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加外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观察
并 发症 的发生 。吻合 器 痔上粘 膜环 切术 (r eue po dr c
f r asad hm r o sP H 自问世 以来 , o p l en e o hi ,P ) r op r d 以其 微创、 无痛和有效的特点 , 在国内很快得到了推广 。但 P H作为一种手术 ,仍然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手段 , P 术后外痔不能消除 , 我们根据一些经验将 P H结合外 P
扩肛件置人肛门, 将创伤钳取下 , 移去扩肛件 , 将肛镜
件 前后 位正 中各 固定 一针 。在 距 肛缘 4m~ c c 6m处 , 或
距离痔核顶点 2m以上行荷包缝合 。 2 0的带针缝 c 用 ~
合线 自痔核脱 出最明显处进针 , 顺时针进行荷包缝合 ,
大多不用肛 门镜的辅助 。荷包缝合深及黏膜和黏膜下 层, 缝合时应注意进针与出针应尽量靠近 , 在黏膜皱褶
口 , 论 上减 轻术 后 疼 痛 。 因为 吻合 口位 于 肛管 直 肠 理
21 疗 效 .
本组 7 6例 切 除 痔 上 粘 膜 均 为 完 整 的 环
环 以上 , 约 肌损 伤 的机 会 相 对 减 少 。适 应 证 的 选 括
形 , 下 径 约 为 20 m一 . m, 术 时 间为 2 ~ 5 i , 上 . c 30 手 c 0 5 m n
切 除 痔 核 , 缘 用 可 4 0可 吸 收 线 半 闭锁 缝 合 , 用 创 ~ 并 亚 甲蓝及 布 比卡 因局 部 封 闭 , 术后 给予 抗 生 素 2天抗
症 多 , 数 患 者不 愿 接 受 , 多 随着 P H技 术 在 临床 上 的 P 推 广 ,P 技术 加外 痔 切 除术 成 为治疗 重 度 混合 痔 较 PH 理想 的方 式 。 P H手术 的原 理 ,ogig 为 , P L non 认 环形 切除 直肠 下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对比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对比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肛门不适、灼热感、便血、瘙痒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生活负担。
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和传统痔疮切除术。
那么这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如何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痔疮的方法,它是通过使用特殊的吻合器将患者的痔带上皮粘膜环切除,然后通过吻合器将切除的部分重新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相比传统的痔疮切除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不易形成感染等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是手术效果方面。
研究表明,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治疗痔疮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功率,其有效率可以达到85%以上,而传统的痔疮切除术的有效率则在70%左右。
而且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对于内痔、混合痔和外痔的治疗效果均很好,而传统的痔疮切除术则对于内痔的治疗效果较好,对于混合痔和外痔则效果不佳。
从手术效果来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要优于传统的痔疮切除术。
其次是术后恢复方面。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相比,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的术后恢复速度更快,患者术后疼痛轻、粪便排出顺畅、并发症发生率低。
而传统的痔疮切除术则需要较长的术后恢复时间,患者术后疼痛较重,容易出现排便困难、感染等并发症。
从术后恢复的角度来看,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也要优于传统的痔疮切除术。
综合以上分析,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治疗痔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和医生的青睐。
我们也要明确指出,不同的患者情况不同,选择治疗方法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一切以医生的建议为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的治疗效果,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痔疮的困扰。
PPH
・临床研 究 ・ 8 7
P P H 结合外痔切 除术 治疗环状型混合痔 的临床疗效观察
薜传 勇
( 湘 乡市 湘铝 医院 ,湖南 湘乡 4 1 1 4 0 0 )
【 摘要 】 目的 探讨 对环 状 混合 痔 患者采 用痔 上黏 膜环 切术 ( P P H ) 结 合 外痔 切除 术治疗 的临床 效果 。方 法 收集 7 2 例环 状 型混 合痔 患者作 为 研 究对 象,分 为研 究组 与对 照组 ,各 3 6例 。对 照组 给 予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 ,研 究 组给 予 P P H 结合 外 痔 切除 术 治疗 。结果 研 究组 患者 治疗 的 总有 效率 为 9 7 . 2 2 %,明 显 高于对 照 组的 8 0 . 5 6 %,差 异 显著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P<0 . O 5 ) ;研 究组 术后 的 并发 症发 生率 为 8 . 3 3 %,明 显优
于对 照 组 的 2 7 . 7 8 %,差异 明 显 ,有统 计 学意 义
并 发症率 较低 ,安 全可 靠 ,值得 推广 。
<0 . O 5 ) 。结 论 对环 状 混合 痔 患者 采 用 P P H 结合 外 痔 切除 术 治疗 ,疗 效显著 ,且 术后
【 关键 词】 环状 混 合痔 ;P P H;外 痔 切除 术 ;外剥 内扎 术
口下 置排 气管与止血
为 一体 ,且环 绕肛周一 圈。临床 中对该 病的治疗 多为手术治疗 ,手术 治疗 的原则不仅要 消除病灶 ,以缓解 临床症状 ,还要保护肛 门功 能 J 。 传统 的手术治疗 对患者 的创 伤较大 ,且存 在治疗 不彻 底 ,并 发症 多等 问题 。随着痔上黏膜环切术( P P H ) 在临床 中广泛应用 , P P H 结 合外痔切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缝 扎器 , 旋转肛镜缝 扎器 , 齿线 上 3m 直肠 粘膜 下做 两 于 c
个 “ 荷包 ” 半 缝扎 , 出肛镜 缝扎器 , 退 置入抵针 座深入 到荷 包缝合近端直肠腔 , 然后将 缝线 收紧打结 。用带线 器分别
的血液供应 , 痔核萎缩 , 血消失 , 使 便 减少 了术后 出血 的发 生率 。病例 中有 4例患者术后 7—1 2日出血 , 系肠壁水肿 、 吻合 口感染 后 吻合 口端 端 分离 , 管破 裂或 血 栓脱 落 所 血
至 。故术前应加强肠道抗 菌药物 准备 , 甲硝 唑 、 胺 、 用 磺 庆
将缝线 的尾端从 吻合 器 的两侧孔 带 出 , 用止 血 钳夹住 , 并
适 度 牵拉 环 扎缝 线 , 将脱 垂 的粘 膜层 置入 吻 合器 钉 箱腔
大霉素等药 物 口服。为避 免肠 壁 水肿 , 不依赖 于灌 肠 , 应 术前予半 流质饮食 及 番泻 叶代 茶饮等 缓 泻手段 。为避 免 吻合 口感染 , 静脉 点滴对 肠道 革蓝 氏阴性杆 菌 、 应 厌氧 菌 等有效 的 、 敏感 的抗生素及术 后使用 太宁栓等 肠粘膜 保护 剂。为避 免吻合 口感染 继发粘 膜下 脓 肿及 直肠 周 围深 间 隙的感染 , 荷包 缝合 深度 应在粘 膜下 层 , 当以缝 合组织 可 被荷包缝扎 线牵 起 即可 。进 出针 间应 遵循 几乎 呈原位 的 原则 , 针距为半 圈缝 合 3~ 4针 , 一周共 6~8针 , 包缝扎 荷 线应尽可能位 于 同一 平 面。女性 患者 在作 直肠 粘膜 下荷 包缝扎时 , 可将 左 手食指 伸入 阴道 内 引导 , 止将 阴道 后 防
壁粘膜缝入 , 后形 成直 肠阴道瘘 。 术
国产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80例临床观察
Pln骨 折 疗 效 相 对 较 差 , 于 复 杂 的 R ei lo r i o 对 u d— g we Ⅲ Al
型更是如此 。充分 准备 , 全面考虑 , 急诊 行有限 内固定加外支
架 固 定 同 时选 择 合 适 的 皮 瓣 移 植 , 治 疗 Ⅲ型 开 放 复 杂 Pln 是 i o 骨折的有效方法 。
E ]KI I O, UND RM HOR L n ~ r rsl e 3 L AN B UE S, ASU. o gt m ut i t e e sn h
s r ia r a me f Pi n tb a r c u e . Re r s c i e s u y u g c lt e t nto l i i lf a t r s A to pe tv t d o
稳定性 。胫骨远 端植骨可促进骨折 愈合 , 减少内翻畸形愈合和 骨 不连 的发 生。目前提倡在 首次 手术时应积极采取植骨手段 , 填 充骨缺损 , 别是骨干 与骨骺端 移行处 的缺 损, 特 植骨 后 明显
减少 畸 形 和 骨 不 连 的 发 生 [。 术 后 晚 期 并 发 症 主 要 有 骨 折 延 5 ] 迟 愈 合 、 不连 、 形 愈 合 、 节 僵 硬 , 般 都 需 要 再 次 手 术 矫 骨 畸 关 一
治疗 效 果 较 差 。 Kia E等 报 告 一 组 Gut oⅢ型 开 放 P l l n。 i si l i n骨 折 病 例 , o 术 后 2 . %患 者 出 现 早 期 软 组 织 感 染 , 且 胫 骨 假 关 节 的 发 生 57 而 率也 很 高 。特 别 是 G si u toⅢ型 开 放 Pln骨 折 , 骼 的重 建 和 l i o 骨 软组 织 覆 盖 都 非 常 难 处 理 。 本 组 病 例 均 为 Rud— l o e e i l w rⅢ型 开 放 性 骨 折 , 5例 软 A g 1
PPH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观察
【 关键词】 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重度痔 【 中图分类号】R 6 5 7 . 1 8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 号】1 6 7 4 - 0 7 4 2 ( 2 0 1 3 ) 0 7 ( b ) 一 0 0 5 0 — 0 2
日 团固 2 0 1 3 N O . 2 面 0 例 一。
临 床 医 学
P P H 术治疗重度痔的临床观察
郑础 兴
江西省上饶市 中医院. 江西上饶
3 3 4 0 0 0
【 摘 要】目的 观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 P H术 ) 治疗重度混 合痔 的疗效 。方法 1 2 0例重度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 6 o 例, 对照组 6 0例 , 治疗组予 P P H术治疗 , 对照组予外剥内扎术治疗 , 观察两组疗效 、 手术时间 、 住 院天数 、 术后并发症 。结果 治 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 术后并发症及术后 复发率 低于对照组( P < 0 . 0 5 ) 。 结论 P P 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 效确
观察 两组平均住院时 间以及术后并 发症 和疗效情况 。疗效 评 价参照 1 9 7 5年河北衡 水全 国肛肠外科会议制 定的标准执行 。 治愈 : 便后 出血 、 脱 出等症 状消失 , 痔核 消失 。好 转 : 症 状明显改 善, 痔核 明显缩小 。无 效 : 症状 与形态在治疗 前后无 变化 , 并发 症: 观察术后水肿 , 肛 门狭 窄 , 排尿困难 。
I . 3 观察 指标
出血 、 肿胀 、 疼痛或 者痔核脱 出等 . 采取手 术是为 了将痔静 脉丛 彻底 的切 除 , 术 中需要在肛管 以及肛缘皮肤 做“ v ” 形切 1 2 1 以便于
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2年~2013年,对23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观察其疗效。
结果:23例混合痔患者,经过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后痊愈,平均愈合时间4天,随访1~2个月无大便失禁、出血、肛周感染、脓肿、吻合口狭窄等并发。
结论:传统“外剥内扎硬注术”术后疼痛明显;痔核脱落常致术后出血明显;肛门皮肤、黏膜损伤过多,常致肛门狭窄;环状混合痔切除不干净,容易复发。
术后并发症多,疗程长,病人痛苦大。
而pph对治疗混合痔具有良好的疗效,pph 手术,即“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于直肠下段黏膜行环行切除,切除同时予以吻合,将下移肛垫上提,同时阻断血供。
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疗程短、恢复快、疗效满意。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 pph手术临床疗效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094【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092-01痔疮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肛门瘙痒、潮湿、疼痛、出血、坠胀、肿块脱出和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组23例环状混合痔病例,采用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7~72岁,平均45岁,均为肛门肿物反复突出,伴有便血、疼痛,肛门镜检查示:肛管内齿线处黏膜呈大小不等的椭圆形肿块,颜色暗红,表面部分糜烂、渗出。
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15年,4例患者曾采用药物塞肛及熏洗等治疗,疗效不佳。
1.2 方法。
麻醉成功后,病人取截石位,常规消毒会阴皮肤及直肠腔。
用无创伤钳分别在母痔处夹住肛门缘皮肤,使痔核及直肠下端黏膜轻度外翻,将特制的用于pph手术的透明环行肛管扩张器插入肛管,取出内拴,分别在12点及6点方位的肛周皮肤用7号线缝扎固定透明环,将肛门镜缝扎器插入肛管扩张器内。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分析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方法: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以来60例我院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要点及临床经验。
结果:手术时间20-30min,平均25min、切除组织宽度平均2.5cm(2.0-3.0)cm,本组全部病例切割吻合均一次成功,术中拔除吻合器后全部患者脱出的内痔、粘膜及皮赘均回缩至肛门内,3-10日左右痔块几乎全部萎缩。
本组病例全部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漏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第一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后观察4-5天出院,随访3周-4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①认识影响pph手术效果的因素,注意规范操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②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肯定。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089【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99-02痔是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临床表现为肛门坠胀、便后出血等。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是近年来应用的主要治疗重度痔的的手术方法,疗效肯定[1]。
2012年3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60例,效果肯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47.3岁,病程1年-20年。
本组患者均有药物治疗史,18例有手术史。
均符合2002全国pph学术研讨会制定的pph手术适应证。
1.2 方法。
①器械:采用苏州法兰克曼公司的一次性使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器(hjz34)。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0例疗效观察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6 例疗效观察 O
叶 大才①
【 摘要 】 目的 : 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 ) 探 P H 治疗环状混合 痔的疗效。 方法 :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 的 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 随机分成试 验组 2
内扎 术 。 1 观察 指 标 . 3
为 f. ±1 3 分,试 验 组 其 V 41 . ) 2 2 AS疼 痛 评 分 明显 低 于对 照 组
f< .5。 P 00 ) 24 并发症发生状 况 .
试验组 6 0例患者发生 尿潴 留 4例, 肛门坠胀 5例 , 出血 3例, 肛 门 坠胀 1 ,出血 6例,肛 门狭 窄 3例,并发 症 发 生 率为 O例 4 .%,试 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 生率 明显高于对照组 (< . ) 5O P 00 。 5
流 行的是 P H术,其 在治疗 Ⅲ 一Ⅳ 内痔为主的环状混 合痔方 2 结 果 P 期 面已经 成为治疗混合痔 的常规手术之一。2 1 4月 一 0 2年 2 21 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 比较 00年 21 .
月笔 者所在 医院对收 治的环状混合 痔患者进行 了 P H手术及传 P
统手术的治l ,取得了良好 的治疗效果 。现 报告如—0 疗 F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其 与传统 的外剥 内扎 术相 比较,有 以下突出的优点 : 1手术 不 ( )
3 讨 论
拉 结扎 荷包缝 线,旋 转吻合 器调节好 吻合 器 的位 置,待检 查对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2 . ; 0 % 对照组 6 0 0例患者共发生尿潴 留 8 , 例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术治疗混合痔临床探讨
关键词 : 吻合 器痔上黏 膜环 切 术 ; 外剥 内扎 术 ; 中药熏洗 ; 混合 痔
文 献标 识码 : B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6 2 3 3 . 2 0 1 4 . 0 2 . 0 5 8
吻 合 器 痔 上 黏 膜 环 状 术 治 疗 混 合 痔 临 床 探 讨
胡森懋 , 张 华 , 郑 涛 , 周成志 , 杨 睿
( 三 峡 大 学 第 二 临床 学 院 肛 肠 外 科 , 湖 北 宜 昌 4 4 3 0 0 1 )
摘 要 :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状术( P P H ) 在临床 治疗混合痔 中的疗效。方法: 将7 2例
第2 0卷
第 2期
河 北 医 学
HE B E I MED I C I N E
Vo 1 . 2 0, No . 2
2 0 1 4年 2月
F e b . , 2 0 1 4
文章编 号 : 1 0 0 6 — 6 2 3 3 ( 2
混 合 痔 患 者 按 数 字表 法 随 机 分 为 对 照 组 和 观 察 组 各 3 6例 , 对 照 组 给 予 外 刺 内扎 术 治 疗 , 观 察 组 给 予
P P H治疗, 两组 术 后 均 给 予 本 院 自制 中 药 熏 洗 , 对 比 两组 疗 效 。 结 果 : 观 察 组手 术 时 间、 住 院 时间均 较
吻合器 , 吻合器至适 当刻度后激发, 并用力按压 3 0 s 后 拔 出, 观察 环切 物是 否 完整 , 并 再次探 查确认 有无 环切 阴道粘膜 , “ 8 ” 字缝合 出血 点后对 外痔表皮环切并结 扎挂线, 切口 不需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放置两枚双 氯芬酸钠栓于肛管 内, 并 以凡士林油纱包裹肛管塞入 肛门, 裹棉花纱布团“ 丁” 带 固定 , 保持去枕平卧位, 6 h 后可进半流质饮食 , 常规应用抗 生素静脉 滴注 5 d , 7 d 左右 拆 线 , 每 日嘱 患者 进 行提 肛 锻 炼 , 保持 大便 通 畅 , 必要 时给予聚 乙二醇 4 0 0 0散应用 。术 后第 3 d开始 给 : 予 我院中医科 自制 中药熏洗: 方药组成: 五倍子 3 0 g 、 川椒 1 5 g 、 大黄 2 0 g 、 芒硝 2 0 g 、 明矾 2 0 g 、 苍术2 0 g 、 赤芍 2 0 g 、 红花 2 0 g 、 苦参 3 0 g 、 黄柏 2 0 g 、 黄连 1 5 g、 黄芩 2 0 g 、 蛇床 子 2 0 g 、 地肤 子 2 0 g 、 百部根 6 0 g ; 每 日一 付 , 水 煎 4 0 O m L于 睡前 排便后 熏 洗 , 每次 约 1 0 mi n 。 1 . 4 观察 指标 : 观察 两 组手 术 时 间、 术 中 出血 量 、 住 院 时间等以评价手术疗效, 参考郭修 田 学者研究对术 舌疼痛、 水肿、 出血、 皮赘残 留、 肛 门狭窄、 排尿 困难等 杞 后并发症进行评分及分级。 】 _ . 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 S P S S 1 4 . 0软件进行统 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 标准差( x ± s ) 表示, 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 x 检验 , P > G . 0 5为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P < 0 . 0 5为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外痔分段切除治疗急性嵌顿性混合痔37例临床分析
h ma v r n n e t seJ E r ac L 9 8 48 : 7 . u n i d a c ri u [ .u C n e 1 9 , () 2 4 lea c s ] J 3 1
[ 收稿 日 :2 1——6 编校 :周 瑾] 期 0031
痔 上黏膜 环切 术 ( P P H) 加外 痔分 段切 除治 疗 急性嵌 顿性 混合 痔3 例 7 临床 分析
占林 医学2 1年 5 第 3卷 第 1期 00 ) q 1 5
21 9 7
l f uor opyr m i ne a bam at ca i di c r e, pec t bi i a ne, hi h w c ge r t ne a es 5- uo o a i s e tv y i um o r y n ym e on e ta e n l f r ur cl elc iel n t u sb e z sc c n r t d i
结果 :全 部治 愈 ,平均 手术 时间3 n 5mi,平 均住 院 时间 5d ,术 后 无 大 出血 、肛 门狭 窄 、肛 门失禁 等并 发 症 。无 复发 。结论 :P H 以 P辅
外 痔切 除术 I 治疗 急 性环状 嵌顿 痔疗 效理 想 ,值得 临床 上进 一步 推广 。 期
r mo l xe n lh morhodste t e to 7 p te t. s lsTh e ut ee alc r dt vea p r t n tm ewa 5 mi ,tea r g e va e tr a e of r i r am n f3 ain sRe ut e r s lsw r l u e , a r geo e ai i s3 n h vea e he o lngh o t y 5 n so r tv e dnga lsrcur ,e a n on ie ceoc ure W i utr c re c . e t fsa d,o po t pea ie ble i ,na tit ef c lic tn n c r d. t ho e u r n eCon l i c uson PPH up e e e y s plm ntd b e tr a m o r o d u g r ft e t e to c t nn lri c r e ae m c m ei a if co y xe l n he rh i ss r e Io t am n fa u ea u a n ac rt do o ss tsa t r . y he r Ke ywo ds n ac rtd h morhod ; H ; u r :I c r ea e e r isPP Ac t
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向华,莫立显,杨波(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普外科,贵州都匀558000)摘要:目的分析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Ⅲ Ⅳ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和优缺点。
结果30例均治愈出院。
术后均未发生肛瘘、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和肛门内肿物脱出等不良反应。
术后出血3例,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缝扎止血后4d治愈;术后尿潴留3例,通过局部热敷和按摩小腹后治愈;术后肛门部灼热不适3例,5d内自行缓解;下腹坠胀4例,经适当休息、进行物理及其他对症治疗后消失。
结论PPH是治疗Ⅲ Ⅳ度脱垂型痔的有效方法,但应针对不同病情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PPH;重度痔;痔上黏膜环切术中图分类号:R657.18文献标识码:B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不断增高。
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
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外用软膏、中药坐浴、内服药物和结扎术等。
而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是基于肛垫下移学说建立起来的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新术式,它使病灶局部血液供应被阻断,而动静脉吻合还留在原位,基本上是一个肛管成型手术。
我科自2011年2月至2011年9月使用PPH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30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肛周湿热灼痛、肛门坠胀、便血症状。
其中男16例,女14例。
年龄16-66周岁,平均年龄42.3岁。
本组皆为Ⅲ Ⅳ度脱垂型痔,其中环状痔(环形脱垂)23例,融合痔(多瓣脱垂)7例。
全部患者排便后混合痔脱出体外,可用手回纳肛门者12例,回纳后仍然脱出者18例。
1.2方法1.2.1术前准备对Ⅳ期痔合并嵌顿的患者先立即予手法复位,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等处理,使痔炎症、水肿得以缓解。
术前一天采用高渗性口服洗肠液(氯化钠9.45%、氯化钾1.12%、碳酸氢钠4.65%。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和痔的临床观察
【 关键词 】 吻合器 痔上黏膜 环切术( P P H术) 混和痔外剥 内扎术 ; ; 环形混合痔。
【 中图分类号 】 R671 5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3 55 20 )200- 6 - 7(070 -18 2 76 0
环形混 合痔的治疗 方法手段较 多 , 混和 痔外剥 内扎术 、 有
意, 现报告 如下 。
1 临床资 料
1 1 一般 资料 . 本 组病 例共 10例 , 0 采用 随机设计 方法分 为
予以切除。对 静脉 曲张较 明显 痔 , 因吻 合 器切除 黏膜后 肛管
动静脉重新建立 , 术后 曲张可缓解 , 可不予以处理 。
A组( P P H术 ) B组( 和 外剥 内扎术 ) 。A组 5 O例 , 3 男 6例 , 女 1 4例, 年龄 3 O一6 6岁 , 均 4 平 5岁 , 病程 3— 5年 ; Ⅲ度 2 2 痔 9
皮肤及直肠腔 , P H术 的透明环形肛 管扩张器插 入肛管 , 将 P 并
13 术后 处理 .
抗生素。
术后 第 1 天流质饮 食 , 2天后照常普食 , 第 保
持大便 畅通 , 日便后 坐浴 或 中药坐 盆 , 口常规换 药 , 每 伤 静滴 14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的评 估 . 采用计分法 , 见表 1 。
维普资讯
1 08
Mi i l n a ieMe cn Ap . 0 7, o . No 2 n mal l v sv diie, r 2 0 V 1 2, . y
吻 合 器 痔 上 黏 膜 环 切 术 与 外 剥 内 扎 术 治 疗 环 形 混 和 痔 的 临 床 观 察
配套 的带线器通过 吻合器侧孔将缝 线拉 出, 当牵引结扎线 , 适 使脱垂的黏膜进入 吻合 器套 管 内, 紧吻合 器 , 收 打开保险并 击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患者200例临床观察
中 图分类 号 :R5 . 8 6 71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7- 14 (0 1 3 05 — 2 6 1 89 2 1 )2 — 28 0
痔 疮是肛肠科 的多发病和常 见病之一 。根 据其所在部位 的不 同, 可 以分 为 内痔 、外痔和混 合痔… 以 “ 脉 曲张学 说”为基 础的传统 。 静
外剥内扎术 手术方式是以处理痔核的本身为重点,一般术后较为 填
疼痛 ,而且复发率也 较高。近年来我 院通过采用吻合器痔 上黏膜环切 术 (P )治疗痔 疮 ,观察 到吻合器痔 上黏膜环 切术 (P PH P H)对痔疮 的临床治疗效果 较好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氯 胺酮 布 比卡 因合剂 用于 剖宫 产术 的 临 1 石 硬膜 床观 察【 . 床麻醉 学 杂志 , 0 , (o: 0 J临 ] 2 01 1) 2 . 0 6 5 [] 庄 心 良, 因明, 2 曾 陈伯銮 . 代麻醉 学 [ . . : 民卫生 出版 现 M] 版 北京 人 3
房修 掴
( 中国人 民解放军第4 3 6 医院 ,辽宁 沈 阳 104 ) 10 2
【 要】 目的 探 讨 吻合 器痔上黏 膜环 切钉合 术 治疗 痔疮 临床 治 疗 效果 。方法 20 年 1 摘 08 2月至 2 1 00年 l 1月于本 院进 行治 疗 的 40例 痔疮 0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 其 随机 分为 治疗 组 (P 组 )2 0例和 对照 组 ( 将 PH 0 单纯外 剥 内扎 术 组 )2 0例 , 0 然后 将 两组 患者 的术后 并 发症进行 比较 。
结果 治疗组 的 治疗 总有 效 率明 显 高于对照 组 , 术后 不 良反 应 发生率低 于对照 组 , < OO P< 0 , 显著性 差 异或有 非 常显著 性差 异 。 P . 5或 . 有 叭
痔上粘膜环切术(pph)加芍倍注射液治疗混合痔
发 、肛 门不适等并发症。结论
混合痔
自 19 9 8年 p h手术 ( p 痔上粘膜环切除术 )问世以来 ,被 肛肠外科广泛应用 。20 0 0年传入我国,现 己成为肛肠科 治疗 重度痔的常用术式。 但是在几年的临床实践 中逐渐发现 p h p 亦存在诸 多缺陷 , 有文献报道 p h改 良术 式可 弥补其缺 陷。 p 我 院 20 年 1 08 月 ̄2 0 年 l 0 9 2月采用 ph加芍倍注射液 注射 6 p 0
・
经验交流 ・
21 0 0年 l 月 学术版 下半月 总第 2 1 1 2 期
C ia at h Hel n h
24 预 防感 染 和加 强运 动 .
感发热 ,稍微 出汗为可。运动宜在餐后 l h进行,此 时血糖浓
据有关研 究报道 ,高血糖可 以降低机体的免疫功能,如 T
淋 巴细胞水平改变 ,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力下 降【。另外,微 4 】
a no ma1 es i p ag cyt c f nct o i po l b r ti n h o i u in n or y
c n r 1 e i b t cp t e t 【 】 A b dS i 1 7 , o t o l dd a e i a l n J . m J l c , 9 2 s e
射,术后 中药坐浴。结果
关键词:p h 芍倍注射液 p 中图分类号:R 5 . 671
所有病例手 术效果均满意,术后无大出血 ,无排便 障,术后随访 6 4月,无失禁、狭 窄、复 —2 该术式 治疗混合痔,近期效果满意,远期 疗效 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 - 4 4(0 0 12 0 0 4 7 8 2 1 )1- 3 -3 1 0 点顺时针方 向行双荷包缝合 , 两道荷包缝线位置分别选在齿状 线上 4c m、3c 处,每道荷包缝线应保持在同一水平, 自出 m
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疗效对比观察
21 0 2年 2月 第 2 卷 第 1 1 期
・
9・
T T术 与 P H 术治 疗 混 合 痔 疗 效 对 比观 察 S P
廖 颖婴 , 魏志 军 , 张 悦, 方 进, 李伟林
广州 583 ) 10 3
( 州中 医药大学 附属深圳 市中医院, 东 广 广
摘要 目的: 讨 T T术( 探 S 选择性 痔上黏膜 切除 术) P H 术( 上黏 膜切 除术 ) 与 P 痔 治疗 混合痔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 将
不 同 的肛 门镜 , 当扩 肛 , 齿 钳 钳 夹 3 7 1 点 , 脱 出 最 严 重 适 鼠 、 、1 或
处肛 缘 , 向外牵拉 固定 , 插入选定的肛门镜 , 出镜芯 , 拔 旋转肛 门 镜, 使需要切除 的痔 核上 黏膜 完 全暴露 突 出于窗 内, 固定 肛 门 镜。用 1 0号丝线贯穿突人 窗 内黏膜 , 根据 痔核大小 、 脱垂 程度 及 黏 膜松 弛 程 度 调 整 贯 穿 点 高 低 及 贯 穿 黏 膜 多 少 ( 般 以 吻 合 一 口距 齿线 2e 为度 ) m 。置人开环式 微创 痔吻合器 , 引贯穿线 牵 至中心杆 , 结扎 固定 , 贯穿线用 带线器从 吻合器 侧孔 中拉 出。 将 牵 引 贯 穿 线 时 旋 紧 吻 合 器 , 指 示 刻 度 到 安 全 区域 的底 端 , 发 至 激 吻合 器 。 在关 闭状 态下 留 置 3 一 0S旋 松 吻 合 器 并 取 出 。检 0s 4 , 查 吻合 口及 猫 耳处 , 有 出 血 及 脱 钉 应 及 时结 扎 处 理 。 部 分 外 如 痔会 随黏膜上提变小 , 如肛缘仍有外痔可 同时② 手 术 方 法 : 醉 消 毒 步 骤 同 上 , 用 麻 采 P H术 。术前排空大便 , P 行腰 硬联合 麻醉 , 取侧 卧位 , 伏术 区 碘 常规 消毒 。观察环状痔的形 态 、 目和大小 , 入环形肛 门扩 张 数 插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1例临床观察
西部 医 学 2 0 0 8年 5月 第 2 O卷 第 3期
Me s C ia Ma 0 8 Vo. 0 N . dJWe t hn , y 2 0 , 12 , o 3
P H 手 术治 疗环 状 混合 痔 3 P 1例 临 床 观 察
2 结 果
复快 、 效确 切及 复发率 低等优点 , 疗 迅速 得到推广 。该
手术 方法 在 20 0 1年 初 引 进 中 国 ,已 迅 速 得 到 认 同 并 推 广 开 来 , 为 临 床 治 疗 痔 病 的 常 规 手 术 之 一 L 。我 成 3 ]
们 自20 0 6年 5月 ~2 0 0 7年 7月采 用该 术式 治疗 环状 混合痔 患者 3 例 , 1 取得满 意 的近 期疗效 。
12 手 术器 械 . 采 用 江 苏 苏 州 贝 诺 公 司 生 产 的 痔 切 除 吻 合 器 ,包 括 3 3毫 米 环 形 吻 合 器 (HC 3 )、 镜 S3 肛 缝 扎 器 ( AS 3 、 线 器 ( T1 0 和 肛 管 扩 张 器 P 3) 带 S O) ( AD3 ) 包 括 内 筒 和 外 筒 两 部 分 。 C 3, 13 手 术方法 . 术前 进行 严格 的肠道准 备 , 用 蛛 网 采
1 资 料 与 方 法
本组 3 1例手 术 时 间平 均 1 5分钟 , 吻合 均 1次 成 功 。吻合 口有搏 动性 出血 点者 1 7例 , 均在 直 视下 行 8
字 缝 扎 。 切 除 标 本 呈 不 均 匀 圆 柱 形 ,宽 度 2 5 4 0 . ~ . cl 病 理 学 检 查 显 示 切 除 组 织 为 黏 膜 及 黏 膜 下 层 肠 n。
冯 强 , 一峰 , 俞 李 森 , 龚 海 , 姚 勇 , 方 敏 周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陈敬松【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痔疮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创口尽快愈合,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2【总页数】2页(P138-139)【关键词】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痔疮;临床疗效【作者】陈敬松【作者单位】陆丰市碣石人民医院外科,广东陆丰516545【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今选取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患者经《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1]得以确诊。
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肛门直肠肿瘤、肛裂、肛瘘、肛门狭窄等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③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④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用双盲法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9岁-70岁,平均年龄(54.2±3.7)岁,病程为1个月-50个月,平均病程为(15.4±2.4)个月,III度22例、IV度28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岁-71岁,平均年龄(54.3±3.6)岁,病程为1个月-49个月,平均病程为(15.5±2.5)个月,III度21例、IV度29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摘要】探讨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ph)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pph)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各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和手术情况。
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3%,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pph组)手术前一天晚上用肥皂水清洁灌肠。
持续硬膜外麻醉显效后,患者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充分扩肛后,置入肛管扩张器及自制挡板(由透明肛镜制成,用于遮挡4-6点位痔上黏膜),固定于肛缘6、12点位,在齿线上3-4cm处做一半荷包缝合,于7点位进针顺时针方向3点位出针,置入吻合器头端至半荷包缝合上端,收紧荷包线打结,将缝线从吻合器侧孔引出,适当牵引的同时,旋紧吻合器,打开保险装置,激发吻合,并保持闭合状态约30s,退出吻合器,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出血处予跨吻合口8字缝合止血,对于3、7点位吻合口残端(由于用了自制挡板,4-6点位痔上黏膜不能被吻合、被完整保留,所以4、7点位各形成一吻合口残端)痔上黏膜予7号丝线结扎。
对明显外痔,直接切除。
术后常规予流质饮食24小时,抗生素及止血药3天,每日便后高锰酸钾坐浴后予太宁栓换药。
1.2.2 对照组按传统经典的痔外剥内扎术处理混合痔,分别于3、7、11点位行外剥内扎术。
术后处理同治疗组。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②痊愈:症状消失,痔体消失;好转:症状改善,痔体缩小;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
2.2 观察指标疼痛标准:0度,无任何疼痛感觉;i度,肛门疼痛轻微,不影响休息,无需止痛治疗;ii度肛门疼痛较甚,影响睡眠,需口服止痛药物治疗;iii度,肛门疼痛难忍,严重影响睡眠,需肌注杜冷丁治疗。
出血标准,0级,指无出血或便纸带少量血;i级,出血量少于6ml;ii级,出血量6-50ml;iii级,出血量大于50ml。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术后远期疗效。
见附表。
3 讨论
传统痔发病理论主要是静脉曲张学说,现代医学痔发病理论是肛垫下移学说,认为痔的治疗目的不是消除痔本身,而是减轻或消除症状,手术目的在于消除症状,而非根治。
传统外剥内扎术由于术后疼痛剧烈,创口愈合时间长,创面护理复杂,加之肛缘水肿、术后出血、肛门狭窄、控便功能损害等术后并发症较多,复发率高,患者满意度较低。
1975年thomson提出肛垫下移学说已成为目前公认的痔发生学说③。
1998年longo在肛垫下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pph术④,pph 是针对肛垫下移学说提出的一种创新手术方式,手术机理简称为悬
吊、断流、固定。
在内痔的上方环形切除直肠下端肠壁的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并在切除的同时对远近端进行吻合,使肛垫上移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使其脱垂的内痔及黏膜向上悬吊和牵拉,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固定不再脱垂;同时由于黏膜下层来自直肠上动脉供给痔区的动脉被切断,术后痔区血供减少,痔体萎缩,达到痔手术治疗的目的;pph改变了传统的手术方式,极大减轻患者的痛苦。
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pph有以下优点:(1)不切除肛垫,不损害肛管的正常生理解剖结构,手术具有微创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精细控便功能不受影响;(2)术后没有传统手术常见的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感染等常见并发症,术后恢复快;(3)手术方式上我科采用的自制挡板行pph,保留了4-6点位正常黏膜,使吻合口之间有了正常黏膜,既达到了切除、吻合的目的,又减少传统pph术后吻合口狭窄、肛门坠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pph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复发率、控便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9卷5期),461-46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南
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3] thomson whf.the natural of hemorrhoids.br j surg,1975,62:542—552
[4] longo a.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disease by reduction of mucosa and hemorrhoidal proplse with a circular suturing device:a new procedure rome,italy:proceedings of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f endoscopic surgery,1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