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整理版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章绪论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撰写了西⽅第⼀本专门教育学著作《雄辩术原理》。
捷克教学家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
《⼤教学论》的内容:1.在教育⽬的和课程内容上提倡泛智教育,主张把⼀切事物教给⼀切⼈类,⽽⼤教学论就是把⼀切事物教给⼀切⼈类的艺术;2.较系统地探讨了教学原则问题;3.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万物的严谨秩序,⼒求教得彻底、迅速和愉快,并就此提出了⼀系列具体的要求;4.在理论上⾸次论证了班级教学制的优越性,主张采⽤集体教学的新形式;5.讨论了各级学校的管理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教学⽅法问题。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是继《⼤教学论》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程碑,是教学论学科成熟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的内容:1.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性教学原理,认为教学是教育的基本⼿段;2.该书依据观念⼼理学原理分析教学的机制,认为教学是统觉的运动,即新旧观念产⽣联系和统整的过程;3.探讨了教学阶段理论,依据多⽅⾯兴趣理论和学⽣的注意⼒状况,把教学分为明了、联系、系统和⽅法四个主要阶段,分析了不同阶段教学的类型和⽅法;4.依据多⽅⾯兴趣理论,设计了课程的类型和⽬标。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三⼤教育哲学命题。
提倡实⽤主义三⼤教育哲学命题:1.主张以⼉童的需要为基础设计课程,倡导活动课程;2.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操作活动来进⾏教学。
杜威现代教学论三中⼼:⼉童中⼼、经验中⼼、活动中⼼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论三中⼼:教师中⼼、书本中⼼、课堂中⼼20世纪五六⼗年代以来教学论学科进⼊多元化发展时代,各种流派分为两个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本主义”教学论。
“科学主义”教学论基本特点:把教学主要理解为⼀个认知、理性和逻辑的过程,注意探寻教学的普遍规律和通⽤模式,在教学⽬的⽅⾯强调科学知识、技能和智慧的习得,在教学过程⽅⾯强调教学的精确性、控制性、计划性,在课程内容⽅⾯注意吸收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教学⼿段⽅⾯重视新技术⼯具的使⽤。
课程论(整理)
1.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出发点、通过儿童自己组织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活动课程打破了学科本身的逻辑,注重儿童的学习过程本身。
2.勃朗芬布伦纳所谓的小系统是指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
3.多元文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4.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1.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在儿童、教师和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的目标。
3.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4.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旨在通过对课程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材料的分析和判断,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形成中的课程更为完善。
1.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分为若干学科(领域),以学科或领域为单位组织和实施教育的课程。
2.幼儿园综合性课程就是将幼儿园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课程的综合化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通过学科领域的综合、发展方面的综合、专题的综合、主题的综合、通过幼儿园环境的综合等。
3.“光谱方案”建立于1984年,是哈佛大学“零点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学前和初小教育的评价和课程的改革所作的研究。
其理论依据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光谱方案的研究者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其能力的长处,富有材料和活动的环境和教育机会能促进智能发展。
光谱方案在8个知识领域里为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活动的样板,使教师能够看到儿童的长处,并能够在儿童长处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课程论》知识点总结
《课程论》知识点总结一、课程设计理论1. 课程设计的概念和特点课程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系统性活动。
课程设计具有系统性、创造性和导向性的特点。
2. 课程设计的原则(1)学生中心原则(2)因材施教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4)递进性原则(5)多样性原则3. 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2)分析学习者(3)设计教学内容(4)选择教学方法(5)设计教学媒体(6)选取评价手段4. 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对各个环节的课程设计进行全面的、准确的评估,以提高教学质量。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
5. 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指根据时代背景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
常见的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结构的改变、教学方法的创新等。
二、课程体系理论1. 课程体系的概念和特点课程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集合,它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2. 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课程体系包括教学内容的组成、课程结构的布局、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等。
3. 课程体系的设计原则(1)科学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5)适应性原则4.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并进行动态调整和管理。
5. 课程体系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改革,课程体系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和发展,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变化。
三、课程发展理论1. 课程发展的历史课程发展理论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包括经典的课程发展模式、基于知识的课程发展理论、基于学习者的课程发展理论等。
2. 课程发展的动力课程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受到政策和教育改革的影响。
3. 课程发展的趋势当代课程发展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开放化等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一、泰勒模式1949年,泰勒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从此成为课程研究与开发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泰勒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泰勒根据这四个问题,明确了课程编制过程的四个步骤: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
在这四个环节中,“确定目标”是主要的基础的一环,因此该模式也被称为“目标模式”。
二、布鲁姆1959年布鲁姆作了题为“教育过程”的总结报告,报告确立了“学科结构运动”的理论基础与行动纲领,并从理论上理性地解决了存在于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之间的持久争论。
学科结构运动是一场指向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其中心是用“学科结构观”重建课程,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学科中心课程”。
学科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它的基本特征是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在学科中心课程中布鲁姆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
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1、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四要素: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构成的,这四个因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教材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由课程政策文件、课本和其他教学资料构成的。
课程环境是由除教师、学生、教材之外的物质的、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构成的,它直接参与到课程相互作用的系统之中,是“实践性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怎样开发实践课程?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该是“审议”,“审议”是“实践性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词源上看,“审议”是指对不同对象进行权衡以作出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任务的。
2、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的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和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的著作(了解)《礼记·学记》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和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的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有四种不同的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的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的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教育和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的思考,但还是没成为独立的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的描述和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的发展进入了分化和多样化的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的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的开始。
现代课程论[整理版]
第一讲总论0000一、课程论的形成与发展(萌芽、准备、形成、发展)0000(一)萌芽阶段(1890年之前)关于“课程”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多混杂在关于教育的论述中,没有专门的课程理论,如柏拉图《理想国》。
(二)准备阶段(1890-1917年)00001 . 1890-1910 0000课程研究运动最早源于美国。
受赫尔巴特主义者的影响很大。
【赫尔巴特的研究:将课程与心理学连接起来。
兴趣:对自然的兴趣{经验的兴趣: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思辨的兴趣:数学、逻辑学、文法;审美的兴趣:文学、图画、唱歌}{对社会的兴趣:同情的兴趣:外国语、本国语;社会的兴趣:历史、政治、法律;宗教的兴趣:宗教课程}】0000“赫尔巴特学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问题。
0000哈佛大学“十人委员会”:大学必修课、选修课、预科、实用学科等问题。
“小学教育十五人委员会”:课程的精简和综合问题。
0000“大学入学资格委员会”:课程的编制和改革等问题。
0000总的来说,研究比较零散,缺乏系统连贯性;使用的研究方法基本上是主观的,思辨的,非客观的。
00002 . 1910-1917 0000受教育测验运动、调查运动、实证方法的影响,课程研究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
00 00比如,“新课程委员会”8年内发表了4册研究报告,探讨“教什么的问题”。
涉及:编制算术、语言和代数测验;分析现行的教科书和课程;根据人类的实际活动来确定有社会价值的知识和技能;阐明现代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时期在方法上有所突破。
0000特点:0000(1)已经把课程当做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不只是在研究其它教育问题时偶然涉及。
(2)方法上,突破了思辨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
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为学科化奠定了基础。
0000(三)形成阶段(1918-1949)1 . 美国学者博比特(F. Bobbitt):《课程》(the Curriculum, 1918),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正式诞生。
(完整word版)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版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新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第一节 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一、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 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各个国家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 (1) 信息资源成为国家与地区重要的战略资源。
(2) 克服数字鸿沟、实现教育同权的措施。
(3) 信息多元化要求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 信息社会中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信息技术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2) 信息素养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条件。
(3)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与范围. 二、 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1、 课程名称的变化: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2、 课程目标的变化: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3、 信息素养培育途径分析 (1) 信息技术课程的显性课程 (2) 信息技术课程的隐性课程 4、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试验启动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经历了教学大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三个阶段。
5、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的理解。
(1)新课程,许多问题正在探索 (2)课程不断发展与变化 三、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位置 1、 不同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分析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在2003年颁布。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 )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 学分.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课程论知识点总结
课程论知识点总结导论课程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课程设计、开发和实施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通过课程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探讨如何设计出更有效的教育课程,以及如何实施这些课程,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一、课程的概念和特征1.1 课程的概念课程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规划和安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总体设计。
它是教育资源的组织和整合,是学校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
1.2 课程的特征(1)多样性:课程内容和形式可以因学科、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而不同。
(2)连续性:课程是一系列学习活动的有机组合,内容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连续和衔接的。
(3)社会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社会和文化背景、学生需求和发展趋势。
(4)实践性:课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的类型和层次2.1 课程的类型(1)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设计和实施的课程,旨在满足学校教育的特定需求。
(2)国家课程标准:由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一系列规定,规定了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3)专业课程:针对特定专业和学科领域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特定的知识和能力。
(4)终身教育课程:为满足不同年龄段和背景的人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课程,旨在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2 课程的层次(1)学科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艺术等基础学科。
(2)综合课程:包括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实践活动等,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课程整合:将不同学科和课程内容整合在一起,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程创新与变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课程设计和实施方法,以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三、课程的设计与开发3.1 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设计,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根据社会和文化发展趋势进行设计,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笔记整理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一)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识记1.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课程》2.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工作分析: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
3.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4.八年研究5.学科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态度。
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涵义的统一。
6.“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
7.课程审议: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领会1.博比特与查特斯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课程发展的贡献与局限博比特基本内容:教育的本质、课程的本质、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查特斯基本内容:两者的贡献与局限: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
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导致对儿童价值的忽视。
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
这种课程开发的科学化水平低,并未真正把握课程开发过程的本质。
2.“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班,它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与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3.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历史地位:P164.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实践兴趣: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
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基本兴趣,这类兴趣使人们通过对人类社会之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
学前教育课程论复习大纲(最全整理版)
填空题1.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书中最早使用“课程”一词,1918年美国博比特的《课程》是课程理论独立的标志。
2.幼儿园课程理论基础有心理学、哲学和社会学。
3.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
4.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将人的发展放置于一个由小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组织的生态系统中。
5.课程组织的两种形态包括:观念或构想形态的课程组织和实践形态的课程组织。
6.课程内容组织的形式:学科中心、社会问题中心、儿童中心。
7.幼儿园教育过程的组织包括:教育的途径、活动组织形式、教与学的方法策略。
8.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基础性、非义务性、适宜发展性。
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活化原则、主体性原则。
10.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
11.课程计划包括的类型:学年计划、学期计划、月(周)计划、日计划及具体活动计划。
12.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支架式教学。
13.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课程评价的目的、课程评价的内容、课程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课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14.课程评价标准的基本特征:准确性、有用性、合法性、可行性15.课程评价的客体:评价的对象;课程评价的主体:评价者18.蒙台梭利的儿童观: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16.蒙台梭利的教育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17.蒙台梭利课程的主要内容:日常生活练习、感觉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文化科学教育。
18.海恩斯科普课程的创立者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戴维韦卡特,最先源于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干预计划。
20.瑞吉欧教育的理论基础:杜威,皮亚杰,维果茨基。
19.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教育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20.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
(完整版)数学课程论知识点
范希尔理论的核心内容:一、几何思维的五个水平(五水平)二、与之对应的五个教学阶段(五阶段)对应几何和思维的五个水平,范希尔夫妇提出了五个教学阶段:3:阐明通过前面的经验和教师的提示,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开始形成学习的关系系统。
范希尔理论的特点次序性: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进阶型: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提升是经由教学,而不是随年龄成长或心理成熟自然而然的。
不可能跳过一水平到达下一水平内隐性及外显性:某层的内隐性变成下一水平的外显性语言性:一层次,一语言不适配性:一水平,一阶段水平的不连续性:一水平到另一水平的过渡不是平缓的2举例说明杜宾斯基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APOS理论的具体应用例如:函数概念1. 活动阶段理解函数需要进行活动或操作。
例如,在有现实背景的问题中建立函数关系y=X2,需要用具体的数字构造对应:2→4;3→9;4→16;5→25;……通过操作,理解函数的意义。
2. 过程阶段把上述操作活动综合成为一个函数过程。
一般地有x→x2;其它的各种函数也可以概括为一般的对应过程:x→f(x)。
3. 对象阶段然后可以把函数过程上升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处理,比如,函数的加减乘除、复合运算等。
在表达式f(x)土g(x)中,函数f(x)和g(x)均作为整体对象出现。
4.图式阶段此时的函数概念,以一种综合的心理图式而存在于脑海中,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特定的地位。
这一心理图式含有具体的函数实例、抽象的过程、完整的定义,乃至和其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方程、曲线、图像等等)。
3.建构主义思想及其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数学建模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教师、学习同伴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在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意味着教师和学生的作用和角色的改变,教师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或者说学生学习的伙伴。
而学生学生成为自我控制的学习者。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笔记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与任务1、课程与教学论得研究对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实质上就是以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得目得与任务得。
2、课程与教学论得基本任务(理解)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得一门分支学科,它得基本任务可以表述为:认识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课程与教学规律与指导课程与教学实践。
3、几本重要得著作(了解)《礼记·学记》就是我国与世界上最早得教育学专著。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得《大教学论》,就是教学论学科诞生得重要标志。
学术界常把赫尔巴特得《普通教育学》作为教育学与教学论学科发展成熟得基本标志。
第二节课程(论)与教学(论)得关系4、目前关于课程与教学关系得认识(理解)在国外,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之间得关系得瞧法,有四种不同得主张,形成了四种不同得模式:1、二元独立模式(Dualistic Model) 布鲁纳2、相互交叉模式(Interlocking Model)3、包含模式(Concentric Model)4、二元循环联系模式(Cyclical Model)第三节课程与教学论得历史演进▲5、一、萌芽期(前科学期)1、背景:从课程与教学得产生到公元16世纪,学校教育规模比较小,为社会得统治阶层强权垄断,主要就是上层社会得贵族教育与宗教教育。
2、代表人物与思想:中国《学记》西方昆体良《雄辩术原理》3、特征:有了对教育内容、学科问题得思考,但还就是没成为独立得学科,课程与教学思想还停留在经验得描述与总结阶段。
二、教学论学科得形成期(建立期)1、背景:17世纪到19世纪之间2、代表人物: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得人。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教学阶段理论)3、特征:教学论成为独立学术领域三、学科得分化与多样化时期(繁荣期)1、背景:20世纪至今,教学论得发展进入了分化与多样化得轨道。
2、代表人物与思想:杜威(教学五步骤),凯洛夫3、被理论界视为二战之后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布鲁纳:美国,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理论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4、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5、课程论得独立与大发展:博比特(美国),《课程》写于1918年,做为课程论独立学科得开始。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整理笔记.课程与教学论第一讲绪言第一节课程与教学概论一、研究对象与任务研究课程与教学现象,探讨课程与教学问题,从而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研究对象:现象—划定研究的范围,问题—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策略问题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相对独立、紧密联系。
课程论:主要探讨教育内容问题,教学论:主要探讨教育形式问题。
内容制约形式、形式影响内容第二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启发教学,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学思结合《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教学相长、藏息相辅、预时孙摩、长善救失一年离经辨志、三年敬业乐群、五年乐学亲师,七年小成、九年大成。
古希腊:雅典的文雅教育注重和谐发展斯巴达的军事教育注重思想统治和身体锻炼。
二、教学论学科的形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学科的诞生。
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科学的教学论学科的形成。
三、学科的分化与多样化(一各种教学论流派的兴起和论争。
1、20世纪早期,“传统教学论”与“现代教学论”之争传统教学论(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学论(杜威: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2、20世纪30、4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建立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指导的教学论流派。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性结合,分科教学、班级教学3、20世纪50、60年代,教学论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美国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苏联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苏联阿莫纳夫维利的合作教育学,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各种流派可分为两大阵营:科学主义教学论和人本主义教学论科学主义教学论包含:程序教学理论、结构主义教学论、教学最优化理论。
课程教学论整理
1、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种种课程与教学问题,其宗旨或任务有三方面: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看下)p73、什么是课程:p304、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第二、在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
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
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还重视课外拓展活动。
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5、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第一、外部因素:(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第二、部因素:(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辩证否定之规律6、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
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7、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8、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材料分析)(1)普遍性目标: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2)行为性目标: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确、具体和可操作。
“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3)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性质、研究对象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内容、范包括对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内容:1.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课程,又叫正式课程2.隐性课程:难以预期的,伴随正规教学内容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式教育影响的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学科中心课程论 2人本主义课程论(学生中心) 3社会再造课学习、教授、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部行为方式行为方式:1 呈示、对话、辅导等主要行为方式 2 激发动机,课堂管理等辅助方式(二)教学论1 世界上最早的叫教学论专著:《利记。
学记》2 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拉特克(德)和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比较系统3 教学论流派: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基础课论学科,应用实践学科 ③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是中小学教育中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设计和建构的语文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一、古代语文教育的内容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 1 蒙学教材:“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2 经学教材: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3 《古文观止》 1953年,在普希金指导下因课文《红领内容涉及教学时间和效率,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主动性及各自在教学中的作用,组成语文课的因素及分析 等教学方法 。
这场讨论推动了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了现代文教学模式。
①推动了教学法改革 ②建立了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但也产生了倾向性错误①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比较适宜,但对其他作品的教学不一定适合 ②产生了形式主义倾向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语言文字 2语言文学 3语言文章4语言文化 5口头语和书面语 6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
课程论总结
课程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课程:指的是一种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狭义上,课程则专指学校课程,是学校或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程序和有制度化的学习进程。
2.小学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资源只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
3.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
4.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5.复式教学:所谓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6.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学生的活动经验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是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7.质性评价法:质性评价 是指以人文主义为认识论基础,通过文字、图片等描述性手段,对评价对象的各种特质进行全面 充分的揭示,以彰显其中的意义,促进理解的教育评 价活动。
8.课程目标:是指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而使学生达到目标。
是国家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二)简答题1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什么?(1)教学目的明确。
第一,以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依据大纲要求,紧扣学科总任务,建立系统分类、知识分线、能力分面的教学序列,明确各册教材、各单元和每篇课文在整个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因单元、因课时、因课文而异,不 公式化、概念化。
第二,以控制论为理论基础,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控制教学目的的数量,提高教学目的的质量;确定学习的坡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企图 在一堂课把课程涉及到的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
课程论综合整理
第3题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教学过程的本质研究一、本质主义即是以“本质范畴”、“本质信念”与“本质追求”为基本特征的一种识观和认识论路线。
认为“事物的性质不是处于同一个水平或同样的地位 ,其中有一些性质对于事物来说‘本质的’方面 ,而另外一些则是‘非本质的’或‘附属的’方面。
”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的主要内涵就是 :第一 ,相信任何事物都存在一个深藏着的惟一本质,相信“本质”与“现象”的区分提供了人类观察万事万物的基本概念图式 ;第二 ,把人类认识特别是现代以来所谓科学认识的任务规定为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惟一本质;第三,把揭示事物的惟一本质视作一切知识分子职业的内在规定和崇高的学术使命 ;第四 ,把反映了事物惟一本质的知识 ( 概念、命题与理论体系) 尊崇为“真知识” ,即真理其他都是不反映客观实在因而无足轻重的“伪知识”、“意见”甚至“谬误” ;第五 ,事物的惟一本质不能通过直观或自然观察来把握,只有通过概念的思辩或经验的证实才能把握 ;第六,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 ,就把握或占有了真理 ,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控制事物,使之为人类造福,实现人类生存方式由必然状态向自由状态的过渡。
简言之,本质主义是一种信仰本质存在并致力于本质追求和表述的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自己决定要不要黑体部分》(1)本质主义的形成与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思想史上古老的本体信仰和本体论思维分不开。
它们奠定了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的思想基础。
(2)本质主义的形成与语言学上的符合论也有内在关联。
语言学上的符合论赋予了本质主义如下的信念:语言提供了人类通向本质的道路。
(3)本质主义的形成与社会历史生活中知识权利的争夺有关系。
知识权利是与军事权利、经济权利等相类似的权利类型。
本质主义的知识观和认识路线从一开始就具有霸权性质的。
二、本质主义构成了现代中国教育学研究的思想基础,然而却是一个不牢固的基础。
鉴于对本质主义的发难与批判,学术界称这种思潮为“反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没有一个清晰的流派,而是将基本观点散播在不同的知识领域。
统一格式 课程论答案整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概论一、名词解释课程: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全部教育内容。
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
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答:因为1)教学既是科学,又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2)教学时科学,教学活动必然要按一定的规律进行。
3)教学是艺术,是指它具有艺术性,教学活动可以艺术地表现某些方法、内容和技巧。
2、简述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主要观点。
答:主要有三种观点:“分离说”“关联说”“整体说““分离说”是指课程位于一端,教学位于另一端,二者没交集,互相独立。
“关联说”是指课程与教学两者间相互独立,但彼此关系密切,不可分离。
又可分为四个不同层次的关联:连接说、过程交叉说、包容说,目的统一说。
“整体说”是指课程与教学时一件事,高度连接,关联与融合,具有不可分割性。
有两个层次的表现:”循环----“;”有机-----“3、分析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答:1)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统一于课程与教学实践。
2)课程理论是并行于教育学体系内的两门下位学科。
3)课程教论是互为存在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论述题试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与历史贡献?答:其主要内容是由:“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环节构成。
1)为具体的课程实践研究奠定了基本框架2)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提高课程编制的科学性。
3)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目标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章课程与教学政策一、名词解释课程与教学政策: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为调整课程与教学权利的不同需要并调控课与教运行的目标和方式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
课程共有:是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决策模式。
有三方面的含义:1).指课程权利共有2).指制定课程与教学政策的一种全新的“超越论“价值观。
3).是对课程与教学权利下放的一种导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第一节课程概念辨析一、“课程”一词的词源考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宋朝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频频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
斯宾塞在1859年发表的一篇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二、见仁见智的“课程”概念1.课程即教学科目比较传统和古老的定义,从我国古代设立的“六艺”、欧洲中世纪的“七艺”,到近代以来的百科全书式课程、实科课程、功利课程,从夸美纽斯到洛克、赫尔巴特,再到永恒主义、要素主义,无一不是把课程看作是所教授的学科,强调课程的知识累积与组织、保存功能。
这种观点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其影响也最为深广,它比较符合广大民众和众多课程实践者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现代课程实践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
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王道俊、王汉澜:“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指一门学科”。
2.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有其它内容如劳动和其它各种活动,也不只是内容本身,还有对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
”——王策三“课程可以理解为为了实现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陈侠三、课程定义的方式课程定义的分歧是一种客观存在。
如何建设性地分析这些冲突的定义?在我们看来,与其对其指指点点,不如考察一下它们的社会背景,认识论的基础和方法论的依据,这将有助于我们对课程的认识。
(一)时代背景每一种课程定义,就像每一个课程问题一样,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出现的。
例如,澳大利亚课程论者史密斯(D.L.Smith)与洛瓦特(T.J.lovat)在考察百年来一些有影响的课程改革和课程定义后发现,每当经济强劲、求职机会较多时,很少有人关注学校课程;而当经济衰退时,会有许多人指责学校课程。
(二)认识论的基础任何课程定义都涉及知识的性质问题,注意每种课程定义所隐含的某些假设是很重要的。
有的课程定义似乎表明:"知识在任何地方都是同样的东西",而有的课程定义则隐含着"知识是个人主动构建的东西"。
在一定程度上,一定的知识观决定了人们将采用什么样的课程定义。
(三)结果与过程在考察课程定义时值得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它把重点放在过程中,还是放在结果或产品上,抑或两者的整合上。
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四)课程定义的层次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不是选择某一种或另一种定义,而是要意识到各种课程定义所提出的问题,以便根据课程实践的要求,作出有效的决策。
第二节西方课程发展的轨迹(选择题)一、课程的轮廓(一)课程的意义与形成(二)传统课程的建立二、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以时间为主线以人物为标志以思想为内容(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20 世纪初美国发生“社会效率运动”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出版了《科学管理的原理》一书,系统地确立起其管理理论。
2. 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1)教育的本质第一,教育是为成人生活作准备。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即生产。
(2)课程的本质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著的《课程》问世,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论专著1924年,《怎样编制课程》(3)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3.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美国课程论专家,1923年《课程编制》“首先必须制定目标,然后选择课程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必须始终根据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
”工作分析法(job analysis)查特斯与博比特在课程开发理论上的区别第一,查特斯把理想(ideals)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第二,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第三,查特斯的“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博比特的“活动分析”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4.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贡献与局限贡献:贡献第一,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第二,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历史局限性:第一,把教育与课程视为准备成人生活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导致忽视儿童阶段的存在价值;第二,把教育过程等同于企业生产过程,背离了教育的本质,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科学化”;第三,通过对人类生活的不断的精细分析来获取课程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制定教育计划从而导致课程开发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泰勒模式Ralhp Tyler1934年,《成绩测验的编制》(Constructing Achievement Tests):确立其“评价原理”。
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确立起其“课程基本理”。
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Tyler Rationale)。
1.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行为主义科学主义贾德;桑代克博比特、查特斯、杜威、波特(B. Bode)、拉格(H. Rugg)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八年研究”(the eight year study)(1934-1942)四大成就:第一,“可能对当今的课程开发实践意义最大的是人们普遍接受了这样一种观念:学校能够开发出使大多数学生感兴趣,有助于满足一些学生的需要,同时又为学生在学院里获得成功提供必要准备的教育计划。
第二,学院和大学认识到,在那些没有达到特定的学科要求的高中毕业生中,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在学院学业中获得成功。
第三,是‘在职研讨班’(inservice workshop)得到发展。
第四,是以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aluation)代替测验(testing)的观念被广泛接受。
”3.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What educational purposes should the school seek to attain?)——确定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What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can be provided that are likely to attain these purposes?)——选择教育经验(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How can these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be effectively organized?)——组织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How can we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purposes are being attained?)——评价教育计划泰勒原理示意图: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确定教育目标(1)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2)教育目标的两个筛选原则(3)教育目标的二维表述选择教育经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有许多特定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2. 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培养思维技能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获得信息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培养兴趣的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1)组织学习经验的三条准则连续性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即使每一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
整合性即课程经验之间的横向联系。
(2)学习经验的三个层次最高层次(①具体科目②广域课程③核心课程④完全未分化的结构)中间层次(按序列组织的学程;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
)最低层次(①课;②课题;③单元。
)(3)学习经验的组织程序第一,对课程组织的整体框架取得一致的看法;第二,对已确定的每一个领域内所要遵循的一般组织原则,取得一致的看法;第三,对采用的低层次单元的种类,取得一致的看法;第四,指定一些灵活的方案或所谓的“资源单元”,提供某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第五,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设计班上从事的特定活动;评价教育计划评价程序的四个步骤确定评价目标确定评价情境设计评价手段利用评价结果4.泰勒原理的实质:追求“技术兴趣”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
“技术兴趣”(technical interest)亦称“技术理性”,是通过合规律(规则)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contro1)。
“技术兴趣”是主导现代科学的基本价值取向。
5.泰勒原理的意义第一,建立了课程研究的基本范式第二,将评价纳入课程编制过程第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第四,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靶子课程领域很幸运,因为有了拉尔夫·泰勒。
课程领域很悲哀,因为拉尔夫·泰勒久久不能被超越。
但课程理论与实践终究会走出“泰勒原理”。
(三)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1.学科结构运动的产生背景萌芽:皮亚杰的结构主义心理学形成: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产生背景: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1958年《国防教育法》进步主义对美国教育的负面影响2.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所谓“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学术性从“学术”的内涵来看,作为组织起来的知识领域及相应的探究方法的学术最有利于教学,也最有教学的价值。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逻辑与教学的心理逻辑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费尼克斯认为,课程内容的唯一来源是学术知识,非学术知识不能作为课程内容。
布鲁纳主张将人类认识最前沿的日益深刻的识见,如理科和数学领域中的最新进展,引进中小学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