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 详尽实用

合集下载

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

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

202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文本一:《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文本二:五代史宦者传论欧阳修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B.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C.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D.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指《尚书》,意为“上古之书”,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

《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①,岂非人事②哉!原③庄宗④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⑤者,可以知之矣⑥。

世⑦言晋王⑧之⑨将终也,以三矢⑩赐庄宗而告之曰:“(11)梁,吾仇也;燕王(12),吾所立(13),契丹与吾约为兄弟(14),而(15)皆背晋(16)以(17)归(17)梁(18)。

此三者,吾遗恨(19)也。

与尔(20三)矢,尔其(21)无(22)忘乃(23)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24),则遣从事(25)以一少牢(26)告庙(27),请(28)其矢,盛以锦囊(29),负而前驱(30),及凯旋(31)而纳(32)之。

方(33)其系燕父子以组(34),函梁君臣之首(35),入于太庙(36),还矢先王(37),而告以成功(38);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39)已灭,天下已定,一夫(40)夜呼,乱者四应(41),仓皇(42)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43),君臣相顾(44),不知所归,至于誓天(45)断发(46),泣下沾(47)襟(48),何其(49)衰(50)也!岂(51)得之难而失之易欤(52)?抑(53)本(54)其(55)成败之迹,而皆自(56)于人(57)欤?《书》(58)曰:“满招损,谦得益。

(59)”忧劳(60)可以兴(61)国,逸豫(62)可以亡身(63),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64)天下之豪杰,莫(65)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66)国灭(67),为(68)天下笑(69)。

(70)夫祸患常积于(71)忽微(72),而智勇(73)多困于(74)所溺(75),岂独伶人也哉?[注释]①天命:天神的旨意。

古人常把个人的生死祸福,王朝的兴亡盛衰说成是天决定的。

②人事:与“天命”相对,指人的作为。

③原:动词,推究,追根。

④庄宗:即李存勗(892—926),李克用之子,他于公元923年灭掉后梁,统一北中国,建立后唐王朝,改元同光。

【最新精选】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字词总结

【最新精选】伶官传序的翻译及重点字词总结

伶官传序的翻译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扶植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背叛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等到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父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

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仓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困厄,难道仅是因为宠幸伶人才造成祸患的吗!重点字词总结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的“无”通“毋”二、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代词,他,代庄宗5、以:与其所以失之者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可以知之矣介词,“凭借”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词,“用”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负而前驱前:向前仓皇东出东:向东一夫夜呼夜:在夜里乱者四应四:在四面2、动词作名词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泣下沾襟泣:泪水3、使动用法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4、形容词作动词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5、名词作动词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6、形容词作名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四、古今异义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与其所以失之者与其:给他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5、固定句式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六、重点实词原庄宗之所以的天下原:推究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系:缚;组:泛指绳索抑本其成败之际抑:或者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所有的逸豫可以亡身逸郁:安乐岂非人事哉人事:人力、人为可以知之矣以:凭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世言:世人传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附加总结类文档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2015年文化馆个人工作总结在XXXX年X月,本人从XXXX学院毕业,来到了实现我梦想的舞台--XX区文化馆工作。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是XXX为五代史伶官传写的序。

最后XXX有个总结。

XXX在文章最后写道:“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XX不是一朝而蹈死地的,他也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最后死在自己宠幸的伶人手里。

这个现象启示我们,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和事,或者就是自己。

这些因素由小积大,由少积多,最后来个总爆发。

这就启示我们,要防微杜渐,发现不良的苗头,立即改正,如此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欧阳修的这句话,其实是写给XX最高统治者看的。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

欧阳修《伶官传序》原文、注释、译文【原文】《伶官传序》宋·欧阳修呜呼①!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②,岂非人事哉! 原③庄宗④之⑤所以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⑦者⑧,可以知之⑨矣⑩。

世言(11)晋王(12)之(13)将终也,以(14)三矢(15)赐庄宗,而(16)告之(17)曰:“梁(18),吾仇也;燕王(19),吾所立(20);契丹(21)与吾约为兄弟,而(22)皆背晋以(23)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24)也。

与(25)尔(26)三矢,尔其(27)无忘乃(28)父之志!”庄宗受(29)而(30)藏之于庙(31)。

其(32)后用兵,则(33)遣从事(34)以一少牢(35)告庙(36),请(37)其矢,盛以锦囊(38),负(39)而前驱(40),及凯旋(41)而纳(42)之。

方(43)其系(44)燕父子(45)以组(46),函(47)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48),还矢先王,而告(49)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50)已灭,天下已定,一夫(51)夜(52)呼,乱(53)者四应。

仓皇东出(54),未及见(55)贼(56),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57),不知所归;至于(58)誓天(59)断发,泣下沾襟,何其(60)衰(61)也! 岂(62)得之难而(63)失之易欤(64)? 抑(65)本(66)其成败之迹而皆自(67)于人(68)欤?《书》(69)曰:“满招损,谦受益(70)。

”忧劳可以兴(71)国,逸豫(72)可以亡(73)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74)也,举(75)天下豪杰莫(76)能与之争; 及(77)其衰也,数十伶人(78)困之,而身(79)死国灭(80),为(81)天下笑(82)。

夫(83)祸患常积于忽微(84),而智勇多困(85)于(86)所溺(87),岂独(88)怜人也哉(89)!【注释】①呜呼:前人说欧阳修以五代为乱世,所以他所作的《新五代史》叙论,多以“呜呼”开头。

②天命:古人把王朝的盛衰归之于天命。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完整版)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取,奢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居安思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期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具体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畜。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者逸豫:逍遥游乐,不能居安思危。

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细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敌。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溺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命运,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原文翻译注释文言知识

《伶官传序》欧阳修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数,莫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能够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以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堪称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促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失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 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好汉,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故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伶官:伶,戏子,或唱戏杂技演员,现代的娱乐人员。

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

可见封建朝代不思于民生,不思于进步,豪华淫乐而痛失天下!伶官尚能使天下易主,可见不安不忘危之害!原:推本求源,推究。

其:语气副词,表示希望、命令的语气。

庙:太庙,帝王祭祀先人的宗庙。

从事:这里指负责详细事物的官员。

一少牢:用猪、羊各一头作祭品。

牢,祭祀用的牲口。

组:丝带,这里指绳索。

抑:或许逸豫:逍遥游玩,不可以安不忘危。

所溺:沉迷沉迷的人或事物。

乃:你,你的。

顾:看。

函:用木匣装。

忽微:极渺小的东西。

纳:放回。

仇雠:仇家。

《书》曰:语出《尚书·大禹谟》。

[1]及:等到。

所溺:沉迷迷爱的人或事物。

译文唉!国家兴隆与衰灭的命运,固然说是天数,莫非不是因为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下的原由,就能够知道了。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赏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家;燕王,是我扶助成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

伶官传序 详尽实用

伶官传序 详尽实用

没有人
等到
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围困
被动句
❖ 译文: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 君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给先王,并把报仇成 功的消息告诉他,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旺盛!等到仇 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呼喊发难, 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向东出逃,还没等见 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相对而视,不 知到哪里去好;以至于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眼泪流 下来沾湿衣襟,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是取得天下 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 迹,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上说:“自满 招致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 盛,安逸享受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所以,当他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 争;等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把他困住,最后身 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 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 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 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 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件事。 ➢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最终
水平测试
1-6CACCDB 9-11DAC
宦者传(节选)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 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 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 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译文: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 重。女人,只不过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罢了,而宦官的危害 可不止一条。大概因为他们在君主身边办事,又亲近又熟悉; 他们的心思又专一又隐忍。他们能用微小的好处来迎合(中: 符合,合乎)别人的心意,能用微小的忠信去稳住君主的感 情,使君主一定信任他们并亲近他们。等到君主已经信任自 己了,然后就用祸福之事来恐吓君主,进而控制君主。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点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语言特点五代史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中的《五代史伶官传序》更是璀璨夺目。

这部文献不仅记录了五代时期伶官的生平事迹,更展现了其独特的语言特点。

首先,《五代史伶官传序》用字精准、含蓄。

在讲述伶官的事迹时,作者运用了丰富而准确的词汇,使文章更具表现力和含义。

例如,描写伶官的才华时,作者使用了“丽声善舞”等描绘其多才多艺的艺术特长;描述伶官的忠诚时,用词“忠烈”、“忠犬不移”表达其对国家和主人的无私奉献。

这种精准而含蓄的用字,让读者对伶官的形象和品质有了更具体的感知。

其次,《五代史伶官传序》融合了文学和史学的特点。

这一特点体现在文章结构的布局上。

作者在序言中以客观全面的态度对待伶官,不仅有详尽的事实记载,还有对伶官身世背景、性格特点等的分析和观点阐述。

这种结构安排,不仅使读者对于伶官了解得更加全面,还增添了文学性。

似是而非的议论和情感的交织,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五代史伶官传序》以史为鉴,有着指导意义。

作者通过对伶官传记的记录和对其品质的评估,向后世传递了一种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例如,在对伶官忠诚和才华的赞美中,不仅反映了五代时期社会和政治的混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才华的崇尚。

这种指导性的意义,使得读者能够从中汲取人生的力量和启示,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指引前进的方向。

总的来说,《五代史伶官传序》作为文献的一部分,展现了五代时期伶官的丰功伟绩和卓尔不凡的个人品质。

它的独特语言特点,既精准而含蓄,又融合了文学和史学的特点,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既能了解历史,又能汲取人生智慧,具有深远的意义。

伶官传序字词详细全解

伶官传序字词详细全解
2、依据(论据) 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 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 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 凯旋而纳之。
终:死
其:一定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为 / 有关员工的录用、培养、奖惩等工作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探究 / 原来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一般的官员 / 做某一方面的工作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或者,还是 / 压制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②杨柳堆烟,③帘幕无重数。玉 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⑤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 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 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伶 官传序
表演歌舞的人 论宫廷演员与政权兴亡的密切联系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伶 官 传 序欧
阳 修
山行良劳,当少留龙门赏雪 ,府事简,无遽归也。
好个人人,深点唇儿淡抹腮。花下相逢、忙走怕人猜。遗下 弓弓小绣鞋。 刬袜重来。半亸(duo)乌云金凤钗。行笑行行连抱得,相挨。 一向娇痴不下情。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 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908年父子以组” •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23伶官传(节选) ➢ 庄宗既好俳优:俳,杂戏,滑稽戏;优,杂戏,歌
舞表演。也指以歌舞谐戏为业的艺人。 ➢ 又知音,能度曲:通晓音律 ; 作曲。 ➢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品评 ➢ 乐工因此得以当权,终于导致了后唐的灭亡。(用
事:执掌政权。至于:到了) ➢ 皇后刘氏素微:一向,平素 ; 低贱,卑下。 ➢ 庄宗乃为刘叟衣服,自负蓍囊药笈,使其子继岌提
第三段 状语后置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当 缚,捆绑 绳索 名作动,用匣子装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
省略“之”,状语后置
旺盛
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
等到 仇敌
名作状 形作动
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
匆忙的样子 名作状 等到 指叛军
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 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 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第一段
人之所为,此处指 政治上的得失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
道理 虽然
古今异义 推究
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的原因 和他
代“这个道理”
《伶官传序》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 醉翁 、 六一居士,谥 号 文忠 ,江西吉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 中叶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 大家”中宋代的五位 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都是他的门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 很有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 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 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 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 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破帽而随之,造其卧内,曰:“刘山人来省女。” ➢ 负,背着; 造,到,至; 省;探望,问候。 ➢ 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bì宠幸 ➢ 周匝谒于马前:拜见
➢ 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功劳 ➢ 因格其命:于是; 阻止,抗拒,搁置。 ➢ 格物致知:推究 ➢ 你的话虽然公正,但你应当为我委屈心意来执行这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 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 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 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tà),则向之所谓可恃 者,乃所以为患也。
即使有忠臣贤士在朝中,但君主认为他们离自己疏远,不如 侍奉他起居饮食、跟随在自己身边侍奉的亲随值得倚靠。所 以君主与成天在身边侍奉自己的宦官日益亲密,而对忠臣贤 士们则日益疏远,君主便会日益变得势单力孤。君主势单力 孤,则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于是控制君主的宦 官的地位一天天更加稳固。君主的安危,决定于这些人的喜 怒;而祸患就潜伏在他的内廷之中。于是过去认为可以依靠 的人,现在却成了制造祸患的原因。
解题
伶:表演歌舞、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
《伶官传》:《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记
载伶人景进、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其败政 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是时, 诸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群臣愤嫉,莫敢出气, 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倖,四方藩镇,货赂交行”
序: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
写作背景
❖ 北宋初期,国家统一,战争平息,整个社会 出现了繁荣景象。但繁荣的背后,社会暗流 涌动,危机四伏:统治阶级骄奢淫逸,人浮 于事,不谋进取;军纪松弛,战斗力低下; 朝廷奉行“安内以养外”的治国之策,对辽、 西夏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 景下,欧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 进行讽谏,希望统治者以史为鉴,居安思危, 防微杜渐,以免重蹈覆辙。
形作名 形作名 微小的 智勇的 独伶人也哉!事作《伶官人传》。
所溺爱 的事物 被动句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智勇的人常常被他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如此吗?
告诫人们不要重蹈覆辙,要牢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教训。指出“祸 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所溺”不只限 于伶人。这样既紧扣题目,更具现实针对性、普遍性。
件事。 ➢ 卒以俊为景州刺史:最终
水平测试
1-6CACCDB 9-11DAC
宦者传(节选)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 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 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 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译文:自古以来,宦官扰乱国家,比女人造成的祸患还要严 重。女人,只不过是使君主沉溺于美色罢了,而宦官的危害 可不止一条。大概因为他们在君主身边办事,又亲近又熟悉; 他们的心思又专一又隐忍。他们能用微小的好处来迎合(中: 符合,合乎)别人的心意,能用微小的忠信去稳住君主的感 情,使君主一定信任他们并亲近他们。等到君主已经信任自 己了,然后就用祸福之事来恐吓君主,进而控制君主。
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 朱温: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 ➢ 敬翔:李亚子继位以来,于今十年,攻城野战,无不亲当
矢石。 ➢ 欧阳修:《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
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政治上的半截人尤多,李存勖便是 一个浓缩的典型。……李存勖不过一条粗 汉,在一个有约束的环境中,他可以成为 英雄,但一旦约束解除,便完全忘了奋战 的目标,也忘了对国家和对部属们所作的 承诺及感谢,最后,更忘了他自己是 谁。——柏杨
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看 返回的地方 以至于
眼泪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多么 衰颓
容易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或者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使动用法 安乐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
使动用法
强盛 全,所有的
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
《新五代史》是 纪传体 史书,记载了公元907年至 960年 后梁 、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五代的 史实。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 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这一称谓出 自《新五代史》
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 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公元960年,赵匡胤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而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政权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 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 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 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在这短短53年间, 先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
全文结构
总起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立国 908年 23岁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分说
(15年) 913年
28岁
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 正面: 忧劳可以兴国
923年 38岁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
灭国 (3年)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分说 反面: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得出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判断句
拥立
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
名作动,定盟约 背叛 而 归顺
判断句
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给 一定,千万 同“毋” 你的
接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并且
此后 古今异义,官名
祭告
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纳之。收藏
状语后置
名作状
少牢:羊猪
分析第三段
❖ 1、概括第三段的主要内容。 ❖ 庄宗失天下的经过 ❖ 2、“庄宗之所以失天下”在于什么? ❖ “逸豫可以亡身” ❖ 3、文章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正反对比
同一个人由“盛”转“衰”,变化如此巨大 其原因在于——“人事”




得之难 失之易
忧劳 逸豫
第四段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
没有人
等到
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围困
被动句
❖ 译文: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 君臣的头,进入祖庙,把箭交还给先王,并把报仇成 功的消息告诉他,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旺盛!等到仇 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呼喊发难, 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向东出逃,还没等见 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相对而视,不 知到哪里去好;以至于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眼泪流 下来沾湿衣襟,这又是多么衰败啊!难道是取得天下 困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失败的事 迹,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尚书》上说:“自满 招致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患勤劳可以使国家兴 盛,安逸享受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所以,当他强盛时,天下所有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 争;等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伶人就把他困住劝他说:“和陛下您一起打天下的,都 是些忠诚勇猛的英雄。现在天下刚刚创立,还没有 封赏一个功臣,就先把伶人封为刺史,恐怕失掉天 下人心。不能这么做!”于是没有执行命令。一年 后,伶人多次向庄宗进言,庄宗对崇韬说:“我已 经答应周匝,你还不执行的话,会使我见到这三人 很惭愧。你的话虽然正确,但是为了我,就委屈执 行吧。”最终,任命陈俊为景州刺史,储德源为宪 州刺史。正是因为庄宗的宠幸,这些伶人做了高官, 出入宫廷,作威作福,致使朝政日益败坏。公元926 年,李嗣源叛变,自立为帝,皇帝的近卫军指挥使 郭从谦乘机率部士兵作乱,结果庄宗被乱箭射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