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 教案

血管   教案
血管   教案

)观察前,需用浸湿的棉花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裹起来,并露出尾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上图表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情况

、静脉的作用是收集血液返回心脏,下列静脉的特点中与防止血液倒流相适应

)图中所示血管为,与其他血管相管内血流速度最

)该血管中的营养物质主要由(填某器官的名称)吸收进入血液。

)经过物质交换后,从该血管流出的是血。

)进入组织细胞内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的内被利用。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

一、探究实验

急性脑血管病应急预案

急性脑血管病应急预案 一、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区安静。抬高床头 15-30°,头偏向一侧,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切忌随意搬动患者。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导管,对意识不清或有误吸危险的昏迷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三、给予氧气吸入。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流量 2-4 升/分。改善脑缺氧,达到提高脑血氧含量、减轻脑细胞损害、降低颅内压的目的。 四、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呼吸、脉搏、血压、体温、面色变化,并记录。 五、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降低颅内压,防止脑水肿。原则是越早越好。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要进行降颅内压治疗,可用 20%甘露醇 125-250 毫升,快速静脉滴注,每 4-6 小时给药 1 次。 六、冬眠低温疗法: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降低患者体温,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防止脑水肿。 七、病因治疗 1、药物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脱水、止血、降脑压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剂,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性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

大面积梗死早期给予脱水药,但应严防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无其他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发生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 2、手术治疗:脑出血若血肿局限无严重并发症者,可行血肿清除术或减压术。 八、维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起病第 1-2 天内禁食,每天输液量以1500-2000 毫升为宜,并记录出入量。不能进食者第 3 天可鼻饲流质饮食,以保障营养供应。

内科护理学教案-脑血管疾病护理

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病因: (一)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TIA或脑卒中病史、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酗酒、吸烟、抗凝治疗、脑动脉炎等。 不可干预的: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其中高血压是改类脑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基本病因 1、血管壁病变 1)高血压性脑细小动脉硬化 2)脑动脉粥样硬化为最常见。 3)血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和遗传性疾病 4)各种感染和非感染性动、静脉炎 5)中毒、代谢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血管壁病变 2、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等 3、其他原因:血管内异物如空气、脂肪等 (三)促发因素 2)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如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异常。 3)心脏疾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低血压、血压的急骤波动、心瓣膜病、心房颤动。 4)其他病因:如空气、脂肪、癌细胞的栓子,脑血管受压、外伤、痉挛等。 5)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危险因素有高年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不良饮食习惯(如高盐、高动物脂肪、缺钙饮食)及体力活动减少、长期服用含雌激素的避孕药、药物滥用、寒冷的环境气候等。在众多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脑血管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四大危险因素。 脑血管病一旦发生,不论何种类型,迄今均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因此,预防非常重要,除了对危险因素进行非药物性干预外,主要的预防性药物有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和华法林等。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颈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历时短暂但反复发作的供血障碍,导致供血区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一般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24小时内完全恢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好发于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病因与发病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与动脉硬化、动脉狭窄、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上以去除病因、减少和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为主,对有明确的颈部血管动脉硬化斑块引起明显狭窄或闭塞者可选用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应向病人询问既往有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及以前类似发作的病史,本次起病的形式及症状持续时间,生活习惯及家族史等。 (二)身体状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按其供血障碍区域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的TIA常见症状为病灶对侧单肢无力或不完全性瘫痪,对侧感觉障碍,眼动脉缺血时出现短暂的单眼失明,优势半球缺血时可有失语;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则以眩晕、平衡失调为常见症状,其特征性的症状有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遗忘症、双眼视力障碍发作等。

脑血管病教案

河北北方学院教案编号 3 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3血 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4其他病因。 三、诊断与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1.挽救生命2.降低残疾3.预防复发4.提高生活质量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 碍;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病因与发病机制:TIA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心脏病、血 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 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子学说 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阿-斯综合征 治疗:TIA是急症TIA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患者进 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1. TIA短期卒中风险评估 2.药物治疗 五、脑梗死。 1.定义: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 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 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2.脑梗死的病因分型目前主要采用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 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 3.辅助检查 1) CT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密度梗死灶,发病后 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2)核磁共振(MRI):MRI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 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出血性梗死时T1相有 高信号混杂 3)TCD: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 有帮助,目前也有用于溶栓治疗监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教案 2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教案 科室:外科主讲:张红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脑出血的概念、临床表现、诊疗要点;了解病因、发病机制、有关检查。 技能目标:能掌握脑出血护理工作过程,能配合医生及时、准确用药,能发现病情变化,能找出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异同点。 情感目标:能够通过学习使大家体会到在以后的工作中应该关心病人,仔细操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教学内容 1.护理急性脑血管病人。 2.护理缺血性脑卒中病人 教学重点脑出血的护理工作过程。 教学难点脑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与护理工作的关系。主要授课方式讲授、示教、讨论、PPT教学 教学过程一、认识脑出血的形成 1.了解什么是脑出血? 2.什么原因导致脑出血? 3.为什么会发生脑出血? 4.重点了解豆纹动脉在脑出血发病中的意义。 二、脑出血的临床表现特点 1.脑出血临床表现总的特征性表现 2.不同部位脑出血的神经系统定位表现特点 三、脑出血诊疗要点 1.有关检查证实检查项目及临床表现,异常表现。 2.脑出血的诊断依据 3.脑血栓形成的治疗要点: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调整血压,外科治疗。 四、脑出血的护理 对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按照脑出血的护理工作过程进行护理,从入院护理,住院护理到出院护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学习。 1.入院护理 ①病人的活动与休息状态如何? ②为什么要住病人卧床休息? 2.测量生命体征,评估病人如何评估脑出血病人? 3.执行医嘱 ①新入院的脑出血病人应该有哪些医嘱? ②首先执行的医嘱是什么? ③如何安排用药顺序? 4.入院介绍应该重点介绍哪些内容?为什么? 5.住院护理 ①计划护理要点: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出院指导等 ②找出脑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异同点。

急性脑血管病优秀教案

教案 班级:学时:4 学年学期 课程名称:内科学单元、章节: 课题:急性脑血管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熟悉: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因病机、辅助检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影象学检查、难点:TIA、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诊断、治疗 课时安排: 病因 40’治疗 40’ 临床表现 80’ 诊断 40’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及病案分析。 教学用具: 教案、教材、多媒体设备

讲授内容旁批 急性脑血管病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急性脑功能损伤的一组 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迅速出现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按神经功能 缺失症状持续的时间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4小时)和脑卒中(>24小 时)。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apoplery),接病理性质又分为缺血性卒 中和出血性卒中。前者又称为脑梗死,包括动脉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栓塞; 后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组疾病是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 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严重疾病,是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时间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不 足引起的供血区局限性脑功能障碍。每次发作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 小时即完全恢复。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TIA 易进展为脑梗死。 【病因和发病机制】 颈部大动脉粥样斑块和心脏病的附壁血栓脱落形成微栓子,微栓子进 入颅内小动脉造成缺血症状,当栓子破碎或溶解移向远端,血液供应恢复, 症状消失。此外脑动脉硬化狭窄的病变可刺激脑血管发生痉挛。血压过低、 心律失常、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颈椎病所致椎动脉受压也可造成一过 性脑灌注不足,引起TIA。 【临床表现】 TIA好发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高脂血症病史。起病急骤,突然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数分 钟,恢复快,不留后遗症。通常TIA每次发作时间少于1小时,不超过24 小时完全恢复。但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症状相对恒定。根据病变部位的 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Ⅱ^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常见症状为对侧单肢无力、轻偏瘫、麻木感觉和/或对 侧面部轻瘫。特征性体征有眼动脉交叉瘫(病侧一过性黑蒙或失明、视野 模糊、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和Homer盯征交叉瘫;优势半球受累出现暂 时性失语。 椎基底动脉系统常见症状有一过性眩晕、共济失调、耳鸣。特征性症 状有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称跌倒发作。短暂性全面性 遗忘症,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出现暂时性皮 质盲。可有复视、吞咽困难、构音不清.脑干的交叉瘫、一侧视力障碍伴 对侧局限性肢体无力等。 【辅助检查】 CT、MRI检查大多正常。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CD(经颅多普勒)、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可见血管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TCD微栓子监测 适合发作频繁的TLA患者。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TLA发作为一过性.诊断主要依据病史。突然的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 主要为偏盲、局限性瘫痪、局限性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构音困难

[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可编辑)

[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可编辑)[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年9月4日 授课题目:脑血管疾病(概述) 授课教师:罗海彦副教授 授课对象:2005级医学二系、2004级医学系、儿科系、检验系学时:0.5学时(20分钟) 目的要求:解脑部血供情况、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分类、患病情 况、病因与危险因素 重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难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幻灯、挂图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各种病因使脑血 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二、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最多见,又称为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脑 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两类。 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986年) 一、颅内出血 1.颈动脉系统 1.蛛网膜下腔出血 2.椎基底动脉系统 2.脑出血四、脑供血不足 3.硬膜外出血五、高血压脑病 4.硬膜下出血六、颅内动脉瘤 二、脑梗死(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 七、颅内血管畸形 1.脑血栓形成八、脑动脉炎 2.脑栓塞九、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3.腔隙性梗死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血管性痴呆十一、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三、短暂性缺血发作十二、脑动脉硬化症 三、发病情况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疾病。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一位。幸存者中约50~70%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据国内1986~1990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为109.7~217/10万,患病率719~745.6/10万,死亡率约为116~141.8/10万,依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每年死于 中风者超过150万,患病人数超过600万人。 男多于女:1.3:1~1.7:1,多见于中老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北方高于南方,西 部高于东部。 四、脑部血液供应(5分钟) 1.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及分支 脑部的血液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 (l)颈内动脉系统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的康复训练》教学设计 彬县职教中心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杨建春课程名称康复医学教学课题康复评估课时 2 目标群体12康复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授课教师杨建春 教材分析 本教材编写的原则是适应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遵循中职学生学习的特点,顺应中职学生学习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基础性、职业性及满足教师的专业创造需求,除了按一般教材编写原则进行编写外,在常见疾病的诊治中附有按疾病病程发展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范例,以方便学生学习,提高学生整体掌握与运用的能力,特别是对广大基层学员更适用。 教学对象 分析 我校康复护理专业的学生有的初中毕业,有的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差异大,理解能力差,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形象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都有学习的欲望,动手操作能力强于理论素养,同时又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生的情感趋于深刻稳定,自我控制能力有所提高,但多数情况下,理解比较肤浅和不够成熟,尤其对于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教师一点则通,不点则不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角色要发生转化,教师是导演,学生变为演员,让学生动起来,参与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团队的力量,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种行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爱学,乐学,想学,同时注重间接兴趣的作用,在平等和愉悦的氛围中通过联系生活和实践操作体会来实现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 识 目 标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包括运动言语感知认知社会适应) ●康复评定(内容目标和具体评定项目) 能 力 目 标 ●痉挛的康复方法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的康复 ●认知障碍的康复 ●注意障碍的康复 ●泌尿功能的康复 素 质 目 标 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培养学生的主观判断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重视细节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思考、创新和再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康复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后的功能障碍表现 教学难点 ●运动康复治疗(急性期和恢复期) ●感觉障碍的康复治疗 ●痉挛的康复方法 。 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组织指导学习(情境法、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演示法) 学生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兴趣为动力的自主学习(探究法、头脑风暴法、小组合作法) 设计理念利用“创设情境,再现形象,突出实践”的教学原则及“能说会写善干”的教学目标,首先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 识,然后让学生参与实践,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最后进行评价,使他们既感受到成功 的喜悦,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改进自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投影仪,教师准备好演示作品,学生准备各自的文字内容或图片作为作品的素材。 2、将全班同学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每组成员角色分工。角色为组长、解说员、质检员、小老师、联络员、记录员、考评员。

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

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 *导读: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粟碱、烟酸、川芎嗪、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 治疗 ①安静卧床,切忌任意搬动病人,有条件的地区应就近治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生紫绀、呼吸困难、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应及时输氧,充分吸痰,甚至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③加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瘫痪病人应定期翻身、拍背、吸痰、清洁口腔和皮肤,防止发生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心源性脑栓塞者应保持安静卧床4~6周,防止复发。 ④保证营养和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天进入足够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定期检查血电解质。 ⑤药物治疗。缺血性卒中除严重者外,一般给以血管扩张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罂粟碱、烟酸、川芎嗪、丹参、低分子右旋醣酐等。进行性加重者,可用抗凝药物,如肝素、双香豆素等,但必须在有条件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及严密监护的条件下使用。大面积梗塞早期应用脱水药。出血性卒中早期应给予脱水药,如甘

露醇、山梨醇、甘油盐水、速尿等,但应严防电解质紊乱。无消化道出血或其他出血倾向者可加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以利脱水及 防止甘露醇等脱水药的反跳作用。发生肺部感染或泌尿系感染者应加用抗生素。发生消化道出血者应及时用止血药及作相应处理。血压过高则应适当降压,但切忌降得太快、太低,一般以不低于120/80mm汞柱为宜。 ⑥手术治疗。脑出血者若血肿限局,年龄适合,无严重并发症,则可行血肿清除术或减压术。小脑出血早期应用手术治疗效果尤佳。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脑动脉造影证实有颅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者,也可行手术治疗。继发交通性脑积水者,可作脑室分流术。 预后 初发病例预后较好,多可于3~6个月内恢复到生活自理。若系 第二次或第三次发病,或病灶多发,累及两侧半球则预后较差,多数死于并发症。据不完全统计,TIA患者中约1/3能自愈,1/3 反复发作,其余1/3最终发生完全性卒中。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案讲课讲稿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收集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及防治资料,并能够分析发病原因,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相关素材,能够举例说出吸烟、喝酒、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分别对心脏的影响。 【教学重点】 尝试阐明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从调查熟悉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入手,并通过课上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以及分别测普通人和运动者的心率两个实验,从反正两个方面说明了不良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对人的心血管的弊与利,从而唤醒人们对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重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血压计、幻灯片、投影仪、大屏幕、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导入: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150万新发病的脑中风患者和75万冠心病患者,由此导致的家庭、医疗和经济负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脏和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心脏和血管,使它健康地工作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学生活动:进行课本P41探究调查活动,调查自己的家人、亲属和邻居等熟悉人群,了解他们患有哪些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致病原因时什么?高血压能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学生回答:据调查,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第一位,还有很多人因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栓、高血脂症、心肌炎、房室瓣关闭不严、脑溢血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密切的关系。长期精神紧张、爱吃高脂肪的食物,嗜烟,嗜酒,缺少体育运动等都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kpa,就可列入高血压。我国自1979年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收缩压等于或高于21.3 kpa,舒张压等于或高于12.7 kpa。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由许多种疾病引起,如肾小球发炎、肾盂肾炎、肺肿瘤等疾病,均可能出现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血压发生发展规律的变化引起的高血压。例如大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大动脉弹性差,主要表现为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得差)增大;小动脉硬化时的高血压,由于外周阻力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都高,从而脉压减小。 青少年的血压在安静的状态下,如果收缩压超过18.7 kpa,舒张压超过10.7 kpa,就属于高血压。除其他疾病和遗传因素外,青春期高血压常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的暂时失调所致。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功能增强;尤其是血管系统的发育落后于心脏的发育。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心脏容积约增加了11倍,而主动脉的口径只增加了两倍,从而容易产生暂时性高血压。其特点是收缩压高,而舒张压正常,没有明显的头晕等症状。 青少年发生高血压,应去医院查明原因。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不要有精神负担,只要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注意营养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动物性脂肪),遵守作息制度,随着年龄的增长,植物性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的调节日益完善,内分泌功能逐渐稳定,血压就能自然地恢复正常。

脑出血教案

脑出血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及脑室内出血,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卒中。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病因较多,但高血压是最常见病因。 (二)发病机制: 1、微动脉瘤又称为粟粒状动脉瘤,目前公认的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可能原因。常见于灰质结构,尤其是壳核、苍白球、丘脑、脑桥和齿状核等,与高血压脑出血好发部位一致。 2、急性高血压(血压突然升高,如:活动时,激动时等)。 3、脑血管本身解剖结构特点:豆纹动脉自大脑中动脉呈直角分出,脑出血的好发部位,外侧支称为出血动脉。脑动脉壁薄弱,肌层\外膜结缔组织较少,缺乏外弹力层。 4、小动脉壁的纸质透明变性 5、脑淀粉样血管病,且外尚有血液病、脑肿瘤等。 二、临床表现 1、脑出血常发生于中老年患者,男性略多,既往多有高血压病病史,活动、激动时发病; 2、常呈急性发病,并很快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与出血部位相关: 3、常见临床类型及特点; 脑出血临床特点 部位昏迷瞳孔运动、感觉障碍偏盲癫痫发作 壳核较常见正常主要为轻偏瘫常见不常见 丘脑常见小,光反射迟钝主要为偏身感觉障碍可短暂出现不常见 脑叶少见正常轻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常见常见 脑桥早期出现针尖样瞳孔四肢瘫无无 小脑延迟出现小,光反射存在共济失调步态无无 三、辅助检查 (一)颅脑CT扫描; (二)MRI检查; (三)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 (四)脑脊液检查; 四、继发损伤 1、脑室内积血 临床症状: ○1出血量: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大,临床症状越严重; ○2脑室系统是否存在梗阻:a)未梗阻者症状多较轻;b)形成梗阻、脑室铸型者,会出现梗阻性脑积水,可造成急性颅内压增高,导致急性脑疝而危及生命; ○3出血部位脑组织损伤程度:脑室周围神经结构功能复杂,破坏后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可立即出现昏迷、偏瘫和明显的脑膜刺激征。(如:下丘脑破坏导致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教学文案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 座内容

精品文档 心脑血管疾病知识讲座内容 主讲人:陈志文 基本信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 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发病病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疾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中体育与健康_悄无声息的杀手——心脑血管病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十一章预防三大杀手 第一课时心脑血管疾病 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2、运用所学知识修正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坚持科学锻炼的好习惯; 3、培养尊爱生命,超越自我的精神和关注家人朋友健康的责任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心脑血管病的了解,提高风险意识,从现在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侵袭; 难点:知晓防患心脑血管病的具体措施,积极主动的去践行,逐步养成体育核心素养之健康行为。 教学知识流程: 一、高脂血症: 血脂是指血液中所含脂肪类物质的总称。脂肪是以血脂的形式来运输的,体内脂肪如果没有转换成血脂,就不会被送到需要的地方,从而无法供能。 高血脂症是指血清中有害的脂类成分过高或有益的脂类成分过低的一种全身脂代谢异常性疾病。 高血脂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危险因素。它的起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它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大、中型动脉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因此,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对血管的保护。 1、高脂血症定义 2、动脉粥样硬化定义 3、高脂血症发生的原因 二、高血压 是一种与体内脂、糖代谢等异常有关的一种代谢性疾病。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g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 特点:“三高”: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三低”: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 高血压是引起脑溢血、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三大并发症的罪魁祸首。 1、正常人血压 2、如何判定高血压? 3、高血压的特点 4、血管的清洁剂 5、高血压的发生原因 6、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二、冠心病 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常见症状是心绞痛。其发病机理十分复杂,高血脂症、

脑梗死教案

教学内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的:了解脑梗死疾病,了解脑梗死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掌握脑梗死的护理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 运用神经基础学 结合临床病例联系实际 启发或提问结合教学 教学重点:脑梗死分为1脑血栓形成2脑栓塞。掌握这两个病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了解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了解疾病的预防措施。掌握脑梗死的护理评估,诊断。 熟练掌握脑梗死的护理措施。了解护理评价。 教学难点:掌握脑梗死每个发病阶段的侧重点的护理措施 脑梗死概念: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占本病的15%~20%。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CT和M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该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类中风、偏枯、半身不遂等范畴。 1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发病机制 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动脉主干或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内膜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其结果是脑组织坏死、软化,脑血栓 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脑梗死发生率颈内动脉系统约占4/5椎-基底动脉系统约为1/5闭塞的血管依次为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等。闭塞血管内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改变血栓形成或栓子。脑缺血一般形成白色梗死梗死区脑组织软化、坏死伴脑水肿和毛细血管周围点状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出血性梗死。缺血缺氧性损害可出现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两种方式。 临床表现 2.主要临床表现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多见于中老年动脉炎所致者以中青年多见常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有TIA前驱症状如肢体麻木无力等局灶性体征多在发病后10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病人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常见的脑梗死临床综合征包括:(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严重程度差异颇大,取决于侧支循环状况颈内动脉卒中可无症状症状性闭塞出现单眼一过性黑蒙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受损)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或同向性偏盲等(大脑中动脉缺血),优势半球

急性脑血管病题库1-0-8

急性脑血管病题库1- 0-8

问题: [单选,A1型题]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肢体瘫痪 C.头痛 D.抽搐 E.脑膜刺激征

问题: [单选,A1型题]关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变部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脑血栓形成最易发生在大脑中动脉 B.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阻塞最常见 C.脑出血的血管最多在豆纹动脉 D.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 E.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大脑凸面畸形血管破裂最多见 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常见原因:①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②血管畸形:约占SAH病因的10%。多见于青年人,90%以上位于幕上,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布区。脑血栓和脑栓塞以大脑中动脉多见;脑出血常发生在豆纹动脉;脑桥出血多由基底动脉的旁正中动脉破裂所致。故选E。

问题: [单选,A1型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出现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完全恢复的时间应在() A.24小时内 B.28小时内 C.36小时内 D.48小时内 E.72小时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概念:是指由于某种因素造成的脑动脉一过性或短暂性供血障碍,导致相应供血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为数分钟到数小时,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故选A。 (安徽11选5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3d4836426.html,)

问题: [单选,A1型题]高血压脑出血最多见于() A.基底核 B.脑桥 C.小脑 D.脑白质 E.脑干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部位以基底核区最多见,主要是因为供应此处的豆纹动脉从大脑中动脉成直角发出,在原有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受到压力较高的血流冲击后易致血管破裂。故选A。

教案脑血管疾病(概述)

[神经病学]教案_脑血管疾病(概述)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9月4日 授课题目:脑血管疾病(概述) 授课教师:罗海彦副教授 授课对象:医学二系、医学系、儿科系、检验系 学时:0.5学时(20分钟) 目的要求:解脑部血供情况、脑血管疾病的定义、分类、患病情况、病因与危险因素 重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难点:脑血管疾病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幻灯、挂图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一、定义 脑血管疾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是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脑部疾病的总称。 二、分类: 有多种分类方法。 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最多见,又称为脑血管无意、卒中或中风,包括出血性(脑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两类。 慢性脑血管病发病隐袭、逐渐进展,如脑动脉硬化症、血管性痴呆等。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草案(1986年)

一、颅内出血1.颈动脉系统1.蛛网膜下腔出血2.椎基底动脉系统2.脑出血四、脑供血不够3.硬膜外出血五、高血压脑病4.硬膜下出血六、颅内动脉瘤 二、脑梗死(颈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七、颅内血管畸形 1.脑血栓形成八、脑动脉炎 2.脑栓塞九、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3.腔隙性梗死十、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4.血管性痴呆十一、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 三、短暂性缺血发作十二、脑动脉硬化症 三、发病情况 脑血管疾病是多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疾病。我国近年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一位。幸存者中约50~70%例外程度丧失劳动能力,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 据国内1986~1990年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脑卒中发病率约为万,患病率万,死亡率约为万,依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每年死于中风者超过150万,患病人数超过600万人。 男多于女:1.3:1~1.7:1,多见于中老年,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北方高于南方,西部高于东部。 四、脑部血液供应(5分钟) 1.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及分支 脑部的血液由两条颈内动脉和两条椎动脉供给。 (l)颈内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由颈总动脉分出,人颅后依次分出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眼部及大脑半球前部分(额叶、领叶、项叶及基底节等)的血液。

脑血管疾病的教学大纲

脑血管疾病 [目的要求] (一) 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二) 掌握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脑的血液供应和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二)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强调颅外心血管病变)、发病原理(强调微血栓学说)、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抗血小板凝集药和手术治疗)。 (三) 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动脉管壁病变、强调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原理(动脉管壁病变和附加因素)病理(血栓形成好发部位和脑梗塞)、临床表现、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用药物治疗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偏瘫和失语的治疗、外科治疗)、预防。 (四) 脑栓塞的病因(栓子来源、强调风湿性心脏病瓣膜血栓脱落)、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 (五)脑出血的病因(强调高血压)、发病原理(高血压、动脉硬化伴微动脉瘤破裂)、病理(脑实质出血极其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情况、症状和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昏迷的护理和治疗)脱水剂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外科治疗。 (六)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动脉硬化、颅内先天性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发病原理(动脉易破裂性、出血和血管痉挛)、病理(脑表面出血及动脉瘤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发病情况、脑膜刺激征、局限性脑症较少)、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对症治疗、钙离子拮抗剂、脱水剂的应用)、预防复发。 [教学方法] 幻灯、薄膜投影、多媒体 [预习内容] 1.脑的血液供应及主要血管闭塞后的症状。 2.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3.脑栓塞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脑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 [见、实习内容] 1.脑血栓形成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2.脑栓塞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脑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膜蛛网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原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脑血管病教案

科室神经内科教师职称医师学时3 掌握:、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象学检 教学目 查、诊断、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的与要 熟悉:、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病求 因病机、辅助检查 学时主要内容(按教学大纲要求) 分配

一、脑血液循环调节及病理生理。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3血液成份和血液流变学改变4其他病因。 三、诊断与治疗原则 脑血管病的诊断,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1.挽救生命2?降低残疾3.预防复发4.提高生活质量 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述: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 或视网膜功能障碍;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 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 病因与发病机制: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狭窄、 心脏病、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等多种病因及 多种途径有关,主要的发病机制有:血流动力学说微栓 子学说 诊断及鉴别诊断:癫痫的部分性发作梅尼埃病 阿-斯综合征 治疗:是急症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 患者进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1.短期卒中风险评估 2.药物治疗 五、脑梗死。 1.定义:35 5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2.脑梗死的病因分型目前主要采用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病因型、不明原因型 3.辅助检查 1 )检查:多数病例发病24小时后逐渐显示低 密度梗死灶,发病后2?15日可见均匀片状或楔形的明显低密度灶 2)核磁共振():可清晰显示早期缺血性梗死、脑干、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梗死灶T1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出血性梗死时T1相有高信号混杂3):对评估颅内外血管狭窄、闭塞、痉挛或血管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有帮助,目前也有用于溶栓治疗监测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 )诊断 中年以上的高血压及动脉硬化患者 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急性起病,一至数日内出现 局灶性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作者:田玉爱,周秀梅,刘建敏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关键词]脑血管病;护理;急救 Giving First Aid the Nursing of Acute Cerebral Disease Key words: Cerebral disease; Nursing; First aid 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复发作。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其症状隐袭,进展缓慢,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等。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对5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70.5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26例。神志清醒13例,浅昏迷31例,重度昏迷12例;发病前病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眩晕、呕吐45例;意识朦胧、定向障碍24例,其中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面部呈古铜色或赤红色、皮肤干燥、发热13例;瞳孔不等大、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体征9例;言语不清、流涎14例;有高血压35例;大小便失禁11

例。 2 护理评估 病人表现为梗死部位相应的身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短时间内死亡。根据评估标准,神志清醒对检查能够配合并反应灵敏的轻度病人9例;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的中度病人4例,其中进入浅昏迷状态31例;对检查完全无反应,意识丧失的深昏迷、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度病人12例。 3 院前急救措施 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3.1 取合理舒适体位 13例神志清醒病人,采取半坐位,以利脑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43例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 3.2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给氧;保持气道通畅,严防发生窒息。本组13例神志清醒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神经体征改变不明显,即给氧、脱水减压等处理;31例中度病人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即给氧、脱水减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发生窒息;8例重度病人病情发展迅速,持续昏迷,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脱水减压,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明显改善;4例重度病人持续昏迷,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