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合集下载

肾上腺CT诊断[可修改版ppt]

肾上腺CT诊断[可修改版ppt]
B.异位ACTH分泌过多,促使肾上腺皮质 增生,如肺癌、胸腺癌、胰腺癌
C.医源性皮质醇增多征,由于糖皮质激素 或ACTH长期应用的结果
病理
1.肾生腺皮质增生,镜下见束状带细胞增生, 细胞体积较大
2.肾上腺皮质腺瘤,直径约2-3CM,包膜完整, 镜下见透明细胞和颗粒细胞
3.肾上腺皮质腺癌,肿瘤较大,常伴出血、坏 死、囊变。
• 平扫时左肾上腺可能与脾血管混淆
• 右侧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肝右叶内 缘,右膈肌脚外缘,左侧肾上腺位于左肾 上极前上方,腹主动脉左外侧,平扫时左 肾上腺可能与脾血管混淆。
检查技术
肾上腺周围有丰富的脂肪层围绕,有利于CT检 查, 检查前准备同上腹部,扫描范围至少包括 肾上腺上方和下方的一部分, 临床怀疑嗜鉻C瘤,双肾上腺未发现病变,应 扩大扫描范围至骨盆,
临床表现
可发生任何年龄,女性多于男性, 多见青年和中年人,20-40岁多见 满月脸,向心性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
CT表现
肾上腺皮质腺瘤 常为单侧,偶为双侧,
一般不超过2CM,圆形或椭圆低密度肿块, 钙化偶见。增强:CT值增高7-60HU,边缘 较中心明显,一过性强化是腺瘤特点。
肾上腺皮质增生 常为双侧性改变,
肾上腺CT诊断
肾上腺CT诊断
肾上腺为腹膜后脏器,体积虽小,却是十分重要的内分 泌器官, 肾上腺疾病可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
大体解剖
• 两侧肾上腺位于腹膜后, • 两侧肾上级的前上方, • 相当于腰1椎体水平, • 右侧肾上腺较左侧稍低,
• 肾上腺的血管丰富,
• 肾上腺上、中、下动脉分别起源于 膈下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
1. 2 肾上腺肿瘤压迫肾脏,肾盂、肾盏形 态无 变化,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脏及肾上腺的CT

肾母细胞瘤
肾淋巴瘤
肾脏为结外器官,不含淋巴组织,故原发
性肾脏淋巴瘤(PRL) 诊断国内外一直存 在争议,但大量影像学资料报告支持 PRL 的存在。本病罕见,占淋巴结外淋巴 瘤的0. 7% ,约占恶性淋巴瘤的0. 1%,肾 肿瘤的3. 0%。PRL 多为成人发病,发病年 龄43 ~ 79 岁,平均63 岁,男性略多于女 性,双侧病变约占45. 6%。文献报道 PRL 均为B 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临床表现:高血压、头痛、软瘫、 失钾性肾病及血钾过低症。实验室检 查:醛固酮升高等。
CT:腺瘤、增生
2、库欣综合征
临床表现:高血压、向心性肥 胖,满目脸,腹部紫纹,毛发增多, 痤疮等。
CT表现:
①肾上腺皮质增生,双侧弥漫增大, 形态多为正常,边缘清楚。 ②肾上腺皮质腺瘤,较小,边缘光 滑,多位于内肢或外肢边缘部或介 于内外肢之间,肾上腺本身形态可 正常,较大的可有钙化及出血、坏 死。
三、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1、腺瘤
CT表现:单发2-5cm大小的园
形或类园形占位,边缘光滑,密 度均 匀 , 可有 强化 ,若肿块> 5cm应切除。 鉴别诊断:肾上腺转移癌。

2、非功能性腺癌 CT表现:单侧占位,常侵犯周围 组织结构.
鉴别诊断 :肺癌转移至肾上腺,恶
性肿瘤细胞将腹膜后脂肪裹入形成 ──脂肪肿块。
4、肾淋巴瘤
CT表现:
①双侧肾增大;②肾内多发大小不等之结 节影,肾影大小正常或增大,增强后结节 可强化;③单发不规则的肾实质肿块;④ 腹膜后病变蔓延至肾盂内;⑤肾外形正常, 肾间质弥漫浸润;⑥肾无功能。
五、肾转移瘤
肾淋巴瘤
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

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

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 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

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1、薄层扫描,2-3mm 重建;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髓脂瘤腺瘤(原醛)节细胞神经瘤囊肿亚急性慢性血肿2、等密度-实性皮质腺瘤3、混杂密度-囊实性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转移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泌尿系统疾病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肾肿瘤】1.肾恶性肿瘤:可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肾区占位,占位不均匀强化;该患者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肾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特征性肾区占位,尿找抗酸杆菌可呈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肾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个别患者可有腰痛、高血压等表现;查体多无异常;影像学可发现肾区肿物,肿物边缘光滑,强化均匀;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肾囊肿: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典型影像学表现为肾区占位,边界光滑,内部为水样密度,无明显强化;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肾结石:患者可有腰痛、血尿等症状;查体可及患侧肾区叩击痛;影像学可见肾盂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膀胱肿瘤】1.膀胱恶性肿瘤:典型症状为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充盈缺损,尿找瘤细胞检查可为阳性;该患者暂时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2.膀胱良性肿瘤:患者多无明显症状;查体多无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提示膀胱内占位,肿物边界清晰,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3.膀胱结石:患者可有血尿、排尿中断、下腹痛等症状;查体偶可触及下腹痛;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膀胱内高密度影;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4.膀胱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可有典型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查体可无明显异常发现;影像学检查可提示膀胱内占位或挛缩,尿找抗酸杆菌可为阳性;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5.慢性膀胱炎:患者可有血尿、下腹部不适等症状;查体偶可及下腹部压痛;影像学检查多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提示尿白细胞高,膀胱镜活检可确诊;该患者暂不考虑该疾病。

【睾丸肿瘤】1.睾丸恶性肿瘤:患者可有睾丸肿大的症状;查体有时可触及肿大的睾丸,部分患者伴触痛感;CT可于患侧睾丸内发现不均匀强化肿块,肿瘤标志物常可见升高;该患者目前考虑该疾病可能性较大。

泌尿系、肾上腺疾病CT诊断

泌尿系、肾上腺疾病CT诊断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 • • • • •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 形态:分内、外侧肢和体部。CT形态多样化, 基本分三型:三角形、倒V字形或“人”字形 和线形。右侧以线形多见,左侧以倒V字形或 “人”字形多见。 • 大小:肢体长2-4cm,厚5-7mm;体部较 厚,但仍小于10mm。 • 异常判断:①厚度大于10mm或与同侧膈肌角 相比要粗。②肾上腺内、外侧肢厚度均匀,呈 凹陷形,如向外膨出,应考虑为异常。
马蹄肾
双肾萎缩
左肾萎缩、右肾囊肿
肾结石
• 病理:大部分尿路结石为磷酸盐和草酸 盐类,密度高,属于阳性结石。
• 临表:疼痛和血尿,合并感染时产生相 应的症状。 • CT表现:点条状或铸状致密影,可并有 梗阻产生积水、皮质萎缩等表现。
肾结石
肾和输尿管积水
• 病理:整个泌尿系是一个管道系统,任何部位 及原因的梗阻均会造成肾和/或输尿管积水。 常见的原因有结石、肿瘤、炎性、外压性以及 先天性发育异常等。 • 临表:取决于梗阻部位、原因和发病的急缓。 • CT表现:肾盂、盏和/或输尿管扩张,+C后 造影剂排泄缓慢,肾实质密度下降。 • 鉴别诊断:多囊肾、多发肾囊肿等
右肾发育不全
马蹄肾
• 概念:两侧肾的上极或下极融合(注意与盘状 肾和乙状肾概念区别),融合肾中最常见,大 都融合于下极,位于第五腰椎或盆腔水平。血 供可来自髂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或肠系膜下 动脉。 • CT表现:两肾位置降低,上极或下极逐渐靠 拢、融合,肾明显旋转不良。常合并肾结石、 肾积亢进性疾病 皮质醇过多—Cushing综合症 醛固酮过多—Conn综合症 性激素过多—男性假性性早熟,女性假 两性畸形 • CT—双肾上腺弥漫性增大、增粗,密度 均匀,偶有结节状增生

0572泌尿生殖系统CT诊断

0572泌尿生殖系统CT诊断

膀胱癌的CT表现
腔内肿块: 膀胱壁局部增厚:提示肿瘤累及粘膜下层或肌层。 膀胱周围组织受侵:CT表现为膀胱周围脂肪层分界模糊,较肯定的外侵征象是膀胱周围脂肪
层内出现软组织密度影。 邻近器官受侵:侵及前列腺时使它增大变形;侵及精囊,膀胱精囊三角区为软组织所充填;
侵入阴道旁或宫旁组织,可使该处软组织影增厚或形成不规则肿块。
CT上前列腺大小,30岁以下,上下径平均30mm,前后径为23mm,左右径为31mm;60岁以上 此三径线平均值分别为50mm、43mm和48mm。
前列腺由腺体和非腺体组织组成,腺体组织分为周边带(含腺体70%)、中央带(含腺体20%) 和移行带(含腺体5%)。非腺体组织包括纤维肌束和尿道。
前列腺癌 (Prostatic Carcinoma)
概述 前列腺癌为来源于前列腺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好发50岁以上。MR的临床应用,可望发 现一些早期潜伏病灶。
半部,约70%,少 数可发生在中央区。90%多中心发生,单结节灶仅占10%以下。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症状,有些临床表现为前列腺肥大症状,如排尿困难,射尿无力,尿滞留,血尿等。 有1/3~2/3的病例在就诊时已有转移,表现为转移瘤所造成的症状体征。直肠指检可触及前 列腺硬结节,质地坚硬,表面不规则。晚期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升高。PSA极度升高,多数有转移灶。
肿块多为3~5cm大小,也可达10cm以上。
增强扫描
因肿瘤血供丰富,肿瘤强化明显,可表现为多房样和车轮样强化,呈厚壁性囊实块。
良、恶性的鉴别,取决于CT发现有无转移灶。
右侧肾上腺功能性嗜铬细胞瘤
右侧肾上腺功能性嗜铬细胞瘤, 发现高血压3年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诊断 共106页
临床表现:多数40-6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 为尿毒症,其次为腹部肿块、高血压、疼痛、 血尿和尿路感染等。
多囊肾CT表现
双肾体积增大、变形。 肾实质内弥漫大小不等的囊肿,肾实质受压萎缩变
薄呈弧线形 大部分囊肿密度接近于水,但有些呈高密度,可能
与浓缩干涸的粘液或合并出血有关。囊壁可钙化或 合并感染而增厚 +C囊肿无强化 常并发肾结石
转移。(CT价值主要在于分期) 鉴别:膀胱结石、膀胱内血块、脐尿管肿瘤和前列
腺增生或癌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正常肾上腺 肾上腺增生 肾上腺腺瘤 肾上腺皮质癌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Case 1
Case 2
Case 3
肾囊肿
病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其发生率与 年龄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提示与 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
临表:常无症状,大囊肿可有腹块、腹部不 适、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肾囊肿CT表现
单或多发,圆而光滑 密度均匀,CT值在-5—15HU之间,可合并出血或
病理:由两或三个胚层成熟组织组成,但以外 胚层为主。表面光滑,囊壁较厚。囊内常见皮 脂样物质和毛发,亦见牙齿、骨及脂肪组织。
临表:生长速度缓慢,初时无自觉症状。肿块 增大时可有坠胀感或压迫症状。
CT表现:典型的为含脂肪的肿块中,见结节 状钙化及软组织成分。钙化代表牙齿或发育不 全的骨骼。如见有皮脂样物质漂浮在由碎屑、 头发、脂肪和液体所组成的脂肪液体平面上, 则为其特征性表现。

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

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

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泌尿系统CT检查检查过程:一、肾肾CT扫描无需特殊准备。

扫描范围上界应略高于肾上极,下迄肾下极,层厚1cm.,扫描12~14层面。

一般无需口服造影剂。

除怀疑肾结石及有造影剂过敏和肾功能不全时,一般均应常规行增强扫描。

采用团注法显示肾动、静脉及肾实质,效果较好。

肾盂一般于注造影剂后约2分钟显影。

MRI一般采用横断面和冠状面或加矢状面,自旋回波T1W I,以显示解剖结构同时再作横断面T2WI,以判断病变性质。

肾在横断面CT图像上,呈边缘清楚、轮廓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影。

肾门部内陷,有肾动、静脉和输尿管进出。

平扫时,肾实质密度均一,不能分辨皮质与髓质,CT值为30~50Hu。

利尿作用强时,密度降低,仅约15Hu。

增强扫描,肾实质密度增高,CT值达80~120Hu。

肾盂与肾盏平扫时为水样密度,增强扫描密度明显增高。

肾盂大小不定。

输尿管平扫呈点状影,增强扫描密度高,易于辨认,肾筋膜在50%例可显影,呈横行细线状致密影,居肾之前后。

(一)肾肿瘤 CT对显示肾癌、肾盂癌相当准确。

还可确定肿瘤的大小、浸润的范围、邻近和远处淋巴结转移,因之有助于分期。

1.肾癌 CT平扫可见密度略低于或等于肾实质的肿块,有时为略高密度。

肿瘤边缘光滑或不整,与肾实质分界不清,可突出于肾外。

肿瘤内部坏死或囊变为低密度区,钙化与出血则为高密度区。

增强扫描,在多血管性肿可见异常血管和肿瘤强化,注射后半分钟,肿瘤血管与强化消失,而肾实质强化,则肿瘤呈低密度。

少血管性癌则不强化。

2.肾盂癌 CT增强扫描显示肾盂内充盈缺损。

通过其CT值及形态可帮助除外新鲜血块、囊肿和结石等。

肿块浸润肾实质,则需与肾癌鉴别。

肿瘤常使肾窦变形并闭塞正常肾窦脂肪。

由于肿瘤可向输尿管或膀胱种植转移,CT扫描应包括输尿管及膀胱。

肿瘤内偶可见细小钙斑。

(二)肾囊肿 CT诊断肾囊肿相当可靠。

单纯肾囊肿在应用CT后,于生体发现率提高。

平扫可见肾包膜内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密度均匀、水样密度的病灶,囊壁薄,与正常肾实质分界清楚。

CT诊断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 (PPTminimizer)

CT诊断在泌尿系统中的应用 (PPTminimizer)

生殖静脉与肾上腺静脉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影像科
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的应用
供肾动脉与静脉变异
左下腔静脉畸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影像科
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的应用
供肾动脉与静脉变异
半下腔静脉畸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影像科
多层螺旋CT在泌尿系统的应用
供肾动脉与静脉变异
与手术对照: CT发现肾动脉 89/91条 (98%) 肾静脉 83/85条 (98%) 诊断敏感性与特异性: 副肾动脉 86%,100% 早期分支 100%,100% 副肾静脉 75%,100%
肾梗死 Renal Infarction
常见于心源性栓塞
影像
早期 被膜下高/低密度(出血/缺血)
节段性不增强
边缘征(被膜代偿)
晚期 限局性萎缩 DSA
肾-梗死
Renal Infarction
肾-梗死
Renal Infarction
肾-梗死
Renal Infarction
2W后
肾-血管病变
血肿 Renal Hematoma
外伤性出血-
Vascular abnormalities
穿刺伤 医源性损伤 钝器伤……
非外伤性出血-自发性出血: 动脉瘤 肾炎 肿瘤 动脉硬化 大动脉炎 结核 凝血异常……
高血压-被膜下/肾周血肿压迫 影像
被膜下血肿 肾受压变形 血肿与肾呈锐角 半圆形 高密度”哨兵血块征”(1~2天) 无增强→密度↓→钙化 机化 肾挫伤 肾增大(水肿) 不规则(破裂) 密度不均 局部不增强 肾撕裂伤 肾质断裂 被膜下血肿
肾-结核 Tuberculosis
影像
造影 边缘虫蚀状 空洞 肾盂变形、狭窄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

腹部常见病变CT-胃肠泌尿生殖

确诊手段
GIST的最终诊断有赖于病理学检查和具有特征 的免疫组化检查。 • CD117 95% • CD34 70% • SMA 20-30% • S100 10% • Desmin rare
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据 统计,在一般医院中占急腹症首位,占外科住 院病人的10-15%。
正常阑尾外径标准
正常阑尾壁厚度
平均厚度为(1.8±0.4) mm,多为1 mm~2 mm,范围为1 mm~3 mm,2 mm~3 mm为可疑增厚,>3 mm为异常增厚 。
阑尾肿大
阑尾外径增大(>6 mm) :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 径>6 mm约占90%-96%,>10 mm约占82%,范围在6 mm-22 mm之间。阑尾外径大小是确定阑尾炎是否存在的 主要依据之一,通常把阑尾外径>6 mm作为急性阑尾炎 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外径越大,阑尾炎的可能性越大 ,坏疽、穿孔的可能性也越大。由于正常阑尾外径变动范 围很大(2 mm-11 mm),约51%-54%的正常阑尾外径 >6 mm,所以不能仅仅依据阑尾外径>6 mm,即做出急 性阑尾炎的诊断。阑尾外径≤6 mm的阑尾炎较少见,见于 阑尾发育细小者和早期患者。当阑尾外径在6 mm-10 mm 之间,如伴有阑尾周围炎,可确定诊断;如无阑尾周围炎 时,可为正常阑尾也可为异常阑尾。
萎缩
无萎缩
无萎缩
临床表现
库欣综合症
conn综合症 多无症状
肾上腺转移瘤
• 较常见,仅次于肺、肝脏和骨转移 • 原发肿瘤以肺癌、乳腺癌和肾癌最常见 • 临床极少造成肾上腺功能改变(破坏90%出现) • 双侧者占30-50% • 肺癌患者:肾上腺结节及肿块,约1/3为良性肿瘤
肾上腺转移瘤 CT

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

泌尿系统检查与诊断
• CT表现:肾实质内低密度灶,边缘不整, 增强后可有对比剂进入,示结核性空洞。 但对肾盏、肾盂早期破坏则显示不佳。 病变进展:肾盏肾盂扩张,呈多个囊状 低密度影,CT值略高于水,常有肾盂、 输尿管壁增厚。肾结核钙化时,显示多 发点状或不规则高密度影
70
肾和输尿管结核
• 肾结核向下蔓延或尿中结核杆菌播散, 可累及输尿管引起结核结节、干酪坏死 及溃疡,继而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使管 壁增厚、僵直、管腔狭窄或闭塞
• 多囊肾
– 为遗传性病变,按遗传方式分为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时即表现明显,统称为 婴儿型多囊肾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一般到成年后出现症状,称 为成人型多囊肾,多见
104
肾囊肿与多囊肾
单纯性肾囊肿 • 腹部平片多无异常,偶见囊肿壁的弧线
状钙化 • 尿路造影:肾盂肾盏受压表现 • CT检查:平扫检查见肾实质内单发或多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常见且种类繁多,其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有: • 肾盂、输尿管的重复畸形 • 异位肾 • 肾缺如 • 马蹄肾
123
马蹄肾 • 由于两肾在发育期间旋转失常,两肾在中线处
融合,以两肾下极融合为多,占90%,偶在两 肾上极融合,状如马蹄 • 尿路造影:肾位置低,下极融合合成峡部,肾 轴自外上斜向内下,肾盂位于前方,而肾盏指 向后方,马蹄肾有各自的收集腔,输尿管较正 常短,可伴有肾积水和结石 • CT和MRI检查:均可清楚显示两肾下极肾实质 相连
118
119
肾与输尿管先天异常
泌尿系统先天异常常见且种类繁多,其 中较为常见的类型有: • 肾盂、输尿管的重复畸形 • 异位肾 • 肾缺如 • 马蹄肾
120
肾缺如 • 系肾未发育所致,临床均为单侧性 • 排泄性尿路造影检查不能确诊 • USG、CT和MRI检查能够明确诊断

肾上腺常见病变CT诊断(一)

肾上腺常见病变CT诊断(一)

强化

MR:T2WI显著高信号(信号强度接近CSF 信号);梯度回 波反相位(抑脂序列)信号无下降
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鉴别




后者坏死得更显著,坏死形态不规则,与 前者尚规则光整的囊变不同; 边界、边缘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动态增强强化程度前者强于后者; 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MR上前者T2WI信号比后者高; 前者MR上梯度回波反相位信号(抑脂序列) 无下降,而后者有下降;
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无明显强化,静脉期及 延迟期可见渐进性强化: (少血供肿瘤,延迟渐进性强化可能是由于肿瘤细

胞外间隙内含有的大量黏液基质阻滞了对比剂的 灌注)。

明显不均匀强化: 强化后的密度仍低于肌肉密度
肿瘤主要由梭形束状神经纤维细胞构成, 血管少而纤细, 故增强后肿块多无强化或轻度 强化, 可与嗜铬细胞瘤鉴别 肿瘤由分化好的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瘤内较多粘液及纤维组 织。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多为结节性增生甚至巨结节。
肾上腺皮质增生
结节型增生与腺瘤鉴别: 1.前者常伴有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增大,后者反 而常有双侧肾上腺萎缩。 2.前者在同侧肾上腺可有多个小结节,后者多 数为单发结节。 3.前者一般直径小于15mm。 4.前者ACTH水平一般较高,后者一般较低。 5.前者平扫及增强始终与肾上腺密度保持一致。
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 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 (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要见于分叉处的主动脉 旁器(Zuckerkandl organ)。

26

以20~40岁最多见,多数为单侧,直径常为 3cm-5cm,甚至达10cm以上 CT:较小肿瘤密度均匀,大者易出血、坏 死、囊变,也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多明显

肾上腺病变的CT诊断

肾上腺病变的CT诊断
CT表现: 有外伤病史 平扫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无强化
右侧肾上腺血肿
小结
肾上腺病变的正确诊断需: 1、病变准确的定位。 2、影像学特点。 3、结合临床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度相当) ;钙化常见,常为小点状钙化。 增强扫描动脉期呈轻度强化,肿瘤有延迟强化的特点。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图像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6、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病因: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又称成神经细胞 瘤,半数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其次发生在颈 部、纵隔内及腹后壁的交感神经节中,是恶 性程度很高的肿瘤。80%发生在婴幼儿, 平均年龄小于5岁。
临床表现:非功能性肿瘤,但偶而也会分泌儿茶酚胺而引起高血 压的临床症状。
少数可恶变,恶变常见有两种形式:神经母细胞瘤及恶性神经鞘 瘤。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CT表现: 肾上腺区单发的类圆形或分叶状的肿块,境界清楚,常
呈嵌入式生长,容易形成伪足,故形态多呈水滴样。 因其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平扫呈略低密度(与肾脏密
(4)腺瘤:腺瘤内因含有脂质成份,有时CT值可测 到负值,但一般是大于-20Hu,而且腺瘤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呈均匀的轻度强化,功能性的腺瘤常可见 明显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鉴别。
腹膜后脂肪肉瘤
5、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
病因:肿瘤主要是由交感神经母细胞分化而来的良性肿瘤,多发 生于成人;常发生于肾上腺髓质,也可发生于肾上腺外的交感神 经节内。
肾上腺囊肿
CT诊断要点: 主要的CT表现是囊内为水样密度。 假性囊肿壁较厚,并常有蛋壳状钙化,囊内
可见钙化或出血。 其它三种囊肿壁薄,囊内密度均匀,CT上
不易区分。 各种囊肿增强扫描囊腔均不强化。
左肾上腺囊肿

CT诊断学肾脏CT

CT诊断学肾脏CT
左肾上腺和左肾上极多在一个层面,内侧是左隔 肌脚,95%左肾上腺和胰尾出现在一个层而。前后和 主动脉持平,可以有5外形,也以倒Y形为多见。值 得注意的是它在各层面可以有不同外形。
二 泌尿系统结石
(一) 概述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二 泌尿系统结石
(一) 概述
病理改变:结石造成的局部损伤
尿路梗阻 继发感炎 临床表现:疼痛 血尿 尿路感炎
肾脏CT诊断
一 概述 (一) 检查方法 1 病人准备: 胃肠道准备 2 碘过敏试验: 勿与肾盏内小结石相混 3 扫描范围: 肾脏; 膀胱; 输尿管 4 扫描条件: 层厚5~10mm, 病变部位3~5mm 5 增强扫描: 动脉期; 实质期; 排泄期 延迟扫描(肾盂内;输尿管;膀胱)
肾脏正常解剖与变异
肾 癌
肾 癌--增强扫描
肾 癌
肾 癌--增强扫描
肾 癌
肾 癌--增强扫描
肾 癌--增强扫描
肾 癌--平扫
肾 癌--增强扫描
四 肾细胞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癌) ( 三) 鉴别诊断
1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中年女性多见;有 感炎病史;无假包膜 2 肾脓肿: 3 肾梗塞: 4 肾错构瘤:
肾 脓 肿
1 肾脏: 2 输尿管: 3 膀胱:
二 泌尿系统结石
(一) 概述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二 泌尿系统结石
(一) 概述
病理改变:结石造成的局部损伤
尿路梗阻 继发感炎 临床表现:疼痛 血尿 尿路感炎
二 泌尿系统结石
( 二) 诊断
肾结石 1 肾盂肾盏内见点状;颗粒状;不 规则形极高密度影 2 肾盂肾盏正常,或扩张积水成囊 状低密度 3 肾脏体积增大,肾实质变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表:取决于梗阻部位、原因和发病的急缓。 ▪ CT表现:肾盂、盏和/或输尿管扩张,+C后造影剂
排泄缓慢,肾实质密度下降。 ▪ 鉴别诊断:多囊肾、多发肾囊肿等
Case 1
Case 2
Case 3
肾囊肿
▪ 病理: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肾内阻塞和缺血可能为其原因。其发生率与 年龄有关,多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提示与 肾脏的退行性变有关。
Case 1
Case 2
Case 3
多囊肾
▪ 病理: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1/3-1/2病 例有家族遗传倾向。囊肿自幼就有,并随年 龄增长而不断长大。30-50%伴有肝囊肿, 约10%伴有胰腺囊肿。
▪ 临床表现:多数40-60岁时出现症状,主要 为尿毒症,其次为腹部肿块、高血压、疼痛、 血尿和尿路感染等。
• 圆形或不规则形,浸润生长的边界不清。 • 密度均匀,合并出血、坏死、囊变或钙化的密度不均
匀。 • +C后,肾血管显影期明显强化,肾实质期呈相对低
密度。 • 周围浸润、肾静脉和下腔静脉受侵、淋巴结转移及远
处转移表现。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肾挫伤
肾损伤分为三型:肾挫伤型(肾内血肿),肾包 膜下血肿型, 混合型 。
Case 1
鸟嘴征
Case 2
Case▪ 病理:起源于肾门的肾实质外的良性囊肿, 不与收集管相通。病因是淋巴管扩张,可能 是炎症所致。可单发或多发,50-70岁多见。
▪ 临床:无症状或多以血尿就诊。 ▪ CT表现:位于肾门处,与正常肾实质分开,
周围有时可见完整的肾窦脂肪圈。
▪ 概念:两侧肾的上极或下极融合(注意与盘状肾和 乙状肾概念区别),融合肾中最常见,大都融合于 下极,位于第五腰椎或盆腔水平。血供可来自髂动 脉、腹主动脉分叉处或肠系膜下动脉。
▪ CT表现:两肾位置降低,上极或下极逐渐靠拢、融 合,肾明显旋转不良。常合并肾结石、肾积水或肾 炎。
马蹄肾
双肾萎缩
左肾萎缩、右肾囊肿
▪ 肾实质内出血 ▪ 肾包膜下新月形血肿 ▪ 混合存在,合并肾包膜撕裂则有肾周血肿,
甚至尿漏。
肾挫裂伤、尿漏
肾挫伤
肾挫裂伤
输尿管结石
膀胱结石
膀胱结石
膀胱癌
▪ 病理:多为移行上皮(90%),好发于膀胱三角区 和两侧壁。单发,少数多发。术后有明显的复发倾 向。带蒂或广基。
▪ 临床:主要为无痛性全程血尿。 ▪ CT表现:膀胱壁局限增厚,腔内充缺,盆腔浸润和
转移。(CT价值主要在于分期) ▪ 鉴别:膀胱结石、膀胱内血块、脐尿管肿瘤和前列
腺增生或癌
Case 1
Case 2
Case 3 术后复发
Case 5
肾上腺病变
▪ 正常肾上腺 ▪ 肾上腺增生 ▪ 肾上腺腺瘤 ▪ 肾上腺皮质癌 ▪ 嗜铬细胞瘤 ▪ 肾上腺转移瘤
正常肾上腺
▪ 部位:右肾上腺位于右肾上极上方,腔静脉后 方,肝和膈肌角之间。左肾上腺位于左肾上极 前上方,腹主动脉的左外侧缘,胰体尾和脾静 脉后方。
肾缺如(孤立肾)
异位肾
▪ 概念:胎儿期肾胚芽在盆腔内随胎儿生长上升到正 常位置,上升发生障碍或过度上升均称为异位肾。
▪ CT表现:⑴肾窝内肾缺如,异位肾多位于盆腔和骶 髂部,极少为胸腔。⑵扁平状或呈球形,常伴肾轴 旋转不良,易并发感染和结石。⑶输尿管大多过短。
▪ 鉴别:肾缺如、肾下垂和游离肾
异位肾伴旋转不良 ←
▪ CT:分多脂肪、少脂肪和很少或无脂肪3类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肾癌
▪ 病理:起源于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泌尿系最常见 的恶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75%。肿块多见于 肾上极,类圆形,可有假包膜,富血供。瘤内可 有坏死、囊变、出血和钙化。
▪ 临床:间歇性血尿、腰部疼痛和腹部包块等。 ▪ CT表现:
泌尿系、肾上腺及生殖系疾病CT
肾缺如(孤立肾)
▪ 常无临床症状,偶然发现。 ▪ 对侧肾可正常或代偿性肥大,或有旋转不良和异位。
常伴有同侧输尿管、膀胱三角区及肾上腺的缺如。 ▪ CT表现:一侧肾窝肾影缺如,为周围组织充填。同
侧肾上腺常相应缺如或形态异常。对侧肾正常或代 偿肥大。 ▪ 鉴别诊断:异位肾、游走肾
▪ 病理:又称肾错构瘤,是肾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 瘤。起源于肾实质,无包膜。瘤内血管缺乏弹力内 膜,易发生瘤内和肾周出血。
▪ 临床:分两组:一组为病灶常较大,单侧单发为主, 40-70岁女性多见,多有症状;另一组伴结节性硬 化(约20%),常双侧多发,以中青年好发,多无 症状。典型表现为腰痛、血尿和腹部包块。
▪ 临表:常无症状,大囊肿可有腹块、腹部不 适、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肾囊肿CT表现
▪ 单或多发,圆而光滑 ▪ 密度均匀,CT值在-5—15HU之间,可合并出血或
囊内蛋白含量高而呈高密度改变 ▪ 囊肿突出肾轮廓外时,壁菲薄而不显示 ▪ 与肾实质分界锐利,轮廓清晰,边界光滑,局限于
肾筋膜内,肾盏可变形但无截断破坏表现 ▪ 鸟嘴征象 ▪ +C无强化
肾结石
▪ 病理:大部分尿路结石为磷酸盐和草酸盐类, 密度高,属于阳性结石。
▪ 临表:疼痛和血尿,合并感染时产生相应的 症状。
▪ CT表现:点条状或铸状致密影,可并有梗阻 产生积水、皮质萎缩等表现。
肾结石
肾和输尿管积水
▪ 病理:整个泌尿系是一个管道系统,任何部位及原 因的梗阻均会造成肾和/或输尿管积水。常见的原因 有结石、肿瘤、炎性、外压性以及先天性发育异常 等。
肾发育不全
▪ 概念:胚胎发育过程中生肾组织或后肾管发育障碍 以及血供不正常所致,多单侧性,肾小于正常肾体 积的50%以上。组织学上肾单位数目减少,而肾单 位及导管的分化及发育正常,肾小盏少于5个。
▪ CT表现:患肾体积缩小,形态及密度正常。对侧肾 代偿性肥大。
▪ 鉴别:肾萎缩
右肾发育不全
马蹄肾
多囊肾CT表现
▪ 双肾体积增大、变形。 ▪ 肾实质内弥漫大小不等的囊肿,肾实质受压萎缩变
薄呈弧线形 ▪ 大部分囊肿密度接近于水,但有些呈高密度,可能
与浓缩干涸的粘液或合并出血有关。囊壁可钙化或 合并感染而增厚 ▪ +C囊肿无强化 ▪ 常并发肾结石
Case 1
Case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ngioleiomyolipoma(A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