法可用以诱导针下温凉 EA.按穴闭气 B.标记穴位 C.单一方向搓捻D.出针指压,扪闭穴孔 E.小幅度提捻,如颤之状21.扪法的作用是 D22.按法的作用是 A三C型题A.行气 B.催气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循摄法可用于 C2.搬垫法可用于 DA.推弩法 B.搬垫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3.用以守气的方法是 C4.用以催气的方法是 DA.弹震法 B.循摄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5.用以守气的方法是 D6.用以催气的方法是 CA.推气法 B.逼针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7.用以守气的方法是 D8.用以行气的方法是 CA.推气法 B.逼针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9.用以催气的方法是 D10.用以守气的方法是 DA.推弩法 B.推气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1.用以催气的方法是 D12.用以守气的方法是 AA.催气法 B.候气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3.未得气时用 C14.已得气时用 DA.守气法 B.行气法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5.未得气时用 D16.已得气时用 CA.进针前 B.进针后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17.揣穴可用于 A。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一、选择题(一)A型题1.候气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2.催气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3.行气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4.按截法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5.搬垫法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6.逼针法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7.推弩法是()A.等待经气而至的方法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方法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的方法D.调整经络气血的方法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的方法8.飞经走气四法可用于()A.等待经气而至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D.调整经络气血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9.弹震法可用于()A.等待经气而至B.催促经气速至针下C.使气循经而行,乃至达到病所D.调整经络气血E.针下得气之后使气留守勿去10.易出现触电感、向上下传导,远端放散等针刺感应的部位是()A.腹部B.指趾末端C.四肢肌肉丰厚处D.腰背E.头面11.易出现沉压感针刺感应的部位是()A.腹部B.指趾末端C.四肢肌肉丰厚处D.腰背E.头面12.易出现痛感的部位是()A.腹部B.指趾末端C.四肢肌肉丰厚处D.腰背E.头面13.易出现痛感的组织层面是()A.神经干B.肌肉C.骨膜D.血管E.肌腱14.易出现麻感的组织层面是()A.神经干B.肌肉C.骨膜D.血管E.肌腱15.针刺前必须()A.守神B.定神C.制神D.养神E.移神16.进针要注意()A.守神B.定神C.制神D.养神E.移神17.针刺后要注意()A.守神B.定神C.制神D.养神E.移神18.《灵枢·官能》:“用针之要,勿忘其()”A.气B.血C.精D.神E.针19.以下除了,均为行气法。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刺法灸法学暮染岚烟作品第一章刺法灸法学概论1.什么叫刺法灸法学?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刺法灸法学的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怎样?4.针刺起源于什么时代?简述针具的演变?5.复式手法烧山火等首载于哪一部着作?6.奠定刺法基础的着作是哪些?标志刺法昌盛的着作是哪些?简述各自的主要内容?7.简述灸法的起源?灸法盛行时期的重要着作有哪些?8.简述常用的非艾灸法?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针刺起源于(B )A.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 E .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 A )A.圆针 B .圆利针 C .长针 D .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D )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 B .《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 D .《孟子·离娄篇》 E .《黄帝明堂灸法》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 × ) 3.《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着。

( √ )三、填空题 1.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进行系统总结的专着是《针灸大成》 。

2.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头皮针法和腕踝针法。

3.《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针游于巷,中肉节则皮肤痛。

” 四、名词解释 1.刺法灸法学: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 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九针:《内经》 中创制的针对各种疾病使用的九种针具。

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3.微针:指现代针灸学发展起来的头皮针、耳针、腕踝针、眼针、腹针等针法,目前将之称为 “微针”系统。

第二章 毫针基本操作技术1.毫针由哪几个部分构成?2.毫针的规格主要是根据什么区分的? 3.简述纸垫练针法的目的与操作方法? 4.临床上常用的体位有哪些? 5.什么叫揣穴?6.简述针具器械消毒的主要方法? 7.常用的持针法有哪些?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着作 A .《灵枢》 B .《针经指南》 D .《针灸大成》 E .《神应经》 (二) B 型题.天灸 E .温针灸 D .间接灸 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 B 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 A .十二字手法 B .下手八法 C 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D ) A .苍龟探穴 B .赤凤迎源 C .子午捣臼 D .青龙摆尾 E5.以上不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6.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C (三) C 型题 A .间接灸 B .实按灸 C .两者均是 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 B ) 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 A )A .电针B .水针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 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D ) 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C ) (四) X 型题 1. B ) C .《金针赋》A . 2. A . D . .灯火灸B .艾条灸 A . E ) .阳中隐阴 D .青龙摆尾C )D D .两者均非 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 ABCD ) 圆针 B .锋针 C .大针 D .长针E .皮内针 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E )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 B .灸法技术 C .针刺技术 推拿技术 E .特定部位刺法技术 、判断题E .进水泻法 .白虎摇头具体名称: 镵针、 圆针、鍉针、锋针、.押手有什么作用?8.9.双手进针法有哪些?简述其操作要点与适应范围?10.简述插入速刺法与压针缓进法的操作方法?11.何谓直刺、斜刺、平刺?简述各自的适应范围?12.确定针刺深浅的依据是什么?13.什么叫提插法?简述其操作方法?14.什么叫捻转法?简述其操作方法?15.简述导气法的操作方法?16.简述平补平泻法的操作方法?17.简述动留针法、静留针法的操作与应用?18.临床上应如何出针?一、选择题(一)A 型题1.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是( D )A.针尖 B .针身 C .针根 D .针柄 E .针尾2.针刺肺俞穴的适宜体位是( B )A.仰卧位 B .俯卧位 C .侧卧位 D .仰靠坐位E.侧伏坐位3.旋转揣穴法的适宜穴位是(D )A.内关 B .阳池 C .解溪 D .养老 E .中脘4.高压蒸气灭菌法要求在规定的压力与温度条件下,保持分钟以上。

针刺如何得气(入门技巧)

针刺如何得气(入门技巧)

针刺如何得气(入门技巧)(一)针刺得气1.针刺得气的概念与指征(1)得气的概念:“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

”得气是指医师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经气感应,这种针下的经气感应又称“气至”或“针感”。

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医师手下的感觉两方面加以判定。

由此可见,得气是针刺过程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

(2)得气的指征:《标幽赋》中记载:“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灵枢·九针十二原》亦载:“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这些均是古人对得气的认识,结合临床可归纳为医患两方面的感觉及反应,即主观感觉和客观表象两方面。

主观感觉方面:又称自觉指征,是指医师与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各自的主观感觉和反应,是判定得气的主要指征。

患者方面的感觉主要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跳跃、蚁走,以及特定条件下的疼痛等。

医师方面的感觉主要指针下沉、涩、紧等感觉的变化。

感觉的性质与机体反应性、疾病的性质和针刺部位密切相关。

客观表象方面:又称他觉指征,是指医师或患者观察到的针刺腧穴局部紧张凸起、穴位处肌肉跳动、循经性皮疹等改变,临床上比较少见。

2.针刺得气的作用得气是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定医师针刺操作正确与否、患者经气盛衰、疾病预后转归、临床治疗效果有无的重要依据,也是针刺过程中进一步实施手法的基础。

(1)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基础:《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表明针刺的根本作用在于通过针刺腧穴,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整阴阳、补虚泻实。

针下得气,说明经气通畅、气血调和,神气游行,出入自如。

(2)得气是应用补泻的前提:《标幽赋》中记载了“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而候气”的操作方法,这是对得气反应与针刺操作手法关系的论述。

4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4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一.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手法
(二)循 是循按经脉,激发经气,使气血往来的方法。 1.操作 用拇指或二、三、四指平直(屈曲第一指关节),以指腹沿刺 穴所属经脉循行路线,或穴位上下左右,轻轻循按或叩击。 2.应用 ①催气:进针前循按可宣散气血,使经气通畅,容易得气;进针后 循按可使气不至者迅速得气。 ②行气:循法可促使经气沿经传导,气至病所。 ③解除滞针:在穴位上下左右循按,可畅通经气,解除滞针。 ④减轻病人紧张:进针前在穴位周围或沿经循按,可消除病人的紧 张情绪,放松肌肉,减轻进针疼痛。 3.注意事项 ①用力要适度:过轻则达不到目的;过重反而阻碍经气运行。 ②循法一般沿经向循。
二.作用于毫针的辅助针刺手法
(三)弹 留针时用手指弹动针柄,加强针刺感应的方法。 1.操作 拇、食指相交,用食指对准刺入穴内的针柄尾部轻 轻弹击,使针体微微振颤。 2.应用 ①催气 ②守气 ③补气 3.注意事项 弹法一般在留针时轻轻弹击7~10次,不可过猛、过 频。要求针刺入一定的深度,太浅容易弹出;一般用食指 弹针,拇指力量太大,不好掌握,容易将针弹出。
(二)得气的意义
1.得气与疗效密切相关 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缓慢,疗效较差;不得气者, 难于取效。 2.得气可以推知正气盛衰、疾病预后 3.得气是补泻手法的基础与前提 补泻手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针刺不得气,患者 得气与患者的体质、病情、禀赋有关。 (二)医生 得气与医生的取穴、操作技术、精神状态有关。 (三)气候与环境 春夏季,晴天,气候温暖时,容易得气;秋冬季,阴雨 天,气候寒冷时,不容易得气或得气较慢。
(四)行气法
3.推气法 操作:得气后将针从得气部位轻轻提起,针尖朝病所,拇指向前均 匀用力推捻针柄,当拇指推至指腹后横纹时,轻轻退回,反复推捻直 到气至病所。 应用:得气后气行不远。 出处:《金针赋》:“动而进之,推气之法。” 4.按截法 操作:得气后,刺手持针柄,针尖朝病所施以捻转、提插手法,同 时,押手按压在针穴的远病所方。 出处:《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 前。” 此外,飞经走气四法等方法均可行气。 △调气法:广义的调气指调整阴阳衰盛、经气紊乱,使之归复 平衡,是一种治疗原则。狭义的调气法,指调整经气的方向,使气至 病所,实为行气法。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A.圆针B.圆利针C.长针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D.《孟子·离娄篇》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A.《灵枢》B.《针经指南》C.《金针赋》D.《针灸大成》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B.灯火灸C.间接灸D.温针灸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A.十二字手法B.下手八法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三)C型题A.间接灸B.实按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A.电针B.水针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A.圆针B.锋针C.大针D.长针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灸法技术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三、填空题3.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和。

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中肉节则。

”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五、简答题1.列举九针的治疗作用。

六、问答题1.为什么说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第一章概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 2.A 3.D 4.B(二)B型题1.B 2.E 3.C 4.D(三)C型题1.B 2.A 3.D 4.C(四)X型题1.ABCD 2.ABCE二、判断题1.√ 2.×三、填空题1.头皮针法;腕踝针法2.针游于巷;皮肤痛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刺法灸法教学大纲(修改)

刺法灸法教学大纲(修改)

《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 (供针灸推拿专业、针灸推拿专业用)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专业用)I 前言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刺法灸法学是针推专业的主干课程,属必修考试课。

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课堂讲授内容,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内容范围、历史发展和作用地位;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分部腧穴操作、针刺手法;同时介绍灸法、拔罐法、耳针、头皮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和鍉针、电针、腧穴药物注射与敷贴、激光照射、磁疗等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重点介绍针刺手法、艾灸法现代研究概况,以及现代针灸器械和用具的研制应用内容。

另一部分又称针灸技能训练,是教师做操作示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针灸技能训练实验,以常用针灸技术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训练前期在实验室进行,教学后期可安排在课间或课余进行临床见习。

技能考核在刺灸法课程结束时和针灸临床集中教学实习课之前具体实施,主要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与评分,并可作为学生毕业考核临床技能的项目之一。

本大纲适用于大学本科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针灸推拿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外向型)教学班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

刺法灸法学各章节习题和各章节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习题一、选择题(一)A型题1.针刺起源于()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E.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A.圆针B.圆利针C.长针D.大针E.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A.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曹氏灸方》C.《备急灸法》D.《孟子·离娄篇》E.《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A.《灵枢》B.《针经指南》C.《金针赋》D.《针灸大成》E.《神应经》(二)B型题A.艾条灸B.灯火灸C.间接灸D.温针灸E.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A.十二字手法B.下手八法C.阳中隐阴D.青龙摆尾E.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三)C型题A.间接灸B.实按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A.电针B.水针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四)X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A.圆针B.锋针C.大针D.长针E.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A.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灸法技术C.针刺技术D.推拿技术E.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2.《内经》主张补泻手法分层而施。

()三、填空题3.比较成熟的特定部位刺法有耳针法、和。

4.《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中气穴则,中肉节则。

”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五、简答题1.列举九针的治疗作用。

六、问答题1.为什么说针灸感应的获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第一章概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A型题1.B 2.A 3.D 4.B(二)B型题1.B 2.E 3.C 4.D(三)C型题1.B 2.A 3.D 4.C(四)X型题1.ABCD 2.ABCE二、判断题1.√ 2.×三、填空题1.头皮针法;腕踝针法2.针游于巷;皮肤痛四、名词解释1.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中医针灸刺法灸法学习题

刺法灸法来新浪关注@暮染嵐煙新浪微博:/xywang 1990- 2 -学暮染嵐煙作品第一章 刺法灸法学概论1.什么叫刺法灸法学?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刺法灸法学的在针灸学术中的地位怎样?4.针刺起源于什么时代?简述针具的演变?5.复式手法烧山火等首载于哪一部著作?6. 奠定刺法基础的著作是哪些?标志刺法昌盛的著作是哪些?简述各自的主要内容?7.简述灸法的起源?灸法盛行时期的重要著作有哪些?8.简述常用的非艾灸法?一、选择题(一)A 型题1.针刺起源于( B )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春秋时期D .战国时期E .秦汉时期2.用于按摩分肉之间,治分肉之间病症的针具是( A )A .圆针B .圆利针C .长针D .大针E .鍉针3.最早记载艾灸法的文献是( D )A .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B .《曹氏灸方》C .《备急灸法》D .《孟子·离娄篇》E .《黄帝明堂灸法》4.十四字手法最早记载于哪一部著作( B )A .《灵枢》B .《针经指南》C .《金针赋》D .《针灸大成》E .《神应经》(二)B 型题A .艾条灸B .灯火灸C .间接灸D .温针灸E .天灸1.以上属于非艾灸法的是( B )2.以上属于腧穴药物敷贴法的是( E )A .十二字手法B .下手八法C .阳中隐阴D .青龙摆尾E .进水泻法3.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C )4.以上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D )A .苍龟探穴B .赤凤迎源C .子午捣臼D .青龙摆尾E .白虎摇头5.以上不属于“飞经走气”四法的是( C )6.以上属于“治病八法”的是( C )(三)C 型题A .间接灸B .实按灸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1.以上属于艾条灸的是( B )2.以上属于艾炷灸的是( A )来新浪关注@暮染嵐煙新浪微博:/xywang 1990- 3 -A .电针B .水针C .两者均是D .两者均非3.以上属于毫针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D )4.以上属于腧穴特种治疗技术的方法是( C )(四)X 型题1.以下属于《内经》九针的针具有( ABCD )A .圆针B .锋针C .大针D .长针E .皮内针2.刺法灸法学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E )A .腧穴特种治疗技术B .灸法技术C .针刺技术D .推拿技术E .特定部位刺法技术二、判断题1.《难经·七十八难》进一步强调左右手配合行针。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刺法灸法学
第四章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1
第一节 治神法和针刺得气
一、治神法 又称守神法,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
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 疗效的方法。《素问• 保命全形论》:“凡刺 之真,必先治神。”《灵枢• 官能》:“用针 之要,勿忘其神。” 《内经》即已强调治神、调气,强调能否治神 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如《灵枢·九针 十二原》谓:“粗守形”、“上守神”。
1.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 键,是判断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疾 病预后的依据,也是针刺进一步施行 手法的基础;
2.得气与否是判断针刺效应的重要指 标 , 正 如 《 灵 枢 ·九 针 十 二 原 》 谓 :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11
针刺得气的意义
3.针刺后气至的速迟,是判断正气盛衰和 病情轻重的依据。正如《针灸大成》谓: “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 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3.弹震法:用手指弹针柄、或弹击腧穴周围以 促气至。
15
(三)守气法
是针下得气后,通过施行一定手法促使 经气运行更畅或保持经气强度的方法。
如《灵枢·小针解》谓:“上守机者, 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 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 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16
守气法操作
针刺某些腧穴,施行行气手法激发循经感传 现象以达气到病所之目的。
22
气至病所和行气法
(二)行气法 是针刺得气后,采用一定的手法促使经气
循经而行,甚至直达病所的方法。又称运 气法、气至病所法。临床常用的手法有: 1、循摄法:常用于经气不足,气行缓慢的 病例。施术时,用左手食、中、无名指平 按在所针穴位的经脉通路上,上下往来轻 柔循摄,以使气行加速、气至病所。

快速掌握: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

快速掌握: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

快速掌握: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一、针刺得气的意义针刺得气的意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

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针经标幽赋》引申其义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

”凡此足以说明候气的重要性。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针刺必须得气而有效,所谓“得气”,就是医生运用各种针刺手法,致使针下产生经气传导的感应,也叫气至,现在临床一般称“针感”。

如果针感向远处传导叫做“感传”。

得气的表现分医、患两方面来看。

在医者言,会感到针下沉涩而聚,如《针经标幽赋》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并形象地比喻说:“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这是讲进针后,通过手法的操作,以求达到某种针感。

如觉针下虚滑,必须持针留捻,或留针片刻再捻,至觉针下沉涩,是谓得气之候。

然后可根据脉证的不同而施行补泻手法。

从患者言,经气已至就是针刺引起患者机体组织的一种即时性反应,如感觉酸、困、沉、重、胀、热、凉、烧灼、麻木、触电样传导感等。

得气是针刺取效的关键,也是判断体质强弱、正邪盛衰、施行补泻手法的标志。

一般情况下,只要机体的神经系统反射正常,取穴准确,深浅适宜,手法得当,针刺时就会发生气至现象。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鸟鸟,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是说针刺气至之时,好像鸟一样集合;气盛之时,好像稷禾之繁茂;气之往来,正如见鸟之飞翔,无从捉摸其行迹的起落。

故用针之法,于气未至时当留针候气,如横弩之待发;气至后,当迅速起针,如弩箭疾出。

候气的意义既然如此重要,针刺手法就是根据脉证的不同,施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总之,得气迅速则疗效较好;若得气慢或不得气则疗效较差,甚至无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摇大针孔、浅而大摇、深而小摇。 应用:①出针前摇:在开阖补泻之泻法中, 出针前边摇边退针,使针孔扩大,然后出针, 不闭针孔。 ②浅而大摇:是青龙摆尾的基本手法,在浅 部斜刺摇摆针身,促使经气传导扩散。 ③深而小摇:是白虎摇头的基本手法,在深 部直刺摇动针身,促使经气传导扩散。
49
摇法
1. 得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 键,是判断经气盛衰、取穴准确及疾 病预后的依据,也是针刺进一步施行 手法的基础; 2.得气与否是判断针刺效应的重要指 标,正如《灵枢 · 九针十二原》谓: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11
针刺得气的意义
3. 针刺后气至的速迟,是判断正气盛衰和 病情轻重的依据。正如《针灸大成》谓: “针若得气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若 气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
刺法灸法学
第四章针刺得气和相关技法
江西中医药大学
1
第一节 治神法和针刺得气
一、治神法 又称守神法,是通过病人精神调摄和医生意念 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提高临床 疗效的方法。《素问• 保命全形论》:“凡刺 之真,必先治神。”《灵枢• 官能》:“用针 之要,勿忘其神。” 《内经》即已强调治神、调气,强调能否治神 是衡量医者水平的重要标准,如《灵枢·九针 十二原》谓:“粗守形”、“上守神”。
51
盘法

52
盘法图2

53
弩法
图1
54
弩法图2
图2
55
弩法图3
图3
56
9.搜法
用针尖从浅层向深层刺,同时改变针尖 方向以搜寻经气。如前述“搜气法”。 应用:用于针感迟钝,不得气或得气缓 慢者。
57
搜法

58
搜法图2
图2
59
25
4.按截法
针刺得气后,右手握住针柄,左手按压针穴 的上方,然后施以捻转、提插等手法,可使 经气下行;反之,按压针穴下方,可使气上 行。《金针赋》中的“按之在前,使气在后; 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为此法。 此外,飞经走气四法亦可用于行气。包括青 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四 种补泻手法。(见古典针法)
15
(三)守气法
是针下得气后,通过施行一定手法促使 经气运行更畅或保持经气强度的方法。 如《灵枢·小针解》谓:“上守机者, 知守气也。机之动不离其空中者,知气 之虚实,用针之徐疾也。空中之机清静 以微者,针以得气,密意守气勿失也”。
16
守气法操作
1.推弩法:即将针尖抵住有感应部位,推弩 针柄,或拇指向前或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 脱离经气感应处,以延长针刺感应时间; 2.搬垫法:即在针下得气后,医者刺手将针 柄搬向一方,将手指垫在针身与穴位之间以 延长针感。 守气法往往可配合补泻手法施行,以促使 “气至病所”或达“调气”之目的。
21

五、气至病所和行气法
(一)气至病所与循经感传 气至病所:指针刺得气后采用一定手法促使 针感向病变部位传布或扩延,最终到达病所。 循经感传:是指针刺得气后,针感沿着经脉 循行方向传导的现象。 气至病所往往是借循经感传现象来实现的。 针刺某些腧穴,施行行气手法激发循经感传 现象以达气到病所之目的。
22
气至病所和行气法
(二)行气法 是针刺得气后,采用一定的手法促使经气 循经而行,甚至直达病所的方法。又称运 气法、气至病所法。临床常用的手法有: 1、循摄法:常用于经气不足,气行缓慢的 病例。施术时,用左手食、中、无名指平 按在所针穴位的经脉通路上,上下往来轻 柔循摄,以使气行加速、气至病所。
26
第二节 辅助针刺手法
概念:是辅助基本手法(提插、捻转) 和补泻手法以促使针下得气,行气而气 至病所,以诱导凉、热针感的针刺手法。 根据一些古代医家常用手法,大致可分 为两类。 《灵枢 • 邪客》:“辅针导气,邪得淫 佚,真气得居。”
27
一 、作用于经脉腧穴的辅助手法
1.爪法:《针经指南》:“爪者,凡下针作力 置穴,方有准也。” 应用:①切穴定位;②绷紧皮肤,减轻疼痛。 2.循法:《针经指南》:“循者,凡下针于穴 部经络之处,用于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 已。” 应用:①催气;②行气;③解除滞针;④减轻 病人紧张。
进针后需施行一定手法促使针下得气。 医者双目应盯注患者,使病者神情安 定、心灵相通,使气易行。如《素 问·针解》谓:“必正其神者,欲瞻 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灵枢·终始》亦曰:“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
6
(五)治神可促进守气行气
治神得法,可维持针感或加强针感。在得气 后,医者依据病情用意守气,掌握补泻时机, 促进经气运行,甚而气至病所。正如《素 问·宝命全形论》谓:“刺虚者须其实,刺 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 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 营于众物”。
14
(二)催气法
就是针刺入穴位后,采用一些手法,催促经气 速至针下的方法。 1. 搜气法:进针未得气,可将针提至浅层,再 改变针尖方向刺入深层,如此反复以促气至。 2. 循摄法:如针刺得气不畅或气至瞬间即逝, 可用手指沿经脉循行方向循按、叩击以催气至; 3. 弹震法:用手指弹针柄、或弹击腧穴周围以 促气至。
9
(二)针刺得气的指征
1.病者自觉指征:指病者主观感觉和反应, 通常有酸、麻、胀、重、凉、热、触电感、 蚁行感、气流感、水波感等感觉。 2.医者他觉指征:是施针者指下感觉和观察 到的现象。通常得气后针下由原来的轻松虚 滑感,演变为沉、紧、涩、重感,有时有如 鱼吞饵等手感。
10
(三)针刺得气的意义
12
针刺得气的意义
一般而言,得气速疾,多为正气充沛、经气 旺盛,取效相应也快; 得气迟缓,多为正气虚损、经气衰微,收效 则相对缓慢。 对于得气迟缓者,往往有部分病者经反复针 刺多次后,经气来复,正气渐充,疾病亦可 向改善发展。
13
三、针刺得气的方法
(一)候气法 就是针刺入穴后,留针等待气至的方 法,也称留针候气法。候气过程中, 可通过多种行针手法间歇运针以促气 至。
17
(四)调气法
《灵枢· 刺节真邪论》谓:“用针之类, 在于调气”;《难经· 七十二难》: “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 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 广义:调整人体经络之气,使失去平 衡的阴阳之气得到调理归于平秘。 狭义:应用手法调整经气方向。
18
四、影响得气的因素
针刺进针后是否能取得“得气” 效应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经行针 仍未得气者,需分析原因以采取 相应措施应对之。
33
按法

34
扪法

35

作用于毫针的辅助手法
1.搓法:如搓线状捻转针柄,以使肌肤纤维 适度缠绕针身以激发经气,加强补泻作用, 促使针下出现热、凉感的针法。 应用:(1)守气行气;(2)诱导针下温凉。 2.刮法:单刮、双手刮法; 应用:(1)催气、守气;(2)刮针补泻。
36
弹法图2

43
飞法
图1
44
飞法
图2
45
飞法图3
图3
46
震颤法
5. 震颤法:《神应经》:“用大指 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 其针,如手颤之状。” 应用:催气、守气、行气。颤法长 于守气,可使针感持续不断,使针 下长时间保持一种柔和刺激 。
47
震颤法

48
6.摇法
搓法

37
刮法
图1
38
刮法
图2
39
刮法
图3
40
弹法、飞法
3.弹法:弹针柄; 应用: (1)催气;(2)守气。 4.飞法:用拇、食指小幅度捻转数次 后放开; 应用:催气、行气,促进针感扩散传 导。飞经走气四法中的赤风迎源法, 便运用了飞法。
41
弹法图1

42
23
2.逼针法
得气后如气不行或气行不远可将针尖压住 不动,使经气上、下行,行气须配合改变 针尖上下方向。
24
3.推气法
得气后,若气行不远,可将针尖提至浅中层, 使针尖朝向病所,拇指向前均匀而有力地推 捻针柄至指腹横纹时,再轻轻退捻至原位, 再用力推捻第二次,如此反复施术,直至气 至病所。 如《金针赋》谓:“动而进之,催针之法”。
3
(二)治神要重视心理安慰
治神法需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而施行, 掌握其情绪心态之根结而加以诱导劝慰。 正如《灵枢·师传》谓:“告之以其败, 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 苦”。
4
(三)进针要注意守神
进针时要求术者应全神贯注,审视血脉, 令志在针,意守针尖,迅速将针刺入皮 下。
5
(四)行针宜移神制神

50
盘法、弩法
7. 盘法:按倒针柄,手持针尾,将针向 一个方面盘转(每盘360°)。 应用:盘法可加强针感,提高疗效,主 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病症。 8. 弩法:将右手食指或中指在针体上如 扣弩机之状,使针身弯曲,从而使针尖 向前或向后的方法。 应用:促进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
19
(一)得气与医患双方的关系
浅深失宜; 手法失当; 用心失专:未能领会守神与治神真义; 反应迟钝:主要指某些疾病在某些阶段 其针感反应迟钝。随病情的进一步好转, 其针感亦可渐复。 辩证失当
20
(二)得气与环境的关系
春夏季,晴天,气候温暖时,容易得 气;秋冬季,阴雨天,气候寒冷时, 不容易得气或得气较慢。 温度、光线、空气、音响、气味、卫 生状况等因素对得气也会产生一些影 响。
7
(六)治神可诱导针下凉热
医患意守,外加心理诱导,常可促使针 下出现凉、热感。 (七)针后注意养神: 针刺完毕,出 针后应叮嘱病者静息以养其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