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练习十二 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数据收集整理1.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探索环境。

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的,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用激励的话语对学生的思考和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练习一1.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都比较顺利,也能比较顺利地作出简单的分析,但是对于简单的预测不能清楚地说明理由。

2.通过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练习,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调查,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一课时平均分一课标中指出: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教参也是提示应该从多样化的分法中体会平均分的合理,认识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学习除法的基础,它是比较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

而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平均分”。

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是除法学习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于是,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充分让学生在实际的分中体会不平均分和平均分的合理之处。

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的分桃子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桃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桃子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

紧接着,我让学生发掘只有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算是合理的分法。

通过说一说身边的平均分,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会说一些平均分的实例,借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已达到会平均分。

再从学生的汇报要求上通过对比,可以分成若干份,可以任意合理的取平均分。

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都是在学生通过五次动手分学具的过程中,达到了全员参与。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优秀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优秀4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优秀4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复习教案篇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掌握较复杂的“已知每份数和份数,求总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两位数连乘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与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多种方法列式解答。

教学工具ppt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的关系,然后导入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类似的数学问题,要用我们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52页例3。

1.出示例3情景图。

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

一共卖了多少钱?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

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已知每箱保温壶有12个,一共卖出了5箱,每个保温壶需45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钱。

3.分析与解答。

(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45×12×5= 12×5×45=(1)学生思考。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可以先求出一周一共卖出了多少个保温壶?列式为:12×5=60(个)再求这60个保温壶一共多少钱?列式为:60×4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方法二:先求出每箱可以卖多少钱?列式为:45×12=540(元)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列式为:540×5=2700(元)答:一共卖了2700元。

练习课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反思

练习课教学反思练习课教学反思1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

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

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

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

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

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

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

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

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

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

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

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

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

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

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

”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

练习教学反思(汇总13篇)

练习教学反思(汇总13篇)

练习教学反思(汇总13篇)练习教学反思第1篇昨天上了一节练习课,让我感觉自己课堂中存在不少问题。

不仅对课本没研究透,还没有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好相关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赶紧措施。

这节课由于做练习,讲练习,我并没有提前预习思考该怎么讲,所以课堂中出现失误,学生们也听得云里雾里。

第一个问题是数学用语不专业,有一题目上出现“和”这个词,我在前面的讲课中从未讲过,所以突然出现我有些措手不及,导致给学生讲的时候含糊其辞的一笔带过。

第二个问题是对“总数”这一词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用学生们能听得懂得话语来解释它的意思。

第三个问题是讲练习题时没有注重关注全体学生,只给不懂的人单讲并反复练习。

第四个问题是没有分层分方法进行教学,课堂反应较慢。

今后改进的方向是:1、多向优秀老教师请教数学课堂中专业术语的讲解,要勤加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2、对课文出现的重要数学词汇要引起重视,多揣摩意思,再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话语,提前做好准备。

3、以后不管是新课也好,练习也好,我都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个也不能落下。

4、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我将会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找到符合自身认知能力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加强学习,多去听课,也邀请别人来听,在错误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

练习教学反思第2篇在二年级的单元投掷教学中,让我受益非浅。

由于上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学生,他们自控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内容上都做了适当的安排,即:各种方式的投的动作:投准、投远等。

在课的结构设计上,做了精心的规划,即:激发兴趣、身心准备──培养兴趣、自创投掷──积极实践、提炼真知──活跃情趣、渗透教学──验收评价、创导合作──均衡发展、身心放松六个阶段,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精神。

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练习3》教学反思

《练习3》教学反思

《练习3》教学反思《练习3》教学反思1《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练习3》教学反思2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通过创设“小烦恼热线”情景,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一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学习中,人人都会有烦恼的`事情,我们要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其中,向别人倾诉,得到帮助,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我们也应该乐于和善于帮助别人摆脱烦恼。

二是通过创设“小烦恼热线”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教学时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烦恼的事情想向别人诉说,以求得帮助。

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心里话,而不是单纯形式上的模仿。

同时,提醒学生做“小主持人”的学生,当别人真诚地向你敞开心扉的时候,你也应该以诚相待,尽力帮助他。

互动形式要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人人都参与交流,人人都有做主持人的机会,教师也参与其中《练习3》教学反思3一、本节课的成功所在。

本节课上得成功的表现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还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讲台上施展自己才能,让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在讨论中允许学生与同学争论,允许保留不同于同学的差点,允许随时向老师质疑。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通用15篇)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通用15篇)

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通用15篇)五年级方程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教材第65页例1。

练习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形如ax±b=c的方程,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灵活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与规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解形如ax±b=c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正确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解方程。

x-2.5=10 0. 4x=12 3.2+x=402.根据下列句子说出其数量间相等的关系。

1)女生比男生人数的3倍少10人。

2)这个月比上个月水电费的2倍多200元。

二、情景导入:同学们见过足球吧?(出示1个足球)(出示例1)一起观察挂图,问:图中的哪些信息是解决“共有多少块黑色皮?”这个问题所需要的?三、探究新知:1.师:要想知道黑色皮有多少块,就必须了解黑色皮的块数和白色皮的块数有什么等量关系?老师可以用线路图表示帮助学生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

2.请学生依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还有另外的学生找到另外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

3.师:大家依据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较复杂的方程,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稍复杂的`方程”。

(板书课题)4.探究求解过程。

1)生:我们可以用“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这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可以怎么解呢?2)强调: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再求出x 等于多少。

3)最后求出x=12,还要检验12是不是这个方程的解。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方程的步骤)4)2x-20=4 这样的方程能转化成我们原来学过的简单的方程再解答吗?(在黑板上展示方程的解法步骤)5)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几个同学解答较复杂的方程都是先转化成简单的方程,然后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教案与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教案与反思

练习课◎教学笔记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冰心《冰心》▶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55~56“练习十二”第1~3、5、7、8题。

▶教学目标1.锻炼学生根据收集的信息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的能力。

2.巩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计算能力和热爱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会找隐藏的中间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计算巩固,回顾解题步骤1.完成教科书P56“练习十二”第5题。

独立完成,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回忆解决问题的步骤。

师:本节课我们来巩固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有谁知道解决问题的步骤?【学情预设】1.审题,2.分析信息,3.解决问题,4.回顾反思。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了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选取了各种类型的两步计算式题。

明确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是高效解决问题的基础。

二、自主分析,解决具体问题1.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1题。

师:你从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有的学生只关注文字,有的学生只关注图片,引导学生完整地读取信息。

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以小组的形式清晰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预设1:以问题为切入点,必须先求出要花多少钱,再与20元进行比较。

预设2:用20元先买2张成人票,看剩下的钱还够不够买1张儿童票。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清晰地表达思路。

师:你听懂了吗?谁能再来说一说?以反复询问的形式,获取更清晰简洁的表达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2.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2题。

师: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情预设】先求一共有多少张明信片,再求还剩下多少张。

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

教师指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

3.完成教科书P55“练习十二”第3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  1.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教学内容】教材P52~53例1、例2。

【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

难点:由数过渡到字母的过程中,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招领启事:一个同学在校园门口捡到一个红色钱包,里面有n元钱,请失主迅速到学工处认领。

师:这里的n表示的是什么?今天咱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1))二、探究新知1.用字母表示加减法的数量关系。

课件出示教材第P52例1。

(1)读题获取信息。

师:图中小红和爸爸在探讨年龄的问题,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爸爸比小红大30岁。

(2)尝试填表。

课件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列式表示爸爸的年龄,并集体完成表格。

(3)探究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师: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

你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吗?【学情预设】通过表格,学生能很快列出式子:小红的年龄+30=爸爸的年龄。

师:“小红的年龄”写起来有些麻烦,谁能想个办法让我们的书写更简便?师引导学生用字母来代替,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

【学情预设】用a代表小红的年龄,因为爸爸比小红大30岁,所以用a+30就是爸爸的年龄。

师:当a=8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情预设】a+30=8+30=38师:当a=11时,爸爸的年龄是多少?学生自主完成。

(4)讨论“a”的取值。

师:在“a+30”这个式子中,a可以是哪些数?能表示200吗?先让学生讨论,然后集体汇报。

【学情预设】这里的字母能表示从1开始的自然数,但是不能表示太大的数,不能表示200,因为人不可能活到200岁。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第4课《练习十二》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第4课《练习十二》说课稿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第4课《练习十二》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第4课《练习十二》,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算式练习,另一部分是应用题。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一些复杂一点的运算可能会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正确理解应用题的意思,找出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正确理解应用题的意思,找出关键信息,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一点的应用题,学生如何找出关键信息,正确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算式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知:讲解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算式练习,巩固新知,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提高运算速度。

4.应用拓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2教学反思

练习2教学反思

练习2教学反思练习2教学反思1《十几减5、4、3、2》练习课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快速正确的计算。

2、通过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多种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快速的口算出十几减几教学反思:在教学时不仅提倡算法多样化,而且要引导学生在众多的算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使之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乐于探索,进而通过教师带有表扬鼓励性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熟练运用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甚至可以针对不同的题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简单的应用。

练习2教学反思2《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里,要求口语交际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而《借铅笔》就是一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交际内容。

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中,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引导者,也是一个参与者。

作为组织者的我们,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交际的兴趣。

故事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之一,一上课,我就创设了一个动物故事的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时请同桌学生扮演角色,练习说话,使学生在学习的内在情感的支配下自觉地投入到借铅笔交际的练习中。

教学中,我又以“小猫借剪刀时该怎么说”和“小兔还尺时该怎么说”为引子,请学生帮助小猫和小兔解决“说”的困难,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表现欲和助人为乐的成功体验的需求。

从“口语交际”这一要求出发,我要求学生说话声音清楚,态度大方,并且通过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懂得向别人借东西的礼仪,学会说“对不起、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从而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练习2教学反思3今天的练习课,主要巩固十几减6、5、4、3、2的计算。

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节课下来,印象比较深的是这样几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教案与教学反思金品

第5单元简易方程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内容】:教材P54例3及练习十二第4、5、6、10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用语言表达运算定律和字母公式,能够将数字代入字母公式中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的简单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公式,并能根据字母公式求值。

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平方的含义。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让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对应运算定律的具体内容。

2.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整理。

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如下表格:4.师引导思考:在叙述时有什么感受?(比较麻烦,有时表达不清楚。

)结合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怎样能变简单些?学生会想到用字母表示数。

5.揭题: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知识。

二、互动新授(一)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你能像上节课那样,用字母把这些运算定律表示出来吗?(出示运算定律表格)为了教学统一,可以规定学生用字母a、b、c来表示数字。

先自主思考,再尝试表示。

将答案写在教材第54页的表上。

集体订正。

出示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的表格: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乘号的简写。

先让学生自己看教材学习,再进行交流汇报。

明确: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如a×b=b×a,可以写成a·b=b·a或ab=ba。

3.引导观察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再启发学生小结: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

6.1.2练习十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2练习十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1.2练习十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理解,能够熟练地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2. 培养学生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2(a b) 和 C=4a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b 和 S=a^23. 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复习周长和面积公式。

2. 讲解例题教师出示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周长和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例题1: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长方形的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例题2: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正方形的边长为5厘米,求它的周长和面积。

3.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的第1-4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十二的第5-8题,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解题过程和答案。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长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十二的第9-12题,家长签字,下节课前交。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掌握情况如何。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正确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3.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

4.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练习十二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练习十二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2练习十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运算律》的练习课,主要包括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反馈等方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上一节课的内容,回顾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结合具体例子进行示范,使学生明确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讨论与反馈(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互相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5. 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和注意事项,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十二剩余题目。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七、板书设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讨论、反馈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与示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这对于学生后续的独立练习和计算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练习十二的相关内容。

2.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 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 正确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2. 理解和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除法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2. 学习新课(1)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十二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在完成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3)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4)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并总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解决。

(2)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进行分享。

(3)教师点评学生的分享,并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的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以上就是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练习十二-苏教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细节,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五上《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69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 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 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计算器、练习纸教学过程:(师生谈话: 同学们, 在前面的学习中, 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 学习了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下面请大家拿出练习纸, 我们来做几组题目。

)一、回顾旧知, 复习铺垫。

1. 实物展台出示下面三组题:第一组: 小数连加(列竖式计算)0.6+0.6+0.6 1.25+1.25+1.25第二组: 化简下面小数0.400 10.80 0.0350第三组: 笔算342×4=203×35=2. 学生分三大组, 每组选做其中的一组题。

师:这里有三组题, 每组都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全班分三大组, 第一组选做小数连加, 第二组选做化简小数, 第三组选做列竖式计算整数乘法。

3.教师巡视, 选取学生的练习纸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

第一组题肯定学生列的竖式注意了数位对齐。

第二组汇报完后说说化简小数的依据。

(过渡: 刚才我们练习了几组题, 其中第一、二组题与小数有关。

今天这节课, 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的相关知识。

)二、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 谈话: 同学们喜欢吃西瓜吗?像现在这个季节, 我们能吃到西瓜吗?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 原来人们只能在炎热的夏天吃到西瓜, 现在, 就算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 出示例1场景图, 提问:观察一下, 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第一张图是夏天买西瓜, 第二张图是冬天买西瓜。

夏天西瓜的单价是每千克0.8元, 冬天西瓜的单价是每千克2.35元。

练习课课后教学反思

练习课课后教学反思

练习课课后教学反思练习课课后教学反思今天的这节练习课,课前三分钟由小音同学主持,可主持的效果实在另人不敢恭维,本应当每天用时一二分钟就可以进行好的,可却用了足足的10分钟时间,对于这么宝贵的时间的浪费,让我足足心疼了半分钟,是呀,对于一节只有四十分钟的课,十分钟是四分之一的概念,而且是宝贵之中的更宝贵的开始的十分钟,就这样白白地流过,谁能不心疼呢?但反过来想,也指出了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太过于相信随机性,对于课前三分钟从来不提前布置,而是都是在上课前的几分钟交代给没有主持过的孩子,然后,让他在上课时直接进行课前三分钟的主持工作,这种方式的弊端之一就是对于学生的主持效果具有不可估测性,教师不能对孩子的主持有一个心里的基本的底线,有一种最低效果,而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的优越性,却让我对它情有独钟,这种方式,更能看出孩子的应变能力,能给予孩子更加自由的发挥空间,让孩子们感受到一种自我作主的当家做主感,而孩子们对于本身知识的未知,也是对他自己所学知识的一种更高的促进,让他意识到,只有所学能所用才是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而所学了却不能融会贯通,那无疑学了也是一种无效的学习,其实,如果学习不能有所得,对于孩子的内心没有所触动,那么孩子的学习就如同从未有过,就如同时间白白地走过,是呀,只有我们的课堂成为孩子们思维的发展之地,成为孩子们的智慧生长之地,孩子们才会真正地爱上学习,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理性,他们的喜爱之情就会变成一种自然行为,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或许,只有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的.教师也能因为孩子们的求知状态而变得更高效,更具理性,教师的教学也会变得丰富多彩,是呀,教学相长,孩子们的学习常常在不自然之间促进着我们的教学,而我们教师常常会忽视了这一点,其实,这一点对于我们的平时的课堂来说,太重要了。

接着上面的课题,小音同学的课前三分钟,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孩子本人对于主持的工作认识不清,没有把自己的主持工作放在自己最重要的位置,只或许把它当作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这也从一定程度上更深地暴露出孩子本人的性格特点,那就是凡事不认真,对什么事都不曾极其认真的对待,也许从此我们就可以知晓为什么小音同学的学习总是出现困难的原因了,在她的内心深处,或许从未有过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或许从未有过一种对于任何事的高度兴趣。

《练习4》教学反思

《练习4》教学反思

《练习4》教学反思
《练习4》教学反思
本次练习中的“处处留心”,安排了一个以“秋”为主题的板块。

练习通过词串的形式,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知。

一、读想结合,体悟生活
这12个词语相串,连成画面,读来琅琅上口,这就要求学生能结合生活体验在头脑中像“过电影”一样去品读、想象、感悟词串所描绘的画面。

在学生认真品读后,我让学生说说,读到这些词语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什么?因为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展开想象,说上两三句优美的'话。

这样将词与景相连,更好地架设了生活与表达的桥梁。

二、丰富积累,灵活运用
为图配诗句,可引用名家诗句,也可自己写。

虽然学生开学至今积累了不少诗句,但有些学生运用起来就有难度,说到底,孩子不会灵活运用。

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给画配诗,难度就更大,不过有一两个小组配得还可以,如“蓝天碧空尽,大雁排队飞。

”“枫叶团团火,菊花朵朵艳。

”“儿童秋游爽,老人登高乐。

”不过,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提醒了我以后要多引导学生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