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X线测量(精)
脊柱摄影(X线检查技术课件)
颈椎双斜位
5.颈椎过伸位
• 摄影目的:用于测量颈椎不稳侧位影像。 • 摄影体位:病人直立于摄影架前,头尽量后
仰,两肩尽量下垂,力求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身体站稳,外耳孔平胶片上缘。 • 中心线:即第4颈椎颈部前后缘中点。
·
颈 椎 过 伸 位
6.颈椎过屈位
• 摄影目的:用于测量颈椎不稳侧位影像。 • 摄影体位:病人侧立于摄影架前, 头尽量
垂直于暗盒; • (4)胶片上缘平外耳孔,下缘平颈静脉切迹
• 中心线: • 向头端倾斜10~15°角,经甲状软骨射入
胶片。 • 屏气方式 : • 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
第2颈椎 第3颈椎 第4颈椎 第5颈椎 第6颈椎 第7颈椎
第1肋骨
椎体
钩突 横突 椎间隙 棘突 椎弓根 第1胸椎
• 标准片显示:
用35°角。
35°
椎体 横突 椎体间隙 椎弓根
髂骨
棘突 椎弓峡部
腰椎斜位
照片质量评价
• 腰椎附件在斜位片上 显示呈“小狗”状, 近片侧的横突为“狗 嘴”,椎弓根为“狗 眼”,椎弓狭部为“ 狗颈”,上关节突为 “狗耳”,下关节突 为“狗前腿”。远片 侧下关节突为“狗后 腿”,横突为“狗尾 ”,以上腰椎附件最 好能投影于胶片的正 中。
颈部的软组织前后缘与暗盒前后缘等距。
肩未持重
肩持重
• 中心线 : • 经甲状软骨平颈部前后缘连线的中点,
以水平方向射入胶片。 • 屏气方式 : • 深吸气再呼气后屏气曝光。
齿突 寰椎 枢椎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第7颈椎棘突
• 标准片显示: • 1.第1~7颈椎序列以正常
生理曲度显示照片正中 • 2.下颌骨不与椎体重叠 • 3.各椎间隙及椎间关节显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的影像学表现以上是正常腰椎的X线图⽚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正侧位X光⽚(患者,男性,45岁,强脊炎15年余)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简称强直,英⽂缩写为AS。
是⼀种慢性全⾝免疫系统紊乱导致的疾病,以脊柱和骶骼部位炎症及⾻化为主要表现。
由于1963才命名此病,因此中医历史上不存在此病名,总体上看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痹证范畴内的⾻痹、肾痹、历节风、⽵节风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男⼥差别:发病⾼峰期为男性为13岁—30岁左右,⼥性⼀般要晚于男性6岁左右。
强直多见于男性,据统计数据,之前男⼥发病率⽐例约为10:1。
但随着近年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的提⾼,有许多症状⽐男性患者轻的⼥性患者被发现,使得发病的男⼥⽐例提⾼到3:1—5:1。
男性强直患者相对来说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伴有发热、乏⼒、消瘦等全⾝症状,但是早期发病后有⼀段⽐较短的时间感觉不到任何症状;⽽⼥性患者相对来说症状较轻,⽆症状缓解期有时达数年,但⽐男性增加了产褥期感染因素。
所以早期强直性脊柱炎具有很强的隐匿性,难以被发现和重视,这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之⼀。
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检查(1)骶髂关节改变:这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
可以这样说,⼀张正常的骶髂关节X线⽚⼏乎可以排除本病的诊断。
早期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腰椎更具有特点,更容易识别。
⼀般地说,骶髂关节可有三期改变:①早期:关节边缘模糊,并稍致密,关节间隙加宽。
②中期:关节间隙狭窄,关节边缘⾻质腐蚀与致密增⽣交错,呈锯齿状。
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有⾻⼩梁通过,呈⾻性融合。
但⽬前仍有学者沿⽤1966年纽约放射学标准,将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为可疑;Ⅱ级为轻度异常;Ⅲ级为明显异常;Ⅳ级为严重异常,关节完全强直。
(2)脊柱改变:病变发展到中、晚期可见到:①韧带⾻赘(即椎间盘纤维环⾻化)形成,甚⾄呈⽵节状脊柱融合。
②⽅形椎。
③普遍⾻质疏松。
四肢影像 脊柱四肢成人四肢X线表现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
五、脊柱四肢
四肢正常X线表现
一、上肢
1.肩关节
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 肱骨头构成。
1.肩
正 位 摄 影
肩峰 肱 骨
1.肩
正位表现
锁骨
肩胛骨
喙突粗隆 喙突
肩胛盂
肱骨颈轴线
1.肩
正位
肱骨颈干角
正常值 由130° 至140°
锁骨 肩 胛 骨
1.肩 肩胛骨
切线位 喙突
肱骨
肩峰
2.肘关节
肘关节是由肱骨远端与桡、尺骨的近 端共同构成的复合关节。 包括三个关节:肱桡关节、肱尺关节
3.腕
手
头
小大
钩
状
多多 角角
骨
骨
骨骨
正
正
位
位
摄
表
影
现
豌三手手 豆角月舟 骨骨骨骨
3.腕
正位
桡骨内倾角
正常值 由23° 至40°
平均值 31.2°
3.腕
大
第
多
一
角
掌
侧
骨
骨
位 摄 影
侧 位
桡
手
骨 茎
月
突
骨
4.手
手
籽
食骨
指
正
斜
位
位
4.手指
头部
颈部
正
侧
位
体部
位
基底部
掌第 骨二
二、下肢
1.髋关节
髋关节由髋骨的髋臼与 股骨的股骨头构成。
1.髋
骶髂关节
髂骨 后内缘
骶髂关节 前外缘大粗隆股骨头 股骨颈闭孔耻骨
脊柱的影像学诊断
颈曲阶梯状错位的测量线
显示上一椎体前移4mm
常规正位片双侧钩椎关节对称,无侧弯
钩突关节不对称 (正位相显示颈3-4间双侧钩突关节不对称)
双边双突征
(颈椎侧位片,可见颈2、3、4小关节呈双突影(双边),说明颈4以上轴向旋转。)
双边双突征 侧位片自颈5以上及颈7以下均为纯侧位相,但颈6下关节突呈清晰之 双突影。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参照表2。
表2 颈腰椎曲分级标准
级别 Ⅰ(正常) Ⅱ(尚可)
Ⅲ(尚存)
Ⅳ(消失) Ⅴ(差)
颈曲
弓形面积 (㎝2)
形态
11~16
正常
6~10
减小
显著减小或 1~5 上弓下曲或
下弓上曲
0
变直
负数或 >16
反弓
腰曲
弓形面积 (㎝2) 28~39 16~27
1~15
0
形态
正常 减小 显著减小 或 上弓下曲 变直
颈后弓VII型(上曲下直)
颈后弓VIII型(上曲下弓)
腰曲I型(全直)
腰曲II型(全弓)
腰曲III型(上弓下直)
腰曲IV型(上弓下曲)
腰曲V型(上直下曲)
腰曲VI型(全曲)
颈曲呈阶梯状改变 ,颈3-6诸椎体后缘不能构成连续弧线, 而呈前后错位之阶梯状改变,上一椎体后移。以颈4-5之间最 明显
颈后弓III型(全弓严重) (即Risser征),可将髂分成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嵴逐渐移向髂后上嵴,骨骺移动25%为I度,50%为II度,75%为III度,移动髂后上嵴为IV 度,骨骺与髂骨融合为V度,此时骨骼发育停止。 颈后弓II型(全弓重) 7、正在骨化尚未愈合的椎体环状骺) 上位颈椎X光片,张口位 10、右总髂骨动脉及静脉; 腰曲自第12胸椎后下缘(A点)到第1骶椎后上缘(B点),正常此线中点在第3腰椎中间(C点)(图b)。 腰曲V型(上直下曲)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脊髓信号中等,脑脊液与椎间盘高信号) 腰椎骨髓炎,椎骨钙化,椎间隙存在 正常腰椎横断位MR T1 WI表现 正常腰椎横断位MR T1 WI表现 腰曲变小也按此测量法。 颈前曲III型(上正下曲) 说明颈6单个轴向旋转。 颈椎双侧斜位片:45度斜位片,观察椎间孔 女性,24岁,腰椎间盘突出症 表2 颈腰椎曲分级标准 腰椎弓顶距离及前突指数(Seze测量法) 男,45岁,腰痛、步行困难、双下肢无力1年半,伴有低热、出汗、X线片正侧位显示L4椎体上缘软骨面消失,骨质破坏、椎体变扁、椎间隙 变窄。
脊柱的X线检查
脊柱的 X线检查脊柱受到损伤,对其进行检查时,常常会用到X线检查,那么你对X线检查了解多少呢?这里就带大家了解下脊柱的X线检查一、认识X线检查什么是X线检查呢?X线检查指的就是在临床上,对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诊断的有效方法里的其中一种。
X线的本质就是通过具有一定波长和频率以及波粒二重性所产生的一种电磁波,而X线成像就是通过利用了它和物质互相作用的时候所产生的能量转换。
并且随着X线的检查以及诊断在临床上广泛的被应用,其设备以及新技术也是随之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使X线检查在外科疾病的诊断中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
如今很多的疾病的诊断、健康体检都需要使用辅助医疗仪器,虽然近现代医学影像发展迅速,但是X线检查仍然是不可能代替的。
又很多患者在听到X线检查时就会很恐惧,其是没有这个必要,通常一次X线拍片的时间为0.2秒左右,每次的辐射量在哦0.04msv,而胸透X线拍片的时间为0.3秒左右,每次胸透的辐射量为0.1到1.0msv。
根据国际电力辐射防护委员会的规定可知:只要年平均受到的辐射量在50msv之内都是安全的。
按照这个规定剂量我们可以大致计算以下,一个人平均每年只有达到1250次X射线拍片才能达到这个剂量,而实际情况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这个拍片量,因此常规的X线检查所产的辐射量是很低的,还远远达不到损伤人体正常细胞的目的。
关于X线检查,其实在临床上有把它分成普通的X线检查和特殊的X线的检查。
其中普通X线的检查,就是对于患者胸部以及骨骼初步判断、诊断的首选检查。
这是因为X线的检查内容中还包括了透视以及摄片。
其中,透视多用于胸部,通过透视能够实时的观察到患者胸部大血管的搏动、肺组织以及隔肌的运动状态,除此之外,还可以了解患者胃肠道的对比剂分布的情况;摄片则是可以对患者从头到脚的拍摄,尤其是对患者胸部与骨骼系统的X线摄片。
并且通过X线的摄片检查,可以对患者可能会存在着的炎症、结核以及骨折等病变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临床应用
脊柱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身体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一个带有
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还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后突或前突的增加或减少,同时还有 肋骨左右高低不等平、骨盆的旋转倾斜畸形、பைடு நூலகம்旁的韧带和肌肉的异常。
* 全脊住X线摄影中注意事项:
➢ 需站立位检查,避免平卧位时由于重力因素改变以及自身体位的改变,所测的角度和站 立位会有部分差别,进而影响准确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 检查时需脱鞋,光脚站在地上或者医生要求的平台上。(因为有的患者鞋里垫着矫正鞋垫,
忘了拿出来。就算没有矫正鞋垫,有的鞋底也已经被磨的变了形,会影响拍摄结果的)
➢ 一般不建议脱掉支具后立刻拍片,因为脱支具后脊柱会逐渐出现一些反弹。建议脱支具 24小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拍片。但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时间要求,一切以医嘱为准。
➢ 向被检者详细解释检查步骤,被检者保持静止为检查成功的重要因素。 ➢ 由于摄影距离大,曝光量大,应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
临床应用
★ 主要用于脊柱侧弯的患者,可以观察整段脊柱的侧弯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 以通过站立式的脊柱全长片,观察患者的体态改变,受力方向。
全脊柱x线摄影技术
★ 全脊住正位体位设计 ★
患者立于踏板上,面向球管,背靠 床面。
双手扶住把手,双下肢直立,双足 略分开,保持身体静止。
双眼平视前方,头,颈,胸和腹部 的矢状面保持同一水平面,矢状面 和床面垂直。
人体正中线与床面中线重合。
脊柱病X线光片读片
病因:先天性发育不良、后天性损伤、肌肉失衡、神经肌肉疾病等
症状:背部疼痛、脊柱变形、呼吸困难、心肺功能障碍等
诊断:X线光片检查、CT扫描、MRI检查等
治疗:保守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支具治疗等)、手术治疗(脊柱融合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等)
1
4
拍摄角度和位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拍摄角度:正位、侧位、斜位等不同角度拍摄
04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影像中出现噪声
05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静止,避免影像中出现运动伪影
06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影像中出现遮挡
07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影像中出现重叠
08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影像中出现变形
09
拍摄时要求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影像中出现模糊
04
识别病变部位
观察脊柱的整体形态,判断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观察椎体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椎体病变
观察椎间隙,判断是否存在椎间盘病变
观察椎弓根,判断是否存在椎弓根病变
观察椎管,判断是否存在椎管狭窄或椎管内病变
观察椎旁软组织,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病变
观察脊柱的整体稳定性,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不稳或畸形
判断病变程度
观察椎体形态:观察椎体是否出现变形、增生、塌陷等现象
01
观察椎间隙:观察椎间隙是否出现狭窄、增宽等现象
02
观察椎弓根:观察椎弓根是否出现增生、变形等现象
03
观察椎管:观察椎管是否出现狭窄、变形等现象
04
观察椎间盘:观察椎间盘是否出现突出、脱出等现象
05
观察软组织:观察软组织是否出现肿胀、钙化等现象
脊柱的X线检查
脊柱的X线检查发表时间:2010-08-09T12:21:49.8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10年第21期供稿作者:管忠欣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医院 165201) [导读] 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者的症状,按神经定位的方法分析,初步定出失稳脊柱的部位。
脊柱的X线检查管忠欣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医院 165201)【中图分类号】R8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051-02【摘要】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者的症状,按神经定位的方法分析,初步定出失稳脊柱的部位。
然后用触诊及特殊检查的方法对其进一步定位诊断,在以上两者相符的情况下,再经X线照片检查:从不同角度投照的X线片中观察脊柱及骨盆骨结构的改变,骨与骨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骨关节功能状态,韧带的改变等。
【关键词】脊柱 X线检查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是根据病者的症状,按神经定位的方法分析,初步定出失稳脊柱的部位。
然后用触诊及特殊检查的方法对其进一步定位诊断,在以上两者相符的情况下,再经X线照片检查:从不同角度投照的X线片中观察脊柱及骨盆骨结构的改变,骨与骨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骨关节功能状态,韧带的改变等。
最后将以上三步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归纳,作出错位椎体的诊断。
在观察X线片时首先要找的不是椎体错位的部位与形式,而是排除禁忌证。
如即使椎体错位,但有椎骨骨折、脱位、肿瘤、结核或骨关节退变明显,有骨桥形成或骨质明显疏松等症,都是手法复位的禁忌证。
(一)正常颈椎X线片1.寰、枢椎的X线片:其前间隙之距正常是:成人≤2mm,小孩≤3mm,且无“V”或“∧”形改变;齿突上缘略低于寰椎上缘的水平;寰、枢椎与整个颈椎的轴线保持一致,开口位片中寰椎、枢椎位于口腔中央,寰椎双侧的侧块等大对称,齿、侧间隙及寰、枢间隙左右对称,寰、枢惟外侧缘或其关节面的内侧缘左右对称;齿突轴线至枢椎双外侧缘之距相等,并与寰椎的中轴线重叠;寰、枢关节面对称偶合,枢椎双侧上关节面的大小及倾斜度对称,双侧关节面延长线的相交点应落于齿突轴线;枢椎棘突居中,基本与齿突的轴线重叠。
脊柱侧弯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解读
脊柱侧弯X线测量及临床意义解读脊柱侧弯是临床一种常见的脊柱疾患,本篇文章主要为大家讲述侧弯的X线测量以及临床意义解读,希望本次解读能给大家更多的帮助。
拍摄X线的体位正位负重片:站立位、赤足、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双髋关节自然伸直,放松,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下颌抬平,双眼平视前方。
注意:消除下肢不等的影响,若大于2cm应做补偿使骨盆水平。
还应注意对身体的防护。
脊柱全长片需要手术者还要进行Bending像拍摄仰卧位右侧Bending像检查方法:患者仰卧,左臂绕过头顶,右臂屈曲,右手背贴在右侧面颊部,双眼直视天花板图1。
检查者佩戴放射线防护服位于患者右侧,为患者放置性腺防护板,确认患者头部中立位.检查者左手握住患者左手,右手握住左侧小腿中下1/3处,用力做屈伸牵拉,直至患者完全屈曲拍片。
整个屈曲牵拉过程,患者躯干及头部不能有任何的扭转,躯干背部平贴检查板图二同样的方法向左是仰卧位左侧Bending像的检查方法图三。
(图一)(图二)(图三)脊柱全长正位片脊柱全长侧位片X线测量的基本知识骶骨中垂线(CSVL):CSVL是分析脊柱侧凸最重要的一条线,堪称生命线,准确的画出CSVL至关重要。
它是经过S1上缘的中点垂直于水平面方向上的直线。
它是有方向的,即由尾侧端指向头侧端。
永远和地面垂直。
描述了脊柱在冠状面上相对骨盆的位置。
C7铅垂线:从C7椎体中心垂直向下平行于X线片片缘的直线,描绘了头部的空间位置正位的C7铅垂线侧位的C7铅垂线顶锥(AV):是整个弯曲范围内距离CSVL最远、最水平、旋转程度最大、楔形变最明显的椎体。
有时候也可能是椎间盘端椎( end vertebrae, EV) 是侧弯头侧和尾侧倾斜最大的椎体; 中立(neutral vertebrae,NV) 是位于主弯顶点下方,椎弓根在X线椎体轮廓上表现对称的最头侧椎体; 稳定椎(stable vertebrae, SV) 是位于端椎下方为骶中垂线(CSVL)所平分的最头侧椎体Cobb角度测量站立位X线片上,沿上端椎的上终板和下端椎的下椎板各画一条线的夹角或者其垂直线的夹角即cobb角。
丨小4:脊柱影像测量
枕颈部的影像学测量(一)枕颈部正位X线征象:C1-2开口位片枕骨下方为寰椎,寰椎两侧的侧块上面有上关节凹和枕骨髁构成寰枕关节,侧块两旁的突起是肋横突。
寰椎前后弓重叠为一横行狭窄骨影,连接于两侧快之间。
前后弓的中央为前后结节的重叠影。
枢椎齿状突夹于寰椎两侧块之间,几乎与前后弓骨影垂直。
齿状突顶端圆隆,侧缘于寰椎侧块间有间隙,左右间隙相等,其边缘相互平行,齿状突中轴线与寰椎中轴线重合,两轴线与寰椎两侧块下关节面外端的连线相垂直,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左右对称的关节突关节,两关节稍向外下倾斜,间隙宽度左右相等。
侧位X线征象:枕骨髁下方是寰椎,寰椎无椎体,前端是前弓的前结节,前结节的后方为枢椎齿状突,两者之间有寰齿前间隙,成人的寰齿前间隙为1-2mm(0.7-3.0mm)。
由前弓向后到齿状突影的后方,可见寰枕关节侧位影,再后为寰椎后弓和后结节。
齿状突前缘向上延于枕骨大孔前缘,齿状突后缘向下延于椎体后缘。
寰椎后弓的前缘向上延于枕骨大孔后缘,向下延于椎管的后缘。
一、颅底凹陷征的测量1.硬腭枕大孔后缘连线(Chamberlain法)测量方法:颅底侧位。
测量硬腭和枕骨大孔后缘连线,观察齿状突尖端的位置。
临床意义:一般齿状突尖端在此线之下或附近,如超过此线5mm以上时,可疑为颅底凹陷征。
2.硬腭枕鳞下缘连线(Mcgregor法)测量方法:颅底侧位。
取硬腭后缘与枕鳞外板下缘最低点连线,测量齿状突尖端与此线的距离。
此值超过8mm时,可怀疑颅底凹陷征。
3.枕大孔前后缘连线(Mcrae法)测量方法:颅底侧位。
取枕骨大孔前缘与后缘连线,测量齿状突尖端的距离。
临床意义:正常齿状突尖端应在此线以下,超出此线时可怀疑颅底凹陷征。
4.硬腭寰椎角(Bull角)测量方法:颅底侧位。
测量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所成的角,正常应〈13°。
临床意义:Bull角〉13°时可怀疑颅底凹陷征。
5.高度指数(Klau高度指数)测量方法:颅底侧位。
脊柱X线测量
寰枢椎张口位
C1侧块
寰底线
C2椎体 C1椎弓 及横突 寰椎轴线及齿突轴线
寰枢椎侧位
6
5 1
4
3 2
1. Chamberlain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
2. Mc Gregor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外缘最低点
3. McRae线:枕骨大孔前后缘 4. Klaus高度指数 5. Boogaar角(145°过大为扁平颅底) 6. 基底角
颈椎病变椎管测量
测量方法:于颈椎伸屈侧位片测量颈3~6颈椎 自一个椎体的后下部到下一个椎骨的椎弓前缘
皮质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测量同一椎体后缘到 该椎管的椎弓前缘距离
矢状位椎管正常值
C1:20~24mm C2:18~21mm C3-4:12~14.5mm 17mm(12~22mm) C5-7:11~13.5mm 16mm(11~18mm)
正常寰椎前弓与齿突距离 小于3mm,3-5mm为寰横 韧带断裂,5-10mm其它 韧带可能断裂,10-12mm 所有韧带均断裂
6
4
5 1
3
2
正常McRae氏线与斜坡画线交角不超过145°,
>145°为扁平颅底 正常齿突尖应恰在Chamberlain氏线稍下,如枕骨大 孔边缘移位至Mc Gregor氏线相当程度,说明有颅底陷 入症 正常成人寰椎前弓与齿突间的距离不超过3mm(平均 2.5mm)如为3~5mm,示寰椎横韧带断裂,5~10mm, 其它韧带也可能断裂,10~12mm,则所有韧带均断裂
椎管矢状径椎管冠状径(椎弓根间距)
同一椎体矢状径冠状径
正常比例为1:4,> 1:4.5为椎管狭窄
腰骶椎不稳的测量
从第三腰椎椎体下
缘中点作垂线,此垂 线应通过骶骨上面, 为承重线 承重线在骶岬前方 达12.5cm以上表示腰 骶部不稳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22页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23页
各个椎体本身存在 一定生理角度。
T10、T11:5° T12.L1: 0° L2.L3:-10°
椎体上缘与椎体下缘延长线成角 脊柱后凸角度大于10°, 提醒椎体后突畸形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5页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6页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7页
胸椎后凸测量
上位椎体后缘连线与下位椎体后缘连线成角 正常: 小于10°,大于10°提醒后凸畸形。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1页
脊柱侧弯角度测量 Cobb法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2页
脊柱侧弯角度测量 Ferguson法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3页
胸腰椎后凸畸形测量方法
顶椎上缘延长线与终椎下缘延长线成角, 所得值减去正常曲度后 为后凸角度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4页
椎体楔变角度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第1页
脊柱相关生物力线X线测量
颈椎生理曲度: 25°-50°, 顶椎为: C4。 胸椎生理曲度: 20°-45°, 顶椎为: T7。 腰椎生理曲度: 40°-70°, 顶椎为: L3。
第2页
上颈椎-颅底凹陷测量
1. Mc Gregor线: 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外缘最低点,齿状突尖部超出此线 4.5mm为异常;
过屈时大于6%,过伸时大于 9%,提醒不稳
第21页
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 PI): 51.9±13.4 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 PT): 20.7±15.4 骶骨倾斜角( sacral slope SS): 31.2±10.5 PI=PT+SS,PI是调整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主要原因,这一参数 测量能够帮助判断脊柱疾病进展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变椎管测量
测量方法:于颈椎伸屈侧位片测量颈3~6颈椎 自一个椎体的后下部到下一个椎骨的椎弓前缘
皮质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测量同一椎体后缘到 该椎管的椎弓前缘距离
矢状位椎管正常值
C1:20~24mm C2:18~21mm C3-4:12~14.5mm 17mm(12~22mm) C5-7:11~13.5mm 16mm(11~18mm)
Nigata 20mm(18~23mm)
脱位时的测量
在脱位的上一椎骨棘突根部上下缘(即椎板上
下缘)连线,再自脱位椎体后上缘向前线作垂线 也有的作者测量脱位椎体后下缘至下位棘突根 部上缘的距离,作为脱位后椎管狭窄的数值
颈椎管狭窄率(Stenosis ratio)椎Fra bibliotek矢状面狭窄率=
骨化组织厚度 椎体后下缘与椎板内面中点之距离 骨化组织厚度
正常寰椎前弓与齿突距离 小于3mm,3-5mm为寰横 韧带断裂,5-10mm其它 韧带可能断裂,10-12mm 所有韧带均断裂
6
4
5 1
3
2
正常McRae氏线与斜坡画线交角不超过145°,
>145°为扁平颅底 正常齿突尖应恰在Chamberlain氏线稍下,如枕骨大 孔边缘移位至Mc Gregor氏线相当程度,说明有颅底陷 入症 正常成人寰椎前弓与齿突间的距离不超过3mm(平均 2.5mm)如为3~5mm,示寰椎横韧带断裂,5~10mm, 其它韧带也可能断裂,10~12mm,则所有韧带均断裂
狗: 狗嘴-横突 狗眼-椎弓根 狗耳-上关节突 狗前腿-下关节突 狗腹-椎板 狗颈-峡部 峡不连-项圈 狗尾-对侧横突 狗后腿-对侧下关节突
腰骶角的测量
正常情况下,枕骨大 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 结节下缘连线通过齿 突,与齿突后缘交点 至寰椎前结节下缘的 距离(寰齿间距)恰 好为寰枕线全长的1/3, 大于1/3为齿突后脱位
侧位片上
枕骨大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结节下缘连
线为寰枕线,正常通过齿突 寰枕线与齿突后缘交点至寰椎前结节下 缘的距离(寰齿间距)恰好为寰枕线全长的 1/3,>1/3则为齿突后脱位
齿突后脱位的诊断
正常情况下,枕骨大 孔后缘外板与寰椎前 结节下缘连线通过齿 突,与齿突后缘交点 至寰椎前结节下缘的 距离(寰齿间距)恰 好为寰枕线全长的1/3, 大于1/3为齿突后脱位
腰椎斜位的观察
1. 狗嘴:被检查侧的横突 2. 狗眼:椎弓根 3. 狗耳::上关节突 4. 狗前腿:下关节突 5. 狗腹:椎板 6. 狗颈:峡部 7. 狗尾:对侧横突
8. 狗后腿:对侧下关节突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Cobb法
脊柱侧弯角度的测量 Ferguson法
100%
椎管横断面狭窄率=
椎体后缘中点与椎弓内面中点之距离
100%
颈椎管的矢径及横径一般以C2最大,C3~5最窄。 矢状面狭窄率较横断面大 狭窄率<30%-脊髓轻度受压 >40%-脊髓受压明显
腰椎管的测量
腰椎管的测量
腰椎管测量
椎管矢状径:椎体后缘中点至椎弓顶之间的距离 均以椎体中部最狭小处数值为准 椎管椎体比例=
脊柱X线测量
颈椎
寰枢椎
寰枕关节:可屈伸及轻度侧屈,无旋转
范围:屈伸平均13° 寰枢关节:可前后滑动、屈伸及旋转 范围:屈伸10°,旋转47°(22-58°)
寰枢椎正位像
连接寰椎两侧下关节突最外缘的连线为
寰底线,于其中点作轴线为寰椎轴线,正常 时齿突轴线应与寰椎轴线向重叠 两侧椎间关节的距离相等,同侧关节面 应相互平行,脱位时则否
寰枢椎张口位
C1侧块
寰底线
C2椎体 C1椎弓 及横突 寰椎轴线及齿突轴线
寰枢椎侧位
6
5 1
4
3 2
1. Chamberlain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
2. Mc Gregor线: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皮质外缘最低点
3. McRae线:枕骨大孔前后缘 4. Klaus高度指数 5. Boogaar角(145°过大为扁平颅底) 6. 基底角
椎管矢状径椎管冠状径(椎弓根间距)
同一椎体矢状径冠状径
正常比例为1:4,> 1:4.5为椎管狭窄
腰骶椎不稳的测量
从第三腰椎椎体下
缘中点作垂线,此垂 线应通过骶骨上面, 为承重线 承重线在骶岬前方 达12.5cm以上表示腰 骶部不稳
腰椎斜位片
重点检查椎弓峡部,右后斜检查右峡部,左后斜
检查左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