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病脏腑心法秘诀》古文版纲要

合集下载

【清代舒驰远:六经六病辨证心法】精选全文

【清代舒驰远:六经六病辨证心法】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清代舒驰远:六经六病辨证心法】六经之理浩渺难穷,非泛涉之所能道。

诏以管窥蠡测集注是书,如陟高山耸岫,愈进愈难着脚。

方其注完太阳,接注阳明之时,觉神形俱疲,将有畏难自却之意而搁笔倦吟者,凡历旬日矣。

忽夜梦行至荒丘,得一老翁,貌端严而髯修美,肃然起我敬畏,拱而旁立,聆所言论者久之。

复以手指其处,命我曰:此桥非尔不能造,愿竟成之而毋负其初。

予骇而觉,即语诸妇,妇曰:毋乃喻嘉言先生乎!《伤寒》一书乃后学之津梁,君能集之,无异造桥,苟始勤终堕,将不能成矣。

故或托梦,而致叮咛,君其勉旃。

予韪其言之有理也,乃复殚心悉虑,寝食研求,拈出本气,用作主脑,专责六经,千凡要妙疑关,会族肯綮,无不迎刃而解。

噫,此中有莫之为而为者,殆果有神助耶。

今六经已就帙矣,足以塞吾责而偿所愿也。

是为跋。

六经定法一、太阳病,头项强痛,腰背骨节疼痛,恶寒发热,此为太阳经证,时有微汗者,为风伤卫,法主桂枝汤,以驱卫分之风,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壮热无汗者,为寒伤营,法主麻黄汤,以发营分之寒,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头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者,为风寒两伤营卫,法主大青龙汤,营卫互治,风寒并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石膏;若非烦躁,石膏不可用,非壮热无汗,麻黄不可用。

太阳邪传膀胱,口渴而小便不利,此为太阳腑证,法主五苓散,以去腑邪,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肉桂;按:小便不利,气化不利,病在气分,不可用猪苓血分之药,当以桔梗易之。

太阳腑证,有蓄尿、蓄血二端,膀胱有尿,热邪入而搏之,则少腹满,为蓄尿;若无尿,热邪入无所搏,则少腹不满,为蓄热。

蓄尿者倍肉桂,蓄热者易滑石。

有为蓄尿过多,膀胱满甚,胀翻出窍,尿不得出,胀异常者,名为癃闭,不可用五苓散,愈从下利,其胀愈加而窍愈塞,尿愈不得出,法宜白蔻宣畅胸膈,砂仁、半夏醒脾开胃,肉桂化气,桔梗升提,生姜升散,如吸壶盖揭起则出之意,使上焦得通,中枢得运,而后膀胱之气方能转运,斯窍自顺,而尿得出。

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全文

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全文

附录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全文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隐居曰:凡学道辈,欲求永年,先须祛疾。

或有夙痼,或患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乃可进修内视之道。

不尔,五精不续,真一难守,不入真景也。

服药祛疾,虽系微事,亦初学之要领也。

诸凡杂病,服药汗吐下后,邪气虽平,精气被夺,致令五脏虚疲,当即据证服补汤数剂以补之。

不然,时日久旷,或变为损证,则生死转侧耳。

谨将五脏虚实证候悉列于左,庶几识别无误焉。

汉代以前经方剂量《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汉1两=今15.625g汉1升=今200mL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汉1升麦冬=今61g汉1升火麻仁=今49g汉1升五味子=今40g汉1升吴茱萸=今31g汉12枚大枣=36g汉12枚栀子=20g汉50枚杏仁=25g一辨肝脏病证文并方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

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耳间青脉,以去其瘛。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泻肝汤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当有干呕者方: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上三味,以清浆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枳实(熬)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黄芩大黄生姜(切,各一两)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者方: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悸者,加桂枝一两半;冲气盛者,加五味子一两半;头苦眩者,加术一两半;干呕者,去大枣,加生姜一两半;中满者,去大枣;心中如饥者,还用枣。

中医必背五脏口诀

中医必背五脏口诀

中医必背五脏口诀中医理论中,五脏是人体生理功能的核心,分别是心、肝、脾、肺、肾。

为了方便记忆和理解,中医先辈们总结了许多关于五脏的口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些口诀,揭开五脏的神秘面纱。

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

“心主血脉运周身,神志思维在其存。

”心就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君主,主宰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它通过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同时,心还主管着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的功能正常,我们就能保持清晰的头脑、良好的记忆力和稳定的情绪。

反之,如果心的功能失调,就可能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

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

“肝主疏泄调气机,藏血主筋又开窍。

”肝就像一位英勇的将军,具有疏泄的功能,能够调节人体的气机,让气的运行通畅无阻。

同时,肝还具有藏血的作用,能够储存一定量的血液,以调节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血量需求。

此外,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就容易出现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问题,表现为情绪抑郁、烦躁易怒、胸胁胀痛、目赤肿痛等。

脾为仓廪之官,主运化。

“脾主运化统血源,肌肉四肢其主全。

”脾就像一个仓库的管理员,负责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并将其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脾还具有统摄血液的作用,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不溢出脉外。

同时,脾主肌肉和四肢,脾的功能正常,人体的肌肉就会丰满有力,四肢活动灵活。

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就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等症状。

肺为相傅之官,主气司呼吸。

“肺主气司呼吸功,宣发肃降水道通。

”肺就像一位辅佐君主的丞相,主管着人体的气的生成和运行,同时负责呼吸功能。

肺通过宣发作用,将气血津液输送到体表,以滋养皮肤和毛发;通过肃降作用,将清气吸入体内,将浊气排出体外,并将水液向下输送到肾和膀胱,以维持人体的水液代谢平衡。

如果肺的功能失常,就容易出现咳嗽、气喘、胸闷、鼻塞等症状。

肾为作强之官,主藏精。

“肾主藏精主生殖,主水纳气骨生髓。

(完整word版)金匮背诵条文

(完整word版)金匮背诵条文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脏准此.[二]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以此详之,病由都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腑脏,,即医治之。

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十四]问曰:病有急当救里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

[十五]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

[十六]师曰:五藏病各有所得者愈,五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

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十七]夫诸病在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十二]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十三]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十四]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十八]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风湿俱去也。

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

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

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篇一: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五脏六腑是中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对人体进行整体调节的重要器官。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的正文和拓展内容:1. 《中医五脏六腑歌诀》《中医五脏六腑歌诀》是中国古代一部较为全面的关于五脏六腑的介绍和论述的著作。

该书由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写,内容涵盖了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

该书被广泛流传,是中医初学者入门的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2. 《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国古代经典医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该书包含了关于五脏六腑的论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治疗方法。

该书对中医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阐述,是中医学术的重要经典之一。

3.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针灸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书包含了关于针灸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治疗方法和论述,是中医针灸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基础。

4. 《中医脏腑经络学说》《中医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国现代著名中医专家陈可辛所编写的一部关于中医脏腑经络学说的著作。

该书介绍了五脏六腑在经络系统中的分布和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书对于理解中医理论和治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五脏六腑在中医理论中非常重要,它们与人体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了解五脏六腑的基本概念、生理功能、相互关系等方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调理和保健。

篇二:关于五脏六腑的中医书示例如下:1.《中医五脏六腑歌》这本书会详细描述每个脏腑的名称、功能和对应的中药、方剂,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本书可以帮助中医爱好者更好地了解五脏六腑,并学会使用中药来调节身体。

2.《中医学基础》这本书涵盖了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五脏六腑、经络、气血等概念的介绍。

它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病例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

《医宗金鉴》目录卷三篇名四诊心法要诀

《医宗金鉴》目录卷三篇名四诊心法要诀

《医宗金鉴》目录卷三篇名四诊心法要诀<目录>卷三<篇名>四诊心法要诀属性:医家造精微,通幽显,未有不先望而得之者。

近世惟事切巧,不事望神,大失古圣先贤之旨。

今采医经论色诊之文,确然可法者,编为四言,合崔嘉彦"四言脉诀"名曰:四诊要诀,实该望、闻、问、切之道。

使后之为医师者,由是而教;为弟子者,由是而学。

熟读习玩,揣摩日久,自能洞悉其妙。

则造精微通幽显也,无难矣。

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

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注】此明望、闻、问、切为识病之要道也。

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以目察五色也;闻而知之谓之圣,是以耳识五音也;问而知之谓之工,是以言审五病也;切而知之谓之巧,是以指别五脉也。

神、圣、工、巧四者,乃诊病要道。

医者明斯,更能互相参合,则可识万病根源。

以之疗治,自万举而万当矣。

五行五色,青赤黄白,黑复生青,如环常德。

【注】此明天以五行,人以五脏,化生五色,相生如环之常德也。

木主化生青色,火主化生赤色,土主化生黄色,金主化生白色,水主化生黑色,肝主化生青色,心主化生赤色,脾主化生黄色,肺主化生白色,肾主化生黑色。

变色大要,生克顺逆。

青赤兼化,赤黄合一,黄白淡黄,黑青深碧,白黑淡黑。

白青浅碧,赤白化红,青黄变绿,黑赤紫成,黑黄黧立。

【注】此明五色生克顺逆,相兼合化之变色也。

五色相兼合化,不可胜数,而其大要,则相生之顺色有五,相克之逆色亦有五:青属木化,赤属火化,黄属土化,白属金化,黑属水化,此五行所化之常色也。

木火同化,火土同化,土金同化,金水同化,水木同化,金木兼化,木土兼化,土水兼化,水火兼化,火金兼化,此五行所化之变色也。

如青赤合化,红而兼青之色。

如赤黄合化,红而兼黄之色。

如黄白合化,黄而兼白,淡黄之色。

如白黑合化,黑而兼白,淡黑之色。

如黑青合化,黑而兼青,深碧之色。

皆相生变色,为病之顺也。

如白青兼化,青而兼白,浅碧之色。

六字气诀治五脏疾病

六字气诀治五脏疾病

六字气诀治五脏疾病
六字行功治疗五脏疾病歌:嘘属肝兮外主目,赤翳昏蒙泪如哭,只因肝火上来攻,嘘而治之效最速。

呵属心兮内主舌,口中干苦心烦热,量疾深浅以呵之,喉舌口疮并消灭。

呬属肺兮外皮毛,伤风咳嗽痰如胶,鼻中流涕兼寒热,以呬治之医不劳。

吹属肾兮外主耳,腰膝酸疼阳道痿,微微吐气以吹之,不用求方需药理。

呼属脾兮主中土,胸膛气胀腹如鼓,四肢滞闷肠泻多,呼而治之复如故。

嘻属三焦治壅塞,三焦通畅除积热,但须六次以嘻之,此效常行容易得。

功法:每天夜半之后、中午以前,静坐,叩齿咽津,然后依法轻念呵、嘘、呼、呬、吹、嘻六字,可治五脏疾病;本法的要诀是:只要口中轻念,耳朵听不到声音。

每念一字,要尽量将呼出一口气的时间延长,以便使念字的时间也延长。

六字中,嘘嘻容易混淆,其区别是嘘字气从唇出,嘻字气从舌出。

注意:六字诀一般在有病时用之,病愈即停用。

某脏有病,选用某字用之,不要六字全部使用,以免伤害无病的脏腑。

如肝病念嘘字,心病念呵字,肺病念呬字,肾病念吹字,脾病念呼字,三焦病念嘻字,兼而用之才能养生治病。

(武当道)。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

《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粟香随笔》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孙思邈所撰写的一部医学著作,是一部具有极高价值的医学经典,其中的五脏调养诀更是备受推崇。

五脏调养诀是指通过特定方式调养五脏,使人体得到更好的健康。

以下是《粟香随笔》中的五脏调养诀的详细内容:一、心心乃人之主宰,整个身体的运作皆由心驱动。

因此,赖以调养心脏的方法是保持积极的心态。

你可以多看些逗人开心的卡通,或是听些悦耳的音乐,以缓解自己的紧张和疲劳,从而保持良好的心态。

此外,适度的运动也是保持心脏健康的关键之一。

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跑步、游泳或者瑜伽、太极等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锻炼心脏的效果。

二、肝肝是人体的生命之源,肝的健康对于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肝脏最容易受到压力的影响,所以放松心情也是养护肝脏的秘诀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音乐等形式来放松自己。

此外,按摩也是养肝的好方法,人们可以用拇指在肝区打圈按摩,可以有助于肝脏的代谢和排毒。

三、脾脾是身体内的充电器,可以转化食物为能量来供应机体。

脾脏的养护可以通过饮食来进行。

人们应该多吃一些有助于脾的食物,如山药、红枣、谷类等,同时减少海鲜等油腻食品的摄入。

四、肺肺是呼吸器官,呼吸不畅会影响身体内部氧气的供应,所以保持肺的健康非常重要。

人们可以选择多进行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也可以散步或者做些练习呼吸的运动。

五、肾肾主藏精制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养护肾脏也是非常关键的。

常常有压力和工作疲劳的人们,往往更容易出现肾脏问题。

对于这些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充分的休息,好好睡一觉,恢复自己的体力。

尽管五脏各有特点,但它们的养护方法都是相通的。

保持心情愉快,充分休息,坚持适度的运动和饮食调节,这些做法都是我们养护五脏健康所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给予五脏足够的关注和养护,让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充满活力和力量。

常念这六个字竟然可以养五脏,不信你试试!

常念这六个字竟然可以养五脏,不信你试试!

常念这六个字竟然可以养五脏,不信你试试!六字诀是我国道家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药王孙思邈曾奉它为长寿之法,每日练习。

它通过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病侵袭,防止衰老。

练「六字诀」讲究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气时发音。

呼气要缓慢、深长、均匀,以加大肺活量。

同时,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双膝微屈,全身放松。

每个字念 6 遍,然后调息一次。

六字诀功法的起源六字诀功法历史久远,流传广泛,从文献考证的依据看,六字诀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梁代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是当时著名的道家修炼人士,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

陶氏夙好养生,收集和整理了南朝以前历代有关养生的论述,辑成《养性延命录》。

在《养性延命录》中的「服气疗病」部分记载:「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咽以解极。

」书中还指出:「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肺脏病者,胸膈胀满,嘘气出之;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身痒痛闷,唏气出之;肝脏病者,眼疼愁忧不乐,呵气出之。

」这些记载即后世六字诀或六字气诀的起源。

六字诀功法的历史演化自陶弘景之后,历代都有关于六字诀的记述,在六字的发音及与脏腑的配合上,也有不少发展变化。

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元代邱处机的《摄生消息论》、明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清代尤先洲的《寿世青编》、近代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等。

其中尤以宋代邹朴庵论述最详,他不但对呼吸和读音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念时耳不得闻声」,「念闭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声」,还加了叩齿、搅海、咽津等预备功。

此外,明代以前的六字诀不配合肢体动作,只是单纯的吐纳功夫。

唐代六字诀之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原文和注释

唐代六字诀之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原文和注释

唐代六字诀之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原文和注释此六字诀经名: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

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情迷。

据自序当成书于唐宣宗大中二年。

一卷。

并序太白山见素子胡恰述夫天主阳,食人以五气;地主阴,食人以五味。

气味相感,结为五脏。

五脏之气,散为四肢十六部、三百六十关节,引为筋脉、津液、血髓,蕴成六腑、三焦、十二经,通为九窍。

故五脏者,为人形之主。

一脏损则病生,五脏损则神灭。

故五脏者,神明魂魄志精之所居也,每脏各有所主。

是以心主神,肺主魄,肝主魂,脾主意,肾主志。

发於外则上应五星,下应五岳,皆模范天地,禀象日月,触类而取,不可胜言。

若能存神修养,克己励志,其道成矣。

然后五脏坚强,则内受腥腐诸毒不能侵,外遭疾病诸气不能损,聪明纯粹,却老延年,志高神仙,形无困疲,日月精光来附我身,四时六气来合我体,入变化之道,通神明之理,把握阴阳,呼吸精神,造物者翻为我所制。

至此之时,不假金丹玉液,琅牙大还,自然神化冲虚,气合太和,而升云汉。

五脏之气结五云而入天中,左召阳神六甲,右呼阴神六丁,千变万化,驭飞输而适意。

是以不悟者劳苦外求,实非知生之道。

是故太上曰:精是吾神,气是吾道,脏精养气,保守坚贞,阴阳交会,以立其形是也。

惜夙性不敏,幼慕玄门,炼志无为,栖心澹泊,览黄庭之妙理,穷碧简之遗文,焦心研精,屡更岁月,伏见旧图奥密,津路幽深,词理既玄,迹之者鲜。

指以色象或略记神名,诸氏纂修异端斯起,遂使后学之辈罕得其门,差之毫厘,谬逾千里。

今敢搜罗管见,罄竭护闻按据诸经,别为图式。

先明脏腑,次说修行,并引病源,吐纳除疾,旁罗药理、导引屈伸、察色寻证、月禁食忌,庶使后来学者,披图而六情可见,开经而万品昭然。

时大中二年戊辰岁述。

注释五气:臊气、焦气、香气、腥气、腐气五种气味。

张景岳:“天以五气食人者,臊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也”。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日常所食的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中,都各具有五味所属,并各走其所喜的五脏。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卷一》【中风总括】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

当分中络经腑脏,更审虚实寒热痰,脱证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遗尿肾绝鼾声肺,闭证握固紧牙关,初以通关先取嚏,痰壅不下吐为先。

〖注〗风,谓虚邪,贼风从外而中伤人四肢躯体,故名曰中风,痰火,谓痰火从内而发,病患心主之官,故名曰痰火。

体中风邪,轻则顽麻不仁,重则瘫痪不用。

心病痰火,轻则舌强难语,重则痰壅神昏。

此证或内或外,单病轻,兼病重,当细辨其中络。

中经,中腑,中脏,及中经络兼中腑脏。

并细审其兼虚、兼实、兼寒、兼热、兼痰,与夫脱证、闭证之浅深缓急而治之,凡国中宜先用通关散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

口噤者,用开关散,擦牙软之,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

若口噤不开,汤药不能下咽者,则将应服之药,随引调如面茶,含在不病患口内,用苇管或笔管插入病患鼻孔,使气连药吹之,其药自能入咽。

不可用金器撬之,恐伤齿也。

【按】中风一证,分中血脉、中腑、中脏,始自李东垣,中血脉者,大秦艽汤;中腑者,小续命汤;中脏者,三化汤。

然从未见有三化汤中脏之证,惟《金匮》书中分为四证:曰络、曰经、曰腑、曰脏,其说最为的当,可为后世法。

盖口眼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也;昏不识人,便尿阻隔,邪在腑也;神昏不语,唇缓涎出,邪在脏也。

学人细阅诸家之论,自知不谬云尔。

《杂病心法要●诀卷一》【中风死侯】寸口脉平卒中死,生气独绝暴脱之,五脏几息呼吸泯,譬如堕溺岂能期。

脉来一息七八至,不大不小尚能医,大小浮昼沉夜死,脉绝不至死何疑。

脱证并见皆死候,摇头上窜气长嘘,喘汗如油痰拽锯,肉脱筋痛发枯直。

〖注〗寸口脉平,谓寸、关、尺脉俱平之人,忽然卒中而死者,皆因中邪太甚,闭塞九窍天真之气,不能与人之生气相通,则独绝于内也。

譬如堕跌溺水,岂能预期其死耶!脉来一息七、八至者,不大不小虽困可治。

若大而无伦,小而如纤,浮主昼死,沉主夜死,不可治也。

五脏别论篇原文及译文

五脏别论篇原文及译文

五脏别论篇原文及译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

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

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脏。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译文黄帝问道:我从方士那里听说,有的称脑髓为脏,有的称肠胃为脏,还有的把这些都称为腑。

他们的意见不同,却又都坚持自己的看法,不知哪种理论是对的,希望你谈一谈这个问题。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种是承受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精血,如同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而不泻,叫作“奇恒之腑”。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一样健运周转,所以是泻而不藏的,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所以称为“传化之腑”。

这是因为浊气不能久停其间,而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的缘故。

此外,肛门也为五脏行使输泻浊气,这样,水谷的糟粕就不会久留于体内了。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经气而不向外泻的,所以它是经常保持精神饱满,而不是一时得到充实。

六腑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加以贮藏,所以它有时显得充实,但不能永远保持盈满。

水谷入口之后,胃虽然充实了,但肠中还是空虚的,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但胃中就空虚了,所以说六腑是一时充实,而不是持续盛满。

【六病提纲病情解】

【六病提纲病情解】

【六病提纲病情解】一日太阳以脉浮,头痛、项强、恶寒,恶寒。

二日阳明以胃家实、恶热。

三日少阳以口苦、咽干、目眩、喜呕。

四日太阴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鞕,食不下。

五日少阴以脉微细,但欲寐,但欲寐。

六日厥阴以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不欲食。

太阳经证解经症者何?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发热是也。

兼自汗而恶风者,则为伤风症,是太阳之卫分为风邪所伤也,主以桂枝汤,协和营卫,驱风邪外出,浅一层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

经症而兼无汗者,则为伤寒症,主以麻黄汤,大开腠里,俾营分之寒邪,尽从汗出。

经症而兼壮热烦躁脉浮紧者,则为两感症,是太阳之营卫,为风邪寒邪所伤也。

主以大青龙汤,营卫两解,风寒并驱。

服此方设若不解,不传经则必传腑。

腑症者何?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也。

是邪由太阳之经,而转入太阳之腑也,主以五苓散,化太阳之气。

气化一行,小便亦利,邪亦可从此而出,病亦可从此解矣。

至于腑症之中,另有蓄尿一症(病形小腹满,便短赤不利,口渴),盖膀胱乃储水之区,今为寒气所束,太阳之气微,不足以胜其寒邪之气,气机于是乎不运矣,气机一刻不运,则所储之水,即不能出,势必上涌,而小腹作满,故名之曰蓄尿,主以五苓倍桂。

桂本辛温,力能化太阳之寒气,气化一行,小便得出,病亦立解,此法中之法也。

另有蓄热一症(病形小腹不满,口渴溺赤),由寒邪入腑,从太阳之标阳而化为热。

热甚则必涸其所注之水,故小腹不满而便不利,故名之曰蓄热,主以五苓去桂,加滑石以清利其热。

另有蓄血一症(病形小腹硬满),缘由寒邪入腑,阻其太阳之气机,而循行本经之血液,流入腑中,聚而不散,少腹硬满,故名之曰蓄血,主以五苓散中,加桃仁、红花、当归、万年霜之类,从小便以逐其瘀,即可移危为安,皆不易之法也。

附解:太阳经,有经症初见,不传本经之腑,而传阳明、少阳,三阳经症同见者,名三阳并病,即以三阳之法治之,如桂枝汤加葛根、柴胡是也。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条脉证二条)【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译文】有人问道:“技术高超的医生治病,往往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道:“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蔓延。

以肝脏病的诊断为例,临床上见到肝病患者,知道肝病可以传到脾脏,就要在治疗时首先调补脾脏。

但如果一年四季脾气都旺盛,就不需要调补脾脏。

一般的医生不了解疾病相传的规律,见到肝病不懂得实脾的意义,就只知道治肝。

”【原文】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译文】对于肝病的治疗,应当用酸味的药物予以补益,用焦苦的药物辅助,再用甘味的药物予以调和。

五味之中,酸味入肝经,焦苦味入心经,甘味入脾经。

脾气旺盛就能制约肾气,肾气虚弱,体内水气代谢就会失常,水气不畅,心火就会旺盛,转而伤害肺脏,肺气则因此虚弱,无法制约肝脏,肝气就会旺盛,如此肝病就能自行痊愈。

这就是治肝补脾的奥妙所在。

治疗肝的虚证时用此法,实证就不适用了。

【原文】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译文】《内经》上说:“不要伤害正气虚弱的脏腑,也不要补益邪气旺盛的脏腑。

应当用补法治疗虚弱的脏腑,用泻法治疗邪气旺盛的脏腑。

”这就是《内经》的含义。

其他脏腑在治疗时都可以仿照此种方法。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医宗金鉴条文总结

医宗金鉴条文总结

医宗金鉴条文总结
医宗金鉴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共分为三篇,主要包含了医学理论、病证分类、诊断治疗方法等内容。

以下是医宗金鉴的主要条文总结:
第一篇:“六腑谬论辨”、“脏腑论辨”、“脏大腑小偏”等条文总结了人体内脏功能及与病症的关系。

第二篇:“病因辨证论方”、“疗法十二论”等条文总结了病因辨证、治疗方法和药方应用。

第三篇:“辨證法则”、“脉法”等条文总结了病症辨证和脉诊方法。

医宗金鉴的主要观点包括:
1. 强调脏腑功能和平衡的重要性,认为人体脏腑之间的协调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2. 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即根据病症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3. 强调脉诊的准确性,脉搏反映了人体的病症和生理状况,是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

4. 强调养生的重要性,倡导平衡饮食、适度锻炼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来维持健康。

总的来说,医宗金鉴通过系统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古代医学的经验和智慧,对于现代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临证心法脏腑辨证要点

临证心法脏腑辨证要点

临证心法脏腑辨证要点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

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

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

如厥阴病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

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

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

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

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

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

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

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

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

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

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

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

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

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

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

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

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

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解: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解: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解:辨心脏病证文并方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曰:火亢太过,金受制矣,金之子水,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

《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七十五难》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心虚则悲不已(阳不足也),心实则笑不休(阳有余也)。

心病者,心胸内痛(心包痛也),胁下支满(肝气不能入心也),膺背肩胛间痛(手太阳经不通也),两臂内痛(肝邪承心)(手少阴经不通也)。

虚则胸腹胁下与腰相引而痛(火水未济,寒热格拒也)。

取其经手少阴、太阳,及舌下血者(心开窍在舌也)。

其变,刺郄中血者(心主血也)。

邪在心,则病心中前,善悲(阳不足则悲也),眩仆(精气不能上奉也),视有余不足以调之(损有余而补不足也)。

经云:“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证如是。

”(心不受邪,受邪即死。

如国之不可一日无君也)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补其阳体也),苦泻之(泻其阳体也)。

心苦缓(心气不行也),急食酸以收之(补木以生火也)。

”心之象,体阳用阴,温润辛金。

故曰:心德为耎,耎即温润之意。

心实则邪盛,邪与阴合则阴邪有余,阳为阴覆而不彰。

心虚则中阴不足,阴不函阳,阳显化热,热灼燥金,津炼为痰。

心虚则痰盛。

心性温润而降,咸能软坚破积,引火下降,故以咸补之,苦能燥阴去邪,故以苦泻之。

缓为阴阳离散之象,酸能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故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小补心包汤1治血气虚少,心中动悸,时悲泣,烦中,汗出,气噫,脉结者方(心阴不足,则心阳不敛,故汗出而烦)代赭石(烧赤,入酢浆中淬三次,打。

一方作牡丹皮,当从)、旋覆花、竹叶(各二两)豉(一两,一方作山萸肉,当从)(四味,取从金引火入水之意也)上方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怔惊不发者,加代赭石,为四两半;烦热汗出者,去豉,加竹叶至四两半,身热还用豉;心中窒痛[心下痞满]者,加豉至四两半;气苦少者,加甘草三两;心下痞满者,去豉,加人参一两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干姜一两半;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两半。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病症治疗方药解析
丛春雨
【期刊名称】《敦煌研究》
【年(卷),期】2002(000)003
【摘要】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载五脏病症治疗的方药,即心(心包络)、肝、脾、肺、肾24首经方.其中心(心包络)病症治有小泻心汤、大泻心汤、小补心汤、大补心汤,肝病症治有小泻肝汤、大泻肝汤、小补肝汤、大补肝汤,脾病症治有
小泻脾汤、大泻脾汤、小补脾汤、大补脾汤,肺病症治有小泻肺汤、大泻肺汤、小
补肺汤、大补肺汤,肾病症治有小泻肾汤、大泻肾汤、小补肾汤、大补肾汤.
【总页数】8页(P92-99)
【作者】丛春雨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73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6.1
【相关文献】
1.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虚实对本脏升降的影响初探 [J], 王战磊;李应存
2.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急症治疗方剂浅析 [J], 张永文;沈思钰;蔡辉
3.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奥义解析 [J], 刘嵩隐
4.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 [J], 李应东
5.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互藏五味 [J], 梁永林;刘稼;李金田;李应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中医《六病脏腑心法秘诀》
通真子著【此乃教材提纲】详见经方临床与实践群 376471553
六病脏腑心法,破解中医之密,临床辩证之要,疗疾万病之本
前言
继承与发展古代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相结合,融合古今中医精髓,揭秘六病本源,独创“六病脏腑论”与《伤寒杂病论》珠联璧合,解决辩证论治之根本,临证迷茫之慧眼,辩证易明,用药精准,以临床应用为重点,以培养高级临床中医师为宗旨。

《六病脏腑心法秘诀》是在古代中医理论指导下独创的一套适合临床中医师的实用中医诊断治疗学,具有和教科书完全不同的辨证思路,是以舌诊、脉象、症状为重点,以六病脏腑辩证为根本,以症候为用药准则的一套完整的、易用的临床治疗学说。

尤其对于疑难病,更加易于精准辨证和用药,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六病脏腑
六脏者,心、肝、脾、肺、肾、心包是也;六腑者,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是也,故称六脏六腑。

脏腑内外之关联,证显之病机,规律之范围,为六病脏腑辩证之要也。

太阳病,表及膀胱与小肠言也,少阳病,胆及三焦之证也,阳明病,胃及大肠所归也,少阴病,心与肾之主也,太阴病,肺脾所包也,厥阴病心包与肝也。

太阳病,以表证为主,言表之热,肿,体表之疾。

少阳病,以郁证为主,证见于上,头痛,口苦,咽干,目眩诸证。

阳明病,以痰证为主,证见于中,胃家之邪,躁狂,热咳,胸闷,腹胀痛诸证。

少阴病,以湿寒症阴虚为主,证见于中偏下,腹泻,妇人诸疾,小便不利,小腹痛疼,耳鸣诸疾。

太阴病,虚寒为主,证见于下偏上,腹满,下利,食不下,腰腿酸软,乏力,诸疾。

厥阴病,寒瘀为主,证见于下,便秘,逆冷,畏寒,寒热错杂之证。

至于伤寒感传,太阳、少阳、阳明之热,另有论述。

舌象要旨
自内经至伤寒论,皆有舌诊之论述,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乃最早之舌诊专著。

陈楠序曰:敖氏抱独见之明,著《金镜录》一书,只以舌证,不以脉辨,其法浅而易知,试而辄效,诚千载不偶之秘书也。

学医者推类以尽其余,则庶几矣。

曹炳章《辨舌指南》曰:“辨舌质可辨脏腑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

”以舌脉诊六病,归而为诸病之源,俱万病之法规,脏腑之准绳,用药之尺度,处方之准则,愈病之根本。

舌之色,以查人体之气、血、寒、热、阴、阳、盛、衰;苔乃胃气所熏蒸,五脏皆禀气于胃,故可察五脏之寒、热、虚、实、痰、湿、瘀、郁。

六经即明,观舌之变,当知有表里之寒热,气虚血虚,阳虚阴虚,血热血瘀,湿,痰,郁之分。

诸证或互见,或轻重之别,临证当详辨。

下焦痰湿重,下肢及腹常有疾也;中焦湿重,则脾胃多病也。

上焦痰湿重,则头有不适也。

上焦宽阔,则多实而上热。

下焦狭窄,则主腿脚不足。

中焦宽阔,则肝常有余。

舌体内陷内凸,寒热当分。

边薄边厚,表之寒热需辨也。

舌红为热,舌淡为寒,舌紫暗为瘀;齿痕为气虚;饱满为气滞;水肿为重湿,苔厚为痰湿;苔少为阴虚而燥。

舌见白苔滑者,邪初入里也。

舌见红色者,热蓄于内也。

风寒在表,舌薄白而润。

燥白尖红,风热入肺而津亏。

苔若纯黄,表邪入里也,舌苔粘腻,湿之证据也。

黄苔而中心绛者,胃火之热也。

营、卫、表、里,种种舌象体态,详于课程讲解。

脉象法要
脉者,气血之先也。

诊脉须辨表里、寒热、虚实。

脉无单至,提纲之要者,不出浮、沉、迟、数、滑、涩、弦、实、细、缓、长、短之脉也。

浮脉,阳也,主表,腑也。

凡六淫之邪袭于经络,而未入于胃腑及脏者,皆属于表也。

为风,为痞,为满,为喘,为表热;沉脉,阴也,主里,脏也,凡七情之气郁于心腹之内不能越散,饮食五味之伤流于腑脏之间不能通泄,皆属于里也。

为实,为寒,为气,为水,为停饮,为癥瘕,为胁胀,为厥逆,为洞泄。

迟为脏、为气寒、为虚、为不足;数为热,为有余:二者皆有郁。

形软有因血虚,有因湿热,形硬有因血实,有因风寒。

血有余则脉滑,血不足则脉涩,然血由气行,故亦可征气之盛衰。

气血必有津以承载,始能运行滑利,所以内经以滑为阴有余,涩为阳有余,阴即津液也。

脉之断续,气血之通塞盛衰也。

有形之断续,长、短是也,有动之断续,促、结、代是也。

长短,查气之郁畅也。

气畅则虽弱而亦长,气郁则虽强而亦短。

长,气血皆有余也;短,气不足以导其血也,为三焦气壅,为风寒外束,气出不利。

,脉来厥厥如豆,是长短皆有气郁。

经曰:长则气治,短则气病,亦言其大概而已。

弦脉主肝胆、痰饮、痛,脉来弦紧,痰饮中结,气升不利。

脉之宽窄查气血之寒热盈虚也。

气热则血涨,气寒则血消,血实则气充,血虚则气怯。

脉之粗细诊查气血之寒热盈虚。

芤脉,血虚与失血也;伏脉,气郁、寒凝、气闭也;代散脉,气脱,血弱虚微、气血俱虚也;细紧脉,气血俱寒也;革脉半产并崩漏,男子营亏或梦遗阴盛于上;牢、阴盛于下,并积聚内结寒疝痛,奔豚痃癖;洪促脉,气热于气分也,洪脉邪气盛,亡津液,喘嗽狂,火盛也;动滑脉,气热于血分;滑脉主宿食痰热胸中满。

涩脉,血少津枯气血痹,浮数脉,气热于气分;沉迟脉,气寒于血分;弦革脉,气寒于气分;紧结脉,气结于血分;结脉,疝瘕郁结寒气盛也,细脉,气血亏、湿邪郁结、血中气寒也;缓脉,血中气热,亦为虚也;长短之脉、同有气郁。

气横于气分则长。

气结于血分则短;寒凝于血分则实而涩。

热亢于气分则虚而滑。

而且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实极似虚,虚极似实。

如滑主痰,而痰亦见涩;弦主肝,而肝亦见濡,孕脉必滑,而亦有虚涩不调,长与盛相反。

长而劲,短而搏,同主气逆气郁。

动脉痛与惊,少阴动甚妊子焉,实脉邪气盛,微脉诸虚病,短脉元气多亏也。

用药旨规
药物之用,苦泄,甘缓,酸收,咸软,淡渗泄,辛散。

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

甘辛药平降,甘寒泻火。

苦寒泻湿热,苦甘寒泻血热。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

以辛补之,细辛。

以酸泻之,芍药。

虚,以生姜、陈皮之类补之。

肾乃肝之母,肾,水也,苦以补肾,熟地黄、黄柏是也。

实则泻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泻心。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

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

以咸补之,泽泻。

以甘
泻之,人参、黄、甘草。

虚,以炒盐补之。

虚则补其母,以生姜补肝。

实,则甘草泻之。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甘草。

以甘补之,人参。

以苦泻之,黄连。

虚,则以甘草、大枣之类补之。

实,则以枳实泻之。

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泻肺。

泻之,桑白皮。

以酸补之,五味子。

虚,则五味子补之。

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补脾。

实,则桑白皮泻之。

肾乃肺之子,以泽泻泻肾。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知母、黄柏。

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

以苦补之,黄柏。

以咸泻之,泽泻。

虚,则熟地黄、黄柏补之。

肾本无实,不可泻。

肺乃肾之母,以五味子补肺。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咸味涌泄为阴,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之平也。

病理之分表寒,表热,热,寒,气虚,实证,阳虚,阴虚,湿,痰,郁,血虚,血热,血瘀也。

互见而有轻重。

故有君臣佐使之制。

伤寒本草
述本草临床之运用
伤寒六经方证临证真言
述伤寒六经之辩证
伤寒杂病论密要阐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主要条文)
经方心法
述经方方解与临床运用
临证备要独家心法
临床病症之辨证施治
病症之主要分类与治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