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系统骨骼肌介绍PPT课件
2024版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

运动解剖学(肌肉)医学PPT课件CONTENTS •肌肉概述与分类•骨骼肌结构与功能•心肌结构与功能•平滑肌结构与功能•运动对肌肉的影响与适应•肌肉损伤与修复肌肉概述与分类01肌肉定义及功能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力量,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肌肉还具有保护内脏、维持体温和协助呼吸等功能。
肌肉类型与特点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人体的各种运动。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不受意识控制,主要负责内脏器官的运动。
心肌构成心脏壁,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特点,负责推动血液循环。
肌肉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主动作用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可以直接使骨骼绕关节产生运动。
对抗作用在人体运动中,两组相互对抗的肌肉共同作用,使运动更加平稳、协调。
固定作用肌肉通过收缩来固定骨骼和关节,为其他肌肉的运动提供稳定的基础。
协同作用多组肌肉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运动动作,提高运动效率。
骨骼肌结构与功能02直径较小,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收缩速度慢,力量小,但持续时间长,不易疲劳。
直径较大,肌浆相对较少,肌红蛋白含量低,呈苍白色;收缩速度快,力量大,但持续时间短,易疲劳。
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两者的某些特点。
慢肌纤维快肌纤维中间型肌纤维骨骼肌纤维类型及特点骨骼肌收缩原理与过程兴奋-收缩耦联01肌细胞膜去极化引发肌浆网释放钙离子,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导致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肌动蛋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引起肌肉收缩。
横桥摆动02横桥是一种能与肌动蛋白结合的蛋白质结构,具有ATP酶活性。
在肌肉收缩过程中,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并摆动,将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使肌肉缩短。
肌肉舒张03当刺激停止时,钙离子被重新摄入到肌浆网中,肌钙蛋白与钙离子分离,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横桥与肌动蛋白分离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肌肉舒张。
骨骼肌在运动中的表现不同运动项目对骨骼肌纤维类型的需求不同例如,长跑运动员需要较多的慢肌纤维以维持长时间的运动;而举重运动员则需要较多的快肌纤维以产生强大的力量。
运动系统骨骼肌PPT课件

肌学--躯干肌
胸肌
胸大肌 胸小肌
肌学--躯干肌
肋间内肌 肋间外肌
肌学--躯干肌
膈
分为三部: 胸骨部 肋部 腰部
作用: 为主要的呼吸肌
腔静脉裂孔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
肌学--躯干肌
腹肌
腹 前外侧群: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肌
腹直肌
肌学--上肢肌
五、上肢肌
上肢带肌 上臂肌 前臂肌 手肌
肌学--上肢肌
肌学--头肌
眼轮匝肌
肌学--头肌
咀嚼肌
包括: 1.颞肌 2.咬肌 3.翼外肌 4.翼内肌
肌学--颈肌
三、颈肌
颈舌浅骨肌上群、下肌12群..颈胸阔锁肌乳突肌 颈 颈深肌群 肌
肌学--躯干肌
四、躯干肌
背肌 胸肌 膈 腹肌
肌学--躯干肌
背肌
背浅肌: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背深肌: 竖脊肌
上肢带肌
三角肌 肱 二 头 肌
肌学--上肢肌
上臂肌
臂肌: 前群:
肱二头肌
肱肌 后群:
肱三头肌
肌学--上肢肌
前臂肌 手肌
(略)
肌学--下肢肌
六、下肢肌
髋肌 大腿肌 小腿肌 足肌
肌学--下肢肌
髋肌
前群: 髂腰肌(腰大肌和 髂肌)
后群(臀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肌学--下肢肌
大腿肌(1)
前群: 缝匠肌 股四头肌
内侧群: 大收肌
肌学--下肢肌
大腿肌(2)
大腿后群: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肌学--下肢肌
小腿肌(1)
前群: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
肌学--下肢肌
骨骼肌与运动课件

在长时间运动中,摄入适 量的碳水化合物能够延长 运动时间,减少肌肉疲劳 。
脂肪与骨骼肌健康
STEP 02
STEP 01
脂肪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并且在维持细胞膜和激素 合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STEP 03
过量摄入脂肪会增加肥胖 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 此应适量控制脂肪摄入量 。
不饱和脂肪酸,如橄榄油 、鱼油和坚果,对心脏健 康有益,并有助于降低胆 固醇水平。
提高肌肉耐力
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肌肉耐 力,使肌肉能够更好地应对高强
度的工作。
促进脂肪燃烧
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增加身体的 代谢率,促进脂肪的燃烧和代谢
。
提高心肺功能
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够有效地提高 心肺功能,增强心脏和肺部的工
作效率。
Part
05
运动营养与骨骼肌健康
蛋白质与骨骼肌健康
蛋白质是骨骼肌的主要成分, 对于肌肉的合成和修复至关重 要。
Part
06
运动与骨骼肌疾病预防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会导致骨骼变薄、脆弱,容易发生骨 折。
运动对骨质疏松的影响
运动可以增加骨密度,提高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从而预防骨质疏松 的发生。
推荐运动
推荐进行负重运动,如跑步、跳绳、举重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加骨 骼的负荷,促进骨密度的增加。
运动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肌肉萎缩
01
肌肉萎缩是由于缺乏运动或长期卧床等原因导致的肌肉体积缩
小、力量减弱的现象。
运动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02
运动可以刺激肌肉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预防肌
肉萎缩的发生。
推荐运动
03
推荐进行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如哑铃、俯卧撑、慢跑等,这
《解剖学基础》运动系统 ppt课件

(二)自由上肢骨
肱骨、桡骨、 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
1.肱骨humerus
大结节
肱骨头 小结节
外科颈
大结 解节剖颈
肱骨 体
桡神 经沟
上端:肱骨头、解剖颈、
大结节、小结节、
外科颈。
外上髁
干:桡神经沟、三角肌粗隆 肱骨小
冠突 窝 内上髁
鹰嘴窝 外上髁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头 内上髁、外上髁、
肱骨滑车 尺神经沟 肱骨滑 车
(1)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体
椎骨
椎弓根
椎弓 椎弓板
椎体
椎弓根 椎上切迹
椎下切迹 上关节突(2) 下关节突(2) 横突(2) 棘突(1)
椎弓板
椎孔
椎孔 上关节突
横突
棘突
椎体 椎弓根
椎弓板
2.各部椎骨的特征 (1)颈椎:有横突孔,棘突短末端分叉 横突孔
棘突
椎体
上关节突 椎孔
寰椎:无椎体和棘突,由前弓、后弓及侧块组成 枢椎:有齿突
腹股沟(海氏)三角
腹直肌外 侧缘,腹股沟韧 带和腹壁下动脉 围成的三角区。
腹股沟韧 带
腹股沟管深 环
弓状线
腹直肌 腹壁下动脉
股动脉 股静脉 腹股沟(海氏)三角
精索
输精 管
如腹腔内容经腹股沟管腹环进入腹股沟管,再经皮下环 突出,构成腹股沟斜疝。而从海氏三角处膨出,则为腹股沟 13 直疝。
(五)会阴肌 肛门外括约肌
肌
` (二)胸肌
胸大肌
胸小肌
前锯肌 肋间肌
前 锯 肌
翼状肩
肋间肌
• 肋间外肌:位于各肋 间隙的浅层,能提肋 助吸气。
• 肋间内肌:位于肋 间外肌的深面,可 降肋助呼气。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ppt课件

人体八大系统——运 动系统
我们平时依靠什么进 行运动的?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1、组成: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2、功能: 运动 构成轮廓 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骨和骨连结组成的人体 支架,称为骨骼。
人体骨骼是由206块骨 借骨连结组成。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6、骨连结 直接连结 间接连结(关节)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全身骨骼肌约600多块 占成人体重的40% 可以随人的意愿而收缩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分类: (按部位) 头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分类: (按形态) 长肌 短肌 阔肌 轮砸肌
3、骨的分类: (按形态) 长骨:长管状 短骨:立方状 扁骨:板状 不规则骨:多样
长 骨:分布 四肢
短 骨:分布腕、 跗等部位 能承受较大的 压力
扁 骨:位于颅、 胸、盆部
保护内部的脏 器
不规则骨:功 能多样,如椎 骨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4、骨的结构
骨膜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髓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主动运动 支持体重 构成人体支架 排泄
储备钙、磷 收缩 造血 保护内脏器官
统——运动系 统
1、骨骼的功能: 支持体重 构成人体支架 造血 保护内脏器官 储备钙、磷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占体重20% 2、骨的分类: (按部位) 颅骨 躯干骨 四肢骨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骨密质:坚硬致密
骨松质:海绵状、 小梁
人体八大系统——运动系统
红骨髓 骨松质的腔隙内 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骨髓腔内(学前儿童时期为 红骨髓)
骨骼肌-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

肌的作用与分部
在一个运动轴的两侧各有一群 肌,作用相反,互称拮抗肌;
而在运动轴同一侧作用相同或 相近的肌,称协同肌。
肌的作用: 屈肌、伸肌 内收肌、外展肌 旋内肌、旋外肌
课件作者:闫勇
肌的位置: 头肌 颈肌 躯干肌 四肢肌
课件作者:闫勇
三、肌的命名法
➢ 命名原则: 位置——冈上肌、肋间肌 形态——三角肌、斜角肌 大小——胸大肌、臀小肌 作用——咬肌、桡侧腕屈肌 起止点——胸锁乳突肌、颏舌肌 肌束方向——腹横肌 构造——二腹肌
课件作者:闫勇
1 第四节 躯干肌
一、背肌 二、胸肌 三、膈 四、腹肌
课件作者:闫勇
一、背肌
浅群 连上肢骨
斜方肌 背阔肌 肩胛提肌
菱形肌
中群 呼吸肌
上后锯肌、下后锯肌
背肌
夹肌(头颊肌、颈夹肌)
长肌 竖脊肌(骶棘肌)
深群
横突棘肌
背部固有肌
枕下肌
短肌
棘间肌 横突间肌
肋提肌
课件作者:闫勇
一、背肌
➢斜方肌: 位置:项部和上背部浅层 起点:上项线、枕外隆凸、项韧带、第
logo
人体解剖学
XXXX学校
主讲人:XXX
课件作者:闫勇
CONTENTS
目录
骨骼肌
1 第一节 概述 2 第二节 头肌 3 第三节 颈肌 4 第四节 躯干肌 5 第五节 上肢肌 6 第六节 下肢肌
1 第一节 概述
一、肌的形态与构造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三、肌的命名法 四、肌的辅助装置
一、肌的形态与构造
课件作者:闫勇
一、浅层肌
➢颈阔肌:(表情肌) 位置:颈部浅筋膜内 起点: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的筋膜 止点:下颌骨下缘、口角 运动:降口角,使颈部皮肤起皱
实用解剖学—骨骼肌最新.ppt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77ps
作 用:约束肌腱,减少在运动时的摩擦。
.精品课件.
15
四、按部位分:头肌、躯干肌、四肢肌
.精品课件.
16
头肌
.精品课件.
17
1、 头肌
面肌(表情肌):枕额肌、眼轮匝肌、颊肌、口轮匝肌; 咀嚼肌:主要有咬肌、颞肌;
帽状腱膜
枕额肌
颞肌
额腹
枕腹
眼轮匝肌
口轮匝肌
.精品课件.
颊肌
咬肌18
躯干肌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43
功能: ①前部——使上臂屈和旋内; ②中部——使上臂外展; ③后部——使上臂伸和旋外; ④三部同时收缩——使上臂外展。
.精品课件.
44
冈上肌 位于:肩胛骨背面冈上窝内,呈圆椎状,被斜方肌遮盖;
.精品课件.
45
起点:冈上窝; 止点:肱骨大结节; 功能:使上臂外展。
.精品课件.
46
不随意肌
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及血管壁 心肌——构成心壁的主要部分
随意肌——骨骼肌——附着于骨,分布于头、颈、
躯干和四肢
.精品课件.
1
.精品课件.
2
运动系统的肌属骨骼肌,每块肌都可看作一个器官。
(每块肌都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位置和辅助装置,执行一定 的功能,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分布,并接受神经的支配, 所以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
.精品课件.
53
止点:尺骨鹰嘴; 功能:使上臂和前臂伸。
.精品课件.
54
使上臂屈:三角肌、胸大肌、肱二头肌; 使上臂伸:三角肌、背阔肌、冈下肌、肱三头肌; 使上臂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 ▲ 使上臂外展:三角肌、冈上肌; 使上臂旋内: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 使上臂旋外:三角肌、冈下肌;
运动系统ppt课件

1)直接连结
两骨借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接,中 间无腔隙。
2)间接连结
关节: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 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
2.关节
1)关节的基本构造 2)关节的辅助结构 3)关节的运动 4)关节的分类
1)关节的基本构造
(1)关节面 (2)关节囊 (3)关节腔
(1)关节面 关节头 关节窝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成人骨中的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 约占2/3。 问题:人的骨骼在不同的生理时期, 其化学成份和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
二、骨连结
1. 骨连接的形式 2. 关节的构造
1.骨连结的形式
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 或骨组织相连接,称骨连接。 纤维连接( 直接连接) 滑膜关节连接( 间接连接)
关节面 是构成关节的邻接骨面,表面覆 盖一层关节软骨,关节软骨多为透明软骨, 有减轻磨擦、吸收震荡和使骨的关节面更 为相互符合的作用。
纤维层
(2)关节囊 囊韧带
滑膜层
关节囊 是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 附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关节囊分为内、 外两层,外层称纤维层,厚而坚韧;内层 称滑膜层,贴于纤维层的内面,并附于关 节软骨的周缘,薄而柔软,表面光滑,可 分泌滑液,以减轻关节的磨擦并营养关节 软骨。
第二节 骨骼肌 一、概述 二、全来自骨骼肌的配布概况一、骨
1. 骨的形态 2. 骨的构造 3. 骨的化学成分 和物理性质 二、骨连结 1. 骨连结的形成 2. 关节的构造
一、骨
1.骨的形态 成人骨共206块,依其存在部位可分为颅骨、
躯干骨和四肢骨。骨按其形态可分为4类,即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长骨 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体部为柱状,称 骨干体部中空的管腔称髓腔,内含骨髓。两 端膨大称骺,其表面的光滑面称关节面(活 体覆有关节软骨)。骨干与骺幼年时隔以软 骨。长骨主要分布于四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颈肌分为颈浅群肌肉,舌骨上
下肌群和颈深肌群。颈浅群肌包括颈
阔肌和胸锁乳突肌。 特点:为颈阔肌所覆盖,斜列于颈部两 特 侧点 ,: 起属自于胸皮骨肌柄,前位面于和颈锁部骨浅内筋侧膜段中,,止 起 于至 颞胸 骨大 乳肌 突和 。三角肌表面的筋膜,止 于 功口 能角 :单和面侧部收皮缩肤,。使头屈向同侧,面转颈肌 作 向用 对: 侧收 ;两缩侧时收牵缩引,口头角向向后下仰,。使颈部 皮肤出现皱褶。
▪躯干肌主要肌的作用 斜方肌,肩靠脊 背阔肌,能接力 胸大肌,可提躯 前锯肌,助臂举 肋间肌,呼吸气 腹前壁,腹直肌 外侧壁,三扁肌 外内斜,横最里
第二章 运动系统——骨骼肌
小组成员:雷益娟、潘秋维、 何冰珩、叶丽如、 王云龙、肖石连、 李昆贤、任文丹
Page ▪ 2
一、骨骼肌概述
●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动力部分,绝大多数附着于骨骼,少数 附着于皮肤的又被称为皮肌。全身共有600多块骨骼肌。
● 骨骼肌细胞构成骨胳肌组织,每块骨骼肌主要由骨骼肌组织构 成,外包结缔组织膜、内有神经血管分布。骨骼肌收缩受意识支配, 故又称“随意肌”。 ● 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 其收缩的特点是快而有力,但不持久。
2.咀嚼肌
Page ▪ 11
帽状腱膜 颞肌
枕肌
咬肌
翼外肌 翼内肌
其中咬肌、颞肌、翼内肌都上提下 颌骨,而只有翼外肌使下颌骨下降 。 记忆方法:人平时处于闭口状态, 当人处于“惊讶”或发生某些“意 外”时,常常会表现出张口状态, 所以“意外”肌就是让你张口的。
Page ▪ 12
3.颈肌
胸锁乳突肌 颈阔肌
Page ▪ 3
(一)肌的分类
● 肌按外形可分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
短肌
Page ▪ 4
长肌
阔肌
轮匝肌
(二)骨骼肌的构,称为肌肉的辅助结构。主要的有筋膜、腱鞘、滑液囊、籽骨和滑车等。
Page ▪ 5
二、骨骼肌的命名
1. 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阔肌、 梭形肌、羽状肌和轮匝肌等。 2. 按肌头的数量命名: 根据肌头的多少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 肌。肌头是指肌肉的起点腱,大多数肌肉为单头肌。 3. 根据肌腹的数量: 可分为单腹肌、二腹肌、多腹肌。肌腹与肌腹之 间以腱相连,如腹直肌。大多数肌肉为一个肌腹。 4. 按机能命名: 按机能命名的有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前肌、 旋后肌、括约肌、开大肌、提肌等。
同时收缩可以使头后仰。
特点:位于斜方肌深面,起自第1~4颈 椎横突,止于肩胛骨内侧角。
功能:收缩时上提肩胛骨,并使肩胛骨 旋转,肩胛骨固定时可使颈向同侧屈。
肩胛提肌 菱形肌
特点:位于斜方肌中部深面,起自第6、7 颈椎及第1~4胸椎的棘突,肌纤维行向下 外,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功能:收缩时拉肩胛骨向上内,当与肩胛 骨共同作用时,可使肩胛骨旋转。
Page ▪ 15
背阔肌
2.胸肌
胸大肌
Page ▪ 16
主要有胸大肌、胸小肌、肋间内 肌、肋间外肌
特点:位于胸廓前上部,起自锁 骨内侧半、胸骨前面1~6肋软骨, 肌纤维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 节脊。 功能:收缩可使肱骨内收,旋内。 若上肢固定,可向上提肋,并扩 大胸廓,协助吸气。
胸小肌
特点:位于胸大肌深面,起自第3~5 肋前面,止于肩胛骨喙突。
(一)头颈肌 1. 面肌
颅顶肌
眼轮匝肌
特点:属于皮肌,分布在口眼鼻周围,起 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 功能:收缩使面部皮肤拉紧,出现皱纹, 改变口裂和睑裂的形状,做出喜怒哀乐各 种表情,并参与语言和咀嚼活动。
口轮匝肌
Page ▪ 10
特点: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 翼外肌,都止于下颌骨,运动下颌关 节。 作用:产生咀嚼运动,协助讲话。
Page ▪ 20
4.腹肌
特点:位于胸廓上缘与盆骨下缘之间,
构成腹壁。主要有腹直肌,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和横腹肌。
腹外斜肌
功能:腹肌是背部伸肌的拮抗肌,收
腹直肌鞘
缩时可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
腹肌同时收缩增加腹压,以协助排便、
特点:位于腹壁浅 呕吐和分娩等动作,腹腔内脏也借助 层。(详见课本p93)
功能:收缩时拉肩胛骨向前下方。肩 胛骨固定时,可提肋助气。
Page ▪ 17
肋间内肌
Page ▪ 19
特点: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肌纤维的 方向与肋间外肌相反。 功能:收缩时,使肋下降,缩小胸廓, 以助呼气。
3.膈
腔静脉裂孔 食管裂孔 主动脉裂孔
膈脚
特点:常称为横膈或横膈膜,位于胸腔和腹 腔之间,向上片膨隆呈穹隆形的薄层结构。 功能: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穹隆 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助吸气;舒张时,膈 穹隆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缩小,助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以协助 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腹肌的正常张力而维持其正常位置。
Page ▪ 21
腹外斜肌 腹直肌 腹内斜肌
Page ▪ 22
特点:为位于中线两侧的一对长带状 肌,表面被腹直肌鞘包裹,起自耻骨 联合与耻骨结节之间,止于胸骨剑突 及第5~7肋软骨的前面。
特点:位于腹外斜肌深面。子腹股沟 韧带外侧2/3、髂脊及腰背筋膜。肌 纤维由外下方斜向前上方,在腹直肌 外侧缘移行为腹内斜肌膜,腱膜在腹 直肌外侧缘分为前后两层包裹腹直肌,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壁,止于白线。
Page ▪ 13
(二)躯干肌 1.背肌
斜方肌
背阔肌
Page ▪ 14
特点:位于躯干的后面,分为浅、深
两群。
浅群主要有斜方肌和背阔肌; 特点深:群位主于要背有上竖部脊和肌项。部皮下,为 三角形阔肌。起于下部胸椎的棘突、
胸腰筋膜、骶正中嵴和髂嵴的后份,
止于肱骨的小结节嵴。
功能: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 特拢点,:上位部于肌背纤下维部收和缩胸可侧以部上。提肩胛 功骨能,:下收部缩肌时纤使维上收臂缩内可收以、下旋拉内肩和胛后 背肌 伸骨。。上若肢肩上胛举骨固固定定时,,一则侧上收提缩躯可干以, 如使引头体向向同上侧。屈,脸转向对侧;两侧
Page ▪ 6
5. 按肌肉的起止点命名; 如肱桡肌、胸锁乳突肌等。 6. 根据肌肉跨过的关节分类;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称为单关节肌;跨 过两个关节的肌肉,叫双关节肌;跨过两个以上的关节,称为多关节 肌。
● 了解肌的命名原则有助于对肌的理解和记忆。
Page ▪ 7
三、全身骨骼肌的配备状况
Page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