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基础理论

合集下载

2015年最新《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考点汇总

2015年最新《幼儿教育心理学》章节考点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第一章绪论识记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认知发展学说:这一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

1.他强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的学习。

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1.婴儿期(出生~3岁)
婴儿个体脑发育、感知发展、动作发展、信任感形成、模式识 别、直觉行动思维形成与发展、口语学习、独立性发展、音乐学系、 亲子关系发展的关键期

劳伦兹的关键期理论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2.幼儿期(3~6、7岁)
具体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守恒性发展、识字、社会性发展、 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 3.童年期(6、7~11、12岁)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
“本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 乐,避免痛苦,-想要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 觉察。
“自我”是理智的,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 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行为主义理论
(三)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在社会化中的作用: 1.攻击性行为 2.性别角色的认识 3.亲社会行为

行为主义理论
(四)教育启示
1.注意环境的影响 2.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详尽 3.注意运用强化控制原理 4.注意榜样对学前儿童学习的影响
作业:结合书本内容和网络资源,解释并举例说明:泛灵性、 自我中心主义(三山实验)、思维的不可逆性、缺乏守恒(数 量、液体、体积、形状)。
成语故事:
揠苗助长

精神分析理论
代表人物:奥地利弗洛伊德(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快乐原则)——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内驱
力、反射 自我(现实原则)——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
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到繁,循序渐 进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平衡性)。 • 如儿童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出生后的第五
个月到第十个月之间,其后,脑的发展又经 历了两个显著的加速期,一个在五、六岁之 间,另一个在十三、十四岁之间。而在其它 时期,大脑的发育则相对平稳。可见,大脑 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因此,依赖于大脑发育 程度的心理发展也具备了不平衡性。
完成了整个登梯动作。
编辑ppt
• 心理的发展也是有连续性的。 • 前后相邻的阶段有规律地更替着,前一阶
段的发展为后一阶段准备了条件,后一阶 段是前一阶段的继续和发展。 • 抽象思维的发展离不开前一阶段形象思维 的发展。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注重前
一阶段与后一阶段的衔接,既不要“拔苗 助长”、“陵节而施”,也不要压抑学生 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
编辑ppt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编辑ppt
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 一、发展及心理发展概述 • 1.何谓“发展”? • 发展,从哲学意义上说,是指事物有规律
的运动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既有量的, 又有质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 变的(“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都有着从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 到高级、由封闭到开发、由旧质到新质、 由成长到衰亡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
编辑ppt
• 教育启示: • 教育教学工作要充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
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
编辑ppt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 1.遗传——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 提,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幼儿心理学》课件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幼儿心理学》课件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VS
详细描述
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是人类祖先经验的 遗传,包含着许多原始的、与生俱来的心 理功能和意象。原型则是集体无意识中具 有代表性的心理模式,如英雄原型、阿尼 玛和阿尼姆斯等。这些原型在个体心理发 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个体的知觉、 情感和行为。
03
行为主义学派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
总结词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认为,幼儿的心理发 展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通过与他人
的互动和交流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维果斯基还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认为幼儿的发展有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的 发展水平,另一个是通过教学能够达到的发 展水平。教育者应该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提供适当的教学刺激和挑战,促进其全面
新行为主义理论
总结词
新行为主义理论是对经典行为主义理论的修正和发展 ,它强调了认知过程在行为中的作用,并引入了中介 变量来解释行为的变化。
详细描述
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认知过程在行为变化中起着重要 作用。中介变量是指那些影响行为的内部因素,如思维 、知觉、情感等。新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的变化不 仅取决于外部刺激和强化,还受到中介变量的影响。例 如,在教育环境中,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和动机等认知 因素会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成绩。因此,新行为主义 理论强调了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和中介变量 的作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自己的认知结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02
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是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形成的,强调性本能
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埃里克森的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任务
和危机。
02
精神分析学派理论
弗洛伊德理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6
一、心理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一)弗洛伊德简介
弗洛伊德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但其 影响却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领域,他的理 论和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 域,而且影响了包括人类学、社会学、伦 理学、宗教和艺术理论等几乎所有人文科 学,在20世纪人类文化的地形图上,弗洛 伊德无疑占据着一个显赫的位置。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其主要理 论观点
二、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
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学习方法:
1、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认真做笔记 3、课后勤于思考并记忆 4.记忆结合理解,对于理论中不容易理解的部分可以查 阅相关书刊文献等。
教学建议:
1.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实例阐释各种理论,要帮助学生 真正理解知识要点。
(一)感知、注意的发展
视觉方面,对色彩的辨别能力有很大提高,不仅了解和掌握 了几种基本颜色,还能较好地辨别同一色系的深浅。
注意方面,注意的稳定性和有意性较之前都有进步。这一时 期儿童注意力保持在目标事物上的时间有所延长,并开始学 着运用意志力法控制自己。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目录
Social Media
Web Design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3.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派及 其主要理论观点
学习目标:
□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了解学前儿童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征 □熟悉心理学主要流派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 基本观点,识记主要流派的代表人物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流 派及其主要理论观点

幼儿心理学目录

幼儿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心理学研究什么二、幼儿心理学研究什么三、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第三节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二、实验性研究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与生理成熟二、环境和教育三、实践活动第二节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的理论观点一、成熟势力说二、行为主义学说三、精神分析学说四、认知发展学说五、社会学习论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三章幼儿的感知觉和注意第一节感知觉的概述一、关于感觉的认识二、关于知觉的认识三、感知觉的作用第二节幼儿的感知觉发展及其观察力培养一、幼儿感知觉发展二、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第三节注意的概述一、什么是注意二、注意与各种心理过程紧密相联三、注意的种类四、注意的品质第四节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二、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三、注意规律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什么是记忆二、记忆的过程分析第二节幼儿的记忆一、幼儿记忆的特点二、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第三节想象的概述一、什么是想象二、想象的种类第四节幼儿想象的特点及培养一、幼儿想象的特点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五章幼儿思维与言语的发展第一节思维的概述一、思维的概念二、思维与感知觉三、思维与语言四、思维的特征五、思维的种类第二节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婴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三、幼儿概念、判断、推理的发展四、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节幼儿言语的发展与培养一、语言与言语的概述二、婴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三、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四、幼儿言语能力的培养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六章幼儿情感与意志第一节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感二、情感的种类第二节幼儿情感发展特点及培养一、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二、幼儿情感的培养第三节意志概述一、什么是意志二、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三、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第四节幼儿意志发展特点及培养一、培养幼儿意志的重要性二、幼儿意志的特点三、幼儿坚持性的培养四、幼儿自制力的培养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七章幼儿个性的发展(上)第一节个性概述一、什么是个性二、个性的结构三、个性的基本特征四、个性的形成第二节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需要概述二、幼儿需要发展的特点三、幼儿需要的培养第三节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兴趣的概述二、幼儿兴趣发展的特点三、幼儿兴趣的培养第四节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培养一、自我意识概述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三、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八章幼儿个性的发展(下)第一节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一、能力概述二、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三、幼儿能力的培养第二节学前儿童气质的发展及培养一、气质的概述二、幼儿气质的发展三、幼儿的气质和教育第三节幼儿性格的发展及培养一、性格的概述二、幼儿性格的发展特点三、幼儿性格的培养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九章幼儿的人际交往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的定义二、人际交往的作用三、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四、人际交往的一般原则五、儿童的人际交往第二节儿童的亲子交往一、亲子交往的重要性二、亲子交往的方式三、亲子交往的年龄特征四、亲子交往的影响因素五、家长对儿童交往技能的指导第三节儿童的同伴交往一、同伴交往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二、儿童同伴交往的类型三、游戏——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第四节儿童的师幼交往一、教师在师幼交往中的地位二、师幼交往对儿童的影响三、儿童交往能力的必备要素思考与练习实践与探究第十章儿童心理健康维护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一、心理健康的特征二、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二节儿童心理偏差的行为表现一、吮吸手指二、咬指甲癖三、口吃四、遗尿症五、夜惊六、退缩行为七、精神性厌食八、恐惧症九、缄默症十、梦魇十一、多种行为模式十二、攻击性行为十三、说谎第三节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环境因素三、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第四节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健康维护一、新生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心理健康维护二、婴儿心理发展特点与心理健康维护三、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维护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维护第五节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一、用爱抚慰儿童的心灵二、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三、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四、让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五、帮助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六、强化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七、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八、正确处理儿童的痛苦情绪九、训练儿童的交往技能十、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第二章

【认知理解】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生长发育,也称生 理发展。
不同系统的器官,成熟的早晚和不同时期发展的速度 都是不同的,但都有其规律。
【认知理解】
1、儿童长生发育的方向顺序服从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和大 小规律:即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再次是上肢,最后是 下肢;新生儿从出生到成人,头部增长1倍,躯干增长2倍,上 肢增长3倍,下肢增长4倍。
□一个孩子要数数,任务是数到10,最初教师抓住幼儿的 手指,和幼儿一起大声地数,并扳着幼儿的手指,这时教师承 担了几乎所有的数数责任。以后,教师逐渐减少对幼儿的帮助, 在幼儿数数时,教师不再与他一起数,而是帮助他一起扳手指, 这就如一所建筑的搭建,当墙壁能够独立站立时,就逐渐地把 支架撤掉一样。最后,教师让儿童自己独立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
主讲教师:曾昭政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双生子爬梯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 验: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 为实验对象,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 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 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 周大的时候,一个总共练了8周,另一个只练了2 周。
大家想想看,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 高一些?为什么?
启示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 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 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 的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 子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情境导入】
□在一项3岁和4岁幼儿参与的研究中,对他们中不能完成推 理任务的幼儿都采取了提示、指导的方法。结果发现,提示 和指导对3岁幼儿无效;对4岁的幼儿,提示的作用非常明显。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第二章 心理发展理论之儿童认知发展:皮亚杰理论

四、思维的机制 1、适应和组织 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适应,是生物适应的一种特殊表现。 认知结构的生长和变化正是适应和组织的结果。 无论是适应还是组织都是所有儿童和成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机制。 所有行为和思维的目的都是为了使有机体以更好地方式适应外部环 境。 2、同化和顺应 同化是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 顺应是内部格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 (以食物的消化过程作比喻) 儿童每当遇到新事物,往往倾向于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如 果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认识上的平衡,反之,便作出顺应,调整 原有格式或创立新格式去同化新事物,达到认识上的新的平衡。 同化与顺应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只有同化没有顺应…..只有顺应没有同化….. 同化占优势,自我中心主义,主观地弯曲现实。 顺应占优势,按事物外部特征来塑造自己动作,如模仿游戏。
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皮亚杰的概念定义例子开始平衡个人图式和经验之间的和谐只见过鸟的婴儿会认为所有会飞的东西都是鸟同化根据已有图式解释新的刺激从而儿童把天空中的飞机也叫做小鸟适应新刺激顺应改变已有图式更好地理解新刺激当婴幼儿意识到这种新鸟既没有羽毛也不能拍打翅膀时内心就会体验到冲突或不平衡
认知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综合概念。其含 义是: 认知(广义):就是人的认知活动,包括 注意、知觉、记忆、解释、分类、评价、 原则推理、规则的演绎、想象各种可能性、 产生各种策略、幻想等。 认知(狭义):就是思维和记忆。

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的各个阶段: 0-4个月:无视觉或操作探索 4-8个月:探索部分的掩蔽物体 8-12个月:探索完全掩蔽的物体 12-18个月:探索眼前被替换的物体 18个月以上探索掩蔽着替换的物体
第五分阶段(1-1.5岁)
通过加入新的动作成分之后的尝试错误,第 一次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来解决新问题。但是,这时 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沿着一定的方向,有目的地去构 成新方法的能力,新方法的发现纯属尝试中的偶然。 “尝试错误期”。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编导论第一节概述一、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所研究的儿童有一个科学的年龄范畴,一般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1、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论)、华生(环境决定论)—将遗传与环境完全对立2、共同决定论—斯腾(辐合论:核心—人类心理发展既非仅有遗传的天生因素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所造成的)—既承认环境影响,又承认遗传影响;(鲁克森伯格—共同决定论者。

格赛尔—成熟优势理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水平达的观点。

3、相互作用论—皮亚杰基本观点:⑴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⑵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⑶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的动态的。

❖再继续完善儿童发展观的同时,应着力做两件事:⑴如何使每一个儿童具有优异的遗传因素;⑵如何为每一个儿童创造能充分发掘其潜能的优良环境。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前一阶段四后一阶段出现的基础,后一阶段又是前一阶段的延伸。

发展是多层次,多水平的。

❖儿童戏里发展阶段的划分:⑴新生儿期(出生1—1个月)⑵乳儿期(1个月—1岁)⑶婴儿期(1岁—3岁)⑷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⑸童年中期(6岁—11、12岁)⑹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⑺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三、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四、发展在时间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一个人的特性和情境变化都会影响行为。

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印刻”或“早期学习”;称关键期为“最佳学习期”。

幼儿心理学 (第一至二章)

幼儿心理学 (第一至二章)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而心理现象又是复杂多样的,通常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4.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的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第二节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2.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收、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3.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反射。

4.反射是机体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行动。

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5.无条件反射是先固有的反射。

6.条件反射则是后天形成的、易变的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与某种特定的刺激多次结合后形成的反射。

第三节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般可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描述性的研究,即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一类是实验性研究,即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改变情境的某一方面以观察其效果。

2.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有观察法、测验法、产品分析法、个案法等。

3.(一)观察法所谓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对反应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二)测验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三)产品分析法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活动产品,如日记、作文、书信、自传、绘画、工艺作品等,以考察其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感情状态等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四)个案法个案法是一种较古老的方法。

它是由医学实践中的问诊方法发展而来的。

个案法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细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其行为和心理的原因。

4.在控制某些条件的情况下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叫实验法。

3~6岁幼儿心理学

3~6岁幼儿心理学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一、选择题1. 成熟学说的代表人物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阿诺德.格赛尔是( )A.德国人 B.美国人 C.奥地利人 D.苏联人2. 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 )A. 陈鹤琴B.弗洛伊德C.维果茨基D.皮亚杰3. 格赛尔的“双生子”实验断定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取决于( )A.生理的成熟 B.心理的成熟 C.都不是 D.因人而异4.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 .格赛尔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5.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创立了著名的( )A.儿童发展认知论B.经典条件反射理论C.操作条件反射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6.提出“最近发展区”的苏联心理学家是( )A. 维果茨基B. 格赛尔C. 弗洛伊德D.华生7.皮亚杰依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2~7岁为(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算阶段8.皮亚杰依照儿童智慧发展的水平,将儿童心理划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是在( )A. 0~2岁B.2~7岁C.7~11岁D.12岁以上9.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1~3岁为( )A.肛门期B.性器期C.口腔期D.潜伏期10.弗洛伊德根据不同阶段儿童的集中活动能力,把心理和行为划分为由低到高的五个渐次阶段,潜伏期为( )A. 6~11岁B.12岁以后C.3~6岁D.1~3岁11.认知发展学说的创始人是( )A. 维果茨基B.霍尔C.柯尔伯格D.皮亚杰12.皮亚杰研究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C.临床法D.问卷法13.在某个发展阶段,儿童的心理从见不到物体就认为其不存在发展到物体从眼前消失了仍然认为它可能存在。

该阶段为(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4.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 )A. 鲁宾斯坦B.维果茨基C.列昂节夫D.鲁利亚15.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是( )A. 环境B.成熟C.遗传D.教育16.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达到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7.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D.性本能18.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A.成熟B. 遗传C..环境D.性本能19.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一致。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笔记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任务一、研究对象1.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0-18岁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社会行为等方面。

2. 具体研究内容:- 认知发展:注意力、记忆力、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 情感发展:情绪体验、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等。

- 意志发展: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

- 个性发展:性格、气质、自我意识等。

- 社会行为发展:亲社会行为、同伴关系、道德行为等。

二、研究任务1. 揭示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探讨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 分析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 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

2. 分析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 研究性别、年龄、遗传、环境等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 探讨不同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3. 探索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基因、遗传性疾病等。

- 环境因素:家庭、学校、社会文化等。

- 个体与环境互动:适应、学习、教育等。

第二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形成一、历史背景1.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物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科学。

2.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受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霍尔的心理测量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等影响。

二、发展过程1. 早期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霍尔的《青少年:他的心理学及其与生理学的关系》(1904)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 桑代克的动物学习实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2. 中期阶段(20世纪中叶):-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3. 现代阶段(20世纪末至今):- 神经科学、遗传学、进化心理学等领域的成果被整合到儿童发展心理学中。

- 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等新兴理论丰富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第三节: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一、连续性与阶段性1. 连续性: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幼儿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习题一、选择题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B心理行为C、心理现象D、神经系统2、()是对事物某方面属性的反映。

A、感觉B、知觉C、思维D、个性3、以下属于描述情感过程的是()A、看到周边的生活环境干净整齐,心情和愉快B、我们接触过某些事物后,总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C、根据某些气象反映判断未来的天气D、处于某种场合,不能批评指责别人而避开他4、心理现象包括()和个性心理。

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心理过程5、心理过程包括()、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A.认知过程B.个性心理C.认识过程D.自我意识6、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A.性格B.能力C.需要D.气质7、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形成比较稳固的有别于他人的心理倾向或心理特点,即()。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个性倾向性D.个性8、()年,德国冯特在()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A.1840 莱比锡大学B.1879 莱比锡大学C.1978 慕尼黑大学D.1789 慕尼黑大学9、幼儿主要指()的儿童A.2到6岁B.2到7岁C.0到6岁D.3到6、7岁10、脑的结构中,最发达的部分是()。

A.大脑B.额叶C.桥脑D.小脑11、大脑最基本的活动方式是()。

A.神经系统B.条件反射C.反射D.信号12、每当铃声响起,就出现吃饭行为,久而久之,铃声引起人或动物的唾液分泌,此时的反射行为属于()。

A.反射B.条件反射C.无条件反射D.具体信号13、()是心理的内容和源泉。

A.心理现象B.自然环境C.社会环境D.客观世界14、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效度和信度,()是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A.信度B.效度C.难度D.易度15、由一个小孩的“娃娃家”游戏,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心理活动;检查小孩用过的玩具,可以看出他的一些个性特点,这是采用的哪种研究方法()。

A.观察法B.个案法C.实验法D.产品分析法16、实验室实验的优点是()。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 如何用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来鼓励或抑制学 生的行为? • 有四种方法:正强化、负强化、呈现惩罚 和移除惩罚
• 比如一个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回家,结果 父母批评了,以后每次只要他拿了别人的 东西,回家就会被批评,久而久之他就会 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了,就会做出正 确的反应——不拿别人的东西;反之,如 果父母从开始就什么都不说,或者甚至夸 奖孩子的话,那慢慢拿别人东西就会成为 习惯了。他可能看到别人的东西(外在条 件)就会想拿回家(条件反射)

根据强化理论,幼儿的各种学习行 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食 物、糖果、玩具、小红花等物质以及言 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等都是比较典 型的强化物。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 时,教师或成人给予及时的表扬,则幼 儿的良好行为可以保持下去;相反,如 果幼儿的良好行为没有被注意,或给予 的强化延迟了,则这种行为就不容易保 持。因此,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
人格结构图解
至善原则 现实原则
稽查作用
意识
超我(super-ego) 自我(ego) 前意识 潜意识
快乐原则 本我(id)
本我欲求
自我的决定和行动
超我的限制
食欲
去食品市场
偷吃别人的东西是犯罪 仇恨父亲是罪过
憎恨父亲
求生欲望
离家出走
神经症
逃避战场是胆小鬼
非婚性行为不道德
性欲
结婚
在弗洛伊德看来,如果这三个系统 保持平衡,人格就得到正常发展。
• 8个月大的一个男婴坐在微型舞台前,一位 研究人员躲在舞台后,把一只玩具狗放在男 婴看得见的地方;正当婴儿准备用手去抓玩 具狗的时候,这位研究人员却拉上了帷幕, 把狗遮了起来。把帷幕拉上并藏起玩具狗的 研究人员,是要看看婴儿记忆力的发育情况。 在本例中,他是要测试对“被藏起来的东西 仍然存在”这种事实的意识程度。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明显的差异,次后就逐渐落后,85%患者智力 只在白痴的水平,极少数(1%)能达到正常水 平。
干预措施:
及早进行饮食干预。喂养一种代乳品,限制进食 含有苯丙氨酸的食物,直到童年中期,此时大脑发 育已达顶峰,就不会被积累起来的苯丙氨酸伤害了。
唐氏综合症
又称先天愚型,属常染色体畸变,是小儿染色体 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活婴中发生率约1/(600~ 800),母亲年龄愈大,本病的发病率愈高。60 %患儿在胎儿早期即夭折流产。
(3)抑制性反射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之一。 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 化。 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 儿童抑制性反射产生的时间比兴奋性反射迟。
第四节 儿童动作的发展
包括躯体和四肢 的发展 符合身体发展的原则 动作本身不是心理,但是动作和心理发展有密的 关系,心理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又 是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支配下,通过动作来 完成的。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大脑皮层 神经活动的发展。
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 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 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
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 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 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但在 研究者九年的追踪研究中,发现“计划外” 的孩子更多地上医院看病,缺乏稳定的家庭 生活,与同伴的关系不佳,易敏感与激惹。
儿童生长的四个显著时期: ①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 ②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 ③ 青 春 发 育 期 开 始 ( 男 孩 约 在 13-15 岁 , 女 孩 约 在 11-13岁),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 ④15、16岁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表现:①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②身体各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023/5/16
13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 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 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 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 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 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 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胎内环境母亲的年龄
开时年龄)

实验班 63.4
91.8
101.4 全部自 平均读
(13人)

完12年

控制组 86.7 (12人)
60.5
66.1
1人死亡 平均读 4人需要 完4年级 照顾
2023/5/16
20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 程。
环境影响儿童的生理成熟。如胎儿生长发 育的胎内环境就受母亲内2个月:1:2 胎内5个月:1:3 出生时:1:4 2岁:1:5 6岁:1:6 12岁:1:7 25岁:1:8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先会抬头,后会翻身,再会坐、会爬,最后 才会用腿走路。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 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 最后是生殖系统。
遗传决定论
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 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 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 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 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 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智慧”测验相关系数 (8国)
(二)环境决定论
培根: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 从大处(大环境)说,指国家制 度、社会生产关系及儿童所处的地位等。
从小处(小环境)说对于儿童主要指家庭环境、托儿所幼儿 园的环境和教育。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10
社会学习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主要观点: 1、强调观察学习 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 攻击性 • 性别角色的获得 • 亲社会行为
11
作业
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这些因素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具体
表现在哪几方面? 3、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主要的理论观点有
哪些? 4、皮亚杰把儿童认知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
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5、班杜拉的主要理论观点有哪些?
12
6
成熟势力说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心理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 经系统的 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 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代表人物:格赛尔 实验: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7
行为主义学说(环境学习理论)
理论观点:强调儿童的行为是由环境中的刺激引起的,学 习的决定因 素是外部刺激。行为主义说又称 环境学习理论。
创始人:华生 代表人物:斯金纳 华生的突出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3、 重视对儿童情绪的研究 斯金纳的理论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 1、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 4、强调及时强化
第四节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学习目标:
1、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2、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几种理论观点。
重点概念:成熟势力说 行为主义学说 精神分析学说 认知发展学说 社会学习论 关键期
1
第课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的制约
遗传、生理成熟两种因素
二、环境和教育的制约
4
环境和教育因素
作用: 1、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尼斯在德黑兰的孤儿院发现,该院58%的孤儿一
岁以上不会独立坐,85%的孩子到三岁多还不会走路。孤 儿院的孩子显著地脾气暴躁,攻击性强,更需要得到别 人关注等,同时,生活在孤儿院的孩子往往既缺乏认知 与社会性刺激,也缺乏应答性反映,因而造成情绪与社 会性方面的缺陷。
(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
1、遗传对生理的作用
外貌遗传
血型遗传
疾病遗传
2 、遗传对心理的作用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感官 神经系 统 大脑结构和机能)
(2)遗传差异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可能性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在两片叶子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为二 好哭闹 安静 听觉强 体格健壮 外向型 内向型 音乐家 运动员
作业布置: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2、怎样理解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3、描述性研究中观察法和测验法的含 义及程序
第二节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理论观点
成熟势力说 行为主义学说(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埃里克森) 认知发展学说(皮亚杰) 社会学习论(维果茨基)
四、认知发展学说
(一)皮亚杰介绍
皮亚杰生于瑞士的纳沙泰尔, 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得纳沙泰尔大 学学士学位和博士(生物学)学位。
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
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 日内瓦学派创始人,瑞士儿童心理
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被誉为心理
学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
• (2)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说
①口唇期(0-1岁):通过嘴唇吸允获得快乐 ②肛门期(1-3岁):通过排泄获得快乐 ③性器期(3-5岁):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 ④潜伏期(5-12岁):两性兴趣被转移到替代 性活动如学习体育、艺术等。 ⑤生殖期(12-20岁):在性、心理和社会方面 都达到完美状态,有繁殖的欲望。
三山实验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但只限于眼 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自我中心式的思维逐渐减少, 开始用数字、空间、类别、规则重新构建世界。针对具体的 物体能运用逻辑运算。 例如:
(4)形式运算阶段( 11~15岁)
思维逐步抽象化,能合乎逻辑地使用与抽象概念相 关的符号,进行假设、归纳、推理,并形成观点。 例如:小明、小东和小强比谁的皮肤白, 小明比小东白,小明比小强黑,谁最白?
一、成熟势力说
格赛尔是美国著名儿 童心理学家,生于美国威 斯康星的阿尔马镇,1906 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1 年到耶鲁大学供职。
他在耶鲁大学里建立 了儿童发展的临床诊所。 并和他的同事们研究儿童 的神经运动的发展,提出 了心理发展的成熟势力说, 简称成熟论。
格赛尔基本理论思想: (一)发展的本质
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与生理成熟 环境与教育 实践活动
遗传与环境之争?

遗传决定论: 家谱分析(高尔顿)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霍尔) 环境决定论: 教育万能论(华生)
一、遗传与生理成熟
(一)遗传: 遗传是指通过存在于细胞染色体上的基因将 生物的某些特征遗传给下一代的过程.(生理和心 理)
(二)发生认识论 1、基本思想(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 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 织结构。 同化是指有机体把外部要素整合进自己原有的 图式结构中,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就象消化 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例如吸允,用小奶瓶, 而后用大奶瓶吸允)
斯金纳认为大多数行为都是操作性的,任何行为习 得都与及时强化相关,幼儿心理的发展就是心理外显行
为的强化。例如对于幼儿积极感知外部世界的奖励。
二、精神分析学说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现观
1、弗洛伊德的生平(1856-1939) 弗洛伊德出生于犹太家庭, 是奥 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1881年他在 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随后的十年中,他在一个精神 病诊所行医,同时致力于生理学的研 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被认 为是推动人类认识自身的世界级大师, 与达尔文、哥白尼齐名。
3、评价
积极: (1)弗洛伊德开拓了潜意识的心理学研究范围,激发和 推动了对动机、儿童性欲、梦的一系列研究。 (2)弗洛伊理论第一次强调早年经验对个体毕生发展的 重要性。 消极: (1)过分强调了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忽略了社会、 文化、教育对人的作用。 (2)建立在成人性压抑问题的基础之上,它的形成有其 特殊的时代背景。因此,该理论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三)评价
1、优点: ①皮亚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发展理论。 ②他通过大量的观察、谈话、实验,研究了儿童从出生 到青年初期思维发展的路线。 2、局限性: 皮亚杰理论过分强调了年龄差异,低估了社会环境因 素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五、社会学习论(一)代表人物
班杜拉出生于加拿大,尽管接受 的是临床心理学的教育,但对实验式 的有效性印象颇深。他将学习理论运 用于行为研究中,提出了著名观察学 习理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二)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结构和机能上在生长发育,也 称生理发展。
1、生理成熟是每个时期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格塞 尔在双生子爬梯实验) 例如,一岁前儿童学会说话,因为他的发音器官和 大脑高级 神经活动在语言活动区域还没有成熟。
又如,当幼儿手的骨骼肌肉系统和大脑高级神经活 动达到一定在成熟度时,儿童才能有剪纸书法等精细动 作在准备。
Watson,John 1878-1958
(一)华生经典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发现观
华生受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的影响,认为
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幼儿心理的发展可以通过学习来
预测和控制。例如已知“刺激—反应”的理论,而这
种刺激就变现为外部学习刺激,最终引起内部心理的
发展变化。(小艾尔伯特实验)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的进程(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近来,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节目,名曰 《变形计》,主要是挑选一些人物互换生活环境来进行 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 对方的真实生活。
“人世间的事情永远不会有绝对结果,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 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适应周围世界 ,依赖于 身体的互动经验,这个阶段思维有客体永久性的特点。 智力表现为运动神经的活动,即对可看见、可触摸、可 感觉的事物的探索。
(2)前运算阶段(2~7岁)
随着记忆和想象蓬勃发展,语言的运用日趋成熟,能使 用简单的符号(是图像的简化),思维方式以自我中心为 主,不合逻辑。分为象征思维阶段(2-5岁)和直觉思维阶 段(4-7岁)。例外,思维特点还有泛灵论、不可逆性、不 守恒。
二、行为主义学说
教育万能论:“请给我十几个健
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 殊世界里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 这十几个婴儿之中,我随便拿出一个 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个专 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 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 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 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 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 窃贼。”
顺应是指有机体调节自己内部结构一适应特定 刺激情境的过程。顺化是与同化伴随而行的。当个
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新的刺激时,便要对
原有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 应的过程。 平衡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知发展从一 个平衡状态向另外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 (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格赛尔认为心理发展是按基因规定顺序有 规则、有秩序地进行的。心理发展的本质是心理 结构的变化,即心理的发展有一定的模式(人体 第二套生命系统-神经系统),当到达什么时候 就会出现什么机能。
(二)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1、成熟-内部的顺序和固有的机制,心理发 展的主要原因。(例如只有左脑发育完全,幼儿 言语能力才能开始发展) 2、学习-为发展提供时机,学习是一种准备 状态。 (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2、弗洛伊德基本理论
⑴人格结构
意识(能够被 自己感知到的 心理活动、一 纵即逝) 前意识(与意 识有界限但非 不可逾越、稽 查任务、丧失 警惕时) 潜意识(人类社会、 伦理道德、宗教法 律不容,强烈的心 理能量) 超我(父亲的形象、 自我理想来自受奖 经验、良心来自受 惩经验) 自我( 形成、 一仆三主、举 例) 本我(与生 物机体联系, 潜意识)
(三)环境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与方向的重要因素(中美两国人) 动物是自然实体,它的发展靠本能、靠成熟, 而儿童不仅是自然实体,更是社会实体,他的发 展靠的是社会中的学习和经验。
1、家庭环境(家庭自然结构、经济条件、
家庭教育)
2、社会环境 电视、广播、书刊、报纸、计算机网络
等大众媒体从不同侧面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现观
1、 婴儿期: 任信——怀疑(0—1.5岁) 2、儿童早期: 自主——羞怯(1.5—3岁) 3、 学前期: 主动——内疚(3—5岁) 4、 学龄期: 勤奋——自卑(6、7岁—青春期前) 5、 青春期:一致性——角色分离(青少年期) 6、成年早期:亲密感——孤独感(18—30岁) 7、成年中期:创造感——自我专注(停滞感)(31—55岁) 8、成年晚期:完善感——绝望感(60岁以上)
2、每个幼儿生理成熟的水平或状态,是幼儿心理发
展个别差异的生理基础。
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心理发展存在关键期,如果 错过这个发展机会,以后将很难学会该种行为,例如语
言的学习(2-3岁口头语言“妈妈语”,3-4岁书面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