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概论1
许钧——翻译概论
第二章 翻译是什么?
• 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人们对于翻译的思考也由来已久。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更多的是从翻译的得失与困难,以及 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翻译的。 • 不论是翻译的过程还是翻译的结果,都有着丰富的形态和各种特点。 翻译活动的丰富性,为我们采用多重视角考察“翻译是什么”问题提 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 翻译的语言学研究把翻译从经验主义中解放出来,为翻译研究打开了 科学的大门,在历史上第一次赋予了翻译研究以科学的性质。 • 翻译不仅仅是一种纯语言层面的活动,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翻 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大大拓展了翻译研究的空间,翻译活动在各种文化 理论的观照之下,呈现出多个不同的侧面。 • 当各种学科的理论介入翻译研究领域之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看似在不 断扩大,却又潜伏着一步步失去自己位置的危险,面对这一危险,我 们不能不清醒地保持独立的翻译学科意识。 • 翻译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等本质特征 。它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随着人们对翻译的形而上思考的进一步深入,翻译的本质将会得到更 全面、更深入的揭示。
第七章 翻译活动会遇到什么矛盾?
• 正确认识翻译过程中矛盾的各种因素,从主要方面入手加以解决,对于译者采 取可行的方式,尽可能克服翻译障碍,在两难的处境中权衡得失,实现翻译目 的,是非常重要的。 翻译是可行的,但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在翻译者看来,不可译因素的存在并不 意味着翻译在根本上就“不可能”。只要存在翻译的需求,就得通过各种方法 将翻译进行下去。 可译性限度包括由语言因素造成的可译性障碍以及由文化因素造成的可译性障 碍,其根源在于文化传统、社会风俗、语言结构和思维方式等深层次差异。 从“异”与“同”,到“他者”与“自我”,再到“异化”与“归化”,译者 在面对不同文化差异时,需要以不偏不倚的态度,努力促进本土文化与异域文 化沟通与交流。 在“形”与“神”这对矛盾中,译者要视两种语言、两种文化语境以及各种因 素所提供的可能性,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在翻译活动中,“可译”与“不可译”、“异”与“同”以及“形”与“神” 的矛盾分别是其在哲学、文化和诗学层面上体现。
1商务英语翻译概论
2)According to our customs stipulation, Consular Invoice is required for the imported goods, which should go with the shipping documents when negotiating with the bank.
关于翻译的几种定义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through which information expressed in the source( or: original) language is convey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a process through which information is conveyed from the source language to the target language). It is a communication crossing different languages,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societies. 翻译是一门艺术.(Translation is a fine art.)----林语堂 《翻译论》 翻译是一门科学.----董秋斯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 in terms of style.----尤金.奈达
翻译概论 知识点总结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翻译概论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翻译理论、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翻译接受者的认知过程、翻译技术、翻译评价等方面。
在翻译概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的定义、分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对等关系,可以研究和分析翻译的规律和特点,可以探讨翻译活动的内在逻辑和思维过程,可以探索翻译技术和工具的应用,可以评价和分析不同翻译作品的质量和成就,可以洞察翻译行为的伦理和社会责任等等。
从学科发展的历史来看,翻译概论起源于古代的翻译实践和文学批评,发展于19世纪的语言学和社会学研究,成熟于20世纪的应用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
而在当今世界,翻译概论已经成为了独立的学科体系,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壮大。
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强,翻译概论必将面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为丰富的研究前景。
翻译概论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译概论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可以学习到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观点,可以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思维广度。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验证和检验相关理论和假设,可以获取和积累实际的翻译数据和资料,可以分析和总结不同翻译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可以发现翻译活动的规律和差异,可以评价和比较不同翻译作品的优劣,可以揭示和阐释翻译活动的内在机理和外在效果。
翻译概论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自然语言、人文文化和社会交往等方面。
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看,翻译概论涉及到的语言范畴和语言现象非常丰富,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语用等方面。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和共性,而翻译概论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差异和共性,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互译和互补。
从人文文化的角度来看,翻译概论涉及到的文学、历史、哲学、宗教、艺术等领域非常广泛,而翻译概论就是要研究和理解这些领域的内涵和外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
翻译概论知识点总结翻译是人类交流和交融的桥梁,它在交流和交融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语言交流和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翻译的定义、分类、原则、步骤、方法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读者对翻译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1. 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是一种语言间的沟通方式,通过翻译,人们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实现文化交流和交融。
翻译包括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口译是指在交谈中即时翻译,笔译是指通过文字将一种语言的内容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2. 翻译的分类根据翻译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将翻译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商务翻译、口译、笔译等多种类型。
文学翻译是指将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科技翻译是指对科技文本进行翻译,商务翻译是指对商务文件和会议内容进行翻译,口译是指即时的口头翻译,笔译是指通过文字进行翻译。
3. 翻译的原则翻译的原则包括忠实原文原则、意译原则、规范原则、通顺原则等。
忠实原文原则是指尽可能忠实地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意译原则是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进行意译,规范原则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规范和习惯进行翻译,通顺原则是指翻译的语言要通顺、流畅,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4. 翻译的步骤翻译的步骤包括理解原文、分析原文、翻译、校对和修改等。
首先,译者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了解原文的内容、语境和目的,然后分析原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接着进行翻译,最后进行校对和修改,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5. 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转换法、对比法等。
直译法是指尽可能保持原文的字面意思进行翻译,意译法是指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意译,转换法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进行转换翻译,对比法是指将原文和译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并进行修改。
6. 翻译的技巧翻译的技巧包括用词准确、通顺流畅、语言地道、逻辑严谨等。
译者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翻译,使译文通顺、流畅、地道,并保持逻辑的一致性和严谨性。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Chapter1----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1.第一章内容概述1)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和翻译家的种种比喻):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理查兹------“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人类自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活动也就一直相伴相随。
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2)从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1)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或宏观的比喻;歌德------翻译家应是“忙碌的媒人”钱钟书------将翻译比作“做媒”《翻译、历史与文化》------把翻译比作婚姻翻译者还被比喻成“像一位雕塑家,用雕塑再现油画作品的形象”,也是“珍宝的发现者”或是“掘金者”。
在西方,翻译家数百年来也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翻译并不是简简单单“倒酒”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需要翻译者在艺术上有所倾注的复杂微妙的过程。
(2)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①把翻译比作渡河——船是要翻译的文本,领航者是翻译者,渡河的行程便是翻译的过程,河的两岸分别就是原语与译入语的文化。
②美国翻译家Margaret Sayers Peden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的熔化过程。
这个比喻借用了自然科学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也颇富揭示性。
③对翻译,另一种最新的、更具揭示性的比喻是“没有舞台的演出”。
④巴西翻译家——“食人者”对翻译者或者翻译的种种比喻尽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们基本上都是正面的,都包含对翻译者工作的褒扬,是确实还有少数比喻表达了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否定或批评;如“翻译即背叛者等”。
2)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或技艺,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像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作才能的艺术。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
翻译概论Chapter1-2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及翻译的原则Chapter1----从翻译的比喻认识翻译的本质1.第一章内容概述1)翻译的重要性(对翻译和翻译家的种种比喻):普希金------“人类精神的传递者。
”歌德------“世界上全部交际来往中最重要、最高贵的事业之一。
”理查兹------“整个宇宙中最为复杂的活动之一”人类自有语言交流以来,翻译活动也就一直相伴相随。
翻译不仅使得人类各种语言与文化之间的沟通成为可能,而且还帮助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的更高阶段发展。
2)从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宏观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1)对翻译或者翻译者总体或宏观的比喻;歌德------翻译家应是“忙碌的媒人”钱钟书------将翻译比作“做媒”《翻译、历史与文化》------把翻译比作婚姻翻译者还被比喻成“像一位雕塑家,用雕塑再现油画作品的形象”,也是“珍宝的发现者”或是“掘金者”。
在西方,翻译家数百年来也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把一个酒瓶里的酒倒到另一个酒瓶里去”,翻译并不是简简单单“倒酒”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需要翻译者在艺术上有所倾注的复杂微妙的过程。
(2)从对翻译操作过程的比喻来看翻译的本质①把翻译比作渡河——船是要翻译的文本,领航者是翻译者,渡河的行程便是翻译的过程,河的两岸分别就是原语与译入语的文化。
②美国翻译家Margaret Sayers Peden把原作想象成一块方方正正的冰,翻译的过程就是这块冰的熔化过程。
这个比喻借用了自然科学对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描述,十分生动,也颇富揭示性。
③对翻译,另一种最新的、更具揭示性的比喻是“没有舞台的演④巴西翻译家——“食人者”对翻译者或者翻译的种种比喻尽管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们基本上都是正面的,都包含对翻译者工作的褒扬,是确实还有少数比喻表达了对翻译或翻译者的否定或批评;如“翻译即背叛者等”。
2)翻译的本质翻译是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在国与国之间、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翻译不仅仅是文本从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过渡,也是文本之间、文化之间的一种协商过程,是以翻译者为中间人进行交流和斡旋的过程;翻译不仅仅是一门涉及语符转换、意义传递的技巧或技艺,更是一项极富创造性、挑战性的活动,是“一种艺术,一种需要译者像画家、表演家”那样具有高超创作才能的艺术。
英汉翻译(一)--翻译概论
翻译的形式
It is sometimes said that there is no task more complex than translation—a claim that can be readily believed when all the variables involved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ranslators not only need to know their source language well; they must also have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of knowledge covered by the source text, and of any social, cultural, or emotional connotations that need to be specified in the target language if the intended effect is to be conveyed. The same special awareness needs to be present for the target language, so that points of special phrasing , local (e.g. regional) expectations, and so on, can a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Etymologically, “translate” is derived from the Latin word translatus, “ carried over.” Translatus is the past participle of transferre. If divided into trans and ferre, we can see the proximity of the word to dia and peherein. The Latin term ferre means “to carry” or “ to transport” as in carrying a shield, and was often used to mean to bear or convey with the notion of motion (Homer), as in ships borne by the forces of wind. If also meant to endure, to suffer, as in to bear a mental burden… (Gentzler, 2001:166)
翻译概论-课后参考答案
翻译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P41-1 试对中西传统译论作进一步研究和比较,并指出其异同之处。
西方(1)公元前46年,罗马帝国时期的西塞罗撰写了《论最优秀的演说家》中区分了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一一直译和意译,堪称西方译论之源。
(2)公元380年圣哲罗姆的翻译集所作的序中,认为对词序、文采、辞格、韵味的处理存在着客观上的困难。
(3)文艺复兴时代的法国翻译家艾蒂安多莱在1540年发表了《论佳译之方法》提岀了五条翻译原则,都是从怎么译的角度来探讨翻译的。
(4)德国马丁路德提岀翻译的七条细则。
(5)以翻译《伊利亚特》与《奥赛德》而驰名译坛的英国翻译家乔治查普曼提岀了具体的译诗的原则。
中国(1)陈福康将中国传统译学理论的发展分为古代、晚清、民国、1949年以后四个时期。
(2)三国时支谦写的《法句经序》主张的翻译方法因循本旨,不加文饰”。
(3)东晋、前秦时期的高僧、翻译家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
(4)张思洁在《中国传统译论范畴及其体系》一书中所言,自《法句经序》起,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大略经历了形成、转折、发展和鼎盛四个阶段。
(5)罗新璋从张思洁的长轴中理岀四个概念,高度概括了传统译论的历程:案本一求信一神似一化境”。
(6)王宏印对中国传统译论有五个特点:一、以道德为本位,强调译者道德修养和敬业从业为本的主体性意识。
二、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
三、人文主义的语言观而不是科学主义的语言观,始终是中国传统翻译实践的潜在的理论导向。
四、人文社科类作为主要文本翻译的类型,在材料内容、语言类型和运思方式上都倾向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而不是科学翻译的科学性。
五、哲学的而非科学的,美学的而非宗教的,是中国传统译论的始终如一的理论基础。
异:中西方翻译理论译者的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西方译论强调客体意识,注重保持物”文本)我”译者)之间的距离,注重对文本进行冷静、客观的解析。
而中国传统译论强调译者的主体意识,以人”为岀发点,重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章 翻译概论精品PPT课件
翻译出版公司, 1998. 【11】《翻译学:艺术论与科学论的统一》. 黄振定.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12】《翻译文化史论》. 王克非.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社, 1997.
6.翻译阅读参考书目
3)翻译实践 【13】《英汉翻译手册》. 倜 西、董乐山. 北京:商务印书
7.翻译证书
1.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7.翻译证书
2.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7.翻译证书
3.上海外语口译证书考试
第一章 翻译概论
主要内容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分类 3. 翻译史简介 4. 翻译的标准 5. 译者的素质 6. 翻译的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What is translation?
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 【14】《中国时尚热点新词速译》. 朱诗向. 北京:对外经济
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2. 【15】《英文汉译技巧》. 陈廷祐.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 2001. 【16】《实用英语翻译技巧》. 吴伟雄、方凡泉. 昆明:云南
人民出版社, 1997. 【17】《英美名著翻译比较》. 喻云根.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 1996. 【18】《实用英汉翻译技巧》. 张鸾铃.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
出版社, 1996.
6.翻译阅读参考书目
4) 国外翻译理论与实践 【19】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evised ed. Snell-Hornby, Mary.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5. 【20】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aker, Mona. London: Routledge. 1992. 【21】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Bell, Roger T. London: Longman. 1991. 【22】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mark, Peter. Hertfordshire: Prentice-Hall. 1988. 【23】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Nida, Eugene Albert.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第一、二讲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another language Catford: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SL) 的文字
材料替换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TL)的对等的文 字材料。
奈达: 所谓翻译,是指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 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在语 义上,其次是文体上。
贸易、文化、和平、人道等都离不开翻译,翻译在 历史上从未如此不可或缺……请大家试想一下,世 上一日无翻译会怎样……都将鸦雀无声。翻译工作 者就象电线中的电流,水管中的水流。
5 翻译的条件
第一个条件就是汉语功底要好。 第二个条件就是英语语言能力要强。 第三个条件是知识面要广。 第四个条件是译者的责任心、工作条件等
The craft of translator is … deeply ambivalent; it is exercised in a radical tension between impulses to facsimile and impulses to appropriate recreation.
翻译概论
主讲人 刘毅 外国语学院
第一部分 翻译概论
1 翻译的定义 2 翻译的目的 3 翻译的意义 4 翻译的条件 5 翻译的分类 6 翻译的方法 7 翻译的步骤(过程)
1 翻译的定义
《辞海》: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 文字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符号解释另一种语言符号 Oxford: to turn from one language into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 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 则达尚焉。”
Hale Waihona Puke 语言和文化的障碍(Language / Cultural Barriers)
第一章 翻译概论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一章翻译概论[1]什么是翻译?[2]关于翻译教材的使用[3]关于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4]关于翻译课程教学语言[5]关于教学内容[6]关于作业[7]关于考勤和平时成绩[8]期末考试第一节翻译简史一、中国翻译简史1 中国翻译的起源我国的翻译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时期,《周礼》和《礼记》两书中出现了周王朝翻译官职的记载。
从周朝到汉朝翻译名称在今天看来,不尽相同,名称各异。
周朝——象胥、寄、象、狄、译、舌人和行人等。
秦朝——典客、典属国西汉——典客、大行令、大鸿卢和典乐东汉——客曹2 佛经翻译佛教创立于公元前六致五世纪的古印度。
我国的佛经翻译,从东汉桓帝末年(约公元160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唐代臻于极盛,北宋时已经式微,元以后则是尾声了。
佛经翻译主要有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另一部分是西行求经的中国僧侣(约四分之一回国)。
佛经大部分译自梵语,一部分译自西域语言。
佛经翻译的第一阶段(公元148年——316年)(东汉——西晋)最早的翻译家有西域高僧安世高和支娄加谶(chen)两人。
后有支谦和竺法护(约230-308)中国第一位去西方求法者是朱世行。
佛经翻译的第二阶段(公元317年——617年)(东晋——隋末)释道安(314-385)鸠摩罗什(350-409)佛经翻译的第三阶段(公元618年——906年)(唐朝全盛时期)玄奘(600-664)公元629年出国,到达印度的那烂驼寺,645年回到长安,历经17年,行程5万里,经历110国,共带回梵文经典657部。
译经75部,1335卷。
义净(635——713)齐州人(今山东历城县)3 元代的翻译活动成吉思汗以前,蒙古各部未见有文字通行,之后开始创制文字。
当时的笔译吏员称为译史,分为蒙古译史和回回译史,前者负责蒙汉翻译,后者负责蒙古语与波斯语的翻译。
元朝设有专门学校培养译员。
英汉翻译(一)--翻译概论
• How to Fat-proof Your Child? • --What kind of money does a girl 如何让你的孩子防“胖”于未然? like best? 女孩最爱什么“财”?——郎才。 女孩最爱什么钱?——礼钱。 • -- Matrimony. 女孩最爱什么钱?——美元(缘) •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不到俄岛我不倒。 • --What flower does everybody 落败孤岛孤败落。 (tulips= two lips) have? 什么样的花人人都有啊?——泪花。 • --Tulips.
• 英语动词translate源自拉丁词translatus, 而translatus又是transferre 的过去分词。 在拉丁语里,transferre的意思是carry或 transport,指的是背负物件将其转移到另一 地方。词根trans本身含有时空变迁的意思, 而ferre除了“负重”与“搬运”的意思外, 还有endure与suffer的含义。
• 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 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均, 《翻译论》,2003:75) •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 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 语言活动。 • By translation here we specifically mean translating,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in which something is translated, instead of the work translated.
Some Metaphors of Translation
• 译者所从事的工作,是“一仆二主”的事情。 • 翻译是媒人。 (歌德) • Translations are like women—when they are faithful they are not beautiful; when they are beautiful they are not faithful. • • • • 翻译如临画,如伯乐相马。 (傅雷) Translation is to dance with fetters. Translation is the transmigration of souls. Traduttor traditori.
新英汉翻译课件教程 Chapter 1 翻译概论
• Contrast is the spice of life. There can
be no joy without sorrow, no summer without winter, no love without hate. • 【译文】矛盾是生活的调味品:没有悲伤就 没有快乐;没有冬就没有夏;没有恨就没有 爱。 • 【解析】充满哲理,令人信服。译文和原文 一样挥洒自如,如歌似曲。
课堂互动 1:找找哪个译文正确
• 1.He has a weakness for smoking.
•
– A.他有抽烟的缺点。 – B.他有抽烟的癖好。 2.A cat is a cleanly animal. – A.猫是一种干净的动物。 – B.猫是喜爱清洁的动物。
• 3.He is dead,as I live.
•
钱钟书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 品从一国文字转变为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 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 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上是入于“化” 境了。 谭载喜提出了翻译的“东张西望”法和译学内 容的“瞻前顾后”法。“东张”即发挥自身的 语言优势,做到译文的“信达贴”、“信达 切”、“神似”、“化境”。“西望”则是借 鉴西方译论,立足分析,注重理论,放眼系统。 “瞻前”——放开思路,大胆开拓;“顾 后”——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黄昏的阴影几乎连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 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 • 【解析】此译文对原文语序略作调整,译文表达忠实、正 确、流畅,符合汉语习惯。但现代人读来文字华丽、感到 过于学究气,和原语文本中所用文字和所表达语气似乎相 悖。 • 【译文】时值晚秋,天气肃杀凄凉,令人伤感,晨日的光 影与黄昏的光影几乎交织在一起,难以分辨,昏暗的光线 投射到一年的衰败秋日之中,而就在这样的一天,我独自 到西敏寺大教堂散步了几个小时。
翻译概论总复习
第二章 翻译的原则
• Q:初学者而言;应采用怎么样的翻译原则
第三章 翻译与文化
• 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 2. 翻译中的文化渗透:异质性foreigness
3. 文化差异与翻译:英汉语的不同P37
Q:佛经翻译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第四章 译者的素质
• 1. 译者的责任:宏观、微观 • 2. 译者素质:奈达4个条件 P49 • Q:译者一定要懂一点翻译理论吗;请举例阐述.. • 译者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有哪些责任
第八章 机器翻译
• 机器翻译的分类及其英文表达 • 机器翻译的简史
第九章 理解与翻译
• 1. Eugene A. Nida 的翻译步骤P136 • analysis; transer; restructuring; testing • 2. Gorge Stainer 的翻译步骤 • initiative trust; aggresstion; incorporation; compensation
第二章 翻译的原则
• 国外 • 1. Alexander Fraser Tytler: 三原则P21 • 2. Catfort: 篇章等值行文、形式 • 3. Eugene A. Nida: 动态对等-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 4. Peter Newmark: 文本功能表达、信息、呼唤 语义翻译、交际翻译
• 1. 翻译的失: • 2. 翻译的得: • 3. 如何看待翻译的得与失
期末考试题型
• 一、填空题1'*15=15' • 二、术语匹配1'*15=15' • 三、简答题 4'*10=40' • 四、综合论述题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Philological approach
神似、化境 “谈翻译的人首先要觉悟的事件,就是翻译是一种艺 术。”(林语堂,1984:417) “我认为翻译是艺术……我要用艺术方法来解决翻译问 题。”(许渊冲,1996:56-59) “文学翻译,自然也该是一种艺术实践。文学语言,不 仅具有语义信息传达功能,更具有审美价值创造功能。 唐朝贾公彦云:‘译即易’;而从文学翻译角度也可说: ‘译’者,‘艺’也。”(罗新璋,2003:366)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The translator, as stated before, does not translate words or individual sentences (unless an isolated sentence has text status), but texts. Translation, therefore, is a text-oriented event. It follows from this that the most pertinent definition of translation is textoriented: Translation is a procedure which leads from a written SLT to an optimally equivalent TLT and requires the syntactic, semantic, stylistic and textpragmatic comprehension by the translator of the original. " (Wills, 1982: 112)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What is translation in a general sense?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written languages involves the changing of an original written text (the source text or ST ) in the original verbal language (the source language or SL ) into a written text (the target text or TT ) in a different verbal language (the target language or TL )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Far more complicated and disputed
Roman Jakobson
Translation variations Translation modes Translation products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Function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 Discourse & regis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ultural turn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Translation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 Taber, 1969: 12)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nellHornby,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Jeremy Munday,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Philological approach
文学翻译应属美学范畴,翻译就是一个认识原作中的美, 并在译文中给予再现的过程。 意境美
语言美
形象美 风格美
翻译评论以直觉印象,以个人所悟来进行评说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核心观念:equivalent (ce)
等值、对等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I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I
Course Objectives
enabl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inology and concept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ummarize the major strand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elp students acquire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necessary background and tools to begin to carry out their own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It comprises two main phases, a phase of semasiological understanding, during which the translator analyzes the SLT for intended meaning and style, and a phase of onomasiological reconstruction (TL recomposition) during which the translator reproduces the SLT, analyzed as to content and style, while giving optimal consideration to points of communicative equivalence. " (Wills.1982:62)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ultural approach
“Translation is not 'interlingual transfer' but 'crosscultural transfer' ." (Snell-Hornby, 1988:39) "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 (Nord.1991:28) Rewriting (Susan Bassnett)
T&I
Major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Linguistic approach
"Translation is a process of "deverbalizing" and "reverbalizing"; it leads from an SLT to a TLT which is as close an equivalent as possible and presuppos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and style of the original.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is definition, is a process which can be subdivided within itself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